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

读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

读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
读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

读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

时间:2009-02-19 来源:邓小军文集作者:邓小军

我怀着极大兴趣读完了景蜀慧教授的《魏晋诗人与政治》。这部书原是八十年代景蜀慧师从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时所写的博士论文,缪钺先生史学、文学造诣精深,并特别推崇陈寅恪先生文史结合的治史方法,在缪先生悉心指导下,景蜀慧的这部著作亦具有文史结合之特点,史识、诗心照耀之异彩。

魏晋时期是一乱世,战乱不绝,政治黑暗,钳制严密。魏晋时期今日可知的五十多位诗人,被杀害的就有十九人,最杰出的诗人几乎全非善终。作者指出,魏晋时期诗人往往通过比兴用典的方法创作诗歌,隐微曲折地表现出正史语焉不详的黑暗政治的现实真相,士人面对黑暗政治感愤抗争的真实心态,其诗歌往往具有“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风格特点。用这一类诗文材料认识当时士人之心灵世界,意义最为不凡,但解读也最为困难,唯有遵从陈先生文史互证的原则方法,对其“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始可“钩沉索隐,发现真相”,真正理解这些诗文作品及其背后之时世人心。

《魏晋诗人与政治》选择了曹植、嵇康、阮籍和陶渊明四位诗人作为研究重点。作者认为,曹、嵇、阮、陶较之潘岳、陆机等人,在诗人中更富于典型意义,他们对待政治的态度和创作的诗歌,更多地体现了古代士大夫思想和文学的某些传统,最接近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道义操守。

作者对魏晋时期历史、文学这些基本特点的把握,我是深心赞同。我更应指出,作者对曹植、嵇康、阮籍、陶渊明的见解,无论是在历史、文学,抑或文史交汇方面,多有真知灼见。

作者论曹植,指出曹魏政权对知识分子是否信用取决于是否合符两条标准,第一条即政治上是否支持曹氏篡汉,曹植固然不会公然反对曹氏的篡汉,但是,具有如丁廙所说的“天性仁孝,发之自然”品质的曹植,以其诗人式的温厚多感,对汉室抱有同情则是难免的,《三国志·苏则传》所载曹植闻汉禅“发服悲哭”,其中必有一份对汉室故君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是奉申商法术,在政治中只讲你死我活的利害得失关系的操、丕等人所不理解和不乐闻的。作者此论,可谓见微知著。

作者论阮籍,在陈伯君先生研究基础上,据《通鉴》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四月载“帝幸太学,与诸儒论《书》、《易》及《礼》,诸儒莫能及”,指出阮籍《通易论》当作于此后,其中“阴皆乘阳,阳刚陵替,君臣易位,乱而不已,非中之谓,故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等语,虽论卦理,但亦是针对司马篡逆而发。又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载甘露四年,龙屡见于井中,高贵乡公以龙不见于天,不见于田而数屈于井,感慨而作《潜龙诗》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指出《通易论》一再提及“潜龙”之义,是在玄邈远奥的哲学理论阐释之外,暗含了对司马氏目无人君,以下篡上行为的批判。此是作者文史互证的一个好例。

作者释证阮籍《咏怀》诗其二十二,极具手眼。原诗云: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凰鸣参差,伦伶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作者释证“夏后乘灵舆”之句,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魏氏春秋》载魏文帝代汉时,“顾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及《魏书》载定正朔亦“用夏正”等大量史实,指出曹魏隐以夏后之裔自命;复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载甘露二年,高贵乡公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夏少康为优,及《通鉴》胡注“帝固有志于少康矣”,指出高贵乡公不甘亡国,是以夏少康之功业自

期;由此进而指出《咏怀》诗“夏后”是喻指高贵乡公。并据史载事变之时,高贵乡公“拔剑升辇”,下陵云台,出云龙门,指出“夏后乘灵舆”之句,并不仅仅是文学性的藻饰,而是有着一份沉郁的现实内容。

作者释证“夸父为邓林”之句,据《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的古典神话,复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注引《汉晋春秋》载高贵乡公因“不能坐受废辱”而决意出讨司马氏,王经劝谏,高贵乡公答以“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的今典史实,指出“夸父为邓林”之句,典型地表现了曹髦“不量力”即不计成败生死地出讨司马氏,“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态度。作者进一步指出,《咏怀》诗在以“王子”喻高贵乡公时,往往亦有“夸父”和“邓林”等语词出现,如其十“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其五十四“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不仅如此,作者更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注引《魏末传》载高贵乡公罹害经过说:“兵交,帝曰:…放杖!?大将军士皆放杖。(成)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指出其事与夸父之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隐隐亦有相似之处。

还不仅如此,作者进一步又据《山海经·西山经》载“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邳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岸”,指出阮籍《清思赋》“载云舆之晻霭兮,乘夏后之两龙”,“邓林殪于大泽兮,钦邳悲于瑶岸”之句,其中“夏后”、“夸父”、“钦邳”这类悲剧性神话人物的古典,皆实际具有某种令人深味之处。

作者释证“青鸟明我心”之句,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西王母旁有三青鸟,而后人又常以青鸟作为和王母沟通的信使,复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载高贵乡公出讨司马昭前,尝“入白太后”;事败之后,司马氏又逼迫太后下令“罪状高贵乡公”,指出“青鸟明我心”之句,可能暗示太后在此事上难以明言的深衷巨痛,进而深悯帝与太后间骨肉感情的被迫隔离也。作者释证其他各句,限于篇幅,兹不备举。

作者释证阮籍《咏怀》此诗,以史证诗,以诗补史,真可谓精彩叠出,坚确有力。我们读陈伯君《阮籍集校注》注释与集评,可知从来解释此诗,上述文献材料与卓见,皆前所未有,作者之超越前贤,可一目了然。

作者论陶渊明,提出陶渊明思想中有墨家学派影响的问题,此亦是前人发所未发。作者指出,渊明曾祖陶侃,即甚受墨子之学说影响。墨家尚节俭, 惜物力,不轻视体力劳动, 而出身下层的陶侃,亦“性俭厉,勤于事”,《晋书·陶侃传》载为广州刺史时,因耽心“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甚至“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以“励志勤力”。按《庄子·天下》篇称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陶侃之行,可谓典型。后镇荆州,史多载其爱惜民力,节约寸钉,勤务稼穑,惩治妨害农桑之人及虚谈博戏废事者等事迹,尤合于墨家节用非乐,务本重农之社会主张。又墨家法夏宗禹,尊崇大禹胼手胝足为天下兴利的精神,陶侃亦经常告诫他人“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影响到渊明,在其诗文中亦一再表述“古人惜寸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之意。且陶渊明虽深崇儒学,但在对田家劳动的衷心热爱方面,迥不类传统的圣人之徒,却与其曾祖重视“力耕”的态度一脉相承。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及《移居二首》其二“力耕不吾欺”,陶渊明这些思想显然既不来自儒家也不来自道家,而是取自墨家之说。陶渊明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受墨家节葬思想影响,既达观又务实。《自祭文》“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然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所言深合于墨家之法,可与墨子《节用》篇中主张相参证。

作者释证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一,亦具见功力。诗云:

臣危肆威暴,钦駓违帝旨。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作者指出,诗采《山海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及“锺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駓杀祖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瑶岸”的故事,乃是借用被不遵天意的恶神所杀害的两位神话人物,暗喻在晋宋禅代中无辜被害的安、恭二帝,揭露刘裕在代晋过程中,以残忍手段诛杀无辜的恶行。其中“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二句,则是陶渊明对贰负之臣的明白谴责。

《魏晋诗人与政治》最后说,“魏晋诗人到了陶渊明这里,已经最后完成了自曹植以来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对理想、人格、自由、逍遥等的追寻历程。就个体而言,这是陶渊明独立的自我人格的完成和他对黑暗现实的超越。它标志着从汉末士大夫摆脱儒学繁琐经义的束缚之后,知识分子在自我觉醒,追求精神自由方面所达到的堪称反璞还真,与物俱化的最高境界。然而就群体而言,它却是自东汉以来几代优秀知识分子所坚持的政治理想追求的一个可叹息的结局,……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与用世行道精神几被摧折殆尽”。读书至此,诚不禁亦为之掩卷太息。

我读《魏晋诗人与政治》,颇受启发。作者根据《三国志·苏则传》所载曹植闻汉禅“发服悲哭”,指出其必有一份对汉室故君的眷恋之情。我则曾经根据《宋书》诸传载“高祖始践阼,(庐陵王)义真意色不悦”,及义真聪明爱文义,与谢灵运、颜延之友善,徐羡之等乃废义真为庶人、徙新安郡,后来杀义真于徙所,贬谢灵运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为始安太守,及《建康实录》元嘉十三年载零陵王太妃禇氏殂,追崇为晋皇后,附葬晋思恭皇后于冲平陵,有司求晋除身以兼葬职,札取延之兼侍中,延之投札于地曰“颜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鬼”,提出永初元年刘裕篡晋时,义真不满其父篡晋,此是由于深受中国文化之教养;灵运、延之内心始终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并为自己背晋仕宋而深感惭愧,其屈身仕宋,实非心甘情愿;并根据《世说新语·尤悔》载王导痛陈司马懿诛夷名族,及司马昭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篡夺者之亲属后辈不满前辈的行为,并非只有庐陵王义真,在义真之前,即有东晋明帝对司马氏篡魏的阴暗历史表示羞耻(相当于现代的政治道歉)。现在我当进一步补充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篡夺者之亲属后辈不满篡夺的行为,前有曹植,中有东晋明帝,后有庐陵王义真;而士人忠爱故国、痛愤篡夺,则前有嵇康、阮籍,中有陶渊明、谢灵运、颜延之,后有庾信。此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漫漫长夜中,中国传统价值所照耀出之一线光明。此一线光明,虽看似纤细如线,但终究是如线不绝也。

《魏晋诗人与政治》今由中华书局出版,我甚乐于写此读书报告,为诸位读者推荐此一优秀著作。

雅思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这篇*系统地给大家讲解一下雅思阅读当中选择题这种题型的有关知识点,其中包括雅思阅读选择题的题型要求和特点,做题步骤和解题技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雅思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为大家带来雅思阅读中最常见的 一种题型之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总结。选择题是我们非常熟悉也是雅思阅读的高频常客之一。虽说选择题无论随便乱选一个选项都有25%的正确率,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方法和步骤,就有机会达到100%正确率。 Multiple Choice(选择题) 题型要求 这是一个传统题型,大家都很熟悉。但就是这种大家都熟悉的题型,IELTS考试也要弄出新花样:四选一和多选多两种。 四选一,选项肯定是四个。即要求从A、B、C、D四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多选多,选项肯定是五个或五个以上,而正确答案的数目肯定在两个以上。 哪个更难呢?很多同学会好不犹豫地说是多选多。实际上,多选多很容易,是一种简单题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正确答案的数目是已知的。在题目的要求中会告诉你要选出几个选项。题目要求中常WHICH FOUR,WHICH THREE 等字样。 (2) 答案在原文中是集中出现的,对应原文中的例举。找着一个答案,其余几个就在它的前后不远处。 我们举一个中文阅读的例子来说明。*如下: 帕金森症是一种顽症。它是由大脑中缺乏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后面删减100字)很多名人深受其苦。比如,我们的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拳王阿里、以故数学家陈景润等等。(后面删减100字) 题目是:以下哪三个人得过帕金森症? A. 邓小平 B. 里根 C. 拳王阿里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大总结

小学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如何读懂文章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即读完文章后,(1)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 B、挂钟 C、匾 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雅思阅读选择题四种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选择题四种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选择题总会用各个选项来迷惑人,下面教育优选来为大家分享雅思阅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 如果一个选项合乎题意,还要看其它选项中是否有both…and、all of theabove 的字样。 我们举一个中文阅读的例子: 原文:如果你随便停车,要罚你款,还要把你的车拖走。 题目:如果你随便停车,将: A. 被罚款 B. 你的车被拖走 C. 没事儿 D. both被罚款and你的车被拖走答案:D 如果选项中有一个是all of the above,它是正确选项的可能性很大。Both…and是正确选项比all of the above小一些。总之,如果一个选项合乎题意,不要马上选。看一眼其余选项中是否有both…and,all of theabove的字样。 2. 注意题干中是否有not,except的字样。 题干中有这些词时,通常是将它们大写并使用黑体,特别醒目。如果不注意看,必然答错题。

如前面的关于帕金森症的中文阅读文章,可能出一道四选一的题目: 题目:下面的人得过帕金森症EXCEPT A. 邓小平 B. 里根 C. 拳王阿里 D. 陈景润答案:B 3. 干扰选项的特点 做选择题的过程就是与干扰选项做斗争的过程。清楚干扰选项的特点,就能做到百战百胜。干扰选项特征如下: A. 无 选项中所讲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不存在,或找不到语言依据。要注意,答题的唯一依据是原文,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或主观想象。 B. 反 与原文相矛盾的选项。这时要注意题干或原文中是否有NOT、EXECPT等词,也要注意反义词。 C. 满 含有“绝对意义”的词汇如must、always、all、will的选项,一般为错误选项。选项中含有“相对意义”的词汇如can、may、sometimes、some、not always,一般为正确答案。也就是说,越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越可能是正确答案,因为它适用的范围更广。这条规律的适用性很强,实践证明它的准确率在90%以上。 D. 偏 似是而非,与原句部分相似的选项。这是不太容易排除的。

雅思阅读段落标题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段落标题解题技巧 段落标题题,又称List of Headings,是雅思阅读部分的常考题之一。此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段落的概括能力以及对全文整体的把握能力,这两样技能,除了考生要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功底之外,还需要培养阅读中的逻辑思维。因此它是雅思阅读考试难度颇大的一类题型。 段落标题题的常规思路是在段落中寻找主旨句然后与标题配对,主旨句一般为首尾句,含观点的宾语从句,带标志词比如表转折的句子等等。这些方法,坊间已讨论颇多,故不再此赘述。这里主要针对当前此类题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进行一下分析。从最新的出题形式来看,常规的解题思路似乎已不能应付,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些新的方法以飨读者。 趋势之一:总体把握 此类情况是按图索骥找到了段落中的主旨句却发现无济于事,因为选项没有包含主旨句信息的标题。然后考生转而去寻找段落的话题词(即重复的具体名词),结果仍一无所获,陷入绝望。其实答案所选标题里的任何单词都没有在段落中出现过,仅仅依靠定位自然是白费工夫。作为答案的标题非常隐蔽,是原文段落的高度概括,确实不太好找,但出题者在这里其实是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把握,标题超越了段落的具体内容。在阅读时,考生不仅要知道这段讲了什么,更要清楚这一段在全文所起什么作用。换言之,读文章时,脑子里一

定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逻辑主线。而不能像以往那样见木不见林,单句阅读代替整体阅读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解题策略 虽然段落标题题可以采用边做题边看文章的做法,但我认为鉴于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推荐先浏览一遍文章,然后开始做题的方式。浏览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五分钟内,浏览的目的主要有这样两个:1. 记录各段主题;2. 把握文章结构(如时间顺序,cause-effect-solution 顺序,论证式等等)。读完一遍之后,再回去做题,仿佛高屋建瓴,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做题时可先用常规的方法。如能找到主旨句,万不可生搬硬套,与选项牵强附会。一般说来,只有主旨句与选项存在替换改写关系,才能证明是正确答案。若无法替换或找不到主旨句时,可先搁臵不做,待其余段落基本选定之后,再对未选标题进行比较排除,最后搞定。这是一整套的做题步骤,下面以实例辅之。 请看剑5 P66。此题中B,D,F三段较为难选。但分析文章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是描述一种现象的说明文。此类题材的文章,通常先会针对现象进行一番介绍,然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引发的后果以及解决措施等。由此可见,F段最为明显,因为此段为全文的末段,通常讲解决方法或展望未来,并根据第一句According to Siege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beginning to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region…可知这段不是探讨消失的三角洲本身,而是在讲人们的行动,所以很明显选viii,因为所有选项里只有这个和人为的东西有关。然后看D段,也找不到主旨句,

小学阅读理解技巧整理精华版

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解题步骤与方法 第一部分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和静态(形、声、色、态、味)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呼兰河传 节选 阅读一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把我拦住,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一、请根据这篇节选课文内容推测,节选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文章最后写“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想象最后我会吃到鸭肉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直线划出文中描写“我”贪吃馋相的语句,找出动词并在动词下标上三角记号,想想从吃的动作中看出了什么? 三、祖父对的吃相是什么反应,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为什么会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思阅读14种题型解题技巧——简答题

雅思阅读14种题型解题技巧(5) Short?Answer?Questions?〈简答题〉 题型要求 每个题目都是一个特殊问句,要求根据原文做出回答。 绝大部分的题目要求有字数限制,一般有如下几种表达方式: (1)?No more than two/three/four words(不超过2/3/4个字); (2)?One or two words(一个或两个字); (3)?Use?a?maximum?of?TWO?words(最多两个字)。 有字数限制的,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去做。 少部分的题目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这时,请注意,答案字数也不会很长,一般不会超过四个字。 总之,这种题型的答案都是词或短语,很少是句子,所以又叫“短问答”。 考试中,A类和G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考一组,共三题左右。 解题步骤 (1)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最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 将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原文各段落的小标题或每段话的第一句相对照。有些题目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这必将大大加快解题时间,并提高准确率。但并不是每个题目都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的。 题目中如果包含年代、人名、地名、数字,这些词肯定是关键词,因为原文中不会对这些词做改变,而且这些词特别好找,所以依据这些词在原文中确定答案比较快。 (2)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根据题目中的其它关键词,确定正确答案。 确定一个段落后,答案在该段落中的具体位置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确定正确答案。 (3)答案要对应题目中的特殊疑问词。 答案必须要对应题目中的特殊疑问词。绝大部分的答案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也有少部分是动词或形容词短语。见下文: 特殊疑问词:when,?where,?what,?who 答案词性:名词(时间,地点,人或单位等) 答案例子:8:00am,?classroom,?calcium?deposit,?Australian?taxpayer. 注意事项:不需要时间名词前面的介词及冠词,钟点后面要有am或pm。 特殊疑问词:how?many,?what?proportion,?what?is?the?cost 答案词性:数词(比例,钱币等) 答案例子:6,?20-30%,?$25million 注意事项:最好写阿拉伯数字。

雅思阅读高频解题技巧

雅思阅读高频解题技巧 在之前小编分享的剑桥雅思阅读真题13解析中,考生们不难发现举例考法在雅思阅读中的填空题考到非常多。结合剑桥雅思阅读其他真题系列,若举例考察难度加深,在matching: which paragraph也经常会被考到(以指代考法居多)。 本篇文章,小编将跟大家分享举例考法在雅思阅读中的应用。 ①举例的提示词: 如何识别举例考点,大家需提高对以下举例提示词的敏感度。 Particularly(particular)=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 = especially = specific = like=mostly (most) ②举例雅思阅读真题应用: 小编先从剑桥13雅思阅读的三道题来看一下举例考点在填空题中的应用。 C13-T1-P2-P23-Q26 考点总结:The + n. + (of) ? 举例连接词such as 题干:Whereas those wh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uriosity can generally cope with it. 原文答案出处:Other personality traits, such as curio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 boredom threshold. 【whereas=others;characteristic=trait】 C13-T2-P1-P40-Q5 考点总结:a + n. + (for) ?举例连接词such as 新通教育

题干:known as a treatment for indigestion and other health problems 原文答案出处:Cinnamon was also reported to have health benefits, and was thought to cure various ailments,such as indigestio【treatment=cure】 这道题之前分析过,很多同学会把该空填成ailments(小病)。实际上题干整体等于ailments (a treatment for indigestion and other health problems=ailments)。 C13-T3-P1-P62-Q3 考点总结:etc.?举例连接词particularly 题干:used for ropes, etc. 原文答案出处:...which has numerous uses and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manufacturing ropes.其中etc.=numerous uses 接下来小编从剑桥真题其他系列来进一步说明举例考点应用。 C12-T7-P2-P65-Q19 & Q25 Q19:考点总结:a + particular + n. ?举例连接词for instance 题干:a description of the type of area where a particular illness is rare 原文答案出处:Malaria is much less of a problem in high-altitude deserts, for instance. 【the type of area→high-altitude deserts; a particular illness→malaria疟疾;rare=less】 Q25: 考点总结:one + n. ?举例连接词like 题干:Polio is one disease that is growing after having been eradicated. 原文答案出处:it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rea of study in a world where diseases like polio are re-emerging, respiratory dieseases continue to spread...【grow&eradicate=re-emerge】以上便是本篇文章小编想与大家分享的举例在雅思阅读中的应用,剑桥系列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不妨多总结,这样考官即使换成新题,依然能快速得出问题答案。 新通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教学体会和浅见,且将阅读理解解题思路基本步骤大致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看清题目要求;3、细找文中原话;4、认真回答问题。 (一)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逐词逐句慢慢读,以为这样读才能读得透彻、理解得深刻。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练习时,我要求他们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学生阅读,既有“从书面文字开始而止于大脑的某种再现或解释的过程”,也有“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在阅读中又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个“真正主动的、由内心促动并受内心支配的过程”。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课文《神童的“秘诀”》中陈毅读书的方法,学生可以借鉴。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呼兰河传》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呼兰河传》阅读题 (内容全,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 过马、猪。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 的。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 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 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 街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14、《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我 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15、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 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16、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他十分疼爱我。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 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7、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8、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1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啦,一会半紫 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2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 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21、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的。他们 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

雅思阅读填空题解题技巧

[顶] 雅思阅读填空题解题技巧 Elinsa发表于2010年06月18日 11:03 阅读(10) 评论(1) 分类:出国考试 举报 一般说来,填空题是截取文章当中的一至三段内容来出考题。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采用“就近原则”,也就是说先定位关键词,关键词定位出来之后,那么空格部分所填单词就在关键词的附近。先再次将这类题型的做题方法归纳如下: 1,做这类题型首先要注意字数限制。虽然提醒了大家很多次,仍然有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按照题目要求做题,题目要求不超过三个单词,有些同学仍然在空格处填了4个以上单词。 2.,看完题之后,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解决这类题型,要以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就是以一个句点“."为单位来分别划出每一个句子的关键词。找到该题第一句话的关键词之后,其他句子的关键词或者答案一般说来,按照文章的顺序依次出现。 3,在划关键词的时候,同时预测空格处的词该填什么词性,然后再将所填的词放在空格中,看意思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则所选词为答案。 注意: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所填词为文章中的“原词”,也就是说,不需要你做任何的改动。 比如说,一般be动词,系动词后面填形容词,“of”结构前后的空格填名词,by, through,for后填名词或者动名词。通过词性判断,只要你找到了关键词,有时候甚至是读不懂这句话,你仍然可以定位出答案。另外,可以通过介词来快速找出答案。 现在举几个例子如下: 题:it may be more reliable than surveys,where people can be .............., or focus groups, where they may be inlfuenced by others. 这句话的关键词为黑体字,survey和focus groups,那么在解题的时候,应该找到同时出现这两个词的那个段落,然后细读:focus groups and survys are flawed , too: strong personalities can steer the outcomes of focus groups,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第一部分基本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地阅读。 3.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 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 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对偶……) 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 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 第三部分基本方法 一、概括全文内容 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 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 2.过渡句,承上启下 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 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 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 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 “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

十四种雅思阅读题型做题技巧

十四种雅思阅读题型做题技巧 一、Matching(从属关系搭配题) 1.题型要求 Matching(搭配题)是IELTS最常考的题型之一,每次考试至少有一组,很多时候达到两组甚至更多,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搭配题通常有三部分组成:题目要求、选相的集合、题目的集合。要求你根据某种关系将题目与选项配对。这种关系在题目要求中说明。搭配题通常不具有顺序性,也就是说,题目的顺序和原文的顺序是不一致的。所以做搭配题,通读一遍原文一般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同学会感觉这种题型不太难,但比较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肯定都能做出来。这种题型就是考大家的快速阅读能力,即很快从文章中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大家在做搭配题的练习时,不仅要保证准确率,还要注意时间。一般每个题目1-2分钟。例如一组6个题目的搭配题,应在8-10分钟做完。搭配题本身有分为三种类型:从属关系搭配题、因果关系搭配题、作者及其观点搭配题。 不同类型的搭配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所以我分为三种题型分别介绍,希望这样会更清楚。本节主要介绍从属关系搭配题。从属关系搭配题是搭配题中最常靠的类型。选项中的元素和题目中的元素是从属的关系,要求根据原文,将每个题目与相应的选项搭配。 请看下面中文阅读例子: 原文:介绍中国四个直辖市的情况。(略) 题目要求:将直辖市的特征与相应的城市搭配。 选项:A 北京市B 上海市 C 天津市D 重庆市 题目:1 狗不里包子2 黄浦大桥3 天安门4 十八街麻花 答案:1C 2 B 3A 4C 考试中,A类和G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考两组,共十题左右。有时也考一或三组。 2.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搞清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 虽然都是从属关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是汽车制造公司和它们的设计特点,有的是俱乐部和它们举办的活动等等。所以在做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搞清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 (2)先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尽可能多记些关键词。做这种题,通读一遍原文一般是不可避免的,但最好只读一遍原文。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是:在读原文之前,先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记住尽可能多的题目中关键词。这样,在读文章时,就知道要找什么东东。例如,前面介绍的中文阅读文章,在做题前应看以下1-4题,知道要找:狗不里包子、黄浦大桥、天安门、十八街麻花。在读文章是,就特别注意这些词。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题型没有顺序性,如果只看第1题:狗不理包子,就阅读原文。狗不理包子的描述在原文任何位置都有可能,很有可能就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样,你读完一遍文章,只做了一个第1题,做第2题时,你还需要从头再阅读原文,这样很浪费时间。这一步是做这种题型的关键,否则,就会造成反复地读原文,浪费时间。 (3)从头到尾快速阅读原文,遇到所记住的关键词或其对应词,当即解答该题。从头到尾依顺序快速阅读原文,在阅读原文时,注意寻找所记住的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果关键词是专用名词或很生僻的词,一般在原文中出现的就是该词本身,否则会有同义词或同义表述的对应。选项常常是一些专用名词,包含大写字母。这时,在阅读原文时,应特别注意包含大写字母的地方,注意其前后的词是否与所记住的关键词相同或相对应。在阅读原文是,要特别注意原文中一些有特别标记的词,如反复出现的词、括好里的词、引号里的词、黑体字、斜体字,这些词常常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其改写。如果关键词比较抽象,比如是专有名词或者很生僻的词,不好记忆,大家也不要害怕。这可能是件好事,在原文中出现的很可能就是该词本身。所以即使记不住,在阅读原文时,可以采用边读文章边看选项的方法。因为在读原文之前,已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所以最好只读一遍文章就能做出绝大多数的题目。比如一组6个题目,能找到4-5个。 (4)解答没有匹配上的题目。由于有的关键词没有记住,或者有的与原文没有对应上。读完一遍文章后,有的题目没有找出来。比如一组6个题目,1-2个没能找到。这已是很不错的表现了。对于这1-2个题目,可以有如下的解决办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一、阅读题答题技巧。 1.标题作用: ( 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 2 )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 3 )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 4 )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完整word版)《呼兰河传》导读、练习

《呼兰河传》名著导读 一、萧红与《呼兰河传》 萧红,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鲁迅为书作序,并在称赞萧红的创作,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索居香港,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呼兰河传》融进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作品不着力塑造“典型”的人物,也不刻意丰满故事的情节,而从叙述的结构章法上突破传统、另辟蹊径,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用一种率直的真实、凄婉细腻的笔触,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并通过作者年幼时代的生活和感受,反映出呼兰河畔人民的生活、思想和精神状态。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萧红创作的颠峰之作。 二、作品导读 (一)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其中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是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第三、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总共九个小节,除了第三、第九两个小节外,其余七小节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开头,中断以前的言语,继续新的言说。第三章是整部小说的浓墨重彩的聚焦点,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 第四章写“我”家,共五小节,除第一小节外,其余四小节的开头分别是: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每个小节就是一个完整的言说序列。该章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