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管理标准Word文档

成本管理标准Word文档

成本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公司成本管理的职能、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成本管理,是检查与考核工作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准则》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电力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办法》

《山东电力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3 职责分工

3.1计财部

3.1.1财务部门职责

3.1.1.1在分管经理的领导下,计财部为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

3.1.1.2负责测算和编报成本计划,经计划会讨论后报公司经理审批执行,并监督成本计划的执行。

3.1.1.3编制和修订成本管理标准。

3.1.1.4汇总编制分解计划。

3.1.1.5制定费用定额。

3.1.1.6编制降低成本措施计划。

3.1.1.7指导基层单位的成本管理核算和分析。

3.1.1.8负责成本预测、监督和控制成本开支。

3.1.1.9在分管经理的带领下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研究成本升降趋势、控制各项资金使用,加强增收节支管理、降低成本。

3.1.2计划部门职责

3.1.2.1负责全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汇总、编制和平衡,做到月、季、年度成本费用计划衔接,提报计划期内供电量和厂用电率计划与实际完成数据。

3.1.2.2根据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按照标准规定全面考核。

3.2物资公司职责

3.2.1收集汇总公司物资采购计划,在保质低价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物资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3.2.2根据物资申报计划及领用情况,落实计划准确率。

3.2.3加强库存物资管理,降低不必要的物资积压和毁损报废。

3.3燃料公司职责

3.3.1负责执行监督燃料计量、验收、质检、检斤等的工作,保证入厂煤的质量,降低燃料成本。

3.3.2加强煤场存煤管理,降低燃料场损。

3.4生技部、运行公司、检修公司职责

3.4.1生技部及检修、运行公司负责在生产技术和电网运行方面组织制定并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

3.4.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避免因违章生产所造成的损失。

3.4.3制定生产维护材料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和车间二级库储备定额,降低维护材料成本。

3.4.4负责汇总编制设备检修和维护计划费用,并监督、检查、考核计划完成情况,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节约生产成本。

3.5人事部职责

3.5.1编制和修订劳动定额,控制定额,降低工资费用。

3.5.2控制非生产用工和计划外用工,节约工资费用。

3.5.3负责职工考勤和车间、班组工时记录的管理,保证记录真实准确。

3.5.4编制和控制工资计划、审查和监督工资及津贴支出。

3.5.5编制劳动保护费用计划,监督执行劳动保护标准和发放范围,节约劳动保护费用支出。

3.6物业等管理部门职责

3.6.1编制家、器俱配备定额及购置修缮计划并按定额配备家俱器俱,建立家、器俱登记台帐,并负责抽查盘点。

3.6.2编制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绿化费等项目计划和节约的措施计划,并按计划控制开支。

3.6.4修建部门负责编制房屋、建筑物等小型基建项目计划,并监督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6.5预、决算部门严控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

3.7公司其他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纪

律,力争最大限额的降低公司成本费用。

4 权限

4.1总经理有权批准总成本计划和成本调查报告,调整、平衡重大成本开支项目。

4.2分管经营经理有权审定总成本预、决算报告,批准成本分解计划指标,审定重大成本开支项目调查平衡意见,制止不合法规的成本开支项目,提出对不合法规开支追究责任的意见。

4.3分管生产经理有权审定大修、小修和维护项目计划及费用计划。

4.4计财部权限

4.4.1有权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调整计划或合同内有关部分和单位成本指标,并报公司经理审批。

4.4.2有权制止和拒绝不合法规及计划外成本开支。

4.4.3有权召集基层财务、核算人员布置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任务。

4.4.4有权检查基层单位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4.5其他部门

4.5.1计划部门有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全面考核成本完成情况。

4.5.2生技部有权审核大修、小修及维护费用,审核维修、材料领用计划。

4.5.3材料供应部门有权审核大修、小修和维护设备材料领用计划,制止不合理的申报计划

和消耗材料领用。

4.5.4人事部门有权审批非生产和计划外用工、加班工资、津贴、非标准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审核部门车间考勤和工时记录。

4.5.5物业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无计划的家俱购置、水电费等不合理开支,追究丢失、损失家俱的责任。

4.5.6修建及预、决算部门有权审核房屋、建筑物计划外维修项目及其费用预决算,追究违

章使用或损坏房屋、建筑物者的责任。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基础工作

5.1.1预算管理

5.1.1.1预算编制依据

5.1.1.1.1省局及有关上级关于成本开支范围及其编制的规定。

5.1.1.1.2省局和公司的有关定额和标准。

5.1.1.1.3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物资、供应、劳动工资等计划。

5.1.1.1.4 公司根据自有潜力和上级要求编制的增产节支计划。

5.1.1.1.5省局、公司的投入产出及承包合同指标。

5.1.1.2编制程序和时间要求

5.1.1.2.1 财务部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根据目标成本和计划依据,测算年、季度固定成本建议指标值,制定保证完成指标值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计划,提出指标调整报告。

5.1.1.2.2 分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会审调整指标值,会审时按部门上报指标调整报告。

5.1.1.2.3财务部门汇总会审意见,按上级规定科目和子目编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预算报公司领导审批。

5.1.1.2.4预算编报时间:年、季预算在期初前45天编制,并根据省公司要求及时报审预算。

5.1.1.3管理要求

5.1.1.3.1根据前期和预计可能出现的情况编制预算,做到预算的编制切实可行。

5.1.1.3.2按预算分解控制各种成本开支。

5.1.1.3.3实行和健全材料消耗、费用控制、劳动工时定额和工具消耗预算管理,执行率达96%以上。

5.2原始记录

5.2.1物资、燃料供应方面具有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材料退库单等,记录应日清月结。

5.2.2劳动工资应具备中、小修、维修、工时耗用记录、加班加点记录、考勤记录等,记录应日清、月清或工作竣工后结算。

5.2.3能源消耗应具备发票、合法凭证、帐单、领料单、报销单等,按财务有关规定清理、结算。

5.3管理措施

5.3.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5.3.1.1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指标归口管理制度、三级经济核算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燃料实行全过程管理、用工制度、分配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和审核、报销制度、多元化经营成本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等。

5.3.2坚持增收节支、节能降耗管理,包括增产节约项目、对象、价值及管理、技术和经济保证措施。。

5.4成本测算和目标成本

5.4.1成本内容

5.4.1.1可变成本,包括燃料成本及水费。

5.4.1.2固定成本,包括材料费、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累计折旧大修费以及管理费用。

5.4.1.2.1材料费,即为保证机组安全、可靠、满发、满供、经济运行而耗用的维护材料费。

5.4.1.2.2工资,包括岗位、技能工资、加班工资和津贴等工资性支出。

5.4.1.2.3福利费,即按工资总额比例计提的福利费用。

5.4.1.2.4折旧费用,按比例根据有效固定资产原值提取的投资费用。

5.4.1.2.5大修费用,为保持固定资产运行状态而定期发生的较大规模的维修费用。

5.4.1.2.6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取暖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修缮费、运输费、租赁费、保险费、业务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研究试验费、排污费、待业保险费、工资附加等等的费用支出。

5.4.2目标成本

5.4.2.1目标成本的计算和确定必须符合省局规定的承包口径,指标值相符率达98%以上。

5.4.2.2确定的目标成本,必须适于按定额、成本科目、子目分解测算,作为对部门和车间计算承包合同指标值的依据,保证合同指标值完成率达到98%以上。

5.4.3成本测算

5.4.3.1测算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a试算平衡法;b调查分析法;c统计分析法;d回归分析法。

5.4.3.2预测程序:a确定预测对象预测期限和预测计量单位;b收集分析历史数据;c建立计算模式并计算目标成本;d分析评价; e修正目标成本。

5.5成本核算与报表

5.5.1根据对象对有关费用进行审核、记录、汇集和分配,核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5.5.2成本核算程序: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汇集生产费用,直接费用可直接按照成本核算对象汇集,间接费用先汇集后分配。

5.5.3成本开支范围:按省局电力工业企业成本项目规定范围列支,一切不属于成本范围的开支不得挤入成本。

5.5.4产品成本核算,必须以正确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为依据,不得以估计成本,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5.5.5产品成本计算期,以每一个月为计算期,每一季度为结算期,每一年为决算期,在同一计算期内核算的产量、收入和消耗等口径必须同一。

5.5.6公司上报成本报表必须按省局规定的时间编报月、季、年成本表,电力成本构成明细

表,生产费用表,数据准确率应达到100%。

5.6成本分析

5.6.1成本分析形式

5.6.1.1对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成本的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明确成本变动态势及原因,计算出有关因素对成本影响的数据。

5.6.1.2专题分析。在执行成本计划过程中,对影响成本较大的问题,应进行不定期的专题分析,做到原因清楚,数据准确,措施得力。

5.6.1.3各部门要按规定期限层层进行成本分析,掌握本部门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5.6.2成本分析时间和资料

5.6.2.1 财务部门结合投入产出分析会每月进行一次成本分析,每季进行一次成本综合分析。

5.6.2.2计财部及有关部门年终进行一次年度分析。

5.6.2.3计财部年、季分析,由财务部门综合提出,于季后十天报送公司领导,同时报送省局有关部室。

5.7管理要求

5.7.1成本控制依据和方法:以年、季成本计划作为控制目标。原材料采用限额领料制,费用采用定额制。超限定额,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5.7.2成本控制手段

5.7.2.1建立成本责任制,将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使车间、部室、班组都承担控制成本目标的责任。

5.7.2.2对部门按年度承包合同,投入产出计划规定的各项费用指标和项目数据进行控制。

5.7.2.3各部门根据计划和合同核定数据,实行定额控制,根据核定的定额,持内部支票报

销或领料,超支停止报销和发料,并严格考核。

6 检查与考核

6.1本标准的检查由计财部负责,由企管办进行兑现考核。

6.2各部门按年度承包合同和投入产出计划规定各项费用指标和项目,按分解后的内容每季检查一次,超出规定部分,按规定与工资、奖金挂钩。

6.3各项基础工作采用现场随时抽查的方法检查,同步考核,按月或季度兑现。

6.4奖惩细则

6.4.1 对在成本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奖励费用按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6.4.2 考核内容为本标准规定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与要求部分。

6.4.3考核结果与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