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盘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

经典战役

1、四渡赤水

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2、直罗镇大捷

时间: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地点:陕北直罗镇

双方:红军第1、15军团;国民党东北军5个师。

结果:毙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

毛泽东: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3、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

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八路军105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少将以下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5、辽沈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点:东北战场

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

6、太原战役

时间: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地点:太原市

双方: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国民党晋系军阀。

结果:全歼守敌10余万人,拔除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华北的最后堡垒。

意义:太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长达38年的统治。太原的解放,标志着华北地区的彻底解放,推动了全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7、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

双方:华东、中原野战军;国民党刘对集团主力一

部。

结果:歼敌55.5万人。

意义: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也基本上解决。

8、平津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地点:华北地区

双方: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傅作义集团。

结果:歼敌52万人

意义;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得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9、金城战役

时间: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点: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金城以南地区

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志愿军一举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防

御正面,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10、金城战役

时间: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点:抗美援朝东线战场金城以南地区

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志愿军一举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防御正面,突入敌纵深15公里,收复土地167平方公里,毙伤俘敌6.13万余人。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三国演义》是人们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不单是中国人,连我们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好多人都能够说出里面的一些精彩章节,特别是里面各种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描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要问大家《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今天,我斗胆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聪明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的智呈妖邪。诸葛亮可以说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宣扬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的智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到了今天,在华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他所干的事却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能干成的,说大点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干成的,他的智慧中总透着那么一丝邪性,像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哪一样不是在提着脑袋干的,我们一般的人不用说干成一两件了,甚至连敢想一两件都不敢想。因此,鲁迅先生说他的智已经近妖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他的智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聪明得有些邪性的人大有人在,平时做事还是收敛一些好,那些聪明人只能作为大都数人奋斗的目标而已,没事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的上进心也就罢了,千万不要照着去学,如果按照他们的风格去行事,总想着自己的奇才可以舌战群儒,到头来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终成了众人的笑料。 曹操的智呈豺狼;在三国的名人中,曹操的奸诈狠毒那可是出了名的,狼性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因泄愤屠城、因疑心杀朋友一家、因一句话杀谋士杨修等等一系列的做法想想都让人后怕,然而他却从一个太监的养孙——一个小混混起家建立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如果细想一下曹操所杀的人,他们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他潜在的敌人,对付这两类人曹操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他那样做无非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像他梦中杀人不就是为了获得睡觉的安全嘛!但是对于为自己打天下或投奔自己的人,他的做法绝对不会是这样,例如对关羽的容忍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应该学习的就是对待敌人和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毫不留情。把对自己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要尽可能地予以清除,从而使自己前进的道路尽量畅通。这也是东郭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教训,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司马懿的智呈田鼠;司马懿的胆怯在三国名人中可以称得上一个之最了,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司马懿窝窝囊囊一辈子,他对曹家示弱,对满朝文武示弱,特别是对诸葛亮示弱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家送来的女人衣服都穿!但是谁能想到三国最终会统一在司马家的门下。到头来才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中最高明的人。他像一只田鼠一样当别人耀武扬威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积蓄着力量。到了适当的时候再一举发威,置对手于死地······司马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对付强大的敌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对手众多的纷乱环境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先让众多的对手去争,去消耗各自的实力。等到最后,当他们弄得几派俱伤时自己好轻装上阵,毫不费力地一起收拾。这一点可是连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没有弄明白呀。他一生和周瑜斗,和曹操斗,和孟获斗,和司马懿斗······到头来落得个心力憔悴,死不瞑目,其实想想都是自找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嘛! 刘备的智呈傻子。表面上看起来,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名人中最傻的一位了,他降低自己皇叔的身份三番五次去拜见还是村夫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大将赵云想摔死自己的儿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真让人瞧不起他,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竟然告诉诸葛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当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傻到家了吗?然而正是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最傻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那么多各阶层精英的拥护,从社会最底层一个贩席的小商贩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分析他的做法会发现内藏玄机,因为

朝鲜战争八大经典战役

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 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

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第四次战役为遏制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势,彭总命在横城一带打击敌人,于是横城反击战于1951年2月11日晚展开,志愿集结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欲全歼韩国第五师和第八师。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长途奔袭插到敌后方,12日美退下来的

美2师一部和韩国第八师2个营进入伏击圈,战斗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志愿军弹药全部打光拚上了刺刀,前往支援美2师一个营进入了别一个伏击圈,至2月13日横城之战结束,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 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共计12000多人。此战狠狠教训了李奇微,事隔10多年以后,李奇微在回忆横城地区的作战时仍心有余悸。 仅剩七八人,战斗到最后的战士往往与反击的敌人同归于尽皆是,志愿军阵亡者应在5000人以上,仅40军三个团伤亡就达1830人,359团3营仅有数人生还,由于通讯不畅,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没有炮兵航空兵只有简陋装备的志愿军装备最终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撤出战斗,但志愿军的英勇令敌手感到他们遇到了有世界第一勇气的部队。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完整版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著名 战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着名战役 答: 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獍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 ①曹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芳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战争故事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历史的改革离不开战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历史战争事件流传至今。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但比较得到百姓拥护,而且献帝在他手中,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将辎重弃置路上,袁军纷纷抢夺。操乘机败袁军,诛袁军大将文丑。 曹操尽管在白马、延津取得局部胜利,但敌强我弱的态势仍未根本改变,于是决定诱敌深入,主动撤退到官渡,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以待有利时机。双方在官渡相持数月后,曹操出奇兵火烧乌巢,尽焚袁军粮草辎重,并趁机向袁军全力进攻,一举消灭袁军七万余,袁绍和儿子袁谭率亲兵八百余骑逃过黄河。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

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2:垓下之围汉四年(前203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这时张良、陈平对汉王说:“汉有天下大半,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楚国之时。今若勿击,真所谓‘养虎遗患’。”刘邦听从。 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败逃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和县北)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笑道:“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能生还,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中国古代历史战争故事篇3:武王伐纣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

《三国演义》战争的描写特点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各具特色,将政治、外交与战争相交织,重视战略决策,在战争中写人物,在战争中穿插轻松、富有诗意的场面五个方面来论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关键词:三国演义战争描写各具特色矛盾交织重视战略 《三国演义》全书运用现实主义笔法,采用“七实三虚〞的方法,共写了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再现了当时那纷争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战争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每场战争的特点,将战争写得各具特色,有声有色,绝少雷同。作者写这些战争或从大处着眼写全局,或从小处着手些片段;或以寡敌众弱胜强,或以强制弱众对寡;或旷日持久的对垒,或短兵相接的速决;既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也有千百人出场的小打;既有先胜后败转胜为败,也有先败后胜转危为安;既有刀枪相向沙场搏杀,也有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作者描写的这些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战争,充分展示了战争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突出交战各方的各类矛盾冲突,为战争的结局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三国演义》描写战争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战略决策及战术的运用,多以计谋、兵法定胜负,为战争的结果设悬念、定格局;《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把着眼点放在最富有戏剧冲突的事件和最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情节上,不使复杂的情节掩盖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人物性格、思想在复杂的情节中更加鲜明突出;《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的惨烈可怕,而如一首首英雄的史诗,常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穿插一些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富有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三国演义》人众亊繁,矛盾复杂,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书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为主要线索,中间夹杂了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的战役,形成了一个战争体系,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现谨从《三国演义》将大小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写得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千变万化;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与战争交织在一起;重视统帅部的战略决策、战术的运用;在复杂的情节中反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极富节奏感;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一、各具特色写战争,战斗场面不雷同。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三国演义中发生过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 公元199年健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 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

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 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张杨旧部睦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表坐观成败,孙策欲袭许都未行即遇刺,孙权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过程 前期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战役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战役 (一)长坂坡赵云救主 赵云无疑是三国演义里最完美的人物,忠君爱国,智勇双全,武艺出众且浑身是胆,被称为常胜将军。长坂坡一站可谓赵云的独角戏,他单骑救主力挽狂澜,让一败涂地的刘备军挽回了不少面子。 当时曹操为了除去后患来伐刘备,却被诸葛亮在博望坡和新野两把大火烧得惨败,一怒之下率大军来攻。刘备逃奔襄阳却被刘琮拒之门外,拖家带口转投江陵时被曹军赶上追杀,军民四散奔逃,死伤一片。在刘备军惨不忍睹的时候,看看赵云是怎么表现的。他带着几个人杀回长坂坡,先是一枪挑了淳于导救了糜竺,接着刺死夏侯恩夺了曹操的青釭宝剑,然后寻见糜夫人抱起阿斗接着打,一枪放到了晏明杀开一条血路,好容易出来个大将张郃却被赵云的马给吓跑了,接着被马延张凱焦触张南团团围住,赵玉又是杀退四将直透重围,后又被钟缙钟坤拦住,钟缙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钟坤则是连盔带头被青釭宝剑砍去了一半,赵云单枪匹马前前后后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最后平安地把阿斗交给了刘备。 当时的场面固然精彩,事后大家对这场战斗的记忆的描述则更让人对赵云的钦佩油然而生。 第49回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为东吴借来了东风,却因为周瑜的嫉妒而招到丁奉和徐盛的追杀。眼看就要追上,可是当看到接应诸葛亮的是赵云的时候,丁奉对徐盛说:“...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丁奉徐盛也是东吴大将,看见赵云就灰溜溜的撤了,可见长坂坡一战让赵云威震四方。 第54回周瑜为了抢回荆州,想用孙权妹子做诱饵把刘备骗来东吴,拿下后换回荆州。刘备带了赵云前来,国太看见赵云时问:“此是何人?”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坂抱阿斗者乎?”玄德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以酒。看看连个老太太都知道赵云的英勇事迹,成了他的粉丝! 第71回刘备率兵攻打汉中,曹操亲率大军迎敌。黄忠在定军山砍了夏侯渊以后,自恃生猛又来劫粮,结果被张郃徐晃围住死打。这时候赵云前来搭救,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操看见吓了一跳,说这是谁啊?当得知又是常山赵子龙的时候,曹操惊呼:“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曹操的兵将们则是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凭借一个人的威名就吓退了曹操二十万兵将,不是曹军不中用,实在是赵云太威武了。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000字]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雄的写照: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被陈宫责问,曹操非但面无愧色,反而颇为自得,大言不惭,多疑、自私,而又奸诈的性格暴露无遗。) 2、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彧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是一句“若不早图”泄露了天机,既然为勤王兴兵,何惧“人将先我”。) 3、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有眼力,看出了刘备的抱负和能力;但竟然纵敌,堪比鸿门宴上项羽放跑刘邦。问题是,项羽是妇人之仁,曹操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一定不是曹操一时疏忽,而是刘备太能装了。由此看来刘备的忍术,远超过他的高祖刘邦。) 4、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英雄末路,感慨岁月蹉跎,壮志未酬。) 5、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长板坡前,赵云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刘备却把阿斗扔在地上,假装关心赵云。赵云和在场的将士感动得一塌糊涂,无不感到得遇明主,发誓誓死效忠。“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是刘备的观点,刘备能与曹操、孙权抗衡,凭的就是这一手。) 6、大丈夫只患名誉不立,何患无妻。(赵云拒婚,豪气冲天。虽然稍显不近人情,不过与吕布贪恋女色相比,那境界可是高多了。) 7、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不服,所以气死;司马懿服了,结果诸葛亮累死。人与人,是有差距的;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愧为曹操的子孙。不昏,能看透司马昭的野心;不畏,敢率领几十人去讨伐司马昭。虽然卤莽无谋,以卵击石,不过比汉献帝是强多了。魏国没有亡在曹髦手里,应当是上天对他的勇敢的奖励。) 9、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主刘禅投降后的保命之计。虽然留下了“没有心肝”、“扶不起的阿斗”的恶名,但是的确让刘禅得以安享晚年,混了个善终。仔细想一下,亡国都亡了,投降也投了,千古骂名是一定的了,还真不如窝囊到底,保住性命重要。刘邦、刘备面对项羽、曹操的时候,也是这么装孙子的,刘禅不愧为他们的子孙。) 10、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投降后,被带到晋国,晋国皇帝司马炎让他坐下。并客气说:“朕设此座以待卿久已。”没想到,作为亡国之君,孙皓倒驴不倒架、肉烂嘴不烂,竟敢这么猖狂。孙皓以暴君闻名,性格刚烈,估计是投降以后后悔了,想找死。司马炎没有计较这厮的无礼,真是够宽宏大量的了。)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文弱小书生,却行逆天改名之事。当然在他们一生当中,这种事只出现一两次,可如果没有他们,历史的车轮可能就驶向另一个方向了。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战役 一、赤壁之战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曹操一方兵力号称80万,实际40万,战将千员,谋臣无数,艨艟舰船数百。反观蜀吴联军,兵力5万,战船数十,只有长江天险一大优势。 从纸面上的数据,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档次的级别,相当于lol 的王者去单挑青铜。曹操当时或许在想,我就是让士兵每人吐口唾沫,也把你这江东小儿淹死。 可现实却给曹操狠狠一个大嘴巴子。曹操几十万大军铁索连舟,被公瑾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只剩到几千人马败逃回许昌。周瑜也一战成名,跻身三国一流人物之列,文武双全! 东坡先生一首《念奴娇》生无限向往之情: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二、淝水之战 苻坚建立的前秦,在经过各种武力或政治兼并后,苻坚终于在淮

河以北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然而他的统治还未稳固,便急不可耐的带领刚刚东拼西凑的几十万大军南下,号称百万,准备席卷南朝,一统天下。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大都有两个特点,一、大手笔,出兵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要知道欧洲人打仗都是几万几千而已;二、吹牛逼,十万非要说二十万,二十万要说五十万。但是呢,牛逼吹过头的往往要遭雷劈。 苻坚也是一样,双方对峙淝水两岸,此时南朝正值东晋时期,建康朝野一片惊慌,战降不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吓破胆。其中有个人就不信邪了,他就是谢安,作为有着诗酒风流宰相第一人之称的东晋宰相,此时不但是乌衣巷也是南朝上下唯一的精神支柱,为了表示决心,他委任自己的心弟弟谢石为最高统帅,侄儿谢玄辅之。 纸面上,苻坚是占了绝对优势,可是要知道,这种拼凑的杂牌军,表面上看着强大,实际上是中看不中用,万强中干。 于是,谢玄率8万北府兵,暗渡淝水,得朱序暗中策应,在前秦后军大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好吧,古人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谢玄率兵猛攻,秦军兵败如山倒,只得燕慕容垂三万兵马逃出生天。 三、采石矶之战 金主完颜亮亲自率17万大军,起兵伐宋。此时宋朝上下人人自危,江岸防线节节败退,生活太好了,都怕死,负责江防的建康都统制更是不战而退,虽坐拥长江天堑,眼看就要国破家亡了。 此时的金主完颜亮可谓是意气风发,面对纷纷而降的南宋城池,

(完整版)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精心整理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着名战役 答: 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獍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

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 答: ②蜀汉 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权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

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 3. 答: ①曹操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

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关之夭夭。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一名吕伯奢 吕伯奢,司州成皋[今河南荥阳]人,三国中对他介绍很少就提到是曹操故人。我对这个人物的关注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吕伯奢是整个《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单姓双名的人物;二是他在这本书前期对刻画曹操人物性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写到“孟德”献刀失败以后曹操逃到中牟县,后被陈宫释放并追随,当走到成皋曹操想起了这位故交并在吕伯奢家暂住一晚,半夜里曹操听到后院有人磨刀;随起疑心,认为吕伯奢要害他,便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屠杀,结果完全是一场误会,原来是吕伯奢的家人在杀猪招待曹操,事已至此走为上策。当曹操走到半路撞见吕伯奢打酒归来,随将吕伯奢一并杀死,并引出一段话,“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 吕伯奢灭门一案从《魏书》、《世语》、《孙盛杂记》及《三国演义》各自表述来看,各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尤其是曹操因猜忌而杀人全家的说法,也非常不合情理。我们就从《三国演义》的表述来看吕伯奢及其家人确实死的是不明不白,为了照顾故人来访好酒好菜的招呼,结果却是引狼入室糊里糊涂的就丢了性命,可谓是倒霉之极!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二名王垕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出。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王垕本是曹操军中一个监管粮草的小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曹操的“借头”便不会有这场战役的胜利。但事实只有曹操一人知道,临死之前还要遭受那么多人的唾弃,实属冤屈啊!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三名王朗 王朗字景兴。生于公元152年,卒于公元228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以通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历任菑丘长,会稽太守,谏议大夫,魏郡太守,御史大夫,最后死在司徒(相当与宰相)任上。谥号“成侯”。有一子名王肃,乃三国曹魏的一代经学家。 “武乡侯骂死王朗”事情发生在诸葛亮首伐中原的途中,时王朗时年已七十六岁已是汉朝老臣,听说蜀国大举进犯,想显示一下威风主动请战,带着副将郭淮来应战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对策就用了区区三段话就把这位司徒大人吗死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的十个重要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十个重要战役 分享| 2010-07-29 11:17 小恶魔路过 _ |浏览2333次 每个100字左右,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要写出战役名。谢谢啦 2010-07-29 12:48 提问者采纳 1:官渡之战:曹操PK袁绍 起因:袁绍生气了。 经过:曹操和袁绍各施其能,后来曹操要绝粮了,正好袁绍羞辱许攸,许攸就投奔曹操。曹操便通过情报,打劫袁绍的粮仓,也就是乌巢。袁绍便鸟 飞兽散。 结果:当然是袁绍输了。曹操奠定了基础。 2:博望坡之战:曹操PK刘备 起因:曹操杀奔新野,诸葛亮就让人在博望坡埋伏。 经过:诸葛亮初用兵,命人埋伏。曹军不知是计,走到博望坡,被火烧了…… 结果:曹军被烧回许昌。诸葛亮一下有了威望。 3:长坂坡大战:曹操PK刘备 起因:曹操又来了…… 经过:荆州投降了曹操,刘备便带着百姓退至汉津,路上遭到袭击, 家眷失散。赵云为救人,在曹军中七进七出,单骑救主。 结果:赵云退到长板桥,正遇张飞。张飞一声大喝,吓死了曹军一名将领,还吓跑了曹操。赤壁之战被揭开。 4:赤壁之战:曹操PK刘备&孙权 起因:曹操要横扫南方 经过:诸葛亮舌战群儒,巧激孙权等人。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和黄盖使苦肉计,黄盖、阚泽诈降,庞统巧献连环计。曹操派蒋干侦查,蒋干的老同学周瑜假 装接纳他,让他拿走一封假信,使曹操杀了两名会水的将。诸葛亮借”东风,黄 盖指挥火船烧掉连船,曹操兵力所剩无几。 结果:曹操被逼败走华容道,遭到刘备军三袭,最后关羽念记旧情, 放了曹操。周瑜自此心生妒忌,一心要杀死诸葛亮。三足鼎立的局面被基本确立了。 5:南郡之战:曹操PK刘备PK孙权起因:周瑜趁机进攻,准备夺下南郡。

《三国演义》中战役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中战役教学设计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 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评价任务: 1.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在对比中分析描写战役场面的语句,了解作者写作方 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引入片段

1.你喜欢哪场三国战役? 2.生思考,并回答。 1.学生自信交流自己知道的战役名称。 2.学生能够相互补充,概括出小说主要内容。 3.感受语句的描写方法。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三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3)学习片段中描写战役的语句,体会描写场面语句的方法。 环节三 展示提升1.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配课件给大家讲解,台下同学可以就他们的讲解进行提问。 2、小组合作表演精彩战役片段,演出人物不同的特点,以及本场战役的特色。1.展示同学故事讲的生动形象。台下同学注意倾听,台上台下积极互动。 2.学生配合演出,表演的生动形象。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我们不仅要了解三国名句,还要了解三国故事,三国人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 0606311 陈凯《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这部以政治斗争、军事战争为题材的巨著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主要历史背景,而这段时期是军阀相互攻伐,频繁发生战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史。这决定了《三国演义》中对于宏大战争场景描写的必然性,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的再现,是整个三国的形成和三国最终统一归晋的的战争小说,对战争描写成了小说的主基调。然而,从陈寿的《三国志》,到民间的三国故事,再到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虚构、想象的民间再创作过程。所以《三国演义》中不是为写战争而写战争,而是更着重战争氛围的渲染、战争过程的表现,用小说的细腻和深刻,以戏剧的夸张和幽默,对战争场景、战略谋略、战争氛围、敌友变化以及战争人物进行了戏剧化的再现,小说中对战争场景的这些再现,让本身单调残酷的战争变的活泼鲜明,战争场景、战争人物、战争谋略等电影般的跃然纸上,充分地体现了战争描写的戏剧特色。从而达到了让读者对战争题材多元感悟的艺术追求。因此,《三国演义》中对战争的表述艺术用“登峰造极”来赞誉完全不为过。具体来说,则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对战争的描写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描写战争的进程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注重人物的刻画,在紧张激烈的战争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神态。成功的塑造出各种各样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如此,在赤壁大战中,在紧张激烈的环境下,曹操却横槊赋诗;赤壁惨败后他却“三次大笑”。他在硝烟弥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败局中仓皇逃命。仍笑说:“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这种败军之将反过来讥笑对手无能的反常行为表现了曹操这一人物的独特性格:虽处劣势逆境仍雄心勃勃。不坠青云之志。再如在讨伐陶谦的战斗中,曹操为泄其父被杀之怒气。下令功破城池后,将城中百姓全部屠戮,甚至还发掘坟墓,暴露了曹操的凶残。在西凉与马超的大战中。曹操为了逃命脱袍割须,在被追赶落马后,巧妙的绕树而行。虽然出足了洋相,但是他在危急之中仍然沉着应对,体现了他的机智。在当阳之战中。当曹操在观阵中,看到赵云力杀众敌时,赞叹“真虎将也!”并说“吾当生致之”。命令众将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一句赞叹,一个命令,把曹操重才爱将的形象成功地刻画出来。通过这一系列战争的刻画。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跃然纸上。 当阳之战,又成功的塑造了张飞这个人物形象。当他听说赵云去投奔曹操时,大怒,草率地认为赵云定是贪图富贵。但当看到赵云向他求救时。又义无反顾地让赵云先走。自己阻挡追兵,表明了张飞行动鲁莽。性格率直的一面。当他感到自己的兵力无法抵挡曹兵时。即命二十余骑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林向往来驰骋,扬起尘土,以为疑兵。显示了他的粗中有细。他立马于桥上,三声怒喝,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渲染了他的勇猛。而吓退曹军后,又自作主张把桥梁拆断,从而暴露了自己的实力,显示了他的头脑简单。通过这次战争描写。使张飞这样一个粗中有细、粗鲁勇猛、头脑简单而又憨厚可掬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还有对于关羽的塑造。关羽不仅仅是人,而且还是“忠”和“义”的象征。他识春秋大义,只忠于他的“刘哥哥”,其他概不买帐。他失节投降曹操,是为了保护嫂子,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降汉不降曹”。他华容道义释曹操,虽然不讲原则,但也合情合理,使他更加有“义”。他被孙权割掉头顾,即使首级送至曹操,还能“口开目动,须发皆张”,而且还“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褒人至此,真可谓无以复加。对关羽形象塑造的成功,还在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在上层,他受到统治阶级的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键入文字]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常言道,水火无情,军事家将之运用到作战中,常常会对战争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国演义》中,火攻战例很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而诸葛亮更是将火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TOP1 赤壁之战 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率军东下,平定江南孙权。在诸葛亮、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决定抗击曹军,召回在外练兵的周瑜。周瑜先用计除掉了荆州水军首领蔡瑁等人,然后黄盖用苦肉计诈降,准备火烧曹军战船。由于北方将士不习惯水战,曹操接受庞统的计策,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铺上木板,以便进攻。最后,曹操战船被大火烧着,散又散不开,火势顺风蹿上陆地营寨,再加上孙权、刘备各路兵马的截杀,曹操八十万大军损失大半,仓皇逃回许昌,天下三分的雏形由此形成。 TOP2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在关羽的帮助下,曹操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挫伤袁绍锐气。不过,袁绍兵马多,粮草充足,能够打持久战。曹操眼看就要断粮了,袁绍集团的谋士许攸前来投靠,献计夜袭乌巢。那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地,却被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集团因而军心溃散,被曹操一举击破。 TOP3 夷陵之战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率领大军伐吴。开始的时候,蜀军锐不可当,相继攻占峡口、秭归等地,大败孙桓、朱然,斩杀潘璋、马忠。此时,吴国求和,刘备却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严辞拒绝。孙权没办法,只好任命陆逊为都督,抵挡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相持半年,刘备移兵山林避暑。陆逊瞅准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落荒而逃,没脸再回成都,最后病死在白帝城中。 1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经典战役

以少胜多战役 1 护步达冈之战 史上最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太祖只有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完颜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己,又来势汹汹,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他为鼓舞军心,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转祸为福。将士们听罢无不哭泣,决定与辽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另立政权。天祚帝放弃这一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完颜阿骨打抓住良机,紧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双方实力对比:金国2万,辽国70万。结果:辽国7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金国崛起。 2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双方实力对比:周武王5万,商纣王70万。结果:大胜。 3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双方实力对比:东晋8万,前秦80余万。结果:东晋以五千军队的伤亡换来了前秦的灭亡。 4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袁绍11万,曹操2万。结果: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的火攻战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三国著名火攻战 常言道,水火无情,军事家将之运用到作战中,常常会对战争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国演义》中,火攻战例很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而诸葛亮更是将火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TOP1赤壁之战 曹操占领荆州后,准备率军东下,平定江南孙权。在诸葛亮、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决定抗击曹军,召回在外练兵的周瑜。周瑜先用计除掉了荆州水军首领蔡瑁等人,然后黄盖用苦肉计诈降,准备火烧曹军战船。由于北方将士不习惯水战,曹操接受庞统的计策,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铺上木板,以便进攻。最后,曹操战船被大火烧着,散又散不开,火势顺风蹿上陆地营寨,再加上孙权、刘备各路兵马的截杀,曹操八十万大军损失大半,仓皇逃回许昌,天下三分的雏形由此形成。 TOP2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在关羽的帮助下,曹操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挫伤袁绍锐气。不过,袁绍兵马多,粮草充足,能够打持久战。曹操眼看就要断粮了,袁绍集团的谋士许攸前来投靠,献计夜袭乌巢。那乌巢是袁绍的屯粮之地,却被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集团因而军心溃散,被曹操一举击破。 TOP3夷陵之战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率领大军伐吴。开始的时候,蜀军锐不可当,相继攻占峡口、秭归等地,大败孙桓、朱然,斩杀潘璋、马忠。此时,吴国求和,刘备却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严辞拒绝。孙权没办法,只好任命陆逊为都督,抵挡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相持半年,刘备移兵山林避暑。陆逊瞅准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落荒而逃,没脸再回成都,最后病死在白帝城中。 TOP4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屯兵渭水,两军交战,互有输赢,但自从司马懿中计脱险后,魏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诸葛亮派马岱伏兵葫芦谷,派高翔用木牛流马运粮,尽管让魏军劫去。半月下来,魏兵截获粮草无数,且得知蜀军屯粮之所在上方谷,且诸葛亮不在祁山大寨。于是,司马懿吩咐诸将领兵劫祁山大寨,自己带两个儿子到上方谷烧蜀军粮草。到了谷中,山上放火,引燃谷中柴草地雷,司马懿父子眼看命丧于此,天上却下起雨来,救了司马懿一命。此后,司马懿龟缩在渭北大寨,无论如何不肯出战,硬是把诸葛亮给熬死了。 TOP5火烧博望坡 在徐庶的指挥下,刘备曾夺得樊城,大败曹仁。曹操挖走徐庶后,以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为副将,领兵10万杀奔新野。诸葛亮吩咐关羽埋伏于豫山,张飞埋伏于安林,赵云、刘备诈败诱敌深入。夏侯惇见赵云、刘备军容不整,未战几回合便走,催促大军加速前进。夜深风起,曹军到得博望坡,刘封、关平放起火来,赵云、关羽、张飞三段厮杀,大败曹军,夏侯惇等人狼狈逃回许昌。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出山第一计,树立了他在军中的威信。 TOP6火烧新野 诸葛亮在博望坡火烧夏侯惇10万大军后,曹操起兵50万想要一举扫平江南。南攻荆州,刘备驻守的新野首当其冲。此时,刘表已死,刘备却不忍心夺取荆州,只好带领百姓前往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