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1)求点D的坐标;

(2)如图(1),求△ACD的面积;

(3)如图(2),∠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探求∠AMC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解:∵B(3,0),

∴OB=3,

∵BC=8,

∴OC=5,

∴C(﹣5,0),

∵AB∥CD,AB=CD,

∴D(﹣2,﹣4)

(2)解:如图(1),连接OD,

∴S△ACD=S△ACO+S△DCO﹣S△AOD=﹣=16

(3)解:∠M=45°,理由是:

如图(2),连接AC,

∵AB∥CD,

∴∠DCB=∠ABO,

∵∠AOB=90°,

∴∠OAB+∠ABO=90°,

∴∠OAB+∠DCB=90°,

∵∠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

∴∠MCB=,∠OAM=,

∴∠MCB+∠OAM==45°,

△ACO中,∠AOC=∠ACO+∠OAC=90°,

△ACM中,∠M+∠ACM+∠CAM=180°,

∴∠M+∠MCB+∠ACO+∠OAC+∠OAM=180°,

∴∠M=180°﹣90°﹣45°=45°.

【解析】【分析】(1)利用B的坐标,可得OB=3,从而求出OC=5,利用平移的性质了求出点D的坐标.

(2)如图(1),连接OD,由S△ACD=S△ACO+S△DCO+S△AO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

(3)连接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OAB+∠DCB=90°,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CB+∠OAM==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出∠M的度数.

2.如图①,△ABC的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P.

(1)如果∠A=80°,求∠BPC= ________.

(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MN∥BC,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试求∠MPB+∠NPC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

(3)将直线MN绕点P旋转。

(i)当直线MN与AB,AC的交点仍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时,如图③,试探索∠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ii)当直线MN与AB的交点仍在线段AB上,而与AC的交点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试问(i)中∠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若不成立,请给出∠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130°

(2)90°﹣∠A

(3)解:(i)∠MPB+∠NPC= ? ∠A.

理由如下:

∵∠BPC= +∠A,

∴∠MPB+∠NPC= ?∠BPC=180°?( + ∠A)= ?12 ∠A.

(ii)不成立,有∠MPB?∠NPC= ? ∠A.

理由如下:

由题图④可知∠MPB+∠BPC?∠NPC= ,

由(1)知:∠BPC= + ∠A,∴∠MPB?∠NPC= ?∠BPC= ?( + ∠A)=

? ∠A.

【解析】【解答】(1)

故答案为:

( 2 )由 = 得∠MPB+∠NPC= ?∠BPC= 1?( + ∠A)= ? ∠A;故答案为:∠MPB+∠NPC= ? ∠A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PBC+∠PCB=(∠ABC+∠ACB),再根据三角形的

内角和定理及∠A的度数,求出∠ABC+∠ACB的值,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可求出∠BPC的度数。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PBC+∠PCB=(∠ABC+∠A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PC=180°-(∠PBC+∠PCB),∠ABC+∠ACB=180°-∠A ,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3)(i)根据∠MPB+∠NPC= 180 °?∠BPC和∠BPC= 90 ° + ∠ A,代入即可得出结论;(ii)根

据∠BPC= 90 ° + ∠ A及∠MPB?∠NPC= 180 ° ?∠BPC,代入求出即可得出结论

3.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AOC:∠BOC=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________度;

(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上述直角三角板从图1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的过程中,若三角板绕点O按15°每秒的速度旋转,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N所在直线恰好平分∠AOC时,求此时三角板绕点O的运动时间t的值.

【答案】(1)90

(2)解:如图3,∠AOM﹣∠NOC=30°.

设∠AOC=α,由∠AOC:∠BOC=1:2可得

∠BOC=2α.

∵∠AOC+∠BOC=180°,

∴α+2α=180°.

解得α=60°.

即∠AOC=60°.

∴∠AON+∠NOC=60°.①

∵∠MON=90°,

∴∠AOM+∠AON=90°.②

由②﹣①,得∠AOM﹣∠NOC=30°;

(3)(ⅰ)如图4,当直角边ON在∠AOC外部时,

由OD平分∠AOC,可得∠BON=30°.

因此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60°.

此时三角板的运动时间为:

t=60°÷15°=4(秒).

(ⅱ)如图5,当直角边ON在∠AOC内部时,

由ON平分∠AOC,可得∠CON=30°.

因此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240°.

此时三角板的运动时间为:

t=240°÷15°=16(秒).

【解析】【解答】解:(1)由旋转的性质知,旋转角∠MON=90°.

故答案是:90;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知,旋转角是∠MON;(2)如图3,利用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AOC:∠BOC=1:2”求得∠AOC=60°;然后由直角的性质、图中角与角间的数量关系推知∠AOM﹣∠NOC=30°;(3)需要分类讨论:(ⅰ)当直角边ON在∠AOC外部时,旋转角是60°;(ⅱ)当直角边ON在∠AOC内部时,旋转角是240°.

4.如图1,点O是弹力墙MN上一点,魔法棒从OM的位置开始绕点O向ON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当转到ON位置时,则从ON位置弹回,继续向OM位置旋转;当转到OM位置时,再从OM的位置弹回,继续转向ON位置,…,如此反复.按照这种方式将魔法棒进行如下步骤的旋转:第1步,从OA0(OA0在OM上)开始旋转α至OA1;第2步,从OA1开始继续旋转2α至OA2;第3步,从OA2开始继续旋转3α至OA3,?….

例如:当α=30°时,OA1, OA2, OA3, OA4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OA3恰好落在ON 上,∠A3OA4=120°;

当α=20°时,OA1, OA2, OA3, OA4, OA3的位置如图3所示,

其中第4步旋转到ON后弹回,即∠A3ON+∠NOA4=80°,而OA3恰好与OA2重合.

解决如下问题:

(1)若α=35°,在图4中借助量角器画出OA2,OA3,其中∠A3OA2的度数是________;

(2)若α<30°,且OA4所在的射线平分∠A2OA3,在如图5中画出OA1,OA2,OA3, OA4并求出α的值;

(3)若α<36°,且∠A2OA4=20°,则对应的α值是________

(4)(选做题)当OA i所在的射线是∠A i OA k(i,j,k是正整数,且OA j与OA k不重合)的平分线时,旋转停止,请探究:试问对于任意角α(α的度数为正整数,且α=180°),旋转是否可以停止?写出你的探究思路.

【答案】(1)45°

(2)解:如图所示.

∵α<30°,

∴∠A0OA3<180°,4α<180°.

∵OA4平分∠A2OA3,

∴2(180°﹣6α)+ =4α,解得:

(3),,

(4)解:对于角α=120°不能停止.理由如下:

无论a为多少度,旋转过若干次后,一定会出现OA i是∠A i OA K是的角平分线,所以旋转会停止.

但特殊的,当a为120°时,第一次旋转120°,∠MOA1=120°,第二次旋转240°时,与OM 重合,第三次旋转360°,又与OM重合,第四次旋转480°时,又与OA1重合,…依此类推,旋转的终边只会出现“与OM重合”或“与OA1重合”两种情况,不会出第三条射线,所以不会出现OA i是∠A i OA K是的角平分线这种情况,旋转不会停止

【解析】【解答】解:(1)解:如图所示.aφ=45°,

【分析】(1)根据题意,明确每次旋转的角度,计算即可;(2)根据各角的度数,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求出α的度数即可;(3)类比第(2)小题的算法,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出α的度数即可;(4)无论a为多少度,旋转很多次,总会出一次OA i是∠A i OA K是的角平分线,但当a=120度时,只有两条射线,不会出现OA i是∠A i OA K是的角平分线,所以旋转会中止.

5.如图1, .如图2,点分别是上的点,且, .

(1)求证: F;

(2)若的角平分线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与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答案】(1)证明:如图,延长EH,交CD的延长线与M,

(2)∠BFE=2∠P.

【解析】【解答】解:(2)结论:∠BFE=2∠P,理由如下:

如图,设∠B=∠HEF=y.∠BFE=x

=

故答案为:∠BFE=2∠P.

【分析】(1)延长EH,交CD的延长线与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证明;

(2)设∠B=∠HEF=y,∠BFE=x,根据平行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FE=2∠P.

6.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0),B(b,c),C(d,0),a是-8的立方根,方程

2x3b-5-3y2b-2c+5=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d为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

(1)求点A、B、C的坐标;

(2)如图1,若D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D∥BC时,∠ADO与∠BCA的平分线交于M点,求∠M的度数;

(3)如图2,若D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BD交x轴于点E,问是否存在点D,使S△ADE≤S△BCE?若存在,请求出D的纵坐标y D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8的立方根是-2,

∴a=-2,

方程2x3b-5-3y2b-2c+5=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

解得,,

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5,

则A(-2,0)、B(2,4)、C(5,0)

(2)解:作MH∥AD,

∵AD∥BC,

∴MH∥BC,

∵∠AOD=90°,

∴∠ADO+∠OAD=90°,

∵AD∥BC,

∴∠BCA=∠OAD,

∴∠ADO+∠BCA=90°,

∵∠ADO与∠BCA的平分线交于M点,

∴∠ADM= ∠ADO,∠BCM= ∠BCA,

∴∠ADM+∠BCM=45°,

∵MH∥AD,MH∥BC,

∴∠NMD=∠ADM,∠HMC=∠BCM,

∴∠M=∠NMD+∠HMC=∠ADM+∠BCM=45°;

(3)解:存在,

连AB交y轴于F,

设点D的纵坐标为y D,

∵S△ADE≤S△BCE,

∴S△ADE+S△ABE≤S△BCE+S△ABE,即S△ABD≤S△ABC,

∵A(-2,0),B(2,4),C(5,0),

∴S△ABC=14,点F的坐标为(0,2),

S△ABD= ×(2-y D)×2+ ×(2-y D)×2=4-2y,

由题意得,4-2y D≤14,

解得,y D≥-5,

∵D在y轴负半轴上,

∴y D<0,

∴D的纵坐标y D的取值范围是-5≤y D<0.

【解析】【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a、b、c、d,得到点A、B、C的坐标;(2)作MH∥A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A=∠OAD,得到∠ADO+∠BCA=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DM+∠BCM=4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即可;(3)连AB交y轴于F,根据题意求出点F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7.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

(1)求证:;

(2)求证:;

(3)若BF平分,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________ 不需证明

【答案】(1)证明:∵∠BAC=∠DAE,

∴∠BAC+∠CAF=∠DAE+∠CAF,

∴∠BAF=∠CAD;

(2)证明:∵∠BAC=∠DAF,∠ACB=∠CFE=∠AFD,

∴∠B=∠D,

∵AB∥CD,

∴∠B+∠BCD=180°,

∴∠D+∠BCD=180°,

∴AD∥BE;

(3)2∠AFB+∠CAF=180°

【解析】【解答】解:(3)如图2,∵AD∥BE,

∴∠E=∠1=∠2,

∵BF平分∠ABC,

∴∠3=∠4,

∵∠AFB是△BEF的外角,

∴∠AFB=∠4+∠E=∠4+∠1,

∴∠AFB=3+∠2,

又∵AD∥BC,

∴∠ABC+∠BAD=180°,

∴∠3+∠4+∠1+∠CAF+∠2=180°,

即2∠AFB+∠CAF=180°.

故答案为:2∠AFB+∠CAF=180°.

【分析】(1)根据∠BAC=∠DAE,运用等式性质即可得出∠BAC+∠CAF=∠DAE+∠CAF,进而得到∠BAF=∠CAD;(2)根据∠BAC=∠DAF,∠ACB=∠CFE=∠AFD,可得∠B=∠D,最后根据∠B+∠BCD=180°,可得∠D+∠BCD=180°,进而判定AD∥BE;(3)根据AD∥BE,可得∠E=∠1=∠2,再根据BF平分∠ABC,可得∠3=∠4,根据∠AFB是△BEF的外角,得出∠AFB=∠4+∠E=∠4+∠1,即∠AFB=3+∠2,最后根据AD∥BC,得到∠ABC+∠BAD=180°,进而得到2∠AFB+∠CAF=180°.

8.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

(1)问题情景:如图1,已知点是外一点,连接、,求

的度数.

天天同学看过图形后立即想出:,请你补全他的推理过程.解:(1)如图1,过点作,∴ ________, ________.

又∵,∴ .

解题反思: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功能,将,,“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

(2)问题迁移:如图2,,求的度数.

(3)方法运用:如图3,,点在的右侧,,点在的左侧,,平分,平分,、所在的直线交于点,点在与两条平行线之间,求的度数.

【答案】(1)∠EAB;∠DAC

(2)解:过C作CF∥AB,

∵AB∥DE,∴CF∥DE∥AB,

∴∠D=∠FCD,∠B=∠BCF,

∵∠BCF+∠BCD+∠DCF=360°,

∴∠B+∠BCD+∠D=360°,

(3)解:如图3,过点E作EF∥AB,

∵AB∥CD,∴AB∥CD∥EF,

∴∠ABE=∠BEF,∠CDE=∠DEF,

∵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

∴∠ABE= ∠ABC=30°,∠CDE= ∠ADC=35°

∴∠BED=∠BEF+∠DEF=30°+35°=65°.

【解析】【解答】解:(1)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因为,所以∠EAB,∠DAC;

【分析】(1)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BCD+∠D∠BCF+∠BCD+∠DCF;(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3)

如图3,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E= ∠ABC=30°,

∠CDE= ∠ADC=35°,故∠BED=∠BEF+∠DEF.

9.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ADC=70°.

(1)求∠EDC 的度数;

(2)若∠ABC=30°,求∠BED 的度数;

(3)将线段 BC沿 DC方向移动,使得点 B在点 A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BC=n°,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平分,

∴;

(2)过点作,如图:

∵平分,;平分,

∴,

∵,

∴,

∴;

(3)过点E作,如图:

∵DE平分,;BE平分,

∴,

∵,

∴,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作,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3)过点作,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

10.如图1,已知∠MON=60°,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以每秒x个单位长度沿射线ON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长度沿射线OM匀速运动.

(1)若运动1s时,点A运动的路程比点B运动路程的2倍还多1个单位长度,运动3s 时,点A、点B的运动路程之和为12个单位长度,则x=________,y=________;

(2)如图2,点C为△ABO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连接BC、A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CB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OC并延长,与∠ABM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与AB 交于点Q.

①试说明∠PBQ=∠ACQ;

②在△BCP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请写出∠BAO的度数.

【答案】(1)3;1

(2)解:的度数不发生变化,其值求解如下: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即AC平分,BC平分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3)解:①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即AC平分,OC平分

又是的角平分线

② 是的角平分线,BC平分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则在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那么一定是

.

【解析】【解答】(1)由题意得:

化简得

解得

故答案为:3,1;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建立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2)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3)①先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再根据角平行线的定义即可得;②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得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从而得出,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最后根据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

11.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CD,如图.

(1)过点O作直线MN⊥AB;

(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且∠AOC=35°,求∠EOF的度数;

(3)若∠BOD:∠DOA=1:5,求∠AOE的度数.

【答案】(1)解:如图,MN为所求

(2)解:若F在射线OM上,

∵MN⊥AB,OE⊥CD,

∴∠AOC+∠COM=90°,∠EOF+∠COM=90°,

则∠EOF=∠AOC=35°;

若F'在射线ON上,

∵MN⊥AB,OE⊥CD,

∴∠DON=∠COM=90°-∠AOC=55°,∠EOD=90°

则∠EOF'=∠DOE+∠DON=145°;

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为35°或145°;

(3)解:∵∠BOD:∠DOA=1:5

∴∠BOD:∠BOC=1:5,

∴∠BOD=∠COD=30°,

∴∠AOC=30°,

又∵EO⊥CD,

∴∠COE=90°,

∴∠AOE=90°+30°=120°.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作图;(2)分F在射线OM上和在射线ON 上分别进行求解即可;(3)依据平角的定义以及垂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OE的度数.

12.(探索新知)

如图1,点C将线段AB分成AC和BC两部分,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AC=3,则AB=________;

(2)若点D也是图1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C点),则AC________DB;

(3)(深入研究)如图2,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

若点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线段MN的长度.

(4)图2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答案】(1)3π+3

(2)=

(3)解: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

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不妨设M点离O点近,且OM=x,

x+πx=π+1,解得x=1,

∴MN=π+1-1-1=π-1

(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

如图3,若CD=πOD,则π+1-x=πx,解得x=1;

如图4,若OD=πCD,则x=π(π+1-x),解得x=π;

如图5,若OC=πCD,则π+1=π(x-π-1),解得x=π+ +2;

如图6,若CD=πOC,则x-(π+1)=π(π+1),解得x=π2+2π+1;

综上,D点所表示的数是1、π、π+ +2、π2+2π+1

【解析】【解答】(1)解:∵AC=3,BC=πAC,

∴BC=3π,

∴AB=AC+BC=3π+3

( 2 )解:∵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

∴BC=πAC,AD=πBD,

∴设AC=x,BD=y,则BC=πx,AD=πy,

∵AB=AC+BC=AD+BD,

∴x+πx=y+πy,

∴x=y

∴AC=BD

【分析】(1)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即可;(2)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即可;(3)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设M点离O点近,且OM=x,根据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得x,进一步得到线段MN的长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

1、(10分)在研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10)=(+8)+(-10),由此概括出有理数的一个运算法则,这个法则是,用字母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 2、(10分)小红家粉刷房间,雇用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是150m 2 ,最后结算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计算,每个工30元(1个人干一天是1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_____付钱最合算. 3、(10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10分)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无法确定 5、(10分)图表示从上面看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 6、(16分)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 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下图),此图揭示了 (a+b)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 有关规律.例如: 0()1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 和为2; 222()2a b a ab b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系数和为4; 33223()33a b a a b ab b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系数和为8;…… 根据以上规律...... ,解答下列问题: 2 1 -5 1 1 1 1 1 1 1 2 3 3 … 1 2 1 2 4 3 第5题 A . B .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资料(精华)

七年级数学 上册 培优训练

第一讲 有理数(一)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 m n (0,,n m n ≠互质)。 4、性质:① 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 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 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 ||(0) a a a a a ≥?=?-≤? ② 非负性 2(||0,0)a a ≥≥ ③ 非负数的性质: i )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则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 ()()()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13248163264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 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1a b c a b c ++=,求 || abc abc 的值。

五年级数学上册培优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题。(21分) 1、甲乙两数的商是0.5,如果甲和乙都扩大10倍,商是()。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m,是高的一半,它的面积是()。 3、一个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28m,高是15m,面积是()。 4、a和b的和的5倍是()。 5、三个连续整数,中间一个是n,其它两个是()和()。 6、一个三角形比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48㎡,已知三角形的底是12m,,高是()。 7、如果7x+8和9x相等,那么x=()。 二、判断题。(15分) 1、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2、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4、a一定大于2a。() 5、0.25×0.4÷0.25×0.4的结果是1。() 三、选择题。(15分) 1、下面各组的两个式子中,结果相等的一组式子是() A、2a和a+a B、a2和2a C、2(a―1)和2a―1 2、小明有38张邮票,送给小华8张,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小华原有()张。

A、22 B、30 C、11 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了()倍。 A、3 B、6 C、9 4、x÷0.1=0.1,这个方程的解是() A、x=1 B、x=0.01 C、x=0.1 5、a+5.2=b+64,那么() 五、解决问题。(40分)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某工厂原计划每天加工40个零件,3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10个,可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3、王华借一本书看,每天看6页,8天看了一半。以后每天多看2页,正好在借期内看完。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相距396千米的B地,当乙到B地时,甲离乙地还有44千米。已知甲每小时行64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精编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题(含答案)

培优强化训练 1. 设P=2y -2, Q=2y+3, 有2P -Q=1, 则y 的值是 ( ) A. 0.4 B. 4 C. -0.4 D. - 2.5 2. 儿子今年12岁, 父亲今年39岁, _____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 ) A. 3年后 B. 3年前 C. 9年后 D. 不可能 3. 下列四个图形中, 能用∠1、∠AOB、∠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 A B C D 4. 点M 、N 都在线段AB 上, 且M 分AB 为2:3两部分, N 分AB 为3:4两部分, 若MN=2cm, 则AB 的长为 ( ) A. 60cm B. 70cm C. 75cm D. 80cm 5. 轮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20km, 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km, 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 再返回甲码头, 共用5小时(不计停留时间), 求甲、乙两码头的距离. 设两码头间的距离为x km, 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 ) A. (20+4)x+(20-4)x=5 B. 20x+4x=5 C. 54x 20x =+ D. 54 20x 420x =-++ 6. 五边形ABCDE 中, 从顶点A 最多可引_______条对角线, 可以把这个五边形分成_______个三角形. 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从一个顶点最多可引_______________条对角线. 7. 某足协举办了一次足球比赛, 记分规则为: 胜一场积3分; 平一场积1分; 负一场积0分. 若甲队比赛了5场后共积7分, 则甲队平__________场. 8. 解方程. (1) 5(x+8)-5=-6(2x -7) (2) )1x (3 2 )]1x (21x [21-=-- 9.当n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 n 2 x 113n x 2+-=++的解为0? 10.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1)若∠A=60°。求∠Q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五年级数学同步培优一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培优(01) 一、填空: 1、方框里填整数,最大能填几 □×6﹤88.5 70.8﹥□×23 □×8﹤59.237×□﹤85.1 2、填一填 二、列竖式计算 40.8÷8= 58.5÷45= 14.7÷14= 36÷48= 18.72÷18= 31.8÷12= 8.4÷0.3= 9÷1.5= 三、解答下面。 试一试1 1、一辆汽车,行驶65千米耗油5.2升,这辆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多少升?平均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2、根据测算,25千克大豆可以榨油10千克。算一算:1千克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要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 测一测:1 1、李阿姨用32元,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多少元?一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 2、汽车1.6小时行驶了80千米,这辆汽车行一千米要多少分钟?照这样的速度,5.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3、海边晒盐厂,用50吨海水可晒出8吨粗盐。要晒出一吨盐需要多少吨海水?每一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试一试2 1、小红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题时,把除数的小数点看掉了,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两次结果相差4.6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小红在计算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25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漏掉了,结果商是244。正确的被除数和商分别是多少?

测一测: 1、李兵在计算一个数除以5.3时,把除数抄成了53,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了21.6.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王红在计算5.3乘一个数时,错写成3.5乘这个数,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5.22,正确的积是多少? 四:课后练习 1、、冲杯咖啡要0.19kg开水。泡一杯茶要0.25kg 开水,小兰妈妈将一壶2.85千克的开水全部用来冲咖啡,可以冲多少杯咖啡?如果全部用来泡茶,最多可以泡多少杯茶? 2、用两摞同样的纸,第一摞有500张,厚4.7cm ,第二摞厚7.05cm,第二摞有多少张? *2、大、小两袋面粉共重9.6千克,大袋面粉用于2.1千克后,大袋里剩下的面粉是小袋的1.5倍。大袋里原有多少面粉? *4、同学去参加登山活动,上山时每分钟行60米,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平均每分行90米。同学们登山活动中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 22 7 ,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 - 22 7是分数,0.033 .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 01.在7,0,15,- 1 2 ,-301,31.25,- 1 8 ,100,1,-3 001中,负分数为,整数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 1 9 , 2 15 ,- 13 8 ,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2007,并且是一个负数,故答案为- 1 2007 . 【变式题组】 01(湖北宜昌)数学解密:第一个数是3=2 +1,第二个数是5=3 +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是 . 02.(毕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则?填____. 03.(茂名)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规律,则第8个数为__ __ . 【例4】(2008年河北张家口)若1+ m 2 的相反数是-3,则m的相反数是____. 【解法指导】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错误!,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 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错误!是分数,0.033 . 3是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01.在7,0,15,-错误!,-301,31.25,-错误!,100,1,-3 001 中,负分数为,整数 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错误!,错误!,-错误!,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周测培优卷

小数除法的应用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6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1.王威家用100块正方形地砖正好铺满36平方米的客厅,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平方米。 2.27.5是5的()倍,()是12.5的4倍。 3.做一套衣服大约需要3.1米布,王阿姨现在有29米布,她最多可以做()套衣服。 4.每个油桶最多可以装4.5 kg油,装10 kg油至少需要()个这样的油桶。 5.李师傅6小时做了3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1个零件需要()分钟。 6.在里填上“>”“<”或“=”。 3.88÷0.97 3.88 4.79 4.7·09· 5.36÷1.6 5.36 1.528528 1.5·28· 二、我会选。(每题3分,共15分) 1.如果1÷A=0.09··,2÷A=0.18··,3÷A=0.27··,4÷A=0.36··,那么7÷A=()。 A.0.54··B.0.63·C.0.63·· 2.100元可以买多少本《新华字典》?你采取的方法是()。

A.求准确值 B.“进一”法求近似数 C.“去尾”法求近似数 D.“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下列除法算式中,结果是循环小数的是()。 A.0.1÷7B.1.1÷5 C.4.782÷2 4.下面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A.4.89÷0.5 B.48.9÷0.05 C.4.89÷50 5.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不为0且比0.25大) A.a÷0.25 B.a-0.25 C.a×0.25 三、我会算。(共20分) 1.口算。(每题1分,共4分) 30÷0.6=9.63÷0.3=8.12÷4=7.2÷0.02=2.列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55÷3.9 13.4÷9 (精确到十分位) (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题4分,共8分) 9.1÷0.250.175÷0.25×4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2.6物种的多样性培优练习

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B.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C. 植物体一定由六大器官构成 D.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3.与衣藻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有(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核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4.草履虫通过如图中哪一结构进行呼吸?() A. ①收集管和伸缩泡 B. ②细胞质 C. ③表膜 D. ④口沟 5.右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6.为了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 四川卧龙东省 B. 青海可可西里 C. 广西花坪 D. 东北长白山 7.下列不属于造成大熊猫数量大量下降的原因是( ) A. 大熊猫的栖息地由于被人类侵占而不断减少 B. 大熊猫遭猛兽捕杀 C. 大熊猫的食性单一 D. 大熊猫的繁殖率低 8.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内许多原有的特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为保护这些特有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严格控制污染 9.下列4组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A. 酵母菌、大肠杆菌、豌豆 B. 芹菜、草履虫、乳酸菌 C. 海星、绿脓杆菌、紫菜 D. 变形虫、水绵、香菇 10.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挑战,其主要表现在()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1.在直线m 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AB=10cm, BC=4cm,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为 ( ) A. 3 cm B. 7cm C. 3cm 或7 cm D.5cm 或2cm 2.小红的妈妈将一笔钱存入银行, 银行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 3.69%,三年到期时扣除20%的利息税后可取出5442.8元.若设小红妈妈存入银行x 元,则可列方程为( ). A. x ·3.69%×3×(1-20%)=5442.8 B.(x +x ·3.69%×3)·(1-20%)=5442.8 C. x +x ·3.69%×(1-20%)=5442.8 D. x +x ·3.69%×3×(1-20%)=5442.8 3. 已知射线OA,由O 点再引射线OB ﹨OC,使∠AOB=600,∠BOC=300, 则∠AOC 的度数是______. 4.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则原 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一个即可). 5.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但总有 少数同学不走边上的路而横穿草坪.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来说明他们这种错误做法的原因是 . 6.方程3(y -2)+1=5y -2(2y -1)的解是 7.化简求值:x 2-2(x 2-3xy)+3(y 2-2x y )-2y 2,其中x =2 ,y=-1. 8.小明每天早晨要到距家1300米的学校去上学,一天小明到校后发现忘了带数学书,于是打电话让爸爸给他送书.爸爸立即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同时小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往家赶,二人在途中相遇后,小明马上拿书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学校.问小明在取书过程中共花费了多少时间? 9.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 甲商场规定: 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 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84元 38元 教 学 楼 图书馆 草坪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在培优班成立后的第一节课,刚开始,焦主任给学生介绍这个班级的情况以及他们自身的情况,看得出来学生是特别重视的,后来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于三个班级,我便让学生们之间做了简单的熟悉,之后这节课剩下20分钟左右,我便对这20个同学进行了一个摸底测试,本来我是准备了6个题目,第1题(难度最大)和第6题(难度其次)相对较难,中间的2、3、4、5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属于强化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便让学生先做中间4个题目,到了下课时间,只有两三个同学完成,因此这次摸底试题我是在课下规定了一个时间让学生上交的,后来的经过我的批改,我发现学生完成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其中有一个题目全班没有一个人正确,而这个题目并不难,只是这个知识点学习的时间有点儿早,因此学生可能有所遗忘。其实这样也说明了,目前在我们这个培优班并没有真正的特别强大的尖子生。 三、具体计划: 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于培优工作,我目前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学生处于七年级,知识难度还不是特别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体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因此教

会学生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碰到不会的题目时,我会先让他们思考,如果实在没有头绪,我会一步步的去引导他们,慢慢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虽然教会学生思考的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我一直相信:慢慢来,才比较快。 (2)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思路的开阔与灵活。数学的巧妙很多时候在于对于同一道题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在我看来,有的时候一节课教会学生同一题的5种解法比教会学生5道题更有意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对于同一道题彻底弄懂弄透,那么下次再碰到类似题目的话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教什么会什么,不教就不会,说明学生的变通能力有待提高。 (3)讲练结合,知识内化。对于课堂,一直以来,学生才是主角,课堂是他们的主战场,我的角色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培优班的学生,我的想法是刚开始慢慢的培养他们、教他们,到后期慢慢的变成我看着他们上课,给他们出示问题,把课堂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分享知识的获得。这样的话,回到自己的班级,他们都能够成为一个个数学课堂的顶梁柱。 在培优的路上,其实我的经验也并不丰富,不过我会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用心去做这个事情,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能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起成就最好的我们!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密度专题)竞赛培优练习(试卷和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密度专题)竞赛培优练习(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 用质量相同的铁、铜、铝制成的体积相同的金属球,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铝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体积V 铝>V 铜>V 铁 2.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 分别为m '甲 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 '甲 可能小于m '乙 B .m '甲一定小于m '乙 C .m '甲可能大于m '乙 D .m '甲 一定大于m '乙 3. 小军在探究实验活动中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解决: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 液)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 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小军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跟液体的体积V 液关系是( ) 4. 一个实心球由两种不同的均匀物质组成,两种物质各占一半体积,其密度分别为ρ1、ρ2, 如图所示,如果实心球完全浸入静水中能保持悬浮状态,则( ) A .ρ1=ρ2 B .ρ1+ρ2=ρ水 C .ρ1 - ρ2=ρ水 D .(ρ1+ρ2)/2=ρ水 5. 一个容器能装1kg 煤油(ρ煤油=0.8×103kg/ m 3),用来装水,最多能装( ) A .0.8kg B .1kg C .1.2kg D .1.25kg 6. 如果空心铁球、铜球和铅球的质量相同,则( ) A .铁球体积最大 B .铜球体积最大 C .铅球体积最大 D .无法判断三个球体积的大小 7.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那么( ) A .能装0.5千克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0.6千克的酒精 B .能装0.5千克的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0.6千克的纯净水 C .水和酒精的质量比是5∶4 D .水和酒精的体积比是4∶5 8. 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ρ1 ρ2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 a=_______(含b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概念学习: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 如:222 ÷÷,()()()() 3333 -÷-÷-÷-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 ÷÷记作3 2,读作“2的3次商”,()()()() 3333 -÷-÷-÷-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个()0 a a≠相除记作 n a,读作“a的n次商”. (1)直接写出结果: 3 1 2 ?? = ? ?? ______,()42-=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 B.对于任何正整数n,()1 11 n- -=- C.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 D.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 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 () 4 3-=______ 6 1 5 ?? = ? ?? ______

五年级数学培优上

目录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2) 第二讲循环小数与周期问题 (8) 第三讲平均数问题 (13) 第四讲行程问题(一)相遇相背 (18) 第五讲行程问题(二)追及反向 (23) 第六讲行程问题(三)过桥流水 (28) 第七讲平面图形面积(一) (34) 第八讲平面图形面积(二) (42) 第九讲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49) 第十讲列方程解应用题 (55) 第十一讲逻辑推理 (63) 第十二讲容斥原理 (72)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一、知识点拨 直观地说,小数巧算就是根据小数的计算算理和前面学过的整数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它的基本策略是“凑整”。具体地讲,可以有下列主要途径: (1)利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 (2)利用和、差、积、商不变的性质。(3)正确地去括号或是添括号也可以使计算简便, 去括号的基本方法有: a+(b-c)=a+b-c; a-(b-c)=a-b+c; a-(b+c)=a-b-c;a×(b÷e)=a×b÷c; a÷(b÷c)=a÷b×c; a÷(b×e)=a÷b÷c。 (4)利用“等差数列求和法”、“等积变形”、“循环小数的知识”等进行简便计算。 在实际的问题解答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特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 二、范例分析 例1计算(1)21.5+89.38+117.7+90.62+40.8 (2)17.32一(4.32+6.7)-2.3 分析与解这两道习题的主要特征是其中的几个数相加或相减结果是整数,所以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去凑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才能凑整。 解:(1)原式=(89.38+90.62)+(21.5+117.7+40.8) =180+180 =360 (2)原式=17.32—4.32—6.7—2.3 =13一(6.7+2.3) =13—9 =4 例2计算(1)1.997+2.98+3.9+0.2 (2)3.18+3.25+3.17+3.22+3.19 分析与解这两题都是加法,不能用运算法则进行简便计算,但仔细观察每道习题的数字特征,第(1)题的前三个数都接近整数,第(2)小题的数都比较相近,因此可以运用和不变的性质进行简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三):温度的测量【含答案】

一、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C 来表示。二、温度计 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三): 温度的测量

(1)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细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温度计上的刻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2)使用方法 估,选,放,读,取(选、放、看、读、记) ①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②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 能碰到容器壁。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 定后再读数。 ④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读数。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相平。 ⑥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三、体温计的使用 1.体温计: (1)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特点:玻璃泡大,玻璃管内有一段极细的弯曲,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这样使得体温计可以拿出来读数。 (3)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温馨提示:体温计用过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例1、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如图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为℃。图中体温计显示的温度是。 例2、温度计的使用: 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②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的是温标;它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③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④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⑤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 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 G.仔细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例3、小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1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面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标准大所压下),温度计液面停在第70格,求: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 (2)该温度计的量程; (3)若用该温度计测水壶中水温时,液面停在55格,则壶中水温是多少?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培优补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一、确定名单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进一步确定班上学生的情况,班上的后进生与优等生名单,其中 在思想纪律方面的后进生有:张隆恩 学习方面的后进生有:张广杰 优等生有:毋宇森、张可莹、杨国泰、贺啸冲、张瑞林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定出了五年级的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二、优、差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整体水平上看,优生并不多,如:李想、贾亚杰、李杭州、李双、王可、杜昊等同学,他们的特点是:学习兴趣高涨,上课

善于动脑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对这些同学除学好课本知识外,应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并找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提出新要求,多鼓励他们读一些课外书,开拓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优生更优。对于学生困难生,如:谭书锋、吕鑫、贾伟、武鹏等同学的特点是:基础差、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学习目的欠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连书本知识也学不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对他们个别辅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3、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必要时适当地降低作业要求。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5.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

初一上册数学培优提升练习

初一上册数学培优提升练习 第一讲 有理数(一)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f 则 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 132********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 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1a b c a b c ++=,求||abc abc 的值。

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练习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练习卷 一、选择 1、 下面最接近0的数是()。 A 、一 3 B 、2 C 、一 1 2、 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 A 、形状相同 B 、面积相同 C 、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现在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 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 变了 4、 在面积为4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 积是()0 A 、21 B 、30 C 、14 6、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分别是 10cm 和6cm ,其中一条高是9cm 。那么这个 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是( 0平方厘米。 A 、45 B 、90 C 、54 D 、54 或 90 7、一个三角形,底扩大 6 倍,高缩小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A 、扩大6倍 B 、缩小2倍 C 、面积不变 D 、扩大3倍 、填空 1、 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它的近似数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 ( 0,最小是( 0。 2、 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它的近似数是34亿,这个数最大是 ( 0,最小是( 0。 3、 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 )”法。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 把( 。位数省略;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 。位数省略。 4、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不能去掉。 F 面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 、 C 、丙最大 D 、

5、把40791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6、0.7里面有()个0.1,有()个0.001。把6.8写成以千分之一 为单位的小数是() 7、把1.2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把5改写成计数单位是 0.001的数是()。4个100和8个0.01组成的数是()。7个10、8个 0.01和9个0.001组成的数是()) 8、一个数的百位、十分位、百分位上都是5,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9、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00平方厘米,底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 ()。 10、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米,比下底短2米,高和上底一样长,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11、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30厘米,高2分米,这个梯 形的面积是() 1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米,是高的3倍,它的面积是()公顷。 13、一个直角梯形,上底如果延长5厘米,面积增加25平方厘米,这 样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原来梯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14、最小的整数单位是最大的小数单位的()倍。 15、 4分米6厘米=()米,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0.3公顷=()平方米60公顷= ()平方千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