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2012级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具有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在涉外经济部门或涉外企业中从事商务洽谈、咨询、管理等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能力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和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的业务工作,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知识结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目标,掌握国际商务所需的管理、贸易、外语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素质要求: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商业职业基本道德规范,遵守“守法、诚信、公平、敬业、服务”的10字商业职业道德准则,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商业信用观、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商贸职业道德。

三、就业面向(工作岗位)

本专业人才毕业后就业主要面向外贸企业、涉外宾馆饭店,从事外贸业务、经营管理、现代营销、涉外秘书等基层性工作。如: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岗位。

四、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三年(或两年)。

五、学生应修学分最低要求

六、课程设置和配置

(一)课程设置及主要课程简介

1.管理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组织文化、管理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组

织计划、人员配备、领导与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的原理、控制的方法、管理的创新。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毛利理论和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运输和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该课程师涉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

3.西方经济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家庭、企业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它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微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微中心;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以总量分析为方法。

4.商品学基础

本课程是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商品使用价值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内容展开,并从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进行剖析。它是从宏观研究各种商品所共同具有的横向共性问题出发,阐明了商品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论述了商品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研究如何加强商品质量惯例和质量鉴定、检验,探讨商品标准、分类、包装和存储养护等内容。探讨商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5.会计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会计理论知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

基本实践技术。在基本理论上,会计要素、会计的前提条件和会计准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基本方法上强调常用会计处理方法和运用。在基本操作技术上介绍现实中会计处理涉及的一些问题。

6.国际市场营销

本课程主要讲授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跨国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环境。国际市场的细分、选择、定位、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组合,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品牌、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策略等。

7.国际金融与结算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介绍了国际金融实务操作中的基本方法及主要金融产品交易的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即期、远期和调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和期权、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市场等。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按周计)(见附表一)

(三)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按周计)(见附表二)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三)

八、必要的说明

(一)教学计划编制依据及特点

1.教学计划编制依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2) 本专业进行学分制试点的相关说明。

(3) 义乌当地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特色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对国际

商务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

(4)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

2.特点:

(1)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实行跨专业、跨学科、跨技能、跨行

业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出自己不同的市场定位,即:国际商务人才理

论的全面性、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强调整体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的分配(见附表四)

(三)毕业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习,各门课程成绩合格;

3.参加毕业实习全过程,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符合规定要求;

4.获得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5.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含)以上考试或学校的大学英语过关考

试;

6.获得相关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国际商务英语、报关员、国际商务师、报检员、外销员、跟单

员、单证员等资格证书。

附表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说明:空白是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等),▲入学/毕业教育,=假期,◇军训,●考试,☆校专业实践周,★毕业综合实践环节。

附表二: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附表四: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的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