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临床基础知识

兽医临床基础知识

兽医临床基础知识
兽医临床基础知识

兽医临床基础知识兽医临床基础知识兽医临床基础知识兽医临床基础知识

一、畜禽的正确体温和呼吸、脉博次数

动物名称体温(℃)呼吸(次/分)脉博(次/分)

猪38.0~39.5 10~20 60~80

黄牛、奶牛37.5~39.5 10~30 40~80

水牛37.0~38.5 10~20 30~50

羊38.0~40.0 12~20 70~80

犬37.5~39.5 10~30 60~120

兔38.0~39.5 50~60 120~140

家禽41.5~42.5 15~30 120~200

二、给药方法

(一)个体给药

1、肌肉注射:

部位:凡肌肉丰富的部位,均可进行注射,猪、羊多选择在颈侧部,大家畜在臀部和颈侧部,犬猫多在脊柱两侧的腰部肌肉或股部肌肉,禽多在胸肌。

方法:剪毛消毒后,将与吸好药的注射器连接好的针头刺入肌肉内,抽拔活塞确认无回血后,注入药液。

(2)静脉注射:

部位:牛、马、羊、犬和猫在颈静脉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猪常选在耳大静脉、前腔静脉。

方法:剪毛消毒后,以手指压在(或以胶管勒紧)注射部位近心端静脉上,待血管膨胀后,选择与静脉相适宜的针头,以15~45度角刺入血管内,见回血后将针头顺血管走向推进,将药液徐徐注入。注射完毕,左手拿酒精棉球压紧针孔,右手迅速拔出针头,为了防止针孔溢血,继续紧压局部片刻。静脉输液多先照上述方法刺入针头;再连接输液器。

3、皮下注射:

部位:马在颈侧,牛在颈侧或肩胛后方的胸侧,猪在耳根或股内侧,犬猫在颈侧或背部、股内侧,选择富有皮下组织、皮肤容易移动的部位。

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起皮肤,食指压其顶点,使其形成三角凹窝,迅速将针头刺入凹窝中心的皮肤内,深2cm左右。放开皮肤,抽动活塞时不见血,注入药液。药液多时应该分点注射。

4、气管内注射:

部位:颈腹侧上1/3下界的正中线上,于第四至第五或第五至第六气管环间。

方法:大家畜采用站立保定,小家畜作侧卧保定,固定头部,充分伸展颈部。局部剪毛消毒后,右手持针垂直刺入气管深2~3cm,然后缓慢注入药液。

注意:(1)刺入气管则阻力消失,抽动活塞有气体。(2)红霉素、油剂、糖类药液等不能作气管注射;(3)药量:大动物20ml以内,中小动物5ml以内;(4)将药液加温至接近体温。

5、胸腔注射:

部位:马在右侧第六或第七肋间,左侧第七或第八肋间,胸外静脉上方2~5cm处。牛在右侧第七或第八肋间,左侧第八或第九肋间,胸外静脉上方2~5cm。猪在胸部倒数第五和第六肋间的任意点。

方法:站立保定,剪毛消毒;左手于注射部位将皮肤向前稍拉(以便拨出针后皮肤掩盖深组织的针眼),右手持连续针头的注射器,沿肋骨前缘刺入(因肋骨后缘有血管和神经)3~5cm;注入药液,拔出针头,消毒处理即可。

注意:(1)在整个过程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造成气胸。(2)防止肺伤,必须掌握“快进、快注、快退”的三快要点。(3)磺胺类及高浓度的土霉素不宜胸腔注射。(4)胸腔注射药物剂量为肌肉注射药量的四分之一,药液总量控制在10ml以内。

6、腹腔注射:

部位:马在左肷窝中央,牛在右肷窝中央,猪、犬、猫在下腹部耻骨前缘前方3~5cm腹白线的侧方2~3cm处。

方法:剪毛消毒,大家畜可站立保定,猪采用倒提保定法,垂直刺入针头后,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推动注射器活塞,注入药液。

注意:(1)刺入正确,回抽无血及粪便残渣即可注射。(2)大量注射药液时,应将药液加热到与体温同高。(3)应无刺激性的药液。

(二)群体给药:

1、混水给药:

(1)因治疗需要,或若使用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可采用“口渴服药法”,即对动物停止供水2小时后,以24小时需水量的1/5加药供饮,令其在1小时内饮毕。(2)按动物24小时需水量的2/3加药,任其自由饮用,药液饮用完毕,再给加1/3新鲜饮水。

2、混料给药:

常用递加稀释法,先将药物加入少量饲料中混匀,再与2倍量饲料混合,余类推,直至与全部饲料混匀。

3、带鸡消毒:

夏季每日1-2次,春秋季节每3-5天一次,冬季每周一次,喷洒量每平方米0.2-0.25升。三、给药途径与剂量比例关系表途径内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气管注射比例1 11/2~2 1/3~1/2 1/3~1/2 1/4~1/3 1/4~1/3

四、不同种类家畜用药剂量比例畜别用药剂量比畜别用药剂量比马(体重300kg)

1 猪(体重60kg)1/8~1/5黄牛(体重300kg)11/4 犬(体重15kg)1/16~1/10 水牛(体重500kg)1~11/

2 猫(体重1.5kg)1/32~1/20 驴(体重150kg)1/3~1/2 兔(体重3kg)1/25~1/15 羊(体重40kg)1/6~1/5

五、用药注意事项

(一)动物疾病治疗中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兽药

1、要做到准确使用抗菌素,使用前最好做药敏试验,使用药具有针对性。

2、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如危重病例,宜采用静注或静滴;治疗肠道感染,宜口服。

3、注意动物的种类、性别、年龄与个性差异,因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药物敏感性存在着差异,如反刍动物内服土霉素易引起二重感染。

4、用药时要注意正确的配伍,防止配伍禁忌的产生。

5、用药要有足够的有效剂量,药量不够,不仅效果不好,还容易造成细菌耐药,但也不能用药过量,否则易导致中毒。

6、用药要有足够的疗程,一般在3~5天,不要随意更换药物,但根据疗效情况,也可对处方进行及时的适当调整。

7、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兽药,名称不一,宣传的药效不一,但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一样的,所以临床用药要尽可能了解有效成分,以免误用。

8、临床上要注意,用活菌苗免疫时,不能用抗菌素。

9、另外,不要长期用同一种抗菌素治疗,应隔一定时期,更换另一类抗菌素治疗,可防止耐药性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10、注重综合性治疗措施,联合用药。

11、治病先治吃,重症先治标。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4)

养禽场气雾和注射免疫操作注意事项 气雾免疫的注意事项 气雾免疫法是一种值得稳步推广的免疫方法,气雾免疫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免疫鸡群的日龄日龄过小的鸡做气雾免疫,易引起呼吸道症状,影响免疫效果,生产中常常在大于45日龄的鸡做气雾免疫。 使用合适的佐剂稀释疫苗最好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凉白开水、清洁用水,切不可用生理盐水。为保护疫苗,稀释时应加入0.1%的脱脂奶粉、3%~5%的中性甘油、1%明胶、10%葡萄糖、10%蔗糖等佐剂。冬天气雾免疫时,水温在20~30℃之间再稀释疫苗,从而避免雾滴过冷引起的应激。 选择合适的雾粒一般70%以上的雾粒直径为1~12微米为宜,为达到合适的刺激强度,1月龄以内的鸡,可以使用粗雾粒,雾粒直径在50微米以上;1月龄以上的鸡,可使用细雾粒,雾粒直径为5~20微米。 保持合适的高度一般来说,喷雾枪口应在鸡头上方约30厘米处喷雾,选用粗雾滴气雾时,喷雾枪口可在鸡头上方约80~100厘米处喷雾,人距鸡2米为宜。 注意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气雾免疫时较合适的温度是15~25℃,温度再低些也可以进行,但一般不要在环境温度低于4℃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时,雾滴会迅速蒸发而不能进入鸡的呼吸道。如果要在高于25℃的环境中进行气雾法免疫,则可以先在鸡舍内喷水,提高鸡舍内空气相对湿度后再进行。

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气雾免疫应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而且喷雾时要求相对湿度在70%以上,若低于此湿度,则可在鸡舍内洒水或喷水。 注意疫苗用量和疫苗稀释液使用量气雾免疫时,使用的疫苗剂量最好加倍,而稀释液的用量,则应根据饲养方式、鸡的日龄及雾滴大小来确定。1月龄以下的平地圈养的雏鸡,如用粗雾滴喷雾,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300~500毫升。1月龄以上的笼养蛋鸡和种鸡或在气雾前已预先被赶入适当栏圈内,使之较为密集的平养肉鸡、种鸡或后备鸡,使用雾滴直径在30微米以下的,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150~300毫升。 添加合适的药物气雾免疫对鸡群的刺激作用较大,尤其会加重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性气囊炎等疾病,因此,进行气雾免疫时,必须选择没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群,而且在喷雾前,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以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如硫氰酸红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 注射免疫的注意事项 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保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并且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损伤内脏,造成死亡。

2013年10000名畜牧兽医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3年10000名畜牧兽医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4一、填空 1、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畜禽体内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3、皮肤由外向内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三层结构。 4、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5、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骨髂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 7、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牛羊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部分组成。 9、兽医临床上,常把鼻腔至气管一段称为上呼吸道。 10、家畜的呼吸运动表现有胸式、腹式、胸腹式3种。 11、猪的呼吸频率为15-24(21)次。 12、血液由液态血浆和分散悬浮在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3、家畜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一般在7.35-7.45的范围内变动。 14、禽类特有的淋巴器管是腔上囊。 15、鸡的精子一般不贮存于附睾,而贮存在输精管中。 16、乳腺的发育与泌乳活动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17、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组成。 18、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9、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分泌物统称激素。 20、氨基酸可以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21、玉米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22、太阳辐射根据其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三个光谱区。 23、畜舍从形式上分为封闭舍、半开放舍及开放舍、棚舍。 24、畜舍采光分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两种。 25、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总称。 26、幼畜缺乏钙、磷时,产生佝偻病。 27、家禽缺锰可发生“滑腱症”。 28、畜禽得了夜盲病是因为日粮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 29、配制日粮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应不低于18%。 30、产蛋家禽钙磷比为5-6:1。

中兽医复习重点

简答题 1试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角度说明中药石膏的特性?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粉碎成粗粉,生用或煅用。【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外用收敛生肌。【主治】1本品大寒,具有强大的清热泻火作用,善清气分实热。用于肺胃大热,高热不退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理热的作用。2清泄肺热。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口渴贪饮等实热证,常配麻黄、杏仁以加强宣肺止咳平喘之功、3泄胃热。用于胃火亢盛等则证,常与知母、生地同用。4煅石膏末有清热、收敛、生肌作用,外用于湿疹、烫伤、疮黄破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等。 2简述中兽医上的后海穴的取穴部位,阵法和主治?【取穴部位】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正中,一穴【针法】小宽针、园利针或火针向刺入3~4.5cm,毫针6~10cm【主治】久痢、泄泻、胃肠热证、脱肛、不孕症。 百会:取穴部位,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针法: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4.5cm 毫针刺入6—9cm 主治; 腰胯风湿,闪伤,二便不利,后躯瘫痪。后海穴:久痢,泄泻,胃肠热结,脱肛,不孕 3简述中兽医学的病因分类及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称为病因学说。中兽医学的病因学说,不仅仅是研究病因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的特性,从而将其作为临床辨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之一。 4一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为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的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药剂作为基础方比较好?1应属脾虚泄泻。2长期饮喂失调使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物,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完全不化有三月有余,故病重见肌迟粪滞,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则见呕吐。3治疗: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散加减。 5中兽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脏器概念有何异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兽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脏器的概念,虽名称相同,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脏腑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例的概念、某一脏活脏腑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包括了现代兽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兽医学中某个脏器的功能,又可能分散在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因此,不能将二者等同看待。 6简述脾主运化的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再由脾进一步消化及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周身,以供机体生命活动之需、脾的这种功能健旺,称为“健运”、脾气健运,其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全身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精神怠倦、消瘦、营养不良等症、二是指运化水湿。即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在运输水谷津液的同时,也把水液运送到周身个组织器官中,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7简述六要脉的脉象特点及其所主症状?1浮脉与沉脉浮脉:脉象:轻按既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主证: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内伤久病的虚证也可见浮脉,属虚阳外越的表现。脉浮大而空,按之如葱管样,称为芤脉,见于大失血。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主证: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表邪初感而见沉脉者,为表邪外束,阻遏卫阳于里,不能外达所致 2迟脉与数脉迟脉:脉象:脉来迟慢,马、骡一息不足三至,牛一息不足四至,猪羊一息不足五六至主证: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迟而无力为实虚证;浮迟是表寒,沉迟为里寒。此外,热邪寒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数脉:脉象:脉来急促,马骡一息四至以上,牛一息五至以上,猪羊一息七八至以上。主证: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浮数是表热,沉数位里热。此外,虚阳外越,也可见到数脉,但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 3虚脉与实脉虚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主证: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实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主证:主实证 4滑脉与涩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证:主痰饮、食滞、实热。此外,母畜妊娠时异常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涩脉:脉象:往来艰涩,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既去,如轻刀刮竹。主证: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5洪脉与细脉洪脉: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特点是脉阔,波动大,满溢指下。主证:热盛。此外,热病伤阴,阴虚与内,阳盛与外,也可见洪脉,但按之无力。细脉:脉象:脉幅细小,但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波动小。主证:诸虚劳损,阴血虚为主。此外,湿邪困阻脉道,也可见细脉。 6促、结、代脉促脉:脉象: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数而不规则的间歇。主证: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结脉:脉象: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缓而不规则的间歇。代脉:脉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即呈缓弱而有规律的间歇。主证:脏气衰败,痛证,跌打损伤。 8构成脉象的八要素?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深浅。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2至数,指脉搏的频率。以一个呼吸周围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段脉。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5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6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驰脉为缓脉。7均匀度:1脉动节律是否均匀,2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8脉宽: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洪脉(大脉)狭小为细脉。 9为什么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1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度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2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0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请结合病例说明?1急则治其标指疾病过程中标症急着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害病畜生命和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治标法,如,结症继发肠臌气显然结症是本,臌气是标,但臌气严重病势急,如不快速解除就会危及生命,当务之急就是应穿刺放气或用其他办法解除气胀以治标,待缓和后治本。2缓则治其本指一般情况下,凡病势缓而不急的皆须从本论治,如脾虚泄泻不是无伤津脱液的严重症状,只需健脾补虚使脾虚之本得治,则泄泻之标解除。3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俱重,在时间或条件上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如,气虚感冒时,先病以气虚为本,后感外邪为标,单纯益气,则表邪难去,仅用发汗解表则更伤正气,故因标本同治。 11简述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腰背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置内侧,经腹达胸。其流注次序为: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肠会, 膀胱肾心包,三焦肝胆回。 12何为六淫?其治病有何特点?六淫即为六种相对异常之气,六种不正之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其治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兼挟性转化性 13证、症状和疾病三者有何区别?“病”只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病理过程,即疾病的全过程。“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而“证”即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不同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病性和正邪关系的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例变化的全过程 14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舌,在液为涎。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 15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病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兽医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阴阳两方面关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2说明疾病发展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相互转化。3判定疾病的转归,认为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阴阳离决而死亡为转归。 16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征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嫁墙2五行将自然界和动物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归为五类3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制化以及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的关系。 17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1在诊断方面a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一般口色红黄赤等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迈向沉、洪、滑者为阳,细、沉、迟、涩者为阴,凡口干而渴为阳润而不渴者为阴。b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病位和正邪消长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论。2在治疗方面a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盛、偏衰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泄其有余,补其不及,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协调平衡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其治疗原则。b从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18简述中兽医的整体观念?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它贯穿了中兽医学、生理和病理诊法、辩证和治疗各方面。1动物本身的整体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性,中兽医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动物体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3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的体现。 19望精神在中兽医有什么重要意义?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类型?两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1精神或称神,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不能离开机体而单独存在,行健则神旺,行衰则神惫,观察神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内脏,气血阴阳的变化,病位的深浅,病情的深重和预后的好坏。2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狂和痹两种类型,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3兴奋性表现为狂躁不安,乱奔乱跑,尖声惊叫,咬人顶墙,不能拘束,抑制型表现为抑郁、昏迷、目暗神昏,站立痴呆,靠墙顶桩,驱牵不动,形如酒醉或昏睡不起,有时四肢滑动。 20简述中药采集的原则和季节?中药采集的原则为: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或花朵初开时采收;根茎和根类的在秋末春初采集;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春季或初夏(即清明至夏至)时采集最好;叶类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采摘;花类一般在含苞未放时分批采摘花蕾;果实和种子类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21何谓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确定的原则有哪些?剂量是指每一药物的常用治疗量。确定药物用量的一般原则是:1根据药物的性能。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且应从小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中病即停,谨防中毒发生事故。2根据配伍与剂型。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复方配伍时要比单味药时用量要轻些。3根据病情的轻重。一般病情较轻的,用量宜轻;病情较重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4根据动物种类和体型大小。动物种类和体型大小不同,剂量大小差异悬殊。 22寒证与热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治法有何不同?寒证:多为外感风寒或内伤阴经,久病阳气耗伤或阳气内伤又外感阴寒邪气。热证:外感风热或内伤火毒,久病阴虚或阴虚又感受热邪。症状:寒:口色淡白或清淡,口津滑利,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耳冷,四肢发凉。热:口色红,口津减少或干黏,舌苔黄,脉数,尿赤短,粪干货泻痢腥臭,呼出气热,身热。 23动物正常脉象一般表现什么?引起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化的因素是?1正常脉象即平脉表现为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数一定,节律均匀,中和有力,连绵不断。2具生理性变化因素,四季气候,性别,年龄,体格,种类。 16心、肝、脾、肺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作用?1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2肝:肝油贮藏血液及调节血量的功能和防止出血。3脾: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4肺:气体由肺入心血液必须依赖肺气推动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 论述题: 1试述清热药的定义、分类、适应症及各类的三种代表药?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清热药的主要性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暑药。1清热泻火药适用于急性热病,汗出,口渴贪饮,尿液短赤,舌苔燥黄,脉象洪数等。药物:石膏、知母、栀子、2清热凉血药,适用于血分实热证,温热病邪入营血,血热妄行,病见斑疹和各种出血。药物:生地黄、牡丹皮、白头翁。3清热燥湿药,适用于湿热证,药物:黄芩,黄柏,黄连。4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瘟疫、毒痢、疮黄肿等热毒病证,药物: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5清热解暑药,用于暑热、暑湿病等,药物:荷叶、青蒿、香薷。 2论述中兽医学理论在中兽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中兽医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基础理论。中兽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对动物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以整体出发,既要考虑到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到动物体和环境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中兽医学的辨证论治更能抓住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本质,它既能看到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不同的证,又能看到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证。因而可以采取同病同诊和异病同治的治疗措施。 3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未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方剂作基础方较好?答:1应属脾虚泻泄2 长期饮喂失调,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谷,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有3月有余,故病重见肌驰粪淌,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呕吐3治则: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茯苓白术散货补中益气散加成 填空题 1五行归类中与木火土金水相应的五窍依次是肝心脾肺肾 2五脏的共同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具有藏精气而不泄的特点,六脏的共同功能是受盛和转化水谷具有转化浊泻而不藏的特点 3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胃的主要功能收纳盒腐熟水谷 4气的总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中介作用 5中兽医学的“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和既病防疫 6中兽医学的治疗法则包括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同治异治、三因制宜、治疗与护养 7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性质有风性主动、轻扬开泄、善行益变、为百病长 8中兽医学的基本病机有邪盛消长、升降失常、阴阳失调 9下法又叫攻下法或泻下法,。。。。。。。通常分为攻下法、润下法、逐水法 10血的生理功能是营养作用、载气作用、维持精神活动正常 11经脉系统由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组成 12白头翁。。。的组成药物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血痢 13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5)

鸡群免疫抑制病感染现状与防控 一、鸡群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1.经对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3种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母源抗体阳性率都非常高,在经过1~3周母源抗体消失后不久,从5周龄开始出现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到20周龄时,绝大数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100%。 2.发病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发生共同感染,也就是说几种免疫抑制病同时存在于动物的体内。 3.禽呼肠孤病毒、禽白血病J亚群可对鸡胚垂直传播。如果鸡蛋中含有此病毒的话,那么肉鸡的鸡苗中也会有此病。 4.免疫抑制性病毒对疫苗免疫的影响可以持续3个月。 5.免疫抑制病可诱发和加重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并减弱药物的作用。如,成为大肠杆菌、支原体、球虫等疾病发生的诱因。 6.免疫抑制病使细菌和寄生虫病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动物体内形成,是引发动物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免疫抑制病发生的危害 在生产第一线的兽医工作者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绝大多数抗生素对雏鸡或是青年鸡细菌性心包炎和肝周炎不起作用,但是在90年代,像皮肤烂、隐性杆菌等细菌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就会立马见效。 原因是这些免疫抑制病的病毒感染雏鸡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表

现为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法氏囊的萎缩,从而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继发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纯的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明显。 经对临床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时发现,在大部分“包心、包肝”的病死鸡体内,确实可以分离到大肠杆菌,但还有20%的病例分离出的却是沙门氏菌,还有15%的病例是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据此推论,所谓“大肠杆菌病”只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研究结果证明,多数免疫抑制性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除外)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年龄密切相关,以1日龄感染特别是垂直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最为严重。 三、免疫抑制病的流行和防控 (一)流行发生时的表现 1.免疫抑制性病在我国呈多发态势。各种鸡均容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的鸡场发病严重。1周龄雏鸡表现为弱雏多、生活力差、死亡偏多,存活鸡生长差异显著。 2.1~3次免疫后,尤其是首免2~3天后,即表现出生长受阻、体重差异大、全身羽毛粗乱、无光泽、脱水、死亡率上升,有明显的死亡曲线,容易继发大肠杆菌病、副伤寒、新城疫等疾病。蛋鸡体重不达标,开产延迟,可在饲料里面加入牛奶、蛋白质;肉鸡不能同期出栏。死亡率一般在3%~10%之间,严重的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1.在1~3次疫苗免疫后,鸡群出现数量不等的鸡精神沉郁、减食,有的呼噜,羽毛粗乱、无光泽,生长受阻;有些鸡群出现少量死亡,且死亡数量逐渐增多或

畜牧兽医中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畜牧兽医中级职称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畜禽体内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3、皮肤由外向内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三层结构。 4、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5、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骨髂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 7、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牛羊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部分组成。 9、兽医临床上,常把鼻腔至气管一段称为上呼吸道。 10、家畜的呼吸运动表现有胸式、腹式、胸腹式3种。 11、猪的呼吸频率为15-24(21)次。 12、血液由液态血浆和分散悬浮在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3、家畜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一般在7.35-7.45的范围内变动。 14、禽类特有的淋巴器管是腔上囊。 15、鸡的精子一般不贮存于附睾,而贮存在输精管中。 16、乳腺的发育与泌乳活动主要受激素的调节。 17、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组成。 18、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9、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分泌物统称激素。 20、氨基酸可以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21、玉米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22、太阳辐射根据其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三个光谱区。 23、畜舍从形式上分为封闭舍、半开放舍及开放舍、棚舍。 24、畜舍采光分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两种。 25、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总称。 26、幼畜缺乏钙、磷时,产生佝偻病。 27、家禽缺锰可发生“滑腱症”。 28、畜禽得了夜盲病是因为日粮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 29、配制日粮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应不低于18%。 30、产蛋家禽钙磷比为5-6:1。 31、一些不能适应高山条件的品种引入到高海拨地区,家畜容易得高山病。 32、对各种家畜来说,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为宜。 33、畜舍入射角一般应不小于25度。 34、公猪的初配年龄为10-12月龄。 35、通常地方母猪的初配年龄为8-10月龄,国外优良母猪初配年龄为10-12月龄。 36、在实际生产中,一般猪羊应在8岁左右都应停止配种而淘汰。 37、在人工授精实践中,牛每周可采精2-3次,公猪每周采精2-3次。 38、猪、牛鲜精活力必须在0.6以上,方可用于人工输精。 39、正常精液中的畸形精子数,牛猪均不应超过18%。 40、精液常温保存温度为10-25℃,可以保存3-5天。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练习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限制性氨基酸 2.数量性状 3.同期发情 4.等热区 5.终末宿主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指()。 2.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或20%以上的饲料称为()。A.粗饲料B。青饲料 C 能量饲料D.蛋白质饲料 3.常规青贮饲料在制作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A.有氧环境、原料中水分含量为10%~20%、含糖量大于2%B.有氧环境、原料中水分含量为60%一75%、含糖量大于2% C 无氧环境、原料中水分含量为10%~20%、含糖量大于2%D.无氧环境、原料中水分含量为lo%~20%、含糖量小于2% 4.两个基因型均为Pp的杂合子个体,交配后可产生的后代有如下基因型组合PP、P 即,其比例为()。A.1:1:1B 1:2:1 C 2:1:1D.1:1:2 10.()是温热环境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A 气温B.气湿 C 气流D.太阳辐射 1l、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 A 氨、硫化氢和氮气B.硫化氢、氮气和二氧化碳 C 氨、硫化氢和二氧化碳D.氨、氮气和二氧化碳 12.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天。A.90B.101 C 1141D.125 13.生长肥育猪适宜的群体大小为()头。A.5—10B.10~15 C.15~20D.25~30 14.仔猪生后()lEt龄前主要靠母乳供给营养。A.20B.30 C 40D.50 15.初生仔猪需要补充的必需微量元素是()。 A 硫和铁B.铁和锰C铁和硒D.锰和硒16.生长肥育猪饲粮的粗纤维水平一般应控制在()。A.6~8%B.10一15%C.15—20%D.20—25% 17.猪体躯各组织生长发育的次序是()。 A 骨骼、肌肉、皮肤、脂肪B.骨骼、皮肤、肌肉、脂肪 C 肌肉、骨骼、皮肤、脂肪D.脂肪、皮肤、肌肉、骨骼 18.()是公鸡的第二性征性状。A.梳羽、蓑羽、镰羽B .翼羽、蓑羽、镰羽 C 轴羽、蓑羽、镰羽D 主翼羽、副翼羽、轴羽 19.蛋鸡的产蛋量在()年最高。 A 第一B.第二 C 第三D.第四 20.我国最大的鹅种是()鹅。 A 太湖鹅B.狮头鹅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2下载券C 豁眼鹅D.籽鹅 21.鸡的孵化期为()天。A.15B.21 C 30D.36 29.成年期的家兔每年()各换一次毛,称为季节性换毛。A.冬春两季B.春秋两季C 冬夏两季D.秋冬两季 30.按主要产品的经济用途来分类,加利福尼亚兔是()品种。A.肉用兔B.皮用兔 C 毛用兔D.皮肉兼用兔 四、问答题(共20分) 1 什么是培育品种?培育品种有什么特点?(6分) 2.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有几种?各适合什么情况?(6分) 3.何谓人工强制换羽?鸡强制换羽有什么意义?(8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5.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005年7月,本人毕业韶关农校畜牧兽医专业,2005年7月到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端芬种猪场任技术员,从事母猪育种工作,2006年10月至今在凤岗镇技术推广中心下属畜牧兽医站担任动物检疫员,从事动物检疫防疫工作,至今从事畜牧兽医技术工作长达11年,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坚决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积极加强对党的理论学习,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应用于日常实践工作中去,积极与同事讨论研究总结,并组织同事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思想道德的学习与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踏实工作,求真务实,为全镇人民吃上放心肉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对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总是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工作期间,我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三、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方面 本人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较为突出,具有较丰富的技术工作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畜牧养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精通动物防疫、动物检疫技术规程和标准,并能将理论知识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实践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检疫的第一线,2005年-2014年因工作需要一直在凤岗镇伟德田畜禽批发市场从事检疫防疫工作,2012年参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知识竞赛获得第二名,2013年参加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举行的“放心肉知识竞赛上”取得较好成绩,并年度考核均称职(合格)。平时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对猪的检疫执行中,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四、继续教育学习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十分注重继续再教育学习, 2008年-2010年报名参加信阳农业高等学校的兽医函授班并取得优异成绩毕业和201年-2013年参加佛山科技学院的畜牧兽医自考,并一次性全部通过考试。参加多次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每年按时完成继续教育。认真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技能和新方法、新品种、新技术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五、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方面 1、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在台山市长江食品公司端芬猪场从事母猪育种工作,能熟练的掌握公猪采精、母猪查情、人工授精、母猪妊娠期的疫苗保健,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工作,期间参与了长江食品公司的“染色体分离母猪选择性生产的实验”并取得相关成绩。 2、2006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在凤岗镇伟德田畜禽批发市场从事检疫工作,三鸟的检疫、防疫是我工作我的重点,为了防止各类染疫动物进入市场,我对进入市场的家禽严格把关, 严禁从疫区调入家禽进入市场,对来自非疫区的家禽坚持先进行彻底的车辆消毒后,经过查验,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认真查验是否伪证、内容填写是否符合国家的

畜牧业基础知识3

名词解释: 畜牧业:从事畜禽养殖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产业。 家畜:经人类长期驯养的各种禽类和哺乳动物。 粗蛋白:动植物体中的含氮化合物总称为粗蛋白,包括纯蛋白和非蛋白氮。 必需氨基酸: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成为必需脂肪酸。 青贮饲料:是以青饲料为原料经乳酸发酵或青贮制剂调制保存的一类饲料。 饲料添加剂:是指各种用于强化家畜饲料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储存的一类非营养性的微量成分,如各种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消化能:饲料总能减去未被消化,以粪形式排出的能量,剩余能量称为消化能。 代谢能:是指家畜食入的饲料总能减去粪、尿及消化管气体所含能量后剩余能量,即食入饲料中能为动物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能量,又称为表观代谢能。 维持需要:家畜处于维持状态下,所需要的能量和各营养物质就为维持需要。包括维持体温和呼吸、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等的营养需要。 饲养标准:即动物营养需要量,是科学工作者通过各种消化代谢和动物试验,并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科学地规定各种家畜在不同体重、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等条件下,每头每天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可用以指导动物饲料的基本标准。 理想蛋白:饲料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之间有一个最佳比例时,可利用效价最高,具有这一最佳氨基酸比例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 染色质:细胞核内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 染色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核内染色质可变为形状清晰的小体,即为携带遗传基因的载体染色体。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群体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例。 选择反应:选择导致的群体平均值的变化叫做选择反应,记为R,是中选亲本的后代与选择前亲本世代之间的平均表型值之差。 选择差:中选的亲本个体平均表型值与群体平均值的差。 个体选择:根据个体本身的一次表现型值记录或多次记录的成绩进行选择。 家系选择:是把整个家系作为一个单位,根据该家系的平均表型值决定中选或落选。 生殖激素: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 人工授精:利用机械的方法采取公畜的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的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的生殖器官内,从而使其怀孕,这种方法在繁殖学中就被称为人工授精。 杂交繁殖体系:将纯系的改良、良种的扩繁和商品的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配套系杂交: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并通过配合力测定,选择不同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套组合杂交,使杂交合成的商品杂优猪在杂种优势利用上获得重大突破。 肩峰:指牛耆甲部的肌肉状隆起。 胸垂:指胸部发达的皮肤皱褶。 围产期:是指怀孕牛产犊前15天和产犊后15天左右的时间。 白仔牛肉:指犊牛生后14—16周龄内完全用全乳、全脂奶粉等饲喂,不喂食任何其他饲料。小牛肉:是指犊牛断奶后仅用精饲料(谷物类)饲喂8—12月龄后屠宰的牛肉。

2011兽医基础知识及模拟试题(全)

兽医基础知识 1、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是:(A) A.软骨组织C.肌组织 B.脊髓D.胰岛 2、下列哪个不是膈上的孔:(C) A.腔静脉孔C.卵圆孔 B.食管裂孔D.主动脉裂孔 3、下列哪种运动与腹壁肌肉无关(B) A.排尿C.分娩 B.肠蠕动D.呼吸 4、下列哪个器官含有骨骼肌组织(D) A.胃C.盲肠 B.胰脏D.食管 5、下列哪个器官的消化以物理消化为主:(A) A.口腔C.胃 B.十二指肠D.直肠 6、尿的形成在哪个器官完成(A): A.肾C.输尿管 B.膀胱D.尿道 l.胸腔积液时胸部叩诊可出现(B)。 A.鼓音 B.水平浊音 C.半浊音 2.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用(B)反应检查出来。 A.染色 B.血清学 C.动物接种 3.淋巴结肿大、切面苍白、隆凸、松软、有多量透明液体流出是()。 A.充血 B.水肿 C.浆液性炎 4.一般在(A)日龄以上接种鸡新城疫工苗。 A.7 B.14 C.60 5.炭疽病畜舍消毒可用() A.30%草木灰水B.10%石灰乳C.20%漂白粉溶液(C) 6.仔猪红痢的病原体是(A)。 A.C型魏氏梭菌 B.溶血梭菌 C.水肿梭 7.耐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其免疫功能(B)。 A.下降 B.增高 C.不变化 8.鸭性肝炎多发生在(B)鸭。 A.老龄 B.1~3周龄 C.2月龄 10.旷诊断猪水泡病要与(A)鉴别。 A.口蹄疫 B.猪瘟 C.口炎 11.送检含的病料,需保存在(B)。A.2%~4%的烧碱B.50%甘油生理盐水C. 甲醛液 12.消毒用新洁尔灭溶液的浓度是(A)。 A.0.1% B.5% C.10% ㈠、填空题: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2、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 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 3、根据组织的形态、功能和发生可将组 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 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4、上皮组织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感 觉上皮、生殖上皮。 5、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6、结缔组织分为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 织、液态的血液和半固态、松软的固有 结缔组织。 7、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血 管和神经。 8、椎骨按其分布和形态特征可分为颈 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9、胸骨前端突起称为胸骨柄,中间为胸 骨体,后端是上下压扁的剑状软骨。 10、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组织相互的连接,可分为纤维 连接、软骨连接和滑膜连接。 一、名词解释: 1.动物检疫: 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养 殖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 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 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 检疫标准,对动物进行疫病检查、定性 和处理。 2.产地检疫: 是指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进行的 检疫,即到场到户检疫。 3.重大动物疫情: 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 率高的动物疫病忽然发生,迅速传播, 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 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 成危害的疫情。 4.无害化处理: 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带菌、带毒、带虫 的患病畜禽肉产品及其副产品和尸体失 往传染性和毒性而达到无害的处理。 二、填空题: 1.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 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 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2.拒尽、阻碍动物卫生监视机构进行重 大动物疫情监测,或者发现动物出现群 体发病或者死亡,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 视机构报告的,由动物卫生监视机构给 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3.擅自采集重大动物疫病病料,或者在 动物疫病病原分离时不遵守国家有关生 物安全治理规定的,由动物卫生监视机 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构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急性猪肺疫主要病理变化除全身浆 膜、粘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 病变外,特征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或 胸膜肺炎。 5、重大动物疫情确诊后,当地县级以上 兽医行政治理部分应当按照动物疫情法 律法规、相关疫病应急预案和规范等规 定,规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6、给药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经口,胃管 投药,注射,直肠给药,皮肤、粘膜给 药。 7、局部麻醉因给药途径和操纵方法的不 同而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 导麻醉、硬膜外腔麻醉等。 一、选择题 1、肉眼可见心肌昏暗色(煮肉样),质地 松弛,局部呈灰黄或灰白色斑块或条纹, 分布在黄红色背景上,沿心冠横切时, 灰黄色条纹在心肌内呈环状分布,如虎 皮样花纹,称'虎斑心'。 根据以上描述可初步判定心脏发生的病 理变化为?(C) A.破裂性出血 B.脂肪变性 C.变质性心肌炎 D.瘀血 2、常见于一些器官的网状纤维、小血管 壁和细胞之间,该物质可被碘染成赤褐 色,再加1%硫酸呈蓝色。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判定出其病理变化 为?(D) A.细胞颗粒变性 B.脂肪变性 C.纤维素样变性 D.淀粉样变性 3、下列不属于细胞膜主要功能的是?(A A.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了菌体的抗 原性B.选择性地吸收和运送物质 C.转运电子与氧化磷酸化 D.传递信息 E、参与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4.羊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 (1)颈静脉(2)股静脉(3)尾静脉(4)前腔静 脉 5.双草酸盐抗凝剂是以()与草酸铵按一 定比例混合而成。 (1)草酸钠(2)草酸钾(3)草酸钙(4)草酸镁 6.关于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盖玻片, 错误的描述是()。 (1)为特制的专用盖玻片(2)本身应有一 定重量 (3)可用一般的盖玻片代替(4)高倍镜下 检查无裂隙 7.沙利氏吸血管每次用完后,需在()中, 按次序分别吸吹数次。 (1)蒸馏水、酒精(2)蒸馏水、甲醇 (3)蒸馏水、酒精、乙醚(4)蒸馏水、甲醇、 乙醚 8.尿液酮体测定的方法是()。 1

畜牧兽医知识归纳

畜牧兽医知识 名词解释: 1.消化:是指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被分解消化了的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淋巴,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2.复胃: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胃很大,常分成几个部分而构成复胃,如牛的胃可分为4个部分(见反刍胃),复胃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对于纤维素的消化起着重要作用。反刍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3个胃室合称前胃,不分泌胃液,第四个胃室即皱胃才有真正的胃腺,可分泌胃液,其消化作用和单胃动物的相同。 3.反刍: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4.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与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5.内呼吸: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细胞交换气体的过程(向细胞供给氧,从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叫做内呼吸。 6.外呼吸:气体交换器官中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外环境之间交换气体的过程(从外环境吸入氧,向外环境排出二氧化碳)叫做外呼吸 7.循环系统 ①.肺循环(小)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②.体循环(大)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前、后腔静脉→右心房 8.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9.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10.血压: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1.脉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管产生规律性的波动,称为脉搏。 12.血液总量:通常说的血量是指体内的血液总量。其中一部分心血管系循环流动着,称为循环血量;另外一部分存在肝、脾、肺及皮下等毛细血管和血窦中的,称为储备血量因此把肝、脾等器官称为“储血库” 13. ①.动脉:动脉为引导血液出心脏,流向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逐步分支变细,接毛细血管。 ②.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脏的血管。 14.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15.神经元:是由神经系统构成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细胞。 16.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全部应答性反应,称为反射。 17.反射弧:机体的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支气管树:是指支气管由肺门进入肺内,反复分支,形成树枝状,称为支气管树 胸内负压:指胸膜腔内的内压总是略低于外界大气压 呼吸频率:家畜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肺单位:又称肺的呼吸部,由每一呼吸性支气管分支所属的肺组织组成,即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