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规划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乡规划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乡规划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乡规划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乡规划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作为一部关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法律,它与已废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相比,强调了城乡统筹,强化了监督职能,对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与严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城乡规划法》实施才不到半年,但不少城市已反映法条规定比较原则,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而一些地方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仍未得到明确。笔者希望通过对《城乡规划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探讨与交流,能为我市下一阶段地方性法规的修改提供一些思考。

一、关于规划区的概念与审批关系。

《城乡规划法》第2条规定,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而根据第二条第三款以及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乡、村庄规划区”是由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划定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因此,在城市规划区内是否另划乡、村庄规划区,直接决定着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农民建房执行不同的许可制度。

如在我市城市规划区内不另划乡、村庄规划区,则有利于推进我市的城市化(正在起草的省条例也曾考虑不另划),但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意味着所有杭州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房建设都应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由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我市萧山、余杭的农村农民建房都按此执行,似乎缺乏可操作性。另外,《城乡规划法》只明确划拨与出让的国有土地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于集体土地核发该证并无明确的条件与审查要求。

如在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另划乡、村庄规划区,则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由乡镇政府报城市规划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民建房则由省制定规定。但由于该法第十八条规定了乡、村庄规划的内容,以及第二十二条规定了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且村庄规划在报送前应经村民会议同意。第六十五条又规定乡、村庄规划区内违法建设都由乡、镇政府处罚,基于目前乡、镇都无专业规划人员的现实,按此方案可能会造成乡、村庄规划缺乏科学性,乡、村建设的无序性。而且,我市基本都没有乡了,因此,乡规划区的概念也无从提起。另外,目前我市对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一般执行的是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

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确定我市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范围,由于我市已基本没有乡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界定村庄规划区的范围来进行明确,对此可以借鉴金华市的做法,即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三条第二款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

际,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的规定,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明确我市需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并明确在该些区域内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

二、详细规划编制与修改的公示听证能否替代规划选址、用地阶段的公示听证。

《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也就是说,在规划编制阶段,公众就充分了解了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用地界限及各类规划指标等等内容,并就其了解的内容在30日内充分反映了意见与建议。而实践中建设项目选址和建设用地许可的听证,周边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里是否要实施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比如公众对加油站或垃圾中转站是否要建有异议,对项目选址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提出了听证申请,假设之前居民已就此问题在规划报审前充分反映了意见,甚或召开过协调会或听证会,则在后续选址与用地环节无需再行召开听证会,理由为:一是居民反映的是同样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意见与建议在规划编制与报审阶段规划部门已充分考虑,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了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也就说,居民已经向同一部门反映了意见;二是从提高行政效率角度,《行政许可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如果在规划制定环节和规划实施环节就同样的意见重复听取,就无从体现提高办事效率原则。

三、规划到期后的修编是否要按《城乡规划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进行补偿。

众所周知,城乡规划是有期限的,如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年,到期后得重新修编,而总体规划修编后,下层次的规划将都得依据其进行重新编制,应该说这样的修编是城市前进发展的表现,是规划自然的发展过程,当然,从字面理解上而言,修编属于广义城乡规划修改的范畴,但《城乡规划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在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的立法本意是控制规划部门擅自变更规划与擅自变更已生效的规划许可,如果将规划到期后的修编也都纳入第五十条确定的修改规划范畴,则不仅不利于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同样政府也无法承担因此产生的大量补偿,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性法规立法中将规划到期后的修编作为《城乡规划法》第五十条的除外情形予以规定。

四、关于无证违法建设如何定性与处罚问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

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而根据该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对比以上两个法条的规定,可以发现,无证的违法建设会因为适用不同的法条,将产生不同的处罚结果,如果是认定为未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则法律责任相对严厉,不仅不存在补办的可能性,而且责令限期拆除的同时,并处的是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这就涉及到法条如何适用问题,无证违法建设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认定为未经批准的临时建设?由于《城乡规划法》授权省里来制定临时建设的管理办法,所以,要作出合理的认定,必须先看看省政府对临时建设的定义,目前,省建设厅起草的《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初步确立了临时用地限施工需要,临时建设应在自用地上的原则,且明确临时建设不得超过两层,结构相对简易。所以,应该从临时建设的特性去认定是否为未经批准的临时建设,在实践中一般除临时用地上的违法建设和一些擅自搭建的结构简易的辅助性建筑物、构筑物外,其余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

五、在规划管理中如何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城乡规划法》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该条规定明确单位和个人是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换句话说,如果建设活动与其无利

害关系的,其无权查询。而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第十三条规定,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如何界定“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如果某位同志说,他为了搞科研,需要规划局提供整套的总体规划,是不是我们局要派一个专人给他复印一整箱的规划文本。还有从近年来的规划诉讼案,已经发现老百姓不管你这个许可是否影响他的权益,把你告上再说,一方面是因为行政复议与诉讼成本很低,复议不用付费,诉讼80元一件(每个案件我们复印几套图纸费都比这个高),另一方面全告上后,说不定哪个环节有漏洞,就可以向拆迁单位施加压力。所以,个人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放得太开,不仅浪费行政成本与行政效率,而且也无法体现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初衷。

从规划角度,除了规划局主动公开已批准的规划、已核发的规划许可内容以及规划相关政策法规等外,其他按照《城乡规划法》第九条规定,需提供利害关系的证明方可申请公开,比如提供居住在该地块或相邻地块的证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七十四号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一、城乡规划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建设布局、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事项的总体安排和实施措施,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城乡规划不是指一部规划,而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有关城镇和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体系。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城市和乡村规划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0年4月1日起施行)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5月7日国务院令第116号公布、1993年11月1日起实施),简称“一法一条例”。“一法一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对于加强城市、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遏制城市和乡村的无序建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一法一条例”为基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1.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其周边乡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乡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日益交融。但“一法一条例”所确定的规划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法不涉及乡村规划和管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不涉及建制镇以上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这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度与实施模式使得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考虑和协调,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已经不适应城乡统筹的需要。 2.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条件,擅自变更规划,批准开发建设,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剧了用地矛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和广泛的社会参与程序,使得行政权力失去了必要的制约,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虽然对乡、村庄规划作了一定的规范,但乡和村庄规划管理仍然薄弱。有的乡、村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有的乡规划、村庄规划盲目模仿城市规划,未能体现农村特点,难以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 5.原有的城市规划仅从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难免导致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会产生城镇体系布局不当的问题。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飞速发展的密集城市群建设迫切需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6.土地使用制度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需要对原有“一法一条例”规定的规划实施制度作相应调整。比如,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由主要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向主要通过出让方式取得,投资体制以项目建设一律须经审批转变为审批、核准、备案相结合,以备案为主,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请、批准、发放程序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7.“一法一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过于原则,迫切需要针对城乡建设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行为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原有的法律责任规定予以修改和完善,如增加对有关主管部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进一步提高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总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为城镇化发展服务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有必要根据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新情况,对原有的“一法一条例”所确定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按照本条的规定,本法的立法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景观设计法规案例分析-推荐下载

规划设计法规与政策作业 姓名:李景 学号:7126116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分为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定、地方法 规、司法解释几个层面(如下表所示),法律层面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法规层面如《风景名胜 区管理暂行条例》,行业标准规定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法规如《江苏省城市绿化管 理条例》、《江苏省园林分类分级管理暂行办法》基本涵盖规划设计、 施工建设管理、行政审批等行业主要环节,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 据可查。 下面我就我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法规问题简单分析下: 案例一: 某开发商开发建设一中档住宅楼盘,考虑到成本因素,想减少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村镇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村镇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新时代的国家发展过程中,想要在未来的成绩上更好的提升,必须坚持 在村镇建设方面做出较好的成就。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村镇建设的难度较高, 自身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要坚持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完善建设体系,在劣势的应 对和弥补过程中,选用针对性的手段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在未来工作的部署上 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加能够促使村镇建设的体系日趋健全,从而推动国家综合实 力的提升。文章针对村镇建设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村镇建设;问题;思考;对策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村镇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阶段性的优化开展,完全按 照单一的手段来落实,肯定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就,还有可能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 程中造成方向的严重偏差。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村镇建设的一些问题发生,表现为长期积累的特点,在未来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 努力提高村镇建设的综合水平,在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均投入较多的 努力,为村镇建设的新模式,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1村镇建设的问题 1.1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针对村镇建设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通过强化 村镇建设水平,能够在相关工作的部署和处理过程中,按照针对性的方式、方法 来完成,在各项问题的综合解决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认为,资源利用 效率不高,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对象。首先,村镇建设的资源操作,并没有按照预 期设想来完成,整体上获得的发展成绩并不理想,以至于部分区域的资源污染不 断加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村镇建设的综合规划、部署,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 工作的开展上,进行更好的变革。其次,村镇建设的资源长久得不到良好的利用,势必会导致村镇建设的步伐表现为拖沓的现象,这对于未来工作的进行,将会造 成很大的损失现象。 1.2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村镇建设方面,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建设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出现,很容易导致之前的成果白白流失,而且在很 多地方的村镇建设当中,容易展现出严重的隐患。首先,村镇建设的开展,必须 对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都做出良好的树立,这样才能在各项工作的部署过程中, 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可是,有些地方的村镇建设,完全是从短期目标来努力,对于长期目标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村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存在较大的偏差和不足。其次,建设体系长期表现为不完善的状态后,原有 的一些设想和正在执行的手段,都表现出了中断的特点,倘若在未来的工作中没 有对此妥善的解决,则日后工作的进行,势必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1.3建设意识不够强烈 现如今的村镇建设工作开展,必须对多方面的内容深入的努力,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的村镇建设成果,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理想的成绩,还与建设意识不 够强烈存在密切的关系。首先,村镇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当代的先进 工作理念深入的学习,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这就严重影 响了村镇建设的创新水平,各项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难以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上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建设热情,针对后期工作的开展,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建设意识不够强烈的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政策解读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政策解读 城乡建设是由性质不一、数量巨大、类型众多的建设项目构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与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密切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建设项目的选址,不仅对建设项目本身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选址合理的建设项目可以对城市长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样,一个选址失败的建设项目也会阻碍城市的长远发展。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宏观管理,一方面,可将各项建设的安排纳入城乡规划的轨道,使单个建设项目的安排也能从城市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经济、合理地使用土地。另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宏观管理,调整不合理的用地布局,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为城乡经济运行和社会活动及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理想的空间环境。对规划选址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各项建设有计划、按规划进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核发,既可以从规划上对建设项目加以引导和控制,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避免各自为政,无序建设;又可以为项目审批或核准提供依据,对于促进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维护投资建设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可以说是城乡规划实施的首要环节与关键环节。

《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其中,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是指列入《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的项目。另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中强调要依法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严格规范了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表明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国家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宏观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管理、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和环境管理来实现的。其中,规划管理主要体现为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审批制度。对未取得规划选址审批文件的项目,发改委等部门不得予以审批或核准。符合《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要求应当申请选址意见书的或按照国办发[2007]64号文的规定需要发改委批准或核准的建设项目,都应当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空间管理的作用越发重要,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明确要求:“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布局和原则。”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授权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具有区域性影响的重大建设项目和跨城市行政区的能源管道、引水工程、公路、铁路等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从区域全局发展的角

城市规划法规案例

城市规划法规先关案例 案例1 某市的市区东北部有一中外合资的电子企业,因产品销路好,继续扩建一条生产线。企业提出在七厂区的东北角占用2.0ha的农村村民住宅和部分农村企业用地。企业提出用地在城市规划中为工业用地。 此企业是否有资格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解析:这是中外合资企业扩大用地,占用农村集体用地的实例。其扩大的用地围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但须将集体用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因此可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某诉东营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许可纠纷 【案情摘要】原告:某;被告:东营市规划局;第三人:东营市某公司 原告某于1996年6月取得了涉案许可用地围的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有权证,依法享有对部分土地的使用权。2008年4月,第三人东营市某公司根据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东营河(庐山路-东一路)综合治理工程概算和招标方案的批复》文件向被告东营市规划局提出办理东营河(庐山路-东一路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用地申请。被告在审核后,认为第三人申报材料符合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为第三人核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原告某认为被告为第三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原有的土地使用权,于是向省建设厅申请行政复议。省建设厅作出维持行政复议决定书。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具体行政行为。 【裁判】法院一审以程序为由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行政许可具体行政行为。 【分析】本案属于土地使用权人不服规划局作出的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许可行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故在分析本案时需要从以下几个层次梳理线索。 第一个层次,原告某是不是本案的适格原告。 本案中,分析原告某是不是适格原告的关键点在于,规划局作出的给东营市某公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为是不是与某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某于1996年6月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对涉案部分土地依法享有使用权,被告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原告认为被告为第三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某具备本案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是本案的适格原告。 第二个层次,东营市规划局作出的给东营市某公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行政许可法》第36条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东营区人民政府于1996年6月为原告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该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原告依法享有使用权的土地在被告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土地围,即某是规划局给东营市某公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行政许可行为的利害关系人,规划局应当告知这一事实并告知其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而本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 定 2004年10月15日 09:29 2004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对《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十一条修改为:“村镇建筑工匠应当具备相应的建筑施工技能,按照规定承担村(居)民住宅建设施工任务。” 二、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村镇建筑工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村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一)未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的; “(二)擅自修改设计图纸或者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的。”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公布。 附: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7年11月12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村镇是指村庄、集镇、建制镇(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除外)。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优化环境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村镇的规划建设,应当注重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向建制镇、集镇适当集中发展,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制镇、集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应当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五条村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有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乡规划法全文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一、城乡规划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建设布局、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事项的总体安排和实施措施,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城乡规划不是指一部规划,而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有关城镇和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体系。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城市和乡村规划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0年4月1日起施行)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5月7日国务院令第116号公布、1993年11月1日起实施),简称“一法一条例”。“一法一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对于加强城市、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遏制城市和乡村的无序建设、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一法一条例”为基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1.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其周边乡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乡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日益交融。但“一法一条例”所确定的规划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法不涉及乡村规划和管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不涉及建制镇以上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这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度与实施模式使得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考虑和协调,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已经不适应城乡统筹的需要。 2.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条件,擅自变更规划,批准开发建设,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剧了用地矛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缺乏充分的专家论证和广泛的社会参与程序,使得行政权力失去了必要的制约,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虽然对乡、村庄规划作了一定的规范,但乡和村庄规划管理仍然薄弱。有的乡、村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有的乡规划、村庄规划盲目模仿城市规划,未能体现农村特点,难以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 5.原有的城市规划仅从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难免导致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会产生城镇体系布局不当的问题。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飞速发展的密集城市群建设迫切需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6.土地使用制度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需要对原有“一法一条例”规定的规划实施制度作相应调整。比如,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由主要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向主要通过出让方式取得,投资体制以项目建设一律须经审批转变为审批、核准、备案相结合,以备案为主,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请、批准、发放程序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7.“一法一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过于原则,迫切需要针对城乡建设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行为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原有的法律责任规定予以修改和完善,如增加对有关主管部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进一步提高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总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为城镇化发展服务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有必要根据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新情况,对原有的“一法一条例”所确定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按照本条的规定,本法的立法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注册规划师Word 文档

注册规划师考试心得 ——韩天祥首先声明不是自己一次全过了就瞎显呗,确实是因为最近同学朋友问的多了,就想一起跟大家说说。 经验1:四科精力要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基础上再针对自己薄弱环节多花点功夫。千万不要觉得哪科难而放弃他,或者觉得今年时间精力有限,就集中看哪科,因为考试的时候他不会按照你认为的难易程度出题,说不定哪科就跟抽疯一样弄的非常难。比如前年的相关就非常简单,周围的大多数朋友都过了,去年考的就很偏,好多东西压根就没听说过。去年的实务是最难的,跟城乡规划法新出台有关,尤其是规划管理的题不怎么好答,好像还跟以前的管理办法有些差别,批卷尺度把握的也挺严,这些都是我的感觉,从自己的成绩和周围朋友的成绩看出来的,去年拿到证的,实务分都很低,我就知道周围四个人是60分过的,我也是幸运者之一。 经验2: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城乡规划法》,至少要看十遍以上,最好能背下来。如果你没有时间看书,那考试前两天你就好好看看城乡规划法吧,真的考很多题,在不同的科目里都有,如果对其中条文理解不是很深,或者说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的,可以与老的城市规划法对比着看,还可以看城乡规划法解说那本书,是一个小黄本,解说类的书不少,只有这个小黄本是官方出的,据说里边还是有一些个人认识的东西与该法律精神有些出入,但总体来讲该书已经把城乡规划法解释的很透彻了,其它版本的解说错误就更多了。这里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性。题目记不大清了,有好多题就是把城乡规划法的原文拿出来,把其中一个关键词挖空让你选,比如对规划区和建设用地范围这两个概念在法规里边就考了四个题目,比如城乡规划许可的范围是建设用地范围不是规划区范围,这个题我就答错了,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因为第一轮做题的时候凭第一直觉答对了,后来检查题目的时候反复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改错了,所以要相信第一直觉;还有一些题就是把城乡规划法中的一条中的几个小条一起排列上,把其中的一个小条中的一个词或者一个数字给改变一下,又或者是原来说三个或者四个小条,他在选项中加又一个,比如有一个题是有关违法查处的,原文是分了两个冒号,相当于三个小条,在选项中又加了一个说的看似处理的很对的一项,从题目理解上这四个选项都是对的,但只有三个是法规上说的内容,剩下的那个就不对了。 经验3:四门课程要建立统一的骨架。这是一个执业资格考试,核心就是如何编制各层次各种专项规划,所以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理解着看,结合我们做过的实际项目对号入座。对于各层次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要明确,不能含糊。我是这样理解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他是教你怎么样去编各层次的规划,我们看书目的是为了考试,可考试之后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编制各种规划,正好利用看书考试的这个机会,扩展我们规划的相关知识。在看条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做过的实际工程,做到对实际工程中的图纸和说明书中做的东西和编制办法里边的条文对号入座,这样有助于建立一个清晰的骨架,看其他的法规规范技术条文或者相关数字信息能够清楚的知道看的东西是在骨架上的哪个枝杈上的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枝杈上的细节信息如果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想想前边的主架上一些原则和大框数字,这样就能大概推断出哪几个选项更靠边,哪几个选项能被排除。这里个人体会是做过总体规划的话非常有优势,总体规划就是一个完整的骨架,各科考试的内容都是血肉添加在这个骨架上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试试,在看编制办法的时候拿一套完整的总归说明书和图纸看看是怎样对号入座的,而且对于我们平时接触较少的专项工程规划方面,总体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就更是一个我们理解专项规划的骨架了,要不然我们看一个专项的技术规范,留在脑子里边的就只是一些数字,过一段时间就忘没了,不知道哪些数字是最有用的核心数字,比如给水专项中的人均用水指标,要是做过总规,对这个数字就不会忘,知道这个数字就能推导出很多相关数字,比如城市规模对应的水厂规模,水厂规模对应的用地等技术规模,还可以推导出城市的污水量,污水厂的规模等等。有这样的框架,看各专项的技术规范就不怕内容多、数字繁琐,可以记个大概,考的时候可以再骨架上找推断哪些选项可以被排除。而且考试之后也不至于看的书全被遗忘。

建筑法规篇-案例集学生用(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承发包与招投标)

案例集 建筑法 案例 1-肢解发包与分包案例 1. 背景 某建设单位要建一幢 18 层的办公楼,在招标发包时将主体工程的土建部分按楼层分为 3 个标段(每 6层为 1个标段)进行招标,并将该办公楼的空调设备、电梯设备和消防设备的安装也分别进行招标发包。为此,部分投标单位认为是肢解发包,并向政府主管部门作了反映。 2. 问题 (1) 该建设单位将主体工程的土建部分按楼层分为 3 个标段进行招标,是否算肢解发包? (2) 该建设单位能否将该办公楼的空调设备、电梯设备和消防设备的安装分别招标发包?案例 2- 违法分包、转包、借用资质与无效合同案例 1. 背景 2002 年 7 月 15日,建设单位与甲建筑公司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将人民路 1 标工程 发包给甲建筑公司,合同价款暂定 900万元。 2002年 9月 29日,甲建筑公司未经建设单位同意,与乙建筑公司签订《工程合同》,乙建筑公司以包工方式承包人民路 1 标工程,价款暂估为 500 万元。之后,甲、乙两公司又签订了《工程补充合同》,约定补充合同造价为480 万元。 工程合同签订后,甲建筑公司成立了人民路 1 标项目经理部,并刻制“人民路 l 标项目经理部”专用章,但将该项目经理部专用章交乙建筑公司掌管,并由乙建筑公司组织管理班子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管理。 2002年 12月 10日,乙建筑公司与丙建筑公司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将人民路1标工 程发包给丙建筑公司,合同价款暂定 1000 万元,最终的工程造价以审计为准,结算依据为 1993年市政定额,按总包方与发包方决算后总造价下浮17%。丙建筑公司于2002年8月16 日与“包工头”李某签订了《内部承包协议》,约定由李某具体承包人民路 1 标工程,承包费用按丙建筑公司的决算总造价下浮 5%作为各项管理费用。李某支付履约保证金 50万元,在每次支付工程款时按比例抵扣 5%的管理费;合同总造价暂定 1000万元,决算时按实际工程量调整。内部承包协议签订后,李某向丙建筑公司交付工程保证金 50 万元,由丙建筑公司出具收据,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2003 年 11 月 29 日,人民路 1 标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质量等级为合格。工程竣工后,工程造价经审定为 1020万元。建设单位已实际支付甲建筑公司工程款 990万元;甲建筑公司已实际支付乙建筑公司工程款 800万元;乙建筑公司支付丙建筑公司工程款 470万元,直接支付李某 200万元;丙建筑公司支付李某工程款 300万元。李某交付履约保证金 50万元已抵扣为丙建筑公司的管理费。因工程款支付未到位,李某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了举报,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工程款。 2. 问题 (1) 在本案的工程承包活动中有哪些违法行为? (2) 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哪些单位进行处罚,如何进行处罚? (3) 在本案中,哪些合同是无效的,李某的工程款应由哪些单位承担责任? 施工许可、承发包场景 甲建设单位将宾馆改建工程直接发包给乙施工单位,约定工期 l0 个月,由丙监理公司负责监理。甲指定丁建材公司为供货商,乙施工单位不得从其他供应商处另行采购建筑材料。乙施工单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为完成施工任务,招聘了几名具有专业执业资格的人员。在征得甲同意的情况下,乙施工单位将电梯改造工程分包给戊公司。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改建工程顺利。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村镇建设和规划的思考

村镇建设和规划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02T10:46:33.6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程康林 [导读] 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更进一步,还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让广大民众切实享受到文明建设成果。 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摘要:现阶段,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提速期与社会转型关键期,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赋予我国乡村新的活力,展开新型城镇化建设。面对此目标,需要对村镇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综合考量各项因素,配合科学的管理模式,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改善村镇自然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为此,文章对村镇建设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当前的建设现状出发,制定规划与建设的原则,并提出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村镇建设;村镇规划;方法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乡村的发展水平逐步与城市拉开了差距,不仅规模小、经济落后,村镇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对村镇展开科学规划与建设,实现村镇的和谐、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更进一步,还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让广大民众切实享受到文明建设成果。 一、村镇建设与规划现状 现阶段,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逐步重视村镇的建设,并利用村镇的优势增强其自身综合实力,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问题一直未得到改善,从改革开放之后,村镇建设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收获,基础设施相比21世纪初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很多交通闭塞的偏远村镇,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环境差,基本无社区保障服务(如图1所示)。同时,村镇的规划设计并非统一进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后期维护运行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很多村镇会自动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设计看作两项单独的工作,并不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从而无法保障城市建设规范、协调有序进行[1]。而且在管理上缺乏整体意识,管理理念落后,规划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此外,村镇本身存在限制性的因素。大多数村落的分布较为复杂,功能也无法集中,各方面优势无法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很多地区村民由于文化水平低,对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未产生正确认识,从而也制约了村镇的发展。 图1 二、村镇建设与规划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村镇建设与规划的根本意义是提升村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其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所以,村镇建设与规划的主要作用与价值会直接投射到人民群众的身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尊重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民风民族,在制定规划与建设方案中不纸上谈兵,而是切实从民众的需要出发,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发展与建设的意义[2]。因此,要求相关部门要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了解,并通过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活动了解民众意愿,了解村民的诉求,从而展开规划设计,做到实事求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联系起来,切实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准。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成功的、科学的村镇建设与规划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突出当地的优势,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切实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从而实现安全、舒适的现代化村镇建设。因此,在开展村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要了解当地的产业特色,利用市场发挥导向作用,结合村镇的区位条件、资源情况,发挥产业中的特色部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再配合其余产业,构成完善的经济发展体系。 三是,可持续原则。在村镇建设以及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尽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保护工作,减少污染与浪费,从实现长远利益的角度制定规划内容,建设新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三、村镇建设与规划方法 现阶段,村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设与规划工作仍要继续推进,不断完善规划方案与建设方案。具体方法有: 首先,做好长期规划。无论是村镇建设还是城镇建设都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即使村镇规模相对较小,在建设与规划过程中也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始终坚持综合性的规划理念,考虑到村镇的实际情况以及内部的多种构成要素,制定符合长期建设的规划方案,其中要充分利用到村镇的特色与资源,并不断融入现代化建设元素,使其整体建设得到改善与更新。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地自然性特点,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3]。长期规划的重点是环境规划、交通建设、教育事业建设三个方面。 其次,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镇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逐一落实每项工作内容。要求规划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村镇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及时弥补缺失的配套基础设施,如商场、医院、学校等,并取得政府在经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释义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解读 按:《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9年9月25日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市规划局对相关热点问题予以解读。 一、《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出台背景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属性。温家宝总理指出,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镇和乡村规划工作,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两个地方性法规制定时间较早,诸多内容已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和村庄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作了很多新规定,亟需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落实,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的一些授权性和原则性规定进行细化。 此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建设“五个重庆”,对新时期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直辖以来,我市根据特殊市情实施的城乡总体规划的制定、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实践经验,也迫切需要在地方性法规中作进一步规范。

重庆市规划局作为《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的起草部门,从2005年开始进行相关调研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后,于2008年6月起草完成了《条例》(送审稿)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府法制办主持下,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论证、修改,《条例》于2009年5月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09年5月、7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分别对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2009年9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并于9月25日审议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包括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城乡规划的实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七章八十一条。 (一)第一章总则 1、紧扣城乡规划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的本质,突出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等原则,凸显城乡规划的综合性。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城乡规划体系,以城乡总体规划统揽全局,各层次、各类别规划层层落实、逐步深化。明确了在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必须纳入规划管理。实现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管理。涉及条款: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乡规划分为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景观设计法规案例分析

规划设计法规与政策作业 姓名:李景学号:7126116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分为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定、地方法规、司法解释几个层面(如下表所示),法律层面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法规层面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行业标准规定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法规如《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江苏省园林分类分级管理暂行办法》基本涵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行政审批等行业主要环节,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下面我就我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法规问题简单分析下: 案例一: 某开发商开发建设一中档住宅楼盘,考虑到成本因素,想减少地下室开挖层数,故将大量停车位设置在用地内地面上,但是仍然满足

不了停车指标,由于用地紧借绿线,且绿带宽15米,故次开发商欲将余下的100多辆停车位布置在市政绿带内,同时为提高小区内部景观配置,其还考虑将用地内一垃圾堆场设置在绿带内。 分析: 此案例开发商违反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其相关条款及处罚依据如下: 第十一条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近期不进行绿化建设的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并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予以严格控制。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城市绿线的控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的措施分析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的措施分析 摘要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在科学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各地村镇为响应政策的号召都陆续开始了建设工程,随着村镇建设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不断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等部分也有了一些的改善。但由于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着差异性和复杂性,有很多村镇规划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加强村镇建设的管理。 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措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村镇建设,良好的村镇建设规划能够给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扎实的基础。随着村镇建设规划的理念逐渐受到更多群众的认可,在规划过程中实现农村现代化也成为现今的重要议题。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不是要将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要突出村镇的建设,推进村镇的经济进步以及社会发展,来达到促进整个农村良好发展的目的,村鎮建设要成为农村发展的助推力,需要从科学出发来指导农村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提高农村建设质量以及效率,让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可以实现,农村社会化的基础部分也能进一步完善。 1 实施现代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村镇规划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承载着整个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想实现现代化农村建设,第一步就要对村镇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统一,让村镇建设和农村建设可以统筹起来,从根本上确保村镇规划建设的稳步前进。村镇规划建设规划通过各项建设措施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分工合作和区域定位等方式来实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方针要根据村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来实施。各地乡镇政府要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才可以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控,在经济合理布局之后,才有可能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只有加强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才可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还能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各级乡镇政府需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对农村的科学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2 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现状 虽然很多乡镇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起村镇规划建设,而且村镇建设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也在逐渐增长,但国内很多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直缺乏实效性,导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无法更好的施展。 2.1 缺乏科学的村镇规划 在我国大多数乡村建设都还处于自然演变的模式中,村镇建设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虽然有了一些经验,但是仍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1],无法

关于加强镇村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镇村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最活跃的群体,最富发展潜力,年轻干部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发展。近年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要注重选拔基层中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这给我们培养年轻干部指明了方向。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以新浦为例,我镇干部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状,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成为镇党委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为此,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选定镇村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为调研课题,对新浦镇村两级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开展了一次调研。 一、我镇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镇级层面:目前我镇有机关干部88名,35周岁以下的27人,36—45周岁的17人,45周岁以上的44人。文化程度上,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28人,高中(中专)24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担任中层副职5人,担任中层正职6人,03年前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基本已到中层副职岗位。镇级临聘人员41名,其中27 人为年轻干部。就我镇干部队伍结构分析,年轻干部数量多,占41%,专业结构有较大调整,发展潜力大,但由于大多属于新生力量,中坚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年轻干部能力亟待提升。 村级层面:全镇有村干部107名,35周岁以下的12人,36—45周岁的37人,45周岁以上的58人。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有15人,高中(中专)43人。下村大学生17名,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目前有6人担任团支部书记职务,其余的均未担任职务。就村干部队伍结构分析,发挥下村大学生的作用,是目前加强村干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挖掘他们的优势,在农村工作中大显身手。 镇村两级干部基本情况,见下表: 二、影响我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