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专题训练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

考点一:碳的单质

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已知:CuO+2C 2Cu +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c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3.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D.石墨碳棒

4.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性质:

①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该选用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

②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 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考点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SO2

B.CO2

C.N2

D.CH4

2.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3.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花,若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II,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5.如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B.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

C.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

D.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8.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

B.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

D.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

9.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

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10.“南极的冰化了”,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举一例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__。

11.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

A. 玻璃刻刀

B. 铅笔芯

C. 钻探机的钻头

D. 干电池的电极

(2)炭雕(如下图)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

室内空气。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____(填化学式)。

12.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

(1)装置C中玻璃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试比较实验过程中,装置B和D中出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E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如图所示I~IV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II、III装置

从b管口通入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I、IV装置,气体从b管口通入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II、III装置

2.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降低反应温度

B.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C.粉碎大理石

D.加水稀释盐酸

4.甲同学利用如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Ⅲ中烧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关闭K,装置Ⅰ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Ⅰ的优点是。

(3)将插入石灰水溶液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5.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与③ B. ①与④ C. ②与③ D. 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备战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十二:碳和碳的化合物参考答案考点一:碳的单质

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石墨有导电性,可以用石墨来制电极,A说法正确;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矿物,所以可用金刚石来刻画玻璃,B说法正确;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B说法正确;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焦炭来冶炼金属,D说法正确。

2.已知:CuO+2C 2Cu +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c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t1时各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说明了反应开始发生,A说法正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变,B说法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可知,生成铜的质量要比二氧化碳的质量多,所以c为铜的质量,d应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c说法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d应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D说法正确。

3.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

[答案]C

[解析]“低碳生活”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1)金刚石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判断的依据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