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和液体的高密度,且化学惰性,无毒无腐蚀,临界状态容易实现,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溶剂。本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化学反应介质、取代传统工艺助剂和溶剂等方面就目前的现状做了简介,指出了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绿色溶剂;萃取;沉淀;化学反应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 简称SCF) ,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流体。这种流体具有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和液体的高密度特性,对许多物质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而且其溶解能力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为敏感,易于调节。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目前化学工业、涂料、油漆、泡沫塑料、机械、微电子等行业使用的挥发性有机溶剂所带来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而对一些性能优良且环境友好的超临界流体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尤其是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流体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以来,以其环保、高效等显著特性迅速超越了传统技术。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的不断加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绿色化学、清洁生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超临界技术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在食品、化工、香料、环保、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取得了众多的重要成果。常见的超临界流体中,由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和无腐蚀性,不易燃和不爆炸,临界状态容易实现,而且其临界温度(31.1 ℃) 接近常温,对食品及医药中香气成分、生理活性物质、酶及蛋白质等热敏性物质无破坏作用,因而,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研究尤为广泛。

化学过程工业中许多反应、抽提、分离和其他操作均涉及使用有机溶剂,但其会造成许多环境问题,常规有机溶剂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此外,有机溶剂有可能破坏臭氧层而受到限制。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传统有机溶剂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二氧化碳不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虽然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如果它从环境中抽取,应用于过程中,然后再返回到环境中,则不会造成温室气体效应。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不断增多的商业化应用潜力。与许多有机溶剂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不可燃。它为惰性、无毒,具有适中的临界常数。二氧化碳:临界温度为31.1℃,接近常温,用于对温度敏感的材料有吸引力。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 MPa。由于其分子非极性,故液态的二氧化碳对极性物质的溶解能力极低,而对低极性和非极性物质却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二氧化碳对非极性或疏水性纤维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如果把二氧化碳置于封闭体系中升温和加压后,当温度和压力超过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31.1℃)和临界压力(7.39 MPa)即超过临界点后,则二氧化碳就转变为超临界流体状态。由于它不同于气体、液体和固体,故将这种液体状态称为超临界流体。处于超临界流体的二氧化碳:和气体一样,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容器中,通过控制压力,可以达到和液体一样大小的密度(0.3 g/cm 以上),它对物体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比气体大得多,甚至比液体还要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密度是气体的数百倍,接近于液体,但其粘度又和气体相等,它的扩散系数是气体的l%左右,但又比液体大数百倍,这就是溶解分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物质易扩散、渗透能力强的原因所在。

1超临界流体特性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简称SCF)是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高密度流体,超临界流体兼具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和扩散系

数接近于气体,渗透性好。目前,有文献报道的超临界流体大致有几十种,最为常见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均具有价廉易得、安全无毒等特点,应用较为广泛。

2超临界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溶剂有优于普通溶剂的特性。如:可用超临界CO2取代老溶剂氟里昂,作为氟代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溶剂,气产率高,而且产物易于分离;在三乙胺或三乙胺/甲醇存在下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酸或甲酸衍生物的反应在超临界CO2中进行时,其反应速率明显大于在其他溶剂中进行时的速率。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独特性质,使得超临界技术正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工艺”,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超临界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超临界流体萃取

在临界点附近的超临界流体,操作温度或操作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超临流体密度的很大变化,从而可导致其溶解能力高达几个数量级的变化。超临界CO2 萃取即是在低温或高压(高密度) 条件下,溶解出所需的成分,然后提高温度或降低压力,在低密度条件下使萃取出来的成分与萃取剂分离,从而实现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过程。

食品工业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主要用于从天然中提取各种脂溶有效成分,其提取率优于有机溶剂萃取,且无溶剂残留,为纯天然产品。现已成功提取的物质有啤酒花浸膏、咖啡因、亚麻酸、农副产品植物油脂(如小麦胚芽油、米糠油、玉米油、大蒜油、洋葱油、姜油、橄榄壳油、辣椒萃取物、胡椒萃取物、花椒提取物、蛋黄油、鱼油(EPA、DHA)等)、植物种子油料(如沙棘、黑加仑、大豆、可可豆、松子油、向日葵、棕榈、咖啡豆等油脂)、天然色素(辣椒红、玉米黄、番茄红、紫草色素等)等。例如:清华大学紫光集团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成功开发了从啤酒花提取啤酒花浸膏、从桂花提取桂花浸膏、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紫草中提取紫草素、小麦胚芽里提取胚芽油、黑加仑里提取籽油沙棘植物中提取沙棘油干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等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医药领域中,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米油沙棘油、维生素E、紫杉醇、银杏黄酮、人参皂苷、马钱子碱、青蒿素等多种药用成分。在工业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方面, Hurren和Fu报道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从金属加工业产生的油泥中回收金属和切削油。传统采用挤压或离心方法能将污泥中含油量降至10~ 15%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则可降至1%以下,并且回收的油相当洁净,可直接再次使用。还有油泥中金属粉末也能全部回收,而此前只能作为废物进行填埋处理。

2.2 超临界流体沉淀( supercritical fluid precipitation SFP)

早在1879年,Hannay等人就发现,当SCF溶液快速降压膨胀(RESS) 时,溶液中的溶质会象雪花一样在气体中沉淀。但是,RESS这一现象真正得到人们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Krukonis预测到了这一现象的实用价值,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随后,Battelle研究所发展了RESS成核结晶技术并使这一过程在实验室得以实现。该方法利用SCF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变化这一特性,把溶质溶解在SCF中,然后使溶液通过一毛细喷嘴高速喷入一常压沉淀设备内,SCF由于压力降低而迅速膨胀成气态,其对溶质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溶液过饱和度迅速增大,致使溶质结晶沉淀出超细粒子,经过滤装置可收集到不含溶剂之洁净的超细粒子产品。人们在对采用RESS技术制备超细微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中发现,虽然RESS具有过程简单、操作容易等许多优点,但是当成核物质在SCF(如CO2)中难溶解或不溶解时,则不宜采用该法。

目前SEP 技术涉及的研究领域有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及药物等的超细化;药物的维球化、微胶囊化、纳米悬浮液的制备,易爆物质的粉碎,膜制备及粒子涂层等。如:Elvassore 等人将胰岛素与可生物分解的聚合物(聚L-丙交换脂或聚乙烯乙二

醇)溶解在二氯甲烷与二甲基亚砜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以SF-CO2为抗溶剂成功地制备出了平均尺寸分别为0.5- 2um、400- 600nm,粒度分布窄,残留溶剂消除彻底且内部均匀混有保持着高的药用活性胰岛素的聚合物微球或纳米球;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量聚合物样品等操作条件,可以得到表面光滑、内部结构坚实且重现性高的不团聚、不絮凝的内部均匀混有胰岛素的聚合物纳米球。

2.3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

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介质,具有许多优越性。首先是具有气体的特征:粘度小,扩散性能好,易于和其它气体互溶,传质与传热性能好;同时又具有液体的密度和强溶解度,易于通过调节压力、温度。控制流体的密度、介电常数、粘度和扩散系数。常用的有超临界水反应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水及二氧化碳均系对环境无污染的介质,超临界流体反应工程属于绿色产业的应用技术,宜于在2l世纪的新兴产业中推广。近几年,在超lI缶界流体技术应用于反应工程上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测定均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溶剂效应,以及寻求新的应用对象;研究非均相催化和生物催化反应的一般行为,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物料的转化和分解反应;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等。

2.4 用于取代传统工艺助剂或溶剂

超临界CO2可以很好地溶解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化合物,若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则如聚合物、重油、石蜡、蛋白质等许多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可以在超临界CO2 中溶解,因此,以超临界CO2 代替传统工业溶剂,减少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排放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4.1 超临界CO2喷漆技术

涂料中使用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仅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而且可污染大气和水源,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使用环境友好的超临界CO2代替传统喷漆过程中的快挥发溶剂,而仅保留原溶剂总量1/ 3~1/ 5 的慢挥发溶剂,可获得良好的喷漆质量。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喷漆系统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排放,同时改善施工环境,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4.2 超临界CO2清洗技术

在机械、电子、医药和干洗等行业中普遍采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来进行清洗,带来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和人身危害安全问题。由于许多工业材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较低,为此,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J . M.Desimore 等人设计了一种含氟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使聚合物、重油、石蜡、蛋白质等许多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因此可使用超临界CO2代替传统有机溶剂作为工业清洗剂。超临界CO2清洗技术一方面可减少有毒有机物的排放,不污染环境,另外与用水或溶剂常规清洗相比,可降低清洗费用,清洗部件不需干燥处理,可缩短清洗时间。

3.前景与展望

综上所述,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作为新型的绿色溶剂,不但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溶

剂而且能够为反应分子提供新的分子环境,使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得到改变和提高,或使分离提纯等过程较容易进行。因此,绿色溶剂的研究已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如何增强其商业可行性及预防污染在未来对化学家的工作将起到重

要作用。每一位化学家需要知道如何设计生产程序,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预防环境问题及解决那些环境问题上,并重视选择合适溶剂,我们相信,绿色溶剂将迎来一个更加繁

荣的春天。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须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员工个人须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须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 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杜邦历史安全伤害统计记录,以及在这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在当时对安全认识的条件下曾作出的努力和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杜邦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化总结。该模型表明,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过程中的第四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应用该模型,并结合模型阐述的企业和员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初步判断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所处的状态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杜邦的经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员工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 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映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 (2)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主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2010年第13期(总第204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3,2010(General No.204) ·哲学研究·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王彦有 (大庆师范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必然性理论具体解释历史问题上存在许多分歧,主要是对历史和必然性以及历史决定性因素、必然性和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区别等问题上存在教条主义理解和泛化的运用,造成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困难和混乱, 因此有必要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还历史本来面目。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决定性因素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王彦有(1962-),男,吉林农安人,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中国近代史。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 学习和运用这一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时,由于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同, 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对这一观点的教条主义理解,生搬硬套,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困难,败坏了理论的声誉。把人类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 的教条,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献一孔之见。一、历史必然性之 “历史”在表述历史必然性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叙述是历史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那么,对这里的历史做如何理解,就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 这里的历史当然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狭义的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一般比较好理解,当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起来就大不同了。笔者认为:首先,这里的历史并不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也不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时空的宏观角度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历史只能是从和自然界发展历史相区别的人类历史, 超越这个内在的规定性,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 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的历史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前者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偶然性,后者呈现出规律性、可预测性和必然性。其次,历史必然性之历史,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研究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把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里出发,马克思找到了解决历史问题的突破口,比较清晰地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特征。如果我们把 这里的历史做一狭隘的理解, 去套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乃至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研究,就会出现相当的混乱和矛 盾,就会造成历史决定论的泛滥。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 的历史, 只有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历史必然性之 “必然性”关于必然性,一般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 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跟 “偶然性”相对)。历史必然性说明了历史的发展受内在规律的支配,具有可预 测性。这里的必然性也不指具体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是指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因为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来观察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必然性,有因必有果。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前进的基本方向。它不是对历史具体环节的描述,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论证。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广到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就会造成对人类发展的选择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蔑视。就会把历史变成抽象、空洞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机械决定论者往往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人的存在,把人仅仅当作历史的工具;而唯心主义者则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夸大主体的意志作用,把历史当做人或神的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人类现实生活的的生产与再生产出发,从实践出发,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又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巨大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认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决定性和选择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人们只有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同时,充分 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出光明的未来。 三、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 面对在历史必然性的理解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差异,甚 · 24·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11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 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 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讲解学习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作者:aq07文章来源:安全文化建设网点击数:503 更新时间:2010-8-22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须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员工个人须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须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 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杜邦历史安全伤害统计记录,以及在这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在当时对安全认识的条件下曾作出的努力和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杜邦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化总结。该模型表明,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过程中的第四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应用该模型,并结合模型阐述的企业和员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初步判断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所处的状态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杜邦的经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员工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 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映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 (2)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主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3)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各级管理层认为安全是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经理的责任,他们仅仅是配合的角色。 (4)缺少高级管理层的参与——高级管理层对安全的支持仅仅是口头或书面上的,没有或很少有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状况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状况 一、超超临界的定义 水的临界状态点:压力 22.115MPa,温度374.15℃;蒸汽参数超过临界点压力和温度称为超临界。锅炉、汽轮机系列(通常以汽轮机进口蒸汽初压力划分等级):次中压2.5 MPa,中压3.5 MPa,次高压6.5 MPa,高压9.0MPa,超高压13.5 MPa ,亚临界16.7 MPa,超临界24.1 MPa。 超超临界(Ultra Super-critical)(也有称高效超临界High Efficiency Supercritical))的定义:丹麦人认为:蒸汽压力27.5MPa是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的分界线;日本人认为:压力>24.2MPa,或温度达到593℃(或超过 566℃)以上定义为超超临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观点:从材料的等级来区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我国电力百科全书:通常把蒸汽压力高于27MPa称为超超临界。 结论:其实没有统一的定义,本质上超临界与超超临界无区别。 二、国外超超临界技术发展趋势 (一)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历史 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至今有50年的历史,最早的超超临界机组于1957年投产,建在美国俄亥俄州(Philo 电厂6#机组),容量为125MW,蒸汽进汽压力31MPa,进汽温度621 / 566 / 566 C(二次再热)。汽轮机制造商为美国GE公司,锅炉制造商为美国B&W公司。 世界上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50-70年代)

以美国为核心,追求高压/双再的超超临界参数。1959年Eddystone 电厂1#机组,容量为325MW,蒸汽压力为34.5MPa,蒸汽温度为 649 / 566 / 566 C(二次再热),热耗为8630kJ/kWh,汽轮机制造商美国WH 公司,锅炉制造商美国CE公司。其打破了最大出力、最高压力、最高温度和最高效率的4项记录。1968 年降参数(32.2MPa/610/560/560 C)运行直至今,但至今仍是世界上蒸汽压力和温度较高的机组。 结果,早期的超超临界机组,更注重提高初压(30MPa或以上),迫使采用二次再热。使结构与系统趋于复杂,运行控制难度更难,并忽视了当时技术水平和材料水平,使机组可用率不高。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 以材料技术发展为中心,超超临界机组处于调整期。锅炉和汽轮机材料性能大幅度提高,电厂水化学方面的认识更趋深入,美国对已投运的超临界机组进行大规模的优化和改造,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设计方法,使可靠性和可用率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应的亚临界机组。其后,美国将超临界技术转让给日本,GE公司转让给东芝和日立公司,西屋公司转让给三菱公司。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开始) 迎来了超超临界机组新一轮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国际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新材料的开发成功,常规超临界技术的成熟。大规模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国家以日本、欧洲(德国、丹麦)为主要代表。日本以川越电厂31 MPa /654℃/566℃/566℃超超临界为代表,开拓了一条从引进到自主开发,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之路,成为当今超超临界技术领先国家。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三、各国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情况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事实,同时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残酷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5、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2021新版)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 (2021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2021新版) 安全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在解决生活及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从文化溯源的角度可以将其起源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的防灾害活动。但是安全工程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60年代才在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学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严格的说安全成为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 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有以下三个: (1)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由现代科学技术构造的现代社会生活(家庭及办公)特点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机器及物质的品种越来越多,生活及办公室越来越密集化和高层化,人造环境越来越复杂,交通越来越拥挤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等。在提高了生活和办公效能的同时也不断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灾害。这样一个社会

中的安全问题已不再是手工业时代的安全常识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具有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能力。 (2)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更是技术复杂、大能量、集约化、高速度的过程,一个液氨罐贮量可达5000m3,一个发电厂的控制台有上百个仪表,一个中等企业有上千名员工,现代工业一但发生事故损失极大,而现代工业设备又非常复杂,生产、运输及贮存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多部门、多工种准确地配合,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就这要求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高度的现代生产安全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方法由单纯的制度管理进入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时代,即以企业整体的经营文化品格来统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始终不稳定,不断出现事故突发、火灾造成的严重局面,总结我国几十年安全管理的经验可以看出,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方法的安全管理不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论证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将是新世纪初火力发电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而说明我厂三期建成一台超临界机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 1 前言 对我厂三期工程建设一台亚临界机组还是超监界机组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最终得出结论。 2 超临界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提高蒸汽初参数一直是提高这类火电厂效率的主要措施。当蒸汽压力提到高于22.1MPa时就称为超临界机组,如果蒸汽初压力超过27MPa,则称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巳是火电结构中的主导机组或是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比例,也就是说火电结构巳经"超临界化"了。以超临界化为特点的对火电结构的更新换代早在20世纪的中叶就已开始。超临界化可以说是火电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是被多国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美国于1957年投运的第一台125MW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31MPa/621℃/566℃/560℃,1958年投运的325MW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实质上它们已是迄今最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到60年代中期,新增机组中有一半采用超临界参数,但到70年代订货台数急剧下降。根据EPRI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这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美国缺乏超临界机组调峰运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核电站担负起了基本负荷,因而对带基荷的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出现了下降,在采用超临界参数方面出现了反复。在日本和欧洲则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从宏观上看美国在1967年-1976年的10年期间,共安装118台超临界机组,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到80年代初,超临界机组仍增至170余台,占燃煤机组的70%以上,占总装机容量的25.22%,其中单机容量介于500-800MW者占60%-70%,至1994年共安装和投运了9台1300MW的超临界机组。 日本在1967年第一台超临界的600MW机组系从美国引进,在长崎电厂投运。此后日本的超临界压力火力发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1989年3月,日本各大电力公司的48个主要火电厂的总装机容量75870 MW中,超临界压力的为49350MW,占总装机量的65%,比重很大,致使火电机组全国供电煤耗由1963年的366g/kWh 降低到1987年335g/kWh 。1989和1990年在川越电厂投运的两台700MW机组的参数是两次再过热的31MPa /566/566/ 566℃℃℃,在满负荷下的热效率达41.9%,投运以来情况很好。目前在日本,45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从1993年以后已把蒸汽温度提高到566/593℃℃和593/593℃℃,一次再过热,说明这种等级的超超临界参数已达到成熟阶段。 原苏联也是世界上拥有超临界机级最多的国家,共有224台,总容量达79300MW,凝汽式汽轮机中,超临界机组的容量占48.7%。1963年,苏联投入第一台300MW超临界机组,其热耗率比超高压的200MW机组降低了5.2%。这一成功促使苏联决定,30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300MW 机组在70年代中期的可用率已达86.4%,1984年雷夫提恩电厂的300MW机组的利用小时达7043小时。德国早在60年代开始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研究和制造超临界机组最早的国家之一,但初期容量较小。1972年投运了一台430MW的超临界机组,1979年投入了一台475MW二次再过热的机组。德国VEAG电力公司在1999和2000年于Lippendorf电厂投产的两台900MW褐煤机组,蒸汽参数为26.8MPa/ 554/ 583℃℃,净效率为42%;计划于2002年在Niederaussen 发电厂投产的985MW褐煤机组,使用的蒸汽参数为26MPa/580/600℃℃,由于采用了以超超临界参数为主的多项提高效率的措施,净效率高达45.2%,机组滑压运行,可超负荷5 %。最低负荷为50%,电厂大修期最少为4年。 丹麦是热能动力方面很先进的国家,在火电机组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在1998年在Skaebaek发电厂投产的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那么就要通过革命的形式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越发达,就预示着资本家为自己挖掘坟墓,即帝国主义就是没落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向灭亡。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最终解决,提出了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就是说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首先,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资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签的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的作用,各个企业、生产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石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了,不平衡现象大大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列宁很据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加剧的新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根据这一新的科学论断,成功的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缓和、加剧、再缓和、再加剧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成功和能否巩固革命成果,取决于当时当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既可以发生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期,也可以发生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腐朽性垂死性加深的时期,既可以发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就可能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逻辑上的“扬弃”关系。概括地说,这种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否定,有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继承。具体地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经济;它们都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共有是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是想资本主义死有事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的一种参照物。社会主义国家也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吸取可供自己借签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3·所谓社会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使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所谓资本主义,就是经济的发展以资本的发展为主,以资本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资本主义重在资本。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的发展为主,以社会的发展来实现和保障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的目标。社会主义重在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新版)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9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 新版)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特色价值观。 较早对安全文化作出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随后对这个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总体来讲,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员工普遍遵循和认同的安全价值观

等等。 2、民爆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对于民爆行业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在民爆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爆行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精神文化方面。包括企业及员工对安全生产及经营活动的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在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安全认识,塑造员工的安全价值观,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准则。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树立安全意识。 第二,物质文化方面。主要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关乎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以及企业对员工安全奖励和惩处等等。企业要抓好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改造,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来不断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采用严格的安全奖惩措施,有效地提升企业安全系数。

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海南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电力分会场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1 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化的发展趋势 李波 (通辽发电总厂) 摘要:从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论证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将是新世纪初火力发电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而说明我厂三期建成一台超临界机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 1 前言 对我厂三期工程建设一台亚临界机组还是超监界机组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最终得出结论。 2 超临界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提高蒸汽初参数一直是提高这类火电厂效率的主要措施。当蒸汽压力提到高于22.1MPa时就称为超临界机组,如果蒸汽初压力超过27MPa,则称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巳是火电结构中的主导机组或是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比例,也就是说火电结构巳经"超临界化"了。以超临界化为特点的对火电结构的更新换代早在20世纪的中叶就已开始。超临界化可以说是火电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是被多国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美国于1957年投运的第一台125MW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31MPa/621℃/566℃/560℃,1958年投运的325MW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实质上它们已是迄今最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到60年代中期,新增机组中有一半采用超临界参数,但到70年代订货台数急剧下降。根据EPRI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这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美国缺乏超临界机组调峰运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核电站担负起了基本负荷,因而对带基荷的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出现了下降,在采用超临界参数方面出现了反复。在日本和欧洲则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从宏观上看美国在1967年-1976年的10年期间,共安装118台超临界机组,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到80年代初,超临界机组仍增至170余台,占燃煤机组的70%以上,占总装机容量的25.22%,其中单机容量介于500-800MW者占60%-70%,至1994年共安装和投运了9台1300MW的超临界机组。 日本在1967年第一台超临界的600MW机组系从美国引进,在长崎电厂投运。此后日本的超临界压力火力发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1989年3月,日本各大电力公司的48个主要火电厂的总装机容量75870 MW中,超临界压力的为49350MW,占总装机量的65%,比重很大,致使火电机组全国供电煤耗由1963年的366g/kWh降低到1987年335g/kWh 。1989和1990年在川越电厂投运的两台700MW机组的参数是两次再过热的31MPa /566/566/ 566 ℃℃℃,在满负荷下的热效率达41.9%,投运以来情况很好。目前在日本,45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从1993年以后已把蒸汽温度提高到566/593 ℃℃和593/593 ℃℃,一次再过热,说明这种等级的超超临界参数已达到成熟阶段。 原苏联也是世界上拥有超临界机级最多的国家,共有224台,总容量达79300MW,凝汽式汽轮机中,超临界机组的容量占48.7%。1963年,苏联投入第一台300MW超临界机组,其热耗率比超高压的200MW机组降低了5.2%。这一成功促使苏联决定,30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300MW 机组在70年代中期的可用率已达86.4%,1984年雷夫提恩电厂的300MW机组的利用小时达7043小时。 德国早在60年代开始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研究和制造超临界机组最早的国家之一,但初期容量较小。 1972年投运了一台430MW的超临界机组,1979年投入了一台475MW二次再过热的机组。德国VEAG电力公司在1999和2000年于Lippendorf电厂投产的两台900MW褐煤机组,蒸汽参数为26.8MPa/ 554/ 583 ℃℃,净效率为42%;计划于2002年在Niederaussen 发电厂投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 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8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摘要: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切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行为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弘扬安全文化,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弘扬发展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企业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是全体职工

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决策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简述了上海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战略意义、国内 外现状、关键技术和经济效益。 1. 超超临界的概念 火力发电厂的工质是水,在常规条件下水经加热温度达到给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将产生相变,水开始从液态变成汽态,出现一个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两相共存的区域。当蒸汽压力达到22.129MPa时,汽化潜热等于零,汽水比重差也等于零,该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水在该压力下加热至374.15℃时即被全部汽化,该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水在临界压力及超过临界压力时没有蒸发现象,即变成蒸汽,并且由水变成蒸汽是连续的,以单相形式进行。蒸汽压力大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超临界区,小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亚临界区。从水的物性来讲,只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超超临界是人为的一种区分,也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目前超超临界与超临界的划分界限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蒸汽温度高于580℃称为超超临界。 2. 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战略意义 2003年7月中国机械联合会根据对我国能源结构、国家能源政策和未来发电用能源供应状况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水电、天然气、核电和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基础上,再考虑煤电的开发,经过分析、测算,推荐的全国发电能源需求预测方案见表1。 表1 全国电能源构成 项目单位2000实际2020预测 全国总装机容量万千瓦31932.09 90000 比重% 100 100 1、水电万千瓦7935.22 22000 比重% 24.9 24.4 2、火电万千瓦23746.96 63500 比重% 74.4 70.6 其中:煤电万千瓦23223.96 58000 比重% 72.7 64.4 气电万千瓦511.8 5500

民用机场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行业资料:________ 民用机场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0 页

民用机场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民航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到xx年,全国民用机场要建立起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和民航总局管理规章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安全文化建设列为8大目标之一,要求建立健全民航安全文化评价体系,使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有定性的要求,还要有定量的衡量指标。为贯彻这个规划,笔者认真学习研究了国际民航组织和民航总局的有关标准要求,联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实际,在此,谈谈自己对民用机场建设安全文化的粗浅认识,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 民用机场的安全文化,是在安全生产及服务保障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系统等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班组,每一个部门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建设具有本机场特色积极主动的安全文化是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成功实现安全目标的可靠保障。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管理手册将“营造组织的安全文化”作为管理层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航空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的航空安全促进部门认为“成功的安全管理体系应与组织融为一体,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变成员工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因此,民用机场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当自觉担负起建设安全文化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职责、程序、标准变成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理,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原则。 第 2 页共 10 页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终稿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 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书本上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火电厂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在整个流程中机组选择的不同使得火电厂对发电用的蒸汽的各项参数、工件的选择、材料的要求等提出不同的标准。本小组通过对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出了他们的一些不同与相同之处,陈列如下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三、正文 我国自1882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开始, 火力发电已走过100多年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火力发电事业取得了煌的成就。全国电力装机到1987年跨上100GW的台阶后, 经过7年的努力, 在1995年3月份突破200GW至1995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达到217.224GW,其中水电52.184GW,火电162.94GW,核电2.1GW.199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 火力发电在电力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看, 火电在电力工业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中国而言, 火电在电力工业中所占比重更大, 其中煤电所占比例要比全世界平均水平更高。国内外一些机构曾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过预测分析, 虽然数字有些差异, 但结论大致相同,火力发电特别是燃煤发电在未来几年及21世纪上半叶, 甚至更长时间内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将起主导作用。 我国火电机组的研制从50年代中期6MW中压机组起步, 到70年代已具备设计制造200MW超高压机组和300MW亚临界压力机组的能力, 但我国最大单机容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30-40年, 我国机组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当时的亚临界300MW汽轮机为例, 其热耗值比国外同类机组高出约209KJ/(KW·h), 按每台机组每年运行7000h 计算, 仅此一项每台机组每年就需多消耗近2000t标准煤。为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采取引进→消化吸收→攻关创新→推广应用的技术路线, 自主研制开发火电机组, 促进了电力工业在装备、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方面跃上新水平。现已发展到设计制造600MW亚临界压力机组。电站锅炉、汽轮机的燕汽参数从中压、高压发展到超高压, 亚临界压力。汽轮发电机电压从6.3kV发展到20kV冷却方式已掌握了空冷、氢冷、双水内冷、水氢氢冷等技术, 近10年来, 我国新建火电机组容量也从以100-200MW为主发展到以300-600MW为主。之后我国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提高我国火电机组研制水平,优化引进型机组, 推广应用新技术, 改进提高国产机组水平,推广优化技术, 提高国产火电机组水平。在“九五”期间及以后又致力于积极开发大容量超临界压力机组,开发大型空冷和热电联供机组,研制能燃用劣质煤的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