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泵

液压泵

液压泵
液压泵

液压泵

(============)

摘要:液压系统是航空系统中的关键系统,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一直是液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和旅客的生命。本文通过查找资料,课外学习总结出了液压泵的种类,重点论述了柱塞泵的结构特点,柱塞泵工作原理,如何实现自动变量调节的。简述了柱塞泵在飞机系统中的功能,在使用维护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供从事液压传动技术研究开发和使用的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液压泵、柱塞泵、漏油、过热、污染卡滞等

Hydraulic Pump

(XIE Jinfen、08033101)

Abstract: Aviation system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system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hydraulic sector in general has been a concern.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system power source,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ircraft's safety and lives of passengers. This by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extra-curricular study summed up the type of hydraulic pump,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iston, Piston pump works, How to achiev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variable. Outlined piston aircraft systems function in,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use of maintenance problems and ways to solve. For research in the hydraulic dr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formation workers.

Keywords: Hydraulic pump, Piston, Oil, Overheat, Pollution catching and so on.

0 引言

本文介绍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种类、特点和日常出现的故障。重点论述了柱塞泵的结果特点、柱塞泵工作原理,如何实现自动变量调节的。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在今后其与控制元件的模块化、组合化及集成化将会进一步发展,噪声将会进一步降低。为适应主机环保、节能和安全发展的要求,液压泵今后必须移植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努力提高其产品性能,向高效率化、高压化、低噪声化、电子控制化和电液融合化等方向发展,提高液压泵的竞争力。

1 液压泵

现代民航客机上通常有数个独立的液压源系统,每个独立的液压源系统中都有1~5个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动力元件,它是将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成液压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作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1)液压泵按不同动力源分类

液压泵按照动力源的不同主要有6种形式:发动机驱动泵(EDP)、电动泵(ACMP)、空气驱动泵(ADP)、冲压空气涡轮驱动泵(RAT)、手摇泵和动力转换件(PTU)。

(2)液压泵按不同工作方式的分类

按工作方式的不同,液压泵分为四种类型:主液压泵、需求泵、应急泵和辅助泵。(3)液压泵按其在单位的时间内所能输出的油液的体积是否可以调节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4)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

下面将重点介绍柱塞泵

2 柱塞泵

2.1 柱塞泵结构形式

柱塞泵分为轴向柱塞泵和径向柱塞泵两种代表性的结构形式;由于径向柱塞泵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效泵,随着国产化的不断加快,径向柱塞泵必然会成为柱塞泵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径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20所示,柱塞1径向排列装在缸体2中,缸体由原动机带动连同柱塞1一起旋转,所以缸体2一般称为转子,柱塞1在离心力的(或在低压油)作用下抵紧定子4的内壁,当转子按图示方向回转时,由于定子和转子之间有偏心距e,柱塞绕经上半周时向外伸出,柱塞底部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便经过衬套3(衬套3是压紧在转子内,并和转子一起回转)上的油孔从配油孔5和吸油口b吸油;当柱塞转到下半周时,定子内壁将柱塞向里推,柱塞底部的容积逐渐减小,向配油轴的压油口c压油,当转子回转一周时,每个柱塞底部的密封容积完成一次吸压油,转子连续运转,即完成压吸油工作。配油轴固定不动,油液从配油轴上半部的两个孔a流入,从下半部两个油孔d压出,为了进行配油,配油轴在和衬套3接触的一段加工出上下两个缺口,形成吸油口b和压油口c,留下的部分形成封油区。封油区的宽度应能封住衬套上的吸压油孔,以防吸油口和压油口相连通,但尺寸也不能大得太多,以免产生困油现象。

图3-20 径向柱塞泵原理图

2.3 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轴向柱塞泵是将多个柱塞配置在一个共同缸体的圆周上,并使柱塞中心线和缸体中心线平行的一种泵。轴向柱塞泵有两种形式,直轴式(斜盘式)和斜轴式(摆缸式)。

2.3.1直轴式轴向柱塞泵

如图3-21所示为直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这种泵主体由缸体1、配油盘2、柱塞3和斜盘4组成。柱塞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缸体内。斜盘轴线与缸体轴线倾斜一角度,柱塞靠机械装置或在低压油作用下压紧在斜盘上(图中为弹簧),配油盘2和斜盘4固定不转,当原动机通过传动轴使缸体转动时,由于斜盘的作用,迫使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并通过配油盘的配油窗口进行吸油和压油。如图3-21中所示回转方向,当缸体转角在π~2π范围内,柱塞向外伸出,柱塞底部缸孔的密封工作容积增大,通过配油盘的吸油窗口吸油;在0~π范围内,柱塞被斜盘推入缸体,使缸孔容积减小,通过配油盘的压油窗口压油。缸体每转一周,每个柱塞各完成吸、压油一次,如改变斜盘倾角,就能改变柱塞行程的长度,即改变液压泵的排量,改变斜盘倾角方向,就能改变吸油和压油的方向,即成为双向变量泵。

图3-21 直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原理图

2.3.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图3 . 22 所示为AZF 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结构简图。该泵为定量泵,即可作泵又可作马达用。它主要由主轴1 、轴承组2 、连杆柱塞副3 、缸体4 、配流盘6 和后盖7 等组成。由于缸体相对与主轴有一倾角,故称斜轴泵。主轴支承在三个轴承上,靠右侧的轴承 2 是既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也能承受一定的径向力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左侧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七个连杆的大球头和主轴端部圆周为球窝铰接,小端球头和柱塞球

窝铰接。七个连杆柱塞副插人柱塞孔内。中心轴9 一端球头和主轴中心孔铰接,另一端球头插人球面配流盘中心孔,这样能够支承缸体,并且能保证缸体很好的绕着中心轴回转。套在中心轴上的碟形弹簧8 的一端作用在中心轴的台阶上,另一端将缸体压在配流盘上,因而保证缸体在旋转时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自位性。当主轴旋转时,连杆与柱塞内壁接触,通过柱塞带动缸体旋转,同时连杆带动柱塞在缸体柱塞孔内作往复运动.使柱塞底部的密封容积发生周期性的增大和缩小的变化,通过配流盘的吸、压窗口完成吸油和压油过程,其排量和流量公式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完全相同,只不过是用缸体轴线与主轴之间夹角来代替公式中的斜盘倾角。

图3-22 斜轴式柱塞泵原理图

2.4 柱塞泵的维护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一般采用缸体转动、端面配流的形式。缸体端面上镶有一块由双金属板与钢配油盘组成的摩擦副,而且大多数是采用平面配流的方法,所以维修比较方便。配油盘是轴向柱塞泵的关键部件之一,泵工作时,一方面工作腔的高压油把缸体推向配油盘,另一方面配油盘和缸体间的油膜压力形成对缸体的液压反推力使缸体背离配油盘。缸体对配油盘的设计液压压紧力Fn略大于配油盘对缸体的液压反推力Ff,即Fn/Ff=1.05~1.1,使泵工作正常并保持较高的容积效率。

实际上,由于油液的污染,往往使配油盘与缸体之间产生轻微磨损。特别是高压时,即使轻微的磨损也可以使液压反推力Ff增大,从而破坏Fn

3 常见故障处理

3.1 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足或不输出油液

3.1.1吸入量不足。原因是吸油管路上的阻力过大或补油量不足。如泵的转速过大,油箱中液面过低,进油管漏气,滤油器堵塞等。

3.1.2泄漏量过大。原因是泵的间隙过大,密封不良造成。如配油盘被金属碎片、铁屑等划伤,端面漏油;变量机构中的单向阀密封面配合不好,泵体和配油盘的支承面有砂眼或研痕等。可以通过检查泵体内液压油中混杂的异物判别泵被损坏的部位。

3.1.3倾斜盘倾角太小,泵的排量少,这需要调节变量活塞,增加斜盘倾角。

3.2 中位时排油量不为零

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为零时称为中位,此时泵的输出流量应为零。但有时会出现中位偏离调整机构中点的现象,在中点时仍有流量输出。其原因是控制器的位置偏离、松动或损伤,需要重新调零、紧固或更换。泵的角度维持力不够、倾斜角耳轴磨损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3 输出流量波动

输出流量波动与很多因素有关。对变量泵可以认为是变量机构的控制不佳造成,如异物进入变量机构,在控制活塞上划出阶痕、磨痕、伤痕等,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由于放大器能量不足或零件损坏、含有弹簧的控制活塞的阻尼器效能差,都会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又往往伴随着压力波动。这类故障一般要拆开液压泵,更换受损零部件,加大阻尼,提高弹簧刚度和控制压力等。

3.4 输出压力异常

泵的输出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与输入转矩近似成正比。输出压力异常有两种故障。

3.4.1输出压力过低

当泵在自吸状态下,若进油管路漏气或系统中液压缸、单向阀、换向阀等有较大的泄漏,均会使压力升不上去。这需要找出漏气处,紧固、更换密封件,即可提高压力。溢流阀有故障或调整压力低,系统压力也上不去,应重新调整压力或检修溢流阀。如果液压泵的缸体与配流盘产生偏差造成大量泄漏,严重时,缸体可能破裂,则应重新研磨配合面或更换液压泵。

3.4.2输出压力过高

若回路负载持续上升,泵的压力也持续上升,当属正常。若负载一定,泵的压力超过负载所需压力值,则应检查泵以外的液压元件,如方向阀、压力阀、传动装置和回油管道。若最大压力过高,应调整溢流阀。

3.5 振动和噪声

振动和噪声是同时出现的。它们不仅对机器的操作者造成危害,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3.5.1机械振动和噪声

如泵轴和电机轴不同心或顶死,旋转轴的轴承、联轴节损伤,弹性垫破损和装配螺栓松动均会产生噪声。对于高速运转或传输大能量的泵,要定期检查,记录各部件的振幅、频率和噪声。如泵的转动频率与压力阀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将会引起共振,可改变泵的转速以消除共振。

3.5.2管道内液流产生的噪声

进油管道太细、进油滤油器通流能力过小或堵塞、进油管吸入空气、油液豁度过高、油面过低吸油不足和高压管道中产生液击等,均会产生噪声。因此,必须正确设计油箱,正确选择滤油器、油管和方向阀。

3.6 液压泵过热

液压泵过度发热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械摩擦生热。由于运动表面处于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运动部件相互摩擦生热。二是液体摩擦生热。高压油通过各种缝隙泄漏到低压腔,大量的液压能损失转为热能。所以正确选择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油箱容积和冷却器,可以杜绝泵的过度发热和油温过高的现象。另外,回油过滤器堵塞造成回油背压过高,也会引起油温过高和泵体过热。

3.7 漏油

柱塞泵漏油主要有以下原因:(1)主轴油封损坏或轴有缺陷、划痕;(2)内部泄漏过大,造成油封处压力增大,而将油封损伤或冲出;(3)泄油管过细过长,使密封处漏油;(4)泵的外接油管松动,管接头损伤,密封垫老化或产生裂纹;(5)变量调节机构螺栓松动,密封破损;(6)铸铁泵壳有砂眼或焊接不良。

4 总结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液压系统正常运转提供能量,搞好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对机器的液压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现在生产柱塞泵的厂家很多,进口件和国产件结构不尽相同,每一台泵都应严格按照其出厂使用说明书使用。在维修泵时,首先应该检查泵在系统中的安装、使用是否得当,便于及时查出损坏原因,消除隐患,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已修复的液压泵应通过一定的检测设备检测后才能使用。如不具备检测条件,也应在系统中反复调试,使其能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宋静波飞机构造基础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2

(2)沈燕良飞机系统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

液压机操作安全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9368 液压机操作安全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压机操作安全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 . 操作规程 1、液压机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技术后,才能独立作业。 2、作业前,应先清理模具上的各种杂物,检查各部电气设施、手柄、传动部位、防护、限位装置齐全、可靠、灵活。 3、液压机安装模具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禁止碰撞启动按钮、手柄和用脚踏在脚踏开关上。 4、装好上下模具对中,调整好模具间隙,不允许单边偏离中心,确认固定好模具后再试压。 5、液压机工作前首先启动设备空转5分钟,同

液压泵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液压泵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液压泵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1)液压油箱油面过低; 排除方法:添加液压油 故障原因:(2)没按季节使用液压油; 排除方法:通常适用46#液压油(或68#)无需要特别更换,冬季的北方特冷时考虑使用32# 故障原因:(3)进油管被脏物严重堵塞; 排除方法:取出管内异物 故障原因:(4)油泵主动齿轮油封损坏,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排除方法:更换老化的或损坏的油封、O形密封圈 故障原因:(5)油泵进、出油口接头或弯接头“O”形密封圈损坏,弯接头紧固螺栓或进、出油管螺母未上紧,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排除方法:更换O形密封圈,上紧接头处螺栓或螺母 故障原因:(6)油泵内漏,密封圈老化; 排除方法:更换密封圈 故障原因:(7)油泵端面或主、从动齿轮轴套端面磨损或刮伤,两轴套端面不平度超差; 排除方法:更换磨损齿轮油泵或油泵轴套,磨损轻微时平板上将端面磨平整。其不平度允许误差0.03mm;上轴套端面低于泵体,上平面(正常值低于2.5~2.6mm),如超差时应下轴套加0.1~0.2mm铜片

来补偿,安装时则应套后轴套上装入 故障原因:(8)油泵内部零件装配错误造成内漏; 排除方法:卸荷片和密封环必须装进油腔,两轴套才能保持平衡。导向钢丝弹力应能同时将上、下轴套朝从动齿轮旋转方向扭转一微小角度,使主、从动齿轮两个轴套加工平面紧密贴合;轴套上卸荷槽必须装低压腔一侧,以消除齿轮啮合时产生有害闭死容积;压入自紧油封前,应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还要注意将阻油边缘朝向前盖,不能装反;装泵盖前,须向泵壳内倒入少量液压油,并用手转动啮合齿轮故障原因:(9)“左旋”装“右旋”油泵,造成冲坏骨架油封; 排除方法:“右旋”泵不能装“左旋”机上,否则会冲坏骨架油封; 故障原因:(10)液压油过脏。 排除方法:清洗系统,更换液压油。 故障原因:(11)泵的过滤器被污物阻塞不能起滤油作用 排除方法:用干净的清洗油将过滤器去除污物。 故障原因:(12)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面: 排除方法:加油到油标位,降低吸油位置。 故障原因:(13)泵体与泵盖的两侧没有加纸垫;泵体与泵盖不垂直密封: 排除方法:旋转时吸入空气:泵体与泵盖间加入纸垫;泵体用金刚砂在平板上研磨,使泵体与泵盖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005mm,紧固泵体与泵盖的联结,不得有泄漏现象。 故障原因:(14)泵的主动轴与电动机联轴器不同心,有扭曲摩擦: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教案-项目2 认识液压泵

项目二认识液压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液压泵的基本参数概念。 2.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了解各类液压泵的优缺点及应用 二、课时分配 本章共4个任务,本章安排12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叶片泵的分类,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各类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1.了解柱塞泵的分类。 2.掌握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3.了解各类柱塞泵的优缺点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过程和组织 任务一液压泵基础知识 知识储备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它把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成液压能输出,即向整个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 偏心轮6被其他动力(如电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5在缸体4中往复移动。

当柱塞向下移动时,密封油腔a的容积逐渐增大,产生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顶开单向阀1进入油腔a,完成泵的吸油过程。当柱塞向上移动时,油腔a的容积变小,油腔中的油液使单向阀1切断与油箱的通路,并顶开单向阀3进入系统中,完成压油过程。偏心轮不断旋转,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容积式液压泵正常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1)具有密封容积。 (2)密封容积能交替变化。 (3)应有配流装置。 (4)吸油过程中油箱必须和大气相通。 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1.液压泵的压力 液压泵的压力有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1)工作压力P p 工作负载。 (2)额定压力P 是指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 n 由于液压传动的用途不同,各种液压系统所需的压力不同,为了便于液压元件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液压泵的压力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2.液压泵的排量 是指不考虑泄漏情况下泵轴转一周所排出的油液体积,常用单位为排量V p mL/r或cm3/r,其大小取决于泵的密封容积的变化值。 3.流量 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流量按工作条件的不同,有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之分。 理论流量q 是指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常用 t 单位为L/min,它等于泵的排量V 与其转速n的乘积,即: p 是指泵在实际工作压力下输出的流量。由于泵存在泄漏损(2)实际流量q p

液压泵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现在的挖掘机多为斜盘式变量双液压泵,所谓变量泵就是泵的排量可以改变,它是通过改变斜盘的摆角来改变柱塞的行程从而实现泵排出油液容积的变化。变量泵的优点是在调节范围之内,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但其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安装调试比较负责。按照变量方式可分为手动变量、电子油流变量、负压油流变量、压力补偿变量、恒压变量、液压变量等多种方式。现在的挖掘机多采用川崎交叉恒功率调节系统,多为反向流控制,功率控制,工作模式控制(电磁比例减压阀控制)这三种控制方式复合控制。

调节器代码对应的调节方式

调节器内部结构 各种控制都是通过调节伺服活塞来控制斜盘角度,达到调节液压泵流量的效果。

大家知道在压强相等的情况下,受力面积的受到的作用力就大。 调节器就是运用这一原理,通过控制伺服活塞的大小头与液压泵出油口的联通关闭来控制伺服活塞的行程。在伺服活塞大小头腔都有限位螺丝,所以通过调节限位螺丝可以调节伺服活塞最大或最小行程,达到调节液压泵的最大流量或者最小流量的效果。

向内调整限制伺服活塞最大和最小行程及限制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要谈谈反向流控制,就必须要弄明白反向流是如何产生的。在主控阀中有一条中心油道,当主控阀各阀芯处于中位时(及手柄无操作时)或者阀芯微动时(及手柄微操作时)液压泵的液压油通过中心油道到达主控阀底部溢流阀,经过底部溢流阀的增压产生方向流(注当

发动机启动后无动作时液压回路是直通油箱,液压系统无压力)。 所以方向流控制的功能是减少操作控制阀在中位时,泵的流量,使泵流量随司机操作所属流量变化,改善调速性能,避免了无用能耗。

装配液压机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装配液压机安全管理规定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405-82 装配液压机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保证商城范围内动火作业安全,维护商城的正常经营秩序,特制订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严禁在商城范围内从事生产性、经营性的动火作业。进驻经营户及进场施工单位,因摊位装修或工程施工,确需在商城范围内进行临时动火作业(包括电焊、气割、气焊),由所属部门落实监火人,并由其陪同到商城保安部办理动火许可证手续。 二、保安部在办理动火许可证时,必须对动火单位施工人员的操作资格进行查验(检查有无操作证、操作证是否年检,发证单位是否规范,操作证与持证人是否统一),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对施工场地实地察看,并对监火人进行技术指导、交待责任并出借灭火器,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及监火人在动火许可证的正联和存根上签字,以上工作完备后方可签发动火许可证。

液压泵盖

课程设计鉴定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液压泵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钻3×Ф11mm孔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设计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选),独立完成 (1)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3或4号图CAD出图,手工图为2号) (2)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张(4号图,CAPP出图) (3)指定工序夹具装配图一张(2或3号图,CAD出图可拼接) (4)夹具部分零件图1~2张(图幅自定) (5)设计说明书(一份,>10页,正文五号字,含插图) (6)夹具3D装配效果图一张(3或4号图,可渲染) 以上均需输出,以书面交设计资料,保留软盘待查。 原始资料:零件图样,生产纲领,每月班次、生产条件等。 班级机械3班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07 月06 日

摘要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种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夹具。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它能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和夹紧,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另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它还能扩大机床工艺范围。所以说,机床夹具对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组的课题是液压泵盖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我们按照液压泵盖零件要求对其进行加工工艺的设计,使其从一个毛坯件变成一个合格的产品。其中我对其第5个工艺步骤钻3个直径为11mm的通孔进行夹具设计。我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6个自由度,然后将工件和转盘压紧,转动转盘,便可实现钻刀位置不变,对工件进行加工。就该夹具而言,其钻模板简单,比较经济。另外,在没有转动钻刀钻床的情况下,使用很方便。 关键词:液压泵盖 ,加工工艺,夹具

K3V液压泵变量原理

液压挖掘机K3V泵的结构 主泵主要由转子部分,斜盘部分,配油盘三个部分组成。转子部分接受动力进行旋转动作,使柱塞在缸体中移动 (该装置是整体功能的主要部分)。斜盘摆动可改变排量。配油盘可转换吸油和排油。 1.转子部分 转子部分由驱动轴l、缸体1 6、柱塞5、滑履14、球形衬套24,缸体弹簧23等组成。驱动轴由轴承和滚针轴承在两端支承。后驱动轴左端与前驱动轴用花键套l 9连接,右端花键孔与伺服齿轮泵花键轴连接。这就组成了一个三联串联泵。 柱塞15的球头被滑履包住(可以转动),且有小孔将压力油输送到滑履的球面及与底盘10相接触的平面上。形成静压力轴承,碱小磨擦。 缸体弹簧23的推力将缸体1 6和配油盘18压紧。(此处为球面) 2.斜盘部分见图3—8 斜盘部分由斜盘、底板、斜盘支承、衬套、拨销和伺服活塞等组成。(参见图3—7)斜盘由斜盘支承定位,并可绕其中心摆动。当伺服活塞随调节器控制的液压油进入伺服活塞一端或两端时,斜盘经拨杆的球形部分推动使其绕斜盘支承的中心摆动改变夹角a,而改变泵的排量。 3.配油盘部分 配油盘部分(见图3—8中配油盘部分)中泵体3、配油盘1和配油盘销2组成。配油盘有两个肾形孔,一个吸油一个排油,并与中泵体上外接口相连。 4.泵的最大和最小排量调节 参见图3—7,图中前泵调节螺钉6是泵最大排量调节螺钉。当该螺钉向外松时可使伺服活塞多向右移动,使斜盘摆角增大,使泵的最大排量增加。反之,当该螺钉向内紧时,使泵的最大排量、减小。 前泵,伺服活塞左端(小头端)的螺钉,是泵的最小排量调节螺钉。当该螺钉向外松时,可以使斜盘的角度变得更小,使泵的最小排量变小。反之,当该螺钉向内紧时泵的最小排量变大。 液压挖掘机K3V泵控制原理 一,变量调节器的原理 1.1功率控制 在输入恒定转速恒定扭矩的条件下,双泵上的调节器根据串联的双泵压力载荷的总和,控制泵的斜盘角度以改变泵的流量与压力,通过变量调节阀自动控制每台泵的功率输出变化可以使发动机

带DA阀的A4V液压泵的控制原理分析与应用

第12期2010年12月 机械设计与制造 M a c hi ne9D esi gn&M anuf act ur e105 文章编号:100l一3997(20l O)12_0105—02 带D A阀的A4V液压泵的控制原理分析与应用 梁贵萍‘何晓晖2 (1贵阳学院实验中心,贵阳550005)(2太原工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太原030001) A nal ysi s and app¨c at j O n of cont r oI p r i nci pI e f or A4V t he hydr auI i c pum p w j t h D A V aI V e U A N G G ui_pi n91,H E X i ao也ui2 (‘E xper i m ent C ent er’G ui y粕g U ni ver si t y,G ui ya ng550005,C hi na) (硼echanical and E1ect m ni c Engi neer ing D e panm ent,1W yuan I I l s t it ut e of’I khnol o野,Tai yual l030001,C hi na) pⅢ。“…‘......‘.1....‘......‘....I.’......‘.-....‘~‘......。..-n。..¨.‘~‘...‘~‘...-‘...¨.‘.竹.一:...。...¨J‰..h…‘…h~^¨_.w‘~一^_一.-一J¨-h_.一~d..一-.-....-。~..一-..-一…J~~^…d m1 【摘要】通过对带D A阀的A4V液压泵的控制原理进行系统分析,论证了其利用D A阀的自动; ;调节作用,始终保持液压泵扭矩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的最佳匹配,防止了机械系统发动机因负载过大{ |而熄火,并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也减轻操作者的心理负担。带D A周的A4V液压泵在机械行业必将得; ;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关键词:转速感应控制阀;液压泵;控制原理;控制压力;排量l ;【A bs tr act】豫r o£‘咖n s,岱把,7l疵记a,咖话旷牝cD眦roz p矗,配咖如坊£A4V幻^口f,现z如p“,,妒硼i m D A l }t I幽e,f7诧p地sPm m t如跆pr伽es疏e础幻,n碰记邙西船f,ne瓜丘,w t如n(圹D A t In如e,砒如^c觎越似妇筘后e哆p琥e{;D p£i,,l以珊蹴矗6e拗een£k,i州砌如pⅡ,印幻,g聊n以£k o哟9附£D r gl l e o厂8n∥聊,倒D谢f如.,勋聊。眦矿f k} },聊c,i伽.记以s弘地m e,画聊dw舂D t7诂,l e删,,zD口吐i,印r鲫e玑e嬲e懈e n,以蕊琥e s彻忧£i m e r ez话勘e l k D per8一{ l研’s ps弘抽z啦以fo以z‰A4V九如I硼讹pu,印埘如^D A移凸幻e加以6e z岱ed讥£k m ec施n记以屈纪t‘,i如幼;}K ey啪r ds:speed砌uct i蚰咖t r ol val ve;H ydr aIl l i c p衄p;c佃t r ol叫ndpI e;Con咖I p懈一{ s ur e;D i spl acem ent ~一’’一”’1一”~∥’’。∥。’’..-’“,‘Ⅵr’’’...一’●妒’~’‘。’‘’“...‘~●一 中图分类号:T H l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带D A控制阀的A4v液压泵是我国引进德国力士乐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它可以无级调节其排量,从而自动控制工程机械达到最理想工作状态,同时还可以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和负担,因此在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适用于以上机械的静压传动机构和闭式回路系统。 2控制原理 2.1A4V液压泵结构简介 带D A控制阀的A4v液压泵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由主泵、配流阀块、D A控制阀、辅助泵组成。主泵为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辅助泵一般为齿轮式定量泵,它与主泵通轴联接,D A控制阀一端与主泵变量缸相通,另一端与辅助泵出口相连,配流块用于主泵输入和输出油液,其上插装了一对跨管式高压溢流阀和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以及—个低压溢流阀(图中未示出)。 图1带D A控制阀的A4V液压泵结构图 ★来稿日期:20l伽2-082-2D A控制阀工作原理 D A液压阕又称转速感应控制阀,其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它主要由调节螺杆、阀体、阀芯、弹簧、调节套筒、阻尼板等组成。 图2D A控制阀结构原理图 当辅助泵向阀输入压力为P I,流量为p。的油液时,在阻尼板两侧产生压差△P,该压差克服弹簧力推动阀芯左移,使控制窗口打开,输出控制压力为P3的油液,此时P3又作用在面积差△A=A。_A:上,产生—个使阀芯右移关闭控制窗口的反馈力,使阀芯处于—个平衡位置。若忽略阋芯上稳态轴向液动力的影响,则阔芯工作的稳态平衡条件为: 蹦删—P3(A142)+,(1)设△辟PI—B,△A=A。胡2,A耐3,则 胎备△弘古瑚△鼬矿(2)式中:P】~D A阀的进口压力; 忍~阻尼板后油液压力(可由一溢流阀调定); P 『—一删阀输出的控制压力;

液压机技术规格书

模具研配液压机技术规格书 1、机器的规格、名称和数量: 16000KN 模具研配液压机壹台 2000KN 模具研配液压机贰台 2、机器的主要用途: 本机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制造的模具研配液压机,主要用于汽车冲压模具的修配、研合、试压和精调等。具有4个可移动工作台,工作台在开出位置能提升上模,机外提起装置承重重量大于50吨,并有低压微速下降功能、任意位置滑块锁紧装置等机构。主机设有光电安全保护,确保上下模具修整和试模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便于模具的研配和更换。 3、机器使用的环境条件(清洁的室内): 3.1工作环境温度: 0oC~ 40oC; 3.2冷却水:压力:0.25~0.3MPa,进水温度≤25℃,回水温度≤40℃; 3.3管道空气压力:0.4~0.55MPa; 3.4电源: 380V±10% AC,3相5线,50Hz±2%; 3.5环境湿度:工作环境湿度:40%-90%。 4、机器的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数量 1 数量台 2 1 2 公称力KN 2000 16000 3 回程力KN 600 10000 4 液压垫力KN 600-6000 5 最大开口(最小开口400)mm 18002000 6 滑块行程mm 15001600 7 液压垫行程mm 400 400 8 工作台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2500×4600 2500×4600 9 滑块底面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2500×4600 2500×4600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数量 10 液压垫有效尺寸,前后×左右mm 1710×3510 根据实际情况 尽可能最大 1710×3510 11 移动工作台移动方式左右移左右移 12 移动工作台高度mm 420 420 13 移动工作台最大承载T 50 50 14 移动工作台重复定位精度mm ±0.05 ±0.05 15 工作台移动速度mm/s 40 40 16 研配压机地面以上高度mm ≤≤ 17 上模重量(含垫板附件) T 50 50 21 滑块快降速度mm/s ≥400 ≥400 22 滑块慢降速度mm/s 15-3015-30 23 微下降速度mm/s ≤0.5--2 ≤0.5--2 24 回程速度mm/s ≥350 ≥350 25 慢速回程mm/s ≤10 ≤10 26 液压垫上升速度mm/s 90 27 液压垫退回速度mm/s 180 28 微动行程(一次按压动作)mm ≤0.05 ≤0.05 29 滑块重复定位精度mm ±0.05 ±0.05 5、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均符合国家有关机械标准或用户可接受的国际机械标准) Q/12YJ4319-2003 专用液压机精度(特级) 等同于日本JISB6403-1994 液压机特级精度JB3818-1999 液压机技术条件 JB9967-1999 液压机噪声限值 JB3915-85 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GB5226.1-2002 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JB/GQ.F2013-86 液压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 其余未列标准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6. 设备的结构及功能简述

液压泵盖夹具设计

摘要 在本学期最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夹具课程设计。这是我们学完大学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课程。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个课程的综合。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理论之后,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应用机床夹具,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有利于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用”。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们组的课题是液压泵盖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我们按照液压泵盖零件要求对其进行加工工艺的设计,使其从一个铸造件变成一个合格的产品。其中我设计了其第4个工艺步骤钻3个直径11mm的通孔。我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6个自由度,然后压紧,用3个钻套,对其进行加工。就该夹具而言,其钻模板的加紧较方便,易于使用,节约时间,使其生产效率提高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泵盖 ,夹具,钻模夹具 目录

摘要....................................................................................................................................................................I 第1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1零件的功能、结构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1.3零件的生产类型 (2) 1.2主要加工面及要求 (2) 第2章毛坯的选择 (3) 2.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 (3) 2.2毛坯的技术要求 (3) 2.3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2.3.1 确定毛坯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公差 (3) 2.3.2绘制毛坯图 (4) 第3章基准的选择 (5) 3.1粗基准的选择 (5) 3.2精基准的选择 (5) 第4章制订工艺路线 (6) 4.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 (6) 4.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6) 4.2.1工艺路线方案1 (6) 4.2.2工艺路线方案2 (7) 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7) 第5章工序设计 (8) 5.1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8) 5.2选择夹具 (8) 5.3选用刀具 (8) 第6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 第7章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液压认知实验doc(2)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认知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简单认知常用的泵、阀(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设备的训练。 二、实验仪器 DS4液压及电气液压培训装置(双面)及液压技术培训组件(主要包括叶片泵、油箱、操作实验台、各类阀、电控系统等)。 三、实验台结构与实验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识液压系统在液压传动实验台上的基本构成,熟悉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液压油),了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搭建基本液压系统回路(换向回路),了解各部分系统的功能; 4、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液压传动:以液体为介质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和控制,主要传递液压能(在传递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2、液压泵站的组成:液压油箱、用于检查油位、温度和压力的装置、过滤器、冷却器和加热器、压力阀、控制阀等(有的系统还有蓄能器)。 3、变量叶片泵:流量调节螺栓、高度调节螺栓、压缩弹簧调节装置、泵体及叶片装置(转子和定子); 4、液压油:一般采用矿物油,其作用可传递能量、润滑、散热、防腐蚀、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粘-温特性、不腐蚀密封件等。 5、液压油中的空气:有副作用(产生气蚀、影响液压能的传递的稳定性、产生噪音、降低效率等),就避免(定期排除,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液压泵直接安装在油箱上,油箱排气性好且足够大,吸油管路尽可能短且直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 2、做系统搭建时必须先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动作要领,规范操作,绝对禁止强行拆卸,杜绝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3、在实际操作之前,一定要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4、实验完毕后,按要求清理好元器件,注意元器件的保养和操作台的清洁。 六、实验思考 1、液压传动的特点? 2、举例说明液压传动的应用。 3、简要说明液压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液压泵的维修技术标准规范

液压泵的维修技术标准规范 一.故障分析与排除 一).油泵噪音大:来源主要有:液压机流量脉动的噪音,闭死容积(困油)产生的噪音,齿形精度(齿形误差和齿轮周节误差等)不高产生噪音,空气进入和因气穴产生噪音,以及轴承旋转不均匀产生的噪音等,具体原因如下: ①.因密封不严吸进空气产生的噪音: a.压盖与泵盖因配合不好而进气 b.从泵体与前后盖结合处中进气 c.从泵后盖进油口连接处进气 d.从泵油封处进气 e.油箱内油量不够,滤油器或吸油管末端未插入油面以下,油泵便会吸进空气 f.回油管露出油面,有时也会因系统瞬间负压使空气反灌进入系统 g.液压油泵的安装位置距液面太高,特别泵转速降低时,不能保证泵吸油腔必要的真空度造成吸油不足而吸进空气,但泵吸油时,真空度不能太大,当泵吸油腔内的压力低于该油液在该温度下的气体分离压时,空气便会析出,但低于该油液的饱和蒸汽压时,就会形成气穴现象,产生噪音和振动。 h.吸油滤油器堵塞或设计选用的滤油器的容量过小,导致吸油阻力增大而吸入空气,另吸油口管径过大都可能带进空气。 ②.因机械原因产生的噪音及排除 a.因油中污物进入泵内导致齿轮等磨损拉伤产生噪音,此时应更换油液加强油液过滤,拆开泵清洗,齿轮磨损厉害要研磨或更换 b.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有碰擦现象,同心度不大于±0.05mm c.因齿轮加工误差产生噪音 d.泵内零件损坏或磨损产生噪 ③.困油现象产生的噪音 ④.其它原因产生的噪音 a.进油过滤器被堵塞是常见的噪声大的原因之一,往往清洗滤油器后噪音可立即降下来 b.油液的粘度过高也会产生噪音,必须合理选用油液粘度 c.溢流阀噪音,误认为油泵噪音 二).压力波动大.振动对齿轮泵而言,噪音大,压力波动大并伴有振动的现象往往同时发生,同时消失,因此上述噪音大的原因,也为压力波动大,振动大的原因,可参照处理 三).液压设备泵输出流量不够,或者根本吸不上油 ①.进油滤油器堵塞; ②.齿轮端面与前后盖之间的滑动结合面严重拉伤产生的内泄漏太大,导致输出流量少; ③.径向不平衡力导致齿轮轴变形,碰擦泵体内腔,增大径向间隙,导致内泄漏增加; ④.油温太高,温升使油液的粘度降低,内泄漏增大使输出流量减少; ⑤.泵轴折断,表面上电机带动泵运转,但根本不上油. 二.齿轮泵的使用与修理 (一).使用 ①.齿轮泵的吸油高度一般不得大于500mm; ②.齿轮泵应通过挠性联轴器与电机相连,以免单边受力,容易造成齿轮泵泵轴弯曲.单边磨损和泵轴油耗失效;

液压机保养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3041 液压机保养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压机保养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 目的:规范油压设备的安全操作,完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害。 二. 安全操作规程: 1. 未经学习且不了解机器的结构、性能和操作程序者,不得开动机器;操作者应遵守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2. 模具上在没有设置缓冲装置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冲裁、落料等瞬时失压或有强冲击载荷的工作。 3. 在开动机床前,检查设备各部紧固件有无松动;液压系统的油泵、控制阀、压力表是否正常。

液压泵盖夹具设计说明书(含毛坯图)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1零件的功能、结构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1.3零件的生产类型 (2) 1.2主要加工面及要求 (2) 第2章毛坯的选择 (3) 2.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 (3) 2.2毛坯的技术要求 (3) 2.3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2.3.1 确定毛坯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公差 (3) 第3章基准的选择 (5) 3.1粗基准的选择 (5) 3.2精基准的选择 (5) 第4章制订工艺路线 (6) 4.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 (6) 4.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6) 4.2.1工艺路线方案1 (6) 4.2.2工艺路线方案2 (7) 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7) 第5章工序设计 (8) 5.1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8) 5.2选择夹具 (8) 5.3选用刀具 (8) 第6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

第7章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7.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7.1.1切削用量 (10) 7.1.2背吃刀量AP (10) 7.1.3定进给量F (10) 7.1.4 确定切削速度V (11) 7.1.5校验机床功率 (11) 7.1.6基本时间 (11) 7.2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7.2.1 切削用量 (12) 7.2.2 背吃刀量AP (12) 7.2.3确定进给量F (12) 7.2.4确定切削速度V (12) 7.2.5基本时间 (12) 7.3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7.3.1钻孔切削用量 (13) 7.3.2确定进给量F (13) 7.3.3 确定切削速度V (13) 7.3.4确定基本时间 (14) 第8章夹具体总体设计 (15) 8.1定位基准的选择 (15) 8.2夹具定位误差分析 (16) 8.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7) 8.4校验扭矩功率 (18) 8.5切屑参数的设定 (18) 8.5.1钻孔切削用量 (18) 8.5.2确定进给量F (18) 8.5.3 确定切削速度V (19) 8.5.4确定基本时间 (19) 8.6夹具总体设计 (20) 第9章夹具结构设计 (21) 9.1钻模板 (21) 9.2夹具体设计 (21) 9.3支撑架 (2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认识心得培训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 认识心得

液压心得 每一门的学习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液压,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液压的学习,流体力学及液压系统回路的组成是入门,是对液压系统分析的基础,而这学期我们学的正是这些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最主要的液压系统回路: 液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液压油(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定)来传递压力的装置。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液压由于其传动力量大,传递及配置都比较简单,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获得需要的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一、液压系统结构 液压系统由信号控制和液压动力两部分组成,信号控制部分用于驱动液压动力部分中的控制阀动作。 液压动力部分采用回路图方式表示,以表明不同功能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液压源含有液压泵、电动机和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控制部分含有各种控制阀,其用于控制工作油液的流量、压力和方向;执行部分含有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可按实际要求来选择。 液压动力部分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它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电器系统与液压泵的控制关系

电器系统与液压泵的控制关系 一、没有电器控制的液压泵 对于挖掘机来说,无论是负控液压系统(以卡特为代表)、正控液压系统还是LS液压系统,在泵控制上都必须要以操作手愿望和发动机功率为依据。 操作手通过搬运手柄对液压系统发出指令(手柄行程与液压泵排量控制之间的信息沟通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讨论),当手柄行程增大时要求泵排量也随之增大,但是泵的功率不能超过发动机对应转速的最大功率。 对于没有电控的液压泵来说,要求几个不同的常用转速区间(通常是几个不同的发动机工作档位),泵功率在出厂设定上都不能超过发动机。 由于泵功率随转速成比例变化,发动机功率随转速按功率曲线变化,两者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步,这就使得发动机在多数情况下,功率并不能完全被液压泵吸收利用,不能“最有效地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反之,当发动机功率不足时,多数人会用“降功率”的方法来处理,对此,液压泵在控制上引入电器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半电控的液压泵 对于半电控的液压泵来说,引入电控后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完全保留原来的控制,增加以发动机负载为依据的控制:此控制中,控制器通过转速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转速,以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为依据,当两者差值大于设定值时,说明发动机超载,控制器通过电磁比例阀降低液压泵排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这种方式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是看的太重,当电控系统异常时,通过调整泵的功率进行处理,在使用上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将二次先导压力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器对所用的二次先导压力信号和发动机的适时转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通过电磁比例减压阀来控制液压泵的排量。 此控制方式当控制器出现异常时系统大多是不能工作的,启用备用设置后,液压泵总是处在恒功率状态,工作装置的速度完全通过改变液压油路的通道开度来实现控制,这就使得泵的一部分输出因不能用于作功而造成浪费,特别是在轻负载和空载时。 三、全电控的液压泵 全电控的液压泵是当今人们比较推崇的控制方式:它将发动机档位、二次先导压力、主压力、发动负载状况,以及水温、液压温等参数全部用传感器变成电信号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综合分析后向液压泵发指令。

液压泵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53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液压泵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版本

液压泵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检查减速器油箱,高压泵油位和乳化液箱的水位是否在规定的油位和水位上。 2.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水位表、液位指示器是否灵敏、正确;压力表、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安全阀定期作排气试验,以防阀芯粘连和阀孔堵塞。 3.检查水泵各部位,各阀门、电磁阀、管道等是否良好,不得有漏水、漏气,漏油,检查电气接零(地)线是否牢固可靠,停泵一周以上时,要测量主电机绝缘是否良好;检查与水压机的联系信号是否正确可靠。

4.开泵顺序: (1)检查所要开动的水泵、蓄水(气)罐和管道上的阀门、吸水阀、循环闸阀,是否全部在开启位置,打开高压泵的泵头放气阀和润滑油泵的冷却水阀; (2)开动润滑油泵,运转1~2分钟,油压在0.15~0.2兆帕,待润滑油指示灯显示正常后,启动高压泵主电机; (3)待泵头空气排尽后,立即关闭排气阀; (4)高压泵运转正常后,合上循环阀电磁铁电源,插上打压电源插头,待水位升到4级以上后,合上最低液面阀电磁铁开关,水位升到7级时(根据泵房设计也可提前发出“可以工作”信号)给水压机发出“可以工作”信号,水压机开始工作。 5.启闭阀门时,—要站在阀杆侧面,缓慢旋转。

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标准号: JB3915—85 替代标准号: 发布单位:机械工业部起草单位: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点击数: 217 更新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本标准适用于以矿物油类为传动介质的各种中小型液压机(以下简称液压机)。包括新产品、正在使用的老产品和待安装使用的产品,及出口产品等。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制造部门对各种液压机所必须提供与遵守的安全技术要求。并适用于对液压机使用部门的安全监督。 本标准的目的是防止和排除在液压机上或液压机附近操作、检修和安装调整人员的伤害,并减少对设备的意外损坏。 本标准不包括特种工艺用途的液压机,对防爆、防高能辐射等技术要求。 1 一般要求 1.1 液压机应在设计结构、零部件的强度方面符合安全要求;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1.2 液压机的主机,及其操纵装置、附属装置所构成的外形和布局均应符合安全要求。 1.3 液压机工作时,为避免由于模具碎裂、材料与零件碎渣片等可能从工

作空间飞出,而造成危险的各种专用液压机(如金属挤压、模膛挤压、高速冲裁等专用液压机),则必须在设计结构上,采取防碎的或防热辐射的护罩、板等安全保护装置;对于通用工艺性的液压机,则应根据使用部门订货时提出的具体安全要求,配制安装安全装置。 2 安全装置的要求 2.1 对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 液压机的安全装置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之一。 a.滑块在工作方向运行中,操作者身体的任何部分都应不可能进入或停留在工作危险区之内; b.滑块在工作方向运行中,操作者意外地将手或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入工作危险区时滑块应立即停止运行; c.滑块在工作方向运行中,自操作人员的手放开操作按钮(或操作手柄)起,到手伸至工作危险区界限的时间间隔之前,应能使滑块停止运行; d.安全装置的结构选择与安装上,应能防止操作者的手(指)从它的上面、下面和周围伸进工作危险区内。 2.2 装有行程转换开关,操作规范的转换开关和操作工位的转换开关的液压机,当其转换开关处在任何位置时,除寸动工作规范外,其他动作规范都须具有上列功能要求之一。 2.3 安全装置的类别

泵盖钻3-φ11孔专机总体及多轴箱和夹具设计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泵盖钻3-φ11孔专机总体及多轴箱和夹具设计 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无锡技师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评阅教师姓名:职称: 2014年3月

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零件,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如汽油泵,泵,液压泵,潜水泵,隔膜泵,动力转向泵,双作用叶片泵,它的作用是不能被其他成分所取代,所以和泵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泵盖作为一个设计的主题,来获取过程有关的大量书籍的过程中,最好的设计方案的综合比较与选择。液压泵盖是液压泵重要的零件之一,采用钻、扩、铣等传统工艺,不仅效率低,而且稳定性差,精度不易保证,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应用组合机床加工大批量零件,快捷高效,生产率高,是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本设计主要包括液压泵盖的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应采取哪些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液压泵盖的加工设计过程。具体确定毛坯制造形式获得,基面的选择,确定工艺路线,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空白,切削用量的确定。此外,这次还给液压泵盖进行了专用夹具设计,以及夹具操作的简要说明。在完成此次设计任务中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液压泵盖工艺夹具设计

第1章绪论 (1) 1.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 1.2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 1.3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2) 第2章零件的三维造型 (4) 第3章零件的分析 (8) 3.1零件的作用 (8)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8) 3.2.1液压油泵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8) 3.2.2液压油泵的泵盖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9) 3.2.3小结 (17) 第4章专用夹具设计 (18) 4.1夹具工序的选择 (18) 4.2液压夹具设计 (18) 4.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8) 4.2.2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18) 4.2.3确定液压缸基本参数 (19) 4.3钻3-Φ11孔夹具设计 (21)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1) 4.3.2定位元件的设计 (21) 4.3.3定位误差分析 (21) 4.3.4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22) 4.3.5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22) 4.3.6夹紧装置的设计 (23) 4.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3) 4.4小结 (23) 第5章结论与展望 (24) 5.1结论 (24) 5.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