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NSYS-3D实体模型实例

ANSYS-3D实体模型实例

ANSYS-3D实体模型实例
ANSYS-3D实体模型实例

ANSYS-3D实体模型实例

实验二三维实体结构的分析

前面的实训练习中,是采用先生成节点,然后连接节点生成元素的方法来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它适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零件。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结构,如果还是采用上面的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不但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实训中将介绍三维实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一、问题描述

图25所示为一工字钢梁,两端均为固定端,其截面尺寸为,

l,1.0m,a,0.16m,b,0.2m,c,0.02m,d,0.03m。试建立该工字钢梁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在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结构静力分析。其他已知参数如下:

图25 工字钢结构示意图

u,0.3弹性模量(也称杨式模量) E= 206GPa;泊松比;

32,,7800kg/mg,9.8m/s材料密度;重力加速度;

作用力Fy作用于梁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中线处,为分布力,其大小Fy=-5000N 二、实训目的

本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掌握ANSYS在三维实体建模方面的一些技术,并深刻体会ANSYS软件在网格划分方面的强大功能。

三、结果演示

图26单元类型库对话框

使用ASSYS 8。0软件对该工字钢梁进行结构静力分析,显示其节点位移云图。

四、实训步骤

(一)ASSYS8.0的启动与设置

与实训1第一步骤完全相同,请参考。

(二)单元类型、几何特性及材料特性定义

图27 单元类型对话框

1定义单元类型。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弹

出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

“Add…”按钮,又弹出一对

话框(图26),选中该对话

框中的“Solid”和“Brick

8node 45”选项,点击“OK”,

关闭图26对话框,返回至上

一级对话框,此时,对话框

图28 材料特性参数对话框中出现刚才选中的单元类

型:Solid45,如图27所示。点击“Close”,关闭图27所示对话框。

注:Solid45单元用于

建立三维实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该单元由8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具有X、Y、Z方向的三个移动自由度。

(定义材料特性。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2

弹出窗口如图28所示,逐级双击右框中“Structur 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前图标,弹出下一级对话框,在“弹性模量”(EX)文本框中输

入:2.06e11,在“泊松比”(PRXY)文本框中输入:0.3,如图29所示,点击“OK”按钮,回到上一级对话框,然后,双击右

图28 材料特性对话框

框中的“Density”选项,在弹出对话框的“DENS”一栏中输入材料密

度:7800,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最后,点击图2-31所示窗口右上角“关闭”该窗口。

(三)工字钢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1(生成关键点。图30所示的工字钢梁的横截面由12个关键点连线而成,其各点坐标

图30 节点生成参数输入对话框

分别为:1(-0.08,0,0)、2(0.08,0,0)、3(0.08,0.02,0)、4(0.015,0.02,0)、5(-0.015,0.18,0)、6(-0.08,0.18,0)、7(0.08,0.02,0)、8(-0.08,0.02,0)、9(-0.08,0.18,0)、10(-0.015,0.18,0)、11(-0.015,0.02,0)、12(-0.08,0.02,0)。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 r>Modeling>Create>

Keypoints>In Active CS”,弹出对话框。在“Keypoint number”一栏中输入关键点号1,在“XYZ Location”一栏中输入关键点1的坐标(-0.08,0,0),

如图30所示,点击“Apply”按钮,同理将2~12点的坐标输入,此时,在显示窗口上显示所生成的12个关键点的位置。

2(生成直线。点击主菜单中的

“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 >Lines >Lines>StraightLine”,弹出关键点选择对话框,依图31 生成直线显示

图32 面选择对话框

次点选关键点1、2,点击“Apply”按钮,即可生成第一条直线。同理,分别点击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可生成其余11条直线。生成后的组成工字钢梁横截面的直线如图31所示。

3(生成平面。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

>Areas>Arbitrary>By

Lines”,弹出“直

线选择”对话框,

依次点选1~12

直线,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

框,即可生成工

字钢的横截面。

图33 平面拉伸成体的参数设置 4(生成三

维实体。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Extrude>Areas >Along Normal”,弹出平面选择对话框32,点选上一步骤生成的平面,点击“OK”按钮。之后弹出另一对话框33,在“DIST”一栏中输入:1(工字钢梁的长度),其他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生成工字钢梁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34所示。 (四)网络划

1(设定单

元大小。点击

主菜单中的

“Preprocess

or>Meshing>M

eshTool”,弹

出对话框,在

“Size

Control”标

签中的Global

一栏点击Set

图34 工字钢梁三维实体模型按钮,弹出

“网格尺寸设置”对话框,在SIZE一栏中输入:

0.02,其他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

框。

2(接着上一步,在图35的划分网格的对话框

中,选中单选框“Hex”和“Sweep”,其他保留缺

省设置,然后点击“Sweep”按钮,弹出体选择对

图36 划分网格后的工字钢梁模型话框,点选34中的工字钢梁实体,并点击OK按钮,

即可完成对整个实体结构的网格划分,其结果如36所示。

(五)施加载荷

1(施加位移约束。点击主菜单的“Preprecessor>Loads>Define

Loads>Apply>Structuaral>Displacemengt>On Areas”,弹出面选择对话框,点击该工字梁的左端面,点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示,选择右上列表框中的“All DOF”,并点

击“OK”按钮,即可完成对左端面的位移约束,相当于梁的固定端。同理,对工字钢的右端面进行固定端约束。

(施加分布力(Fy)载荷。 2

(1)选择施力节点。点击应用菜单中的

“Select>Entities...”,弹出对话框如图37所示,在第一个列表框中选择“Nodes”选项,第二个列表框中选择“By Location”选项,选中“Zcoordinates”单选框,

参数的文本框中输入:0.5(表示选择工并在“Min,Max”

字钢梁沿的中间横截面上的所有节点),其他参数保留缺省设置,点击“Apply”按钮完成选择。点击“Plot”按钮,在显示窗口上显示出工字钢梁中间横截面上的所有节点。然后,在图37所示对话框中选中“Zcoordinates”单选框,在“Min,Max”参数文本框中输入:0.2(表示工字钢梁的上表面),选中“Reselect”(表示在现有活动节点——即上述选择的中间横截面中,再选择y坐标等于0.2的节点为活动节点)单选框,其他参数保留缺省设置(参见图37),然后依次点击“Apply” 和“Plot”按钮,即可在显示窗口上显示出工字钢梁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中线处的一组节点,这组节点即为施力节点。

(2)施加载荷。点击主菜单中的

“Preprocessor>Loa ds>Define

图35 网格划分对话框Loads>Apply>Structural>Force/Moment>On Loads”,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点击“Pick All”按钮,即可选中(1)中所选择的这组需要施力的节点,之后弹出另一个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Direction of force/mom”一项中选择:“FY,在Force/moment value”一项中输入:-5000(注:负

号表示力的方向与Y的方向相反),其他保留缺省装置,如图38所示,然后点击“OK”按

钮关闭对话框,这样,通过在该组节点上施加与Y向相反的作用力,就可以模拟该实训中所

要求的分布力Fy =-5000N。

(3)恢复选择所有节点。在求解之前必须选择所有已创建的对象为活动对象(如点、线、面、体、单元等),否则求解会出错。因此,点击应用菜单中的“Select>Everything”,即可完成该项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显示窗口仅显示施力节点及作用力的方向箭头。若要显示整个工字钢梁的网络模型,可点击应用菜单中的“Plot>Elements”

即可。

3(施加重力载荷。点击主菜单中的

“Preproce ssor>Loads>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Inertia>Gravity”,在弹出对

(表示沿Y方向的重力话框的“ACELY”一栏中输入:9.8

加速度为9.8m/s,系统会自动利用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计

算),其他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关闭对话框。

到此为止,有限元分析的前置处理部分已经结束。

(六)求解

点击主菜单中的“Solution>Solve>Current LS”,在

弹出对话框中点击“OK”按钮,开始进行分析求解。分析

完成后,又弹出一信息窗口提示用户已完成求解,点击

“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至于在求解时产生的

STATUS Command窗口,点击“File>Close”关闭即可。

说明:到此为止,有限元分析的求解部分已经结束。

图37 节点选择

(七)分析结果浏览

1(绘制节点位移云图。点击主菜单中的“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弹出对话框,选中右上列表框“Translation”栏中的“UY”选项,其他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按钮,即可显示本实训工字钢梁各节点在重力和Fy作用下的位移云图,如图40所示。同理,通过在图39所示对话框中选择不同的选项,也可以绘制各节点的应力以及沿其他方向的云图。

2(列举各节点的位移解。点击主菜单中的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弹出对话框如图39所示,全部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并

弹出一

列表窗

口,显示

了该工

字钢梁

各节点

图38 施加载荷时的参数设置的位移

情况,显然,由于受力方向为y方向,因此,从窗口数据看出,各节点沿y的位移最大。

图39 节点位移显示设置

3(显示变形动画。点击应用菜单(Utility>Menu)中的“Plot

Ctrls>Animate>Deformed

Result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Time delay”文本框中输入:0.1,并选中右列表框中的“UY”选项,其他保留缺省设置,点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即

可显示本实训工字钢梁的变形动画。由于分布力Fy作用于梁中间,可以看出Fy对梁的局部作用过程。

说明:到此为止,有限元分析的后置部分已经结束。与实验一一样,本实验还可以显示其他许多结果。例如,各单元沿各方向产生的应力、应变等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尝

图40 节点位移云图

试。

(八)ANSYS软件的保存与退出

保存与退出步骤与前面的实训步骤相同,请参考。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 二、教学重点 重点: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自主学习和尝试,互动式讨论.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现实生活中有些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是确定的,但需我们利用问题中的数据及其蕴含的关系来建立.对于已给定数学模型的问题,我们要对所确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验证数学模型的与所提供的数据的吻合程度. (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 例1.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速度v关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2)写出汽车行驶路程y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作图象;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 4)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km,试建立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本例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是确定的,需要利用问题中的数据及其蕴含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此例分段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条块图象的独立性思考问题,把握函数模型的特征. 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懂得图象是函数对应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例2.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依据.早在1798,英国经济家马尔萨斯就提出了自然状态下的人口增长模型: 0rt y y e 其中t表示经过的时间, y表示t=0时的人口数,r表示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下表是1950~1959年我国的人口数据资料:(单位:万人) 年份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人数55196 56300 57482 58796 60266 年份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f l e x s i m仿真 实验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 输到分类输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 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 器检验合格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 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 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 暂存区上;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 材料都到达时,就可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normal(400,50)B:normal(400,50)C:uniform(500,100)D: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 装置将其推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 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 验器旁的暂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 B为96%,C的合格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 货物送至货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 为返回60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 区17,18,21容量为10; ⑦.分拣后A、C存放在同一货架,B、D同一货架,之后由 叉车送往合成器。合成器比例A/C : B/D : 包装物 = 1: 1 :4 整个流程图如下: 3.模型实体设计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Ⅲ)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Ⅲ)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拟合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体验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的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拟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体会数学模型在现实生产、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建立函数模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对数据信息进行拟合,建立起函数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 三、学学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自查阅读教材,尝试实践,合作交流,共同探索。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003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紧急启动“建立非典流行趋势预测与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研究项目,马知恩教授率领一批专家昼夜攻关,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第一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决策部门参考的应用软件。 这一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拟合参数,并对全国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指出,将患者及时隔离对于抗击非典至关重要、分析报告说,就全国而论,菲非典病人延迟隔离1天,就医人数将增加1000人左右,推迟两天约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输入1000人中包含一个病人和一个潜伏病人,将增加患病人数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离措施,则高峰期病人人数将达60万人。 这项研究在充分考虑传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资发布的数据,建立了非典流行趋势预测动力学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并对非典未来的流行趋势做了分析预测。 本例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拟合,从而找到近似度比较高的拟合函数。 (二)尝试实践探求新知 例1.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发下表 (身高:cm;体重:kg)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使它能比较近似地反映这个地区未成年男性体重与身高ykg与身高xcm的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2)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 ,体重为78kg的在校男生的体重是事正常? 探索以下问题:

Flexsim实验报告实验二:流水作业线的仿真讲解

Flexsinm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用法,了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运用Flexsim 进行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分析,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深刻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在学会运用Flexsim 进行几个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分析,完成一定的探究过程,更好地将Flexsim 软件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为基础将更好地在物流中心的设计与运作方面进行统筹计划。其中包括: ? 掌握离散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 掌握Flexsim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实体的参数设置等。 ? 掌握分析流程,建立模型的方法。 ? 掌握模型运行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对象的选择和模型运行过程中被选择对象统计数据的输出和分析。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 通过实际建立仿真模型认识仿真的基本概念、感受仿真的情境。 1、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flexsim4.0软件平台,来仿真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不考虑其流程间的工件运输,对其各道工序流程进行建模。 建立一个如下描述的流水加工生产线系统: 两种工件L_a 、L_b ,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 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首先进入队列Q_in 由操作工人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min 。不合格的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送往后续加工工序,合格率为95%; L_a 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1队列中等待;L_b 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_m2队列中等待; L_a 在机器M1上加工时间为均匀分布(5,1)min ,加工后的工件为L_a2;L_b 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min ,加工后的工件叫做L_b2; 一个L_a2和一个L_b2在机器Massm 上装配成L_product ,需时为正态分布(5,1)min ,然后离开系统。 如装配机器忙则L_a2在队列Q_out1中等待;L_b2在队列Q_out2中等待; 并且让该系统运行一个月,直到流水线中的某个生产资料暂存区达到了其最大容量,则系统停滞加工。 该系统的运行效率指标由生产线的最长加工时间和最 M2 M1 Q_out2 Massm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Ⅲ)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拟合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体验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的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拟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体会数学模型在现实生产、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建立函数模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对数据信息进行拟合,建立起函数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 三、学学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自查阅读教材,尝试实践,合作交流,共同探索。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003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紧急启动“建立非典流行趋势预测与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研究项目,马知恩教授率领一批专家昼夜攻关,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第一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决策部门参考的应用软件。 这一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拟合参数,并对全国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指出,将患者及时隔离对于抗击非典

至关重要、分析报告说,就全国而论,菲非典病人延迟隔离1天,就医人数将增加1000人左右,推迟两天约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输入1000人中包含一个病人和一个潜伏病人,将增加患病人数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离措施,则高峰期病人人数将达60万人。 这项研究在充分考虑传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资发布的数据,建立了非典流行趋势预测动力学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并对非典未来的流行趋势做了分析预测。 本例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拟合,从而找到近似度比较高的拟合函数。 (二)尝试实践探求新知 例1.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发下表 (身高:cm;体重:kg)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使它能比较近似地反映这个地区未成年男性体重与身高ykg与身高xcm的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2)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 ,体重为78kg的在校男

第17讲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基础)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学习目标】 1.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具体实例,感受运用函数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通过函数应用的学习,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树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要点梳理】 要点一、解答应用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1.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 2.解答函数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求解函数应用题时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审题 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模型. 第二步:建模 在细心阅读与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进数学符号,将问题的非数学语言合理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这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应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第三步:求模 运用数学方法及函数知识进行推理、运算,求解数学模型,得出结果. 第四步:还原 把数学结果转译成实际问题作出解答,对于解出的结果要代入原问题中进行检验、评判,使其符合实际背景. 上述四步可概括为以下流程: 实际问题(文字语言)?数学问题(数量关系与函数模型)?建模(数学语言)?求模(求解数学问题)?反馈(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要点二、解答函数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应用题所用的数学语言多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用,往往篇幅较长,立意有创新脱俗之感.阅读理解材料要达到的目标是读懂题目所叙述的实际问题的意义,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接受题目所约定的临时性定义,理解题目中的量与量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确立解体思路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于有些数量关系较复杂、较模糊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理清它. 其次,建立函数关系.根据前面审题及分析,把实际问题“用字母符号、关系符号”表达出来,建立函数关系.

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导学目标】 1.通过实例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2.初步了解对统计数据表的分析与处理. 【自主学习】 1、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 ①一次函数模型:()(0);f x kx b k =+≠ ②二次函数模型:2()(0);g x ax bx c a =++≠ ③指数函数模型:()x f x a b c =+g (0,a b ≠>0,1b ≠) ④对数函数模型:()log a f x m x b =+g (0,m ≠01a a >≠且) ⑤幂函数模型:12 ()(0);h x ax b a =+≠ 2、一般函数模型应用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1) 阅读理解,审清题意:逐字逐句,读懂题中的文字叙述,理解题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明白已知什么,所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表达式:合理选取变量,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将得到的函数问题予以解答,求得结果。 4)将所解得函数问题的解,翻译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在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能画图的要画图,可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研究两变量间的联系. 抽象出数学模型时,注意实际问题对变量范围的限制. 【典型例题】 例1: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 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说课稿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加强数学应用,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课标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为此,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A版)特将“函数的应用”独立成章,其中“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是本章教材的核心内容.从教材体系和内容分析,本小节教材内容彰显如下三个特点: (1)教材围绕具体实例展开研究,各例题涉及的实际问题既有社会性,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情感上体现了一种亲和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在知识层面上本节教材没有新增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已有函数知识,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感受函数在生产、生活、科学、社会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理解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3)本小节教材是上小节“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延续和发展.上小节主要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几个函数模型,通过比较其增长速度,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小节要求根据背景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本小节是一节例题教学课,教材共安排了4个例题(例3~例6),大致分为两类,其中例3和例5是根据图、表信息建立确定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4和例6是建立函数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再根据拟合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小节分两个教学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将以教材例3和例5为基础,分别在图形和数表两种不同应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例3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图象信息建立分段函数模型;通过例5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抽象出函数模型; 2.学生在根据图表信息建立函数模型后,要求会利用所建立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函数建模的应用价值; 3.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数据处理、语言

flexsim仿真模型答案

实验一流水作业线的仿真 1、先将各个实体按下图顺序布置,再进行各参数设置。 2、source,OnCreation设置两种工件,两种工件L_a、L_b,分别以正态分布(10,2)和均匀分布(20,10)min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 3、processor定额2分钟处理工件,并使用人工运送到下一步。 第一个Processor传送到Sink与Conveyor的比例是5:95。 4、对于第二、第三个处理器也需要修改处理时间。

5、由于运行时间较长,队列的容量不够,需要修改。 6、仿真实验数据 思考题: 1、什么单元的哪些参数可以有效反映系统生产能力平衡状况? 工件B 的速度相对于工件A慢了很多,使得设备Q_m2、M2、Q_out2的闲置时间太多,不能有效利用,且暂存区Q_in 、Q_m1、Q_out1容量相对不足,所以,需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 2、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比较调整前后的运行结果。 ①、将暂存区Q_in 、Q_m1、Q_out1最大容量改为25; ②、将发生器1的到达时间间隔,改为正态分布(16,1)分钟,发生器2的到达时间间隔,改为均匀分布(12,20)分钟; ③、处理器2的处理时间改为均匀分布(8,11),处理器3的处理时间改

为正态分布(12,2)。 3、学习仿真建模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Flex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是我第一次真正的使用仿真软件,感觉很很有意思,所以自己一直很投入的做实验,也从这个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许多收获。 首先是通过这次实验,让我了解和熟悉了Flexsim仿真软件,并初步的学会了运用该软件来模拟物流系统中所要涉及的过程及步骤。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此要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总的来说,学习Flexsim的过程是比较艰辛的。虽说事前查阅了相关书籍,但实践的时候却发现远远不止于此,上机操作时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说的那样,知行结合才能成功。要想学好这门课程,理论仅仅是一个入门基础,真正的付诸于实践才能使我们真正进入这个学科,了解它的内涵。由此推及各个学科,如果真的想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的话,不仅要把理论知识学精,更要敢于动手操作,勇于去实践。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1(必修),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象和表格提供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建立函数模型; 2.会利用建立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概括、数据处理、语言转换、数学建模等数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感受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2.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换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经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观点. 三、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材共有4个例题,大致分为两类,其中例3和例5是根据图表信息建立确定性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例4和例6是建立拟合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小节分两个教学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以教材例3和例5为基础,分别在图形和数表两种不同应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图、表信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知识,并在上一节《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学习中,初步体会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比较弱,且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整体驾驭能力和局部处理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完成从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向符号语言的转化,并建立函数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成果提出课题 学生交流上节课作业题“请举出生活中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的成果,提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函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建 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也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分析探究解决实例 【例1】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 图1所示. (1)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意义;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上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动点从点开始沿折线向点运动,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图像是() A.B.C. D. 3.如图所示是某一容器的三视图,现向容器中匀速注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可能图象是( ) A.B.. C.D.

4.某市出租汽车的车费计算方式如下:路程在3km 以内(含3km )为8.00元;达到3km 后,每增加1km 加收1.40元;达到8km 后,每增加1km 加收2.10元.增加不足1km 按四舍五入计算.某乘客乘坐该种出租车交了44.4元车费,则此乘客乘该出租车行驶路程的km 数可以是( ). A . 22 B . 24 C . 26 D . 28 5.已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0,)-∞+∞,当0x >时,()ln(|1|1)f x x =-+,则函数()f x 的图象大致为( ) 6.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支股票,随即他将这支股票卖给乙,甲获利10%,而后乙又将这支股票返卖给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九折将这支股票卖给了乙,在上述股票交易中 A .甲刚好盈亏平衡 B .甲盈利1元 C .甲盈利9元 D .甲亏本1.1元 7 ) 8.已知函数22,0()2cos ,0 x x f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x 是偶函数 B .()f x 是增函数 C .()f x 是周期函数

D .()f x 的值域为),2[+∞- 9.某公司招聘员工,面试人数按拟录用人数分段计算,计算公式为y = 其中,x 代表拟录用人数,y 代表面试人数,若面试人数为60,则该公司拟录用人数为 ( ) A . 15 B . 40 C . 25 D . 130 二、填空题 10.某出租车租赁公司收费标准如下:起价费10元(即里程不超过5公里,按10元收费),超过5公里,但不超过20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按1.5元收费,超过20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再加收0.3元. (1)请建立租赁纲总价y 关于行驶里程x 的函数关系式; (2)某人租车行驶了30公里,应付多少钱?(写出解答过程) 11.经测算,某型号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每小时耗油量y (升)与速度x (千米/每小时) ()50120x ≤≤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0,50,80 (Ⅰ)该型号汽车速度为多少时,可使得每小时耗油量最低? (Ⅱ)已知,A B 两地相距120公里,假定该型号汽车匀速从A 地驶向B 地,则汽车速度为多少时总耗油量最少? 12.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P (元)与时间t (天)的函数关系是 30,015,60,1530,t t t N P t t t N +<<∈?=?-+≤≤∈?,该商品的日销售量Q (件)与时间t (天)的函数关系是40(030,)Q t t t N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金额的最大值,并指出日销售金额最大的一天是30天中的第几天. 13.某化工厂打算投入一条新的生产线,但需要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投入生产.已知该生产线连续生产n 年的累计产量为f (n )=n (n +1)(2 n +1)吨,但如果年产量超过150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结课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实验报告 (2) 一、实验名称 (3)

二、实验要求 (3) 三、实验目的 (3) 四、实验设备 (3) 六、实验步骤 (4) 1 概念模型 (4) 2 建立Flexsim模型 (4) 3 优化实验: (19) 七、实验体会 (20)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仿真实验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利润分析,找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实验设备 (1)硬件及其网络环境 笔记本电脑、局域网或广域网。 (2)软件及其运行环境 Flexsim,Windows 7。 五、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基于对某生产供应链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其中一些不好的运营状况,对厂商的产品生产、供应、配送过程的一些数据进行思考讨论,得出一些更合理的运营数据,为验证我们所设想的运营数据在实际的运营中是否合理,我们创建了这些厂商的运营仿真模型,并为模型设置我们小组思考讨

论所得的参数。 六、实验步骤 1 概念模型 2 建立Flexsim 模型 第一步:在模型中加入实体 从模型中拖入3个发生器、6个处理器、3个货架、3个暂存区和1个接收器到操作区,如图:

第二步:连接端口 根据配送流程,对模型进行适宜的连接,所有端口连接均用A连接,如图: 第三步:发生器的参数设置 为使发生器产生实体不影响后面处理器的生产,尽可能的将时间间隔设置尽可能的小,并对三个发生器做出同样的设定。 打开发生器参数设置窗口,将时间到达间隔设置为常数

范文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初期利润增长迅速,后来增长越来越慢,若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反映该公司调整后利润y 与产量x 的关系,则可选用( ) A .一次函数 B .二次函数 C .指数型函数 D .对数型函数 解析:选D.一次函数保持均匀的增长,不符合题意; 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有增也有降; 而指数函数是爆炸式增长,不符合“增长越来越慢”; 因此,只有对数函数最符合题意,先快速增长,后来越来越慢. 2.某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数量y A .y =2x -1 B .y =x 2-1 C .y =2x -1 D .y =-+2 解析:选D.画散点图或代入数值,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故选D. 3.如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者和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80 km 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骑自行车者用了6小时,沿途休息了1小时,骑摩托车者用了2小时,根据这个函数图象,推出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 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 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 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解析:选A.由图象可得: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正确;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正确;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正确. 4.长为4,宽为3的矩形,当长增加x ,且宽减少x 2 时面积最大,此时x =________,面积S =________. 解析:依题意得:S =(4+x )(3-x 2)=-12 x 2+x +12 =-12(x -1)2+1212,∴当x =1时,S max =1212 . 答案:1 1212 1 ) A .指数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解析:选C.画出散点图,结合图象(图略)可知各个点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可用一次函数表示. 2.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 A .14400亩 B .172800亩 C .17280亩 D .20736亩 解析:选=10000×(1+20%)3=17280. 3.某商品价格前两年每年递增20%,后两年每年递减20%,则四年后的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变化情况是( ) A .增加% B .减少% C .减少% D .不增不减 解析:选B.设该商品原价为a , 四年后价格为a (1+2·(1-2=. 所以(1-a ==%a , 即比原来减少了%.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第30、31、32课时: 备课人:鞠清永 P例3、例4) 教学内容:§3.2.2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 102 教学目的:①通过实例“汽车的行驶规律”理解一次函数、分段函数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②在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会数学与物理、人类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分段函数、指数型函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函数模型的建立; P例3 教学流程:①组织学生学习 102 ②归纳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③小结、课外作业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学习例3 例3. 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2-7所示。(1)求图3.2-7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 (2)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km,试建立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与时间t h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像。 ①阅读题目(注重阅读能力训练) ②分析解答本例 ③反思 二、课堂小结与课外作业

小结:① 解答应用题的难点在建模,而建模的关键是审题; ② 解答应用题的答语是解题目的之一。 课外作业:教科书104P 课后练习 第 1、2 题 第31课 教学内容:§3.2.2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102P 例4) 教学目的:① 通过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模型使学生学会指数型函数的应 用,了解函数模型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② 在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会数学与物理、人类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数型函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函数模型的建立; 教学流程:① 组织学生学习102P 例4 ② 归纳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③ 小结、课外作业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学习例4 例4.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依据。早在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就提出了自然状态下的人口增长模型:0rt y y e = 其中t 表示经过时间,0y 表示0t =时的人口,r 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 (1)如果以各年人口增长率的平均值作为我国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

物流系统仿真flexsim仿真实验介绍材料

实验一flexsim基本操作和简单模拟仿真(4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flexsim及其主要应用 2.学习flexsim软件主窗口 3.学习flexsim基本概念和专有名词 4.了解flexsim建模步骤 5.学会把现实系统中的不同环节抽象成仿真模型中的对应实体 6.初步认知flexsim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7.体会发生器、暂存区、传送带、吸收器的使用 8.体会A连接和S链接的作用 9.学会根据现实情况对相应的实体进行参数设定 二、实验内容 (一)仔细阅读教材第一部分 (二)按以下步骤建立第一个flexsim模型 1. 模型基本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来看看某工厂生产三类产品的过程。在仿真模型中,我们将为这三类产品设置itemtype值。这三种类型的产品随机的来自于工厂的其它部门。模型中还有三台机器,每台机器加工一种特定类型的产品。加工完成后,在同一台检验设备中对它们进行检验。如果没有问题,就送到工厂的另一部门,

离开仿真模型。如果发现有缺陷,则必须送回到仿真模型的起始点,被各自的机器重新处理一遍。仿真目的是找到瓶颈。该检验设备是否导致三台加工机器出现产品堆积,或者是否会因为三台加工机器不能跟上它的节奏而使它空闲等待?是否需要在检验站前面添加一个缓冲区域? 虽然我们以制造业为例,但同类的仿真模型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以一个复印中心为例。一个复印中心主要有三种服务:黑白复印、彩色复印和装订。在工作时间内有3个雇员工作,一个负责黑白复印工作,另一个处理彩色复印,第三个负责装订。另有一个出纳员对完成的工作进行收款。每个进入复印中心的顾客把一项工作交给专门负责该工作的雇员。当各自工作完成后,出纳员拿到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把它交给顾客并收取相应的费用。但有时候顾客对完成的工作并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此项工作必须被返回相应的员工进行返工。此场景与上面描述的制造业仿真模型相同。但是,在此例中,你可能更多关注在复印中心等待的人数,因为服务速度慢,所以复印中心的业务成本高昂。 这个仿真模型也适用于运输业。商业运输卡车通过一座桥从加拿大行驶到美国去,进入美国之前还要过海关。司机首先要取文件,然后通过安检。有三种类型的卡车。每种卡车的司机需要填写的文件不同,所以必须向不同的海关部门索取。文件填写完成后,所有类型的卡车都在同一个安检站进行安检。如果未通过检查,就必须填写更多的文件。这个情况中包含的仿真元素与上面的制造业例子完全相同,在此案例中,你可能会对桥梁上排队的卡车数量感兴趣。如果整个桥上车辆排队几英里,并且造成交通堵塞,那么你就需要对海关的工作进行优化了。

高一数学教案第四章《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北师大版必修1

§2.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初步体会应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运用函数思想处理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采用尝试、讨论方式进行探究.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引例: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大数学家孙子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道题:“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有几只鸡和兔?你知道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鸡兔同笼”问题的吗?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老师介绍孙子的大胆解法:他假设砍去每只鸡和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和兔就变成了“独脚鸡”和“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脚的数量与它们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数,即:47-35=12;鸡数就是:35-12=23. 比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 可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二)结合实例,探求新知 例1.某列火车众北京西站开往石家庄,全程277km,火车出发10min开出13km后,以120km/h匀速行驶.试写出火车行驶的总路程S与匀速行驶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并求火车离开北京2h内行驶的路程. 探索: 1)本例所涉及的变量有哪些?它们的取值范围怎样; 2)所涉及的变量的关系如何? 3)写出本例的解答过程. 老师提示:路程S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注意t的实际意义.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并相互讨论、交流、评析. 例2.某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定价20元,茶杯每只定价5元,该商店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 1)本例所涉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何种函数模型来描述? 2)本例涉及到几个函数模型? 3)如何理解“更省钱?”; 4)写出具体的解答过程. 在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完成本例题解答之后,老师小结:通过以上两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的一种模型,它把实际问题中某些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关系抽象出

Flexsim仿真学习(新手)

Flexsim仿真学习 一、序言——学习方法 1、准备 2、入门 3、深入 4、高级 5、集大成 二、系统仿真基础知识 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系统、模型和系统仿真 系统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的组合。可以分为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系统模型是反映内部要素的关系,反映系统某昔日方面本质特征,以及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形同抽象。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象模型;二类是抽象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模拟模型、图标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重点描述一下数学模型 (1)按变量分为随机模型和确定模型; (2)按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3)按变量取值分为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 (4)按时间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5)按功能用途分为结构模型、评价模型、工程模型和预测模型等。 系统仿真方法是:系统模型建立后,在模型上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随机变量的产生方法: a) 逆变换法 b) 卷积法 c) 合成法 d) 取舍法 e) 函数变换法 随机数性能测试: (1)X2测试 (2)运行测试 (3)自相关测试 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2.1、离散事件系统基本要素 离散事件系统式指状态变量随时间呈离散状态变化的系统。可以形式化的表现为: M={T,U,X,Y,Ω,λ} T为时间基;U为状态变量;X为输入变量;Y为输入变量;Ω为状态转移函数;λ状态空间。离散事件系统的描述需要5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事件、活动、进程。 1、实体(单元)。在离散事件中实体分为永久实体和临时实体两类。凡是在系统仿真器件流经系统,在仿真结束时已经离开系统的实体都称为临时实体。凡是在系统仿真期间自始自终停留在系统中的实体都称为永久实体。 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实体可能具有很多特征,但是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实体的属性,只有那些与系统仿真相关的特征才称为属性。 3、事件。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有两种事件:一种是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为。这类事件是系统所固有的,使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另一种事件就是程序事件。如,在仿真

Flexsim(仿真软件)中文版教程

教程 本基础教程将带你一起完成建立过程流、创建模型、输入数据、查看动画、以及分析输出结果的各个步骤。每一节课都是基于上一节内容的,所以学完一节课要消化它,才能进入下一节课。每节课大约需要至少45分钟的时间。在第二课的最后还包括一个提高环节,可以为你的模型增色。本教程包括下列课程; 第一课:建立一个处理3种不同临时实体类型的简单模型。每种临时实体的路径都不同。本模型中使用的实体包括发生器、暂存区、处理器、输送机和吸收器。对模型表现的基本统计做了介绍,也介绍了每一实体的参数选项。 第二课:使用第一课中建立的模型。用户添加操作员和运输机。介绍实体的属性界面,进一步讨论附加统计分析。 第二课提高内容:完成第二课之后,介绍如何使用记录器实体向模型添加3D图表和图形。同时也介绍了如何使用可视化工具添加3D文本。 第三课:使用第二课中的模型,用户将要添加货架和网络路径。将会添加高级统计功能和模型逻辑编程功能。同时也将使用表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每一课将会按照下列格式: 1. 介绍 2. 本课学习内容 3. 估计完成时间 4. 模型描述 5. 模型数据 6. Flexsim软件概念学习 7. 逐步模型构建 如果学习此课程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Flexsim技术支持的电话是801-224-6914(美国),或者发邮件到 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ea10395945.html,. 希望你在学习如何使用flexsim来优化你们的流程的过程中感到愉快。 重要提示:你必须在电脑上安装Visual C++.NET编译程序,否则此Flexsim软件将不会正确工作。flexsim 评估版本附带的编译器并不具备与Microsoft Visual C++零售版本同样的能力。如果你没有Visual C++ .NET,在购买Flexsim软件时,你可以选择捆绑购买Visual C++和Flexsim软件。 1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集美大学 实验课程: Flexsim仿真实验姓名: 阮达毅学号: 2007956028 班级: 物流0791班学院: 航海学院 报告成绩: 实验项目1 混合流水线系统仿真与分析 1建立概念模型 1.1概念定义 多对象流水线生产有良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可变流水线,其特点是:在计划期内,按照一定的间隔期,成批轮番生产多种产品;在间隔期内,只生产一种产品,在完成规定的批量后,转生产另一种产品。另一种是混合流水线,其特点是:在同一时间内,流水线上混合生产多种产品,按固定的混合产品组组织生产,即将不同的产品按固定的比例和生产顺序编成产品组。一个组一个组地在流水线上进行生产。 1.2模型描述 一个工厂有5个不同的车间(普通车间,钻床车间,铣床车间,磨床车间,检测车间),加工3种类型产品。每种产品都要按工艺顺序在5个不同的车间完成5道工序。 假定在保持车间逐日连续工作的条件下,仿真在多对象平准化中生产采用不同投产顺序来生产给定数量的3种产品。通过改变投产顺序使产量、品种、工时和负荷趋于均衡,来减少时间损失。

如果一项作业在特定时间到达车间,发现该组机器全都忙着,该作业就在该组机器处排入一个FIFO规则的队列的暂存区,如果有前一天没有完成的任务,第二天继续加工。 1.3系统数据 普通车间钻床车间铣床车间磨床车间检测车间机器数量 3 3 2 3 1 普通机床钻床铣床磨床检测 产品1 5 5 4 4 6 产品2 4 4 3 4 3 产品3 4 5 3 4 1 总数(个) 每批量(个) 时间间隔(min) 产品1 1000 10 3 产品2 500 5 3 产品3 200 2 3 1.4概念模型 毛坯 普通机床钻床铣床 成品检测磨床 2建立Flexsim模型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有实体: 从左边实体库中依次拖拽出所有实体(一个Source,5个Queue,12个Processor,一个Conveyor,一个Sink)放在右边模型视图中,调整至适当的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