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案全本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案全本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教材分析:

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可以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从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面来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从而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天体的定义、类型及其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2. 运用材料结合实际说明太阳辐射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作用

3. 分析太阳系模式图,结合图表信息概括总结地球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主题探究、总结

六、学生分析: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人类迄今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

案。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一幅“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生成、演化离不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宇宙具有物质性特点,

宇宙中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天体: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

学生思考:判断下列是否天体:白云?亟待发射的卫星?正在工作的嫦娥卫星?

宇宙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在练习本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并大概的确定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

总星系(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

150亿光年)

河外星系(星系)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师生共同阅读] 知识窗: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察到的宇宙范围会不断扩大,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开发宇宙的重大事件。

在所有的恒星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并且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下面我们就学习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

【课堂练习】

二、太阳

1.太阳的概况:

学生阅读归纳总结:

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验讨论,然后再结合课文简要的归纳

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3. 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学生阅读知识窗,列表对比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从类型、发生的位置、周期等方面分析)太阳大气的异常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1-1-15“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思考一下问题:(1)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约为11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的确会对气候有影响。学生阅读课文6、7页归纳: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

很多同学都相信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如果你生活在其他星球,你认为这颗星球应为你的生存提供什么条件?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根据图1-1-11 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分布。

我们常用运动的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试根据图1-1-11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⑵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是不是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共面性)

⑶八大行星公转运动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近圆性)

⑷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得出结论]从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设问导学]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结合表1-1-1回答下列问题:

⑴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⑵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得出结论]地球与九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比较,没有特殊的地方,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

[承转提问]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是哪些条件决定着地球上能繁衍出勃勃生机。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地球处在怎样适合生物生存的宇宙环境中?

[结论]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的空间运行轨道

[讨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处在这样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地球自身又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哪些条件?

[结论]日地距离适中——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o,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对地表保温)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差变化幅度不太大,适宜生命的新陈代谢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课下作业基础训练相关题目。预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基础知识

十、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三、太阳

1.太阳能量来源——核聚变

2.太阳的大气层:光球、色球、日冕

3.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

4.太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存在生命的行星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节主要讲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计算的思维方式,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判读晨线和昏线,以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依据确定太阳直射点及日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教学生进行区时和地方时计算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如要理解北京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区时和地方时等概念,要注意时差确定的方法,要注意用“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的规律判断是用“加时差”还是“减时差”;在帮助学生掌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时,要抓住“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转”这一规律,以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掌握地球自转特点、昼与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的产生。

2、学案导学

3、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1、方向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同学画出以下示意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

A图方向为自西向东(箭头从左到右);B图为逆时针方向;C图为顺时针方向。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个恒星日32时56分4秒

3、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地球自转的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

地球仪演示、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为0,其它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

样,大约是15°/小时。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总结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①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1670千米/小时;北纬600各点的线速度是837千米/小时。

②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可进一步设问,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 (略)

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1/2)

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文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文昌)

(过渡)地球昼夜不停地自转,这种运动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 首先应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有着本质的区别。

用手电筒或投影仪的光线模拟太阳的平行光线,教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平行的光线照在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上,就产生了向光的半球和背光的半球,即产生了昼夜现象。昼夜半球的界线叫晨昏线(圈),其中一半为晨线,另一半为昏线。

转动地球仪,可看到昼、夜半球不断变化,即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可结合演示,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区别?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及其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时刻不停的自转。强调:①若地球是静止的,只有昼夜之分,没有昼夜交替。

3、昼夜半球:下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是黑夜;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是白天。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上图中AB线为晨昏线。

4、晨昏线(圈)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

(2)所在平面永远平分赤道。

(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应当是静止的,根据物理学的相对运动原理,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应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即不断地向西移动,速度为15°/小时。

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

从中总结经验。判断方法如下:

第一种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如图一,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

侧为昏线。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如图二左图;昏线正好相反如图二右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中心点为__________极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_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__,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

(3)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_。

(4)A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

(5)C点再转过多少千米后日落地平线以下?__________。

【剖析】第(1)题,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中心点为北极点。第(2)题,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则为18时,图中C点即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其所在经度根据标注出的180°经线可以推断出为135°W,也就是135°W为6时,而A点所在经线0°位于C点135°W以东135°,时间应加9小时,为15时。地球表面各地昼夜长短可根据昼弧、夜弧长度判断:地球表面某点一昼夜围绕地轴在所在纬线圈上旋转一圈,纬线圈中处于昼半球中的称为昼弧,处于夜半球的称为夜弧。C点昼弧长最短为12小时,B 点昼弧长最长为18小时。第(3)题,角速度均相同,线速度根据各点纬度可以推断出。第(4)题,A点可以根据图示判断;B所在纬线圈与晨线交点即日出点。第(5)题,C点位于赤道,昼夜等长,日落在12小时后。

【答案】(1)北

(2)15 C 12

(3)A=B=C C>A>B

(4)23°26′N、0° 3

(5)约2万千米

(五)布置预习

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九、板书设计

一、地球自转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

十、教学反思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

一、教材分析见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和学生的探究全面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理解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进退规律,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来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等问题。

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理解地方时的产生。

2、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等问题。

3、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和投影片,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2010年世界杯的比赛都是在深夜或凌晨举行?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方时差异

[学生分组活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三月期间,宿迁某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

[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推导]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o,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不方便)

2、时区与区时

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为了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上进行了时区划分。关于理论时区的划分,初中地理已有明确描述,这里可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o*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时区数=已知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已知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则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学生思考]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差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号的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2)公式中时间差的计算:当两时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差;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时差

说明:

(1)时差=4分*经度差

(2)式中+、-使用方法: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用“-”(3)经度差(经度差≤180o)的计算:

①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②两地在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③两地在180°经线两侧,则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3、日界线

[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所学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前一天的4点钟)

[交流意见得出结论]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教师活动](举例)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1-2-4,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判断东、西12区与180o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交流总结]

[知识讲解]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如下图)。

[讨论]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前面我们学习了理论时区的划分,实际上,由于时区的界线往往是参照各国的行政区划或自然界线划分的,不完全根据经线划分;许多国家实际使用的标准时,也往往不同于上述的理论区时,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时间。

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o

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印度。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朝鲜。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幅员辽阔,领土跨东5、6、7、8、9五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40oN116oE)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讨论]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北京的地方时是116o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 E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结合各城市所在时区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拨动时针。)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

[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

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

[学生活动]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规律总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在此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地转偏向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正南偏东)

2、南半球某国一条较平直的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什么?(沙金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南半球较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冲刷,右岸沉积,因此右岸的人收获大)(说明:上述两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引起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灵活思维,发展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的产生,主要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和计算方法,掌握日期判断方法。重点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五)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二、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区时和日界线

(1)时区和区时

(2)国际日期变更线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

十、教学反思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教材分析: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三课时进行,主要内容有:1.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阅读了解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图“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掌握节气的判断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黄赤交角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四、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分析

五、教学方法:图表分析

六、学生分析: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叠加,通过学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公转的的相关知识,基本思路和自转类似:基础知识、公转的地理意义,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三课时:昼夜长短与四季的更替。

一、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

【flash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课件提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结合着(图1-3-2)。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总结⑴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⑵地球近日点(1月初)与远日点(7月初)⑶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差异

【教师讲解】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由近日点到远日点越来越慢,由远日点到近日点越来越快【开普勒第三定律: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归纳:】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一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通常所用的年的计算为一回归年——四年一个闰年】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课堂练习】

二、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

(1)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为多少?

(2)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讲解]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归纳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o26’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纬23o26’分别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讨论】根据我们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

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

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

⑷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②南、北回归线间的各点一年中有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③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有无阳光直射机会?

⑸回归线与极圈数值有何关系?

四、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讨论】: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何根据地轴判断地球的公转方向(地轴总是指向北)

⑵区分二分二至与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关系(近日点 1月初冬至 12月22日;远日点 7月初夏至 6月22日。近日点与远日点分别位于冬至与夏至相对偏东的位置。)

⑶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如何来判断节气?

教师讲解:判断节气的方法如下:

①先画出赤道和地轴垂直②连接日心和地心,找出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交点在赤道以南,则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则另外一侧为夏至④沿着地球公转方向:春夏秋冬判断,从而确定二分。

拓展: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则全球的直射范围与极昼极夜范围有何变化?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课下作业基础训练相关题目,预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㈠正午太阳高度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应用

一、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

三、教学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方法、应用

四、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图例分析,自主归纳

六、学生分析

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辅助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分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提问考查上节课相关知识点

课本14页材料: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