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

姓名:欧阳世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历史

指导教师:郑祖铤

20080519

摘要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由初步城市化向基本实现城市化的过渡,既上承南北战争前初步城市化的成果,又下启大都市区化、郊区化新阶段。城市化总体上由东北部开启,逐渐向中西部、南部扩展。各区的城市化并非是平衡发展的,相反,各区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而呈现不同的特色。

本文首先对城市化内涵以及城市化标准进行了界定。定义明晰后,笔者对各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于此时期美国的中西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更为明显和迅速,因此,对于这两个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在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时,笔者分小节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移民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在肯定工业化巨大作用的同时,笔者着力对城市化观念、城市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将无形因素引入城市化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探讨美国城市化。

最后,笔者扼要地从科技、工业、政策等几方面探讨了美国城市化的影响并把对美国的分析归结到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上来,以期达到本文撰写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城市化;工业化;观念;政策

Abstract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from initial urbanization to basically urbanization. On the whole of the course, it started from the northeast, and gradually expanded to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 All of the region were not balanced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they have their ow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clear definition and standards was given at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urse of the urbaniz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ha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time, the two areas was studied in detail.

In analyz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transportation, immigration,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mpact on urbanization in section. While affirming the role of the great industrialization,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city and urban policy. The author tried to introduce intangible factors into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give American urbanization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Finally,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nited States was discussed. All of the analyses were attributed to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city. That was the ultimat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achieve.

Key Words: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concept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2008 年 5 月 19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 2008 年 5 月 19 日

导师签名:日期: 2008 年 5 月 19 日

引言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之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与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息息相关,城市发展的不同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反映、竞争力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逾越的自然历史过程。

历史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报告中曾指出:“历史研究将更加明确为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服务,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当前的历史运动中提出的问题,如人口、城市、乡村、交通、西部开发等,以及涉及中国国际战略的有关问题,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提出:“关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及其经验教训的问题等,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受到关注。”

综合上述原因,本文选择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来作为论文的主题。

此阶段正是美国由初步城市化向基本实现城市化的过渡。既上承南北战争前初步城市化的成果,又下启大都市区化、郊区化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总体上看,虽已起步,但又远未及逆城市化的程度。因此,对美国此时段的城市化进行研究,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历史经验,不仅在城市化理论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我国目前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而言,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史学界只是零星出现一些城市史著作,多属于纯记述性的城市志。1933年,老阿瑟?施莱辛格撰写《1878-1898年间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强调了城市在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还发表《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发挥了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思想,由此引发美国史学界撰写城市史热潮。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论著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分期阐述城市的发展,二是记述性的单个城市志。如查尔斯?盖茨的《城市在西进运动中的作用》、拉尔夫?韦尔德的《典型的美国城市布鲁克林》、奥斯卡?汉德林的《1790-1865年间波士顿的移民》等等。

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对城市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探索有了较大的进步。1961年兰巴德写成《美国史学家与城市史研究》一文,较系统地提出了城市化概念,加强对社区的理论探讨并主张从宏观角度对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此外,还有罗伊?卢博夫写的《城市化进程: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理查德?韦德的《城市边疆:1790-1830

年间西部城市的兴起》、斯塔夫?霍尔特的《美国历史上城市运动的一些后果》等等。

二战后,城市研究形成飞跃性局面。第一,城市史研究的专业人数增多,著述内容广泛、种类增多,范围拓宽,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纳入研究体系,出现大量教科书、丛书、季刊等。如格莱布与布朗合著的《美国城市史》、麦凯尔维的《美国城市化比较历史》、韦德的《美国的城市生活》、西奥多?赫什伯格《对城市进行多学科研究的新城市史》、砍布纳的《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等等。第二,“新城市史”学派应运而生。他们主张要历史与现实联系,扩大城市史的研究范围,充分运用计量分析方法。

我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城市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晚于我国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界对美国城市化的研究。到了90年代,该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史学界的重视,对美国城市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研究者借鉴了人口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及面广,并有一定深度。丁则民先生率先在国内进行了美国城市史的研究,随后,王旭、梁茂信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先后加入其研究行列。另外,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在美国城市化研究方面起步也较早。l996年起,由王斯德、郑寅达先生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开始从事国际大都市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为个案,围绕纽约移民问题、纽约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特点、纽约人与社会生活等专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重视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研究,以探索人文因素如何影响城市的风貌与品位,影响城市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目前国内关于美国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和特点;区域性城市化;城郊化;人口流动、移民与黑人问题;个案城市;中美城市与区域比较;宗教与美国城市化。

1.关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和特点问题。黄柯可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后,生产专业化日益分明,启动了城市化。凡工业发展速度快、完成早的国家,其城市化程度相对也高。城市化的完成晚于工业化的实现。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完成城市化进程。美国城市化首先开始于美国东北部(原来英国的殖民地),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向西部推进,扩展到全国。

2. 关于区域性城市化问题,我国学者主要集中研究美国西部。何顺果把西部城市化归纳为三种道路。他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低于东北部,这种情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大的改变,对西部城市化程度不可高估;王旭则认为,城市化贯穿于整个西部开发,西部城市化建立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并以重工业为基础,城市化水平相当高,城市经济成熟,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体系。

3.关于城郊化问题。应世昌从种族关系和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出发,提出了郊区化的原因。郝克路主要从联邦政府的住房措施和政策上探索原因。陈奕平从两个方面

分析了这一问题,一是工厂大规模迁往郊区,政府机构相应地外迁;二是新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他们极大地依附公司、政府,提倡家庭中心主义,导致了城郊化。黄柯可认为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关系密切,它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城郊化是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结果。80年代后,一部分人开始陆续从郊区迁回了城市。在对今后美国城市化发展方向的认识上,黄柯可认为城郊化仍将是以后城市化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而王旭则认为今后美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是大都市区化而不是城郊化。

4.关于人口流动、移民和黑人问题。梁茂信在《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中认为,如果没有外来移民,美国城市化进程就会滞后几十年。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积极贡献远远超过他们的负面影响。黄柯可《欧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一文着重分析了美国人口流动的分期。胡锦山的《20世纪美国城市黑人社区问题》一文探讨黑人问题,指出大批黑人涌入城市导致了黑人聚居区的出现,对白人造成就业压力,使美国原有的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更为尖锐。黑人聚居区的生活条件恶劣,贫困、失业现象十分严重,造成黑人聚居区犯罪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动乱的温床之一。

5.关于个案城市研究问题。丁则民《"西雅图精神"刍议》一文从西雅图人所具有的进取、创造、团结的西雅图精神出发,探讨了西雅图城市化发展的轨迹。他认为西雅图精神使西雅图从一个小镇一跃成为西北部的首位城市。张宏在《70年代以来纽约的新形象和新问题》中则分析了纽约利用便利的地理条件,较早地开始工业化,兴建完善的交通运输,发展灵活多样的产业结构,迅速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商埠发展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此外,王旭对菲尼克斯的崛起、万心蕙等对迈阿密的创建与发展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6.关于中美城市和区域比较问题。冯承柏与罗宣从天津与费城的人口及其构成,住房和交通,教育设施,产业结构变化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同性正在增加。张爱民分析了纽约在战后克服东北部经济衰落和郊区化的冲击,通过一系列经济结构的调整,地位再度复兴,并日益巩固的过程。彭顺生则将洛杉矶与广州进行比较,探讨了两者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共性、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王旭和韩宇将美国中西部与我国东北部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分析了工业城市内在发展机制作用。

7.关于宗教领域问题。金卫星在《略论宗教在美国城市化中的作用》一文中对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他指出宗教从人的精神信念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介入城市化,引起城市各阶层在伦理道德准则、爱国主义信念、对现实世界的责任感的精神共鸣,在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郭尚鑫在《美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基督教1865—1918》一文中,把基督教与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考察,揭露市政腐败,改进城市道德,开展救济,提倡禁酒,努力使城市恢复纯净。

美国城市化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开矿、修路启动等因素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以上这些观点一些论文和著作中都有所涉及,但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方面却鲜有论述。此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呈现多元性,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研究著作比较少涉及。市民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应该作为判断城市化的标准,尚有待于不断开拓与探索。

本文试图创新之处在于:

1:现有论文重点集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探讨,本文将加强对美国中部地区的探讨,以此为中国的中部崛起提供借鉴。

2:现有城市化评价标准侧重经济学分析上有形量的积累,本文试图将城市观念等无形因素引入评价体系。

3:现有城市化动力机制中侧重工业化影响,本文试图加入城市政策走向分析。

在论文研究方法方面,本文综合运用文本解读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方面,本文第一章对城市化以及城市化的标准进行了界定。文章首先分析了各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站在综合分析的角度,本文将城市化定义表述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对于城市化的标准,本文采用学界比较公认的数据标准。在这一节,作者强调,城市化并不直接等于社会进步。城市化的社会目标也不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是人为地对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的结果。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既定的社会目标,而不是代表城市化水平的数字本身。

论文第二章分别就各区域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本章开头,论文简要介绍了当时的国际背景。论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美国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南部城市化的整体情况,其中重点探讨了中西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描述性介绍之后,作者提炼出各区域城市化的特色加以综合比较。第二小节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农业、工业化、移民、城市观念、政策导向等七个部分对之以探讨。由于以往论文偏重强调工业化等有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此着重对动力机制中的无形因素进行了一番探讨。

第三章简要地概括了美国城市化的影响和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本文将启示归纳为:把握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重视无形因素的作用三个方面。至此,对于美国城市化的分析又回归到论文撰写的最终目的之上。

第1章城市化及其标准的界定

1.1 城市化

如何界定城市化?学术界众说纷纭。由于各门学科基于本身的特性,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侧面观察和判断城市化,因而对城市化的涵义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强调从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认为“城市化是指从以人口稀疏并相当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1]部分学者将城市化定义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2]

地理学强调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变,把城市化看作人口在某一领土空间集中的过程,[3]注重从人和土地相结合的“地域”出发,认为城市化的本质在于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及多种经济和生活用地空间的集聚,因而将城市化定义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4]

社会学强调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空间位置而注重对人的行为,尤其是有关典型的城市生活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相互协调关系的研究。

人口学强调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带集中的过程,将城市化定义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5]并指出这一过程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二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历史学认为城市化是一种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强调“把城市放到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去研究,注重在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 我国学者王旭在他的著作《美国城市史》里将城市化定义为“一个变传统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7]

还有学者提出物质上的城市化和意识上的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树木的增加,城市地域的逐渐扩展,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后者表现为城市居民脱离原有的乡土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并扩散和推广到农村地区。“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8] 也有学者提出广义城市化和狭义城市化之说,前者认为城市是一种滋生于地表的一种渐变的人文现象,城市产生之日,就是城市化开始之时。欧美一些学者多持这种

观点。在《大百科全书》里,将urbanization定义为“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带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以产业革命为界,分为古代城市化和现代化城市化。[9]我国学者宋丁认为,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10]后者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化开始的,指的是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逐渐向城市方式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不断推进的过程。这是目前学术界所持的一个较普遍的观点。

不论我们学者把城市化的起点定义在城市的产生还是工业化之时,我们都可以看到,城市化是个历史过程,城市发展的过程必然囊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撇开学科之见,来看城市化的本质,就会发现:城市化既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先进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同时还是适应生产方式、创新生活方式并加以推广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三个过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表里。人口集中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先进生产方式的变更,可以归结为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生活方式变更的过程,着重描述的是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结果。

总而言之,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应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分析。本文将城市化定义表述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

1.2 城市化标准

学界一般将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作为城市化起点,达到20%以上即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到了50%左右则成为城市化国家,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市区向郊区扩展的现象,但此后城市化仍保持一段增长时期,到70%左右开始放慢下来。[11]这就是说,城市化过程要经历发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基本变化规律是:发生阶段变化速度缓慢,发展阶段变化速度加快,成熟阶段变化速度又趋缓慢,全过程呈曲线运动。

由于城市化是适应经济发展而进行的社会变革过程,因此,城市化总是具有某种被动性,其发展方向也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城市化的社会目标和社会效果,在一开始往往是不确定的,而且往往负面效果要大于正面效果。尽管如此,城市化还是有目标的。城市化的社会目标应是:兼顾经济与社会利益,体现时代感,追求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满足人们交往的社会需要。这就要求城市发展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求;既要追求经济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发展给城市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兼顾社会公平;既要使城市文化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时代烙印,更要时刻不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使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得到发展。应该肯定的是城市化不直接等于社会进步。城市化的社会目标也不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是人为地对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既定的社会目标,而不是代表城市化水平的数字本身。

第2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19世纪最后30年代中,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将近两倍。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同的,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居第一位,占32%,美国占23%,德国占13%,法国占10%。19世纪8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1%,美、德、日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迅速,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俄国和日本发展的速度虽然较快,但它们工业产量所占的比重还很小。

就美国来说,其经济在19世纪上半叶进入第一个高涨时期,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城市化也只是地区性现象,发轫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并不明显。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只有纺织和冶炼等不多的部门有工业化的痕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直接关系表现得并不突出。工业化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局限,经济重心偏于东北一隅,城市也相应地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狭长地带的北部,如纽约、波士顿、费城等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以商业活动为主,起着对外贸易和对内交流的中心作用。由于西部开发和铁路铺设的刺激,工业化持续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带动了中西部的开发,间接地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城市的繁荣。在密西西比河畔及其以东的内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中小型城市,它们主要作为东北部和内陆地区经济往来的中转站。1815-1854年是美国修建运河的高潮期,此时它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而东北部经济结构仍带有很多不成熟的特征,诸如:企业规模很小、专业化程度非常低,这是全国各城市的普遍现象。总体上来说,美国内战以前,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然而,正是此时期城市的初步发展,奠定了现代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基础,为更大规模的城市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19世纪后期,美国进入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即实现近代美国向现代美国转变时期。可以说,这个时期是美国历史的分水岭,“在分水岭的一边,主要是一个农业美国,至少在理智上遵守由17、18世纪承袭下来的政治、经济和道德原则。这个美国在物质和社会方面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就整体来看,它自信,自强,自给自足,并且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命运。在分水岭的另一边,是现代美国,它主要是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国家,但也为旧世界所特有的

那些困难问题所困扰,在人口、社会组织、经济和技术诸方面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而且试图改变传统的组织机构和旧观念,以适应新情况。”[12]

2.1 各区域城市化进程

本文采取被学术界普遍认可、同时也最具权威性的分区方法即美国人口统计总署所划定的下列四大地域及其子区域对城市化进行探讨。

2.1.1东北部城市化

东北部(Northeast):包括新英格兰(New England)的缅因、新罕布什尔、佛蒙特、麻萨诸塞、罗得岛、康涅狄格和大西洋中部(Middle Atlantic)的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等9个州。

美国工业化发轫于东北部,19世纪中期东北部成为全国制造业与财政中心,集中了全国制造业的五分之四和城市人口的五分之三。工业化起步早,城市发展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1860-1900年该地区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每十年平均上升7.8%以上,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90年全国平均每三个人中有一个居住在城市,而东北部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居住在城市。以纽约为例,该市人口增长非常迅速,1860年人口为117万;1900年它与布鲁克林合并之后,人口将近300万,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1920年更增加到为562万,在全国城市中一直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他城市如波士顿、费城等也有较大发展,比如,费城1890年人口就超过了100万,该城市人口从1860年到1900年增长近3倍,达150万,在全国居第三位。麻萨诸塞1860年人口为123万,到1900年达到280万,新泽西1860年人口为67万,1900年为188万。与此同时,城市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纽约从1870年的国际性大都市,1920年一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910年在大纽约地区,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制造公司528家,有100万资产以上的托拉斯公司44个;[13]独占美国国民财富三分之一的洛克菲勒和摩根两大财团都以纽约为大本营。其内部的产业机构原先比较发达的第二产业如机器制造、造船业等开始让位于服装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整个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通讯信息、商业、金融保险等取得显著地位。

2.1.2 中西部城市化

中西部(Midwest):包括中央东北部(East North Central,历史上称为老西北部或大湖区的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执安、威斯康新和中央西北部(West North Central)的明尼苏达、衣阿华、密苏里、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内布拉斯加、堪萨斯

等12个州。

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进入了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鼎盛时期,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转向中西部。中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且它又靠近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东北部,有地利之便。可以说,城市化向中西部的推进,既是东北部工业化的延续,又伴随着以钢铁、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高潮,是在美国经济的起飞时期、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最直接反映。因此,中西部城市化建立于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起点较高,由此进入一个大机器工业兴隆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西部形成了一个新的重工业区,尤其是芝加哥脱颖而出。以之为例,19世纪初,芝加哥还是人迹罕至之处。30年代后移民大军西进,芝加哥日见兴隆。1837年它正式组建为市。50年代后,铁路的铺设又给芝加哥带来福音,使之成为中西部重镇。尽管这个城市在1871年因特大火灾使全市的三分之二化为灰烬,但在东部资本的资助下,余燃未尽时即开始重建,且速度极为神速。1860年到1890年,芝加哥的人口增长了10倍,而其制造业就业人数竟增长了30倍。[14]1900年该市人口增至200万,每10年翻一番,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在当时的世界城市中雄据第五。

芝加哥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特点,其中之一便是企业规模大。由于工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高度的集中。这与同一时期的纽约相比,反映得更加明显:纽约工业结构形成于工业化初期,以独资经营或少量合资经营的小型企业为主。芝加哥大多数企业创办较晚,创建伊始规模就很大,尤其是新兴部门。如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佣工人数量相当于纽约同类行业的6倍,大规模肉类加工业相当于23倍。在所有企业平均雇用人数中,1870年纽约为20人,芝加哥为25人,到1919年,纽约上升到25人,而芝加哥则骤增至48人,几乎相当于纽约的2倍。丹尼尔?布尔斯廷曾对芝加哥做出了评价:“人类至少要经历一百万年的时间才出第一个有一百万人口的城市社会,然而芝加哥人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业绩。”[15] 以芝加哥这个巨大的交通枢纽为中心,中西部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除以芝加哥这种综合性工业大城市之外,还有三种类型城市:一是地方性中心城市,以某种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如圣路易斯、底特律、匹兹堡、辛辛那提等;二是在地方性中心城市周围兴起的大批与其主导产业相匹配的中小型城镇,专业化程度较高又相对独立;三是卫星城,隶属于前两类城市,一种是工厂城,另一种是居住城。这些不同规模、各种类型的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分布日趋均衡,进而形成以综合性城镇与专业性城镇相结合、大中小型城市相结合、互相依存、同步发展的城市体系。

随着这一体系的兴起,美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以中西部城市体系为基础,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区,亦即美国学术界称谓的制造业带。中西部城市从原来

的开采城市转变为加工城市。[16]它集中于原料产地,利用当时自然资源优势,侧重发展粮食和肉类加工、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等当时的新工业,成为美国的重工业基地。制造业实力增强,中西部商业、贸易和金融地位也随之提高,地方市场更趋活跃。这些专业化城市,竞争力强,迫使东北部城市进行相应调整,侧重巩固它的传统工业,如纺织、制革、烟草加工、日用五金等,即以轻工业为主。这样,在专业化城市基础上又形成地区专业化,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区域经济各有侧重,在原料、市场、商品技术等方面互相交流与促进,使整个美国经济更加协调,全国市场日臻完善。

由于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完善,人口持续增长,1870年超过东北部,促成美国人口、经济重心西移。据统计,克利夫兰、底特律、密尔沃基的工业劳动力人数的增长至少相当其总人口增长的两倍以上,内布拉斯加1860年人口仅两万余人,1900年跃增至十万,堪萨斯州1860年时人口为10万余人,到1900年,增长为147万余人。北达科他、南达科他虽然1869年时还未建州,但是1900年时已分别有31.9万、40.1万人。

[17]在制造业雇用人数和产值方面,中西部在全国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东北部则相对下降。中西部对东北部的依赖日益减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西部的人均制造业产值已超过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中大西洋地区,在全国各区域中居首位。这些城市因此被称作“是全国工业的奇迹。”[18]这样,中西部城市不仅较快地完成了由商业城市向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城市的过渡,而且过渡得相当彻底,从1870年到1910年全国城市化比例由25.7%上升到45.9%,成为“工业城市化”的典型。[19]作为一个完整的重工业区,它与东北部的轻工业区一道被称为美国“制造业带”,或者叫做工业布局的心脏地带,在全国经济中共享主导地位。

2.1.3 西部城市化

西部(West):包括落基山区(Mountain)的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爱达荷、犹他、内华达、亚利桑纳、新墨西哥和太平洋沿岸(Pacific,历史上称为远西部)的华盛顿、加利福尼亚俄勒冈以及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13个州。

西部位于美国经济区的边缘地带,山地居多,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在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刚刚开发出来的农业地区,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推动下,1860年才建造了十座炼铁炉,整个西部基本上还是东北地区农产品和原料的供应地,也是东北部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西部城市并非自东向西次第兴建,而是第一批具有规模的城市出现于最西端的太平洋沿岸地带。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兴起“淘金热”,基于采矿营地而形成了最初的远西部城镇。[20]由于“淘金”以浅表层采矿为主,数量有限,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内华达州和科罗拉多州相继进入深层开采。从此开始,采矿业形成了全面开发并进入工业性开采阶段。与此相应地,一支专门从事

采矿的劳工队伍逐渐形成,这种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刺激了其他方面的开发,城镇中心作用自然日趋重要。正是由于深层采矿业热火朝天地进行,带动了这个地区的大规模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许多新型城市在短时期内崛起于西海岸。

以旧金山为例,1860年人口为5万余人,1890年增至30万,成为西部居统领地位的大商埠,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9位,1910年人口再增为41.7万人。[21]60年代以后,旧金山适应深层采矿和西部全面性开发的需要,其经济结构有了较显著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商品集散地的城市,而是工商业逐步发达、经济趋于多样化的城市。60年代初,工业发展开始加快,各种冶炼厂、机械厂、木材加工厂、肉类加工厂等纷纷出现,仅钢铁冶炼厂到1867年时就有15家,雇用工人1200人,产值为200万美元。[22]到1880年,旧金山所拥有的工业企业数为2971个,资本总额为35368139美元,产值达77824229美元,在全国大城市中工业产值名列第九位。可以说,旧金山已具备了为西部生产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能力。商业方面,旧金山自创建伊始即具有优势,60年代以后其潜力得到更充分发挥,银行业和不动产业也有相应的发展。采矿业是旧金山兴起的主要动因,但旧金山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采矿点,而是面向多个采矿点乃至整个地区,而且经济结构多样化,保证了它的持续繁荣。

西部城市化具有工商业混杂的综合性特征,如丹佛之所以发展成一个较大城市,虽然与科罗拉多的大多数矿区有关,但真正推动丹佛发展,可称其为动力的却是反映商品集散地性质的服务业。到1860年它已经是大平原和落基山区商品交换的中心。西部城市工商业并重形成综合性城市,主要是因为西部城市的“点”状发展,使城市必须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它是东部商品的集散地,起到连接东西部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方圆数百里形成辐射。因此,西部城市的服务半径大,文化上的作用尤其突出。一般来说,西部城镇的报纸、剧院、学校、教堂等各类文化设施比较齐全。

此外,西部的城市化的还有一个特点,即它是土地投机商和铁路公司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推动城市选址、规划和营建活动。正如丹尼尔?布尔斯廷所指出的,在美国西部,“新的城市……是美国实业家们最早的自然聚集处。当实业家起初出现的时候,他们的主要商品是土地,其次是交通运输。土地权和运输权……转变成单纯的商品,这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现象”。[23]那些富有创业精神而又足智多谋的投资者购买土地来规划新城市,然后以高价出售给其他渴求能获得更大利益的投机商。正是这种期望推动了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地产炒作不仅使投机者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且也为城市建设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正是他们“激发了向西前进的道路”,[24]从正面激励和推动了土地、人口和资本流动的城市化导向,为美国西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贡献了力量。[25]

西部城市从零起步,到1870年太平洋沿岸人口城市化比例便达到31.2%,山区

各州为13.9%,而此时全国城市化的平均比率是20.9%。[26]落基山东麓的丹佛,在1858年还只有在建造的20几间小屋,在地图上还找不到它,尔后几十年里发展迅速,1900年时人口已达到13.4万人,一跃成为山区各州中首屈一指的城市。因此,美国西部城市史学者G?巴思把旧金山和丹佛称为“速成式”城市。再如洛杉矶,1870年时不过是仅有几千人的居民点,但以后人口的不断翻番,到1910年,人口达32万,成为在规模仅次于旧金山的西部大城市。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西雅图,该市从1890年至1910年间人口增长了6倍。[27] 就整个西部而言,从1860年到1910年间,城市人口总数由600万增加到4200万,城市化比例由20%增长到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7%)。其中,山区各州为40.7%,太平洋沿岸则高达56%。[28]作为美国经济中尚未开发的边缘(也可称边远)地区,西部用50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城市化,西部小城镇兴起的同时,大城市的发展更迅速,几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小城镇——一般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等几次过渡。可以说,“这种爆炸性增长是西部城市化中的典型现象。”[29]

2.1.4 南部城市化

南部(South):包括大西洋沿岸南部(South Atlantic)的特拉华、马里兰、西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佐治亚、佛罗里达和中央东南部(EastSouthCentral)的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纳西、肯塔基以及中央西南部的(WestSouthCentral)阿肯色、俄克拉荷马、路易斯安娜、得克萨斯等16个州。

南部投资环境较差,由于战后重建需要时间,而且铁路很少,导致工业化迟迟难以展开,城市化也起步晚,速度慢。1860年,美国黑人人口已达450万人,其中南部占90%。[30] 当时,全国一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3个,南部仅占14个,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8%,南部仅为7.2%。南方城市真正加速地发展是随着南方工业化的开始而开始的。根据伍德沃德的观点,1879年北方对南方的政策是从传教和政治控制阶段转入经济剥削阶段,从而启动了南方的工业化。[31]这种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使得南方的城市人口翻倍增长,从1860年的7.1%增长到1900年的15.2%,[32]旧城市重新振兴,而且新城市不断涌现。跟内战前的城市多集中在大西洋或墨西哥湾沿岸不同,这些新城市多出现在南方的内地和西部,如纳什维尔、亚特兰大、圣安东尼奥、休斯敦和伯明翰等,作为新出现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它们还跻身1890年南方十大城市之列。

南方在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和城市社会形态等方面均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南方城市主要功能是商业和农业服务。南方城市多为单纯的本地农产品和北方工业品的集散地,因而,它们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对农业和铁路的依赖胜过对工业的依赖。南方城市功能的简单性也局限了南方城市的发展规模。新城市涌现不少,但规模都不大,

据统计,分布到中小城市的人口多于大城市,19世纪中叶居住在25000人以上的大城市里的人口占南方总城市人口的68.1%,而到了1900年则下降为48.1%。[33]在这一时期,南方城市的生活设施、基础设施和市内交通也有很大改进。电灯于1880年出现在南方,到1902年,南方登记有近600家发电站,平均每州46家。该年南方有699个商业电话系统,平均每州54个。公交设施方面,南方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是美国最早建设电车轨道的地区。市内公交车在60年代出现在南方的大城市,80年代,马车基本在南方消失,到20世纪初,南方的125家公交公司开通2252英里线路,平均每年每位居民坐公交车145次。[34]由于南方大多属于新兴城市,无需更新或拆卸旧基础设施,所以更易首先采用新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改进同时重塑了城市布局。商业区日益远离铁路,居民区与商业区分离,高收入者有能力远离市区通勤上班。城市剧烈变化让农村来的人惊叹不已。1900年乔治亚州非农业人口的年收入为662美元,而农民的年收入为259美元,1920年,农民年收入虽增加至442美元,但非农业人口增加到967美元,依旧是农业人口收入的两倍多。[35]

从整体上看,南部工业基础依旧薄弱,在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期显得落伍。如密西西比州除了杰克逊、海湾沿岸和该州西北的孟菲斯外,几乎没有几个可以被称为是非常城市化的人口集中地。黑人仍生活在种植园租佃制经济下的地区,处于奴隶制残余控制之下。在1880-1890年间,全国1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从228个增加到354个,在126个新兴城市中,仅有18个位于南部;进入20世纪,全国人口1万以上的城市达到400个,南部仅有57个,而在全国82个人口在2.5-50万的中等以上城市中,南部仅有5个。[36]到1920年,南部城市人口比例达到25.4%,但仍不及187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

2.1.5 各区域城市化特色的综合比较

以纽约为主干的东北部经济核心区为中西部兴起和其他地区开发准备了条件,对于现代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东北部的核心区自19世纪上半叶形成之后虽然有部分调整,但并无大的波动。

19世纪中叶以来,中西部和西部城市发展速度都很快,但由于两个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发展基点不同,工业化作用于城市化的渠道和表现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内战后,工业化在中西部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农业地区的乡镇发展为小城镇,小城镇进而上升为小城市,小城市再扩展为大中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就总体而言,中西部城市化属于常规性逐级递进的城市化类型。

相比之下,西部城市化道路却不同。西部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如果没有工业化,那么西部的城市化就将遵循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即以农业开发作为城市化的起点,经历逐级递进而完成城市化的各个阶段,这样的模式将使西部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美国整

体水平,更落后于东北部,基本实现城市化的时间将推迟很多年。大量史实证明,工业化的跳跃发展使西部的开发以城市为先导,由城市带动整个大西部的开发,形成了与传统循序渐进的开发模式截然不同的局面。在小城镇兴起的同时,大城市发展更为迅速。绝大部分城市,无论是矿业城镇还是铁路城镇,都超越了农业开发阶段。此外,西部城镇不仅是西部开发的先导,而且一直成为了西部开发的主体。例如,西部人口虽然稀少,但是城市化比例却很高。可以说,中西部各级城镇发展比较均匀,而西部城市发展的过渡性、阶段性并不明显。

关于南部城市化的特点,著名南部城市史学者布莱恩˙布劳内尔认为,总的来说,南部城市在其起源、阶级构成、领导方式、公共政策、人口变化形式、科技的应用方面均无独特之处。[37]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发现,相比于在生机勃勃的工业化过程中兴起的东北部城市,南部城市在整个经济中主干作用相应受到了束缚。由于南方的种植经济在经济格局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化的主导力量依然是商贸活动,造成工业化与城市化并未同步发展,其城市化并不具备农业经济和工业化基础。因此,南部在同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则相对缓慢,人口流入的速度也不及上述三个区域,甚至发生了众多人口外迁的现象,加重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南部对外部力量的依赖性随着北部垄断势力日趋强大而不断增强,终于演变成受控于北部的基本格局,其城市化速度及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

2.2 城市化动力机制

对城市化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数量(城市人口的规模和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速度)和地域的考察上,虽然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它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所表现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揭示城市化的内在动因,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2.1兴盛的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

兴盛的农业是美国工业化的雄厚基础。马克思认为:“一切资本主义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的基础上的。”[38]由于内战造成了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迫使人们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机器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内战后美国农业经历了一个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半机械化到以蒸汽机、内燃机为基本动力的机械化发展过程。农业由拓荒农业向商品化农业过渡,农业重心西移和地区专业化,农业生产走向机械化。农业的机械化,使美国能以较少的农业人口养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既扩大了城市工业的原料供应及其产品销售市场,又保证了工业和城市扩展所需要的追加劳动力的居民食品供应,从而使城市能集中更大规模的人口和资源,城市化能够顺利进行。

政府重视农业,倡导农业科学化,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农业发展迅速。1860-1900 年间,小麦产量增加了3倍,占全世界产量得23%,全国的耕地面积由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农场数由204万个增加到643万个。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粮食产量极大丰富,大量廉价食物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不像欧洲和日本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出现了衰退,美国农业一直发展较快。

由于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1880年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9%,1910年降低到32.5%。据统计,1910年时全国4200万城市居民中约有1100万是1880年后由农村流入城市的。[39]东北部和中西部由于就业机会多,容纳力强,外来移民一般占城市人口总数的70%以上。[40]同时,农村的发展,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拓展了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使城市工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美国农业从一开始就以欧洲为市场,19世纪由于关税政策、商业、以及交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农产品出口,美国作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41]

农业发展对城市化贡献可以总结为:为轻工业提供了充裕的原料,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刺激了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为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2.2.2 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工业化是由发明和使用机器为特征的工业革命所引发并推动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从19世纪初起,美国的工业革命就从东向西扩展,并全面带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样,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都促使美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

工业化发展不仅表现在新技术的突破和渗透方面,而且表现在各工业部门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构成方面得到质和量的进展。因此,这个时期美国工业革命不再是简单重蹈英国走过的道路,而是在十分广阔和深刻层次上工业生产力结构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业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的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的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城市化在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代。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能源革命为标志,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不仅基本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且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并同时过渡到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首先,美国在电气技术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创造发明。19世纪末期,电力普遍用于工业,使美国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出现了巨大变革。其次,工业化的直接后果是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工业与农业的比重发生根本变化。这时期重工业发展占主导地位,尤其是石油化学工业和钢铁冶炼成为优势产业。钢产量迅速上升,大型机械开始由本国生产。60年代,原油开采企业从64个猛增到2300个,1900年原油产量近一亿桶,传统轻工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就远远超过了英国及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首要的工业国家。1894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 94.98 亿美元,而英国才达到 42.63亿美元,德国33.57 亿美元,法国29亿美元。美国的钢铁、煤炭、机器制造、电器等主要工业部门的生产都跃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的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制造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其指数从1860年到1899年增长了5倍。1884年美国工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第一次超过农业。[42]第三,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城市数量剧增,规模扩大。从1860年到1914年之间,美国人口增加了2倍,而产业工人的数量增加了4倍半;工业产值几乎翻了11番。1890年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尽管那一年农业产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到了19世纪末时,美国已发展成了一个工业国。[43]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点。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44]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在城市数量剧增、规模扩大、相互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性的近代城市体系。原来的小城镇上升为小城市,小城市则进一步成为大型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城市间相互依存,同步发展。这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城市体系,呈金字塔形,其顶端是第一位特大城市纽约,再顺次往下,位于塔基的是几千个城镇。较大城市已具有现代城市的特征,如城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与周围的卫星城镇等。

综上所述,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给城市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城市以前所未有速度和规模发展,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2.2.3 交通运输业是城市繁荣的催化剂

如果说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原动力,那么交通运输业就是推动城市繁荣的催化剂。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交通运输业的状况一直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美国运输业发展突飞猛进,其核心是铁路运输。其实,交通运输业与工业化的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在此单独列出讨论以突出其巨大作用。

美国内战后,兴起修建铁路热,铁路统一了轨距、铁轨。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铁路正式建成。此后不久,大北铁路、北太平洋铁路、圣菲铁路和南太平洋铁路陆续筑成,1870年,全国铁路网总里程53000英里,1880年达93000英里,1890年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持观点总结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分析 四、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和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城区扩大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以外,还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 2.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同支持观点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过笔者的总结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应用文-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 :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示 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 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化的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出现于早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 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 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不稳定。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多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7.2%(见表1)。1690年至1790年这一百年是美国历史上农村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时期。 第二,农业占国民 的主导地位,但城市中从事商业、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高。1974年,普赖斯研究波士顿、费城和纽约三大城市的结果表明,当时平均23%的人口受雇于商业,24%的人口受雇于制造业,5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4%的人口在政府部门工作。可见,尽管当时港口城市以商业中心闻名(主要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进行贸易),但工业和服务部门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第三,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主。19世纪初,美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东海岸,由于城市人口流量较小,城市半径一般不超过一到二英里,畜力、风力、帆船是主要的动力和运输手段。美国独立初期,基于天然河流、人工运河以及铁路的现代运输方式开始出现。 总体来说,尽管本时期城市化还未开始,但殖民地时期美国东海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后期城市化奠定了基础。这些城市大多拥有优良的港口以及富饶的腹地,同时靠近适于航行的河流(如波士顿),不仅成为内陆大宗农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中转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的外溢效应,这里成了商人的聚集地,商人按时聚集于这些城市中的咖啡馆和交易所,讨论欧洲和东印度的市场状况,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2.城市化开始、加速及初步完成时期(1830年—1920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内战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以南北战争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内战前(1830年—1865年)和内战后(1865年—1920年)两阶段。 内战前(1830年—1865年)美国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011569891.html,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作者:王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形成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该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完善地方法规,分散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兴建卫星城市,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可利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等。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人文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是向着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转移,这一人口定向性聚集的过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兴城市的不断兴起。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 城市化。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使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中国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工业化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中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双重性的特点:(1)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很高。(2)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却很低。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占10.6%,到1978年为12%,从1978年以来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为36.2%,进入21世纪高 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1、英国和美国哪个城市化更早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美国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城市化进程。 2、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美国独立后不久,首先在东北部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首先发展于此,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经济呈推进性向西部发展。近几十年南部经济迅猛增长。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的是,美国城市化也由东北部向中西部扩展,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19世纪20一30年代之前,这时期是美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发展很慢。特点是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本地区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化的起步。1790年全国城市化率为5.1%,东北部区为8.1%。到1830年全国为8.8%,东北部区为14.2%。 第二阶段从19世纪20一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个阶段美国城市网迅速向西扩展,一批城市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中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是与中西部的开发、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的改革紧

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素不断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民有效地从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是否能实现跨跃式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定社会形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是一个关键,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途径地向外转移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深为各级领导所重视,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也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城乡人口与农村劳动力。青岛市目前有720万人人口,非农人口24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4.3%;农村人口480万人,占65.7%。农村劳动力254.08万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 63.7:46.3),约占全部劳动力的61%。 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 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就业结构:据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19.9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99.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2%。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80.18万

各国城市化进程

各国城市化进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 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系名称:建筑系专业名称:城市规划学生姓名:高洁指导教师:王力忠 【摘要】:“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复杂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①。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载体,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构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社会的不断演变发展中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完善。然而,当今全球化迅速蔓延,建筑趋同,城市趋同乃至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这已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是当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景观方面、城市方面、建筑方面以及人的体验方面展开讨论城市文脉的延续问题,希望探寻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脉延续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文脉传承景观城市建筑 【英文翻译】:The city as a carrier of human wisdom and civilization, conforming of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ime of accumulation, constitu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o evolve in society to achieve self-medi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Today, however, as the rapid spread of globalization , the convergence of architecture, the urban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ed cultural convergence has led to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protect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contemporary city builders faced with.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continuation of urban contex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 the city, the architectural and human experience in the urban, hoping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urban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②。它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进行动态的、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文脉。它体现了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发展有潜在深刻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心里行为等。 所谓城市文脉的延续,就是指现在的文化与过去的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缺失任何一种文化都构不成文脉。城市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文脉不是名声古迹、文物遗址的堆积,它是一种城市的记忆,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中叶至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城市功能以经济功能为主,城市不断地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然而新建的内容却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文脉的断绝将不可避免。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 答案: 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优化调控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 化调控 国贸2班周星2012218090

摘要前言: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其它城市用水需求逐年增加,但是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集中的地方。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 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2010年达29%,2050年将达47%左右。建国初期我国有城市136座,“七五”末期450座,到“八五”末期猛增至640座。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环境条件相似,类型、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我国已有5个超大规模城市群(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四川盆地以及辽宁中部),这些城市群面积大、影响和辐射范围广。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快速驱动作用、对财富的迅速增值能力,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城市水资源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城市“水泥森林”造成的区域水文循环的改变、人口剧增和生产高度集中导致的用、排水日增等问题,制约了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物质代谢的严重失衡 如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则城市水环境的“水质”污染实际上是城市物质代谢失衡的结果。自然条件下,某一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自然系统中不存在废物的概念。而在城市区域,输入了大量的矿石、燃料、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部分转化为产品,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业污水形式排入水环境,或以气体、颗粒物的形式进入大气环境,随大气降水一起进入水环境,转化为产品的部分又通过人们的消费和使用以生活污水的形式排入水环境。大量污染物进入城市水环境,必然造成城市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 1.降水与城市水环境污染 城市大气水环境物质代谢失衡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改变了清洁大气的物质成分。这种污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点源,即工厂企业排放的来自于矿石、燃料及一些化学合成物质的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二是流动污染源,即城市交通中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道路扬尘。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代谢大多是通过溶于雨水或被雨水所携带的途径。虽然这对大气的净化十分有利,但在严重大气污染情况下,通过雨水途径代谢的大气污染物使雨水的化学成分或物质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群出现的酸性降水,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地表水酸化和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降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到地表,甚至携带到较远的地区。由于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加上垃圾收集系统的不完善,降水达到地面后溶解了大量的污染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有毒物质。由于我国目前对城市雨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因此城市雨水会直接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损害。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文档

20世纪20年代美国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问题是我国史学工作者普遍忽视的一个问题,对此研究十分薄弱,成果寥若晨星。究其原因在于,史学工作者普遍认为20年代美国经济是虚假繁荣,它为30年代大危机埋下了伏笔。然而笔者认为,20年代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美国历史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它是从自由放任走向全面国家干预的过度期,它把保守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处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尾声阶段,它经历了两次危机中间的繁荣阶段。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宝贵的经验,又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并汲取历史的教训。 一、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调 20年代柯立芝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飞速增长。1918年美国国民收入总值为645亿美元,1919年为630.93亿美元,1920年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民收入下降到578.84亿美元。此后国民收入又持续稳定增长,到1929年国民收入总值达828.1亿美元(1)。 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增长和繁荣而带来的好处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国民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和繁荣的20年代,始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少数富有的人占有的国民收入的比例急剧上升,而下层劳动人民占有的比例则越来越少,而这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这是20年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无时不在动摇着美国经济繁荣的根基。就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差异而论,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表明: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却只占有8%的财富,而它们的人数却在1.04亿以上(2)。到1929年美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调现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量利润都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1929年资本家在制造业中的纯利润比1923年增加了28%,垄断公司纯利润总额1923年为38.72亿美元,1929年为57.6亿美元。这些公司对投资者付出的利润,1923-1929年期间由32.77亿美元增加到49.24亿美元,7年间公司支付的红利、利息总额高达880亿美元(3),这样作为国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巨额资金,则以红利和利息的形式分别流入了美国大中小资本家和富裕阶层者的腰包。在家庭收入方面,1929年,美国住在城市的家庭总数为2750万个,有近1200万个家庭年收入在在1500美元以下,占美国家庭总数的43%多,其中有600万个家庭收入在1000美元以下,占美国家庭总数的21%强,有近2000万个家庭(含1200万个家庭——笔者)年收入在2500美元以下,大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71%。据估计,当时维持象样的生活标准,起码得2500美元(4)。另一方面,在14816个城市家庭(占美国城市家庭总数的0.05%强——笔者)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最富有的36000个高收人家庭的年进款额总和大致等于年收入在1500美元以下的1100万个家庭进款总和(5)。在个人收入方面,1920-1929年,按全国人口平均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从635美元增加到693美元,然而在同一时期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上层人口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从7492美元提高到13114美元,提高了75%左右,1929年占全国人口10%的上等阶层占有全国可自由支配总收入的40%(6)。也是在1929年,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达到40000个(7),占总人口5%的人垄断了国民收入的26%(8)。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明个人收入的差异。在整个20年代中,工业的产量增加了50%左右,可是工人获得的工资按实际标准来计算增加还不到30%。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获得的工资占它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1929年在经济如此繁荣的情况下,只占16.5%,反而下降了1%(9)。就经济部门而论,20年代没有出现增长和繁荣的工业部门如纺织工业、煤炭工业和处于慢性危机之中的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众所周知,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而国民收入的平均分配程度又是判断人民的一般福利的唯一标准。由于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极大不平衡性,造成美国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由于美国下层劳动人民国民收入分配量相对日益减少,购买力日益下降而导致生活贫苦。另一方面,美国上等富裕阶层手中积聚了无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各国城市化进程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2002-2006 年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