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_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_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_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_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50年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执政时期所犯的错误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该报告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迅速在国际上蔓延开来。这成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最受争议的一个问题。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作为苏共最高领导层的一员,经过几次党内权力斗争,到1956年基本掌握了苏联的最高权力。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利,黯然离开了权力中心。在他执政这一段时间,特别是在1956年后,赫鲁晓夫逐步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思想,他从经济改革着手,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苏共政治生活也逐步正常化。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

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问题进行了批判,由于对国内外反应准备不足,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对外战略上,基于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他提出了“三和路线”。赫鲁晓夫的这一系列举措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关系也在20实际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从分歧走向恶化并最终全面破裂。

作为广受争议的人物,赫鲁晓夫一直受到众多史学家的关注,研究的文章也很多。但由于历史局限所致,对其执政时期的政策及其本人评价存在广泛的分歧。而多数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对于其国内改革的评价、三和路线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这几方面。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

———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邵亚楼,肖建军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025)

摘要】赫鲁晓夫在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包括他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对外战略上的“三和路线”等。这些政策调整产生了重要的后果,无论是对当时整个世界局势、中苏关系还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使赫鲁晓夫也成为一位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如何看待这些政策调整直接关系到对赫鲁晓夫本人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赫鲁晓夫;政策调整;秘密报告;三和路线;中苏关系【

中图分类号】K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24(2007)02-0116-04ThoughtontheAdjustmentofPolicyWhenKhrushchevRulingSovietUnionandtheAppraisementOfKhrushchev

SHAOYa-lou,XIAOJian-jun

(ShanghaiAcademyofSocialSciences,Shanghai200025,China)

Abstract:KhrushchevmadeaseriesofadjustmentsofpolicyafterhebecamethetopleaderofSovietUnion,in-cludinghissecretreporton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theSovietCommunistParty,domesticpoliticalandeconomicreform,guidelineof“threepeaces”offoreignpolicy.Thesepolicieshavehadafar-reachingconsequenceontheworldsituation,Sino-Sovietrelationsandtheinternationalcommunistmovement.AllofthesemakeKhrushchevbecomeacontro-versialfigure.TheviewaboutthesepolicyadjustmentsisdirectlyrelatedwithKhrushchev’shistoricalappraisement.

KeyWords:Khrushchev;policyadjustments;SecretReport;Guidelineof“ThreePeaces”;Sino-Sovietrelations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邵亚楼,男,河南周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5级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肖建军:男,河北邢台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5级博士。

第5卷第2期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5No.22007年6月JOURNALOFNINGBORADIO&TVUNIVERSITYJun.2007

社科广角117

邵亚楼等: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

一、赫鲁晓夫政策调整的突破口: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

1991年底,一位50年代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苏联教授再次来该校进行学术交流时,谈了他对原苏联演变和解体的看法。他认为,从30-50年代初,苏联人民非常团结,民族和睦,如同一家。一切变化源于苏共20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已成为今日灾难的祸根。[1]事实上,赫鲁晓夫即使在秘密报告中也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他开篇即明确肯定了“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2]他对斯大林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只是由于人们长期习惯于把斯大林当作神来看待,思想上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在秘密报告刚出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很多其它国家的共产党对此都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这样对斯大林的评价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很多人一下子还很难适应。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列举了斯大林怎样教唆和鼓动他人对自己大搞个人崇拜,不惜篡改党史,甚至亲自动手在个人传记中做出修改,以使自己更加突出的事实”。对与会代表和应邀来宾来说,秘密报告所列的大部分情况“闻所未闻”,以致他们“屏息静气,震惊不语”。[3]

应当说赫鲁晓夫的举动是一个勇敢的举动,他揭露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东西。但是由于报告一直秘而不宣,就使得外界的猜测不断。瑞典共产党机关报《新日报》在1956年6月20日发表社论说:“即使这是令人痛心的,也比保持沉默好,因为沉默就使得有可能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形容和诬蔑。但是,我们无法判断,苏共为什么决定全世界仍然不能得到赫鲁晓夫的演说的权威文本。”[4]更为糟糕的是,这次报告的内容被西方媒体给泄漏了出去,并且对此进行大肆渲染。1956年6月4日,“秘密报告”被全文刊载在《纽约时报》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兴奋地宣布,美国有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可以借此来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他认为“秘密报告”“应当被译为各国文字并予以翻印,例如印50万份发到印度尼西亚……”导致很多国家的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思想上大混乱,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受到了冲击。[5]“在缺乏思想准备并且未有划清有关界限的情况下,揭露斯大林及其时代的阴暗面,特别是秘密清洗、滥捕滥杀、大搞集中营等耸人听闻和刺激感情的事实,势必沉重打击苏东各国共产党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威望,动摇其思想支柱和社会基础。”[6]

可以说,赫鲁晓夫的这次报告所产生的后果是相当是严重的,但由此我们就把赫鲁晓夫的这次报告说得一无是处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该看到,赫鲁晓夫的这次报告,并不仅仅是他个人一时冲动,而是得到了广大苏联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的,可以说是由下而上推动着苏联共产党进行这次总结的。赫鲁晓夫也正是顺应了民意,从对大量的冤假错案平反着手,开始了改革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赫鲁晓夫打破了个人崇拜,能够勇敢的面对苏联共产党的错误,同时也打破了斯大林模式为社会主义唯一模式的神话,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他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是有利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陶里亚特说:“由于制度的复杂产生了不止一个中心,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再也不能谈论唯一的方向,而应该谈论根据不同的道路而实现的进展。”[7]

赫鲁晓夫的失误之处在于,他在没有任何舆论做铺垫的情况下就作了这个报告,而且在这之后很长时间没有与其它共产党国家进行协调,导致许多共产党党内出现了思想混乱,给了西方敌对国家以可乘之机。几十年后,邓小平面临同样的局面,就吸取了这次教训,先进行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在评价毛泽东时也非常慎重,这样做的结果也就好多了。

二、对内政策的调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应当承认,赫鲁晓夫和其他苏共高级领导人一样,在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只是碍于斯大林的独裁而无能为力罢了。赫鲁晓夫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去的,他对苏联的基本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他掌握了苏联的最高权力之后,他就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经济和政治上同时进行的。经济方面:由于苏联经济长期以不合理的投入维持必要的增长率,即使如此经济增长率仍然逐年下降,一些边疆、州、共和国争取更灵活的管理国民经济的形式,扩大地方权限。赫鲁晓夫对此在农业体制和工业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作一些局部性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其经济的弱点。官僚机构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管理经济的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从而也就决定了苏联的经济改革很难取得彻底的胜利。

政治方面,赫鲁晓夫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苏共20大的秘密报告中,赫鲁晓夫开始对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进行了批判,并开始恢复在斯大林时期很不正常的党代会制度,使党代会基本上按期举行,并从此走上了制度化。同时,为了推行改革,通过几次党内斗争,把党内反对派和斯大林分子赶出了权力中心。赫鲁晓夫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是意识到中央的老人太多,所以对中央委员会的更新速度较快。

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其个人的能力和党内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所致,很多都没有成功,特别是经济改革的失败使其最终被赶下了台。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从苏联社会发展的最迫切的实际需要开始的。斯大林逝世前后,政治上最尖锐的矛盾是平反冤狱,赫鲁晓夫从这里开始揭露个人崇拜的危害;经济上最尖锐的矛盾是粮食不足,经济运行机制停滞和僵化,赫鲁晓夫从这里开始要求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开始是不自觉的,是出于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需要。“10年的历史

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充分理论准备,并无总体规划。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初期是有声有色,到后期则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8]

赫鲁晓夫敢于改革斯大林模式,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些阻力除了来自苏联国内,还有来自国外。正因为如此,赫鲁晓夫的改革更显得可贵。改革斯大林模式也不可能通过赫鲁晓夫的一次改革所能完成。赫鲁晓夫的历史地位就在于对斯大林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这一冲击,使苏联社会在政治生活法制化、经济生活市场化的道路上大大的跨前了一步;使苏联社会在走出中世纪的阴影,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赫鲁晓夫的改革使苏联社会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使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挣脱了斯大林某些教条的束缚,把苏联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政治体制上,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触及到个人专制的苏维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制衡问题;在经济体制上强调物质利益原则,进而触及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要求重视和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赫鲁晓夫以他的改革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不断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之所在。

三、对外政策的调整:三和路线的提出

早在斯大林刚逝世的时候,苏共领导人中就有人主张缓和东西方的对立局势,“60年代就有著述推断他在斯大林去世后特别倾向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近年解密的档案资料更加肯定‘新对外政策的动力直接来自贝利亚’。”[9]再加上苏联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和朝鲜战争的影响,急需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大环境。而且由于“认识到同美国进行核战争的危险,赫鲁晓夫需要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一种不会导致战争的长期关系确立意识形态基础”。[10]在这些动因的促使下,苏联新领导层自1953年3月中旬开始,短短几个月里采取了对美国和西方的种种温和姿态,特别是表示苏美两国应当和平共处和确立正常关系。[11]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苏共二十大确定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新指导原则,其主要理论出发点,是重新估计世界力量对比和放弃战争不可避免论,而其中心内容是赫鲁晓夫式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通往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包括和平过渡)。它们是对斯大林对外政策思想的正式否定。[12]

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可以说是苏联发展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一方面战后苏联的经济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人民也盼望和平的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苏联的科学家一再给他讲核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使赫鲁晓夫深受影响。在后来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之所以选择了妥协,恐怕也与赫鲁晓夫的这种认识有关。基于这种认识,赫鲁晓夫认为世界大战将不会有胜利者,正是基于对世界形势的这种判断,同时也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满信心,赫鲁晓夫才提出了三和路线。在苏共二十大的报告中,他明确地说社会主义体系在这一竞赛中必将获胜的依据,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13]可以说赫鲁晓夫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也是符合苏联人民的利益的。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阐述并在日后不断发挥的概称三和路线的这些新观点,作为赫鲁晓夫时期对外战略的理论纲领,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对于西方国家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口号煽起的扩军备战浪潮,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某些战后历史遗留问题,逐步缓解和结束冷战局面,起着促进的作用。赫鲁晓夫关于现代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理论,关于发达国家存在和平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关于在和平竞赛中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承认兄弟党自主探索本民族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思想,经受了战后几十年历史的检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赫鲁晓夫不死记硬背前人经典,而是审时度势,提出自己的对美政策理论。虽然这些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斯大林的痕迹,而且在后人看来也是常识,但在当时提出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表明赫鲁晓夫开始摆脱长期以来把国际共运目标与苏联对外政策视为一体的传统准则。[14]而且他敢于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理论,探索建立新的国际格局,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这些方面看,这些理论和路线的提出,是有时代价值的。

四、苏联政策调整对中苏关系及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

赫鲁晓夫上台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国内外政策调整对中苏关系以及整个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在对斯大林评价问题上,中共支持苏共对个人崇拜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但对斯大林的具体评价上存在某种分歧。毛泽东讲:“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优秀忠诚的革命家”,“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是在个别问题上犯了错误。”[15]毛泽东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对的,但他没有意识到,苏联恰恰是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才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毛泽东没有看到这一点,从而导致了中国在后来走上了同样的道路。这成为两党两国发生分歧的开端。接着在1956年下半年发生“波匈事件”后,中苏两党在对事件的发生、定性以及处理办法方面存在一定分歧。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中两党又出现过争论。争论表明,苏中两党对当代局势及国际共运的根本战略出现了重大分歧。

中苏两个国家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两国两党之间的关系会对整个国际战略格局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现实性的影响。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的50年代,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和谐的,虽然说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争论,但双

118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方都能协商解决,对西方国家而言,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更是铁板一块,几乎没有国家相信当时中苏两国会出现分裂。即使我们事后可以找出一些所谓当初两国分裂的征兆,但在当时双方确实是真正的军事同盟,这种从朝鲜战争期间结下的血肉联系使很多人相信两国会长期友好下去。虽然说中苏关系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分裂,但这中间究竟有多少因素是由于赫鲁晓夫上台后政策调整所致?苏联国内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中苏关系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中国没有能力影响苏联的国内政策变化。但赫鲁晓夫处于权力巩固的需要却绝对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支持。[16]即使争议很大的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它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中苏两党对此以及紧随其后的“波匈事件”的态度是相当一致的,甚至在对待后者上中国的态度更为坚决。

对两国两党影响最为深刻的应当是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三和路线的提出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整个国际局势的判断格格不入,中国对世界局势的判断远比苏联要严峻的多,这与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威胁有很大关系。中苏两党的分歧在于两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客观现实,即双方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苏联经过卫国战争的重创,经过近十多年的恢复,国家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不希望出现世界动荡。这种情况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遇到了。而在当时中国的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国家统一尚未完成,在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上自然与苏联的看法不一致。客观地讲,中苏关系的破裂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关键在于两国对双方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判断上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步恶化,直至60年代全面破裂,在60年代末甚至一度走向战争的边缘。出现这种结果不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双方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一方面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老子党倾向都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内政治从1956年后就处于不正常状态,“左”的思潮长期影响中国,中国主要领导人对国内国外局势的判断都出现了偏差。中苏关系的变化对国际整个战略格局的直接影响有两个:一是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冲击,使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分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是对冷战走势的影响,中国从苏联的盟国逐步转变为敌对国,极大地消耗了苏联的国力,使得苏联最终在冷战中失败。

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被赶下了台,从此离开了政治舞台。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赫鲁晓夫身上存在许多缺点,他执政期间的政策调整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但考虑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应当承认,赫鲁晓夫的政策调整无论是对苏联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及对整个国际局势的缓和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如果说不足的话就是这些政策调整的时候有的在政治策略上有所欠缺,有的调整的程度还不够。

【注释】

[1]转引自:中共中央科研部东西方政党和文化比较研究中心.苏共的失败及教训[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39,341.

[2]布兰科?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M].夏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3~125.

[3][6]麦德维捷夫.赫鲁晓夫[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93、112~113.

[4][7]批判斯大林问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46~47.

[5]美国国务院.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55~1957)(24)[M].华盛顿,1989:117.

[8]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54,635,686.

[9]Leonhard,TheKremlinsinceStalin,p.70;Knight,Beria,p.186.

[10]osephNogeeandRobertDonaldson,SovietFor-eignPolicysinceWorleWarII,3rdEdition,NewYork,1988,pp.30.

[11]刘同舜,姚椿龄].战后世界历史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7:215~217.

[12]DavidDallin,SovietForeignPolicyafterStalin,Philadelphia,1961,p.322.

[13]赫鲁晓夫言论(五)(1956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37.

[14]唐朱昌.略论赫鲁晓夫的对美政策理论[J].东欧中亚研究,1997,(4).

[15]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380.

[16]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党内斗争不断,赫鲁晓夫经过一系列党内斗争逐步获得了最高权力,但他的权力基础非常不稳固,党内反对派的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形下,他迫切需要来自中共的支持,以加强他的权力的合法性。也正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关系达到了顶点,赫鲁晓夫排除了党内层层阻力帮助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科技人员,帮助中国建立了铀浓缩反应堆。这都是因为其强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以巩固其权力。随着其权力基础的不断稳固,他对中国党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

社科广角119

邵亚楼等: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盐城市明达中学韦建纲 盐城市教科院李梅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共政权几经更迭,后来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有: 政治方面: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政治报告,他根据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大会闭幕的当夜,赫鲁晓夫又突然通知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作了《关于个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从而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苏联的报刊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浪潮,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但也造成了苏联人民思想的混乱;西方国家把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看作是“空前未有的合乎我们目的”的举动,他们趁机掀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浪潮,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不知所措,纷纷失望退党;在东欧国家造成了大的动荡:1956年6月,在波兰出现了波兹南事件,1956年10月,在匈牙利出现了匈牙利事件;中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共发表《人民日报》社论,对斯大林作了客观的评价,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肯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这一切造成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党之间展开论战,苏联将两党关系扩大到两国之间,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经济领域: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的垦荒工作,推行“玉米运动”。这些措施一开始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苏联地处高纬地区,光照、热量条件不够,“玉米运动”失败,再加上1961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几百万公顷的新垦地的沙漠化,导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农业问题。赫鲁晓夫一面恢复配给制,一面动用黄金,向国外购买粮食和食品,这在沙皇时代和苏维埃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产生新的矛盾又把权力陆续收归中央。 外交方面: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冷战格局,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由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逐步发展,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赫鲁晓夫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所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从冷战逐步发展到形成争霸格局。美苏之间的争霸斗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的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争霸斗争也使美国遭到削弱,使欧洲和日本得以复苏,使苏联受到巨大的伤害,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例如他曾提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侵犯中国主权,遭到中国拒绝。再加上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国关系破裂,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到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教育方面:赫鲁晓夫把十年一贯制改为十一年制的综合技术教育,让十四、十五岁的青少年掌握一门手艺,毕业后先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为此,学校与附近的工厂、农庄挂钩,请工人、农民为“工艺教员”,每周到工厂或农庄劳动一天。改革激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赫鲁晓夫就通过法律强制推行。 军事领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使赫鲁晓夫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空军和海军已失去它过去的意义”,国防力量不再取决于“有多少人穿军大衣”,为了同美国进行核竞赛要求全力发展核武器和火箭部队。为了节省开支,又大量进行裁军,1955年苏军有576万人,1958年减到326万人,1960年又减到120万人,随之,又拆毁了部分坦克、军舰,解散了陆军总司令部。这造成军队普遍情绪不稳。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嘤嘤其鸣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搞“非斯大林化”】 斯大林1953年逝世后,苏联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正如苏联著名政论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指出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于是,赫鲁晓夫——正是这样(像人民期望的那样)成了新时代的先驱 者。”[(苏联)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王复士等译:《别无选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亚?尼?雅科夫列夫也写道:“赫鲁晓夫继承了一份可怕的遗产。1953年初,专制制度的狂妄行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千百万人还关在劳改营和监狱里。”“农村过着赤贫生活,战后完全荒芜。”“儿童们拎着粗布袋在收割过麦子的布满麦茬的地里捡掉下来的麦穗。”“每个农户在整个春天和夏天向收货站交牛奶,而秋天交牲畜和家禽,这是在交实物税。”“斯大林爱好历史,熟知农奴制的一套规章制度,他原封不动地通过强硬手段把它们运用于我国农村。”“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 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俄罗斯)亚?尼?雅科夫列夫著,徐葵等译:《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当然,以上的一些论述是十分概括和简要的。当时苏联的问题要复杂得多,赫鲁晓夫面临很多难题。怎么解决?只能通过更新政策与根本性的改革才能找到出路。为此,赫鲁晓夫首先要做的是消除政治恐怖,让人民过正常的生活。他采取的措施有:清除贝利亚,为政治领域进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 陆南泉 行整顿清理创造条件;清理冤假错案,全面平反昭雪;采取组织措施,改组国家安全机构与健全司法制度。而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是绕不过的一步。“非斯大林化”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该说,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并非始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1953年的苏共中央七月全会,除了揭露和处理贝利亚外,还包括批判个人崇拜和讨论经济问题。但到1953年底,并没有以苏共或其他组织名义公开点名批判斯大林,对斯大林的批评仅在党内上层内部进行。需要指出的是,赫鲁晓夫本人对斯大林公开点名批评也不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才开始的。1954年赫鲁晓夫在滨海边疆区对包括渔船船长在内的当地积极分子的一次讲话中,“他对斯大林时代讲了一段很尖锐的话……当时他说:党当前面临着一项任务,这就是‘要把在斯大林年代被糟蹋掉的、被轻率地消耗掉的人民信任的善意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1955年,赫鲁晓夫在一次农业问题的会议上也公开地批评了斯大林。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反对个人崇拜、批判斯大林的呼声日益强烈。这是因为:第一,1954年到1955年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审讯贝利亚的同案犯过程中,调查出来的大量材料证明,在苏联搞大清洗和恐怖的核心人物不是别人,正是斯大林。因此,再要把一切罪责推给贝利亚已难以自圆其说了。第二,审讯贝利亚的同案犯是公开进行的,全国各地很多党员、干部、知识分子与前政治犯参加了,这对推动反对个人崇拜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由于平反工作进展缓慢,集中营里还有大量的政治犯,当审讯贝利亚的同案犯、“医生谋杀案”和“列宁格勒案件”被平反的消息传到集中营时,大量政治犯强烈要求尽快平反,有些集中营甚至发生暴动。第四,对苏共与其他国家共产党关系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苏南关系,苏共把责任推给贝利亚,引起了南斯拉夫领导人的强烈不满,因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高中历史课时练习(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版

(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庄社员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赫鲁晓夫认识到( ) A.工、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 B.新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弊端 C.农业集体化存在问题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 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彻底颠覆了斯大林模式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4、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引起了社会动荡 B.仍旧在旧体制内徘徊 C.面临巨大的阻力 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5、勃列日涅夫时期曾经建立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一般是由生产农产品的农庄、农场同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联合而成。它们相互间或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或是把资金联合在一起,共同管理。下列对农工综合体理解合理的是( ) A.激发苏联市场经济的活力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与美国争霸,苏联处于相对优势 D.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6、1979年7月,勃列日捏夫出台改革措施,要求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使企业经营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这些举措( )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调动了企业的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共产主义转折——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斯大林——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一个巨人,是他带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能和美国相抗衡的强大工业国,这个看似应该被万世敬仰的功臣为什么会在他死后招来阵阵非议,甚至被不少人当作历史重犯遭到唾弃?带着这个疑问,我课后寻找了更多资料,想了解这件事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始末。 在斯大林执政时代,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人民自由遭到严重限制,在国内掀起了个人崇拜的风气。到了50年代,斯大林模式成为了苏联无法逾越的鸿沟,改革势在必行却又无从下手,当时的苏联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突出,军事重工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完全不挂钩,苏联的发展极度僵化。斯大林逝世后,领导集团认识到斯大林个人崇拜对自身的统治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阻碍因素,部分党内人士开始下意识地传输这种思想。就在斯大林死后的10天,各大报纸基本闭口不提这个名字了,这与斯大林刚逝世时全国哀恸的表现形成巨大反差。马林科夫首先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的建议,但提议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55年11月5日,苏共中央讨论了纪念斯大林诞辰的问题,赫鲁晓夫提议不再像往常那样开纪念会,只在报刊上发表纪念文章。这些都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埋下了伏笔。 终于在56年的苏共二十大会议最后一天,暴风雨来临!2月25日上午,赫鲁晓夫安排了他的秘密报告,会议严格保密,代表们都凭特别入场券入场。应邀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外国兄弟党代表团的成员大多被拒之门外。赫鲁晓夫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五个小时。参加过这次大会的雅科夫列夫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大厅里死一般地寂静。既听不到座椅发出的嘎吱声,也听不到咳嗽声和窃窃私语声。谁也不看谁——也许是由于发生的事太突然了,也许是由于惊慌和恐惧,这种感觉似乎将永远留在苏维埃人心中……赫鲁晓夫列举一个又一个事实,一个比一个可怕。人们离开会场时都低着脑袋。震动极其巨大。我个人也感到压抑,不知道相信谁才好……内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觉得赫鲁晓夫讲的是实情,但是我感到害怕,竭力不去这样想。”1会议中,赫鲁晓夫把斯大林塑造成一个完全负面的人物,认为他毫无领导能力,反而害了苏联,把苏联的共产主义道路带向了一个死胡同!他还列举了斯大林的种种罪状,很多事情只有中央内部少数人才了解,据说会议中有人听得当场晕倒。虽然报告有稿子,但赫鲁晓夫演讲加入了很多即兴因素,之后透露给外界的显然与原版有较大出入。 为何赫鲁晓夫会对斯大林抱有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呢?这似乎与他们的表面交情相差甚远。这里我列举如下几点原因:一.斯大林实行专制统治,一向果敢残忍,发生了如“大清洗”的政治悲剧,在道义人性上难以获得认可,赫鲁晓夫在个人感情上无法认同他。一.赫鲁晓夫的一个儿子因政治原因被判了死刑,向斯大林求情而未果,因而带有公报私仇的成分。三.苏联改革无从下手,这是体制僵化的结果,作为中央高层, 1张捷《评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课程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二、知识结构: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苏共二十大 1956年;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重工业为主;成效:一跃而为超级大国 失败原因:对原有体制仅进行修补 2、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明斯克协定”和“独联体”,《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三、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导入 1.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 (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背景介绍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20次党的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但是,在会议结束前夕的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但报告完后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这就由此揭开了斯大林问题在苏联的盖子。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其巨大的震动。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

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人尽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介绍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介绍 赫鲁晓夫是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那么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分为好多方面,他不顾实际盲目的进行改革,没有真正的改变斯大林模式,没有从很多深度问题去改革,直接导致了改革失败。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个人作风独断,把各地方的权利都掐在手里,忽略了民生问题,没有民主,法律不完善。 赫鲁晓夫看到这些缺点,所以他在改革上把权利分散到地方,使得地方更有积极性,但是他没有深入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把这些问题的过错归到斯大林个人的原因上,最终提出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不但没有解决斯大林模式上的问题,而且还逐步又把权利集中在自己身上,在反对斯大林独断的同时,走上了独断的老路,这也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之一。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还包括他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行错误的指导思想。改革不切实际,自我矛盾强烈。这次改革对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有重要联系,因此需要非常明确且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赫鲁晓夫自身也缺乏对苏联政体、苏联国情的认识,使得这次改革不够彻底,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

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引发了许多人民的强烈反响,使国内一度形成了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反对的矛盾格局。后面赫鲁晓夫也搞个人崇拜,独断专横的作风破坏了社会主义的体制,直接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的改革介绍苏联人赫鲁晓夫出生于1894年,曾经担任过苏联总书记、总理等重要职务,是苏联的领导人。 根据历史记载,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开始于1953年。在那一年他正式上台,首先从农业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改革。归纳起来,赫鲁晓夫改革表现在在以下方面:工业上,在刚开始减政分权的计划并没有使苏联工业经济有实质性的改变之后,他开始寻找新的改革方案。虽然最终不成功,但是还是有着明显的进展。政治上,主要体现在百姓的冤错案得以平反,打破了斯大林的迷信框框,深化了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农业上,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垦荒地,提高生产量等。虽然这些多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赫鲁晓夫改革过程中,办了不少考虑不周的事,这让当时的苏联陷入困境。 总而言之,赫鲁晓夫改革虽然给人民带来了一些的好处,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以失败告终。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冲击了斯大林的旧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苏联。而他失败的原因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忽略了国情,没有实事求是,失去了本心,太过急于求成。而改革一旦指导思想走偏了,理论上准备仓促,也就意味着不成功。赫鲁晓夫在1964年下台,从而标志着赫鲁晓夫改革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 (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2)主要过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国、朝鲜、蒙古、越南。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点:①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②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报告全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一个“内部报告”)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一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 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背景: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2.内容: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领域,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例题1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这一“玉米运动”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C 解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的改革中,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了“玉米运动”。答案C。 例题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根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未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改革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

答案:B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根本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B。 1.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3.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文/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从那时起,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苏共二十大全部议程结束后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当时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大反斯大林,后来人们把这个报告称之为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经过整理和修改后,分发给各级党组织进行传达。关于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引起了党内和社会各界极其强烈的反响。有人形容这犹如爆炸了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过去对斯大林一直抱崇敬态度的多数人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对斯大林的恶毒诽谤,仍然相信“斯大林永远活在历史上,永远活在整个进步人类的心中”。一向把斯大林看作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的格鲁吉亚人,感到他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践踏,在斯大林逝世三周年之际,纷纷起来反对,在第比利斯、哥里、库塔伊西、苏呼米、巴统等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在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示威群众与军警发生了冲突,当局悍然下令向群众开枪,造成几十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这是从1918年以来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示威活动,而且开了武力镇压的先例。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在感到震惊之余,思想上出现很多问题,开始怀疑苏联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相当多思想发生了变化的干部,受自由化思潮影响的知识界精英以及历次镇压行动的很大一部分受害者及其亲属,还有早已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那些未改变立场的后代则表示支持,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斯大林双手沾满了鲜血,是“国家的罪人”,他们把斯大林的错误同苏维埃制度联系起来,把苏联说成专制独裁的国家,提出应取缔苏联共产党,彻底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就这样,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分裂。 二十大闭幕后,苏共中央用各种不同方式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导人通报了秘密报告的内容,在各个党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在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导致党内斗争的加剧,自由派加强了活动,各国领导人受到了冲击,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危机。1956年6月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导致哥穆尔卡重新上台。同年10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最后苏联进行了武装干涉,才把事件平息下去。 在苏共二十大召开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后,毛泽东立即作出了反应。他说,赫鲁晓夫的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①他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一致认为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不对的。在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写成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于1956年4月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章主要从正面阐述党中央的立场,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同赫鲁晓夫有着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在对斯大林的评价上。这些分歧后来导致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和60年代的公开论战。 在二十大闭幕后不久,秘密报告落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手中,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反苏反共的有力武器。关于这个报告泄漏出去的过程说法不一。有这样一种说法:苏联领导人曾把秘密报告的文本送给参加二十大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贝鲁特阅读。贝鲁特于3月12日去世,有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秘密报告文本,把它复制后在华沙市场上出售,一个美国人用三百美元买了一份,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②还有一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有共同之处,即秘密报告是从波兰泄漏出去的,不过方法和途径与前一种说法不同。按照这种说法,这份报告是一个名叫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的人在华沙弄到的。此人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的女秘书的好友,他在女秘书的桌子上看到了报告的文本,便从她那里借了出来,直奔以色列使馆,因为他正准备到以色列定居,想把此报告作为见面礼。于是,他把报告交给了以色列使馆,以色列使馆复制后转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③此外还有别的说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份报告后大喜过望,决定立刻译成英语发表。它于6月4日全文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两天后法国《世界报》也发表了这份报告。然后,又返译成俄语和东欧 张捷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55

赫鲁晓夫的_秘密报告_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年#月斯大林病逝,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没有消失,并成为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改革创新的巨大障碍。 &’(#年%月&"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拉开了反对个人崇拜的序幕。此后到&’(%年苏共二十大的两年多时间里,赫鲁晓夫多次不点名地批评个人崇拜,苏联理论界也发表文章和讲话,为批判个人崇拜做理论上的准备。同时,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年(月,《旗帜》杂志发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年!月&*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坚持要在大会上作批判斯大林的报告,并表示承担责任。!月!(日凌晨,赫鲁晓夫在秘密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揭露并谴责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一)斯大林把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看成是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进行大规模镇压,例如对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集团和布哈林集团的斗争。粗暴地破坏和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年的大清洗运动,使大批无辜的党、政、军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斯大林还支持国家安全机关严刑逼供。(二)斯大林违背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同时不惜歪曲事实,制造个人崇拜,经斯大林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斯大林传略》,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 赫鲁晓夫分析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分裂了党的队伍,削弱了党的干部力量,造成了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触发了严重的民族问题,使社会动荡并潜伏着危机。 大会批准了赫鲁晓夫的报告。会后,苏联国内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运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年%月#"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赫鲁晓夫的报告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共中央曾经肯定过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所起的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告诉我们,把个人神化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毛泽东在&’(%年’月同南共联盟代表团谈话时也强调:“这种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一种思想解放。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敢想问题了。”&&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关于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我想讲一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 其对中国的影响!乌鲁木齐铁六中张惠民, -#""!# . $$$$$$$$$$$$$$$$$$$$$$$$$$$$$$$$$$$$$$$$$$$$$$$$$$$$$$$$$$$$$$$$$$ 历史学习!""#$% !"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对于赫鲁晓夫改革,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没有超越斯大林体制,只是小修小补,因而是失败的改革。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赫鲁晓夫改革,予以必要的理解和尊重。究竟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我们认为,对任何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评价都要一分为二。对赫鲁晓夫改革也应如此,既要肯定赫鲁晓夫改革积极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改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消极的一面。下面简要分析: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对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一定成效。 1、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推动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农业政策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截至1962年,全国开垦荒地达42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30%左右,谷物播种面积扩大70%左右。开荒运动不仅缓解了国家粮食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改善农业结构创造条件。 3、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地方,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如1952年国家对企业指令性计划减少52%,1955年减少70%。

这些改革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和地方权力,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而1955年苏联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产量仅为美国的35%。 4、其它方面成就。外交上,调整美苏关系,由冷战逐步发展到争霸格局,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文学上,出现真实反映现实和展示普通人的日常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评价的再思考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评价的再思考 曹希岭、王业兵 [摘要]本文认为,赫鲁晓夫在他所做的秘密报告和回忆录中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而是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所犯的个人崇拜与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错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苏联国内看,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所犯的严重错误,把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的牢笼里解放出来,为苏联后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准备了条件。从国际上看,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引导、帮助各国共产党摆脱了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为各国党大胆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创造了条件。就中国而言,正是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中共中央开始自觉地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因此,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虽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但也确实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斯大林个人崇拜苏共二十大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谴责斯大林个人崇拜与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错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一报告众说纷纭,我国则是否定多于肯定,甚至完全否定。如毛泽东不久就指出,赫鲁晓夫“一棍子打死斯大林”①,也即全盘否定斯大林,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的错误。此后,“全盘否定”斯大林作为赫鲁晓夫的错误之一,在我国政界、学术界一直流传至今。 不过,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违背事实的。不论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还是他后来的讲话、回忆录,都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地位和作用。他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未必都公平,但肯定不是“全盘否定”。

赫鲁晓夫秘密报,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文) 有关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背景介绍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20次党的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但是,在会议结束前夕的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但报告完后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这就由此揭开了斯大林问题在苏联的盖子。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其巨大的震动。当年中国的毛泽东同志也陷于十分被动,并对赫鲁晓夫的报告对中国老百姓掩盖。 可以说,在中国,至今如此,除了非常有限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真正看到过这份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关心国际问题的人和想学习国际问题的人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50年前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内幕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大林问题持什么态度?报告是怎么起草的?报告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赫鲁晓夫回忆录、米高扬回忆录的出版,以及有关档案的解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迄今他们已在《近现代史》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披露了秘密报告出台的内幕。 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肃反时期案件 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贝利亚被捕后,30年代下半期和40年代初国家安全机关迫害党政干部、伪造案件、刑讯逼供的罪行被揭露出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极大义愤,那些受害者家属纷纷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信,要求重新审查历史上的冤假错案。1955年秋,苏共中央主席团不得不责成苏联总检查院处理这类案件,给无辜受害者平反昭雪。苏联总检查院遂会同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重新审查肃反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给许多党政和共青团干部作出平反决定,并把所有有关材料和文件移交党的中央检查委员会来决定被平反者的党籍问题,最后由苏共中央主席团对整个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