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月6日 发改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3月6日 发改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3月6日 发改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3月6日 发改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3月6日发改委负责人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人民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6日下午14:00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将出席并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关情况答记者问。[13:04]

[人民网]:人民网前方直播准备就绪。[13:39]

[彭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现在开始。[14:01]

[彭放]: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张平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徐宪平副主任与大家见面,并就“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现在开始提问。[14:03]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前十一个五年规划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也是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结构失衡、收入差距拉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等很多问题,所以有人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增强的不仅仅是身高,更重要的是强筋健骨,所以我想问一下张平主任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在这个方面“十二五”规划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和亮点?谢谢。[14: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十二五”规划给予的高度关注。我也借此机会对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编制的,也可以说是集中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集中了社会各界的智慧,也包括海内外侨胞的智慧,所以我也想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对我们编制“十二五”规划中给予我们巨大支持的方方面面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正如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一五”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包括我们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14:10]

[张平]: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系统的总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矛盾,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矛盾,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这无疑对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4:11]

[张平]: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针对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些问题,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程中解决这些矛盾。所以,这也就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特点,我想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可以说,我们现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始终贯穿着这一主题、这一主线。[14:12]

[张平]:从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到政策导向,到发展的目标,到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如果朋友们认真地看一看“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话,就能够看出来从指导思想到最后规划的实施,都闪耀着这个主题、主线的光辉。我们在确定发展

指标的时候,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这些方面我在后面还要说到,所以我想这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14:14]

[张平]:第二,我们力求做到长短结合。五年规划是一个中期的规划,所谓“短”,我们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虽然全球的经济出现了缓慢的复苏,但还是在危机的阴影或者是危机的泥潭中艰难地跋涉,所以我们还要搞好和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的衔接,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所谓“长”,我们就要围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编制“十二五”规划,也就是说经过“十二五”的努力,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所以我们力求在规划中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相结合。[14:15]

[张平]:第三,我们在规划中尽量要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调整需求结构。我们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作为我们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所以在“十二五”规划中对这些方面建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重点。[14:16]

[张平]:第四,我觉得还有一个值得向世人宣示的,就是我们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说我们过去的五年规划比较注重增长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个五年规划更加突出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当然,我不是说过去“保增长”不应该,因为当时在解决温饱,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经济的增长。所以过去五年规划中,把“增长”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这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发展的基础、物质的基础,现在我们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在收入分配的问题上、在就业的问题上、在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上,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十二五”规划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14:19]

[张平]:第五,我们还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够完善。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既有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需要我们继续去克服,而且伴随着前进的步伐,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争取到2020年我们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20]

[张平]:最后还有一点,我们这个规划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规划,所谓“虚”,作为五年规划,要考虑到它的战略性、考虑到它的前瞻性。但是,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力求能够更实一些。使得这个规划具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大家可以看看规划中的一些专栏、图表,乃至于在文字的表述上,我们都力求更实一些。这样也便于将来的评估、便于将来的考核,更增强这个规划的针对性和指导性。[14:20]

[张平]:所以,经过这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我们进一步地修改、完善这个规划,相信能够形成一个指导我们今后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性的文件。[14:21]

[张平]:实现了“十二五”的目标,相信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我们国家的面貌,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都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谢谢![14:2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请问朱之鑫副主任,回顾“十一五”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经历了汶川地震,也经历了奥运会和世博会,请问朱副主任,从您的角度来看,您怎样评价过去的这五年?谢谢。[14: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对于这五年,我想总理有一句话讲的非常精彩,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当时发生汶川地震的时候,曾经有的战士讲过这样的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表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精神。昨天,我参加了一个小组会,一个人大代表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是从四川灾区来的,他说“请你们到四川去看一看,到灾区去看一看,灾区最漂亮的是住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我想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共同经历过了这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觉得我们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应该说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罕见的。[14:23]

[朱之鑫]: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五年来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在来的路上想,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大事办得漂亮、成功,难事办得稳妥、扎实,急事办得及时、有效。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喜事,我看喜事办得也是喜庆振奋。所以在这点上来说,我们的国家在这五年里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想简单地从五个方面讲:[14:25]

[朱之鑫]:第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去年我们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了11.2%,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了8308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1.6倍。[14:26]

[朱之鑫]:第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来,总理报告里讲了,城镇累计新增就业的人员达到了5771万,转移了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大家都在研究收入分配,实际上这五年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去年末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比“十五”末增长了1.8倍,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连续七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每年增长了10%。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4:30]

[朱之鑫]:第三,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十一五”的时候,我们当时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先见的举措。经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了19.1%。这是非常不容易的。[14:31]

[朱之鑫]:第四,体制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就是在这五年里,我们实际上取消了农民的农业税,集体林权的改革全面在推进,资源税的改革顺利实施,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整体都在往前推进。[14:31]

[朱之鑫]:第五,这条是大家都知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到世界第二位,我们对外贸易额去年一年是2.9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了2.8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我们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应该说这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14:34]

[朱之鑫]:我想,这五年实际上有几条我非常有感触,它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示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力量。正像刚才张平同志所说的,为“十二五”时期实现更好地发展打下

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实际上,我们现在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好形势,继续把我们改革开放的事业推向前进。正像我们经常讲的,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谢谢。[14:35]

[新华社现代快报记者]:在“两会”开始之前,一些网站征集了一些网民关心的问题,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民生改善。有网民说,当前我国是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我想请问,在“十二五”期间百姓关心的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蚁族”特别关心的“蜗居”问题、住房问题能不能得到特别的改善?谢谢。[14:36]

[张平]:谢谢你的提问,我刚才已经说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是民生优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教育、住房等诸多方面,在“十二五”规划里我们都做了考虑。我们希望通过“十二五”的努力,能够进一步的扭转现在收入分配上的一些差距,能够使得群众的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能够实现“两个同步”、“两个提高”,根据“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具体采取的一些措施,我想请徐宪平副主任给大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回答。[14:3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刚才你提的问题,现在社会都很关心,也是这次“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至于刚才张主任说“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位置。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包容性增长,强调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上周末与网民交流的时候也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使社会更加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所以“十二五”规划从编制一开始,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整个规划纲要中篇幅最长的,有七章,也是内容最丰富的,措施最具体的。[14:39]

[徐宪平]:第一,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有九个方面,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比如说在公共教育中,政府要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实现九年义务制免费教育,对农村的学生,对城镇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等等。这九个方面,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将来是要财政保障的。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生活在西部,不管你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14:43]

[徐宪平]:第二,规划纲要也是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五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14:43]

[徐宪平]:第三,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纲要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导向,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我想举一组数据来说明,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省份只有一个省,实行的结果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现在我们了解“十二五”地方规划提出“两同步”的,居民收入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有19个省提出“完全同

步”,有5个省是“基本同步”。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有9个、29个,我想执行的效果会更好。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全覆盖,去年覆盖率才24%,总理在昨天的报告中说今年要达到40%,提出要到2015年新农保要全部覆盖。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这个制度要建立起来,现在还没有,现在只有城镇职工的。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并且养老金还要逐步增长。另外,还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还有一条是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14:46]

[徐宪平]:第四,医疗保障提出要让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人,在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的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14:48]

[徐宪平]:第五,要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将实行租赁和购买相结合的商品房制度。[14:49]

[徐宪平]:在第八篇最后还布置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有具体的一些政策、一些措施的安排,这几个方面不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谢谢。[14:52]

[华尔街日报记者]:在你们报告的第20页有这样的表述,有一些目标仅仅是预期性的增长目标,而并不是真实的目标。你们为什么要提出预期性的目标,而不是真正的目标呢?在敦促各个省份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做的呢?[14:53]

[华尔街日报记者]:第二个问题,我们发现国家发改委对于使用利率的调控作为一种手段,一直以来不以为然。为什么是这样呢?[14:53]

[张平]:我想再询问一下,刚才说到的是哪个报告的20页?[14:55]

[华尔街日报记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英文版的第20页,有一个“8%的增长目标”,这是预期性的增长目标。[14:55]

[张平]:你是指经济增长?[14:55]

[华尔街日报记者]:对。[14:56]

[张平]: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特点,对于每一年计划安排,或者是对五年规划的安排,我们把发展目标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期性的;一类是约束性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预期性的是一种指导、是一种导向、是一种预期。约束性的指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必须完成的指标。刚才这位朋友问到了经济增长8%,为什么是一个预期性的指标。我想这样回答这个问题,对于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是必须的,我们有13亿人口,我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没有达到极其丰富的程度,因此我们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按照我们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导向,我们应该把发展的着力点或者是发

展的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现在对经济增长的指标没有做出强制性的安排,而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地方的条件好一些,可以快一些;有些地方的条件差一些,也可以慢一些。总之,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互相攀比。但是,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讲究经济结构的优化,讲究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发展的进程中要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我们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现在是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提出来,对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社会提出这样的要求。[14:58]

[张平]: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我们希望它能够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但是我们淡化这样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它的内涵。我想这也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发展中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转变发展观念的内在要求。[14:59]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我想请问关于物价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CPI破3、破4、破5,包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首先强调要稳定物价,这是不是暗示着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全面通胀的时代。在“十二五”期间,对稳定物价、控制物价还有哪些措施能够在长效上稳物价?谢谢。[15:00]

[张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去年上半年物价的总体形势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从7月份开始,物价水平或者是物价指数就出现了上涨幅度比较快的局面。所以,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从上涨的商品的品种上来说,主要是食品或者是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这样就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就密切相关。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每一天都要吃饭,所以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样的状况,对于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一个状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包括发展生产、搞好市场调控增加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价格秩序,也包括对于低收入群众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不因物价的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生活。采取的所有这些措施,应该说收到了成效。[15:01]

[张平]:一方面,物价上涨的趋势逐步平缓,最高是去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其后物价的涨幅逐步平缓下来。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份,应该说物价涨幅比社会的预期还低一些。2月份的数字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我听到各个方面的反映,2月份的物价指数可能还会更低一些。[15:02]

[张平]:另一方面,各地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了临时性的补贴措施。对于一些低保的群众,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增加了临时补贴,或者是提高了补助的标准,所以尽量地使他们的生活不受到影响。总体上来说,抑制物价的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5:02]

[张平]:对于今年的物价趋势,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我们还是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首先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宏观调控的导向、目标、任务,说得非常明确。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要把管理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昨天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把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列为第一条,这也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所以,从宏观调控目标到我们的经济政策都要围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来确定、来展开。[15:08]

[张平]: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我们也是有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大多数工业品都是供大于求的。我们重要的商品、生产资料,总体上供给还是比较充裕,尤其是粮食,这也是社会最关注、议论最多的,因为粮价是最基础的价格,也是群众最重要的一个支出项目。我可以向大家透露一个数字,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大体上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这是比较正常的。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了40%。我再说一个具体的数字,最近各个方面对于旱情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会不会使小麦减产都十分关注。我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小麦的库存还有2000亿斤,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小麦产量。所以,我们粮食库存是充裕的。这就为我们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当然,我们也意识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还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昨天温家宝总理的报告里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我可以再进一步地细化一下。[15:10]

[张平]:第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夺取农业丰收,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争取第八个丰收年。只要我们农业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收成,我们控制物价就有了比较好的物质基础。去年物价的上涨中,最高的是蔬菜,全年差不多上涨20%左右。第二是水果,全年大体上上涨14%左右。第三是粮食,大体上上涨10%左右。水果、蔬菜、粮食等食品上涨拉动整个物价上涨的70%。所以,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鼓励粮食生产,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投入,中央今年发的1号文件是要搞好水利建设。我们现在正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规划,同时保证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等等,调动农业的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调动农民“种农种粮”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开始有信心争取粮食第八个丰收年,这是最基础的工作。[15:18]

[张平]:第二,我们要搞好储备吞吐的调控。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我们采取临时收储的政策,大家都知道我们这几年收储了玉米。因为小麦和稻谷,我们实行最低收购价,有多少,国家都敞开收购,玉米我们采取了临时收储的政策,大豆采取了临时收储的政策,油菜籽采取了临时收储的政策,糖料采取了临时收储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的积极性,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些储备的物资拿到市场上进行调剂。从去年以来,我们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油料、糖料,还包括猪肉,所以我们把库存拿出来,这也是能够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市场的调控。[15:20]

[张平]:第三,做好流通环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蔬菜。去年涨价幅度最高的是蔬菜,这也是因为现在蔬菜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城市郊区以种菜为主,现在城市周边几乎都不种菜了,有的需要调度,有的需要长途跋涉,所以需要加强中间环节、流通环节的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也是维持物价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加强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搞好农超对接,特别是鲜活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流通成本,降低蔬菜的价格,降低商品的价格。[15:21]

[张平]:第四,要加强市场的监管。从根本上来说,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但市场秩序如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许多商品都出现了金融化的趋势,买卖商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利用这个商品赚钱,所以去年出现了大蒜的问题、绿豆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现象,要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和治理,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价格秩序。[15:23]

[张平]:第五,要控制好流动性。现在市场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这两年贷款的规模比较大。另外,海外一些“热钱”的流入,也对国内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合理地控制信贷的规模,合理地确定货币的供应量,创造稳定价格的货币条件。[15:23]

[张平]:最后一点,也是希望包括新闻媒体、记者朋友能够准确地阐述、阐释价格政策,准确地报道价格的形势,为整个控制物价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15:24]

[张平]:我相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我对于保持今年物价总体稳定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谢谢。[15:24]

[香港大公报记者]:在这次“十二五”规划当中,第一次把香港和澳门单独列为一章来撰写,当中有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我想问一下中央政府在规划“十二五”过程中,对香港是如何考虑的?有些评论认为,香港固有优势已经逐步丧失,已经无力独自应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是迫使中央此次出手的原因,您如何看待?您对于香港未来五年的发展如何看待?[15:25]

[香港大公报记者]:另外请允许我问另外一个问题,在您担任发改委的“掌舵者”,发改委这几年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关键几年,而今,中国已经安然度过金融危机,张先生您如何评价过去几年的工作?如果可以的话,您给自己打多少分呢?谢谢。[15:27]

[张平]:正如你所说的,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们把港澳台单独列为了一篇,这在五年规划中还是第一次,之所以这样布局,是因为香港各界朋友、各界人士的愿望,也是根据港澳特区政府提出的建议,当然我们严格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以及按照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来做的。为了能够在规划中正确的表述加强内地与港澳的合作,正确地表述我们如何发挥港澳的优势,支持港澳的发展,所以一方面发改委委托了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自己也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深入地听取了港澳方面的意见,为了能够在规划纲要中正确反映港澳的建议和要求,我们还特别委派了徐宪平副主任到港澳去听取意见。有关的一些情况,我请徐宪平副主任给大家再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15:30]

[徐宪平]: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表现了高度的热情,对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香港功能定位的表述提出了积极的需求。刚才张平同志说,为了积极地回应香港社会的需求,发改委还有三位副主任到香港调研、座谈、了解社会各界的愿望。香港的立法会也为此专门通过了一个议案,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充分发挥特有的优势,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要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支持香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为了推动内地,特别是粤港澳的合作,在“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这一篇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专栏,就是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谢谢。[15:33]

[张平]:我还要做一点儿回应,因为这位记者还有第二个问题,问我有什么样的感受。你给我出的这一道题目,我不太好回答,总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努力地开展工作,应该说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都是在党中

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发改委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结果。至于我个人,我说两句话:第一,我是尽力的;第二,我对自己还不太满意,有许多工作尽力地去做,但做的还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甚至还有许多失误的地方。你今天提的这个问题,也进一步地提醒我,要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把工作做好。谢谢。[15:34]

[羊城晚报记者]:我的问题关于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现在又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广东在多个领域的先行先试都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请问张平主任,接下来广东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还可能有哪些实质性的突破?谢谢。[15:35]

[张平]:广东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不仅广东自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榜样,有许多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取得成效以后,在全国推广开。所以对全国的改革开放无疑都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辐射的作用、带动的作用。新时期我们还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排头兵”的广东,在这个方面应该说还可以大有作为。当然,包括金融领域,也要继续地进行探索。所以,就这一问题,我想请朱之鑫副主任回答,他是金融方面的专家。[15:37]

[朱之鑫]:当前,从我国整体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进一步促进广东地区的金融创新,对全国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国务院在近两年先后批复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这是从2008年到2020年。也批复了横琴岛的规划纲要,还批复了深圳市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广东地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包括金融的改革和创新,财政和投资体制的改革等。我想在金融改革的创新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政府正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上述改革开放的纲要和综合配套的总体方案,抓紧制定实施的方案,研究编制金融改革和创新领域专项改革的规划和政策。我想总的方向是,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以及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通过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以提高金融体系的融资服务和资产的配置效率,当前一些具体的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就方案进行讨论和研究,我想形成共识以后,将会陆续地开始实施。谢谢。[15:39]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请问朱之鑫副主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两句话已经是热门话语了,无处不提、无处不讲。我想问,“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否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考虑到主题和主线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谢谢。[15:40]

[朱之鑫]: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是指导我们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依据,在建议中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刚才您讲到无处不提、无处不讲,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这两句内涵,科学发展为主题,它是一个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我们改革开放的全局。我觉得它的本意和深刻含义就在这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觉得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我们的国情,也符合我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了体现这一要求,规划纲要在谋篇布局中对主题、主线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细化和落实。大家可以看一看规划纲要,一共是16篇、62章,我觉得通篇都是紧扣了主题和主线。[15:41]

[朱之鑫]:比如第一篇是指导思想和目标,在发展的目标上,《纲要》提出了24个主要指标。除了发展速度以外,其他都集中在结构调整、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目的就是要

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在政策导向上,《纲要》强调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入手,提出了十大政策导向。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第二到第十五篇是重大的战略任务,为了把整个建议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纲要》进一步明确了1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这14个方面都是对主题和主线的深化和落实。第十六篇是规划的实施,不要小看这一段,《纲要》强调要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明确了规划实施的责任,实行综合的评价考核。就是为了把主要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为了建立一整套符合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确保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5:43]

[朱之鑫]:所以我们觉得每个字在起草的过程中都是字斟句酌的,每一篇都是上下紧扣、紧密衔接的。谢谢。[15:43]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在国务院日前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个消息一出,川渝百姓均感到欢欣鼓舞,请问张平主任,这个规划获批后,国家将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给予哪些政策上的支持?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要力争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产业定位,这样的目标定位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您又认为成渝经济区能否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一样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吗?谢谢。[15:48]

[张平]:你的信息很灵通,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审议,也就是这么三四天的工夫,我们正在根据国务院审议的意见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完善,经过修改完善以后,国务院最终将批复这个规划,这也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成渝地区发展的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所以在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布局中确定了有三个重点的区域要专门制定规划,一个是关中-天水地区,另一个是广西的北部湾地区,再一个就是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和广西的北部湾这两个规划前一段时间都已经经过了国务院的批准同意,在积极地推进。这一次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审议同意之后,相信在指导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相信成渝一定能够实现这样规划的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5:50]

[张平]:制定成渝的发展规划,我们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一方面,正如我刚才在回答日本记者的问题一样,各个地方不尽相同,尤其是西部,虽然都处于西部地区,但差别很大。从成渝地区来看,应该说是发展条件、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比较好,无论是从现有的经济实力,从现在基础设施的条件,从科技的创新能力,从人才聚集的吸引力,从诸多方面来看,成渝发展的潜力很大。为这个地方制定一个规划,让他们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一方面可以为西部大开发能够培育一个新的增长极,能够发挥成渝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它也可以探索出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包括在一些政策举措上,赋予成渝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力,那么对西部大开发其他地方的发展也具有示范作用。特别是从成渝地区现在已经进行的一些试验,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验来看,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一次制定了这样的一个规划,不仅能够促进重庆地区、成都地区自身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而且能够促进成渝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发展。[15:51]

[张平]:我开始的时候说了一个观点,有一些地区条件好,可以发展快一些,发展快了除了创新

经验之外,还可以先进带动后进,发达的地区可以支持后进的地区。所以,我们培育成渝地区能够作为一个新的增长极,能够成为一个发展的高地,我们相信它会带动整个重庆、四川地区的发展,乃至对西部大开发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立足于成渝现有的基础,我完全相信成渝地区一定能够培育成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新的增长极,一个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平台,能够成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目标,我是充满了信心。谢谢。[15:54]

[彭放]:记者会已经比预定的时间超时了,我看记者朋友们那么积极地举手,我想请示张主任是否再给大家两个机会?[15:54]

[张平]:再提两个问题。[15:5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我有一个疑问,我们知道“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未来五年可能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现场看到的是三位发改委的领导在这里回答各位的提问,是不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只是发改委一家的编制,这里面各方面的民意诉求有没有办法体现?谢谢。[15:56]

[张平]:感谢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在开始的时候就说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按照中央的建议编制的,而且是动员了各个方面的力量,实现了广泛的参与,集中了社会各界、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海内外侨胞的智慧,这一项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的,各个部门也都广泛地参与,如果各位,特别是记者朋友应该还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以后,我们曾经举行过一次记者招待会,就是要动员全社会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那一次记者招待会以后,向全社会发布号召以后,我们收到了各个方面的建议64700多份。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广泛的参与,也是我们现在编制出这个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15:57]

[张平]:从组织的形式上来说,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后,国务院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小组,发改委只是一个做具体工作的牵头部门。国务院的有关部门都是这个编制小组的成员。所以你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也是我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认为“十二五”规划只是发改委在做,而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动员了各个方面、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一起做的一项工作。只是因为职责分工的条件,所以今天的记者招待会我们三个人来出席,你希望了解更多的情况,我请徐宪平副主任介绍,他具体在组织这项工作,可以把有关情况说得更深入一些。[15:58]

[徐宪平]:谢谢你的这个问题,给我们消除这种印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真的要谢谢你。正如你所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从一开始就强调整个规划编制的过程要成为一个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增强规划编制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我想介绍整个规划编制主要是分为三个阶段:[15:59]

[徐宪平]: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阶段。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开展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前期研究,确定了41个重大问题,采取委托、招聘的方式,使社会上70家研究机构参与,最后形成了500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向国务院提交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的文稿。[16:00]

[徐宪平]:第二个阶段是中央建议制定阶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中央领导亲自主持下,成立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起草组,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深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然后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历时半年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16:01]

[徐宪平]:第三个阶段是纲要(草案)编制阶段,中央建议出台之后,国务院成立了12个部门参加的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这个编制过程中,我特别想说的是,去年我们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在全国人民中发起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的活动,刚才张主任说整个建言活动历时两个月,收到了64709份意见、建议。对这些意见、建议,我们一一认真地研读,尽可能把它吸纳到纲要中,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我们充实了发展生物质能、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章节的内容。在这儿我还要特别举出两个例子,感人至深的例子,说明我们人民群众对国家这个规划是多么地关注。一个例子是我们山东滨州的一个盲人,他叫孙东,36岁,他写了整整6页纸的盲文信件,后来我们请盲文出版社进行翻译,他就发展盲人教育、建设盲人网站提出了建议。还有一个例子,我们机械科技研究总院的一位77岁的退休人员张鸿博老人,身患癌症,刚刚经过6次化疗,他给我们写了4万字之多的关于收入分配的建议。他们的这片赤子之心非常令我们感动,也激励我们把规划纲要做好,要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谢谢。[16:03]

[彭放]:再过两天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了,为了表示对女新闻工作者的尊重,我想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给一位女记者。[16:04]

[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记者]:特别感谢主持人。“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请问张平主任,我们国家在今后五年中,在法律、税收以及其他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保证达到减排的目标,特别是去年有不少报道说,一些地区为了达到减排目标,又断电、又拉闸,还减少供暖,我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谢谢。[16:05]

[张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节能减排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当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有效手段。正因为它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十一五”的规划中,把单位GDP能源消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排放,这两个方面的指标列进了“十一五”的规划,而且是作为约束型的指标来对待的。应该说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基本上实现。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发展的进程中,资源环境的约束仍然很强。所以,我们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地做出艰苦的努力,这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向世界作出的承诺。[16:06]

[张平]:大家都知道,在2009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向世界作出承诺,我们到2020年能源消耗的强度要下降40%—45%,或者说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要下降40%—45%。可再生能源比重要提高到15%左右,而且还要增加森林碳汇。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进一步作出了承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在“十二五”仍然要对能源消耗的强度,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排放,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因此,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我们就提出到2015年能源消耗的强度比2010年要下降16%,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要下降17%。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下降8%—10%。其中“十一五”已经列入到指标里面的化学需氧量,我们平常所说的COD,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要下降8%,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又增加了两个,一个是氨氮总量要下降10%,另一个是氮氧化物总量也要下降10%。[16:08]

[张平]: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说到,为了完成“十一五”的目标,有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是拉闸限电,这不是我们的初衷,这样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也如实地向社会、向记者朋友做出检讨,因为在这些方面,关于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污染物减排,我们是第一次在“十一五”的规划中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所以我们还缺乏经验。发改委作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工作上确实还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在工作的指导上也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对于拉闸限电,我们发现以后,也及时地做出了安排,制止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些地方的发生,恰恰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全社会对于节能减排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决心,我想这对于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宣誓,中国作出了这样的承诺,就一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工作中我们一定不能再发生类似的失误。[16:10]

[张平]:如何实现“十二五”的目标呢?我想首先要转变发展的理念,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真正地把思想、观念、思路、办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要使得我们从上到下各个方面都把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16:10]

[张平]:所以前面我也说到,我们为什么没有把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一个约束性的指标,就是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好地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所以,一定要转变发展的思路。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对“十一五”行之有效的一些举措,我们会继续总结和完善,并且加以坚持和推广。对于“十一五”中有一些不妥当的做法,我们会进一步地改进。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作为约束性的指标,我们要分解责任,就是要把节能减排的责任分解到各个地区,分解到有关的企业,这是一个硬约束、硬要求。而且在将来,我们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要把这个作为一个重点,明确责任。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有具体的举措,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特别是节能减排的技术,节能减排的产品,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动员方方面面,包括工业的节能、建筑的节能、交通的节能、社会各个领域的节能,都要采取先进的技术,使用节能减排的产品。我们还要动员全社会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6:16]

[张平]:总之,在“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这项工作中,我们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地加以落实。当然还包括我们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增加这方面的投入,这都是一些必须采取的措施,或者是题中之义。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实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而且也能够避免拉闸限电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目标是给人民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谢谢。[16:17]

[彭放]:各位记者朋友,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谢谢张平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徐宪平副主任,我祝大家在大会期间采访顺利、成功![16:17]

[人民网前方直播组]:本次直播结束,谢谢关注![16:18]

2019-2020年江苏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doc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江苏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初稿)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目录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 (二)“十二五”发展阶段 (8)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目标 (11) 三、基础设施 (13) (一)加快推进干线航道建设 (13) (二)加快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建设 (14) (三)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15) (四)优化提升公路网络 (16) (五)着力推进机场建设 (18) (六)不断提升养护现代化水平 (18) 四、运输服务 (19) (一)大力推动港口物流发展 (19) (二)完善交通物流体系 (21) (三)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22) (四)努力提高城市客运服务水平 (23) (五)提高国际运输能力 (24) (六)不断推动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25) 五、安全和应急保障 (25) (一)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 (26) (二)加强运输市场安全管理 (26)

(三)强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27) (四)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 (27) (五)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27) 六、科技与人才 (29) (一)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 (29) (二)显著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30)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1) (四)加强国际合作 (32) 七、行业管理 (32) (一)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决策水平 (32) (二)加强工程建设监管 (33) (三)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34) (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 (35) (五)加强廉政建设 (36) 八、保障措施 (36) (一)加强资金和用地保障 (36)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38) (三)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39) (四)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 (40) (五)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41) 附表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 (41) 附表二江苏省综合运输通道主要项目规划表 (44)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 城乡建设局工作总结 ***年,***县城乡建设局在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 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紧紧围绕 "建美一江两岸,打造山水生态小城市 "的战略目标,按照" 南扩北改,东拓西延"的工作思路,立足部门职能,坚持以人为本,以项 目建设为核心,注重抓住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全力推 进城镇化建设,县城规模迅速拓展,基本形成了"一江两岸、三纵五横、 三大片区"的城市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定位城乡发展布局 狠抓规划,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高起点布局,大手笔规划,在城乡规 划方面实现三个新突破。 1、规划编制布局有新突破。 启动了以县城为核心、以北区东区为两翼、以雩田枚江珠田为卫星乡 镇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投资 100 多万元对***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进 行第三轮修编工作,4 月份省市专家对县城市总体规划第二轮修编实施评 估报告和第三轮修编规划纲要进行了评审,并经市局批复,县城规划区面 积由 2311 平方公里扩大到 30 平方公里;完成了排水、环卫、教育网点等

7 项专项规划编制, 启动了消防、 城区停车场、 防洪排涝等 3 项专项规划。 同时,加强对乡镇规划编制管理力度,督促各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修 编及 30 户以上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镇、***镇、***镇、*** 乡等 10 个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镇、***乡完成了控制性详 细规划的修编工作。 ***乡、***镇、***等 8 个乡镇完成了主要公路沿线的 30 户以上的村 庄规划编制工作。 2、规划监管手段有新突破。 一是成立了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分 管副县长任副主任, 县政府办、 县城建局等 14 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专题研究决定规划审批等重大事项;二是在乡镇设立了规划所,今年又新 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年底 23 个乡镇规划所的人员将全部落实到位;三 是实行委托监管,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签订委托书,借助执法局的力 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较好地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3、城区建房管控有新突破。 为做到堵疏结合,将县城规划区分为 "私人建房严格控制区、私人建 房一般控制区和农民建房集中建设区"三类区域,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开展 建房审批工作,有效控制了无序建房,基本杜绝开天窗现象;同时,按照 县城总体规划和***版《***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要求,严格审查新 建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并结合县人大代表建议和 政协委员提案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审查,使县城住宅小区规划 品味更高,环境更宜居舒适。

学校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学校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一、近年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2021-2021学年,全乡有3所完小,4个教学点,1所xx幼儿园。全日制小学,共有 34个教学班,学生976人,其中校本部617人。有小学教师84人,其中“小中高”2人,小学高级教师61人,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47人,党员教师30人。 xx幼儿园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78人,xx、xx小学附属幼儿班5个,在园幼儿232人,xx、xx、xx、xx教学点各1个幼儿班。全乡有幼儿教师27人,其中编制内幼儿 教师15人。 二取得的成就 1、小学教育成绩斐然 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普及程度各项档案资料规范,旁证材料齐全。小学毕业率为100%,单科及格率达96%以上,全科及格率达92%,教学质量监控优秀率、 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县农村xx前列。在县教育局组织的目标管理评估中,连续9年榜 上有名。 学校是xx市第九、十、十一届文明学校,并继续争创第十二届市级文明学校。2021 年以来,学校先后市争优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县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义务教育标 准化学校。 2021年以来,学校获得市、县22次集体荣誉表彰,成为xx市教育系 1 统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市优秀阅读学校,县实施素 质教育先进学校,县平安先行学校,县课题研究先进学校。 2、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十二五期间我乡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在园幼儿人数比十一五大 幅增加,3-5周岁幼儿入园班率9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乡通过考核录入及考试招聘拥 有了编制正式幼儿教师,并不断充实,至今年已经有15名编制正式教师,另外有10名自 主聘用教师。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xx,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抓师德教育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为重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取得的成绩 (2)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3)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4)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5)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6)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6)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7)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7)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8)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8)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8)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 (9)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9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10)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11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2) (一)发展思路 (12) (二)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14)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5)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15)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15)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15) (六)加快开放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16) 五、产业布局 (16) (一)原料种植基地布局 (16) (二)产业布局 (17) (三)园区布局 (17) (四)研发平台布局 (17) 六、重大工程 (18) (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18) 1、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产业集群 (19)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 (19)

建设局工作总结

建设局工作总结 xx年,我局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优化我市发展环境,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今年以来,我局系统各单位,通过创业竞赛、为民办实事、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承诺服务,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维护、管理,狠抓优化发展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实,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促进我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通过积极主动对项目的帮扶以及协助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为引进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超额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㈠招商引资。完成新办企业2家,老企增资项目3家,完成实际投资额5200万元,项目注册资金4100万元。其中,新引进项目:1. ××市××超市总投资2500万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2. ××市××制衣有限公司,总投资50万元,注册资金50万元。老企增资项目:1. ××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实际投资20XX万元,注册资金2500万元;2. ××市××公园建设,实际投资900万元,注册资金600万元;3. ××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350万

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完成市上下达引进新办企业1个,内资注册资金和实际投资分别为140万元、280万元;外资合同利用和实际利用分别为40万美元、20万美元的任务。 ㈡项目建设。1. 总投资20XX余万元,规划用地5800平方米的××公园建设,今年完成投资900万元,于20XX 年4月10日向市民开放。2. 投资460万元,完成××公园改造工程,改造后的××公园总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投资70万元,完成原停车场部分7900平方米的江滨公园二期改造任务,完成地被配植种植2900平方米,以及半开放式椭圆形多功能广场、置石“天下为公”、园林绿化工程、地面铺装工程等,于8月20日向市民开放。3. 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亩的××山公园建设,今年完成投资万元,完成亩的国有及集体土地的征用,万平方米住房拆迁,8220平方米旧楼拆除,以及二运公司修理厂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等。 ㈢挂村、驻会服务工作。我局挂点××区××镇××街,一年来,我局局长、总支书记、维护科负责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多次下村沟通指导,扎实推进挂点村在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捐资3万元实施明沟改暗沟工程,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脏、臭问题。在驻会服务方面,我局主动伸出援手,为××社区居委会捐助了3000元购买电脑,

2019年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医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十二五”卫生计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出台实施《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从今年4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CT、磁共振、超声检查价格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0%,适当调整和提高了诊察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市卫计委和市级公立医院签署医改目标责任书,将公立医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执行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等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18年4-9月份我市公立医院总收入73915.36万元,医疗收入65391.1万元,比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0.2%和6.3%;门急诊及住院耗材费用占比9.8%,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门急诊及住院药占比为30.6%,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 提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自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流动人口享受各项服务等内容,实现了重点突破。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做好各类政策的高效衔接,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计生统一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体制机制。

江苏省国税局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纲要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以优化纳税服务和强化税收征管为核心,加速专业化、信息化进程,完善人才强税、廉洁从税的保障体系,努力把江苏国税打造成为服务型税务机关,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江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贡献。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发展蓝图。未来五年江苏国税发展的愿景是:力争使江苏国税在全国率先成为法治、服务、责任、和谐、效能、廉洁的税务机关,使之成为一个集优质服务、公正执法、社会认同于一体的政府组织。达成这一愿景,必须始终致力于“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以及实现人员、流程、技术的现代化”三大战略目标不动摇,从而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苏国税发展的新跨越,力求使江苏国税成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的模范实践区;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税收管理专业化、信息化的先行试验区,为率先基本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具体目标

国税收入随经济发展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国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收入规模随经济发展稳步扩大,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缺口逐步缩小,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税收调控作用更加有效发挥。税收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税收调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措施更加有力,办法更加灵活,政策效应分析更为准确,反馈更加及时。 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国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监督体系健全完善,税收执法公开、公平、公正;税收行政救济体系趋于完善;部门协作运转畅通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坚决有力,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建成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点。 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纳税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税收政策法规更加透明,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纳税服务方式手段创新发展,更多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纳税人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不断提升。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征管程序不断规范,业务流程简便高效,专业化分工更为科学,现代税收征管体系趋于完善;信息技术对税收征管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情报采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管税取得重要进展;税收征管成本逐步降低,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说明:2011年度课题指南依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和2011年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要点,围绕当前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研究当前云南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破解当前云南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前沿问题,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 重点招标课题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此类课题重点解决我省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鼓励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 一、重点招标课题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2. 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3.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机制的研究 4. 加快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5.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研究 6. 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研究

7.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8. 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云南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9. 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0.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二、一般课题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研究;教育核心价值研究;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学习型社会特征和条件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 云南教育史研究;地方教育史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留学教育史研究;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教育历史事件研究;教育历史名著研究;教育专题史研究;学科教育史研究;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交流史研究等。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方法与途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创新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研究;学校现代管理策略研究;区域特色教育研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试验工作实证研究等。

人社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_工作总结.doc

人社局“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_工作 总结 “十二五“期间,区人社局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锐意进取,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迈上新水平,为“十三五”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范文” /> 一、“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3558人,比2010年上升59%。农村劳动力转移由2011年的9950人增加至2015年的11000人。2011年以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100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2600人次,发放各类岗位补贴、社保补贴3700万元。35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50”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2.6%-3.5%之间,低于

4.5%的控制线。 我区输送机社区、凤凰社区被省人社厅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输送机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中村村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以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5人,累计征缴保费363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6004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14人,基金征缴697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加人数34562人,参保率9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520人,参保率98.6%,累计发放养老金1654万元。为26个城中村4124名村民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有3500余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财政补贴资金8772.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由1780人增至3783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57万元。 (三)人才结构日趋优化。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不断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江苏省老龄办作者: 时间: 2012-02-01 点击: 523 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5年。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月平均养老金达到1466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7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全覆盖,760多万农村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城市老年人基本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老年人基本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符合“低保”、“三无”、“五保”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的救助和供养制度。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城市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普遍开展,农村敬老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28万多张,兴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700多个。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稳步发展,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得到加强。制定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尊老金、老年优待服务等制度,推进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老年保障和服务制度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逐步缩小。老龄工作战略地位明显提升,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据测算,从2010年末到2015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300万增加到1483万,平均每年增加36万;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将由17.4%增长到19%。同时,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养老保障水平尚不够高,公益性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薄弱,老龄事业发展在区域城乡之间仍不平衡,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和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体系建设,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工作,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党政主导、社会主体、全民参与,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与“两个率先”进程相同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主要发展目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稳定增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 ——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档案建有率达到8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城市社区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云南省临沧市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图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 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 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 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 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 曹建丰注册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 戴军注册规划师 吴未副教授 姚广峰工程师 马斯伟规划师 范宁规划师 程寅助理规划师 吴鹏助理规划师 孙文军助理规划师 郭伟助理规划师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 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 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 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9) 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5) 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7)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 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0) 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4) 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9)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0) 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40) 第五节燃气规划 (41) 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1)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3) 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7) 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7) 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8)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50) 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51) 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51) 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52)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2) 第十八章附则 (53)

建设局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单位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干部职工的关心、支持下,我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下面,就本人在思想、工作、学习、廉洁自律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工作首位,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积极主动地协助分管领导和局领导开展好各项工作,坚决服从领导的指挥和调度。在工作方面,坚决维护单位领导的权威,在单位决策方面,严格按照领导安排做到贯彻执行不走样。平时,与其他干部职工以诚相待,互相支持,优势互补,互相提高。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既不揽权,也不越权,既坚持原则,又密切配合,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另外,在工作中多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注重与局机关团结协作,力争使单位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学习,注重自身能力建设 在学习方面,我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局机关的安排部署,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上,始终坚持以局机关的安排部署为要求,通过报刊杂志,加强相关政策、理论和时政要闻的学习。业务方面,加强与单位工作相关的

法律法规学习,积极与单位联系部门的业务人员联系沟通,学习请教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并通过网络学习加强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学习。 三、狠抓工作落实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按照局机关的安排负责了人秘股的相关工作,加强了局机关收发文件、档案管理、来人接待、内外协调等方面工作;二是负责了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会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办理;三是配合局领导开展了创先争优、三送三问、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一系列党务活动;四是按照局领导的安排,完成了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四、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普通干部,做到身正、行直、言诤,倍加珍惜今天这份工作,从点滴细小之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两个务必”、风清气正,踏实工作。在廉洁自律方面,始终坚持努力抓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在平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法规程序办事,在具体办理的事务中没有吃、拿、卡、要和托拉、推委的现象。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虽然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来看,自身在有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二是宗旨意识不牢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够;三是工作经验不足,

公路建设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一)坚持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五年中,根据我市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发展“唐韵、绒都、枣乡”特色县域经济,实现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抢抓机遇,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不放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重点建设了梧桐树乡至滨河大道公路、G307线灵武至河东机场公路、G307线甜水河至灵武公路一期工程、南二环东西延伸段路基路面和跨铁路桥工程等重点公路项目。组织实施了东盛路、中兴路北延伸段拓宽、枣园路北延伸段改建、南薰路东延伸段、枣园南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完成了35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我市通行条件大为改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40.5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2.3,其中:高速公路84公里,一级公路58公里,二级公路154公里,三四级公路779.8公里,其他公路264.7公里,形成了以3条高速公路为骨架,5条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54条县、乡公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由于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市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

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有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寿命短,路网多以四级公路为主,且破损较为严重,大大地制约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急需对县乡主干道路进行改扩建提升等级。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各级政府投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的改建。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转变,养人与养路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是随着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公路路政和治超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五是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难,影响了道路运输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六是货运市场专业运输公司少,大多为个体户、私营业户,大型物流公司尚未组建,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监管。各货运企业运输效率不高,人、货安全设施不完善,存在无序竞争现象,货损、货差时有发生,极易造成货主与车主各种纠纷。 七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的有形市场和有效衔接尚未形成,物流园区的中转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 1、公路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局计划建设重点公路

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1〕112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 “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二日 —1 —

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江苏省测绘条例》、《江苏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省级基础测绘的现状 (一)“十一五”省级基础测绘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江苏省“十一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所确定的发展任务,我省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初步建成省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了江苏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JSCORS)和B、C级卫星空间定位网。施测了覆盖全省的9757.5公里二等水准路线和5117.8公里三等水准路线。二是建成了省级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实施了全省10.26万平方公里的1︰2万基础航空摄影,引进了覆盖全省的高分辨率航天遥感影像。完成了我省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航空影像扫描入库工作。建成了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航空影像数据库。三是开展了1∶1万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和建库。更新了全省陆域4098幅1︰1万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更新了相应的数据库。组织实施了沿海滩涂区6000多平方公里1︰1万基础测绘数据采集与建库工作。四是促进了测绘成果的广 —2 —

建设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城乡规划管理与监督检查,提升城乡规划的战略谋划水平和改革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主导和统筹调控作用,上下同心,团结奋进,实现了我区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新突破。 一、城乡规划建设助推城镇化发展 我区“村庄规划编制”及“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在完成根竹、大圩、庆丰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基础上,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近500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同时,配合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把区域内9条城市道路建设,3个大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城镇化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南梧公路为主轴,贵城、港城、根竹、大圩、庆丰等重点镇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互为市场的城镇体系,构成了富有活力的城镇群,形成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我区城乡规划建设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发展功能,着重改善提高小城镇的规模,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至2019年,我区根竹乡经过东、

中两开发区和金竹花园的建设,与规划建设中的根竹工业园、中心城区形成了相互依托的大城镇体系。大圩镇兴建贸易、养殖基地,建成金盘街、银盘街等开发区,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根竹、港城、大圩、庆丰沿路经济实体一体化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区经济建设大发展。 二、民生项目建设打造“幸福xx” 2019年,我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渠道争取“村庄编制规划”、“城乡风貌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6800000多万元。我局以“村庄编制规划”整合农村建设资源,以“绿化,硬化,亮化”为村庄风貌改造主线,以“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保障房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促进我区人民安居乐业。 (一)、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9年危改任务1300户已在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竣工验收、拨款。2019年我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100户,其中640户在4月份已分配到各乡镇,余下的460户分配方案等待区政府批复。目前,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已下达1100户共1650万元。xx区补助资金已落实1100户共220万元,市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尚未下达。目前,已完成全部调查摸底、申请、公示、核查等工作。到10月中旬,开工640户,完工500户。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的给大家推荐的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十三五”开篇在即,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跨越急需创新引领、投资结构急待提档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十三五”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对xxxx经济产业全面升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我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引,结合xxxx实情,立足资源优势,总结先前经验,明确发展需求,继续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职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规划,努力实施,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全面勾勒xxxx未来五年招商引资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外资处的大力指导下,我局积极招商选商,大力营造投资环境,加大对外交流和项目推介力度,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项目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局大力发掘引进重点产业、打造精品项目,使我区经济实现了质与量的协同发展。 (一)主要成绩

1、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我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xx年-xx年6月底,外来投资(市外国内投资)累计完成407.5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境外)68605万美元,名列全市各县区前茅。累计征集到39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1140亿元,涉及到特色农业和物联网高科技产业、城中村改造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大型集团总部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 五年中,恒大地产、星河湾地产、保利地产、首开地产、万科地产等一线大型房地产企业来我区投资建设,先后引进了北美新天地、茂业天地、华宇商业广场、千禧世纪广场、汾酒文化商务中心等一大批商业项目落户我区,星河湾酒店、凯宾斯基酒店、万豪国际酒店、阳光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或已开业或正在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区项目储备、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等项指标均位列太原市前茅。外来投资逐年增加,特别是外来投资服务业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xxxx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2、努力打造精品商业街区,我区发展质量全面优化。“十二五”期间,xxxx区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素有“山西中关村”之称的太原南内环街,已成为集批发、零售、开发为一体的电子一条街,云集了赛格、青龙、颐高、阳光、云天、赛博等综合批发市场,其辐射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长风街--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加快我州生物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的意见》,编制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我州发展生物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初步形成,生物技术产品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省制定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必将为生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立足我州生物资源基础,发挥优势,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这是加快红河新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重点支柱产业来培植,符合我州发展实际,是对红河州情的不断深化认识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发展生物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我州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有利于我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变我州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益,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生物技术、科学管理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经营管理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我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 (一)资源潜力 我州地处低纬度的高原地区,由于受红河、南盘江、李仙江的纵横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大,加之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南下寒潮的共同影响,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形成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适合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是红河以西的哀牢山系南段及南延支脉山区,是云南省热量最丰富、雨量最充沛的高温多湿区,发育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植被类型垂直系列,从最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顶分布有热带雨林一山地雨林一季风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矮林,具有全国少有的“立体森林”特点。迄今初步整理出种子植物有229科1530属5667种,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乔灌木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4,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擎天树)、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此外,还生长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药材,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多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翡翠芽、香椿、树头菜、羽状金合欢(臭菜)等大量山野菜。品种优异的石榴、葡萄、脐橙、雪梨、大杨梅等温带水果和香蕉、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以及橡胶、八角、核桃、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经过近几年的开发,我州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不仅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而且同一种植物的内含成分优于其他地区。这为红河州继续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二)政策优势 进入“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

建设局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建设局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建设局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发展思路,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规划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划编制进度明显加快。完成县城旧城区15.5km2控制测量和核心区2 km2碎部测量,控规即将会审;完成4个镇、乡总体规划和96个村的建设规划;“千百工程”7个示范村和17个整治村建设已全部启动,并召开首次全县“千百工程”现场会。二是审批机制进一步理顺。在全市率先出台《规划行政许可工作规则》等3个示范文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选址2484件,方案会审30次,规划局部调整38次,总平审查136个。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吸纳相关部门参与规划评审,实行批前公示和批前听证制度。三是规划监察成效显著。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249起,建筑面积11564m2,罚款72.5万元,拆除违法建设面积587 m2。 (二)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93.7%;签订合同总额19.2亿元,同比增长188%,创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利税6945万元,建筑业已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全年办理质监注册手续33次,质监覆盖率达96%。共开展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4项专项整治,累计检查面积43.3万m2,连续5年保持无重大事故和零伤亡率。完成工程交易76项,交易额1.54亿元,应招标建筑工程招标率达100%,直接发包备案率达100%。全年新墙材应用总量0.21亿块标砖,同比增长69.35%,新墙材应用面积达15.4万m2,返退墙改 第 2 页共 5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