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专业课考研真题(2018年)

南京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专业课考研真题(2018年)

南京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专业课考研真题(2018年)

2018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硕考研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硕考研经验首先,在分享经验之前,我说一下南师大马院的大致情况,这个院系分六个方向,分别是马原、思政、马中化、马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这六个方向在初试统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初试不分方向,考的专业都一样,考试科目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中特,进入复试的学生,复试科目会按照你报名时候的方向分开来考查。这些专业报考人数就我今年复试的经验看,按照热门程度,分别是思政、马原、马中化,马发展、近代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复试竞争人数依次递减,大家可以依据兴趣选择就好,复试有院内调剂的机会。 接下来,说一下我的各科备考经验: 一、专业课 我专业课开始复习的时间是六月初,也就是定了考南师大的时间。六月至七月的时间,我大致把两门专业课看了一遍,特别粗略的那种,虽然本科是思政,但对于书的内容基本上是懵的状态,大致浏览之后,开始精读,我看的比较细,课后习题都有认真做,一来是个检验,二来是对知识的梳理,大的点都可以掌握到,但后来拿到真题之后,发现有时候会考一些比较细的点,比如书中只是略带过的一句话,但是作为考题出现,很多同学不会注意,以至于考试的时候出现盲点,或者不能很好的结合自己背的东西,感觉辛苦背了的东西最后都没有用到,其实,真题还是很贴课本的,大部分认真去读,都有提到。比较特殊的就是毛中特,时政性比较强,会问一些最新的时政问题,与时政结合,出一道论述题,而马院的特殊之处就是论述题中一定有一道题是用《马原》这本书中的哲学部分的某个知识点来分析某种现象。所以,在看课本的时候,第一遍我大致浏览,基础框架,知道《马原》这本书是由马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毛中特》是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部分,其中,中特部分是重点,从经验来看,《马原》的科学社会主义与《毛中特》可以结合学习,有部分真题出自马原但考到毛中特的知识点,注意,这不应该是盲区,是知识的贯通,学会结合起来学习。第二遍的时候,我会去精读书中的许多新的观点,尽量去找出其背景知识,做到真正的了解,知道所有前因后果,而不是死背书本。看似比较费时间,也许会中途失去耐心,但是,却是很有效的,在后期你开始背课本上的时候事半功倍,效率很高,因为你做到了真正理解知识,一旦背一遍,是不会轻易忘记的,有的人总是看别人书背了七八遍,十来遍,但这在没有真正的读懂课本的情况下是白费功夫,考试的时候思路很直,不活跃,答题没有灵气,很容易会以低分结尾。看第三遍书的时候就到了九月份,这是一个意外,第二遍是七月份结束的,但到了期末考试月和暑假,学校和个人的双重原因,考研学习间断了两个月,完全没有看书,到了开学的时候,英语真题还没有研究,公共课

艺术学概论《作品赏析》.

(一)绘画艺术 1、《清明上河图》 我国北宋绘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北宋宫廷画家。该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作品采用长卷形式,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技法,分三段展现了汴京郊野、汴河码头和热闹的街市。画中人物500多个,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该作品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2、《洛神赋图》 我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作品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怅。全图采用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方法,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人物或欢乐或哀怨的情调,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洛神赋图》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 3、《游春图》 我国隋代绘画作品,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作者展子虔是一名贵族士大夫出身的专业画师,被称为“唐画之祖”。《游春图》以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构图境界阔大。它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此图的用笔和设色相当工细,采用的是勾线立骨、青绿填色的技法,色彩清丽典雅,富有装饰感。 4.《步辇图》 我国唐代人物画作品,作者阎立本,唐初著名的人物画家,出生于书画世家。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作品传世。该画作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中对每个人物进行了细致人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是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5、《父亲》 我国油画作品,1980年创作,作者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父亲》表现了一个端起碗要喝水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都相当深刻。该作品采用特写构图,对老农头像的面部作了极为精细的刻画。作品面世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艺术家们评价《父亲》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该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 6、《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作者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早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最后的晚餐》画作构图以耶稣为中心,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犹大、圣·约翰、小雅各等门徒的神情各异,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精湛的创作技巧,它与祭坛画《岩间圣母》、肖像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一生的三大杰作,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7、《夜巡》 荷兰现实主义油画名作,创作于1642年。作者伦勃朗,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是最伟大的荷兰画家。该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艺术家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入其中,对荷兰群像画的程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它采用了接近于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使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的中心,显得很突出,是激越、亢奋、追求动感的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8、《马拉之死》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布面油彩,1793年创作。作者雅克·路易·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作品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马拉遇害的情景: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马拉左手拿着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得比较单纯、色彩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试题库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2.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 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 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29.简述活动的功能。 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 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 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 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 3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

彭吉象编着《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2011完美版

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章小结 三、本章小结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 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四、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模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生产劳动说 五、本章的 思考与练习”” 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①“模仿说”、②“游戏说”、③“表现说”、④“巫术说”、⑤“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2)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要有具体阐述(略) (3)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如何理解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本章的内容概要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 1.审美认知作用 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 2.审美教育作用 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一臂之力”艺术考研辅导- 16 -

2017考研艺术概论真题及下一年复习指导

2017考研艺术概论真题及下一年复习指导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2017考研真题整体分析 今年的艺术概论各位朋友们在看到试卷的时候不知有何感想?普遍来看,各大高校还是保持往常的出题风格,这也是老师曾经在基础课、强化课上反复强调的问题:以教材为主(王宏建和彭吉象)。同时也印证了一个道理,艺术概论这门学科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很多看似比较枯燥或生涩的理论,但通常都是“概括大意、点到为止”,不会过于深入探讨某一问题。对于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给出的建议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重点内容以背诵为主。因为从各大高校历年考研真题来看,书中出现的、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仍旧以高频考点的姿态原封不动出现或者稍微换一个角度进行提问。 二、艺术概论出题方向及解决方案 就今年的真题来看,艺术概论的考察形式大部分仍旧演习两种,一种是单独出题,艺术概论是艺术概论、艺术史是艺术史。另一种情况就是中美史一张卷子考察。 也有一种是把艺术史里的内容不动声色地混入艺术概论当中,这类考察的形式还是占少数,因为根据学科特征来看,文学史、美术史、也包括美学,这类频繁出现理论学说的艺术门类比较容易采取这种考察的形式。比如清华美院、艺术研究院、上海师范等。 考试试卷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高频考点、艺术史与艺术概论的交叉内容、自由发挥的主观题以及时下热点。 1、教材中的高频考点是基础 就我前几日在考前3小时上曾经带着同学们快速浏览了一边重点考点内容。无一例外,提及考点全部命中:艺术语言、主题、结构、意境、艺术欣赏、灵感、情感的作用、艺术家的基本素养、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起源的几大学说、艺术创作过程、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等书中出现的重点内容占据艺术概论试卷的不少篇幅,比重虽各大高校皆有不同,但在主观题的部分都会有所涉及。根据2016年考研真题反馈,以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代表的、考察艺术概论的学校真题中,70%-90%以上出现的考题皆在艺术概论的不同阶段课程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讲述。西北师范、云南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大学等艺术概论与艺术史结合出题的学校真题中,艺术概论部分80%的内容都为高频考点。 2、自由发挥的主观题与时下热点重在积累与答题思路 最令同学们头痛的应该就是书中没有出现的内容,这类题目通常让同学们摸不清头脑不知从何答起。这也是老师在真题分析、难点答疑的课程上一直让同学们多加训练的答题“思维”问题。不论教材中是否有出现过,试卷上出现的都是艺术史理论范畴内的内容,难度不高只是看起来比较陌生。这个时候,答题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它关乎整个答案的行文是否流畅、是否有无跑题现象。 答题思路一旦确定,内容以基础理论和艺术史中的“案例”相结合,有理有据、规范严禁的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艺术学概论

考试科目:艺术学概论第1页,共1页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艺术学概论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总计22分) 1.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大画家____________的名作。 2.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3.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由____________提出来的,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核心。 4. 艺术的功能主要有审美认知功能、_____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其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5.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是画面、声音和____________。 6. 《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著名史诗__________和《奥德赛》组成。 7. 托尔斯泰三部曲包括《战争与和平》、________________、《复活》。 8. 艺术的起源学说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________________、劳动说等。 二、问答题(1-4每题20分;第5题8分;总计88分) 1. 实用艺术主要有哪些种类?结合具体某类,阐述其审美特性。 2. 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的几个阶段? 3. 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4. 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典型与意境的理解。 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2015年11月25日,《艺术财经》宣布将于2015年12月停刊,作为纸质媒体的《艺术财经》就要暂时与大家告别。前几日,《外滩画报》也宣布停刊,转型做新媒体。针对于这些现象,谈谈你的观点。 2.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表现”。分析这两种说法,谈谈你的观点。

2018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初试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初试经验 历史篇 我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历史),今天就来分析下南师这方面的考情吧。 首先,大家一定要找到南师的真题,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然后我们来分析真题。建议大家先自己整理考题,我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自己定的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前),中国现代史(辛亥革命后)的思路把考题进行了整理。 把考点整理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史部分南师关于农民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是从来没有考过的,大到论述小到名解几乎都没有涉及。但这些知识点在中国近代史中是比较重要的,大家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就可以在考研前期和中期的时候进行记忆,到考研后期实在没有时间了再把它们放下。对于这种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不建议一开始就放。 再来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史(辛亥革命后),南师的考题也几乎和民族解放,抗日战争有关,关于国名党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仅涉及西安事变、正面战场的知识点等,这些都是与抗日或者我党有关的。对于国名党自己内部的争斗,比如西山会议派啥的,尤其是北洋军阀的比如中原大战这种我认为是不会考的,大家复习单纯国民党方面的知识只需要稍微了解即可。(之前考过二次革命,我认为这是与孙中山有关的比较重要的事件,大家可以把这方面的知识作为名词解释进行记忆) 再来我们看到南师有一年出过“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这个在课本上用了不少文字介绍。这道题提醒了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参考书,务必复习全面。 又比如今年最后一道论述考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这就要求大家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时候要把学习内容延到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这样的学习才算是全面了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精选)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 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

“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2.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院系考研专业目录汇总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院系考研专业目录汇总 2018考研已开始,为方便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真题、考研报录比等资料,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部分专业专业目录: 文学院: 050101 文艺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文学基础④801文艺学专业写作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汉语综合④802语言学基础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汉语综合④803语言学概论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汉语综合④8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文学基础④805中国古代文学史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文学基础④806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文学基础④807外国文学史(古代至19世纪末) 0501Z1 应用文体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文学基础④808文体学基础和专业写作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0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艺术概论④809中国古代戏曲史 0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艺术概论④810影视史论

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彭吉象《艺术概论》核心笔记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5.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特点①以情感人②潜移默化③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作用力。 6.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 第三章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第四章“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五章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第六章 第七章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第八章(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第九章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十章(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第十一章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第十二章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第十三章2、社会意识形态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第十五章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2

1.怎样理解典型人物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把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他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把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这提法是正确的,它从典型人物的社会效应方面揭示了典型人物共性同个性的关系。切典型人物都是鲜明、独特韵个性同集中、深刻的某种共性的统一。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共性带有的普遍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另二方面,由于典型人物个个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所以,人们又会有“陌生”感。比如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他那种虚荣好胜、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恶劣国民性,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沾上一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阿Q精神”是人们所熟悉的。但阿Q的具体个性,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特征;比如被人欺侮挨打后僦说上一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解嘲,因头上长疮袍;葡忌讳入说“亮了”等等言行举止,是罕见的,只有阿Q才会如此,所以,人们又对他产生新鲜感陌生感正是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熟悉”和“陌生”的统一;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为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只有“陌生”而无“熟悉”,则虽有个性却缺乏共性,容易变得离奇荒诞,沦入非理性主义泥坑。所以,二者必须巧妙结合,缺一不可。 2.在艺术鉴赏的流程中主要包括那些审美心理活动? 艺术鉴赏流程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是接受者由外及内由浅人深地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活跃着多种心理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直觉与感知。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最先接触到的是外在的形式美。对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掌握,主要是通过直觉与感知来实现的。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接迅捷的把握,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一体。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调动相应的感觉器官对艺术作品实现感性掌握。审美感知主要是运用视觉和听觉。。审美感知不仅与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相联系,而且已经开始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内在审美意义。 (2)体验与想象。体验与想象,是艺术鉴赏.流程的中心环节。审美体验,是接受者在直觉与感知的基础上,切身潜入艺术作品的规定情境,融进艺术作品的形象世界,同艺术作品交融为一的特殊心理状态。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原有记忆表象重新化合,以构成新的审美意象的积极心理活动。 (3)理解与创造。审美理解,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意蕴、特色、意义、价值等的理性认知。它既包括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形象、情境的审美掌握和判断,也包括对作品的整体价值追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再创造实际上贯穿于审美直觉、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心理要素的积极活动之中。接受者的再创造,突出体现在对艺术作品形象体系的补充、完善、变异以及对艺术作品审美意蕴的丰富、引申、发展这两个层面。 3.艺术批评有那些功能? (1)对艺术作品,艺术批评能够做出深人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许多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了艺术批评独具慧眼的阐释与评价之后,才受到接受者高度重视的。 (2)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

艺术概论笔记 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南师大电影学考研真题(整理版)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2001 影视理论 一、简答题(40) 1、的特性; 2、奇的功用; 3、音乐的特点; 4、出电视文艺片的几种样式; 5、故事片的基本特征。 二、论述题(60) 1、为什么说影视艺术是一种复杂多变的时空复合体? 2、理论界曾有人提出:“电影要同戏剧离婚。”请就此谈谈你的见解。 3、试以你看过的一部影片为例,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科目: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 文艺理论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20) 语境; 话语蕴藉 艺术概括;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风格 二、论述(20) 举例分析不同类型叙事视角的特点。 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解释题(16) 新格律诗; 新感觉派; 根本任务论; 新写实主义 二、简答题(20) 1、简述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2、简述杨朔散文艺术结构的特点。 三、论述题(24) 1、论述《阿Q正传》与“国民性”的探讨。 2、分析话剧《茶馆》的主题与结构。 2001电影学科目:文艺评论写作(422) 作品评论一篇,题目自拟,书写清晰规范,不少于1000字。余光中《乡愁》

2002电影学科目:影视理论 一、判断题(16) 1、镜头的组接分技巧性组接和无技巧组接两种,常见“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属于无技巧组接。 2、电影剪辑中,镜头的“加”与“减”是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你剪辑时,你便用了“减法”,而实际上是在进行一次“加法”;当你使用“加法”时,实际上已在那一瞬间运用了“减法”。 3、电影中关于时间因素的组接有延伸、再现、重现、闪前和闪回等五种类型,其中延伸型 属于“电影型时间”,再现型(包括重现、闪前、闪回)属于“戏剧型时间”。 4、蒙太奇的首创者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其理论大厦的建造则出于苏联艺术家之手,爱森斯坦对理性蒙太奇的阐述将蒙太奇推至成熟阶段。 二、简述(24) 1、对列蒙太奇; 2、移动摄影及其功能; 3、零度剪辑风格; 4、蒙太奇剪辑原则。 三、论述题(60) 1、举例阐释运动在镜语运用中的重要作用。 2、请用例举论述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艺术美感。 3、试阐述一部影视作品(自选)的语言艺术成就。 电影学科目:文艺评论写作(519) 作品评论一篇,题目 自拟,不少于1200字(100分) 郭沫若《天狗》

艺术学概论考研吐血笔记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 Q 这一人物形象,就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主体性。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但与此同时,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家、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形成了每个欣赏者在审美感受上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不能不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艺术欣赏中的这种个性差异,普遍存在于艺术的史实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审美性。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美学理论告诉我们,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二者之间的划分归根结底就在于艺术美直接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这就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现代社会中,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

艺术概论考研 名词解释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 的美,是美的高级形态,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更强烈的审美感。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 ●艺术灵感: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有些问题久思不解,突然收到外界事物的触发或主体内部潜意识的推动,顿 生闪电般的意象顿悟,这种心理飞跃的形式就是艺术灵感。 ●艺术典型:在作品中,具有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一方面以非常鲜艳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 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艺术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 则。 ●艺术思维: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的系统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以形象思维 占据绝对优势的一种思维方式。 ●艺术自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后,不经复杂的智力思考的 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艺术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 统和风俗习惯。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来观察客观事物。 ●艺术的世界性:有多种民族和地方的艺术形成的一种世界性艺术和表现人类的共同美,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 代精神的民族艺术。 ●艺术的自律性: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今天、昨天 和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二、从艺术的横向联系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融合与影响和融合。 ●艺术的他律性:指在艺术发展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 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最后总要拿出包含着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表现的供人鉴赏 的艺术作品。 ●艺术想象:指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生活中得来的有关诸多表象分解,重组,联 接等加工,把实际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能力。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 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艺术创作活动:就是指艺术家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的来的素材————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 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艺术表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 ●艺术语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艺术 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因此它 十分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艺术看成是整个社会大厦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艺术对于社会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而艺术的这种作用又不是其他任何社会事物可以替代的。 ●艺术的教育功能: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艺术个性: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心理定势,艺术想象,艺术意象等内容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特点和特性,它是独特 的艺术体验和独特的艺术技巧高度统一的结果。 ●艺术欣赏:就是指审美或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和审美 或后审美的创造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