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肢局部解剖

四肢局部解剖

四肢局解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内容提要

末页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局部解剖学

返回

返回上图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人体骨骼解剖图

人体骨骼解剖图 正确认识我们的骨骼结构,在运动中避免伤害,对骨伤病人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人体骨骼解剖图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的大体解剖: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点:1.枕骨(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 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 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 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下颚骨(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后部肌群分为五层: 第一层,最深层颈回旋肌,起于第1颈椎到第7颈椎横突. 止于各椎板上。颈回旋肌上层是颈多裂肌,起于第4到第7 颈椎关节突,止于第1到第3椎骨高度。都受脊神经支 配。如图(JH001)(JH002) 图(JH001)

图(JH002) 概况:多裂肌和回旋肌是椎骨间深层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长。它的制约作用大于运动作用;在较大肌肉使脊柱弯曲时,它们防止个别的椎骨过度弯曲或旋转而脱位。在颈部的回旋肌是不明显的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多裂肌跨越2-4个椎关节,只旋转一个或两个 关节。 功能: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使脊柱伸展.侧屈和旋转,实际上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辅助大的肌肉。这些小肌肉似乎主要参与个别椎骨位置小的调整。 第二层,颈半棘肌,头最长肌如图(JH003),斜角肌如图(JH004) ,肩胛提肌如图 (005)

图(JH003) 概况: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在提物和向前倾斜时参与支持头部。因而,它们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疼主要涉及的肌肉。肌连接: 1.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 2.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功能:头最长肌:1.伸展头部,向同侧屈曲颈(侧屈)。2.当前倾时支撑头部。 颈半棘肌:1.伸展头部。2.侧屈颈部。3.使头向对侧旋转。 相关部位:1.头最长肌:头侧面带状区域,特别是顳部的前面。2.颈半棘肌:头后面(典 型的紧张性头疼)。

图(JH004) 斜角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虽然它们明显的作用是使头向两侧旋转,我们也用其抬高胸廓,而且在反常的呼吸时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因而,斜角肌承受很大的张力,大部分人都存在这一肌肉问题。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浅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液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当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紧张时,它们可能在这一区域的某些点受到挤压。有时很难鉴别是斜角肌引起的疼痛还是臂丛受压引起的疼痛。注意:小斜角肌不是在所有的人都能发现,而且经常仅一侧有。虽然她可能有激发点,但很难用手法使其分开,它可以作为前斜角肌的一部分被治疗。 前斜角肌,起始点:第2~5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颈神经丛(C1-7,T1) 中斜角肌,起始点:第1~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运动解剖学教案运动上肢的肌肉上

第七课时运动上肢的肌肉(上)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上肢肌肉的分类和名称; 2. 掌握运动上肢主要环节的肌肉名称; 3. 掌握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重点难点: 1. 运动上肢主要环节的肌肉名称; 2. 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运动上肢的肌肉 一、运动肩带的肌群 (一)上提肩带的肌群 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和提肩胛肌。该群肌近固定收缩时,使肩带上提,如做耸肩动作等。在远固定收缩时,能使头和脊柱侧屈、回旋、伸,如做抬头、转头等动作。

1、斜方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2、菱形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3、提肩胛肌:起于上位四个颈椎的横突,肌纤维向后外下方,止于肩胛骨内侧角。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颈(带动头部)向同侧侧屈和转动,双侧收缩使颈部伸直。向上提拉杠铃并耸肩,可发展该群肌力。 (二)下降肩带的肌群 有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和胸小肌等。该肌群在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下降,如做沉肩动作等;在远固定收缩时,能提肋助吸气。 1、斜方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2、前锯肌(见前伸肩带的肌群) 3、胸小肌:起于第3—5肋骨的前面,纤维向外后上方行,止于肩胛骨喙突。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拉力方向朝内前下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前伸和下回旋;远固定收缩时,拉力方向朝外后上方,能提肋助吸气。 (三)使肩带后缩的肌群

有斜方肌,菱形肌等.该群肌在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肩胛骨脊柱缘向脊柱靠拢,如做扩胸和飞鸟展翅等练习;在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和回旋,双侧收缩使脊柱伸,如抬头挺胸等. 1、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的浅层。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上部纤维的拉力朝内上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上回旋;中部纤维的拉力水平向内,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的拉力朝内下方,其旋转分力使肩胛骨下降、后缩、上回旋。三部纤维同时收缩,使肩胛骨后缩和上回旋。 远固定时,单侧收缩使头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双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可以预防和纠正驼背。 2、?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起于下两个颈椎和上四个胸椎的棘突,纤维向外下行,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拉力向内上方,使肩胛骨后缩、上提、下回旋;远固定收缩时与斜方肌相同。 可以采用负重扩胸,俯立持哑铃做飞鸟展翅练习等发展该肌群的力量;采用冲拳,单手握肋木向同侧转体等练习发展该群肌的伸展性。

《实用人体解剖图谱》

《实用人体解剖图谱》/ 陈金宝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5 图谱包括4个分册:概论和断面分册、头颅分册、躯干 分册和四肢分册。 该图谱为了充分体现实用性的原则,采用了系统解剖、 局部解剖、表面解剖、影像解剖和运动解剖相结合, 以及正常与变异相结合,大体标本与显微镜切片相结 合的方法,充分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此外,在该图 谱中还包括了有关胚胎学的一部分内容。 该图谱主要供普通外科、骨科、心外科、胸外科、泌 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整形美容外科、乳腺 外科、肝脏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影像科及运动医学等专业的临床医师使用。

《卵巢疾病》(妇产科名家精品系列)/ 石一复,郝敏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4.11 讲述卵巢是女性的重要器官,与女性的生长发育、生 理、心理、孕育和生殖健康等,更是与许多妇产科疾 病,如涉及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关系 密切。 本书分为3篇37章,系统阐述了卵巢的发育、解剖、 结构、功能、组织学、病理学、炎症、肿瘤、内分泌、 损伤及正常与异常的各种妇产科问题,重点阐述相关 的检查、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诸多问题,是妇产科 临床及相关学科必须正视的重要内容。本书涵盖了卵 巢疾病诊疗的最新进展,在每一章后附有中英文名词 对照,并附有卵巢相关疾病手术视频光盘,系统实用, 适于各级妇产科医师、相关科研人员、护理人员阅读 参考。

本书内容有局部游离脂肪注射简要指南、最新发明和 技术创新、皮肤质地的改善: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 烧伤后瘢痕修复、结构脂肪移植在放疗后组织中的应 用、首次与再次经脂肪移植重塑老化面部、脂肪移植 联合MACS 面部提升术与面部轮廓重塑等。 全书一共有4部分共30章。每一章都有一个简短的编 辑评论,以突出该章的相关性和引入内容。本书适用 于该领域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及年轻医生。 《科尔曼脂肪注射—从充填到再生》/ Sydney R.Coleman 原著;陈有哲等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2014.11

小脑的功能解剖汇总

写在课前的话协调随意运动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可以对小脑疾病的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和管理编程运动,这将有助于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一、小脑的位置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小脑位居颅后窝,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脑桥与延髓的背面,。脑幕相隔。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 体积约40% :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颅前窝A. B. 颅后窝 C. 颅中窝 D. 以上均对 B正确答案: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 二、小脑的外形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两侧(一)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球。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这两个称之为蚓垂,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蚓垂为蚓椎体。位置比较重要。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二)小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其位置尤为重要,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 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也就是下图中颜色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比较深的部分。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我们称之为旧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小脑。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是随着大脑运包

人体骨骼设定示意图

人体解剖学_骨骼系统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的大体解剖: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 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点:1.枕骨(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 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 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 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 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 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 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著点。 5. 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 下颚骨(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完整版)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人体的主要肌肉 (2009-04-08 21:28:17)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名称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 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 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 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 (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 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 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 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 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我们的肌肉

局部解剖重点-最终版

局解知识点总结: 1.肱动脉的体表投影;肱动脉的3个分支: 肱动脉的体表投影: 上肢外展90度,手掌向上,由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终点远侧2cm处的连线,为腋动脉和肱动脉的体表投影。两者以大圆肌下缘为界,大圆肌下缘以上为腋动脉,以下为肱动脉。 肱动脉的3个分支: (1)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的稍下方起于肱动脉后壁,与桡神经一起经肱三头肌侧头和外侧头之间转入臂后区的桡神经沟中。 (2)尺侧下副动脉:在肱深动脉起点稍下方自肱动脉发出,伴随尺神经穿过侧肌间隔行向上髁背侧面,与尺侧返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吻合。 (3)尺侧上副动脉:在肱骨上髁上方约5厘米处起于肱动脉,分布于上髁的前,后面,参加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上肢动脉的主干: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掌浅弓、掌深弓大隐静脉在隐静脉裂孔附近的五条属支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股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注意上肢的深静脉和浅静脉都有哪些,怎么走形! 2.腹部的体表标志 1.肋弓下缘: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缘和第11-12浮肋构成,用于腹部分区、肝脾测量和胆囊定位 2.剑突:胸骨下端软骨,肝脏测量标志 3.腹上角:两侧肋弓至剑突根部的交角,判断体型及肝脏测量。 4.脐:腹部中心,投影至3-4腰椎之间,为腹部四分区法的标志,易有脐疝发生。 5.髂前上棘:髂棘前方突出点,腹部九分区法标志,骨髓穿刺部位 6.腹直肌外缘:位于锁骨中线处,用于手术切口和胆囊点定位。 7.腹中线:腹部四分区法的垂直线,易有白线疝。 8.腹股沟韧带:寻找股动脉、股静脉的标志,常为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和所在。 9.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10.肋脊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是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3.腹部的分区 (一)四区法:即十字型法,以脐为中心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两线相交,把腹部分成四区 (二)九区法井字型分区,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上水平线又称肋线,为两侧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十肋骨)的连线;下水平线又称髂棘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两条垂直是在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上所作的垂直线。这四条线相交将腹部分成九个区 1.右上腹部(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等。 2.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3.右下腹部(右髂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女性的右侧卵及输卵管、男性的右侧精索、淋巴结。

最全运动肌肉解剖

人体的主要肌肉(2009-04-08 21:28:17)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名称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

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我们的肌肉.(2009-03-25 18:50:56) 转载 标签:分类:考试辅导 人体 肌肉 测试一下你对我们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了解多少? 上图说明:1.斜方肌 2.棘上韧带 3.背阔肌 4.胸腰筋膜 5.骶结节韧带 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棘上韧带 4.下后锯肌 5.竖脊肌 6.胸腰筋膜7.骶结节韧带.

主要肌肉解剖常识

健美锻炼主要肌肉的生理解剖常识 一、人体肌肉的名称 在从事健美训练之前,首先要掌握有关人体肌肉群的一般常识。知道和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名称与目的,是为了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为了弄明白每块肌肉在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做到正确地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的肌肉的

发展。为更好地掌握健美运动的方法、更好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健美训练打下基础。 全身的骨骼肌约有520多块,一般人大约占体重的35—40%。有些运动员可占50%。其中四肢肌肉占肌肉总量的80%(上肢占30%,下肢占50%)。 二、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上肢肌 1、肩带肌: 1.1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故得此名。 起点: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肌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止于肩胛冈、肩峰和锁骨外1/3处。 机能: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转动,如臂上举动作。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向侧回旋。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辅助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1.2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起点:第七胸椎至骶骨所有椎骨棘突、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骨表面。 止点:肌纤维向外上方斜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动作);由于背阔肌有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故是辅助吸气肌。 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等练习,可以发展此肌肉的力量。 1.3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为一对菱形的扁肌。 起点:下位两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的棘突。 止点:肌纤维内上向外下斜行,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机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在爬绳、爬杆一类的动作中,都要用到菱形肌。 1.4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的深层,该肌细而长。 起点:上位四个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的内侧缘(内侧角至肩胛冈之间)。 机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使肩胛骨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颈和头向同侧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颈伸直。 1.5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 起点:锁骨部起于锁骨内侧半,胸肋部起于胸骨前面和上位6个肋软骨,腹部起于腹直肌鞘前壁。 止点:三部肌纤维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时,可屈上臂,还可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辅助吸气肌。 双杠支撑摆动、双杠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以发展该肌肉力量。 1.6胸小肌: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的深层。 起点:以三个肌齿起于第3—5肋的前面(靠近肋软骨和肋骨结合处),肌纤维斜向外上方。

人体骨骼解剖

第一节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 一、骨的构造(如图2—3)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 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 内部藏着骨髓。 1.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 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 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 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 看里妥作用。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纯题目)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姿势 2. 器官 3. 系统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内脏 2.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双下肢并拢 D.拇指向前 E.足尖向前 3.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前和后 D.近侧和远侧 E.内侧和外侧 4.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5.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A.矢状轴 B.冠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6.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纵切面 E.横切面 7.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长轴 D.冠状轴 E.额状轴 (二)多项选择题 1.躯干包括 A.胸 B.背 C.项 D.腹 E.臀 2.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A.颅侧 B.内侧 C.近倾 D.尺侧 E.胫侧 3.解剖学姿势要求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外

三、填空题 1.轴主要用于描述__________,常用的轴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按照人体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形态结构者称__________,按照部位,由浅人深地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器官配布、位置关系者称__________,研究器官或局部断面形态特征者称__________。 3.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4.人体的纵切面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人体的横切面就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 1.何为系统?人体有哪些系统? 2.比较解剖学姿势与立正姿势的异同 第2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 2.间皮 3.质膜内褶 4.微绒毛 5.连接复合体 6.肌节 7.骨单位 8.闰盘 9.肥大细胞 10.三联体 11.运动终板 12.突触 13.尼氏体( Nissl body) 二、选择题 1.杯状细胞见于下列哪一种上皮内: A.单层柱状和复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单层立方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和复层扁平上皮 2.缝隙连接的主要机能是: A.防止大分子物质通过上皮细胞向细胞间扩散B.有利于细胞间的离子交换C.加强细胞间的连接D.防止体内组织液流失E.扩大细胞表面积 3.内皮衬贴于: A.心血管B.消化管C.泌尿管D.呼吸管道E.生殖管道 4.变移上皮分布于: A.食管B.膀胱C.气管D.子宫 E.表皮 5.微绒毛内含: A.微管 B.微丝 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网状纤维 6.细胞核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呈车轮状排列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肥大细胞 C.成纤维细胞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7.巨噬细胞来源于: A.中性粒细胞 B.酸性粒细胞 C.巨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8.腺上皮是指: A.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B.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

解剖知识点

解剖知识点

————————————————————————————————作者:————————————————————————————————日期: ?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1.微体解剖学(microanatomy) (1)细胞学: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 (2)组织学:研究组织结构 (3)胚胎学(发生解剖学):研究由受精卵到成体过程中形态结构衍变 2.大体解剖学(gross anatomy) (1)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按系统研究该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官) (2)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按各局部研究各种器官在该局部的位置、毗邻和联属等关系 (3)应用解剖学(Applied Anatomy,外科解剖学):联系临床应用,探讨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常用术语 1.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Position):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前平视,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2.轴(axis) (1)垂直轴(verticalaxis):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sagittal axis):为前后方向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coronal axis):为左右方向与上述二轴相垂直的轴 3.面:人体或任一局部均可在标准姿势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 (1)矢状面(sagittal plane):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为正中面(median plane),它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2)冠状面(coronal plane):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其断面为冠状面。 (3)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按与身体长轴垂直的平面,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

局部解剖学口诀

运动系统歌诀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全身骨歌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各部椎骨特点歌诀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肘关节歌诀 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手腕骨歌诀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跗骨歌诀

成教局部解剖1-14章

通过分数:80 分 返回 考试未通过,分数:76,请继续努力! 一、单选题 1. 不成对的男性附属腺是()。 A、精囊 B、前列腺 C、附睾 D、尿道球腺 2. 前列腺位于()。 A、膀胱与直肠之间 B、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 C、膀胱与肛管之间 D、膀胱与耻骨联合之间 3. 男性尿道最狭窄的部位是()。 A、尿道内口 B、尿道膜部 C、尿道外口 D、尿道球部 4. 体循环的起点是()。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5. 心尖朝向()。 A、左前下方 B、右前下方 C、下方 D、上方 6. 右心房的出口是()。 A、冠状窦口 B、右房室口 C、肺静脉口 D、肺动脉口 7. 不属于右心房入口的是()。 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 C、冠状窦口 D、肺静脉口 8. 冠状沟()。

A、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界限 B、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界限 C、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界限 D、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的界限 9. 体循环()。 A、以静脉血起于左心室 B、以动脉血终于右心房 C、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 D、循环路程短 10. 卵圆窝位于()。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1. 心的正常起搏点是()。 A、房室结 B、窦房结 C、冠状窦 D、颈动脉窦 12. 对体循环动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主干是主动脉,起自左心室 B、升主动脉在上腔静脉右侧 C、主动脉弓在凸侧发出3大分支 D、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 13. 锁骨下动脉()。 A、起自头臂干 B、行程中穿经斜角肌间隙 C、至第1肋外侧缘续为肱动脉 D、发出甲状腺下动脉 14. 腹腔干营养()。 A、肝 B、空肠 C、阑尾 D、肾 15. 上腔静脉()。 A、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 B、在升主动的左侧下降 C、注入左心房 D、入心前,有右锁骨下静脉注入 16. 下腔静脉()。

人体骨骼解剖

第一节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 L 小腿远侧端 團2-1人体各部位名称、人悔解剖姿势及方便术语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 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 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 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 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 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 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 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 —— 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 ——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一一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 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一一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 —— 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一一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一一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 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 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 人体的切面 (1) 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 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 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JH 正中线 上肢 上臂 尺侧 τa ? 胫测 腓侧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 — 2) 颅骨 ≡?-- 器前上棘? 骼后上棘] 坐骨棘 坐骨结节 I 趾骨 结节- 腕骨 - 掌骨 指骨 图2-2体表标志 跖骨一 趾骨一 閤2~2体表标志 a )正面 1)测面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 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 一、骨的构造(如图2— 3)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 可分为长 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 内部藏着骨髓。 1?骨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 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 2.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 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 看里妥作用。 下颌骨 F 1 1 ?腓骨头 呃骨 -肋弓 -内上餵 外上髒 —棧骨 头 暮骨 —— 尺骨 卜尺骨茎突 ■■股骨 權社■ A ??骨,… 坐骨结节少戲 ?胫 骨 腓骨 胸骨柄 肩嵯— 胸骨角 胸骨体 肋骨一 .锁骨 眉胛骨 眉胛冈 眉胛骨 胸骨角 跟骨 胫骨 腓骨 骨质—- 母干一 骨密质— 骨觸

解剖

近几年第四军医大学骨科考博试题 1996年骨应用解剖专业博士生考试题 1、试列出所有手内肌的名称并说明各块肌肉的功能和它们的神经支配。 2、试述三种常用髋关节的手术显露要点、适应情况及优缺点。 3、试述肱骨大结节、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外髁和肱骨内上髁骨折移位的解剖学基础。 4、试述脊柱的韧带连结并说明在脊柱遭受损伤或发生某些病变方面这些韧带有何临床意义。 5、试述臂丛神经的组成、分支和各型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6、名词解释(说明解剖构成及其中通过的内容物): 1四边孔;2.腕管;3.旋后肌管;4.闭膜管;5.椎间孔;6.腋鞘;7.梨状肌上孔;8.肩袖 199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学科专业:矫形外科学;考试科目:骨科应用解剖 本试题共6题,任选5题,每题20分。 一、试述脊髓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二、试述四种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形成的相关解剖及病理基础。 三、分别叙述肩关节各方运动及肩胛骨对于胸壁运动的解剖学基础。 四、试述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相关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五、试述足弓形成的相关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六、试述三种肘关节入路的局部解剖学及术中应注意事项。 199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试题;骨科应用解剖学; 一、试述小腿和前臂筋膜间室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二、试从腰骶部的解剖特点阐述其在腰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三、试述三种肩关节入路的局部解剖学及其临床应用。 四、试述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五、试述手内肌的解剖、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六、试述第II趾游离移植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2001年骨科博士生骨科应用解剖试题 一、试述四肢长骨的血供、骨膜结构及二者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二、试述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 三、试述髋关节手术的三种入路及各入路局部结构、层次。 四、试述手部神经解剖及神经伤修复原则。 五、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时探查膝部腓总神经,其手术显露途径及注 意点。 2002年骨外科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解剖)试题 一、试述踝关节手术显露的解剖学基础及适应征? 二、试述5种四肢神经卡压综合症及其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分期。 四、试述各段脊椎结核脓肿形成发展的解剖学部位特点。 五、简述腕关节手术显露途径及其解剖。 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骨科应用解剖学(博士) 考试科目:矫形外科学 种类:专业基础(骨科应用解剖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Nelaton’s line ;Vater-Pacinian Corpuscle;Ward’s triangle ;腕管综合症;肩部撞击症二、选择题(X题型,每题2分) 附注:每一道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项,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根据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黄韧带肥厚最易发生在。

全身肌肉组织解剖图

全身肌肉组织解剖图 转自:https://www.doczj.com/doc/e99008269.html,/html/85/n-155985.html \\ 颈肌:颈肌依其所在的位置分为颈浅肌群、舌骨肌群和颈深肌群。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的两侧,大部分被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胸锁乳突肌的作用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背肌浅群:斜方肌一侧呈三角形,两侧合并为斜方形。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束向外集中止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收缩时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胛骨(耸肩),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胛骨。斜方肌瘫痪可出现“塌肩”。背阔肌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的后部,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胸大肌、腹外斜肌:胸大肌起自锁骨、胸骨和上6个肋软骨,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当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并协助吸气。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胸小肌、前锯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小肌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前锯肌起于1~8肋,肌束行向后上方,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腹直肌起自耻骨嵴,向上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腹内斜肌肌束呈扇形展开,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为两层,包绕腹直肌,终于白线。腹横肌起自下位6个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部,肌束向前延续为腱膜,经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终于白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