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2019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2019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2019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2019

简答题

1.试述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第一,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第二,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式。

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动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也有利于商品的价值实现。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则对生产要素起到负面的激励作用,引导资源误配置。

2.试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第一,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而且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性质。第二,生产最终是为了消费,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能否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第一,消费使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第二,消费为生产提供了目的和动力;第三,消费本身是劳动力在生产的过程,它为再生产准备了要素条件;第四,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条件下,消费会带动生产规模的扩大。

3.简要回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主要分歧

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是在于:(1)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2)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要不要区分抽象的一般的资源配置和一定历史条件决定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此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生产力中的三个实体性因素,尤其在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它成为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源泉。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效能。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拓展。

5.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首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企业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价值,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同类产品中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对于社会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实现经济增长

最后,对于劳动者来说,单位时间内生产了更多的使用价值,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劳动者的报酬会相应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劳动者会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以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6.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决定着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简述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影响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几个阶段。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9.简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既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三,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10.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这种商品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它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在消费过程中,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像其他商品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者要消耗一定生产资料,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1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这种商品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它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普通商品一旦进入消费过程,商品的价值就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不同的是,劳动力在消费过程中,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是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也是这种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增值,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1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该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相矛盾。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说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在流通中,不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因为商品所有者只有在流通领域才能发生联系。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3.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造成机器排挤工人,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业形成原因多样,包括经济

的结构性调整、市场竞争中企业破产、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多种因素。

14.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劳动生产率、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本量。

15.产业资本循环的含义和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产业资本指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资本循环指资本从一定的资本形式出发,按顺序经过三个阶段、经历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一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空间上的并存性,二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

16.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二者在价值周转方式上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逐渐转移到新产品,流动资本的价值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第二、二者的周转时间不同。第三、二者的价值收回方式不同。第四、二者的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17.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

一,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二,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三,资本周转间的缩短有利于节约货币资本的投入

四,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货币市场的正常运行

18.简要说明成本价格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

成本价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范畴。首先,它是经营企业赚钱或亏本的重要标志。其次,成本价格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第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和评价指标。

19.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价值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形式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形式。这是因为:第一,从个别部门看,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不一致,但从全社会看,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二、从个别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必然相等。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必然导致生产价格的变动。

20.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明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机制和方法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导致各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普遍提高,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

现实中存在的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剥削程度的提高,不变资本要素变得便宜,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和增加,对外贸易的发展。

21.股份公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股份公司是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适应了资本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首先,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集中,有利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其次,股份公司的出现促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最后,股份公司促进了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形成。22.简要说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2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

(1)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竞争激烈;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统治地位,但还不成熟

(3)国际经济关系极端不平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局限于单一的国际商品贸易形态,(4)自由主义思潮是经济社会的主流思潮,反对国家的干预。

24.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私人垄断资本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垄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②垄断组织使垄断竞争代替了自由竞争。③金融资本成为万能的垄断者。④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25.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1)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存在的社会条件,即市场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2)竞争可以进一步维持和巩固垄断组织的地位;

(3)社会需求复杂多样,垄断企业不可能建立覆盖全社会需求的垄断组织。

26.垄断竞争的特点是什么?

(1)垄断竞争的目的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垄断竞争的手段既包括传统的经济手段,更重要的是超经济的手段;

(3)垄断竞争的内容主要围绕市场份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展开竞争;

(4)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在竞争过程中地位不平等,非垄断资本受到垄断资本的压制和掠夺。

27.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1)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2)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获得主人翁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基本条件

28.简要说明混合所有制的经济特征

混合所有制经济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成企业的一种经济形式。第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财产主体的多元化、运作社会化,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实物形态的“共同占有”和价值形态的“个人所有”相统一。

第二,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很强的所有权兼容力。

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

第四,、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了投资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征是实现了财产主体的多元化、运作社会化,具有所有权兼容力,与市场有天然联系,劳动者和所有者形成共同体。

29.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判断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所有权,获得经济价值的途径和取得收入的形式。也就是所有权的拥有者获得物质利益的经济过程和经济形式。

(1)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谋取物质利益的一种经济运动过程;

(3)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结合,互相作用的结果。

标准:(1)应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首要标准;

(2)还必须以能否保证劳动者主体获得应有的物质利益为重要标准

30.试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建立在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的一种以股份制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公司,是相对于单个业主制的古典企业而言的公司制企业。

31.简要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施按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要素是社会产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多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也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第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与我国当前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

第四,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32.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一,从长期来看,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但在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

第二,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即在初次分配中着力体现效率,但也要适当注意公平问题,而在再分配中则要体现公平

第三,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在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同作用。

33.我国为什么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缺陷的需要。

–缺乏社会经济效率

–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收入分配不公平

3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各种手段,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试题(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体力劳动为尺度 B. 脑力劳动为尺度 C.简单劳动为尺度 D. 复杂劳动为尺度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联系不大 C.成反比 D.无直接联系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8、.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A、保管费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广告费 9.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 A.一般产品生产过程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C.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D.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10.超额剩余价值是() A.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商品的价值高于商品价格的差额 D.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 1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C.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D.行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12.货币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A.P… W′— G′— W … P B.W′— G′— W … P… W′ C.G — W — G … P … W D.G — W … P … W′— G′ 13.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历史和道德 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 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D、商品的供求关系 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15.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 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16.股票价格是() A.股票的票面金额 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公平收入的转化形式 D.股票收入的资本化 17.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简单再生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 答:社会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内容: (1)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再生产就是、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再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按照他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是指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和出发点,如果简单再生产都不能维持,就根本谈不到进行扩大再生产。(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总是包含在扩大再生产之中。 答: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 (1)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2)外延扩大在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1)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的经济增长。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3、商品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 答: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是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经验较多、技术熟练的劳动,是熟练劳动;否则是非熟练劳动。劳动强度是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决定的。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三个实体性要素。 2.生产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 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 3.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 立统一所构成。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4.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它包括三方面: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 5.经济规律 : 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简答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们 既矛盾又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想适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 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为它服务。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要求改变上层建筑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3.经济规律的分布: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若干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 律;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所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最大量、最简单的经济细胞。 2.价值 : 是指凝结在劳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 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 3.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使用价 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4.交换价值:是指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6.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7.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8.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 9.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doc

重点问题: 1. 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 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來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 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 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2)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流动资本 ()2.固定资本 ()3.贸易顺差 ()4.贸易逆差 ()5.有限责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 ()7.国民收入 ()8.个人收入 A.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 B.又叫入超,它是指输入商品大于输出商品。 C.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D.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E.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F.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G.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H.又叫出超,它是指输出商品大于输入商品。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B.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 C.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 D.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3.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 A.货币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资本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是() A.自由竞争模式 B.完全垄断模式 C.垄断竞争模式D.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 5.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收入政策的是() A.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B.增减政府直接投资 C.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 D.增减社会福利开支 6.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2、简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3、简述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之间的关系。 4、简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5、简述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相互关系。 6、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7、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8、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9、如何理解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10、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11、简述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1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13、简述资本经营及其主要方式。 14、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1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6、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7、如何理解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18、简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19、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0、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1、的本质是什么?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 2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23、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24、简述影响利润的因素。 25、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26、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2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8、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2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0、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1、为什么说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 简答论述题 汇总二

政治经济学”(一考通)简答论述汇总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4、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5、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马克思之所以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因为: (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2)马克思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他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但这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3)马克思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劳动过程有哪些简单要素?(如何理解生产要素和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1)人们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基本、最有普遍适用性的要素,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这三个基本生产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步加入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人们需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维持自己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2)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丰富起来后,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才能发展起来; 由此可见,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整理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建立在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的,尤其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主要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四、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统一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作为商品,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作为商品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2.对立: 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五、正确的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观念上的货币,而流通手段是真正的实际上的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六、概述货币流通规律,并能运用其分析当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

《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无关。 2.价值形成过程——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本身创造的新价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劳动不仅可以创造使用价值,还可以转移旧价值,这既是对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应用,又是对它的进一步扩展。在这个价值形成过程中,如果工人在一天里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它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 预付的资本价值没有增殖,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来,货币也没有转化为资本。所以,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符合资本家生产的目的,资本家必须要把它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3.资本技术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资本构成状况,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4.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重要地位。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和方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哪些特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基金,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从对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 ①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在孤立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买卖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因而工人得到的工资表现为资本家从私人基金中预付的价值。而在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同时还再生产出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不过是用工人上一个生产过程已经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来进一步雇佣工人。 ②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不仅资本家手中的原始资本是依靠剥削、掠夺劳动者获得的,而且即使撇开一切积累因素的简单再生产,经过若干年或若干个再生产周期,资本家原预付资本就会被资本家用于生活消费而消失,他现在手中的任何资本都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③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是生产过程以外的事情,它不过重新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其答案内容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G’· G—W

2018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简答题汇总【1-4】

2018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简答题汇总【1-4】【第一篇】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有阶级关系 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 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 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 并展开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 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 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 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 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 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 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 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 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 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 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 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理解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 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