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分析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分析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分析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

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将经度(mm)2.

3.30s 以后2.2.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 ,标准砂用量1350g 。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

胶砂的制备:

(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225g。

(2)把水加入搅拌锅,加入水泥与粉煤灰,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子加入。随后等待搅拌机搅拌完毕。

(3)胶砂制备后应立即成型。将试模擦拭干净,模板四周与底座的接触面上涂上黄油,并紧密装配防止漏浆。试模的内壁要均匀地涂刷一薄层机油,以方便后期的拆模。然后将试模级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的勺子从搅拌锅内去胶砂,并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牧草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振实60

似90

90%的条5mm

止。

F

(N)。

f

式中,F f为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单位为N,L为支撑圆柱中心距,L=100mm;b为棱柱正方形截面的边长,b=400mm。抗折强度的结果取三块试件的平均值,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实验结果。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的测定:

(11)抗折实验后的六个半棱柱体应立即进行抗压强度实验。实验在压力实验机上用抗压夹具进行。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碎渣,以试件的侧面作受压面,并将夹具置于压力机压板中央。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10mm。

(12)开动实验机均匀施加荷载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F c(N)与抗压强度R c(精确至0.1MPa)。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的实验结果。如果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五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

为抗压强度实验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的平均值的±10%时,此组结果作废。

各组水泥胶砂强度配比:

2.3.

速搅拌

轻轻

立即擦净;

不大于

试模,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测量的数据处理如下:

(注:网络学堂上所传的数据中,有些数据有两组,但选择数据时只选择了其中一组。)7d、28d时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

由图线可知,未掺入粉煤灰的水泥胶砂,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其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可能是7d

常早期强度发展要受影响。

而且粉煤灰与水泥很合使用时,是与水泥水化时放出的氢氧化钙反应,是二次反应,故7d 时粉煤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要比28d时更大些。

4.实验小结: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材料。因此,学好水泥相关的知识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次的水泥试验,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这次实验中,我对水泥的各种性质,如凝结时间、安定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通过亲自进行的实验,了解了更多外加剂、掺和料对水泥和混凝土的各种影响的知识。我了解到,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并不是外加剂或者掺和料加的越多、加的质量越好,混凝土性质就会更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经过严密的设计过程,才能得到满

足使用需求的混凝土。另外,由于这次是班级同学分工合作做出的实验,对于培养我们的协作的

能力和团队精神都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 水保12-2 姓名:黄 婷 学号:120214219 组号: 第 一 组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实验教学中心 壁薄、线槽内气设备资料、情况 中资料故障时,

实验一、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 :湿度: 水泥品种: 水泥标号: 水泥出厂日期: 水泥生产厂家: 一、试验内容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1)试验方法原理:采用固定用水量法:拦和用水量为ml 5.142(精确至于ml 5.0)。根据试锥或试针下沉深度5mm (或仪器中对应的标尺刻度),以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试杆法。 S P 185.04.33-=实验用实际用水量按式:ω=试验用水泥量×P % (2)试验步骤: ①先用湿抹布擦拭搅拦锅和搅拌叶片,将称取好的500g 水泥倒入搅拌锅内。 ②将搅拌锅放置到净浆机搅拌座上,并使之升到搅拌位置,并用量筒量取142.5rnl 拌和水徐徐加入拌锅内,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③启动自动档开关,搅拌机按以下步骤运行:低速搅拌120S ,停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④将拦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并抹平表面。 抹平表面的试模和底板迅速移至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直至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rn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分两步进行: 1.水泥胶砂,试件成型(1)水泥胶砂成型步骤 ①擦净试模内壁,在四周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涂黄油,紧密装配以防漏浆。内壁涂薄层机油,方便脱模。 ②配制水泥胶砂浆每锅胶砂浆按质量比 水泥:标准砂:水=l ∶3∶0.5,即天平称取450±2g 水泥,中国ISO 标准砂一袋(1350g ±5g ),量筒取水225±1 ml 。 ③将水加入搅拌锅里,加水泥,将锅放置在固定锅架上,并上升在固定位置。④胶砂搅拌过程: 启动搅拌机自动开关,先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加入标准砂,全部加完为止,又高速搅拌30S ,接着停拌90S ,并在刚停的瞬间(约15S )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停拌完后,在高速下继续伴60S ,自动停机,取下拌锅,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 (2)试件制备 ①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将胶砂取出分二层装人试模。第一层,每槽约放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启动开关,自动

建材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年级 姓名

建筑材料试验一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实验日期:实验室温度:℃湿度:% 一.试验内容:水泥性能检验 二.试验目的:掌握水泥各技术性质检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际工程意义。 三.试验过程及操作步骤简述:

四.检验项目及记录: 水泥品种 1、水泥细度检验(称重时精确至0.1克)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3、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4、水泥安定性检验 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水泥的标准稠度是不是检验水泥质量的必要指标?为什么各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都不 相同?测定它的目的何在?

建筑材料试验二砂石骨料 实验日期:实验室温度:℃湿度:% 一.试验内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试验 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使学生掌握测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指标的方法,熟悉有关规范;根据实验判断能用其配制何种混凝土;取得配制混凝土所需的骨料实验数据。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试验过程及操作步骤简述:

五.试验项目及记录: 1、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2、砂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测定 3、 砂筛分析检验 4、 砂的筛分曲线绘制 要求: 1 按砂级配区的规定,画出砂的标准级配区曲线; 2 根据所测砂的累计筛余(%)数据在图中绘出筛分曲线; 3 评定该砂的级配合格与否。 0.160 0.315 0.630 1.250 2.500 5.000 10.000 筛孔尺寸(mm ) 累 计 筛 余 (%) 20 40 60 80 100

5、石子的松散堆积密度测定 6、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 7、石子的筛分析检验 六、思考题:说明为何对砂和石子提出级配要求?为何石子有最大粒径的要求?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报告

准备好所需材料,称取450g水泥、量取225ml水、准备标准砂一袋(1350g一袋)试验前用湿抹布擦拭搅拌锅、搅拌叶片、下料漏;加水至搅拌锅中,接着加入水泥,将锅固定在仪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砂子自动从下料漏斗中进入搅拌锅,机器自动调速至高速再搅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胶刀将搅拌叶片和搅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再高速下继续搅拌60s。注意: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控制在正负1s以内; 胶砂制备完成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将水泥装入试模中。该环节分两次进行,装第一层时每个槽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来回将料层振平,接着振实60次;装第二层胶砂时,用小播料器播平,振实60次,移走模套,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部一端,并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令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状态来回将试体表面抹平; 6月3号10点10分放入水中养护; 6月4日9点20分从水池中取出拆模,用粉笔在每个试块的左右两边都标上编号,于该日9点30分放入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体水平放在水中养护,刮平面朝上,试件间保持一定距离,试块的六个面都要与水接触,注意:养护期间试块之间的间隔或试块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于6月6日9点30分从养护箱中取出,进行抗折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 满龄期后取出3条试体先做抗折强度试验,试验前擦去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黏着的杂物,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其侧面与圆柱接触; 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时,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体放入后调整夹具,是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平衡位置; 抗折试验的加荷速度为(50±10)N/s。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固定投资增长乏力,导致水泥建材行业今年来持续下滑,2015年产品需求,产品价格以及行业利润等指标全面下跌,均创下近年来新低。产能指标严重过剩,潜在产能还在不断释放,行业乱象亟待整治。结合我国水泥发展历程及现状,笔者对接下来的水泥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有如下判断: (1)受宏观经济影响,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2)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任务,“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 (3)更环保,更节能,科技创新才是行业未来出路 (4)水泥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 (5)走出国门,分享海外新市场

一、水泥建材行业概述 (3) 1.1水泥的定义 (3) 1.2水泥分类 (4) 1.3水泥基本生产工艺 (4) 1.4水泥性能评价 (5) 二、中国水泥建材行业的历史沿革 (6) 2.1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6) 2.2“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6) 2.3“文革”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8年) (6) 2.4在十字路口前进(1979~1984) (7) 2.5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7) 2.6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8) 2.7新型干法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9) (8) 2.8产能过剩日益严重(2009~2015) (9) 三、行业现状 (11) 3.1水泥需求萎缩,产量增速大幅下降 (11) 3.2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13) 3.3效益全面下滑,行业步入艰难期 (14) 3.4出口量总体平稳,结构有所变化 (15) 3.5供需: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 (16) 3.6集中度提升慢 (16) 四、水泥建材行业发展前景 (17) 4.1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17) 4.2“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 (17) 4.3科技创新是行业未来出路 (18) 4.4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 (18) 4.5走出国门,共享国外市场 (19)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实验原理 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页8 共页1 第

水泥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厂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数量 _____________ t 出厂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单位 水泥试验报告 □□□□□□□□□ 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 ___________ 报告编号 出厂日期 委托日期 试 验日期 取样人及证号 见证人及证号 (章)

水泥试验报告 填表说明: 1.水泥试验报告是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对用于工程中的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 时间等指标进行测试后由试验单位出具的质量证明文件。 2.所有进场水泥必须进行复验,结构中用的水泥必须复验抗压强度、安定性等项目, 其他用水泥(如抹灰)必须复验安定性指标,进口水泥还应对其水泥的有害成分含量进行试验,能否使用以复验报告为准。 3.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和进口水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 验,由试验报告。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用水泥应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4.水泥复验应出具 3 天强度报告以适应施工需要,但必须出具 28 天强度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xxxxx学院土木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湿度: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所选水泥样品产地、厂名 水泥品种:出厂标号: 1.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 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gb 该水泥细度为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室温:℃;相对湿度: % (1)试件成型日期年月日 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 (2)测试日期年月日;龄期:天 (3)抗折强度测定 (4)抗压强度测定 4.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 该水泥强度等级为 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1.砂的筛分析试验 结论:按mx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 试样名称:水温:℃ 石子筛分析测试结果评定: (1)最大粒径: mm (2)级配情况:篇二:《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贵州师范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二○○——二○○学年度第学期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年级 专业 班级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 同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及处理五、 实验结论六、其它篇三:建筑材料实验报告2013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2013年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3-9-8 目录 实验一水泥实验实验二普通混凝土实验实验三砂浆实验实验四石油沥青实 验 实验报告须知 1、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成果,是实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应严肃认真地完成实验 报告、认真测试所需数据。 2、要认真如实地填写实验数据,填写后的实验数据须经教师认可。 3、要严格按照实验 步骤进行实验。实验报告应当数据完整,图表清晰整洁、字体清楚、美观。 1 实验一水泥实验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记录: 水泥品种:制造厂名: 出厂日期:原注标号: 1 2 2 4、水泥体安定性实验: 5、试件制作: 3 6、抗折强度测定: 加荷速度: 7、抗压强度的测定: 二、评定: 依据标准, 本试样可定为 4篇四:《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一、我国建材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整体经营状况 在1999年,我国建材行业的整体经营形势大为好转,终于摆脱了自1997年以来的全行业整体亏损局面。在2000年上半年,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得以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回升态势。 1、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增长 在2000年上半年内,建材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3%。其中,县及县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建材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累计增长速度达到近6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本期行业生产销售状况的具体特点主要有: (1).主导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其中,水泥生产2.7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平板玻璃生产0.87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4.68%。在月度监测的24种产品中,有15种产品比上年同期有

所增长,其中,石膏板增长43.56%、水泥电杆增长40.14%、水泥压力管增长25.61%、玻璃纤维纱增长20.64%、大理石板材增长15.48%、水磨石板材增长12.27%。 (2)产品销售率提高,产销衔接趋于平衡。在2000年上半年,建材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79%。全行业工业品销售率为96.05%,比上年同期增长 1.47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6.79%,比上年同期增长0.26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销售状况继续好转,在工业产品销售率整体提高的带动下,行业产销衔接逐渐趋于平衡。 (3)部分产品的平均出厂价格继续回升。 2000年初以来,由于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控制在5%以下,所以价格得以逐月回升。上半年末,3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价格为6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4元;5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75.64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07元;5mm彩色玻璃每重量箱81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5.03元。在上半年末,只有水泥的平均出厂价格从总体看仍在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中小型水泥企业价格过低,致使全国

建材行业全球市场分析报告

Paypal company Candy, responsible for PayPal registration, certification, activate, and limited solution. PayPal part of eBay is the world's most common online payment tool in the world, there are 200 million users, with 190 countries, 24 currencies of the payment network,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users online payment using PayPal ratio above 80%.PayPal is mainly used in:An online shopping site enterprise micro-payment, deposit, samples, etc. $ 10,000 B2C or C2C online trading businesses.(4) foreign trade soho family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paypal can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prior to the registration, please contact my convenience guidance b e t t e r r e g i s t e r t o u s e t h e p a y p a l a c c o u n t. QQ::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XXXXX学院 土木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所选水泥样品产地、厂名 水泥品种:出厂标号:

1.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 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GB 该水泥细度为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室温:℃;相对湿度: % (1)试件成型日期年月日 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 (2)测试日期年月日;龄期:天 (3)抗折强度测定 (4)抗压强度测定

4.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 该水泥强度等级为 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 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1.砂的筛分析试验 筛孔尺寸(mm)105 2.5 1.250.630.3150.16筛底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量a(%) 累计筛余量A(%)

砂样细度模数Mx Mx= Mx= 结论:按M X 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2.砂的泥含量测试 编号冲洗前的烘干试样 质量G1(g) 冲洗后的烘干试样 质量G2(g) 泥含量(%) 测定值 (%) 平均值 (%) 3.砂的视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水温:℃ 编号试样质量 G12(g) 瓶+砂+满水 质量G13(g) 瓶+满水 质量G14(g) 砂样在水中所占 的总体积V(cm3) 视密度 ρ0(g/cm3) 平均值 (g/cm3) 编号 容量筒容积 V(L) 容量筒质量 G1(kg) 容量筒+砂 质量 G2(kg) 砂质量 G(kg) 堆积密度 (kg/L) 平均值 (kg/L) 级配连续粒级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g)(%) 累计筛余(%) 石子筛分析测试结果评定: (1)最大粒径: mm

2010年水泥试验比对试验结果分析报告

2010年水泥试验比对试验结果分析报告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验证实验室水泥检测能力,促进试验室间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工程现场水泥复检的准确性,确保检测试验的公正科学,在确保抽样方案一致的前提下,由宜昌归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组织本次水泥试验比对。 比对依据: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比对参数包括:细度(筛析法)、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3d抗折强度、28d抗折强度、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 受组织单位委托,我中心对比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用稳健统计法进行,我们将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汇总,校对无误后,按稳健统计程序统计出中位值,标准IQR、稳健CV,最小值、最大值及数据极差,最后统计出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实验室内Z比分数(ZW)。ZB值通常反映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ZW通常反映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随机误差。 判定原则如下: │Z(ZB、ZW)│≤2 为满意结果。 2<│Z(ZB、ZW)│<3 为有问题结果(可疑值),鼓励实验室周密地查一查。 │Z(ZB、ZW)│≥3 为不满意结果(离群值)。 根据以上原则判断,您单位在本次比对试验的初凝时间结果有问题,终凝时间、安定性、28d抗折强度结果不满意,其余参数结果均满意。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至表9。 注:您单位样品编号是:A-2、B-2。 宜昌市建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 学号 组别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时间2013.03.29 温度干:22℃湿20℃相对湿度 82% 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 二。水泥石的密度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固体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检测方法的练习,掌握材料基本物理参数的获取方法,并利用所测得物理状态参数来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等构造参数,从而推断其对材料其他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直尺、天平、 李氏瓶、试样筛、量筒、天平。温度计、漏斗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A、表观密度测量 1、用天平称量出试件的质量m(kg)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长,宽,厚),并计算试样的体积V。(m3) B、密度试验 1、往李氏瓶注入与试样不发生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V 1 ) 2、称取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 3、微倾并转动李氏瓶,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冲入瓶内液体 中,待液体中(V 2 ) 4、取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 5、计算瓶中试样所排开水的体积:V=V 2- V 1

四、实验结果计算 (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 (二)水泥粉的密度 (三)水泥石孔隙率的计算 %100 )/1(01?-=ρρP =(1-1.663/2.255)×100%=26.6% %100)/1(02?-=ρρP =(1-1.355/2.255)×100%=39.9% 五、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水泥石的性质差异) 由P 1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作者姓名:蒋伟 所属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专业班级:09工程技术系 指导老师:曾尹 一、概述 1. 实习目的:参观建筑构造,了解建筑材料。 2. 实习时间: 3. 实习地点:成都市金牛区 二、实习内容 识别并掌握建筑几大组成构建的材料和其性质。 三、实习总体内容 一栋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和地坪、楼梯、 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低端的承重构建,承受着全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所以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抵抗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基础通常由砖、石、混凝土等做成的。它们一般具有抗压强和强度高,而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通常砖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35度之间,即每级台阶的高宽之比为2:1-1.5:1。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45度,即高宽之比为1:1。目前最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因为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后,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基础的宽度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如图为一某民房的房屋立体图。其基础由c10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标高-0.06m处设1:2水泥砂浆防潮层200mm厚。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石子,砂,水和钢筋组成。骨料一般占70%-80%, 水泥占20%-30%,还含有少量的空气。混凝土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要求。其次是颗粒级配,如普通混凝土用2~4的石子,细石混凝土用1~2的石子,多用于泵送混凝土。再者是含泥量,砂石的含泥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所以砂石要干净,含泥量不得超标。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在搅拌时掺水量一定要按配比设计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同样影响强度。搅拌时间也很重要,搅拌要均匀,一般时长在3~5分钟为宜。在混凝土中不能加入泥料和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等杂质。因为在加入后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加大干缩性,降低抗冻性与抗渗性等。 墙身为240mm mu10标准红砖与m5混合砂浆砌筑,365×365mm断面 的钢筋混凝土柱。砖由粘土,页岩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及焙烧而成。烧结砖包括普通砖,烧结多孔砖以及烧结空心砖。普通砖的标准尺寸为240×115×53mm。即四个砖长,八个砖宽,十个砖厚,加上灰缝10mm恰好为1平方米。也就是说一平方米砖砌体等于512块砖。对民房局部结构单元,开间4m,进深5m的房间进行砌砖工程量的计算。 (附图) 门窗统计表 砖石工程量v=lbh可得: sm=1×2.4×0.24 s1=4.48×3×0.24 s1-sm=2.65平方米 sc=3×1.8×0.24 s2=4.48×3×0.24 s2-sc=1.93平方米 s3=5×3×0.24=3.6平方米 其房屋砌砖总面积为11.78平方米。所以一共用砖为6034皮。 门窗在建筑物中的主要作用是交通联系与采光,通风。常见的门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等。窗常见的有平开窗,悬窗,推拉窗等。目前门窗的材料有木质和金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2. 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3. 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 实验原理 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水泥300g,水87g (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 主要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 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 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 称量300g 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 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 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 实验原理 选用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 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粉煤灰掺量(内掺):10% 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 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 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 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 胶砂的制备: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所分析的建材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行业代码为31。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包括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以及陶瓷制品制造等行业,见下表。 建材行业子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行业发展环境 2009年我国GDP增长8.7%,全年国内产总值3353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逐季回升,整体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国内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供给分析 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59.64亿元,同比增长20.02%。2009年1-11月的工业产值增速比2008年1-11月下降了11.7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5-2009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 (二)需求分析 2009年1-11月,建材行业完成销售收入21164.91亿元,与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一样,增长率比2008年1-11月下降了10.9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达到19.81%。销售收入的变化趋势与工业总产值变化一致,2009年1-11月,由于建材市场尚在复苏之中,还未完全回暖,导致建材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放缓,但降幅不大。

2005-2009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变化趋势 (三)供需平衡分析和预测 分析2009年建材行业的供需平衡情况,可以从建材产品的产销率来分析。可以看出,2005-2007年产销率起伏不大,维持在95%左右上。2008年的产销率有所降低,但也达到了94.52%。2009年1-11月,由于经济复苏出口增加,加上在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拉动下,陶瓷产品的产销率增长了0.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高点95.51%。从较

建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 I 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II 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二、行业规模分析........................................... (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 (二)本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行业效率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营运能力分析........................................... 七、偿债能力分析........................................... 八、发展能力分析........................................... 九、成本结构分析........................................... (一)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 (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 (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 ........

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报告

《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报告书 适用专业:建筑相关专业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地点:建材实验室 起草人:林丽娟 班级:建工10-1、2 实验人员: 一、水泥 (一)取样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水泥安定性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计算公式及结果分析 5、实验记录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包装标志要求 2、数量的要求 二、混凝土用砂 (一)取样 (二)泥含量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泥含量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泥块含量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四)表观密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表观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砂堆积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结果计算: (七)筛分析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 砂颗粒级配实验记录实验日期

累20 计 40 筛 余60 (%) 80 100 0.15 0.30 0.60 1.18 2.36 4.75 筛孔尺寸(mm) 砂子筛分曲线图 该砂的级配为区。 三、混凝土用碎石 (一)取样 (二)表观密度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碎石表观密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1、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 3、主要实验步骤 4、结果计算 5、实验记录 石子堆积密度实验记录 实验日期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doc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 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实验原理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胶砂的制备: (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

建材行业调查报告

建材行业调查报告 建材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 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 下面是小编特意整理的关于建材行业调查报告的内容,以供 大家参考! 建材行业调查报告行业分类 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 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具体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砖瓦、石材、石棉云母等耐火材料以及其他建材产品。但其中最主 要的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三类。XX年、XX年这三大子行业对建材行业销售收入的总贡献都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对建材行业利润的总贡献保持在50%左右,它们在建材行业 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报告对建材行业的分析也主要集 中在这三大子行业。 行业特点 1、周期性 建材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 制造等产业,其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 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从建材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 建材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 建材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 系。所以建材行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

2、投资拉动性 建材产品是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城市设施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因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和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建材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 建材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 建材工业增长率的关系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建材行业的低谷出现在1998年,此后处于复苏阶段之中。自1999年以来,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越来越 趋于相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建材工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 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走势基本上相背离。自1994年以来,建材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近年来 价格变化幅度有所减弱,相对于其他指标表现更为稳定。 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材行业的各子行业由于都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息 息相关。所以它们之间体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它们在需 求量、产量、利润方面的趋同性并不一致。总的来说,需求 量方面的趋同性较强,产量次之,利润方面的趋同性最弱。 建材各子行业的需求量直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影响, 所以较为一致。产量变化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供 求规律的自发调节往往体现出过度反应的特点,即产量的增

2018年水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水泥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水泥工业依赖城镇化,长期需求有望走平 (4) 1、纵观全球:水泥需求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 (4) 2、聚焦美国:城镇化后期水泥需求整体平抑 (6) 二、追溯百年发展史,竞合价稳是主旋律 (10) 1、美国市场:百年工业史记录产业变迁 (10) (1)美国水泥工业技术革新主要来自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下滑 (11) (2)技术革新加剧了寡头垄断,欧美龙头占据全球(不含中国)84%体量 (13) (3)竞争格局向好是推动水泥价格表现强劲的主要原因 (15) 2、日本市场:本土企业寡头垄断的典范 (16) (1)日本水泥需求波动较大,建筑投资快速下滑是主因 (16) (2)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能源价格下行拉低水泥价格 (17) (3)需求下行利空水泥价格,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18) (4)重组伴随着去产能,格局向好推动水泥价格窄幅波动 (19) 3、台湾市场:寡头垄断稳定岛内供需结构 (20) (1)增速下行降低水泥需求,近年来有所持稳 (20) (2)寡头垄断提升协同能力,行业协同稳定岛内供需 (21) 三、水泥沉浮录:百年基业打造建材巨人 (22) 1、产业结构:龙头一体化表现较强的抗周期特性 (22) 2、行业估值:海外龙头估值高回报率丰厚 (24) 3、对标国内:华东寡头垄断下供需参考海外龙头 (26)

水泥工业依赖城镇化,长期需求有望走平。人类文明传承依赖于有组织的群落,材料是构建城镇的基石。水泥作为人类消耗量最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住宅、道路桥梁和市政基础设施。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基于城镇化后期的翻新和维修需求,发达国家人均水泥需求量整体维持在200-400Kg;纵观美国城镇化的历程,城镇化过程中基于市民衣食住行的需求,住房和基建的投资推动水泥需求量的增长;长期来看,城镇化后的水泥需求量疲软不可避免;考虑到下游市场存在较大的改建、翻新需求,水泥需求量有望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水平。 追溯百年发展史,竞合价稳是主旋律。回顾主要发达市场,产能竞合和价格趋稳是行业共同点。从美国市场来看,人力成本的攀升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最新型的干法分解炉的运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行业能耗;从行业景气周期来看,需求增长乏力情况下行业龙头依据效率优势、燃料成本优势开启并购之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水泥价格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弹性。从日本和台湾地区经验来看,需求下滑加速行业龙头间的并购重组,寡头垄断伴随着行业主动去产能,行业高度协同情况下供需基本持稳利于水泥价格具备更强的韧性。 水泥沉浮录:百年基业打造建材巨人。纵观海外成熟市场,伴随着城镇化后周期主流发达国家人均水泥消费量的下降,龙头公司下游一体化和不断的并购式扩张进程加快。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在持续增加成长动能的同时,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业绩大幅度波动风险,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平稳波动。从估值角度来看,海外龙头公司吨EV和P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