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彩的光》 知识点

《多彩的光》 知识点

《多彩的光》 知识点
《多彩的光》 知识点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

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2、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

4、影子、日食、月食、日晷仪、小孔成像、三点一线瞄准、站直队列、激光准直等都说明了。

5、现在已经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约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选填“快”

或“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二、光的反射

6、在宁静的水面会出现景物的倒影。宁静的水面是天然的。这些实际就是光的现象。

总之,平面镜成像都是光的现象。

7、入射光线在镜面上的投射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法线;________与 _________

的夹角叫做入射角;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8、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反射包括反射和反射两种情况。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黑板

上的字),是由于反射的缘故;毛玻璃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白纸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镜面玻璃上发生的反射是反射。

10、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三、平面镜成像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图:

12、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上的像称为实像;不能在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虚像。

四、球面镜:

(1)凹面镜:凹面镜能时平行光线

会聚在焦点;也能使焦点处发出的光

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利用凹面镜来会聚太

阳光、手电筒、汽车头灯利用凹面

镜作反射面,使光线近似平行射出。

(2)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向外

发散,可以扩大视野。

应用:汽车上的后视镜常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五、光的折射

13、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看见池中的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透过玻璃砖看粉笔“错位”

了;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虚像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光的现象。

1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法线;________与 _________的夹角叫做入射

角;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15、光的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

1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

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口诀“空大透小”)

17、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光的色散

18、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个光(即七色光)。

19、、、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20、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三色光合成的。

物体的颜色: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

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色光到

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感觉到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七、透镜

21、凸透镜是利用光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其形状是中央较、边缘较。一束平行光通

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可见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

22、中央比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

23、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简称。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

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用F表示,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用f表示。凸透镜的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用“O”表示。

2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观察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看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26、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镜后会经过焦点;而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通过凸透镜的焦点或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而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射向光心的光线经过凹、凸透镜传播方向均不改变。

27、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物距(u ) ________________,像距(v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异侧且倒立,物进像退且变大,虚像正立在同侧。物进像近且变大。

八、眼睛与视力矫正

28、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网膜前。 ②、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③、视力可通过眼镜矫正。(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远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九、神奇的“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和投影机等) 1、照相机: 镜头是凸透镜;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影仪:镜头是凸透镜;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放大镜是凸透镜

原理: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4、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训练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

C.打开电灯屋子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D.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

2. (多选)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像

D.是长方形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

B 、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可能不发生变化;

C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如右图2-1一束光线从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当平面镜转动至虚线位置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40°;

B 、100°;

C 、140°;

D 、80°。

5、如图2-2,一束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交界面MN上时,经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A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B、 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

C、 BO是入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界面MN的上方是空气;

D、 BO是入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界面MN的下方是空气。

6、如右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8、站在水池边的人看见水中有“鱼在云中穿梭”。对于其中的“鱼”,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它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深一些;

C、它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D、它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它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深一些;

9、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如果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

A、增大但小于入射角;

B、增大但大于入射角;

C、减小但大于入射角;

D、大小不变。

10、下列叙述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坐井观天;

C、注满水的池子看起来变浅了;

D、镜中花水中月。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将远离法线;

C、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在寒冷而又晴朗的天气里,小刚想生火取暖,可手边无火柴,只有一些冰块。小刚灵机动,联想到

物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他迅速将冰块打磨一番,并将打磨后的作品对着太阳光调整到合适距离后,一会儿将柴点燃了。小刚打磨成的作品应该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前面三种均可能。

13、人通过凸透镜要看到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应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A、焦点以内;

B、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以外;

D、任意位置都行。

14、射击要领:三点一线,可以用来解释。15、池中水的深度是3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16、人们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岸上的景物,这是光的现象;在水池边上看到水池中游鱼比其

实际位置浅,这是光的现象。

17、白天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的缘故。

18、能够生成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的镜是镜;光由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时,折射光线的

传播方向改变。(后一空选填“会”或“不会”)

19、如图2-3所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MN是界面。则界面的侧是空气,界面的侧是玻璃。

20、玻璃幕墙的“光污染”是光的现象(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1、两只相同的脸盆,一只是空的,另一只装满水,我们从脸盆的斜上方观察,脸盆的深度较深的

是(选填“装满水的脸盆”或“空脸盆”),这是由于光的现象造成的。

2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照相时,人必须站在距镜头以外的地方,才能在

胶片上得到、缩小的实像。

23、把刚买来的鱼放入圆形鱼缸里,从鱼缸外侧看,缸中的鱼比放入前大了许多,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

当于一个,所以看到的是鱼的像(选填“虚”或“实”)。

24、光在同一种里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发生雷电时,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25、大熊猫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若大熊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60cm,则它的像到大熊猫的距离为 cm;若大熊猫以0.5m/s的速度沿垂直于镜面方向远离镜运动1s,则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 。走动时,它在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教室里的黑板用久了会发生“反光”现象,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的缘故;我们能从

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衣服,是因为光在衣服表面上发生了的缘故。

2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若有一个物体放在该透镜

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的像。

28、如图2-4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为10cm,入射光线AB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应是图2-4

中的(选填“BC”、“BD”或“BE”)。若将该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则物体离透镜的距离u应为(选填“10cm<u<20cm”、“u<10cm”或“u>20cm)

2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

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如图2-5所示(F、F/为焦点,P、P/为2倍焦距处),是某次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图中所成的像应是、的像。

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是这一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

30、作图题

(1)如图2-6,一束光沿与水平方向成40

°角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试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在图2-7中,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试定性画出折射光线。

(3)眼睛看到从平面镜反射来的光线方向如图2-8所示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4)如图2-9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5)在图2-10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6)在图2-11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镜子。

(7)请完成图2-12所示的光路图。

(8)如图2-13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9)如图2-14甲、乙所示,F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试画出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或折射光线。(10)完成图2-15中光经镜面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11)在图2-16中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12)在图2-17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镜。

31、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其特征为:由成像;

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由成像。

32、要使用一只小灯泡和一个凸透镜得到平行光,请你叙述出操作步骤设计出光路图。

33、右图所示是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关于此人的眼睛及矫正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案来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光具座上的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2-18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器材安装好后,某同学在实验中固定了B,无论怎样移动A和C,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

(3)若该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调到距凸透镜25cm的地方,移动光屏,能得到一个(填像的性质),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像,烛焰应在距离凸透镜范围内的位置,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多彩的光》知识点总结 总结人:汪老师 总结日期:2015年1月26日 1、光源: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 (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注: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可以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一部份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 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 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光路图: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NO 入射角:∠i 反射角:∠r (3)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侧,等角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注: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4)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注: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成像特点:等大、对称的虚像 应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利用平面镜 成像。 4、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 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空气中的角总是大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海市蜃楼、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6、透镜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光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 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 A.1m/s B.0.5m/s C.0 D.2m/s 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6.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 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8.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没有数字的挂钟,读到的时间是3点零5分,则实际时间应是() A.2:55 B.3:05 C.8:55 D.9:05 9.在四个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 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1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14.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 不变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15.如图1所示,一支铅笔与水平面成30°角斜放,A端接触一平面镜,要使铅笔在镜里的像与铅笔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15° B、30 C、60° D、75 1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 A.30°; B.45°;C.60°; D.90° 19.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如图4所示。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 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 (C)转过20°; (D)转过40°。 20.甲站在没过腰的水中,乙在水面上和水面下观察甲时,分别感到() A.水下部分变长,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B.水下部分变短,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C.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水上部分变长 D.水上、水下部分的长度都不变

(完整版)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第二章光的传播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 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常见的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镜面反射) 6、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正立的虚像, 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 ④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 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

光现象总复习-知识点例题习题全

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红光和绿光混合是黄色,红光和蓝光混合是品红色,绿光和蓝光混合是黄色;三种色光混合是白色.解答:解:转盘上红色部分反射出红光,黄色部分反射出黄光,红光和黄光混合是白色. 故选D. 例3 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考点:. 专题:.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解答:解: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选项C正确; 故选C. 例4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例5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考点:. 专题:.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 解答: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所以现象A正确. 故选A. 例6 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 考点:. 专题:. 分析:(1)彩色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和它本身相同的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2)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本身相同的色光. 解答:解:(1)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 (2)蓝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蓝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5km/s.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的形成 C、“月食”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 《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例2、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要想使太阳光照亮井底,作图说明应当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 解析: 数形结合,首先必须作图,把题目中所描述的情景,要求用图形,用角度表示出来;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来求解。把物理情景用图形准确表达出来,是物理学习的能力要求之一。 (1)先画一条水平线OM;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光的折射 透镜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第四章 多彩的光(教师版)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反射 1、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个条件) 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0×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800,000,000,000m )。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6、应用及现象: (1)激光准直。(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8、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律(实验探究):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 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 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 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 表示。 1 2 3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月亮,钻石不是光源) 2、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物体的颜色:我们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5、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内能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 7、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用紫外线灯) 9、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 日食:月亮运行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 月食:地球运行到了太阳和月亮中间 小孔成像:①形成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 ③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位置不变,物到孔的距离越近(远)像越小(大),物位置不变,光屏到孔的距离越远(近)像越大(小)】(简记:像定物远像变大;物定像远像变大)。④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而与孔的形状无关。(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10、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来分别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一种模型,光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方法叫建立模型法。 1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①选择茶色玻璃板,在较暗的地方做实验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选用两个一样的棋子: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③用薄点的玻璃板原因:防止成两个像 ④无论怎么移动物体,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⑤成像特点:成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⑥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比如潜望镜、反光镜、后视镜、水中倒影等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

4.4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知识点三:光路图: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多彩的光练习题

多彩的光练习题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四章多彩的光检测题2007年12月24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12=36分)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 2、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__________ A、空气、水、玻璃; B、空气、玻璃、水; C、水、玻璃、空气; D、玻璃、水、空气;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水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选项; B、汽车在夜间行使时,应打开驾驶室内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 5、下列的各种“影”,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__ 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看电影; D、皮影戏。 6、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像的情况是______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一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_________ A、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8、对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C、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传播速度一定要改变; D、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要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9、平静的水面上映出了天上的白云,小红说:“你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是___________A、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C D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12cm C.24cm D.6cm 9、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二、填空题 1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的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11.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图11) 12.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13.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表明像与物的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14.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许多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是由形成的,立竿见影是由形成的。摄影是由形成的。同学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 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5km/s.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的形成 C、“月食”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 的像) ① 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 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 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 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 大。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 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3 X 10 8m/s =3 X 105 K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 距离,光年是 长度单位;2.1 光的传播 1、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 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 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 (二者刚好相反)。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 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 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4光的折射 ㈠、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完整版)中考复习光现象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复习光现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16柳州)如图所示,哪幅图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2. (2016贵阳)远看浅浅的湖(河)水,一旦涉入水中后,才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如图所示.水对眼睛的这种“欺骗”,对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警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2题图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发生了折射 C. 光发生了反射 D. 某些人的幻觉 3. (2016长沙)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 (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 缩小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等大的虚像 5. (2016铁一中模拟)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6. (2016葫芦岛)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第6题图

A. 小孔成像 B. 河水看起来变浅 C. 海市蜃楼 D. 水中荷花的倒影 7. (2016湖州)右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第7题图 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大 B. 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9 (2016兰州)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10. (2016资阳)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 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 ..的是() A.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

第四章-多彩的光知识总结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眼睛与视图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个条件) 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s m c /100.38?=,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800,000,000,000m )。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 6、应用及现象:

(1)激光准直。(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 (2)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 $ 3 法线 ^ 反射光线 镜面 入射光线 O N

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练习题

多彩的光第四章【第一部分:光的反射】的直线传播光一、(本部分常考查的内容有: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的特点。 ,1.某人以速度v从路灯下匀速经过,其影长的变化规律为 其头顶影子的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 2.如图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 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 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3.张伟同学课外利用底部有一个三角形小孔的易拉颧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自然界中的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1.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雨后出现的彩虹 B. 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影子 C. 日食、月食的成因 D. 小孔成像 3.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的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光的反射(本部分常考查的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作图,)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原因、现象及应用。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学案

课题:第四章多彩的光 课型:复习课 使用时间: 一、光的现象形成原理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 B .水中倒影 C .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 D .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2、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 .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 .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3、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4、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B .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 .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5、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树荫下圆形光斑 B .海市蜃楼 C .露珠下的叶脉 D .水中“倒影” 6、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 .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 .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人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 D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8、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 D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二、两个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一)、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薄玻璃板”) (2)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5)移开蜡烛B ,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6)移动蜡烛A 进行多次实验,目的 是 (7)为了使成像更清晰些,该实验宜在较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8)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9)如果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无法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 (10)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11)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若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上一块不透明的黑纸,从前面看去 看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1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 的像时,还发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小 B .平面镜的高度小于人的高度时,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C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与镜子的大小无关 D .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虚像 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