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亳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服务“三农”

加强亳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服务“三农”

加强亳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服务“三农”
加强亳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服务“三农”

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论文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服务“三农”

亳州市水务局刘仲海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亳州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措施和方法,从而阐述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重要决策和措施,更是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服务“三农”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对策措施;服务“三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服务于“三农”。

1 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1号文件提出,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当前,迫切需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

1.1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人口588万人,耕地494.7khm2,水资源量25.4亿m3,人均耕地0.085hm2,人均水资源量438m3。呈现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市情、复杂的水情决定了我市农业生产必须走灌溉农业、节水农业的发展道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农业抗灾能力能否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基础。

1.2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只有坚实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粮食才能安全,农业才能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才能稳步提高,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实现。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粮食危机初露端倪的时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搞好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3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当前,中央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既能直接促进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的增长,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从中央的投资政策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既要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担当重任,又要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消费需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1.4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涡河治理、阚疃枢纽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水环境整治等,直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把治理水质污染、保水源与净水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明显改善了

农村人居环境。但水污染等突出问题还十分严重,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实现人水和谐,确保水资源永续利用,支撑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 正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涵闸坝等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寺、涡阳、蒙城和阚疃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4座,中小型涵闸500多座,滚水坝10余座,但仍满足不了农业农村用水的需要。一是涵闸坝分布不均。由于地理原因,我市4座水闸枢纽工程分布在涡河和茨淮新河本干,除涡河的主要支流新建一批沟口控制工程外,其他支流大都没有控制工程,以致茨淮新河等河流的主要支流以及芡河、北淝河、包河、西淝河上下游地区水源严重不足。二是病险水闸多,蓄水量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我市水闸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维修养护经费不足,长期运行,造成年久失修,再加上当时资金、技术、施工等原因,未完建的和建成后质量不高的水闸为数不少。经排查,全市有病险水闸200多座,占水闸总数的50%左右。出于安全需要,这些病险闸汛期都限制蓄水,有效蓄水量减少了近一半,只能保证40khm2农田的灌溉,占全市耕地的8.1%。

2.2 水利工程灌溉排涝保障能力薄弱。我市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等问题,直接影响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一是大中型灌区灌溉渠系不配套。我市有茨淮新河、涡河、芡河、北淝河、西淝河等灌区是70年代建设的,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原因,没有按照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建设,造成大量配套工程未能实施,田间工程不配套。二是现有机电排灌泵站排灌能力差。我市有机电排灌泵站2818座,装机7.0万kw,其中可以恢复利用的机电排灌泵站不足300座,装机不到7500kw,这些机电排灌泵站大多运行40年左右,设备陈旧老化,损坏严重,有的已经报废。在2008年冬至2009年春的大旱中,经过紧急抢修,全市也只启动64座排灌泵站。目前只能保证

13.5 khm2的农田灌溉和53.5khm2农田的排涝。三是机井灌溉能力严重不足。我市现有机井6.23万眼,大多是每眼机井控制灌溉面积7 hm2以上,况且,现有机井中有30%的机井是70~80年代建设的,已经报废。近几年建设的机井由于单井控制面积大,影响了机井使用寿命。据调查统计,约有10%的机井由于超量取水而报废,目前,全市可用机井4.41万眼,完好率为70.8%。

2.3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小河流及骨干大中沟排灌能力仍处于低效益的局面,致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市77条跨省、市、县、乡(镇)的中小河流和骨干大中沟覆盖耕地23

3.5 khm2,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其中65条没有疏浚治理,排水不畅,一有大的洪涝灾害,就发生流域性内涝;二是由于没有涵闸节制,大水过后不能蓄水保水,加剧了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一遇干旱,旱灾严重;三是排灌设施不健全,影响了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能力不高;四是桥涵不配套,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自2000年以来,先后发生了4次洪涝和3次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4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突出。根据亳州市开展的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调查复核结果,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98.3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77.83%。其中氟含量超标311.89万人,苦咸水46.35万人,铁锰碘超标16.45万人,饮用污染水16.35万人,仅细菌学超标7.34万人。

2.5 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全靠政府号召、政策引导、行政力量组织的方式开展,缺乏法律的规范,工程管理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如政府、农民、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已建成工程设施的资产监管和产权归属,公益性设施运行损耗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补偿、工程的管护责任如何落实等。我市现有小型机电灌溉站2818座,村塘1.2万口,机电井6.23万眼,农村饮水供水工程218处。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建成后,其运行管理费用地方

财政无法负担起,但又没有很好的落实其他的管理措施,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更是缓慢,致使工程建管用脱节。

2.6 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尚未得到应有重视。面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全靠一些以中央资金投入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等涉农水利项目,地方政府没有建立正常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投入机制。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问题,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程度差,几乎为零,工程建设任务、质量、效益大打折扣。特别是取消“两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到极大的影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7 基层水利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短腿”,面上工程管理“缺位”。基层水利站的撤销不仅造成了水利资产流失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方面的缺失,更重要地是带来面上水利工程管理的“缺位”,使水利管理出现了严重的“短腿”现象。全市有中小型涵闸500多座,滚水坝10余座,大中型机电排灌泵站2818座,万亩以上灌区19处,万亩以下灌区30处,村塘1.2多万口,机电井6.23万眼。这些原来由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目前已无人过问。特别是在水利兴修、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中,因基层水利站缺失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8 规划不到位,行政不协调。近几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编制了大量的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如农业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良田项目、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等,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由于没有整体规划,出现了涉农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地方政府也没有协调有关部门针对水利建设实施综合规划,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了农田水利建设不科学、不系统、不到位。

3 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准确把握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方向。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与农村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中央

1号文件明确指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在科学规划论证基础上,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等小微型水利设施。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抗旱排涝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3.2 科学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各地要针对农田水利规划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做好《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每个单体规划,并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各年度实施方案。具体规划内容包括抗旱规划、排涝规划、高效节水规划、中型水闸除险加固规划、新建涵闸规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等。

3.3加快面上水利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根据《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以县区为单位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逐年编制治理中小河流、骨干大中沟和面上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方案,力争经过5~8年的疏浚治理使全市中小河流及骨干大中沟由现在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或20年一遇,除涝能力由现在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并能蓄水保水、灌排结合,实现治理流域内旱涝保收。

3.4 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要重点抓好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灌区内的一二级泵站和渠系建筑物的改造步伐,逐步完成与之配套的田间工程改造,使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涡河、芡河、西淝河、北淝河灌区也要加快续建配套和改造步伐,全面提高各灌区农业生产能力。

3.5 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一方面,重点抓好以机井和涵闸坝塘等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增加工程蓄水容量。我市49

4.7khm2耕地,其中井灌面积402.6 khm2,按照每眼机井灌溉面积

5.3hm2,应配套机井7.55万眼,全市现有可用机井4.41万眼,还需新打机井3.14万眼。

3.6 全面做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要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投资的机遇,全面做好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规划,充分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列入民生工程,集中力量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市200多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改造,消除农村地区防洪安全的威胁。

3.7 强力推进节水灌溉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节约用水,努力营造节水型社会。二是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措施,逐步推行轮灌、滴灌、微灌等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三是依法核定水价,合理收取水费。

3.8 整合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水利建设资金,全面拓宽投融资渠道,按市场经济方式运作搞活农村水利建设。一是各级财政都要逐年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二是积极整合发改委、农委、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结合,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金整体效益。三是建立一种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民办公助,灵活多样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四是对已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积极采用市场运作模式给工程建设、维修和运营注入新的活力。

3.9 理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缺陷,已成为制约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总结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改革的经验,切实抓好建设管理改革,进一步明晰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落实管理责任。重点是用法律形式明确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性质、地位和作有,清晰界定政府、农民、社会等几方面在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中的责权利关

系。农村水利建设是社会公益性建设,应强化政府行为,制订小型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专项建设和补助基金政策,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和投资的法律法规机制。

3.10 建立乡镇村基层水利管理与技术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是水利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的到来,需要基层水利站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水利建设管理职能。按照流域或行政区域设立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明确隶属县水务局,其性质为全额事业单位,每站编制5—7人。在村级设立村内水利管理员,享受村班子成员待遇,负责本村内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落实后,及时进行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建立起一支“真管用、真能用”的基层水利队伍。

3.11 依法实行防汛和抗旱责任制度,并完善有关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和《安徽省抗旱条例》的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依法实施防汛抗洪抢险和抗旱。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防汛预案和抗旱预案,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非水利工程措施及非工程的措施,保障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减轻旱涝灾害损失。

作者:刘仲海,男,39岁,

工作单位:亳州市水务局,职称:工程师,专业领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地址:亳州市工业路16号,邮编:236800

三农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简介 (1) 1.1项目建设背景 (1) 1.2产品简介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2.1建设的必要性 (4) 2.2建设的可行性 (5) 第三章项目的功能与意义 (5) 3.1项目的功能 (5) 3.2项目的意义 (7)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7) 4.1总体目标 (7) 4.2建设内容 (8) 4.2.1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智能基站管理系统 (8) 4.2.2农产品溯源系统 (12) 4.2.3智能灾情预警信息系统 (15) 4.2.4专家可视化远程诊断系统 (16) 4.2.5农村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监管系统 (16) 4.2.6精准扶贫业务信息数据系统 (17)

4.3三农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介绍 (17)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简介 1.1 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陕西省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以建设国家现代农

业示范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市场营销和效益提高,以体系建设带动公共服务和机制创新”的发展思路,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生产绿色高端农产品,实现了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领跑者,不仅在通信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在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方面也大有作为。已经建成的OneNET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云平台,以高扩展的数据库、实时数据处理、智能预测离线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等特点,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优质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在农业领域,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各地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陕西省特色农产品逐步走向省外,苹果、猕猴桃、富硒茶叶、红枣核桃、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持续提升。但是,农产品价格受“大小年”、“市场端”、“信任度”等因素影响很大,农民很难准确获得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提量未必提价,增产未必增收,从而严重影响农户增收和种植积极性,其原因是农业生产和消费信息的不对称。同时,随着中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食品安全管理的不断提升,如何使农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产地端和消费端建立有效链接,形成农民、企业、政府、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对等,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三农工作情况总结

三农工作情况总结 以下是关于三农工作情况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三农工作情况总结 上半年,农村工作办公室人员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了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一)村庄环境保洁长效管理。对照相关文件,明确要求每个自然村必须配有一名保洁员,并将保洁员姓名、保洁范围、村监督电话、镇监督电话上墙公示,接受村民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长效化管理。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对保洁员工资实行镇村两级共同负担,实行垃圾量考核,对照各村人口下达相应指标,按量考核,按量补助资金。二是实行举报激励制度,引入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经市电视、电台、报刊和民生聚焦等途径曝光,经核实的,在年终考核得分的基础上有一次扣1分;三是加大行政调控力度。将环境整治成效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将考核成绩纳入村干部岗位考核责任制,与年终报酬挂钩。四是加强检查督查,实行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每月一查,每季一考,加大督查力度,对查出的问题, ·

及时通知,限期整改。运作以来,效果明显。 (二)加大城中村、城郊村整治力度。我们与城管局联合专项开展城中村,城郊村卫生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改造、管理和保洁力度,对小广告、乱涂写要求每月集中清理一次,如有检查突出清理,加大督查力度。特别是暗访后及时召开书记会议,现场通报,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到位,效果明显。 (三)整治水环境。多条河流过境,按生态办的要求,督查沿河两岸无生活垃圾堆积,消除污水障碍、河面干净、无漂浮物,无污水入河,确保无化工污染、农业源污染和生活污染,保证水质达标。 二、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 (一)粮食直补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落实。对全镇农户水稻直补**万元,增资补贴**万元,二次补贴共计**万元,财政奖补项目**个,涉及道路、水利、泵站文化场所、自来水等资金**万元,全额全面补贴到位,做到不漏一户,不错一笔,不留一分。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在村组财务管理上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村级收入管理,年初对村级各类经济上交、合同按内容登记台帐,做到及时催收和应收应交。二是村级支出管理、支出范围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特别是非生产性费用, ·

综合信息平台整体方案

第一章系统背景、范围及目标 1.1.系统背景 为全面掌握信息服务工作情况,通过从相关部门获取的调研数据发现,我市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面向城市居民、涉农部门和基层农民的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涉及百姓生产生活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各级管理与服务部门信息化意识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为了提高政府对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和水平,决定建立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实用型服务信息资源,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化传送手段,向社会各行各业、大众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树立政府便民服务形象,促进本地信息化的发展,达到方便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1.2.系统范围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涉农信息(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农村医疗、灾害预警等)展示功能;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新闻、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涉农企业、专家咨询等信息展示功能;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城市民生信息(衣食住行、水、电、煤等)查询、展示功能; ?系统应用平台为农户、涉农企业、涉农专家等提供信息的发布功能; ?系统应用平台提供农户、涉农企业、涉农专家、城市市民等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交流的方式有手机、农村信息机、网站门户论坛、网站视频下载等; ?系统平台为同构或异构的数据采集、处理、转换提供统一的适配协议或接口; ?系统平台为同构或异构的数据提供多样化的采集、处理、转换方式;包括:手工录入、批量导入、数据接口访问、专用数据通道访问等; ?系统平台为建立起涉农信息资源库、农业信息专家知识库、城市民生信息资源库提供支持; ?系统平台提供移动无线应用业务(包括短信、彩信、远程广播等)支持。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农村农业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我国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分配工作中,一般农田类型为小型农田模式,所以,对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强化,是当前农村发展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才能保障农村农田灌溉工作的合理进行,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首先需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以及加强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下文就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标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考 1、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 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保障。 2、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早,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推广等。如果要做好农村水利的相关工作,那么必须就要建立一个服务队伍,有效管理和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分析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 3.1加强水利工程检测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水利工程检测管理有利于促进大规模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不仅能够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还能节约建设成本。 3.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数据整理传输的能力较差。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一些法定的质量检测单位都没有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环境比较差,检测设备非常落后并且已经出现了老化的迹象,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甚至还有

服务三农

二、把实现服务“三农”新突破,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果的具体体现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在“三农”金融服务中贯彻群众路线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发挥农信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拓展“三农”新思路为具体体现。以相信依靠“三农”为前提。在实践活动中,把“三农”放在服务支持的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好“相信三农、依靠三农、一切为了三农、如何服务支持三农”四个关键问题,努力纠正各种脱离“三农”的不良倾向,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感情上贴近、工作上依靠,拉近与“三农”的距离,消除与群众的隔阂,构建和谐良好的党与群、社与农关系。以服务支持“三农”为根本。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统筹兼顾,既要考虑政策的全覆盖,无遗漏,又要突出重点,进行重点服务,重点支持。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当地涉农小微企业、绿色产业照明产业的服务支持,通过服务支持重点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劣势行业、困难企业、弱势群体的服务支持,通过服务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2、以搭建“三农”新平台为具体体现。努力搭建服务“三农”新平台。要加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百福卡”的宣传、营销力度,持续推进ATM自助银行、助农取款、特约商户POS机布放、使用力度,努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结合、协调有力、运行规范、作用突出、成效明显的服务“三农”网络体系,确保金融服务无空白、无盲区,真正让边远山区群众享受到农社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要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和作风纪律建设考核,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四风”问题,有效解决“慵、懒、散、奢”、“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等不良习气,真正实现服务群众“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办理,让群众“进一个门”办更多的事。努力搭建民意交流新平台。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承诺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主动参与地方政府开展的政风行风面对面活动等相关评议,合理安排监督活动,组织明察暗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完善常态监督工作模式等有效途径,搭建社农双向交流互动平台,保障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确保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建议和意见迅速反映到县联社党委。努力搭建群众监督新平台。通过发放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完善信访举报制度等多种方式,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问题找准,听取正确意见,明确整改方向,有效解决影响农信社事业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农工作总结】三农工作总结(3篇)

【三农工作总结】三农工作总结(3篇) 【三农工作总结】三农工作总结3篇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认真地做好乡、村交待的各项工作,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有所增加,努力做到了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下面是网整理的三农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三农工作总结3篇三农工作总结1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认真地做好乡、村交待的各项工作,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有所增加,努力做到了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 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动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思想,利用电视、网络、报纸、远程等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并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时刻自己肩负的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同

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向广大农民群众虚心学习,认真讨教,在基层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工作情况在村里,我主要负责两委班子的宣传、写作和资料整理工作,并管理一部分党务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倾力完成乡党委、乡政府交付的工作,每天参加乡党政联席会议,并参与乡各个站所的工作,同时按照乡里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坚持写工作日志和信息,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 1、参加村里的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且做好记录,了解村民的动态和想法。 2、以创建全省党建先进县为契机,严格按照三基八有和一课三会的要求,从阵地建设、组织生活到版面制度、档案资料、软硬件等方面进行全面整顿;开展好党员民主生活会,迎接建党88周年,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座谈会,并积极缴纳党费。利用远程协助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员活动、党课学习,具体学习内容有党的十七大、新党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等。 3、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林权改革人数及其他数据录入工作,把全村人数的基本信息电子化,为其他工作提供了方便。 4、与下乡队员协助村户籍人员做好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做好村内民爆物品的排查工作,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银行工作总结:银行“三农”服务主要做法总结

银行“三农”服务主要做法总结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从201X年成立以来,根植“乡村”这片沃土,践行“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深耕农村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05户,户均贷款余额9.65万元,201X 年度纳税800余万元,201X年纳税将超过1000万元。现已逐步成长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地区一家灵活、高效且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201X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

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最高时达1000余万元。目前,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已在上栗镇、金山镇、杨岐乡、福田镇、赤山镇、桐木镇共计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工作。现己完成16个村的建档工作,建立农户档案7736户,走访户数7676户,走访率99.22%;授信户数5201户,授信率67.2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惠及村民安居乐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参与到上栗县“百名代表精扶百名贫困户活动”,多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鼓励、引导、扶持其脱贫;针对贫困户设置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发放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贷款,利息较普通贷款客户优惠近30%,扶持金山镇山田村村民邱昌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扩大家庭养殖,成功实现脱贫,盖起了新楼房……这是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贫困户“摘帽”,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201X年第10期)刊发。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简介 城市信息产业局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是由城市信息产业局承担的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换,避免重复建设及信息孤岛的发生,更好地解决社区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题,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二个平台及二套业务系统。 “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是在以个人基础信息为中心的,以数据交换为基础,建立社区信息资源库,初步整合民政局、就业局、社保局、卫生局和医保中心的社区管理系统、内部协同办公系统,搭建城市统一的社区内网协同办公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采用B/S体系架构,以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站为主要表现形式,建设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同时整合各部门的外网资源,建立以事务链为中心的政务公开系统,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为社区居民服务,体现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且预留与其他部门业务系统整合的标准接口。 “城市卫生局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面向社区的,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用来记录每个人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包括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属病史、现病史及历次诊疗经过、历次体检结果等。它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它记录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城市医保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城市几百万人的保费缴费难题,提高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任务强度,把工作人员从复杂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了许多人为的错误的发生。初步实现了医疗保险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 整个系统实现覆盖全城市的城市、区、街道及社区的四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其他部门可以直接利用该平台与社区进行数据通讯,各单位可以在建成

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 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县水务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乡于6月上旬对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水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狠抓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沟渠建设的工作,全乡共建有农村人畜饮水工程41条,总长218600米,共有取水池40个、用水池866个,有6800多人、47065多头大中小牲畜解决了饮水困难的问题。建有农田灌溉沟渠14条,总长63100米,有效解决了2100多亩的农田灌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乡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数建设年代已久,建设标准较低。许多水利设施运行年久、老化失修,安全隐患严重;灌溉渠系配套差,年久失修,排灌粗放,渗漏严重,农业用水利用率低。目前,全乡共有14 处人畜饮水工程和14条农田灌溉沟渠急需维修。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

期长,虽然上级财政每年对水利都有一定的投入,上级也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但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我乡还有近5100人还没有摆脱饮水极度困难的问题,急需新建5处、维修14处人畜饮水工程。三是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建后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水质安全监测、人饮工程突发事件预防等工作还不够到位,无法保证用水安全;四是尽管全乡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村与村、组与组之间仍有差距,有的工程入户率不高,效益不够理想。全乡还有19个自然村没有解决饮水困难;五是因水利管理部门人员在编不在岗,造成了管理及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我乡急需配备2至3名专业技术人员。

银行“三农”服务主要做法总结银行工作总结.doc

银行“三农”服务主要做法总结-银行工作 总结 “植根沃土”扎根农村显成效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从2014年成立以来,根植“乡村”这片沃土,践行“支农支小”定位,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深耕农村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05户,户均贷款余额9.65万元,2017年度纳税800余万元,2018年纳税将超过1000万元。现已逐步成长为上栗县乃至萍乡地区一家灵活、高效且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

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2017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最高时达1000余万元。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操作流程说明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操 作 手 册 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15-4

1.1.登录系统 系统需在IE浏览器下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请同时设置兼任模式。 登陆地址: 前台地址后台地址 大丰: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risp 东台: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risp 建湖: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711291861.html,/risp 登录系统后看到如下界面: 点击信息发布管理平台进入信息发布系统,如下图所示: 1.2.录入稿件 网站的稿件分不同的样式,常用的包括文章样式、政务大厅、法律法规等样式,一般情况下默认的是文章样式,也就是普通的样式。操作如下图所示:

点击主界面上的“信息管理”,选择相应的栏目,点击右侧“新建信息”,进入信息编辑界面,如录入新闻动态/工作动态的数据,点击新闻动态下的工作动态,点击右侧“新建信息”,进入信息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1.2.1.信息录入 对上图所示1、2、3、4点进行说明: 1、填写信息标题,用于列表显示。 2、填写摘要信息,主要是对内容进行一个说明(可以从内容里选取头两行信息)。 3

3、信息的详细内容 4、发布时间:就是信息产生的时间,可修改,默认为当前时间。 5、关联图片:一般是用作网站首页,或者频道页里面的滚动图片用的。如下图 的图片就是关联图片上传的。 1.2.2.内容编辑器的使用 粘贴为无文本格式:即使去掉word的格式,比如颜色,大小。建议用此粘贴。 从word中粘贴:能去除一些word的格式。 插入超链接:可以上传附件。使用方法:现在内容中写附件的名称,选中,点击“插入超链接”,出现 点击“上传”--》点击“浏览”---》点击“发送到服务器上”--》点击“确定”。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

三农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简介 (2) 1.1项目建设背景 (2) 1.2产品简介 (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2.1建设的必要性 (4) 2.2建设的可行性 (5) 第三章项目的功能与意义 (6) 3.1项目的功能 (6) 3.2项目的意义 (7)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8) 4.1总体目标 (8) 4.2建设内容 (8) 4.2.1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智能基站管理系统 (8) 4.2.2农产品溯源系统 (12) 4.2.3智能灾情预警信息系统 (15) 4.2.4专家可视化远程诊断系统 (16) 4.2.5农村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监管系统 (16) 4.2.6精准扶贫业务信息数据系统 (17)

4.3三农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介绍 (17) 第五章预期效益 (22) 5.1经济效益 (22) 5.2社会效益 (24) 5.3生态效益 (26)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简介 1.1 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陕西省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市场营销和效益提高,以体系建设带动公共服务和机制创新”的发展思路,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生产绿色高端农产品,实现了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领跑者,不仅在通信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在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方面也大有作为。已经建成的OneNET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云平台,以高扩展的数据库、实时数据处理、智能预测离线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等特点,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优质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在农业领域,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各地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陕西省特色农产品逐步走向省外,苹果、猕猴桃、富硒茶叶、红枣核桃、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持续提升。但是,农产品价格受“大小年”、“市场端”、“信任度”等因素影响很大,农民很难准确获得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提量未必提价,增产未必增收,从而严重影响农户增收和种植积极性,其原因是农业生产和消费信息的不对称。同时,随着中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食品

立足农信、服务三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立足农信服务三农 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农信、服务三农,为三农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在宝丰联社这艘大船里,大家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并同信合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党和国家负于的殷殷厚望,面对九亿农民兄弟给予的深深信任,我们农信人一定会不辱使命与时俱进,为“城乡一体化”“共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篇章再谱新歌! 我们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经济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和使命。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做好支农服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最具金融潜力的阵地在农村,对象是农民,范围是农业。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村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壮大的土壤。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经济发展了,特别是农村经济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农村信用社才能保持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势头。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立身之本、强身之道。我们宝丰农村信用社要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在确保农户生产生活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农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等对贷款的需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和担保机制,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发挥农村金融对“三农”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当然,

沿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近海农村饮用水安全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的调查与研究 ——以XX赣榆县新河村为例 河海大学2011年暑期大学生赴XX省XX市 赣榆县实践小分队 力学与材料学院 二0一一七月

目录: 1.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中央一号文件与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2 赣榆县新河村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 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2.1 调查的主要内容 2.1.1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基本情况 2.1.2农村饮水安全隐患成因及其危害 2.1 调查的典型方法 2.2.1 宏观把握与典型案例法 2.2.2 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2.2.3 文献参考法 2.3 调查的具体过程 3. 新河村的饮水现状 3.1 新河村自来水普及率、饮用水安全普及率及其他 3.2 新河村饮用水设施、供水能力 4. 新河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表现 4.1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4.2 水源保障、用水便捷程度 5.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之策 5.1 建立农村水质监测网络 5.2 建立农村水利设施服务体系 5.3 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

6.参考文献 摘要:良好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室人类健康生产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农村饮用水安全 和水利基础设施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对饮用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水源,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最为首要任务”。[1]本文系实践团队对赣榆县新河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村民的问卷走访分析,得出新河村饮用水现状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初步评估,提出了以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完善饮用水安全预警机制、建立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解决策略。 1. 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中央一号文件与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饮用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地方三农服务平台建立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地方三农服务平台建立方案

地方三农服务平台建立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文件要求,为加强我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三农”服务水平,促进我针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现就我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本概况 星村镇位于武夷山市西南部,距市区22公里,地处东经118°34〞—118°57〞,北纬27°33〞—27°46〞之间,与建阳、光泽及江西铅山三县接壤。星村镇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686.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3.8万亩、林地面积48万亩、竹山面积9.3万亩,茶园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71.9%。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37.17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星村镇最高处是享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辖区内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九曲溪漂流竹筏码头所在地,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近60%处在星村镇行政区域内。星村镇总人口25218人,汉族占99.58%,其他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0.42%。其中黎前村是武夷山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全镇农业总人口20905人,占83.23%,非农业人口3213人,占16.77%。星村镇是武夷山市旅游重镇、生态重镇和茶叶大镇。 第 2 页共 6 页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着力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机制改革,调动服务“三农”积极性,推动我镇生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目标 着眼于全面构建新型“三农”服务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乡镇公共服务作用,科学界定职能,优化人员结构,理顺管理体制,搞活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功能齐全,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运转高效协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三农”服务中心。 建设内容 (一)构建服务平台。 1、建立三个服务中心。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的工作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实际,分别建立农业服务中心(分别有农技、农机、茶叶、动物防疫服务组)、综治服务中心(信访、调解、315中心)、计生服务中心三个服务中心。 农业服务中心:主要把科特站(包含农业技术、林业、农机、茶叶、动物防疫服务、沼气服务)财税站、劳动保障所的服务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网络,把农技、农机、茶叶、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劳动力转移、沼气服务、农业综合直补、农机补贴、家电下 第 3 页共 6 页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各项工作部署,遵循“稳健、有效”原则,着重把握好“强管理、控风险、促转型、增效益”四 个关键环节,围绕“大”、“新”、“特”三大定位,顺应农业供 给侧改革要求,以立足区域特色、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切入点,进 一步夯实双基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县域竞争力,把“三农”业务做好、做优、做稳,努力实现 “三农”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三农部前三季度工作 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户贷款(全辖,全年) 三农人民币贷款(全年) 其中:三农人民币对公贷款(全年) 其中:三农人民币个人贷款(全年) 扶贫重点县贷款(全年) 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户数(户)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余额 比年初 增量 XXX xxX5xxX406 57845 275362 xxX06659 80739 5xxX880 226705 62630 202969 62xxX84 4786 xxX xxX94xxX3 60xxX0 72393 44475 40079

323xxX4 8305 440 xxX xxX5672 3867 25272 5xxX5xxX xxX3xxX0 60 23962 509xxX 25272 5xxX5xxX 948 xxX 27264 xxXxxXxxX02 46453 xxX6272 xxXxxX920 6530

9742 46453 xxX6272 937 xxX xxX8xxX59 xxX5058 30296 xxX8842 xxXxxX090 4350 xxX9206 xxX4492 30296 xxX8842 xxX496 xxX 87xxX7 2466 357xxX6 9xxX22 xxX6xxX00

农村基础设施水利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水利工程 二〇一七年七月 审定: 审核: 编写:

目录 1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管理与职责 (1) 3.1工程概况 (1) 3.2施工技术准备 (2) 3.3物资材料准备 (3) 3.4机具准备 (3) 3.5劳动力准备 (3) 3.6管理架构 (4) 4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 4.1模板支撑系统材质 (4) 4.2梁模板体系设计 (4) 4.3剪刀撑布置 (4) 4.4楼板模板体系设计 (5) 4.5典型梁板支架 (5) 5模板施工方法 (5) 5.1钢管架支撑系统安装 (5) 5.1.1施工顺序 (6) 5.1.2安装 (7) 5.1.3梁、板模板安装 (8) 5.1.4梁模板的安装 (9) 5.2模板工程拆模方案 (11) 5.3钢管架高支模拆除 (11) 5.4模板及脚手架拆除安全防范措施 (11) 6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2) 7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4) 8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5) 9安全监测措施 (16)

1目的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我司认真仔细的对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了阅读及分析,将按要求进行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现我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进行支撑。 2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300—2001 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7—11—04626—2江正荣编著)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6.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3管理与职责 3.1工程概况 XX县农村基础设施水利扶贫一期工程是解决XX县瓮溪、文家店、三道水三个乡、镇,以及其它分散居住村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本工程采用集中连片供水和分散供水两种建设方式。瓮溪、文家店、三道水三个乡镇采用连片集中供水,其余以单个乡镇为项目区分散解决。 集中供水水源为已建成的三星水库,在取水口(取水口高程722m)位置取水,采用长7500m,直径DN600球墨铸铁管输水管输水至瓮溪镇付家寨的拟新建水厂(高程718m),通过水厂工艺流程处理后,从水厂出来后接1条直径为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受市长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十分重视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下功夫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服务品种单一,金融服务总量和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我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总体情况 在全市各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末,全市农业存款余额为50.3亿元,占全省余额的10%,比年初增加13.65亿元,增长37.24%,增加额占全省的7.5%;农业贷款余额82.91亿元,占全省总额的8%,比年初增加9.37亿元,增长12.74%,新增金额占全省的5.97%。全年累计投放粮食购销贷款12.38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72638万公斤,圆满完成粮食收购预期目标。累计支持企业销售粮食7946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4.21亿元。全年为38.5万农户和12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了较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全市做好“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市金融服务“三农”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建设满足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着眼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重点加大了三个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是支持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支农实力。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营业税返还、专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信用社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推进改革。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有效化解,资金实力显著增强。该社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要求,积极推进“支农惠民工程”,截止末,各项贷款余额162.1亿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656116万元,为474319户农户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持基地(园区)24个,规模经营户1342户,农业龙头企业16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供销社(流通企业)45个;重点支持青年创业项目1355个,重点支持创业项目315个,贷款余额9957.18万元。同时,农村信用社还积极发放农民工银行卡,全年累计受理农民工银行卡取现业务10698笔,累计取现金额1447万元,笔数和金额均列全省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 二是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拓展“三农”服务业务领域。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增加对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截止目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8亿元,较上年增长1.8亿元。其中,为屯留、平顺、潞城市4个项目投放贷款23900万元;为振东集团公司、金泽生物公司、沁州黄公司等8个农业龙头企业的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升级及产业链延伸,投放贷款59850万元;为13个县(市、区)粮食购销企业投放收购贷款12.38亿元,支持企业开展多渠道收购农民余粮7.2亿公斤,为我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成立民间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注重发挥我市民间资本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发展社区金融机构。目前,我市已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注册资本金2.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795万元,成为民间资本支持“三农”发展的新生力量。 (二)加快推进适应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