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完结版

马原完结版

马原完结版
马原完结版

马克思基本原理框架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A.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B.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李嘉图)

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C.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法国里昂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

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构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

D.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E.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F.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G.是否始终站立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

判断马克思政党的试金石。

2.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关键:与时俱进

根本原因:科学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属性:根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本质属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阶级性。其中,科学性最为根

本。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思想中最大的成果——列宁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者——恩格斯

含义:世界观+方法论=零散的、自发的社会心理+系统的、理论的社会意识形式(哲学)

意义:四点,全选

内容:两种世界观——唯物主义,具体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上都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具体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两种方法论——辩证法: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

盾;

形而上学: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两种历史观——唯物史观:社会是物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是意识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因为它坚持自然的唯物观和唯心史观,即认为自然

世界是物质的,社会是意识的。

四大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据不

同标准划分的,相互之间没有包含、连带关系

2.唯物论:物质观——A.定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物体;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原子;

现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物体+关系(联系)+实践

B.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和最高抽象,是唯物主

义世界观的基石

C.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是时间和空间;

运动:有运动和静止两种形式

静止的具体形式有:空间位置没变和根本性暂时未变(量变)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是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

出发点;

运动是静止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是矛盾

D.社会的物质性: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共同点是都坚持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践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实践=生产力+生产关系,它集中体现了社会的

物质性;

意识观——A.定义:是对物质的反映

本质:物质世界的产物,即自然界的产物和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物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B.作用和属性: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

一、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总结: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和最重要的结论

C.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否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两者;

实践观——A.本质和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属性:社会历史性、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

C.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即生产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是所有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

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

D.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实现分化和统一;

实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和基本结构;

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其

中,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社会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生活的内容和发展动力

是实践。

3.辩证法:一个主题——意识能够认识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存在

两大总特征——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发展的原因)

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形式和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四大方法——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矛盾的不平衡原理

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一、联系: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的关系

前提——事物之间的区别

属性——客观性

普遍性:1.内部联系

2.外部联系

3.整体联系,即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就是所谓的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结构性和层次性。

多样性

坚持联系观点的意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看待、认识事物时,要有开阔

的、整体性的眼光;在实践中处理问题时,要通盘谋划、瞻前

顾后,避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统筹兼顾)

二、发展:概念——运动=发展+衰退,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衰退相反

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世界是发展的)

内涵——从形式上来看,发展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延续性交替

从内容上来看,发展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

的更新

动因——联系是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灭亡

坚持发展观的意义:坚持发展观,要求我们看待事物时,要有历史的眼光,面向未来,

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前看)

坚持发展观,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要顺应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

势,做除旧布新的促进派。(顺应历史)

三、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互区

别、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和根本分野。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联系=关系=物质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就是联系,联系导致发展,所以,统一性和斗争性

也是联系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的意义:事物的构成是复杂的,我们要用对立统一

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世界,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方向是向对立面方向

转化。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

物,运用“逆向思维”;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

性,无论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都促进

事物的发展,我们对二者要全面评价,不

可偏废。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原理,统称为矛盾的不平

衡原理,内容如下:

决定事物发展——主要矛盾

决定矛盾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有矛盾中: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所有的内部矛盾中: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纵向,始终贯穿事物发展的过程)

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横向)

同一对矛盾中: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意义:现实中的一个事物除了有自己的个性外,还有

其他事物共有的共性。所以我们认识该事物,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其他事物,即所谓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推己及人。

矛盾的特殊性的意义:其一、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

其二、重点论原则:看待、对待事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

其三、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处理问题时,要优先和充分重视内

因。该原理用来处理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互关系。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质的规定性由内部矛盾的特殊

性决定的。

区分不同事物,靠把握质。

区分同质的事物,靠把握量。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规模变化和内部排列顺序变化都是量变

度——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

度的原则——在实践活动中、在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

及”。但也不能把度绝对化即把度看作是不可逾越的“雷池”。具体而

言,保持事物不发生质变时,不能突破度;而推动事物质变,则必须

突破度。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了度。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两者对立统一。

量变和质变原理的运用——其一,要重视量变。因为离开了量变,质变就不能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分段推

进;反对脱离实际的冒进和一步到位。

其二,要全面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避免割裂

而产生的片面性。如果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是消极保守、鼠目寸光;如果只承认质变、否认

量变,则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所以,必须兼

顾二者,把远大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

五、否定之否定原理:事物的辩证发展,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两次否定——否定因素否定肯定因素,对否定因素否定;

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否定之否定原理的运用——理论意义: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次否定都是

质变,是事物发展到新阶段;

道路是曲折性,具体体现在回复性

上,还包括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

实践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

一,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理想、

坚定信心,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

验。

两种否定观:辩证否定观——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

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质的飞跃。体现

飞跃性、非连续性;

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

物时,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保留下来。

体现渐进性、连续性。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A.否定是外在的否定,即是外力的作用;

B.不承认否定中肯定的部分,即只有“弃”

没有扬的部分。

六、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以及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应用:要求人们在分析因果关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简单化。

七、必然和偶然: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关系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偶然性背后隐藏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应用: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我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能忽视

偶然性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要善于在偶然中发现必然。

八、现实性和可能性:揭示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实性——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潜在趋势。

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根据: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区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的根据:对人是否有利

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的根据:现实中的根据是否充分

应用:二者的统一性提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要胸怀理想、开拓进取;

矛盾性提示人们,在实践中要脚踏实地、避免空想。

此外,由于可能性的分类有很多,所以,人们在实践中注意分析事物发

展的各种可能,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九、现象和本质: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属性

应用:为人们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认识过程,提供了必要,也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十、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这些要素的结构、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范畴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应用: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十一、唯物辩证法的意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辩证法可分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又可以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重点概念理解: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

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

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

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

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所以,唯物辩证法中的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都承认以上的三点,

都认为世界的是联系的、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矛盾。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

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辨证

运动和发展规律,包括三大规律、五大范畴。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

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也叫做概念辩证法。

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

历史这些辩证思维方法,还包括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辩证思维是人们

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两者的关系:是物质和意识、反映与被反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归纳:从个性前提走到共性结论,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掘弃片面性和表面性;

演绎: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不能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属性,不能了解事物的多样性。

分析:把对象分解后分别加以研究

综合: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抽象:

具体:分为理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这里指思维的具体。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

感性的具体——抽象——思维的具体(感性指感官)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客观事物

思维的具体:对事物的多重规定、多方面属性的完整认识。

对辩证思维来说,重要的是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思维的具体

抽象和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逻辑:理性思维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完整认识的反映

历史:分为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和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历史过程,这里指认识的历史。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现在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非对立统一关系。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定义——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属性——客观性(根本特点)、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

类型——自然规律:不需要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可以原样重现;

社会规律:需要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不能原样重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是运用客观规律的条件。人们可以

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也能通过改变客观

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使事物有利

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A.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和物质手段

C.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宿命论:只强调客观规律;唯意识论:只强调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A.认识、实践活动的构成——主体、中介、客体

主体=主观+肉体

客观=客体+外在世界(客体包括精神、社会、自然)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二、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三、限定与超越的关系,即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是主客

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先有实践关系,再有认识关系,不能颠倒,实践关系是最基本

的关系。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这句话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

要重视间接经验的获得的原因是:个体生命和精力的局限;

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特点决定的,

即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认识的相对独立性。

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有:端正方向、指导进程、提供动力。

应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

误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于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2.认识的本质:三种认识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观:认为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但是否认实践对

认识的决定作用,也否认辩证的观点,认为

人的认识是被动地、消极地、直观地反映和

接受外界对象。

唯心主义的认识观(先验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的。

3.认识的过程:物质——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感性认识:感觉、表象、知觉,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间接性、抽象性;

两者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

的起点,但有待于发展到感性认识。

唯理论和教条主义:片面强调理性认识;

经验主义和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认识。

4.两大飞跃:考点:A.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有

一、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二、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B.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有

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

形成正确合理的时间观念;(决定性的环节)

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和工作方法;

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无限反复:认识的总过程即认识规律是——是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无限的循环。

认识的反复性: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的无限性: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

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没有终点。

如果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反复的次数不够,或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够完整,人就会

犯错误。

认识运动的实质: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内容上——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高度。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P.30

意识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分为:意志、情感和非逻辑主体心里形式(幻想、想象、灵感、直觉)其中非逻辑主体心里形式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构成了认识,所以认识既有理性因素,又有

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人本身的认识能力,但非理性因素里的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是人的

认识能力,而其它部分不是人的认识能力,只是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开展和认识能力发挥起

控制和调节作用。

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起重要作用。

5、认识的结果:真理——含义: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属性:客观性,最基本属性(若有正确性选项则选正确性)

一元性

绝对性,即真理的无限性、无条件性,具体内容如下:

一、就真理的内容来讲,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认识,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

界限;(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二、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

的,人类有能力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承认真理的

可知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三、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潜力和前景是无限的。(承认认识发展的

无限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的产生的根源之一是: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性。

相对性,即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

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近似的,具体内容如下:

A.认识的广度有限;

B.认识的深度有限;

C.认识的进程有限。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

识。

相对真理产生的根源之一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主观性

具体性

全面性

历史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两种含义:

一、指真理的属性,真理内部可分为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指真理的类型,真理外部可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同一性:静态角度,任何真理都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且统一;

动态角度,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类型上相互转化。

矛盾性:两者含义不同。

应用:由于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对待任何真理的正确

态度是:一要坚持,而要发展。

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就会在理论上陷入绝对

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导致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就会在理论上陷入相对

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缪误——含义: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主观是否和客观相符合。

无论是成功和失败,都可以检验认识,可以推动人们认识的深化。

真理的唯一检验标准是实践,根据是真理的本性(正确性)和实践的特点(直观现实性)。

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33

6.认识和实践的收益:价值——含义: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或者说,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构成要素:一、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二、客体的属性和特性。

属性:客观性

主体性: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

以人的需要为标准、为尺度去衡量。

社会历史性

多维性

价值的决定因素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或者主体的需要,而是客体本身的属性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

价值评价——含义: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对主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进行评判和估计。

特点:一、对象:主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二、标准: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不同的主体,

对相同的客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相同

的主体在不同阶段,对相同的客体会产生不

同的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虽然有主体性的特点,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是否正确的标准。

正确的价值评价:需要的条件——A.相关的知识性评价是价值评价的前提,即

知识性认识是评价性认识的前提。

B.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

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要求

和利益。

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进行价值

评价的根本依据。

价值评价对实践的作用:一、对实践具有激励作用;

二、对实践具有制约作用;

三、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应用:一、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知道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

价值和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尺度——人们实践中所必须要遵循的、反映了

时间对象的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

价值尺度——人们实践中所必须要遵循的、以满足

人们需求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分别是实践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

真理尺度=认识正确=科学精神价值尺度=结果有益=人文精神

价值原则的核心是目的性

科学精神:实事求是

人文精神: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1.历史观基本问题: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史观——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旧唯物史观——自然环境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意识的

唯心史观——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是意识的

所以,马克思注意哲学产生之前的所有哲学流派——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

2.社会构成:分别是——物质、社会存在:物质生活条件(地理+人口)

社会实践,即生产(内容是生产力,形式是生产关系)

——意识、社会意识:低级,社会心理(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高级,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和非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叫做社会形式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

态、观念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宗教、哲学等,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

非上层建筑主要包括:语言学、逻辑学、自然科学,不

具有阶级性。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方式),即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重点: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

当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得到保障;

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社会意识通过指导实践社会存在进行改造,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A.生产力=劳动者+生产资料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分为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又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支配、制约其它社会关系。

C.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

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其

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

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反之,起

阻碍作用。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A.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实质:基本经济制度

表现形式:经济体制

B.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组织和设施。(意识+物质)

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物质)和思想上层建筑(意识)

一、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治律法思想,哲学是其理论基

础。思想上层建筑+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内

容有: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

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

制度性要素——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

行政制度;

实体性要素——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方

向。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A.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

B.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实行控制和调节;具体手段有法

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手段

C.服务效果来看,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

时,起促进作用;反之为阻碍作用。

总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

于该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

的总趋势。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

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

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定义及构成:社会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表现形式:社会制度

基本属性:全面性——经济基础是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血肉系统

具体性——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历史性——社会形态会发展变化

矛盾属性:统一性——依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原始

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历史按照这五种社

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

程和一般规律。

多样性——A.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显现出不同

特点;

B.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

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说明了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其它属性: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和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变

历史选择性——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范

围内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

创造性活动。

两者关系——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理相关联的

问题,前者是后者在历史观中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选择是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主体选择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

前进性

曲折性

3.社会发展:5大动力——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根本的矛盾)

其他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它概念:A.划分阶级的基础是生产占有关系不同;

B.一切阶级斗争都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这里的阶级社会要区别于人类社会,阶级社会指的是: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和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的,所以原始社会和共产主

义社会是没有阶级斗争的。

D.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E.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移到革命阶级手

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

的标志;

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对定性环节。

F.改革是社会形态的量变;

G.科学:属于意识;技术:属于物质

科学技术是认识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生活方式、人们

思维方式的变革,具有两重性。

4.社会主体:一、人的本质——A.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是劳动,即实践;

B.人与人的区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甲、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而非生物的自然性;

乙、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丙、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而非永恒不变的。

二、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人民创造历史;

唯心史观:英雄创造历史;

只有代表社会发展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人民群众:质的角度来说——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

用的人们;

量的角度来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作用: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其本质

1.形成:量变——资产者的和资本的出现

质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作用:A.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

B.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A.暴力剥夺农民土地;

B.暴力掠夺金币财富。

其他手段: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A.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政治前提;

B.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代替了手工场工业,为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形成建立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A.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分别对应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共产主义社会

B.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生产力方面,社会分工,规定了生产

者与生产单位之间必

须进行产品的交换;

生产关系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归

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即私有制的产生。

C.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有:社会分工不发展,自给自足,以简

单再生产为主以及保守、封闭,以

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

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以及开

放。

2.构成:经济基础——共性: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基本矛盾

个性:雇佣劳动、资本主义再生产、再生产理论、工资理论、经济危机理论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商品: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构成: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物质内容,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社会存在,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

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

动的经济关系。

交换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

决定交换价值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是商品的社

会属性而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辩证统一关系。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

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

解决。

商品二因素的根源或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具体性和抽象性

具体性:即具体劳动,又叫有用劳动。决定了商品的

自然属性。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另一个决定

因素是自然物质。

抽象性:即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辩证统一关系。

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两次劳

动或两类劳动,而是劳动的两种属性。

矛盾性:A.具体劳动是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社会属性;

B.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

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

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二、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总产量/总价值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商品的总产量增加,总产值不变,单价下降。

总产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正比)

总产值: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价值量;(始终不变)

单价: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反比)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

A.价值形式的变化历程: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活总和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B.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的商品。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钱货同时交换)、

支付手段(付定金、还债,有时间差)、储藏手段(存钱)、

世界货币

货币的产生将商品内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四、价值规律:内容——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随着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分为供大于求、供不应求和供求平衡三种情况。

作用——A.积极作用: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

的分配比例;(不保证比例是否合理)

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不保证分配是否合理)

B.消极作用: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三、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

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性和对立性)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具体表现;也由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发展而来)

含义: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

化的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有:

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有时私人劳动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三、有时私人劳动不能在数量上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的成功交换。

六、劳动价值论

内容: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地位:是剩余价值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是判断是否坚持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的一个标准。

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的个性)

A.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即劳动力成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特有的标志。

这里的雇佣即指买卖,劳动指的不是劳动或者劳动者,而是劳动力,劳动能力。

这里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指的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

度。

B.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人的体力+脑力

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大基本条件:一、劳动者本身具有人身自由,有自身劳动力的支

配权;(可能性)

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没有实现自身劳动力

的必要物质条件;(必要性)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劳动力所有者出卖

的不是劳动力的拥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C.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一、价值方面,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

的价值构成和决定的。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是劳动价值的最低界限。

二、使用价值方面,一般的商品的使用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随之失去;但

劳动力的使用却能创造新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以上的价值,

即剩余价值。

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使用价值方面。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D.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生产所有制是经济基础,所有权是上层建筑。所以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E.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过程(人的体力和脑力支出,没有具体的劳动形式)

=价值增殖过程

其中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

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B.工人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其中抽象劳动,即劳动增殖过程,具体概念如下:

如果创造的价值等于工资,则整个劳动过程称作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则整个劳动过程称作劳动增殖过程。

劳动增殖过程=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其中剩余价值,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直接体现了资本家的剥削行为;

其中剩余价值规律,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追求剩余价值;

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剥削。

其中剩余价值率,是衡量资本家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投入)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给老板多赚的钱/工资

F.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拼劳动力的投入)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方法。(加班)提高劳动强度也是变相地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拼命)

总价值量=工资+剩余劳动价值,总价值量上升,工资不变,剩余劳动时间上升

优点:实现起来简单缺点:不能无限制使用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拼效率)

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提高效率)

总价值量=工资+剩余劳动价值,总价值量不变,工资下降,剩余劳动价值上升

优点:无限潜力缺点:实现起来难度相对较大

两者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关系

统一性:A.本质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

B.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形式;

对立性:A.他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即劳动生产率不同;

B.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居的地位不同。

三、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即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仍是本企业员工的剩余劳动。

劳动效率高=劳动复杂度高=单位时间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具有暂时性。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四、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再生产: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A.简单再生产: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

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

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是再生产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单个资本增大,再投入扩大再生产规模。

单个资本增大的直接途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的两种方式:兼并和联合

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手段。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换句话说,就是把产品卖了的钱除去工资后,都用来投入到扩大生产规模。

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地占有

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引发的结果:

A.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是单个资本增大和扩大再生产;

B.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是社会的两极分化。

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对贫困:在国民总收入中,无产阶级占有比重下降,资本家占有比重上升。

(无产阶级与资本家相比)

绝对贫困:无产阶级的生活与过往相比,绝对恶化。

(无产阶级现在与自己以前状况相比)

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形式有——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重要原因: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机械化水平提高。

资本的技术构成:机械与劳动力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投入与劳动力花费的比例;

技术构成的提高,导致生产资料投入的提高(买机器的钱变多),雇佣劳动力的花费降低,导致价值构成提高。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五、资本

A.资本: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换句话说,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剥削雇佣工人,

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时,才转化为资本。

资本不是物,是物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

(即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B.资本的类型: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用C表示)

可变资本(劳动力的形式存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两者关系:辩证统一关系

分类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C.资本的运动

空间角度:资本的循环

个别资本运动

时间角度:资本的周转

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一、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

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循环条件: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在现实生产过程中,资

金在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上都有分布。

B.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每一种职能形式都依次

向下一个职能形式转化。具体如下:

资金买了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形成产品,产品再变作商品售卖。在

这期间,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料、产品、商品,三者在时间上继承不

断开。

二、产业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三、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实现条件: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在比例上协调。

四、利润和剩余价值

利润=剩余价值

利润:若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资本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利润就是剩余价

值的形态。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的产物。

平均利润:全社会剩余价值与全社会资本总量的比率。

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

五、经济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

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的后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经济危机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生产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需求是

显得过剩的,但对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却不是绝对过

剩的。

kc马原过程考核读后感

马原过程考核读后感——读《反对本本主义》后有感——“实事求是” 潍坊学院法学院2012级法学本科二班迟贵程学号:12121140036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即是“实事求是”,现在有人妄自以为实事求是精神已经过时而失去它的功用。最具代表的就是出来一件重大责任事故就丢出来一位“临时工”,不敢于正视和改正错误是最大的“不实事求是”。 在这篇著作中,作者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这篇著作提出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概括,是作者应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参考《应用写作》杂志)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科学,更透彻的理解,也使我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清醒的认识。文中所阐述的“深入调查研究”的思想,不仅对党和党员干部的工作,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对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今天正确的解决问题,处理矛盾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凡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细细品味这篇文章,我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在我们具体的团学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这种本本主义存在着广泛性和顽固性。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学校、班级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

马原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提起中国历史,对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自己所知的仅仅是一些历史朝代和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照着课本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就算是在讨论历史时也只是局限于历史的一件事。更多时候是在接受别人的历史见解,零零碎碎。而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才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与必然性。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 以往看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大都是以历史朝代为时间顺序,以史料堆砌为著作目的。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感受到的是作者思维的跨越与论述的总体性。总体而言《中国大历史》不在一人一事、一朝一代上做考证与论述,而是着眼于历史大局,着眼于中国,从宏观角度阐释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中对中国历史有着高度的概括。通过将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进行对比,论述了中国社会缘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中国历史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自身的独特性。读《中国大历史》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中所蕴含的价值。更然我们明白了“古为今用”的道理。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第二,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 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 第三,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

阶级社会消失了吗-马原读书笔记

阶级社会真的消失了吗 ——读《共产党宣言》 12314290 吴锦淳 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份理论指导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一直受到共产党人的分外重视。然而社会发展至今,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并不像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脆弱,于 是有人便对《宣言》产生了怀疑。人们似乎觉得过去那个工厂林立,工人们被迫用出卖充 满血泪的劳动以勉强换取温饱的世界已经不再。而在现在这个阶级分化日益淡化,代际流 动性日益增强的世界里,马克思主义似乎不再有立足之地了。 《宣言》的历史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以历史为鉴,深入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在历史 上革命性与进步性,并深刻地揭露了其残酷的剥削本质,进而预言了未来的统治阶级,即 无产阶级,同时再进一步地提出,最终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之分。立足当 时的现实,他还辩证地认识到,每一次无产阶级的失败并非毫无收获,而是产生了联合无 产阶级的作用,而这便是未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进而《宣言》提出了无产阶 级的行动纲领:联合、然后革命。 然而以上的推论都立足在几个历史前提上:第一,资产阶级只为其工人提供最基本的、仅供生活的保障且不愿让步;第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无产阶级无 法通过劳动积累使自己上升到资产阶级中。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普遍现象。在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力度并没有强大到足以让资产阶级意识到他们的力量,工人所受的压迫远超今日人们的想象。 事实上,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都认为,在无产阶级进行了数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为了维护生产关系的稳定性,资本家们已作出了让步,工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所上升。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与劳动争取到更多的劳动报酬,而且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才选 拔机制已经为阶级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在西方,工会以合法手段为工人谋福利;在中国, 未来将会有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工人提供保障。因此,在历史前提已经改变的情况下,无产 阶级夺取政权的愿望与紧迫性已经不及过去强烈,在合理的分配方式下,各个阶层的生活 条件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然而,这种阶级分化正在日益淡化的观感真的是正确的吗?我觉得这只是部分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大众的错觉,而造成这种错觉的两大帮凶,一是全球化,一是资产阶级媒体的 宣传。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被大大推进,而 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为追求公司集团的利益最大化而将生产加 工环节大量外包给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而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中榨取更多收入的过程。 而一些眼界狭小的发达地区居民则认为重工业、重劳力加工制造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然 而残酷的现实是,当发达国家的经理们放下身段,除下西装领带,貌似十分重视员工福利 的同时,上百个欠发达国家的人民却不得不接受血汗工厂、不平等贸易条款、社会福利削减,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实际上,从全球范围而言,阶级分化和剥削从未像今天这样的 强烈过。贫富的差距越来越大,今天,印度最高的摩天大厦伫立在最大的贫民窟当中,一 个墨西哥亿万富翁的收入相当于一千七百万最贫困的墨西哥人的收入综合。 资产阶级媒体更是用尽一切的手段,以蜜糖包裹着的谎言来说服人们阶级分化正在消失。他们宣扬比尔盖茨辍学创立微软的励志故事,却很少提及比尔盖茨的第一桶金是在身 为IBM董事的妈妈的帮助下赚到的;他们告诉人们巴菲特8岁就会去纽约交易所参观,却 不提那是在他身为参议员的爸爸的带领下。资产阶级媒体让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 阶级流动,但事实并不如宣传的那么美好。另外,他们还宣扬这样的观点:与马克思所在 的时代不同,无产阶级的主要组成——工人,人数已经大大减少,由于制造业人员大量流 入服务业和技术业,成为中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束了。然而我们仔细分析, 这个观点也有失偏颇。服务业和技术业并不是中产阶级的代名词,服务业中的顶层和底层 犹如云泥之别,酒店的服务生和咨询公司的高管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难道一样吗?随着经济 结构的变化发展,无产阶级不应仅限于传统定义中的工人,各行各业中的底层人员,由于 经济、社会制度的压迫而必须被迫出卖自己劳力的人们都应该是无产阶级的组成部分。这 样看来,无产阶级的人数有增无减。

马原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英雄气概在马原课上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了解了五百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心中感动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英勇奋斗,正如《三国演义》中主题歌那激越豪迈的旋律和两句极具穿透力的歌词:“历史的天空闪耀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自从社会主义出现以来,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围绕实现社会主义这个美好目标,真是英雄迭起,前赴后继,群星闪耀,气壮山河,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最壮美、最动人的篇章。无数前人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中所表现的这种英雄气概,永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然前行。 《正道沧桑》告诉我们,从社会主义萌芽阶段开始,就陆续不断地有各种各样反对的声音。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被称为无产阶级“圣经”的《共产党宣言》,以燃烧着火一样热情的文字,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英雄气概来自目标的高远,这是高瞻远瞩的美好愿景,也是洞察历史规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字里行间充满了笔扫千军的力量和气势。正是从这部“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将革命队伍的英雄气概建立在了坚如磐石的科学基础上, 在一百多年前,资本主义的堡垒看起来是那样强大而牢固,可是巴黎公社的勇士们却唱出了响彻寰宇的《国际歌》;“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在“公社万岁”的口号声中,成千上万的公社社员倒在了刽子手的枪口下。然而巴黎公社的精神不死。马克思在信中热情洋溢地赞美道:“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还没有过这

马原名著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临八李亚明201117230189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她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正式诞生。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在对《共产党宣言》进行研读的过程中,我感到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1、《共产党宣言》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资本主义万恶的根源:“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资产阶级的丑恶就在于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办成了纯粹的金钱隶属关系,当下还流行着:没有永远的朋友,这有永远的利益这么一句话。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益,不断的剥削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并且度无产阶级进行压迫,使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马克思也辩证的看到了资本主义在历史革命中的作用,诸如它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封建宗法关系;它促使了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它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尽管充满血和暴力);它使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等等。 2、《共产党宣言》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由于资产阶级本身所具有的一些不可调节的内在特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所必然导致的经济危机,宣言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正如“像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与资产阶级相对应的是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由于工业化,机械化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的不断压榨和剥削,劳动差别越来越小,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趋于一致,致使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于是开始有了一些以起义为形式的反抗斗争。无产阶级一无所有,无产阶级受着最深的剥削和压迫,这就决定了它的彻底革命性,而正是无产阶级彻底革命性的特点意味着他们会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 3、“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共产党宣言不管怎么说,写的再深刻,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并且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在前面论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最后提出了这么一个口号,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认识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潮流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联合最为广大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而我国的共产党就是以此为纲领,不断奋斗,才能够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共产党。可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理论)不仅在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力,即便是指导后续的革命,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马原读后感完成版

海底捞的成功与管理学 ——读《海底捞你学不会》 张露茜 1527013 15管理利用去年的十一长假,我第一次品读了黄铁鹰教授的《海底捞你学不会》,并以那本书为契机,打开了管理学专业的大门。本学期,利用马原课经典阅读的机会,我再次回味它。如作者所说,本书是由62篇短文组成的“四不像”。但是,这本书相比其他通篇介绍拗口难懂的管理学书籍来说,既直白明快,又把在理论上显得晦涩难懂的东西用实际的例子和感受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展现了管理的魅力。它虽简单却富有智慧! 我觉得,海底捞的成功,是由张勇、杨小丽等高层与基层人员,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如今海底捞在中国的火锅餐饮界所向披靡,也跟它管理与人的完美结合密不可分!下面,我就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谈谈我的见解: 一、管理概念1的5W1H中,海底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when & where) 张勇不同于其他管理者,他把绝大部分是农民工的底层服务员当做是“人”来对待,没有偏见,没有歧视。能做到这样的“极致”,与海底捞的企业氛围相关。张维迎在推荐序3中提到:海底捞的成功,在于它总是把顾客的幸福和员工的幸福作为赚钱的前提,把声誉放在第一位。在员工家里出现问题时给予温暖,在他们住所出现问题时提供高档小区房…… 这是因为从服务员一手干起的老板——张勇,知道如何用心照顾顾客,关怀员工。不知不觉间,这种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现在已经根深蒂固。公司给每一位漂泊在外的员工“家”的温暖,从而使他们对公司更忠诚,对工作更认真负责,进而有了海底捞的今天。 二、海底捞的管理方式(how),从基层到高层,都是无法复制的 首先,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是追求公平。在这里,员工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受到的待遇也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比拼的不是颜值,不是学历,不是谁有钱,而是谁能干。不管你的以前如何,只看进入海底捞后的表现决定升迁。这种毫无门槛的规定,无疑对农村来的“三无产品”(没青春、没学历、没长相)给了一条生路。海底捞无疑是一个靠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的地方。 在这里,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例子层出不穷。在大多数员工都是农民工的海底捞,追求公平成为其企业文化,每个人都有希望,都有尊严。公平是激发每个人动力的源泉,其他员工对自己好,公司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努力的干。其他任何地方肯定不会出现海底捞这样的情况。人非圣人,都是自私的。动力更多来自自我驱动,只有自己有所得才会去付出。如果自己无所得,傻子才不停的去付出。 其次,领导对于员工的信任也是海底捞成功的一大因素。张勇曾经说过:“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优秀企业都不可能靠‘一招鲜’站住脚,企业跟人是一个道理,一个健康的人,身体的每个器官和功能都应该达标。”所以在海底捞,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就是放权——在海底捞甚至基层员工都有权在他自己认为可行的时候给顾客打折、加菜,甚至是免单! 最后,考核定性而非定量。正如书中提到的: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个咨询公司能解决海底捞需要的流程和制度。海底捞基层的主体是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员,而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张勇一直强调:“制度与流程”从未在海底捞的管理方面出现。相对客观,他更喜欢主观;相对定量,他更喜欢定性。若全都按照服务的次数、频率来确定服务标准,一定会促使服务员过度服务,导致客人反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调查顾客满意度时,他并不喜欢在顾客用餐结束后,让顾客填写用餐满意度调查问卷。他更喜欢的是让那些从服务生做起的,对顾客是否满意相当了解的领班、经理,实地考察。我认为他的做法充分考虑了顾客的感受,真是充满了人情味儿,如果让酒足饭饱的顾客们用餐后立即填写问卷,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就让顾客感到了不满意。谁都当过顾客,当企业以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三、我的总结 再次读完这本书,我感叹张勇真是一个睿智的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将企业的成长与对员工的激励措施联系起来。海底捞的制度也好、文化也罢,能让员工深刻地感觉到海底捞是一个家。其实,海底捞并非完美无缺的,在经营过程中,也出现过员工利用权利赚取私利的事情。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是实践的艺术。”只有边实践边摸索,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我衷心希望海底捞能越走越好,把更好的服务带给我们广大人民群众! 1郭蕊老师课上所讲: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有效的实现目标的过程。5W1H指:WHO——主体、WHAT——客体、WHERE&WHEN——环境、WHY——目的、HOW——方式方法

学马原有感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有感 轻纺与食品学院施波1043091013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加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要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起来,不仅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总结,而且还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而要保证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化、理论化,是当代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减少自己实践和总结付出的代价,可以抵御各种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侵袭,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的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和生活幸福,离不开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和繁荣。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每个人必须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马克思主义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培养理论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走上社会,面临参加工作、建立家庭、建立事业等等,在漫漫人生中,许多纷繁复杂的事情需要自己思考、分析和处理。只有具备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才能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在事物的变化中把握规律。只有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能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从事各种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就会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就会帮助我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态度思考运用完善。即就是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际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自然辩证法-马原 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写于1873-1883年并于1885-1886年作了个别补充的一部著作,包括两个计划草案,十篇论文,169段札记,共有181部分。书中通过写辩证法在数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念,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总结了过去的自然科学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科学发展进行了预测。 在【总计划草案】中,写到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主要规律是量和质的转化——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关于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的简要叙述: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的无限出现在现实中;天体力学——现在被看作一个过程——力学:出发点是惯性,而惯性只是运动不灭的反面表现;物理学——分子运动的相互转化;化学:理论,能量;生物学:达尔文主义,必然性和偶然性。 辩证法不仅在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中起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要符合辩证法规律的,如果不正确学习辩证法,科学家就会走入迷途。在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同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碎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地消失了的发现相反,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现代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随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而迅速崛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达芬奇、布鲁诺、哥白尼、牛顿、临耐、拉瓦锡、达尔文……自然科学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最初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材料,加以分析总结。然而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断的旋转下去,活着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为这个僵化的自然观打开了缺口。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的。地质学的发展,发现了骨骼化石,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只有在我们的地球年代不足以作为量度单位的时间内才能完成它的轨道,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生物的生命的时间,正如生命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非常狭小短促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

爱国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多篇)

爱国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多篇)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 9月30日,学校让我们观看了《红领巾》这部具有红色经典的大型儿童话剧。《红领巾》讲述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少先队员郝强、萌萌、壮壮、大伟去野外郊游,他们对“红领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想游泳时因为没带泳裤就想拿红领巾当泳裤,这时孩子们被“时光隧道”带回到七十年前的战场,遇到了铁柱、二娃子、马原、八妹子等四个年龄相仿的儿童团员。两代少年从相互隔膜、误会到理解和信任,最后儿童团员牺牲了生命保护少先队员们回到“今天”。 看完了这部话剧,知道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红领巾是老一辈用鲜血染成的。可是有些人,还把红领巾当抹布,当擦黑板的抹布不见了,他们就用红领巾来擦黑板;有些人,把红领巾当毛巾,一出汗,就用红领巾擦汗;有些人,还把红领巾当草稿纸,数学课上没有草稿纸了,就在红领巾张乱涂乱画。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如果没有“红领巾”,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家里悠然自得的看电视,看电脑吗?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他们不尊敬红领巾,也就是不尊敬国旗,因为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在战争年代,为了让今天更多人得到幸福、自由和尊严,很多革命先烈都英勇牺牲了。那些不尊敬红领巾的人,肯定是觉得革命先烈打仗是应该的。我敢保证,打起仗来,那些觉得革命烈士在以前拼死打仗是应该的那些人,肯定是第一个先逃跑,因为他们觉得打不打仗都不关自己事! 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好好爱护她,不能让她被坏蛋强了去! 雷锋电影观后感 雷锋的事迹早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可是今天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刻重温雷锋事迹还是受益匪浅。学习雷锋精神和我们现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的,雷锋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我们工作生活中要时刻牢记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尽职尽责,今天的工作今天必须完成不能拖到明天生活上我们要象雷锋那样艰苦朴素,要敢于向奢糜之风说不,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象雷锋那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做起。学习雷锋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学,雷锋那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雷锋座右铭,现在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这也

马原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一、人创造了宗教 文章开头,马克思就提出了反宗教批判的依据,那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一段论述详细的阐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理解,以及他所分析的宗教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心理。根据这些分析,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锁链上虚构的花朵”。反宗教的斗争,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斗争。真正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因此人民应该扔掉这样的锁链——让人陷于幻境,如同“鸦片”的锁链——理智地思考与行动,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现实。 真理存在于真实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宗教中。因此对宗教、天国、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法、尘世和政治的批判。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二、批判德国制度 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是必须要批判的。马克思强调:“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这种制度的危害性,可见马克思对它的不满和愤怒。批判是激情的头脑,是武器,是消灭这个制度,揭露这个制度之丑陋的武器。揭露就是描述,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描述它所导致的巨大的压力、沉闷的情绪以及严重的狭隘性。这样的政府制度是卑劣的,它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批判它、揭露它。 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互对立,甚至必须承认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是上天的恩准,是正确而且肯定的!反观统治者,他们身价极高,人数又极少。这种状态是多么荒谬啊!人民难以提升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只能在被统治的状态下生存,而统治者则极易麻痹在权利之中,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心理越来越沉重的恶性循环。正因如此,人们只得寻求宗教这种幻想的方式逃避痛苦,寻求安慰。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是纵容这种制度的态度。因此我们才更应狠狠的与这种制度进行搏斗。 如何进行批判呢?搏斗式的批判,关键在于给敌人以打击。让压迫的人们意识到沉重的压迫,让耻辱公开从而更加耻辱。让人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到改变的强烈需求,才能激起人民的勇气,参与到斗争中来!以这样的方式,德国人民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需求。

马原作业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实质上就是要揭示资本运动的规律,或者说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配的规律。因此,研究资本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而正因如此马克思的《资本论》没有过时,它帮助我们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现在及未来都拥有着指导作用。 《资本论》第一卷的这些篇中有一篇是单章节成篇的,就是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想来这篇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在不知到从《资本论》——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刻研究所汇成的书,的何处开始表达我的感受时,我选择这里作为我表达的突破口。 “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值。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而这一运动的的有意识承担者——货币的占有者就变成了资本家。他们的钱袋就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值——变成了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占有越来越多的抽象财富——货币成为他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活作为人格化的,有意识和意志的资本执行职能。他们的目的不是取得一次利益,而只是谋求利益的无休止运动。这是一种绝对的致富欲。为了贵卖而买即马克思提出的总公式“G—W—G’”,这似乎只是一种资本即商人资本所持有的形式。但产业资本也是这样一种货币,它转化为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出售再转化为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货币被表现为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但资本的总公式又再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矛盾。马克思先生举出了一个例子。“假定卖者享有某种无法说明的特权,可以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把价值100的商品卖110,即在名以上加价10%。这样,卖者就得到了剩余价值10.但是,他当了卖者之后又当了卖者。现在第三个商品占有者作为卖者和他相遇,并且也享有把商品贵卖10%的特权。我们把那位商品占有者作为卖者赚的了10,但又作为买者要失去10。实际上,整个事情的结果是,全体商品占有者都高于商品价值10%互相出卖商品,这与他们把商品按其价值出售完全一样。商品的这种名义上的普遍加价,其结果就像例如用银代替金来计量商品价值一样。商品的货币名称即价格上涨了,但商品间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同理,假定买者享有某种特权,可以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结果一切照旧。” 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

马原读书笔记总结

摘抄: 1.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摘自《引言》)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4.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5.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6.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感悟: 我们从中学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着作,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现在细细读来,才更了解其中价值。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 它篇幅不多,但微言大义,价值相当与许多部着作。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虽然有了许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总的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一开头就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着重地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简要地表述了它的发展规律。 宣言中还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亦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社会制度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深灰本身与存在着自身不能克服的基本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而存在,必然会建立一个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它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的。最后,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属于自己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共产党宣言》便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及其造成的后果,即在全球配置资源,进行发展。

马原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课题名称:《资本论读书笔记》 学院(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学号):吴思遥 20 指导教师:王彬彬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实践论》读书笔记 学院计算机学院学号20姓名吴思遥 也许是出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是源于自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是高中的思政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故在老师说写一篇读书笔记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毛泽东的《实践论》。 也许是今日无事,也许是出于想尽快完成任务的目的便从百度搜来读了一下,没想到为完成一个任务却让自己感触颇深。总的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重要著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辨证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到理性,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因此,认识的辩证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将符合实际的部分上升为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从大一的思修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批判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 1、《实践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学了中国近代史及现代史的都能了解经验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经验可以带来益处,但经验主义是却会在不经意中令你万劫不复。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都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实践证明,反对和纠正经验主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2、《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从字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是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这也就让我想到老师的举例: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当然理解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再积累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从而我们不难理解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在阅读《实践论》和一些对《实践论》的观点及看法的同时,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有于两点,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可能生活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再比如说我们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一切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及大跃进运动,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甚至,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又观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

马原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化学学院 郭顺 201314231001 《资本论》读后感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两种基本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剥削形式上有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战后各国更多地依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但资产阶级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决不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是加重了对劳

马原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著阅读活动 读后感 原著篇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院系班级:政法学院法学(环境保护法方向)学号:131150223 姓名:刘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第一章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而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现,只有天才人物才能认识、发现它,而不是能够从资 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被发现的历史必然性;他们寄希望于社会上层和富人,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