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当前大学生_自我中心观_的心理症结与矫治

试析当前大学生_自我中心观_的心理症结与矫治

蔡伟文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 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形成与发展,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心理抑郁变化的长期过程。而当前的校内外多种困惑情境确实对这种变化起到了促成作用。在立足于情境分析的基础上,着力剖解“自我中心观”的心理症结与主要特征,力求提出合理的矫治措施。

[关键词] 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矫治

[中图分类号] D917.2 [文献标识码] A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故意杀人案的爆发,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大学生犯罪及其相关的心理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人们探究的焦点。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理应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心理。但近年来,从其群体中不断折射出一些令人担忧的个体心理差异。尤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障碍显得最为突出。它标志着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症结和区别于其他青少年犯罪的思想根源。因此,如何追朔大学生“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轨迹,寻找适宜的矫治对策,无疑是解决这种心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自我中心观”的调查现状与案例指证“自我中心观”的人格障碍是指某些个体在以自我为本位的人格属性基础之上,受自我认知的错误意识支配,淡然或漠视他人权益及社会规范而表现出的一种自私偏执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反应。它是阻挡个体客观认知社会,正确处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心理病症。[1]据《三联生活周刊》披露:某机构对北京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处于长辈的宠爱中心和生活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之中,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困难和挫折,一旦融入集体生活,面对同学间的磨擦和冲突,不知所措,郁积于胸,逐渐酿成心理病变。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逃学,甚至自杀、凶杀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2]另据南开大学2003年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25%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原因就在于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70%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子女。贫困生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学业、生活和情感压力。47.5%的贫困生从脸面上感到羞愧难当,并具有明显的自卑情结;22.5%的贫困生不愿意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处境,不主动甚至拒绝与同学交往,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低靡,学习和生活自我封闭,久而久之,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和人格障碍,萌发厌倦、仇视社会的心理反应,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然,还有很多的调查都显示,解决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同时,所有的心理调查都指向这样一个结论:不管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学生,还是身心憔悴的贫困学生,他们的违法犯罪都较大程度的与“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属性和人格障碍紧密联系,这决定着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观特征和心理。正如马加爵的辩护律师赵耀在事后的记者采访中,[收稿日期] 2004-10-26[作者简介] 蔡伟文,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文章编号]1006-1509-(2004)06-024-05

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日益被同学误解、孤立和冷落的状况下,逐渐产生偏执、敌意、仇恨的心理反应,人格扭曲,竟然选择以盗窃、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行为方式宣泄自己的苦闷而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惨痛事实和鲜活案例都充分证实,“自我中心观”的人格障碍是引发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观根源和心理症结。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是他“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5]因此,准确地探究和把握当前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症结,是减少和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核心所在。

二、“自我中心观”的发展轨迹与促成情境

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上的,与其他事物一样有着自身的演变规律。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和生活环境,必然面临着与其他青少年不尽相同的矛盾和问题。在对种种矛盾和问题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基本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也发展了与其人格相适应的心理构造和行为定式。

首先,与中、小学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并在逐步脱离父母直接管束的条件下,开始独立面对和处理各种纷繁而至的事物,开始走向独立的人生境况,为“自我中心观”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心理机遇。其次,与走入社会的其他青少年相比,大学生身居纯净的校园氛围,接触的人群,获取的信息,面临的问题都大相径庭,且一贯被社会公众所期望和肯定。这种成长的优越环境和认同背景,为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形成和发展埋下了膨胀的心理空间。

当然,仅有这些客观条件,不足以引发“自我中心观”的形成。其形成还取决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家庭差异、特殊成长轨迹以及由此形成的孤僻、自卑、冷漠、自负等性格缺陷。于是在这样一些“先天”、“固有”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下,某些个体难以适应正常的大学生活和处理平等的同学关系,逐渐表露出偏激的言语情绪和行为状态,表现出“自我中心观”的前期症状。并在一定情境的促成下,这种偏激情绪和行为状态进一步受到扭曲,直接影响和支配着这些个体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导致“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的最终形成。由此,情境促成是大学生偏激情绪和行为状态转化为“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的重要桥梁。

1、从校园看,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促成情境主要有:(1)学业困惑。[6]大学阶段学习动力和方向的不同,使每个个体所承受的学业压力和苦乐感受各有不同。有些个体无意继续深造或厌倦过重的学业负担而痴迷于上网、泡吧等精神刺激,无心与同学进行必要的思想交流,逐渐陷入一种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生活状态。有些个体则因为经济拮据,疲于勤工俭学,面对日益繁重的专业课程,只能选择逃学、休学、甚至辍学的无奈之举,逐渐陷入一种自我解脱、自我逃避的精神窘况。(2)情感困惑。[6]大学阶段既是青年学生情感寄托的旺盛时期,也是情感变化的多发时期。有些个体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学之间的恋情,将恋爱中的一些挫折或情感变故片面

化、扩大化,或陷入狭隘的“爱情观”,遭遇挫折后,无心学业、孤立自我、轻视群体活动,陷

情结”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个体正经受着戏虐人生、道德失衡的焦虑和拷问。之所以当前大学生逃课、夜不归宿、性过错等问题层出不穷,与沉溺于自我封闭的网络世界不无关系。[8]一些财产型、伤害型犯罪也与网络的畸形交往与需求有着密切联系。学业、情感、网络这三大困惑反映了当前大学生“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的主流情境。

2、从社会看,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促成情境主要有:(1)就业压力。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现状,极大地改变了各个高校原有的招生规模和就业分配方式。而劳动力的社会需求不足,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倍感学业重负,又要面临择业竞争的境况下,一些个体滋生出厌学疾世的悲观情绪而自暴自弃、放弃学业,抑或愤起寻求报复社会的极端之举。陷入一种自Array

我放弃、自我解脱的狭义思想。(2)贫困滋扰。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使一些家境贫困的大学生个体不仅要承受昂贵的学费,面临衣食住行的生活所迫,更要承受学业、择业及还债带来的重重煎熬。无形中造成了心境上的羞愧难耐,却又碍于情面不太愿意让他人知晓自己的窘境,独自忍受着郁闷和苦楚。长此以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敏感多疑,拒绝他人的善意同情和帮助,并形影孤单,自我封闭,回避与他人的主动交往,具有明显的偏执倾向和敌对社会的情绪特征。[9](3)期望与现实的冲突。传统教育理念和社会认同背景,使大学生承继了对社会过高的热情和期盼,但现实生活中就业不公、行风不正、贫富悬殊、尔虞我诈等现象的存在,影响并改变了某些个体对理想与现实的美好看法,造成了观念巨变和心理屈辱。因此,一旦遭遇挫折就极易作出错误判断,归责于外在原因而作出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

校园内外的各种促成情境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渗透着大学生中的某些个体,使其原有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缺陷进一步内化、扩张,并集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人格障碍而独异于群体之外。为完成犯罪心理奠定了基础。

三、“自我中心观”的外化过程及主要特征

受各种促成情境的作用和影响,某些个体已具有了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质和人格障碍,且直接支配着个体产生出错误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实现“自我中心”的外化过程。

1、自我意识的认知错误。具有“以自我为中心”人格障碍的大学生个体往往难以认知和适应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表现出对社会规范及价值体系的淡漠无知,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并通过心理能动,转化为一切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自身利益为目标的信念动力,无视自律和公德,自我意识相当混乱:(1)过高的自我认知和评价。[10]大学生个体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下,很容易脱离现实而不切实际地提升自我。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盲目乐观的性格特征指使下,一旦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首先选择自我利益而无所顾忌地放弃公众利益,甚至做出侵害社会利益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2)过低的自我认知和评价。[10]某些大学生个体基于学业、情感、贫困等各种压力,桎梏于狭小的个人世界和总以为被人冷落遗忘的心理体验,产生出对整个社会的怀疑和敌意,以至于将自身窘况错误地归咎于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

等,虚拟或夸大个体信念与社会规范、自我实现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在面临自我利益与

敏感、猜疑和敌意,而对自己的过错,毫无反省和自责;(2)对他人的关心,表现出异常的排斥

和无动于衷,而对自己的关注,过于警觉和投入;(3)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

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一切以自我需要决定行为的取舍和方向;(4)在自我认知中,自卑、

冷漠、顽吝、骄横、冲动等人格负因占据主要地位;(5)在自我展示时,独立特行,自我封闭、

自我满足、自我欣赏;(6)在接触群体时,无所适从、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面对周边事物;

(7)在遇到误解和挫折时,一味寻求客观理由,或过于压抑,或过于放纵;(8)违法犯罪时的动

机偏执,令人费解,只能从个体自我的交代中得到解释。即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执拗地看

待和处理所有问题、矛盾和冲突,导致最终被人排斥,或者排斥他人的不利状态及后果。

化过程,还不足以表现各种思想和行为特征。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外界诱因予以激发。因此,外界

诱因往往成为链接自我错误意识和行为失控的导火索,成为“自我中心观”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成部分。且随时夹杂并隐藏在各种复杂的促成情境之中。例如,马加爵案件中,同学之间一时

的打牌争吵瞬间就成为马加爵萌发杀人犯意,实施杀人行为的导火索和重要诱因。这种外界诱因

的突然介入和强烈刺激,使马加爵原有的心理症结顺势扭曲和膨胀,导致意识混乱和行为失控,

最终酿成悲剧。

可见,“自我中心观”的外化过程应当包括自我意识错误、自我行为失控、外界诱因介入三

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要素。

四、“自我中心观”的矫治思路与措施

就个体而言,“自我中心观”的形成和发展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各种情境的共

同作用。因此,矫治“自我中心观”的人格障碍,也需要有一个长远思路和整体措施。

1、个体的自我改造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所处的教育背景,完全有可能对自我形

成的“中心观”实施纠正和改造。大学生个体“自我中心观”的心理定势和发展轨迹无非由三个

方面的因素所致。即一是固有的性格缺陷;二是特定的家庭状况;三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因此,

只要自知患有“自我中心观”人格障碍的个体自察到障碍产生的原因所在,就能有针对性地自我

规劝、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有些个体虽然存在“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症结,但他能

通过一定的挫折教训和自我修行,及时改变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建立自我、家庭、社会的和谐

统一,适应各种变故和冲突,也就可以重新构筑健康心态。有些个体之所以一意孤行,症结加重,

根源就在于缺乏自醒意识,或即使有自醒意识,但更多地受制于困惑和情境,故步自封、不能自

拔。马加爵曾经在高考前就因为自感学业重负而出走,有过短暂严重的心理障碍,事后考上云南

大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一直以来,孤僻内向的性格缺陷、家庭宠爱的沿袭状态、日益紧

张的同学关系,使马加爵的人格障碍有增无减,丧失了自我改造的主客观条件。

2、家庭疏导

个重要时期。“自我中心观”的最大特征就表现为个体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无视他人的存在,一切以自我需要和满足为出发点。因此,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学校首要的任务在于改变不均衡的传统教育模式,推广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规范教育等多层面的综合教育模式,尽可能化解学生因学业、情感、网络、贫困等情境所引发的心理障碍,建立文明开放、以人为本、注重沟通的校园环境。教委、广播电视、共青团、学生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应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提供各种心理咨询热线和救治诊所,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解决学生勤工俭学、就业分配等困难,实现教育平等、竞争平等的社会局面。

4、司法治理Array针对当前大学生“自我中心观”引发的违法犯罪现状,有重点地开展犯罪心理分析和预防工作。通过具体案例的分类归纳、剖析释疑,指导个体、家庭、学校、社会探询症结焦点和成因环节,采取相应办法,有效地避免和克服人格障碍的酝酿和滋长,并辨证引入国外先进的矫正思想和手法,将“自我中心观”的人格障碍遏制在罪前状态。即使面对业已发生的现实案件,也应当慎重处理,力求获悉个体犯罪的真实根源,以免将犯罪动机错误地归结到一般的社会理由,进而误导社会对这种人格障碍的本质认知,给社会留下太多质疑和遗憾。

[参考文献]

[1] 肖艳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2-28.

[2] 周士君.缓解精神压力更需“泄洪道”[J].北京:新浪观察,2003-4-3.

[3] 姜英爽.对话马加爵辩护律师[J].杭州:律师与法制,2004(8).

[4] 刘海洋.我从未见过父亲[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2-2-27.

[5] 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4-4-5.

[6] 李莉.大学生心理障碍趋势上升[N].北京:北京晚报,2001-5-26.

[7] 杨正鸣.网络犯罪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5—78.

[8] 陆建华.大学生不妨多一点阿Q精神[J].北京:新浪观察,2004-4-8.

[9] 李登峰.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J].北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4-5-4.

[10]肖艳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2-28.

[11]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84—88.

[责任编辑:双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