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年12月第26卷第6期Dec.2009,Vol.26No.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中医理论中骨质疏松症当属于骨痿、腰痛、骨痹等病证。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理特点可概括为以肾虚髓亏为本,涉及肝脾功能失调以及血瘀为标的主要病理变化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即病因可分为3类:肾虚,肾精空虚则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而致骨质疏松症[1]。脾虚,若脾胃功能衰退,则精血亏虚,精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血瘀,血瘀可致气血运行障碍,营养物质不能濡养脏腑,引起脾肾俱虚而加重症状。因此,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脾肾两虚与血瘀同时存在。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增高,给社会和患者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负担。且采用西药治疗骨质疏松存在着毒性大、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现从中草药中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热点,并在传统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主力,现就近几年常用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山茱萸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始载于《神农木草经》,又名蜀枣、药枣、山萸肉、枣皮、肉枣等,列为中品,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肝虚寒热等症。《中国药典》各版均有收载。陈涛[2]观察山茱萸水提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形态学影响,结果发现山茱萸水提液治疗组在骨皮质厚度、骨细胞数目、骨小梁面积等方面相对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山茱萸水提液确实能明显改善小鼠的骨质疏松状况。崔维利[3]等也观察了山茱萸水提液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发现山茱萸水提液能使SAM-P/6小鼠的抗疲劳能力显著增加,显著提高小鼠的骨钙、骨磷含量,降低PTH含量,抑制骨吸收,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的骨密度,说明山茱萸水提液治疗组确实能明显改善小鼠的骨质疏松状况。

2蛇床子

蛇床子是伞形科蛇床(Fructus Cnidii)干燥成熟果实。李

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进一步阐明蛇床子的作用“蛇床乃右肾命门、少阳,三焦气分之药。神农列之为上品,不独补助男子,而又有益妇人”。蛇床子素为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从蛇床子中提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此种香豆素类成分具有弱的雌激素样生物作用。有研究发现蛇床子总香豆素可以对抗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切除卵巢两种模型的动物骨质疏松,罗小玲等[4]发现去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用蛇床子总香豆素灌胃治疗,结果发现蛇床子总香豆素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且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值升高,但对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含量无明显影响。汤群芳等[5]以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为模型,观察蛇床子素对激素引发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血清学指标、骨矿化密度及骨小梁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蛇床子素能明显提高血清BGP 水平,表明蛇床子素有类1,25-(OH)2-D3作用或直接提高1,25-(OH)2-D3水平,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BGP,促进成骨。

3黄芪

黄芪为豆科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它含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皂及微量叶酸和数种维生素,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可治一切气衰血虚之证。刘心萍等[6]观察黄芪中总黄酮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密度、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芪总黄酮能提高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增强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样作用有关。邹丽宜等[7]研究表明黄芪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胃肠的吸收和功能,促进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如钙、磷、镁等吸收,提高骨密度。

4淫羊藿

淫羊藿(Herba Epimdii)为小檗科植物,又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等,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健骨”之功效。淫羊藿多糖、淫羊藿苷、黄酮类为其主要成分。王宝利等[8]观察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胫骨干骺端骨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淫羊霍有利于维持骨量,形态学参数表明骨小梁体积、厚度、密度增加,连接性增强,松质骨变得致密,骨的量和质都获得明显改善,机械性能增强。王运林等[9]观察淫羊藿对去势雄性大鼠骨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毕月玲1,李晶2,李平3

(1.天津中医药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3.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关键词:骨质疏松;治疗;机制;单味中药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09)06-0524-03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0139)。

作者简介:毕月玲(1983-),女,硕士,主要从事现代药物分析。

通讯作者:李平。

524

2009年12月第26卷第6期Dec.2009,Vol.26No.6

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密度及骨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去势早期应用淫羊藿可以防止骨量丢失和提高骨结构性能;去势后期骨量丢失、骨结构性能减退明显,长期应用淫羊藿虽不能明显增加骨量,但能防止骨量丢失并提高骨结构性能。

5补骨脂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e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首见于《开宝本草》,具有补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历代中医常用于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治用于皮肤病、白癜风、秃发等。杨荣平等[10]采用体外成骨细胞试验法,将补骨脂的系统溶剂提取物作用于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通过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筛选出补骨脂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均能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ALP活性及其增殖。蔡玉霞等[11]观察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补骨脂水煎剂可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6骨碎补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根茎。传统中医认为,骨碎补性味苦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镇痛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打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等症。谢雁鸣等[12]给去卵巢大鼠灌服骨碎补总黄酮,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贾红蔚等[13]研究骨碎补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发现切除卵巢后大鼠骨密度减少,而骨碎补和雌激素可将骨密度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两者有同等的增加骨量的作用,骨碎补、雌激素这两种药物不但可阻止去势大鼠的骨量减少,还可增加骨小梁连接性,将去卵巢大鼠丢失的骨量恢复正常。

7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e(wi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l benth)干燥根,其药用价值较大,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葛根主要的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有雌激素样作用,属于天然的植物雌激素乏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何志鹏[14]研究了葛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去卵巢大鼠骨钙丢失严重,给予葛根治疗后,发现能够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股骨钙含量,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骨密度,但是各给药组均不能使骨密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葛根治疗后骨皮质可见蚕食样改变区域变小,骨小梁较细,排列较为一致,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药物可以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组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8丹参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丹参是著名的传统中药,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又发现丹参可促进骨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有效降低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血中骨吸收生物指标。崔燎等[15],研究丹参水提物(DWE)对糖皮质激素造成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同时研究DWE和有效成分丹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丹参水提物能完全对抗由泼尼松所致骨指标和血清钙的异常,表现为明显增加骨干重,骨钙和骨羟脯氨酸的含量,能升高而引起血钙增加。这些结果表明丹参水提物防止骨质丢失与增加骨有机质合成和抑制骨吸收有关。张晓燕等[16]研究了丹参素对去势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响、丹参素与雌激素防止牙槽骨骨丢失的疗效比较以及丹参素与雌激素是否具有防止牙槽骨骨丢失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丹参素都能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且疗效与雌激素相当,但丹参素与雌激素在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时没有协同作用。

9续断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et TMAi)的干燥的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的作用。王威等[17],研究续断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骨基质蛋白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续断的含药血清具有刺激骨基质蛋白(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生成和分泌的作用,并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在雌性大鼠的血清中表达强于雄性大鼠。陈小砖等[18],研究续断提取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形态计量学影响,结果表明续断提取液治疗后骨量明显增加,骨结构明显改善,且其疗效是由于能抑制骨吸收与骨形成,降低骨高转换率,总体上抑制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表明续断对骨质疏松症具有部分治疗作用。

从上述单味药中笔者发现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主要包括:1)对骨细胞的作用:骨吸收过多或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的最终结果会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就会引起骨质疏松。2)调节雌激素及内分泌作用: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有拟雌激素的作用,有增加骨基质和促进骨生长的作用。3)影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褷α)是最强的骨吸收促进剂,而且抑制骨的形成,白细胞介素-6(IL-6)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破骨细胞及其前体[如颗粒-巨噬细胞即(CFU-GM)]的影响,它不仅能影响其产生数量,尚可影响其功能,白细胞介素-4(IL-4)是骨吸收抑制剂,抑制破骨细胞及其前体,中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对TNF-α、IL-6水平有抑制作用,对IL-4分泌有促进作用。4)调节微量元素平衡:骨质疏松大鼠在骨丢失的同时,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调节机体内环境微量元素的平衡,可以改变骨质的代谢情况,促使矿物质在骨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5)促进肠钙吸收:缺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中药可以通过降低醛糖还原酶(AR)、甲状旁腺素(PTH),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使骨的合成增加,骨密度增加,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

综合分析上述作用机制,单味中药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多环节性、多通路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索具体作用机制,与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并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为中医药发展作出贡献。

525

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年12月第26卷第6期Dec .2009,Vol.26No.6

参考文献:

[1]赵治友,邬亚军.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思路与治法研究[J].浙江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5):2-3.

[2]陈涛.山茱萸水提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形态学影响[J].天

津药学,

2003,15(4):5-6.[3]崔维利,陈涛.山茱萸水提液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学研究[J].时

珍国医国药,2007,18(5):1123-1124.[4]

罗小玲,梁晓萍,文锦丽.蛇床子总香豆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368-369.[5]汤群芳,

孔令军,顾振纶,等.蛇床子素抑制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6,37(11):1700-1702.[6]刘心萍,陈方亮,程亚军.黄芪总黄酮防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5):282-283.[7]

邹丽宜,吴

铁,崔燎.黄芪多糖对肝纤维化小鼠骨丢失的防

治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2):95-98.

[8]王宝利,贾红蔚,邝晨钟,等.淫羊藿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

骨计量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基础理论研究特集):236-239.

[9]王运林,刘晓晴.淫羊藿对去势雄性大鼠骨密度及骨结构性能的

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0):9893-9896.

[10]杨荣平,

寿清耀,涂永勤,等.补骨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7,18(1):32-34.

[11]蔡玉霞,张剑宇.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

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268-271.[12]谢雁鸣,鞠大宏,赵晋宁.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343-346.

[13]贾红蔚,王宝利,邝晨钟,等.骨碎补与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

作用的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基础理论研究特集):

116-119.[14]何志鹏.葛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

院学报,2008,29(5):9-11.

[15]崔燎,

邹丽宜,刘钰瑜,等.丹参水提物和丹参素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和防治泼尼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3):286-291.

[16]张晓燕,崔燎,吴铁.丹参素防治去卵巢大鼠牙槽骨骨量的

丢失[J].口腔医学研究,2004,20(3):286-291.

[17]王威,史红,何永志,等.中药续断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

和骨基质蛋白产生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2):103-106.

[18]陈小砖,

李福安,曹亚飞.续断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J].中医正骨,

2004,16(5):7-9.(收稿日期:2009-10-02)

····························································································

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图表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

图:每幅图应在图的下方标明图题、图号、方向及作者。每幅图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图题、图注应置于正文内,外加方框标明所在位置。凡要求有英文摘要的文稿的图题、图注均需中英文对照;其他类文稿,图题和图注只用中文。图中需标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表:表附在正文内,一律采用“三线表”,其内容不可与文字和图重复。文稿的表题、表内均用中英文对照。其他类文稿只用中文。表内不设备注栏,

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 值等),以简练文字写在表的下方,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

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x±s 表示,置于表题后的括号内。表内数据要求同一

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1位。统计学处理结果统一用*、△、▲、□、■表示P <0.05;**、△△、▲▲、□□、■■表示P <0.01,P 为大写,斜体。

投稿须知:图和表

526

谈谈老年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

谈谈老年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 据调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目前已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2017年年末统 计中国大陆人口,从年龄分布上来看,65周岁的老人已经占比11%以上,目前数据还会接着 攀升。由于老年人身体较弱,自身的免疫功能和生理机能会逐渐的退化,健康方面经常会出 一些问题,骨质疏松就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容易导致骨折。因此在知识普及方面, 我们就应该提前加强对此病的预防,及时、精准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不一而足,中医 治疗就是其中之一,中医药治疗具有其显著的特点,在达到缓解病人疼痛的前提下,因其较 为明显的疗效,让患病的老年人更加容易接受。那么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到底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可以通过本篇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和认知。 在认识中医药治疗本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骨质疏松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究竟什么是骨 质疏松症?可能有些朋友们不太了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病”,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而导 致老年人患有此病的原因有很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骨组织出现正常的钙化,中医称 之为骨萎、骨痹或者骨枯,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人的衰老。老年人中 多发此病,也是由于其阳气衰减,中年后的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 缓慢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速度。有人会简单的理解为,得了骨质疏松就要多补钙。其实,单 纯的补钙很难改善的,从中医角度来说:治病求本,需要先了解病因,唯有找到病因,进而 补虚为实,通经入髓,才能补血生骨。真正的治疗应该是统筹全身,内外兼治相结合,方可 效果显著。 既然中药治疗效果显著,那么中药是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呢? 首先需要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认识,病因有遗传、饮食劳倦和年老体衰等原因,病 机则是骨髓空虚、肾精不足和骨络瘀痹多见。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病根所在,同时也另 有脾肾两虚、脾胃气虚、血瘀和其他等致病病因。找到了病因,中医治疗就可以对症下药, 分型论治。 中药治疗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论治是精髓,老年人身体虚弱,气血两虚,据临床症状可分肾虚、 气血瘀虚、脾虚、肝虚等症,且容易受到外邪侵扰,因此需要谨守病机,临床多采用养气活血、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方法,以右归丸治疗肾阳虚,以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汤治疗脾 肾阳虚,活络丹治疗气滞血瘀。 2、单方或者中成药,中成药用药方便且效果显著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中医学术自古就有 知名的治疗方子留存,因此,可以总结老中医的治疗经验,在此基础上制作单方或者验方治疗,也可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和临床经验的发展。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如淫羊藿、骨碎补、黄芪、蛇床子、女贞子、丹参等中药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复方治疗中的补肾活血方也 可以达到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其他中医治疗,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和关节注射法。 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作为显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临床实践表明,以上治疗方法确实可以明显的改善疼痛病症,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 善肌肉、骨骼和韧带的紧张情况。 中华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经验上也是较为丰富,留存由宝贵的经验和药方,多有疗效。中医治疗相较于西医而言,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的优势,这也使得中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况且目前佐以推拿、针灸、理疗、中药熏蒸等方法,有效的弥补中药的不足,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目前,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在研究和经验 方面日益丰富,治疗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 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 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 1.原发性特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指主要由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常于绝经后5~l0年发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至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使妇女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增加,其治疗机理主要在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提高绝经后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骨吸收,并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多环节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 型):老年人肾脏虚衰,三焦气化不利;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虚无力行血;或脾虚湿盛;或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寒凝筋脉等均可导致瘀血痰浊痹阻筋脉,致筋骨失养;同时,痰瘀还可导致肾虚的产生及进一步衰竭,从而诱发或加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产生。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以补肾(温补肾阳,填补肾精)为主,并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温化寒湿等法。 2.继发性继发性OP是继发于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或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 .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肝脏病 .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肌萎缩)等.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ast-Cell病等 .其他原因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的生长期:受精至20~25岁 平衡期:20~25稳定期,35~40岁骨吸收与骨生成平衡 骨衰老下降期:35岁以后开始衰老,骨量下降。妇女绝经后(50岁以后),10年内,每年以1.5~2%丢失。 骨质疏松难以控制的因素: ①绝经;②性别;③年龄;④种族;⑤体型瘦小(57kg 以下,危险性更大);⑥种族史。 骨质疏松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①日照不足;②长期低钙饮食;③不良的生活习性;④运动量少;⑤药物;⑥疾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大小: 激素>糖尿病>外来激素>抗癫痫药>泻药>低钙饮食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7-22T15:40:04.2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朱创业 [导读]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患者也越来越多。 朱创业 (河南省原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原阳 453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中医骨伤科2010年5月-2014年4月收治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常规组给予患者口服葡萄碳酸钙片、维生素D,而试验组全部口服中药治疗,一个疗程为两个月,全部服用三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三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5%,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显著优于西医药物对此病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33-02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也逐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由于中医药的特殊的治疗功效,可以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作者将中医药理论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中医骨伤科抽选2010年5月-2014年4月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61±3.5岁,其中32例为骨痛患者,8例为骨折患者;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59± 2.6岁,30例骨痛患者,10例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40例患者全部口服骨营养补充剂,主要为:葡萄糖酸钙片,每天三次,一次0.5g;每晚口服维生素D20μg,共三个疗程。 1.2.2 试验组:40例患者全部口服中药治疗,一日两次,一次200ml,三个疗程,其主要成分为:牛膝10g、熟地12g、黄芪15g、山药15g、白术8g、山萸肉12g、陈皮8g、阿胶8g、川芎10g、甘草8g、当归15g,在上述药方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减,如患者表现腰膝酸痛、耳鸣、耳聋、脱发,舌苔淡、白,脉搏微细,可以适当添加黄精10g、狗脊12g、龟板10g;如果症状表现为腰膝酸沉、浑身无力、畏寒肢冷、面色发白,久泻不止,浮肿,舌苔淡白、脉沉细者,可以添加制附子9g、菟丝子10g;若临床症状为腰膝酸痛、腹胀纳少、懒言,面色萎黄,舌苔淡白、脉搏缓慢者,可以添加党参10g、白扁豆10g。 1.3疗效判定:疗效的判定标准主要是以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拟定[1]。显效:腰、膝、肩、背等多个部位的痛感消失,肢体功能活动正常;有效:腰、膝、肩、背等多个部位的痛感减少,肢体功能活动大体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可得出,试验组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常规组 40 22(55.0) 17(42.5) 1(2.5) 39(97.5) 试验组 40 15(37.5) 18(45.0) 7(17.5) 33(82.5) 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常以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和骨量变少为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症状为骨骼疼痛、驼背、骨折,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等[2]。西医药物主要以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为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受到众多医师的认可,但由于西药治疗效果缓慢,毒副作用大,价格较高,成为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其长期的疗效并没有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可[3]。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痹”、“肾虚”、“骨痿”的范围内,其方药主要组成成分为:牛膝、黄芪、白术、陈皮、熟地、当归、山药、山萸肉、川芎、阿胶、甘草,其中药方中熟地、阿胶起到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山萸肉可以滋阴补脾,牛膝则补益肝肾、强腰健骨,而黄芪、白术、当归补中益气健脾,陈皮行气,当归、川芎起活血通络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达到奏补益肝肾、健脾活血的疗效[4-5]。本文探究了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7.5%,显著优于西药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所以,由本文可以得出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收到显著的临床效果,相对于西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药不但效果明显,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而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彦君.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2014,09:29. [2]王立新,李伟.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J]. 新疆中药,2010,05:16-18. [3]张智达,尚立勇.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3061-3063. [4]王和群. 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07,03:2-3. [5]刘庆思,庄洪,黄宏兴.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docx

精品文档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 (一 )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 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 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 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 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 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 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 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医药;化学药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中亦有关于“骨痿”的论述。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骨痿》中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骨痹”间的差异,认为“骨痹”是“骨痿”的进一步发展,其后张从正则从临床症状角度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他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无说》中指出两者应分而论治。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当属于“骨痿”。 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淤之候的多虚多淤的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不居集》中:“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均说明肾虚精亏,不能主骨生髓,骨失濡养而致腰脊酸痛,因其为虚痛,故痛势隐隐,绵延不绝;精舍神,精衰则神弱而致神疲乏力;精虚则不能化气,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腰背疼痛。现代研究亦证实[1],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消瘦、肢体痿弱不用,久痿必致骨无所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血淤的存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血淤与淤血也是其重要病因,而淤血更为重要病理[2]。肝虚与骨质疏松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3 辨证分型研究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系统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医证型的划分是依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其发展、转归、预后等特点进行分辨和概括的结果。江湧等[3]根据本病临床特征,把原发骨质疏松症按痿、痹、淤痉辨病分类。以无痛为痿,疼痛为痹,外伤为淤,抽搐为痉,再根据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刘庆思[4]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为4型,即肾阳虚衰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血淤型。苏培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淤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论治[5]。徐祖健等[6]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其临床调查对象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肾阴虚型占47.25%,肾阴虚型占16.48%,肾阳虚型占10.99%,脾肾阳虚型占9.89 %,脾胃虚弱型占5.49%,其他类型占9.89%。除上述几种辨证分型以外,国内学者根据对骨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尚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辨证分型。虽然这些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其总体均以肾虚为主,并与脾虚、肝虚、血淤相关。 4 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多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辨证加减治疗本病,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李茵等[7]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 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骨质疏松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骨质疏松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芳洁综述,赵小兰△审校(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重庆400038)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检查; 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6.08.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6)08‐1137‐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低能量损伤即可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很严重的健康问题。《2013年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蓝皮书》指出,中国50岁以上女性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15%,而骨质疏松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增多[2]。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发生脆性骨折,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增加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时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骨密度(BMD)是指南推荐的客观的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病情的指标,随着技术的改进,BMD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本文就 BMD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双能X线吸收法(DXA) DXA法是国际公认的BMD检测方法,DXA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3‐6]。目前指南上采用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基于DXA测定[1],通过测定值计算出T值和Z值来诊断。采用DXA早期测量BMD可了解患者骨质疏松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预测发生脆性骨折风险[7]。由于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线吸收不同,DXA的原理是采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线照射不同的组织,收集高能量和低能量射线通过不同组织而产生不同的衰减分布曲线,再根据计算机一系列运算和数据处理得出单位面积的骨量,即为BMD。DXA的常用测量部位是髋部、腰椎和前臂远端,也可以测量全身其他骨骼。DXA不仅可以测量出BMD,还能计算出两个标准差T值和Z值。DXA虽然临床应用广泛,但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DXA所测量的是单位面积的骨量,是松质骨和皮质骨中骨量相加的总和,它不能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那么在腰椎退变严重、骨质增生严重时所测得的BMD值偏高,低估了骨折风险,同时由于X线的重叠影像这个缺点,一些与脊柱有重叠的组织如主动脉钙化、腹腔钙化、伪影等均会影响BMD的准确性[8]。 2定量超声(QUS) QUS是一种利用声波来检测BMD的技术,1984年由Longton等[9]首次应用QUS诊断骨质疏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QUS得到了较大的改进。QUS常用的检测部位是跟骨,由于跟骨松质骨含量高,能更好的评估骨质量,同时周围软组织少,对检测结果影响更小。有两个较常用的参数,一是反映骨量的参数‐宽带超声衰减(BUA),二是即可反映骨量又可反映骨质的参数‐‐声速(SOS),BUA主要与跟骨强度有关,而SOS主要反映跟骨松质骨的BMD情况[10]。QUS的优点是无创、无放射性、操作简单、设备便携、费用低廉等,但存在检测部位的限制、周围组织影响、不能检测腰椎或髋部等骨骼BMD 等缺点,同时目前国际上参数无统一的正常参考值,诊断无统一标准可循,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11]。QUS更适合社区骨质疏松的初步筛查[12]。 3定量CT(QCT) QCT是一种可以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BMD的检测方法,于1982年由Genant等[13]发明,利用X线的衰减原理,在CT机扫面时附加质量控制体模和校准体模,同时扫描患者腰椎和体模,将扫描的图像CT精确地转换为羟基磷灰石的等效的骨矿物质密度,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得出每个椎体骨松质的BMD值,然后取几个椎体BMD平均值反映腰椎的 BMD。QCT测量的BMD是体积BMD,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检测部位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同时松质骨的代谢转化率比皮质骨高,由于皮质骨的BMD远比松质骨高,在行DXA检查时松质骨的骨量改变往往会被密度高的皮质骨所掩盖,从而产生误差,降低了骨质疏松的检出率[14],因此选择性检测松质骨的BMD可以早期反映骨量的变化,从而做到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DXA测量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价发生骨折风险的标准,有研究证明QCT测量BMD的结果与DXA具有高度一致性[15],由于DXA在空间分辨率方面存在局限性,QCT能够进行三维结构的测量,能够辨别骨的细微结构,可以排除小关节增生、骨质增生、椎体骨赘等因素的影响,QCT对骨质疏松的诊断率要高于DXA[16]。QCT分为单能QCT和双能QCT两种,单能QCT 方法不能分离松质骨中的脂肪组织,将脂肪等同于水,忽略了脂肪对BMD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而双能QCT可以减少脂肪成分对结果的影响,但精确性比单能QCT低,同时患者辐射剂量较大[17]。QCT由于设备体积较大,检查费用较高,同时对患者的射线剂量比DXA高,所以现在QCT在临床应用方面没有DXA普遍[18]。此外,QCT的参考数据和诊断标准是只有欧美版本,而针对中国人全的参考数据和诊断标准还是空白[19]。 4显微CT(Micro‐CT) Micro‐CT技术是以体素为单元,在微米级水平超清晰地扫描骨小梁,精确计算出标本骨量参数,测试大量骨结构参数,从骨的质和量两方面提供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20]。Micro‐CT 在骨微结构层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它是一种能全面、精确、立体测量骨微结构,更加精确地评价骨质量的技术。显微CT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骨小梁骨微结构的变化,如果Micro‐CT结合染色技术,将达到与常规病理切片一致的结果,早期发现骨小梁结构变化,对骨质疏松做出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21]。Mi‐cro‐CT作为对骨组织细微结构检测的手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但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患者检查费用高、放射性较大等缺点,所以目前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但具有较好的实验研究前景。 △通讯作者,E‐mail:zhaoxiaolan65@126.com。

骨质疏松研究进展_孙志香

综 述 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孙志香,张振鹏,吴 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湖南长沙 410008) 中图分类号:R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03(2005)02-0110-04 收稿日期:2004-12-14;修回日期:2005-01-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以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和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和病理性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 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中,发生率高达60%以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2种亚型,即I 型和Ⅱ型。I 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骨质疏松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骨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进行。 1 病因病理研究进展 通常,人们从峰值骨量获得及净骨丢失率两方面,来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1] 。一般来说,低 峰值骨量结合高骨丢失率可导致骨质疏松,而激素如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 H )、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甲状腺素等的调控因素、营养因素(如摄钙量低、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等)、物理因素(如活动与负重、日光等)、种族和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因素和妊娠因素等,都与骨质疏松有关[2]。 雌激素缺乏可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这已成为大家的公识。而低负荷则是产生骨质疏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其生物力学机制是机械负荷 降低,使骨的应变低于骨塑形阈值,因而骨量减少,在生物学机制方面表现为骨重建过程异常,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 目前,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 物学水平,并在其基因遗传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研 究发现,一个负责运送磷酸盐和钠的N TP2a 基因若异常,将使磷酸盐从体内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肾结石。日本歧阜县国际生物研究所对1500名年龄在65-70岁妇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的碱基排列和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以及骨密度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两个碱基对闭经后骨量的减少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医学遗传学专家在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 遗传家系研究中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突变是该综合征的病因,该家系中携带此突变基因,但未发病个体的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人。 此外,维生素D 受体基因、I 型胶原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和IL -6基因等编码的蛋白质,都参与了调控骨代谢活动,因此对这些基因的研究现在已成为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I 型胶原基因在不多的研究中,就极其显著地表现出与骨量的相关性;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转换的关系也与临床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高骨转换率相吻合,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基因进行系统的研究。 骨转换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许多激素、细胞因子及细胞协同完成。其中任一环节的变化,都影响骨量的获得和骨转换的平衡,而每一环节显然都受控于基因,而受控于多基因的可能性要比单基因大。因此,要从基因角度探讨骨质疏松问题并对它的发生做出预测,就必须对多基因及基因多态性进行全面研究[4] 。 冰岛遗传解码公司对该国200多个家族进行了分析,其中每个家族都包含多名骨质疏松症患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年9月第20卷第9期Chin J Osteoporos,September 2014,Vol 20,No.9 Published online www. wanfangdate. com. c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7108. 2014. 09. 001 1007 编者按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各学科组专家委员会成立两年了,各学科专家委员会组织本领域专家开展 了学科指南或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经过专家们多次认真讨论,反复修改,在2014年4月杭州国际会议上 各学科组报告了指南或专家共识,与会代表反响很好,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大部分专家委员会按期完 成了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这些学科组的指南或共识参考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贴近我国骨质疏松诊疗研的实 际,旨在为各级医疗或研究机构开展骨质疏松临床和研究提供参考或指导。本刊将在近期陆续刊登各学科组专 家委员会编写的指南或共识。本次刊登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以学科组署名的,表明该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已建 立。有的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尚未建立起来,将用学科组牵头单位的名义发表专家共识,2015 版指南或专家共识将全部以学科组专家委员会名义发表。这些专家共识将于2015年4月17日北京春季国际会议前夕在北京五环大酒店向与会代表再次报告,各单位如要建立研究手段,欢迎参会学习,请留意学会发出的后续通知。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 第三稿·2014版)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学科 组组长张智海刘忠厚李娜 其他审阅专家:张萌萌黄琪仁马远征王亮刘勇刘新宇朱钧蓝旭李士春杨鸿兵喻恒峰汤光宇张 伟姚伟武李绍林彭俊红周晟周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张智海) ;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刘忠厚) ; 北京积水潭医院( 李娜) ; 吉林大学第四医 院 ( 张萌萌) ; 上海市第六医院( 黄琪仁姚伟武) ;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 309医院) ( 马远征王亮) ; 青岛大学医学院 附属医院 ( 刘勇)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刘新宇) ; 湖南省怀化第一人民医院( 朱钧) ; 兰州军区总医院( 蓝旭) ; 北京石景山 医院( 李士春) ; 北京密云中医院( 杨鸿兵) ; 江西省人民医院( 喻恒峰)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汤光宇) ; 河北省三院( 张 伟)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李绍林) ; 武汉市普爱医院( 彭俊红) ; 甘肃省中医院( 周晟) ; 成都军区总医院( 周劲松) 中图分类号: R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108( 2014) 09-1007-04 摘要: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 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 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 2. 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 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OCCGS) 建议的- 2. 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 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 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 ( ISCD) 和美国放射学院( ACR) 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 / cm3作为骨质疏松 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 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Expe rt conse nsus on the diagnosis of oste oporosis in Chine se Population ZHANG Zhihai,LIU Zhonghou,LI Na The Osteoporosis Committee of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honghou,Email: occgs@ 126. com Abstract:Based on the year 2000 the 2nd version of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the Osteoporosis Committee of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 OCCGS) has organized experts to learn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recent years all over the w orld,to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tion and the medical practic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China,and to make the follow ing consensus of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for guidelines of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in all levels of medical *通讯作者: 刘忠厚,Email: occgs@ 126.com

骨质疏松的中西医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约在35周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骨骼呈现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也就是患了骨质疏松。除了人体骨骼自身的代谢因素,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女性,尤其是经绝期妇女,较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了骨量的流失。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疼痛时无关节红肿、积液,四肢关节活动均正常。骨质疏松骨痛与平时患者的负重活动量及气候、温度变化亦相关。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在于骨折,当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并且可能有局部肿痛等症状出现,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骨痛,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患者往往因此来就诊,医生也往往因此诊察出骨质疏松。 因此,若较长时期内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且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患者应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并尽快到医院确诊,及时止痛,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西医:用钙剂、降钙素、骨肽等 西医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许多药物,目前较常用的有激素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阿伦磷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

骨质疏松疾病的中医治疗

骨质疏松疾病 1.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有什么不同? 中医治疗疾病与西医治疗疾病的显著不同是,中医比较强调对患者机体的整体治疗,认为只有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亦是如此,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其本质都是因为人体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所以其治疗主要着重于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阴阳归于平衡。它与西医那种“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2.中医对:骨质疏松症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 :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中“虚劳”、“骨痹”、“骨痿”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四型。 (1)肝肾阴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膝疼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El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宜补肾益阴,强身壮骨,方药以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 (2)肾阳虚衰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神疲倦怠、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上

宜温肾健脾,强壮筋骨,方药以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3)血虚水泛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四肢关节肿胀、麻木、乏力、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治疗上宜养血利水,方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 (4)气虚血瘀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或胸肋四肢关节刺痛、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暗、脉沉涩。治疗上宜益气养血,方药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3.目前有哪些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 :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中药主要有:人参、淫羊藿、骨碎补、川续断、熟地黄、牛膝、丹参、玄参、当归、麦冬、肉桂、杜仲、黄芪、防风、茯苓、甘草、葛根、芍药、萆薛、补骨脂、菟丝子、白术、山茱萸、甘菊花、肉苁蓉、五味子、红曲、枸杞子、蛇床子、金毛狗脊、桑寄生、阿胶、鹿茸、鹿角胶、木豆叶、自然铜等。虽然中药的不良作用比西药少,但并不是说没有,建议找专业中医医师辨证论治,指导用药。 4.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方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名的方药有很多,但治疗上应该辨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方药,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张月红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摘要: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受体激活受限,肠钙吸收下降,调控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网络系统发生改变,破骨细胞生成增多,其功能活跃,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功能。骨质疏松发病还与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Ⅰ型胶原和转化因子-β等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雌激素;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04)02-0151-03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密度降低,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遗传、雌激素、营养和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发病密切相关,主要发病机制是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凋亡,从而使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骨质有机物和无机物成比例地减少。另外,雌激素受体(ER)、维生素D受体(VDR)、Ⅰ型胶原和转化因子-β(TG F-β)等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1 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来源于造血前体细胞,如集落形成单位-粒细胞巨噬细胞系(CFU-G M)或单核细胞系。骨吸收刺激因子是通过3条信号传导通路刺激成骨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VitD〔1,25(OH)2D3〕受体通路;蛋白激酶A 途径〔甲状旁腺激素(PTH)、前列腺素(PG)E2〕; gp130通路(白介素)。骨保护素/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OPG/OCIF)是新发现的重要的细胞因子,能抑制上述刺激成骨细胞的3种传导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 NFR)超家族成员,共有401个氨基酸残基,含有7个结构域(D1 作者简介:张月红(1968-),女,博士。从事创伤营养研究。 -7)和1个由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信号肽,N端D1-4(22-179aa)与配基结合〔1〕。 OPG/OCIF通过与其配基结合来抑制和阻断该配基的信号传递,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分化。OPG/OCIF配基为骨保护素配体/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ODF),是新发现的重要的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它与破骨细胞分化和活化受体(ODAR)/NF-kappa B受体活化区域(RANK)结合,促进骨髓破骨细胞前体形成破骨细胞,增强破骨细胞功能,降低破骨细胞凋亡。雌激素缺乏骨髓微环境中OPG-L/ODF和OPG/OCIF比例失调,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2〕。 白介素-1(I L-1)、白介素-6(I L-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 NF)刺激破骨细胞增殖与分化、激活成熟破骨细胞和抑制破骨细胞凋亡,增强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能力,雌激素可抑制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和成骨细胞分泌这些细胞因子,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这些细胞因子产生增加,从而使骨吸收作用增强,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最近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通过调节c-Jun基因表达和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阻断受体活化区域配体(RANK L)/M-CSF诱导的激活蛋白-1(AP-1)转录,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前体形成多核的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3〕。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 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 * 郭鱼波1,王丽丽1,马如风1,赵丹丹2,张东伟2**,陈家旭1,牛建昭1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摘 要: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药的药食同源性和骨质疏松病程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科学研究中医药,合理评价其安全性,是中医药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痿 脾虚 肾虚 肝虚 血瘀doi :10.11842/wst.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14-05-19 修回日期: 2014-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3995):基于中药选择性Cathepsin K 活性的抑制剂对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张东伟;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4041):基于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的调节作用的姜黄素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高思华;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07),负责人:牛建昭;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1CXTD-07),负责人:陈家旭。 ** 通讯作者:张东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理研究。***Http://www. Iofbonehealth. Org Category-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密度下降为特征代谢性骨疾病,这种进行性的骨疾病容易导致骨脆性的增加和骨折风险的增高[1],尤其在人体的髋骨、脊椎骨、腕骨和肩胛骨等部位。因为骨量减少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骨质疏松也被 认为是“无影小偷”[2] 。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资 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每3 s 就有1例骨质疏松诱发的骨折发生***。而在中国,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大约在7%。其中,50岁以上的男性中发病率为22.5%,50岁以上成年女性中发病率则高达50.1%。2006年,中国人在治疗髋骨骨折方面花费就达到了15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中国在这方面的开支将达到125亿美元。发病率的上升和医疗负担的加重迫使政府和研究者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骨质疏松的病机和治疗药物。 目前,尽管很多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部分药物容易诱发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双磷酸盐类和雌激素替代疗法类药物[3]。而具有药食同源特点的中药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的低毒性和广泛性。临床实践也表明一些中药复方或者单体对于骨质疏松有较为显著治疗作用[4,5]。中药的合理应用是基于对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病因病机的正确理解和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必要全面回顾历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从而正确地分析骨质疏松的病因和病机,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奠定理论基础,并能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认识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 根据骨质疏松在临床的症状,中医可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等范畴。根据中医对痹证的描述“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