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图文稿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图文稿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图文稿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图文稿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

工作案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

一、小组背景

广州市某老城区一街道有贫困家庭200多户,贫困家庭青少年有70多人。这些青少年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低保”标签的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性格偏内向,与人交往不主动,不大敢表达自己。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困难群体家庭出现社会遗传,某机构决定暑期为本街道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青少年举办“快乐成长、少年先锋”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

二、需求评估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人访谈方式对本街道20位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评估,期望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从中发现本街道青少年特别穷困家庭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活动、活动主题和内容及节目。

三、小组活动设计、宣传、介入

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撰写小组活动计划书,设计小组活动节目。然后到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招募参加小组活动的青少年。之后社工根据小组活动计划书开展小组活动。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二)理念/理论

1、理念: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

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三)小组目的和目标

1、小组目的

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

(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

(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使组员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内容

(1)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八)财政预算

略。

(九)评估方法

运用组员出勤率情况、参加组员评估调查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评估。

四、小组工作评估

(一)小组目标达成情况等综合评估

1、小组目的及目标达成情况

组员对于目标的达成给了较高的分值,8位组员反映通过小组活动很开心,更自信了,增加了交朋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2、招募及宣传:小组的招募方案主要是通过社区工作者介绍,也直接到家庭去动员。但感觉报名不太积极。怎么让社区青少年对此类活动更多了解值得注意。

3、小组结构:

(1)组员结构:因为人数和时间原因,没有筛选组员,出现了组员年龄差距大,男女比例不均衡。

最小的组员11岁,最大的组员16岁,9男3女。

(2)聚会时间:小组聚会时间是每五天一次活动,基本符合小组活动要求。组员也满意。

(3)长度:90分钟。基本合理。

(4)地点:五次活动其中四次活动都安排在机构活活动室进行,第五次活动安排在公园。组员对于场地的安排较满意。

4、理论与实务的整合:注意运用了小组团体动力学和经验学习法。(详情略)

5、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

第一次活动大家投入很好,活动符合组员特点;第二次活动及时作了调整,组员很喜欢;第三次感觉《优点轰炸》那个游戏活动有点乱,其他还好;第四次活动游戏《一指神功》没玩成功,工作员及时调成《巧解千千结》;第五次活动非常成功,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6、个别组员的表现/改变

阿振:从第一次看着小丁淘皮捣蛋时皱着眉头,第二次活动开始扮演大哥哥和领导者角色。

小丁:从最初只会捣蛋到能安静听别人讲话,参与小组讨论,懂得照顾和尊重其他人的感受了。

小玉:第一次活动“沉默者”到第二次活动开放自己、融入这个团队,在最后一次分享时提到自己喜欢和年龄小的组员玩在一起。而且很能吃苦。不怕付出。

……

7、小组互动:

(1)沟通/交往模式:评估表反馈7位组员表示完全投入小组,其他组员比较投入。组员开始主要是开放度高的组员之间沟通多些,后来通过活动互动,就出现性格内向和外向也玩到一起了。(详情略)(2)小组气氛:第一次活动时,组员有些拘束;第二次大家互相认识多些,感觉大家放松、开心些;第三次大家开始自信、主动与人交往;第四次明显大家放得开很多,但还有顾虑;最后一次差不多完全放开,融为一个团队。大家互送祝福语,留联系电话,为继续联系准备。场景令人感动。

(3)小组规范:组员比较能遵守小组规范。

(4)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逐渐得到提升。(详情略)

8、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小组初期,小组成员互不认识,要破冰、建立关系、互相认识、形成团队的阶段,活动方式考虑不能有多的

身体接触;中期组员积极参与,逐渐开放自己,开始增强与其他组员的互动:后期组员之间互动增强,组员积极参与,更开放自己。

9、工作员角色:小组初期工作员扮演一个指导者、协调者、观察者,中期扮演指导者、气氛调动者和调停者,后期扮演协助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10、工作员之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工作者在不同小组阶段注意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技巧应对小组工作中的问题。(详情略)(二)财政报告:(略)。建议给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购买保险。

(三)遇到困难:一是组员招募的困难,报名不太主动;二是发现有些成人游戏用到青少年时不太合适,;三是有的组员不按时交日志。

(四)建议:一是适当布置写日志,让组员对活动有更多反思和建议,体现组员对小组的参与性;二是游戏分享时不总是坐成一个圈,可寻求多样化的形式;三是工作员如果提出是为贫困家庭青少年举办活动,会不会因标签化反而造成对青少年的更大伤害?要十分小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