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脚手架知识点

脚手架知识点

脚手架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片的荷载标准值P2=0.35*1.5/3=0.175kN/m
静荷载计算值q1=1.2*(0.038+0.175)=0.256kN/m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多立杆式脚手架,其不仅可用作外脚手架,还可用作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和支模架等。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扣件和底座组成。钢管为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扣件为可锻铸铁或玛钢扣件。
双排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1.2~1.5m(高层脚手架为1.2m);
立杆间距为1.4~2m(35M以下为1.4~2m,35m以上为1.4~1.6m);
大横杆步距1.2~1.8m(砌筑用最佳步距1.2~1.4m)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在相邻立杆之间距离需要加设1~2根;
剪刀撑35m以下脚手架除在两端设置外,中间每隔12~15m设一道,35以上脚手架沿两端、转角处起每隔7~9根立杆设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
连墙件按二步三跨或三步三跨设置,其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不大于6M(50m以上脚手架垂直间距为4m)。
双排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为50m(超过50时,35m以下应采用双立杆)。

安全规定

(1)立杆地基应平整坚实,立杆底部应插入金属底座兵设置垫木,在立杆底端100~300mm处设置一道扫地杆。
(2)立杆的最大间距不大于2M,左右相邻的立杆接头应相互错开;大横杆的最大间距不大于1.8m;上下相邻的大横杆接头应相互错开。
(3)小横杆的最大间距不大于1m,小横杆的两端均需与大横杆固定,兵伸出大横杆100mm(单排架伸入墙内不小于240mm)
(4)脚手架在7m以上必须与建筑物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脚手架上部未设置拉结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5)操作层脚手板应满铺,不得有探头板,外侧应设置1.2m高防护栏和0.3m高的挡脚板,并且密目式全网封闭
(6)操作层以下每隔10m用平网或满铺脚手板封闭,内立杆与墙体之间用木板或其他措施封闭
(7)操作层的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在架板上堆放的标注砖单排立码不得超过三层,砂浆和容器总重不得大于1.5KN,施工设备单件重量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建自重不得大于2.5KN。
(8)架子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脚手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
(9)在雨、雪、冰冻的天气施工,架子上要有防滑措施,并在施工前将积雪、冰渣清除干净。 复工工程应对脚手架进行仔细检查,发现立杆沉陷、悬空、接点松动、架子歪斜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10)脚手架与电压为1~20KV以下的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2m,同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脚手

架应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钢管脚手架、钢井架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没50m长度应设一处,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谨防破皮漏电。施工照明通过刚脚手架时,应使用12V以下的低压电源。电动机具必须与钢脚手架接触时,要用良好的绝缘。

连墙构造

连墙构造对外脚手架的安全至关重要,因连墙件数量不足或构造不符合要求造成的事故屡有发生。连墙构造有刚性和柔性两种。
(1)刚性连墙件:
即能承受拉力和压力,又有一定的抗弯和抗扭能力。刚性较好的连墙构造既能抵抗脚手架里倒或者外倾变形,又能形成对立杆纵向弯曲变形的约束,提高脚手架的抗失稳能力。常见刚性连墙构造有八种
①单杆穿墙夹固式 单根小横杆穿过墙体,在墙体两侧用≥0.6吗、的短钢管塞以垫木固定;
②双杆穿墙夹固式 方法同上,穿墙杆为上下或相邻一对小横杆。
③单杆窗口夹固式 单根小横杆穿过门窗洞口,在洞口两侧用试长的(立放或者平放均大于洞口尺寸0.5m)钢管塞以垫木固定
④双杆窗口夹固式 方法同上,穿过洞口的小横杆为上下或相邻的一对
⑤单杆箍柱式 单根适长的小横杆紧贴结构柱,用2根段钢管将其固定于柱侧
⑥双杆箍柱式 用两根适长的水平横杆和2根短钢管抱紧结构柱固定
⑦埋件连固式 在砼墙体中埋设连体墙,用扣件与脚手架立杆或大横杆固定
⑧绑捆连固式 采用绑或挂的方式固定螺栓套管连接件。
(2)柔性连墙体
只能承受拉力作用,不具有抗弯和抗扭能力,只能用于高度≤24m的建筑中。常见柔性连体墙构造有二种:
①单拉式 前述的单杠或双杆穿墙夹固只在墙的里侧设置挡杆;或在墙体内设置埋件,用双股8#铅丝一端与埋件相连,另一端与立杆或大横杆绑扎连结。单拉式只适用于3层以下或高度不超过10m的房屋建筑;
②拉顶式 将脚手架的小横杆顶于外墙面,同时设双股8#铅丝拉结。拉顶式适用于6层以下或高度不超过20m的房屋建筑;7层以上高度大于20m的房屋建筑采用刚性连墙构造。



脚手架搭设规范
1,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m2,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负载超过270kg/m2,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

2、钢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础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垂直偏斜不得超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超过2米。

4、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5、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铺设

竹排或木板时,两头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

6、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碍通道。

7、挑式脚手架一般横杆步距1.2米,并要加设斜撑,斜撑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

8、为了防止架子管受压弯曲扣件从管头滑落,各杆件相交伸出端头均大于10厘米。

9、脚手架搭设地点如有电源线或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规定,搭设与拆除时采取停送电措施。

10、脚手架验收时,应对所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实行验收及挂牌使用制度。

1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架子管、扣件、竹排、铁丝进行检查,架子管严重弯曲,扣件严重腐蚀、裂纹,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不得使用。

12、禁止将脚手架直接搭靠在楼板的木楞上及未经计算过补加荷重的结构部分上,或将脚手架和脚手板固定在建筑不十分牢固的结构上(如栏杆、管子等)。

13、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14、脚手板和斜道板要满铺于架子的横杆上。在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应设1m高的栏杆,并在其下部加设18cm高的护板。

15、脚手架应装有牢固的梯子,以便工作人员上下和运送材料。用起重装置起吊重物时,不准把起重装置和脚手架的结构相连接。

16、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领导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检修工作负责人每日应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的状况,如有缺陷,须立即整修。

17、严禁随手用木桶、木箱、砖及其他建筑材料搭临时铺板来代替正规脚手架。

18、脚手架上禁止乱拉电线。必须安装临时照明线路时,木竹脚手架应加绝缘子,金属管脚手架应另设木横担。

19、安装金属管脚手架,禁止使用弯曲、压扁或者有裂缝的管子,各个管子的接连部分要完整无损,以防倾倒或移动。

20、金属管脚手架的立杆,必须垂直地稳放在垫板上,在安置垫板前要将地面夯实、整平。立杆应套上柱座,柱座系由支柱底板及焊接在底板上的管子制成。

21、金属管脚手架的接头,应用特制的铰链相互搭接,这种铰链适用于直角,也适用于锐角和钝角(用于斜撑等)。连接各个构件间的铰链螺栓必须拧紧。

22、脚手板必须固定在金属管脚手架的横梁上。

23、当移动脚手架时,脚手架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工作的脚手架禁止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