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2图形的平移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2图形的平移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2图形的平移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2图形的平移

2 图形的平移

项目内容

1.右边哪幅图是左边小朋友在镜中呈现的样子?画“ ”。

2.说一说,填一填。长方形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格?

分析与解答:

对于平移问题,只需找准一个点,图形的运动就是点的运动。

长方形向( )平移了( )格。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叫做图形

的( )。

4.填一填。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平移的知识。

答案:1.

右10

3.平移

4.1 下 2 上3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P180 1、看图填空。 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统计图 1)横轴表示( ) 纵轴表示( )。 2)纵轴上1个单位长度表示( )。 3)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 4)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是上升的。 2、下面是张老师测量刘鹏跑400米前后的心跳情况统计表。 测量 时间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心跳 (次) 75 90 130 120 90 88 78 心跳(次) 140 测试时间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跟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刘鹏心跳最多是多少次? 2)刘鹏心跳在哪个阶段上升的最快?在哪个阶段下降的最快? 3)跑完后每隔几分钟测量一次?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小刚8时到10时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跟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小刚骑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情况统计图

跟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小刚在途中停留了吗?停留了多长时间? 3)小刚在最后30分钟行驶了多少千米?这一段路程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4、跟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0 80 90 100 130 150 140 160 220 200 100 80 降水量 (mm)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降水量(mm) 230 210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P185 1、下面是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量情况统计图。 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情况统计图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xKb1.C om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200多道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200多道

1、光明中心小学把老式水龙头改成节水型龙头后,每个星期比以前节约用水2吨,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 2、工地运来一批钢材,其中圆形钢材2吨,方形钢材52吨,其他钢材7 1 吨,批钢材共有多少吨 3、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37人,共植树331棵;二班35人,平均每人植树7棵.五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4、希望小学有一间长10米、宽6米、高3.5米的长方体教室. (1)这间教室的空间有多大? (2)现在要在教室四面墙壁贴1.2米高的瓷砖,扣除门、窗、黑板面积6平方米,这间教室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如果按每平方米8瓦的照明计算,这间教室需安装多少支40瓦的日光灯? 5、果园里种了80棵苹果树,比种的梨树的3倍多20棵,种了梨树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6、一辆汽车要走540千米的路程,已经走了3小时,每小时走40千米.剩下的路程每小时走42千米,还要走多少小时才能走完这段路? 7、仓库里有海鲜87吨,运走了4 3 吨,又运进来6 5 吨,这时仓库里的海鲜有多少吨? 8、在学期末考核中,评委会打算把105只铅笔、14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若干个成绩优良的学生.成绩优良的学生最多有多少人?每人分得铅笔和练习本各多少? 9、机械厂计划在16天内生产零件6120个,前6天平均每天制造420个,革新技术后,平均每天生产了450个,照这样计算,这批任务可提前几天完成?

10、某服装厂做一批衣服,计划每天做140套,15天做完,实际每天多做10套,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1、服装厂做一种儿童衣服,原来每套用布3.3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用布比原来节约了0.3米,原来做400套服装的布料,现在能做多少套? 12、工厂有5.4吨煤,原计划可以烧9天,改进炉灶后,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02吨,照这样计算,这些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13、解放军某部进行野营训练,计划每天行军30千米,15天走完全程,实际每天行军50千米,实际行军多少天? 14、解放军某部进行野营训练,计划每天行军30千米,15天走完全程,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行20千米,实际行军多少天? 15、有两部影片,第一部胶片长为632米,第二部胶片长为720米,第一部放映了15.8分钟,如果用同样的放映速度,第二部比第一部多放映多少分钟?16、某工厂计划每天生产90台电脑,40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0台,实际多少天完成生产任务? 17、新华服装厂要加工3600套衣服,原计划12天完成任务,实际用了15天,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了多少套衣服? 18、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分别从相距2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1)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运用公式:---------------------------------------- (2)相遇时,两辆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19、两地相距33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0、做10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框架,至少需多长的铁丝? 21、用铁皮做一个铁盒,使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8分米,1.5分米和1.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盒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平行线1.5图形的平移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平行线1.5图形的平移作业设计(新版) 浙教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18,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8.若AA'=1,则A'D等于() (第1题图) A.3 B.2 C.32 D.23 2.某酒店打算在一段楼梯面上铺上宽为2米的地毯,台阶的侧面如图所示,如果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为80元,则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要() (第2题图) A.2560元B.2620元C.2720元D.2840元 3.下列四组图形都含有两个可以重合的三角形,其中可以通过平移其中一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 A. B.

C. D. 4.如图,将△ABC沿着由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AB=7,BC=6,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 (第4题图) A.1 B.2 C.3 D.6 5.如图,若△DEF是由△ABC平移后得到的,已知点A、D之间的距离为1,CE=2,则BC=() (第5题图) A.3 B.1 C.2 D.不确定 6.如图,将△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第6题图) A.42 B.96 C.84 D.48 7.如图中的五个正方体大小相同,则A,B,C,D四个正方体中平移后能得到正方体W的是()

(第7题图) A.正方体A B.正方体B C.正方体C D.正方体D 8.如图,直线AB∥CD,EF分别交AB、CD于G、F两点,射线FM平分∠EFD,将射线FM平移,使得端点F与点G重合且得到射线GN.若∠EFC=110°,则∠AGN的度数是() (第8题图) A.120°B.125°C.135°D.145° 9.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3cm得到三角形DEF.且DE交AC 于点H,AB=6cm.BC=9cm.DH=2cm.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9题图) A.9 cm2B.10 cm2C.15 cm2D.30 cm2 10.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若△ABC的周长等于9,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 (第10题图) A.9 B.1 C.11 D.12 11.如图,某住宅小区内有一长方形地块,想在长方形地块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小路(图中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3)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3)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30)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9)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50)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60)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63)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图形得变换 一、轴对称: ①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得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得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它得对称轴。②找对称轴方法:用对折得方法找对称轴。③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圆无数条对称轴,线段1条对称轴,角1条对称轴。④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得方法:1、找出所给图形得关键点,如图形得顶点、相交得点、端点等。2、数出或量出图形得关键点到对称轴得距离。3、在对称轴得另一侧找出关键点得对称点。4、按所给图形得形状连接各对称点,画出图形另一半。⑤轴对称图形上每对对称点到对称轴得距离相等。 二、平移:①平移就就是将一个物体或图形按一定得方向一动一定得距离。②平移后它们得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③平移2要素:移动得方向与移动得距离。④平移了几格不就是瞧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个方格,而就是瞧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了几个方格。④画平移图形方法:一找:找出图形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二数:以关键点(关键线段)为参照点(参照线段),数出平移得格数。三描:按指定方向与格数把参照点(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对应点(或画出对应线段)。四连:把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得图形。 三、旋转:①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②旋转得方向:与表针得转动方向一致得叫做顺时针方向,与表针转动方向相反得叫做逆时针方向。③旋转三要素: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得点(轴)叫做旋转点。旋转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角度:物体旋转前后,物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得夹角就就是旋转角度。④旋转得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得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得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得距离相等。⑤旋转得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就是位置与方向变了。⑥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图形步骤:1、确定旋转角度得大小与旋转方向2、确定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构成得旋转角3、确定旋转后图形得其她对应点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 ①分数与除法得关系:分数得分子相当于除法里得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里得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里得除号,分数得大小(分数得值)相当于除法里得商。区别:分数就是一种数,除法就是一种 运算。它得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②分子比分母小得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得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③分数得基本性质:分数得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得数(0除外),分数得大小不变。 ④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得分数叫最简分数。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就是约分;二就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⑤同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⑥异分母加减法得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减法得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⑦由一个整数(0除外)与一个真分数合成得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⑧带分数读法:“整数部分”又“分数部分”如一又四分之三。 ⑨带分数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在写分数部分,分数线与整数中间对齐。 ⑩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方法:用假分数得分母作带分数得分母,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就是带分数得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得分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方法:用带分数分数部分得分母作假分数得分母,用分母与整数部分得乘积再加上原来得分子作分子。整数化成假分数方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就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得假分数。用指定得分母作假分数分母,用分母与整数得乘积作假分数得分子。 分数大小得比较: ①把异分母得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得同分母得分数,叫做通分 ②通分时用两个分数得分母得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进行通分,计算比较简便。③当两个数就是倍数关系时,较大得一个数就就是这组数得最小公倍数如12与24得最小公倍数就是24;当两个数互为质数或相邻得自然数时,这组数得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得乘积、如7与5得最小公倍数就是35;5与6得最小公倍数就是30、 互质:两个数得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得规律:(1)相邻得自然数互质;(2)相邻得奇数都就是互质数;(3)1与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得质数互质(5)2与任何奇数互质。④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得异同:都就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都就是用这两个数得公有得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就是从最小得开始),一直到所得得商互质为止。不同点就是:求最大公因数只把所有除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把所有得除数与最后得上连乘起来。 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①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得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假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得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带分数化成小数:先把带分数得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再加上整数部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的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

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2020年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总分100分(含卷面5分) 时间90分钟 卷面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字迹清晰,占5分。 一、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4, -3, 23,-20, 375中,正数有( )个,负数有( )个。 2.=?251( ),=÷25 1( )。 3.8的倒数是( ),47 和( )互为倒数。 4.x 的3倍加上5的和是50,求x ,列方程是( ),方程的解是x =( )。 5.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使等式成立。 12x =20 8x =26 12x -7=20 x =26 6.85千克的103是( )千克,( )米的43等于10 3米。 7.盒子里有红、白两种球,其中红球有20个,占总数的5 2 ,那么白球有 ( )个。 8.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它长6厘米,宽4厘米,高是( )厘米。 9.许家营村要修一条150米的河堤,河堤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 上底5米,下底12.5米,高4米,修这段河堤需要( )立方米土石。 10.下图的木块分成两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 ) 平

方厘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6分) 1.等式一定是方程。…………………………………………………… ( ) 2.-1500米的深渊比-1200米的深渊深。………………………………( ) 3.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在一周内的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4.a 2 一定大于a 。…………………………………………………………( ) 5.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水槽,它的占地面积是120立方分米。…………………………………………………………………………( ) 6.一张大饼,小红、小永各吃了41,妈妈吃了剩下的2 1 ,妈妈吃得多。(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3>0 B 、-4<-21 C 、49>-50 2.一堆石子有4m 3,第一次用去41 m 3,第二次用去全长的4 1 ,两次共用去( )。 A 、42 m 3 B 、42 C 、4 5 m 3 3.下面各数中,( )是负整数。 A 、-20 B 、+102 C 、-15.3 4.下面的分数中,( )不是最简分数。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辅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 1 / 17

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 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 4 个活动)●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通过记录 10 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8 通过包装 6 盒、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记录 15 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提问: 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表示-5摄氏度。提问:3℃读作零下3℃低0℃表示比-3.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 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出示例2的天气预报图 找一名同学播报一下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归纳.doc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 辅导讲座 (五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 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在《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第三,在利用学生熟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6 图形的平移(优秀教学设计)

7.6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3、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进而追求美并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中概括出平移的特征. 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展示画面: (1)电视机在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 (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 教师提问: (1)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电视机、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2)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3)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和四边形,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二、探求新知 1.图形的平移现象 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板书: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

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总结出一个结论,即:“图形的位置改变了,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以及对应角之间在做怎样的变化.例题、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引导学生从“对应点所连线段”、“对应线段”两个方面找平行且相等的线段. 2.平移作图 [师]下面来看大屏幕 如图,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与同伴交流. [生甲]因为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所以点A与点D是对应点;又因为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连结AD,然后过点B作线段BC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最后连结C D,则线段CD就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生乙]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在作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时,可过点D作D C∥AB,且DC=AB,则线段DC就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师]很好,这个题实际是平移的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由此可知:按要求进行平移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时,一般都是应用平移的基本性质进行的.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平移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例1]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如图),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分析:设顶点B、C分别平移到了点E、F,根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可知线段BE、CF与AD平行且相等. 注意:作图时可用尺规进行作图,也可用三角板与直尺进行作图.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分数》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fdasfdsafdsa12f5fdafdafdasfdsfdafdsafdsa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总结 一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 ①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②找对称轴方法: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③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圆无数条对称轴,线段1条对称轴,角1条对称轴。 ④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的点、端点等。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按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称点,画出图形另一半。 ⑤轴对称图形上每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平移: ①平移就是将一个物体或图形按一定的方向一动一定的距离。 ②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 ③平移2要素: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④平移了几格不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个方格,而是看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了几个方格。 画平移图形方法:一找:找出图形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二数:以关键点(关键线段)为参照点(参照线段),数出平移的格数。三描: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对应点(或画出对应线段)。四连:把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三、旋转: ①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 ②旋转的方向:与表针的转动方向一致的叫做顺时针方向,与表针转动方向相反的叫做逆时针方向。 ③旋转三要素: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轴)叫做旋转点。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角度:物体旋转前后,物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就是旋转角度。 ④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 ⑤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变了。 ⑥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图形步骤:1.确定旋转角度的大小和旋转方向2.确定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构成的旋转角3.确定旋转后图形的其他对应点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下 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 平移(教案)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教材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能根据规定格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去游乐园参观一下好不好? 【新课讲授】 1.在情境中感知。 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滑翔索道、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 (生相互介绍) 2.在游戏中建构。 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会发现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做另一个活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

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老师一边发学具(小汽车,田格纸),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会打开思路,为顾客设计出多种接车方案。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