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_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_张自然_魏晓妹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_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_张自然_魏晓妹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_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_张自然_魏晓妹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_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_张自然_魏晓妹

第30卷 第2期2015年3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l.30No.2Mar.2015

doi:10.16299/j.1009?6116.2015.02.003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张自然1, 魏晓妹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照监管分局,山东日照 545001)

摘 要:文章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及发展模式出发,通过对38个国家和地区1976 2011年城市化与人均GDP 二工业和服务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为4~11个百分点三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三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回归曲线离日本和德国的最近,中国最有可能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只能发展到76%的水平三工业仍然和城市化一起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仍将逐步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将越来越重要,提高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决策者应该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政策三

关键词:城市化;人均GDP ;产业结构;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299;F22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5)02??0018??10

收稿日期:2014??1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城市化模式二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12AJL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正确

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调整经济结构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12&ZD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减排目标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研究”(14BJL10)三

作者简介:张自然(1972 ),男,湖北麻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魏晓妹(1981 ),女,山东临朐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照监管分局职员,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三

一二引 言

城市化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主推动力三城市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人口和资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所产生的外部效益,以及城市的先进文化二生活方式等所产生的城市引力三按照我们的的研究结果,中国在2011 2016年城市化增长最快,2011年城市化率为51.27%验证了这一判断三这一期间的城市化增长率约为1.4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则在51.43%~58.5%之间,此后,中国的城市化增速将逐步放缓三采用中国城市化Logistic 增长模型预测结果为2015年二2020年二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7.11%二63.94%和75.86%,可以预测中国2030年将有10.62亿的城市人口三要达到2030年75.86%的城市化率的目标,今后每

年要提高城市化水平1.29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有1800多万人转移到城市来三

一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三其中,有一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国内工业化水平,而另一种认为中国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学者研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并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或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三如辜胜阻(1991)[1]采用IU 比二NU 比和亚洲模型分析后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10多个百分点三杜辉(1992)[2]利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偏差分析后认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三余立新(1994)[3]采用钱纳里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后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约15个百分点三俞德鹏(1994)[4]利用城市化发展经验数据的 大国模型”得出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81四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9 16:3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c11051500.html,/kcms/detail/11.4509.C.20150319.1636.001.html

第30卷 第2期张自然,魏晓妹: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滞后约l0个百分点的结论三付晨(1995)[5]通过114个国家人均GN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后认为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差距为7个百分点三孙立平(1996)[6]采用修正后的人均GDP及其城镇化水平的国际比较后,得出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同等发达程度国家13~33个百分点三叶裕民(1999)[7]通过中二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比较后认为,1997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与1965年的日本相比,城市化发展的差距为38.2个百分点三周一星二曹广忠(1999)[8]通过人均GDP与世界下中等国家及平均水平的比较后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12~14个百分点三王茂林(2000)[9]通过工业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比重的国际比较后认为,199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约17个百分点三孙永正(2001)[10]与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相比较后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城市化平均率低12个百分点三而简新华二黄锟(2010)[11]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不仅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二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三

从上面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其他国家基本在10到40个百分点之间三本文基于38个国家和地区1976 2011年的城市化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的数据则发现与以上研究结果不同,即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什么样的经济阶段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三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关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论述三库兹涅茨(1989)[12]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工业化二服务化必然会带动居民二就业和资本向城市转移,进而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Henderson(1997)[13]认为城市所处的规模等级与专门化产业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三Glaeser(2005)[14]认为城市化是否成功和它适应产业结构的能力密切相关三张魁伟(2004)[15]认为,城市化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三程庆生二李昌中(2004)[16]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结果,也是城市化的生产方式三李诚固等(2004)[17]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显著地促进了城市化地域形态和城市职能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陈柳钦(2005)[18]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三刘艳军等(2007)[19]认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三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20]利用世界银行1976 2007年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规律二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和模式以及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三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数据年限延长到1976 2011年,进而考察基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的中国城市化水平三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的城市化增长速度很快

用Logistic函数模拟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增速为0.05727,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0.01729[21]三大约在2010年底2011年初,即2011年左右城市化增速出现拐点,中国城市化增长最快的区间大约在2011 2016年之间,与中国2010年间城市化率达到49.95%和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27%的实际情况相符三在此期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在51.43%~58.5%之间,这一阶段为城市化增速最高阶段,增速平均约为1.4个百分点,见图1和图2三

图1 中国城市化率及预测

 

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7.11%, 2020年为63.94%,比李善同二侯永志(2002)[22]预测的2020年城市化率60%稍高三而我们预测的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75.86%,比李善同二侯永志估计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三

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估计,2030年中国人口最多也就14亿人,按照2030年的城市化率75.86%计算,2030年将有10.62亿城市人口,即10亿多中国人生活在城市里三要完成2030年近

四91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

76%的城市化水平,即每年提高城市化水平1.29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有1800万以上的农村人

口转移到城市中来三

按照目前城市化的发展势头,中国城市化率

可能在2030年达到76%,但由于户籍二医疗社保等政策发展的滞后,农民工入籍大中城市的意愿相对较低,这一城市化率可能是今后20年城市化率的最高点

图2 中国城市化增速预测

 

(二)中国城市化仍处于加速阶段

按照各国城市化发展如同S 型曲线(诺瑟

姆,1975),并且世界城市化具有阶段性特征(见图3)三第一个阶段城市化率为30%三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只是在城市化率达到10%后城市化水平才略微加快三第二个阶段城市率在

30%~70%之间三城市化率达到30%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这种加速一直持续到城市化率达到70%才基本稳定下来三第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大于70%三这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入发展的高级阶段三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3.73%,与2012年城市化率比较仍然提高了1.16个百分点三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增速下降区间,但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三

图3 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

注:该图来源于张平研究员的 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增长路径探索”的演讲稿三

 

(三)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

中国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从1978年的47.88%到2008年的48.6%,略有上升,此后开始逐渐下降,到2013年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43.90%(见图4)三目前中国第二产业所占GDP 的比重略高于四成,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深化阶段三

图4 中国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的关系图

注:1978 201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三

 

而中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则由

1978年的23.94%不断上升至2013年的46.10%

(见图4),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

17.92%上升到2013年的53.73%三1978年以来中国的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上升势头基本保持一致三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但仍低于第二产业与GDP 的比重,直到2009年后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进而超过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三

三、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差距巨大,但通过对1976 2011年世界近

3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 和城市化进行回四

02四

第30卷 第2期张自然,魏晓妹: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归,发现中国和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差距仅为4~

6个百分点(考虑人均GDP二工业和服务业之后的差距为11个百分点),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三研究还发现中国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相吻合,即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三各国的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关系均符合这一规律三

(一)建模及数据处理

考虑人均GDP二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的城市化回归方程:

urban =c +α1ln pgdp +α2(ln pgdp )2+α3(ln pgdp )3+β1IND +β2SERV

(1)

式(1)中,pgdp 是以2000年美元衡量的人均

GDP,IND 是工业占GDP 的比重,SERV 是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三

图5 38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人均GDP 的关系

注: +”标记的LAT 曲线是拉美国家城市化率与人均GDP 的平均回归曲线; △”标记的WLD 曲线是38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 的平均回归曲线; □”标记的CHN_P 曲线是中国城市化率与人均GDP 的回归曲线三

考察1976 2011年的38个国家和地区①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城市化率和人均GDP 有1368个样本,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②三

(二)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三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城市化与人均GDP 或人均GNP 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钱纳里,1988;Henderson,2000;周一星,1995;许学

强等,1989;高佩义,2004;成德宁,2004)[23-28]三

通过3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人均GDP 之

间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而提高(见图5),而且经济增长阶段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各国城市化进程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其城市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三

根据前面城市化与人均GDP 关系的理论总结,本文用1976 2011年38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 数据回归得到方程(2):

urban =179.203-76.949ln pgdp +t (6.776) (-7.202)11.709(ln pgdp )2-0.497(ln pgdp )3

(8.455) 

(-8.588)

(2)

其中,R 2=0.9774,调整后的R 2=0.9767,

F =1373.943,t 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

中国的固定效应为:-5.812三仅考虑城市化和人均GDP,中国和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差距为

6.205三世界平均固定效应为0.393,拉美平均固定效应为14.564三

根据3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和人均GDP 的关系散点图(见图6),本文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总结如下三种:

12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

图6 3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和人均GDP 的关系散点图

注: △”标记的WLD 的曲线是38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平均回归曲线; □”标记的CHN_P 的曲线是中国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回归曲线三图中拟合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人均GDP 的模拟曲线三

通过拟合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特点三

 

(1)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三这一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国家的人均GDP 均超过1万美元,城市化水平高于75%,有美国二加拿大二澳大利亚二法国二瑞典二英国等国家三其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在60%~80%之间,并且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三

当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时,城市化水平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则持续稳定发展,相应的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也相应持续提高三而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则逐步降低到不足30%,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也逐步下降三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三随着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独立于第二产业而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就是以第三产业发展为目的三

(2)日本和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三这一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国家的人均GDP 也超过1万美元,城市化率在60%~75%之间,包括德国二日本二意大利二希腊等国家三这一城市化模式下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30%左右,第二产业在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三城市化产生聚集效应,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三

(3)拉美等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三这一城市

化发展模式下,城市化水平很高,超过75%,但人均GDP 不到6000美元,包括巴西二智利二阿根廷二

墨西哥等国家三这一城市化发展模式下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在50%~70%之间,但第三产业内部发展很不均衡,并且工业化水平相对也较低(工业占GDP 比重在25%~50%)三拉美等国家选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人均GDP 在3000美元以上就快速城市化三拉美国家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产业,并以此推动城市化进程,

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

美欧模式和日德城市化模式基本是工业和服务业分别良性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彼此促进,具有

22四

第30卷 第2期张自然,魏晓妹: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外溢效应(仅匈牙利的服务业和工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不太明显,但其城市化二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较高),而拉美模式的工业和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有限三

以上三种模式中,欧美模式和日德模式都是发达国家典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化水平比较高,非农产业均高度发达,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或者相对独立发展并推动城市化进程三

(三)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二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与人均GDP二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分析的样本数为1248个,得到回归方程(3)三urban=177.833-80.782ln pgdp+

t (7.512) (-8.443)

11.345(ln pgdp)2-0.477(ln pgdp)3+

(9.016) (-8.935)

0.550SERV+0.491IND

(18.076) (12.866)(3)其中,R2=0.983,调整后的R2=0.982,F= 1691.654,t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中国的固定效应部分为-11.403三考虑了工业和服务业后,中国城市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为11.834三世界平均固定效应为0.430,拉美平均固定效应为12.975三

(四)城市化水平与工业的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三在工业化初二中期,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呈正相关性三在工业化的中二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步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也逐渐上升,工业占经济的比重则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此时城市化水平也逐渐提升,城市化与工业化呈负相关,从图7即可以看出这一点三(1)考虑人均GDP与工业呈线性相关三城市化与人均GDP二工业和服务业的样本数为1098个,得到回归方程(4)三

urban=208.667-89.518ln pgdp+

t (7.700) (-8.159) 13.656(ln pgdp)2-0.593(ln pgdp)3-0.123IND

(9.525) (-9.782) (-5.938)

(4)其中,R2=0.978,调整后的R2=0.977,F= 1293.137,t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中国的固定效应部分为-4.067三考虑了工业后,中国城市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为4.584,世界平均固定效应为0.517,拉美平均固定效应为14.138三(2)考虑人均GDP与工业呈非线性关系三城市化与人均GDP二工业的样本数为1258个,得到回归方程(5)三

urban=226.23-94.572ln pgdp+

t (8.176) (-8.542)

14.429(ln pgdp)2-0.631(ln pgdp)3

(9.929)(-10.210)

-0.496IND+0.005IND2

(-3.853)(2.938)(5)其中,R2=0.982,调整后的R2=0.981,F= 1357.742,t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中国的固定效应部分为-4.229三考虑了工业后,中国城市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为4.689,世界平均固定效应为0.46,拉美平均固定效应为13.943三不考虑人均GDP二城市化与工业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化除与人均GDP正相关外,还和工业占GDP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三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占GDP的比重的关系,本文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可能成U型曲线三设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占GDP的比重和工业占GDP比重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得到回归方程(6)三

urban=83.347-0.881IND+0.010IND2 t (27.425) (-5.217) (4.553) 

(6)其中,R2=0.949,调整后的R2=0.947,F= 582.101,t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从图7看出,在工业化初二中期,城市化与工业化正相关,工业化中二后期,城市化与工业化负相关三

(五)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均

四32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

图7摇城市化与工业的关系

注: +”标记的LAT 曲线为拉美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工业的回归曲线; △”标记的WLD 曲线为38个国家和地区平均的城市化与工业的回归曲线; □”标记的CHN_P 曲线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的回归曲线三

 

GDP 和人们的收入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多,需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三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并为服务业的扩展创造了大量的产出和就业机会三从这一角度来说,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城市化对服务业的正向作用显著强于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反向作用,服务业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三(Singelmann,1978;Daniels,1991;Harris,1995;Chang二Brada,2006;张自然,2008)[29-33]三从图8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服务业

显著正相关三

人均GDP 和服务业条件下的城市化发展情况三城市化与人均GDP 和服务业的样本数为1

098个,得到回归方程(7)三

urban =225.234-t (9.034)

98.0846ln pgdp +14.60614(ln pgdp )2-

(-9.712) (11.117)

0.637363(ln pgdp )3+0.204362SERV

(-11.525) (13.425)

(7)

其中,R 2=0.981,调整后的R 2=0.980,F =

1521.324,t 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中国的固定效应为-5.546三考虑了人均GDP 和服务业后,中国城市化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为5.963.世界平均固定效应为0.416,拉美平均固定效应为13.076三

从式(7)可以看到,城市化与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三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本文认为城市化与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可能成倒U 型曲线(见图8)三故假定城市化与服务业占GDP 比重呈正相关,与服务业占GDP 比重的二次方呈负相关三不考人均GDP 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得回归方程(8)三

42四

第30卷 第2期张自然,魏晓妹: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urban=36.800+0.654SERV-0.002SERV2 t (14.584) (6.999) (-2.819)

(8)

其中,R2=0.964,调整后的R2=0.963,F= 843.607,t参量均在1%条件下显著三模型的拟合优度二方程显著性和变量显著性均良好三

图8 3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的散点图

注: +”标记的LAT曲线为拉美国家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回归曲线; △”标记的WLD曲线为38个国家和地区平均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回归曲线; □”标记的CHN_P曲线为中国的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回归曲线三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从3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城市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相吻合,各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提高,而且经济增长阶段和水平决定了各国城市化进程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其城市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三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三在工业化初二中期,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呈正相关性三在工业化的中二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步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需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并为服务业的扩展创造了大量的产出和就业机会,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也逐渐上升,而具有规模扩张特点的工业占经济的比重则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三因此工业化中二后期,城市化与工业化负相关,而与服务业正相关三

通过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和城市化进行回归,发现中国和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差距仅为4~6个百分点,而同时考虑人均GDP二工业和服务业之后的差距为11个百分点三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

四52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

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三单独考虑工业或服务业后中国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而同时考虑工业和服务业后其差距反而比不考虑工业和服务业时大约一倍,这其中的经济运行机理值得下一步做更深入的研究三

(二)政策建议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回归曲线与日本和德国比较接近,中国可能比较适合采用日本和德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三中国的工业化仍然处于深化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需要发展得特别高,工业仍然和城市化一样在经济增长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三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提高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

世界城市化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城市化发展与各国的人均GDP二产业发展均有紧密的联系三因此,政府部门不宜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而应该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和人们收入水平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解决户籍二社会保障二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为实现农民工真正向市民身份转移提供条件三

注 释:

①3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澳大利亚(AUS)二比利时(BEL)二保加利亚(BGR)二加拿大(CAN)二中国(CHN)二丹麦(DNK)二芬兰(FIN)二法国(FRA)二德国(DEU)二希腊(GRC)二中国香港(HKG)二匈牙利(HUN)二印度(IND)二印尼(IDN)二意大利(ITA)二日本(JPN)二韩国(KOR)二马来群岛(MYS)二墨西哥(MEX)二巴西(BRA)二巴基斯坦(PAK)二菲律宾共和国(PHL)二波兰(POL)二葡萄牙(PRT)二俄国(RUS)二新加坡(SGP)二南非(ZAF二西班牙(ESP)二瑞典(SWE)二瑞士(CHE)二泰国(THA)二土耳其(TUR)二乌克兰(UKR)二联合王国(GBR)二美国(USA)二越南(VNM)二智利(CHL)二阿根廷(ARG)三

②相比1976 2007年数据,1976 2011年城市化数据中,日本和芬兰的调整最大,城市化幅度分别扩大了13.4~21.4个百分点和10~21个百分点之间三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杜辉.略论我国工业化升级转换中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1992(4):36-42.

[3]余立新.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J].人口研究,1994,18(1):22-25.

[4]俞德鹏.中外城镇化进程的定量比较[J].人口研究,1993,3(6):16-22.

[5]付晨.农村城市化滞后的症结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1995,13(3):108-111.

[6]孙立平.中国的城镇化是滞后还是超前[J].探索与争鸣,1996(5):4-6.

[7]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1-3.

[8]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23(12):8-13.

[9]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0]孙永正.城市化内涵二进程和目标水准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12):100-102.

[11]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38.

[12]西蒙四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3]Henderson V.Medium size citi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6):583-612.

[14]Glaeser E L.Reinventing Boston:1630 2003 [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5,5(2):119-153.

[15]张魁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经济学家,2004(4):9-14.

[16]程庆生,李昌中.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6):51-52.

[17]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城市规划,2004(4):31-36.

[18]陈柳钦.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 (1):10-24.

[19]刘艳军,李诚固,董会和,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二机制与趋势[J].经济地理, 2007(3):433-437.

[20]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二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10):4-21.

[2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2]李善同,侯永志.中国城市化若干问题的分析[M]∥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3]钱纳里.发展形式:1950 1970[M].李新华,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4]Henderson J V.How urban concentration affects e?

四62四

第30卷 第2期张自然,魏晓妹: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conomic growth[Z].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

[2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6]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7]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8]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理论二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9]Singelmann J.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ment[M].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78.

[30]Daniels P W.Services and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London:Routledge, 1991.

[31]Harris N.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J].Cities,1995,12(3): 175-184.

[32]Chang G H,Brada J C.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J].Economic Systems,2006, 30(1):24-40.

[33]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80-182.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Urbaniz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Based on Data from38Countries and Regions

ZHANG Ziran&WEI Xiaom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836,China;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Rizhao Field Office,Rizhao,Shandong545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per capita GDP,and in?dustrial sector and service sector in38countries and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1976??2011,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and service sector,and suggests that China’s difference in urbanization with world average level is from4% -11%.China’s difference in urbanization with world average level is not so large as some scholars claimed.The regression curv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on per capita GDP is nearest to that of Japan and Germany;during a long period China’s urbanization may only reach to76%;industrial sector,along with urbanization,will maintain crucial roles in economic growth,while the signifi?cance of service sector will ris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share in GDP will expand.Improv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services with respect to industr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decision?makers should develop pol?icies based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people’s income level.

Key Words:urbanization;per capita GDP;industry structure;service sector

(本文责编 王 轶)

四72四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_以长春市为例.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 —— —以长春市为例 刘艳军,李诚固,徐一伟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RESEARCH ON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SPATIAL STRUCTURE FORM EVOLVEMENT ——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LIU Yan-jun,LI Cheng-gu,XU Yi-wei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Abstract:The"city-region"system theory considers that,with the rising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level,city has already become the core spatial support of modern regional economic element and indsuatrial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ity is restricted by urban economic function,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ity land structure and spatial form.At the same time,from the angle of supply factor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the upgrading and chang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pends on urbanization spatial support such as expanding urban spatial form,developing new urban areas and so on,which make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volvment of urban spatial form produce interaction mechanism.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关键字:产值、劳动力、偏离度、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理论,已普遍用于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但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国统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1 从表1可见:①我国1993~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不变,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46.6%逐年上升到1996年的47.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33.7%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32.8%。②我国1996~200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13.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47.5%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44.8%,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2.8%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41.5%。③我国2002~200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48.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4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39.4%,但是降幅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1993~2006年,第一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其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为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总体上其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总体上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升幅为5.7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旅游市场的需求与实实在在的高速增长的消费,已经不断冲破着旅游文化相关各界已有的行政藩篱,以市场为中心形成一个产业的构型。 从为了接待而形成的事业单位――风景区,到为了保护而形成的事业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再到为城市配套及教育等等而形成的事业单位――城市公园、开发绿地、博物馆、收藏馆、文化馆等等;由政府推动发展了一个极大的旅游观光休闲基础。 但是,作为市场化的产业来看,旅游仍然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缺乏最基本法律基础的产业! 旅游产业的结构,具有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并处于不断打破行政制约,建立良性支撑的过程之中。 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1、法律基石不牢、政策不配套――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 市场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 这也是我们企业在境外上市的障碍,是旅游企业与民营资金合作的障碍。 民营资金将成为我们旅游开发的主流。国家不可能投资去开发旅游产品,那么在这种形式下,资源又被认为是国家保护的资源,在国家体制与法律基础上存在着的这个重大缺陷,已经成为了这个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障碍。 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随着WTO和国内政企之间的改革发展,这个问题已被提到了很尖锐的前台,建设部最近正在修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条例,准备出一个关于特许经营权的相关办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我个人认为,旅游资源,首先属于土地资源,没有土地也就没有生命,也就不可能有旅游资源,(当然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另一类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附着于土地之上的一种资源形态,它应该属于国土资源部统一进行管理,才符合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规范,现在关于国有资源中形成了土地的租赁、土地使用权,其它的矿藏有开采权,那么旅游资源除了它本身的土地价格之外,当土地不能进行建设性开发的时候,其上的旅游资源以什么方式出现,那么以旅游经营权或者旅游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出现完全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旦标准化,形成法律法规,比如五十年特许经营权这种概念,就象采矿权一样,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可能变成这样一个模式,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但无价之宝也是有价值的,有价资源的价值评估而并非旅游资源的生态评估,是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估、投资价值的评估,只有对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有了评估并有了准确的价格结构,那么进一步延伸的才是资本化,资源有价才可以进入资本,它资本化以后,它才可以成为一个公司的投资、可以成为股权、它也可以和其它的现金投资结合形成资本结构上的安排,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未解决之前,特别是对于国家保护性的资源而言,已经成为旅游开发中间的重要障碍,这条线也已使得我们仔细地去研究如何去解决它。 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旅游资源的价格无法评估,不允许评估,没有法律前提。 2、畸形投资行为与投资心态 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与投资商签订的联合开发协议,特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存在一个没有法律依据,合同违法的问题。 按风景名胜区现有的规定,资源是不允许出让的,所以任何投资商签定了这个合同以后,都面临着随时有可能被撵出局的危险,因为毕竟没有真实的法律依据。投资商在这样一个法律前提下,它投资的行为作为一个非纯国有的行为,特别是只要是非本地政府的投资的行为,就都会面临无法克服的障碍。 旅游投资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投资非常大、收益期比较长,收回投资的速度比较慢,前期投资成本很高,如果又在一个缺少法律依托的环境下进行投资,投资商的投资风险性就会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 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 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 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 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 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 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 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 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 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 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 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 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总体而言,产业结 构得到极大协调,产业布局的重心是一路西移的过程。 (二)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该阶段由于国际上苏美两国对我国加强了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国家内部政治斗争十分强烈,极左路线盛行。于是在这种 情况下,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五”经济建设中如何考虑安全战备 问题---成为了当时的主要问题,由此在布局原则上,又“均衡 布局”变成了“战略布局”。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 线主要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主要指我国西部地 区,如陕、干、青等。对于一、二线,主要采取“停”、“缩”、“搬”、“分”。在这种情况下,三线城市的总投资达到了全国的 52.7%,经济中心位于中国中西部。虽然国防经济建设得到了很 大提高,但是损害了其他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个阶段(1975-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内战结束,并且国际形势得到缓和,这为我国经济形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论文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系别商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xxxx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王刚 201x年10 月04日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摘要 产业结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河北省经济不断发展,但在全国范围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尽管其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但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GDP总量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近95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第二产业稳中求进,第三产业增长缓慢。 河北省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整体竞争力低。河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是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规模不等于质量,因此第二产业须优化提升。稳定农业,做强工业,壮大服务业成为河北省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产业结构,河北省,三次产业

目录 1产业结构的概念 (4) 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4) 3 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4) 3.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4) 3.2 河北省产业结构演变 (5) 3.3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8) 3.4 河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9) 4河北省城市发展趋势 (10) 致谢 (12) 参考资料 (13)

1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全民各部门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反映着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一般通过两类指标来反映:一类是反映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配置状况和变化的指标,如三次产业就业及投资比重等;另一类则是反映各产业部门产出和效益的指标,如产业GDP及利润比重等。 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第三次产业转移,国民收入的主要生产产业由第一次产业转变为第二、第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存在第一次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依次逐步上升的趋势,相应的有三次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类型存在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产业结构转变,再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业人口首先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也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转变;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后,就业人口又会大量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增大,产业结构则会由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主要由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引起三次产业地位变动的趋势。 3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3.1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未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第一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图14.1 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图 注:2007年数据为1~3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产出结构变动 表14.1和图14.1分别显示了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组成情况及其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 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二是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关联关系侧重反映产业结构的质的特点。 合理而先进的产业结构能使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供求关系更加均衡,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划分 1、马克思的二大部类 2、农轻重划分法 3、三次产业划分法 (三)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1、循序渐进规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2、演变加速规律 产业变化每一次变革所需的时间都在缩短,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3、优化升级规律 在产业生产要素构成上,体现为以劳动密集型、资本或资源密集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则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 从产业产出效果上看,体现为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四)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1.科技革命的推动 2.社会需求层次提升的牵引 人类的消费需求结构阶段性、层次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农产品、食品-日用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 3.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 (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1、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明显。 2.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跨国公司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至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是以区域支柱产业的更替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则是以专业化成长为主要特征。 专业化产业模式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案例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交通经济 08170111 孙小明 08170101 李玉府 08170201 陈冠锦 08170122 李新 08170215 马澜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由“重、轻、农”到“农、轻、重”,再到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优化演进过程, 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迁。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重、轻、农”产业结构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尽快建立大体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从1953年开始,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到1957年,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7.3%上升到45.0%。重、轻、农之比由1952年的15.3∶27.8∶56.9上升为25.5∶31.2∶43.3。 从195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只发展钢铁工业。工业化强攻集中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全民”强攻。 1959年初,产业结构失衡已非常严重,到年底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8.1%,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8.5%。1960年,决策仍要求“大跃进”再掀高潮,集中全力保钢。到年底,轻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了9.8%,农业下降了12.6%,重、轻、农之比达到52.4∶25.8∶21.8。 2、“农、轻、重”产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针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出现的严重失调,从1961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60年的33.4∶66.6提高到1966年的49.0∶51.0,农、轻、重的比例由1960年的21.8∶26.1∶52.1转变为1966年的35.9∶31.4∶32.7。农业重新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最大份额的产业。 1965年,国民经济呈现一定的良性增长局面。出于“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工业化的方向转为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1970年,农、轻、重之比由1965年的37.3∶32.3∶30.4变为32.5∶31.1∶36.4。1971年,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办五小”的工业化高潮。1975年农、轻、重之比进一步失调,变为28.2∶31.6∶40.2。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关键字:产值、劳动力、偏离度、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分类,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他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理论,已普遍用于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但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者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国统字【2003】14号,《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1 从表1可见:①我国1993~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不变,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46.6%逐年上升到1996年的47.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33.7%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32.8%。②我国1996~200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13.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47.5%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44.8%,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32.8%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41.5%。③我国2002~200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48.9%,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4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39.4%,但是降幅较小。 总体来看,我国1993~2006年,第一产业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其比重呈下降趋势,降幅为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总体上其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总体上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升幅为5.7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