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侯 瑞,金巧军.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9-1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17.002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侯 瑞1,金巧军2

(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禾谷镰刀菌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侵染小麦主要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简称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3Ac-DON/15Ac-DON)和玉米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N)等真菌毒素。综述国内外对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对能够调控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的pH值、碳源、氮源、过氧化物、信号通路等主要机制进行阐述,为控制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提供参考,并为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环境因子;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S432.1;S435.121.4+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17-0009-04

收稿日期:2017-03-14

基金项目:贵州省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编号:黔人项目资助合同[2016]23号);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5]65号);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黔科合支撑[2017]2567)。

作者简介:侯 瑞(1988—),女,陕西延安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防治研究。E-mail:jiayouhourui123@163.com。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均有

大流行的报道[

1]

。在我国,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黄淮流域冬麦区、东北三江平原春麦区等,能够造成全国范围的大面积减产,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和重点防治对象。小麦赤霉病不但会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而且可在感病麦粒中产生大量的真菌毒素,不仅影响小麦的品质

和质量,而且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

2]

。真菌在生长极其缓慢、完全停止或遇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可产生次生代谢产

物———真菌毒素[3]

。禾谷镰刀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

4]

,其产生的真菌毒素主要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简称DON)和玉米烯酮(zearalenone,ZEN)。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trichothecenes,简称TCTCs)分为类型A和类型B。类型A包含毒素T-2、HT-2、二乙酰蔗草镰刀菌烯醇(

diacetoxyscirpenol,简称DAS)等;类型B包含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3Ac-DON/15Ac-DON)和雪腐镰刀菌烯

醇(

14-O-acetylDON-4-nivalenol,简称NIV)等[5]

。B型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类毒素能够延缓或终止蛋白的生物合

成[3]

。ZEN是在禾谷镰刀菌侵染玉米时检测到的毒素,是唯一对人类来说比较温和的真菌毒素[6]。单端孢霉烯族化合

物和玉米烯酮的化学式见图1

。1 禾谷镰刀菌真菌毒素DON生物合成途径

禾谷镰刀菌中单端孢霉烯前体合成酶基因TRI5是DON生物合成第1步的关键酶。tri5基因敲除突变体致病力显著

下降,病害症状仅在接种的小穗处发生[7]

,表明DON毒素的

产生并不是初侵染所必须的,但对病原菌在穗部的扩展却非常重要。在过去十多年中,参与DON生物合成的TRI基因都已被鉴定出。除了T

RI101和TRI1~TRI16外,主要的TRI基因全都在一个TRI基因簇上(图2)。其中,TRI6和TRI10基因调控所有T

RI基因的转录,TRI6基因是主要的转录因子,TRI10基因起次要作用。TRI6可与TRI10的启动子相结合并

控制其表达,TRI6的表达是自我调控的[8]。TRI1、TRI4、TRI11基因都能编码P450单氧合酶[9-11];TRI3基因能够进行C-15的乙酰化[12];TRI7基因能编码4-O-乙酰基转移酶[13];TRI8基因能够进行C-3的脱乙酰化作用[14];TRI12

9—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6卷第17期

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镰刀菌

几种罹病植物镰刀菌(Fusarium)种类鉴定 前言 镰刀菌无性时期在分类上原属于半知菌亚门,根据《菌物词典》2001年第9版现属于无性真菌类,有性时期为子囊菌门。镰刀菌因其在无性阶段产生的大型分生孢子形似镰刀而称之。镰刀菌属是在1809 年Link从锦葵科植物上发现第一株镰刀菌定名为粉红镰刀菌(Fusarium roseum Link)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镰刀菌种类多,迄今已发现44 种和7个变种[2]。它们分布极广,在地球上所能及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踪迹。镰刀菌历来是真菌学和植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镰刀菌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其中的许多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往往使农作物遭受重大病害,如麦类赤霉病、棉花枯萎病、水稻恶苗病、玉米青枯病、甘薯蔓割病、瓜类枯萎病等[4],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甚至颗粒无收。人类栽培的各种作物如稻、麦、棉、麻、油、茶、果树和蔬菜等,均易受到镰刀菌的侵袭而发生各种病害[4 ~ 7]。许多重要的萎蔫病害曾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许多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前苏联曾有报道,当种植的甘蓝为感病品种时,镰刀菌所引起的萎蔫病害可使产量降低50%-95%。在前苏联亚麻种植区亚麻萎蔫病发生也极为普遍,且有病的亚麻种子油是有毒的,会引起人畜中毒。花卉植物如紫苑、石竹等等也遭受萎蔫病的损害[8],有时危害严重到需要停止栽培的地步。除上述病害外,镰刀菌也是根腐病和各种农作物及其他植物贮存期间腐烂病的重要病原,被污染的食品和饲料含有毒质,常使人类和家畜中毒[12]。此外,镰刀菌可引起动物病害,如镰刀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镰刀菌毒素(Fusariotoxin)毒性很强,污染人类食品和禽畜的饲料,会造成雏鸡、鸭、鹅、鸽子、黄牛、水牛、猪、羊、马、驴等禽畜镰刀菌毒素中毒,是常见的病害。 镰刀菌作为病原微生物也能侵入人体,引起人类的真菌病。如茄病镰孢等镰刀菌可引致人足部溃疡、眼角膜溃疡和大骨节病等。镰刀菌产生的毒素物质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非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据报道串珠镰孢某些菌珠能产生腐马素,它与人类食管癌有关[6]。 同时,镰刀菌的可利用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农业方面,一些镰刀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分泌植物激素—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许多镰刀菌是昆虫的病原真菌,还有一些镰刀菌可以寄生在真菌及线虫一类植物病原物上。近年来,人们利用弱致病性镰刀菌的交叉保护作用,来防治作物的镰刀菌病害。同时利用镰刀菌对寄生性植物杂草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寄生特性,应用于生物防治[12]。在工业生产上,镰刀菌可转化甾族化合物,又称类固醇,此类激素药物对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有机工业合成中应用镰刀菌发酵工艺使化工产品发生了工艺革新[11]。另外,利用禾谷镰孢(F.graminearum)生产真菌蛋白在英国已经注册,获准生产。 由此可见,镰刀菌是非常重要的真菌之一,而研究镰刀菌的各个方面都要以分类为 5

内参基因βActin简介

内参基因βA c t i n简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内参基因β-Actin简介 日期:2012-05-03来源:未知作者:周慕云点击:次 β-Actin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常用的PCR内参有GAPDH 、β- actin 、18sRNA、28sRNA 、B2M、ACTB、SDHA、HPRT1、ARBP内参基因等。 β-Actin简介 Actin即“肌动蛋白”,是细胞的一种重要骨架蛋白。同时Actin在细胞分泌、吞噬、移动、胞质流动和胞质分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ctin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以至于很难获得较好的针对actin的抗血清。Actin大致可分为六种,其中四种是不同肌肉组织特异性的,包括α-skeletal muscle actin,α-cardiac muscle actin,α-smooth muscle actin,和γ-smooth muscle actin; 其余两种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包括β-actin(β-non-muscle)和γ-non-muscle actin。不同的actin之间同源性大于90%,但在N-terminal同源性仅50%-60%,因此N-terminal常被用作actin的抗原。β-Actin是横纹肌肌纤维中的一种主要蛋白质成分,也是肌肉细丝及细胞骨架微丝的主要成分。具有收缩功能,分布广泛。 β-Actin用途 β-Actin是PCR常用的内参,β-Actin抗体是Western Blot很好的内参指数。内参即是内部参照(Internal Control),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来说一般是指由管家基因编码表达的蛋白。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常用的蛋白质内参有细胞骨架蛋白beta-actin或beta-tubulin和GAPDH(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等。因此β-Actin

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筛选探究方案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2]。小麦赤霉病别名红麦头、烂麦头、麦穗枯。在全世界普遍发生,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比较严重,在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发生率较高。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穗腐的危害最为严重。 小麦赤霉病的表现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穗腐、苗腐和杆腐等症状。最常见的是穗腐。初期在颖片和小穗上会出现浅褐色斑,小穗也会慢慢感染,接着蔓延到邻近小穗,导致小穗枯黄。湿度大时,会产生红色霉层;湿度小时,病小穗枯白,没有霉层产生[3]。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小麦会产生苗腐,刚感染小麦会变得瘦小,时间长了可能会病死。穗下第一、二节则容易发生杆腐,叶鞘上会先出现淡褐色斑点,再向节部内部蔓延,严重时不能抽穗。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条件 在充足的湿度和空气条件下,赤霉病会形成子囊壳和子囊孢子,最适和的生长温度为24~25℃,最低9~10℃,最高32℃。在适宜的条件下2~3d 即可产生子囊壳,5~10d 形成子囊孢子。在小麦抽穗前后,子囊孢子会随风飘散,飘落在麦穗上,子囊孢子会在颖内花药上腐生,接着整个花器及小穗都会被感染。还会产生分生孢子群,分生孢子会接着随风飘散,接着侵染其它小麦,使病害扩展蔓延[4]。 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较大。当平均气温为9℃以上,3~5d 的雨天时,便形成了子囊孢子。这会十分有利于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小麦赤霉病很有可能大流行。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小麦赤霉病是造成农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5],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每年由植物病害引起的减产平均损失为总产量的10%~15%,而其中的80%的损失是由真菌引起的[6]。 小麦赤霉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同时还会降低小麦的品质。该还能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主的真菌毒素,能较大的危害人、畜。当有4%的病麦时就不能使用了,这时小麦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1950年以来全国赤霉病大流行12年,中度流行17年,流行的频率为46.8%。1985年全国赤霉病又大流行,仅河南省发病面积就达3.0×106 hm2。2000以来赤霉病在中国大流行频率不断增加,发病面积呈明显扩大趋势,有9个年份赤霉病的发生面积就超过了3.3×106 hm2。其中仅河南省就有7年的发病面积超过6.7×105 hm2。在2012年的赤霉病大流行中,山东省南部和西南部较重,河南省整体偏重,豫南更重,安徽和江苏普遍严重[7]。 1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案人教版 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引言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探索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 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难点 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有花,有草,有树,还有各种动物。 教师:好,那么,大家可曾想过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存在另一类生物吗?下面就分组观察各组准备的实物,然后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实物(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讨论。 教师:你们谈一谈观察结果。 学生:桔子上长了绿毛,馒头长有绿毛,也有黄黑斑。 学生:牛奶闻着发酸了,但看不到什么东西。 学生: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也有绿色斑点。 教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学习本章讲述的知识——分布广泛的真菌和细菌。 (提醒学生用塑料袋把实物放好,并洗干净手) [收集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学生:细菌和真菌分布得特别广泛,无论是空气中、土

壤中、水里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它们。 学生: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在深海的火山口中还发现了古细菌。 教师:你们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是的,细菌和真菌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了。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大型真菌除外)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其实,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下面你们认真观察菌落图片和老师培养的菌落实物,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思考,选出每组回答较全面的同学作小组发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出示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教师培养的菌落实物) 教师:刚才我们评出了最佳小组,请这个小组派代表总结两种菌落的特点。 学生:细菌菌落比较小,呈白色,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学生:真菌菌落较大,颜色呈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形态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全面,那么,你们能不能结合日常所见,举一些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例子呢? (学生活动) 热烈讨论,思考,积极踊跃回答。

常见内参基因

β-A c t i n Actin即“肌动蛋白”,是细胞的一种重要骨架蛋白。同时Actin在细胞分泌、吞噬、 β-Actin 移动、胞质流动和胞质分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ctin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以至于很难获得较好的针对actin的抗血清。Actin大致可分为六种,其中四种是不同肌肉组织特异性的,包括α-skeletalmuscleactin,α-cardiacmuscleactin,α-smoothmuscleactin,和 γ-smoothmuscleactin;其余两种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包括β-actin(β-non-muscle)和 γ-non-muscleactin。不同的actin之间同源性大于90%,但在N-terminal同源性仅50%-60%,因此N-terminal常被用作actin的抗原。β-Actin是横纹肌肌纤维中的一种主要蛋白质成分,也是肌肉细丝及细胞骨架微丝的主要成分。具有收缩功能,分布广泛。 β-Actin用途 β-Actin是PCR常用的内参,β-Actin抗体是WesternBlot很好的内参指数。内参即是内部参照(InternalControl),对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来说一般是指由管家基因编码表达的蛋白。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常用的蛋白质内参有细胞骨架蛋白beta-actin或beta-tubulin和GAPDH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等。因此β-Actin抗体、β-Tubulin抗体以及GAPDH抗体成为最常见的三个动物细胞内参抗体。β-Actin作为内参是得到了公认的,这是针对大多数组织和细胞来说的,它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表达量非常丰富。Beta-actin 由37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小为42-43kDa左右。 β-actin的蛋白水平通常不会发生改变,因此被广泛用于Western时上样量是否一致的参照,也常被用于免疫染色观察细胞的微丝结构。在用作Western的参照时,Actin抗体和Tubulin抗体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所识别蛋白的分子量不同,这样可以选择合适的参照在同一块胶同一张膜上实现同时检测目标蛋白和参照蛋白。 GAPDH GAPDH或G3PDH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的英文缩写。该酶是糖酵解反应中的一个酶,由4个30-40kDa的亚基组成,分子量146kDa。该酶基因为管家(housekeeping)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都高水平表达,在同种细胞或者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量一般是恒定的,且不受含有的部分识别位点、佛波脂等的诱导物质的影响而保持恒定,故被广泛用作抽提totalRNA,poly(A)+RNA,Westernblot等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的内参。 GAPDH结构图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教案人教版

真菌第三节 教学内容第三节真菌 1 .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状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 (3)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推测真菌的营养, (1)从“观察与思考”入手,学会观察青霉、曲霉的形状结构、真菌的结构异同点。方式,比较细菌 比较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结构异同点。(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1)通过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正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的生活。,(2)学会防霉 教学重点真菌的种类、繁殖真菌的结构。教学难点 PPT 2)制作(教具准备 1)搜集具有真菌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集体定教个性补教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从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里?1.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2.小姑娘采的蘑菇属于植物吗? 你知道蘑菇的繁殖方式吗?3. 、讲授新课二一.新知探究各种各样的真菌 1.多细胞的真菌展示材料、提出问题:资料一:展示几种常见的蘑菇及生活环境:资料二:用橘皮、面包片等培育出的青霉和曲霉。采到蘑菇?这说明蘑菇一般生(1)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 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除了图示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种类?4 / 1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根据它们的结构你能推测它们的营养)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3 方式吗? 4)你还认识哪些多细胞真菌?()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1小结:()青霉和曲霉的比较:(2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没有叶绿体,(3)和能量,为异养。构成的,)青霉和曲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4 它们和蘑菇一样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单细胞的真菌展示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2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 1)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2)酵母菌的细胞包含哪些结构?()根据酵母菌的结构,你能推测其营养方式吗?(3小结:真菌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真菌

内参基因1

内参基因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基因的表达 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其作用是校正上样量、上样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误差,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借助检测每个样品内参的量就可以用于校正上样误差,这样 半定量的结果才更为可信。一般要选择一个在处理因素作用的条件下不会发生表达改 变的基因作内参。 在进行基因研究的过程中,实时反转录 PCR也和传统的mRNA定量方法如 Northern b lot技术等一样, 要求使用参照基因以校正转录效率和 cDNA用量, 弥补制备过程中样本 纯度和浓度的差别, 使不同样本之间目的基因的比较成为可能,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大多数分析方法中这些差别可通过与内参照比较处理消除。最普通的内参照是内 源性参照基因,也叫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生物体各类细胞中都表达,其产物 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 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是为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而时刻都在表达的 基因。 管家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 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它的表达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不受其他机制调节。管家基因高度保守并且在大多数 情况下持续表达,因此管家基因常被用于分子技术--多位点基因分析。 内参基因通常是各种看家基因,在细胞内组成稳定性表达,有助于保持细胞的 功能。理想的内参基因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 不存在假基因(Pseudogene),以 避免基因 DNA的扩增; 2,高度或中度表达,排除低表达; 3,稳定表达于不同类型 的细胞和组织(如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而且其表达量是近似的,无显着性差别; 4,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是否活化无关;5, 其稳定的表达水平与目标基因 相似;6, 不受任何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如不受任何实验处理措施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常用内参基因均存在缺陷,在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 细胞增殖和器官发育的不同阶段体外培养各种实验条件等情况下它们的表达量通 常变异较大。正确的选择内参基因, 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研究的细胞或组织, 不同的试验 需要寻找适合各自试验体系的特异性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然而,合适内参基因的选择, 需要在各种类型的细胞或组织和各种试验条件下进行比较选择。理想的内参基因应在 各种试验条件下,各种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中均恒定表达,而且其表达量是近似的,无显着 性差别。另外要求不存在假基因以避免基因组的扩增。

抗咯菌腈禾谷镰刀菌的紫外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抗咯菌腈禾谷镰刀菌的紫外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贾娇, 苏前富, 孟玲敏, 张伟, 李红, 刘婉丽, 晋齐鸣* 【摘要】摘要:为评估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对咯菌腈的室内抗药性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紫外照射获得抗咯菌腈突变体,分析抗性突变体对咯菌腈的抗药性、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经紫外照射5 min,获得17株抗咯菌腈突变体,其对咯菌腈的EC50为72.78~290.09 μg/mL,是亲本菌株的4 000~17 000倍;抗性突变频率为1.7×10-6,可稳定遗传;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最适pH均为8,与亲本菌株相同;菌落生长速度低于亲本菌株;在含有0.9 mmol/L NaCl的PDA培养基中培养的菌落形态与不含NaCl的PDA培养基中的相比,亲本菌株和4号抗性菌株色素沉积减少,而1号和16号抗性菌株色素沉积增加。推测禾谷镰刀菌对咯菌腈存在中等或高等的室内抗药性风险。室内抗药性测定表明抗性突变体对咯菌腈和苯醚甲环唑均产生了抗性。【期刊名称】植物保护 【年(卷),期】2016(042)004 【总页数】6 【关键词】咯菌腈; 禾谷镰刀菌; 交互抗性 玉米茎腐病(corn stalk rot)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3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到80%。它不仅造成玉米早衰、茎秆倒伏,而且其病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危害人畜健康,是玉米生产上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1-2]。该病害病原较为复杂,主要由镰刀菌(Fusarium spp.)、腐霉(Pythium spp.)和赤霉(Gibberella spp.)等多种病菌单一或复合侵染发生[3]。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1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引言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探索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挂图。 (2)自制的细菌和真菌菌落培养基。 (3)投影片,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 2.学生准备:(1)查阅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 (4)准备一些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的食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有花,有草,有树,还有各种动物。 教师:好,那么,大家可曾想过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存在另一类生物吗?下面就分组观察各组准备的实物,

然后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实物(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讨论。 教师:你们谈一谈观察结果。 学生:桔子上长了绿毛,馒头长有绿毛,也有黄黑斑。 学生:牛奶闻着发酸了,但看不到什么东西。 学生: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也有绿色斑点。 教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学习本章讲述的知识——分布广泛的真菌和细菌。 (提醒学生用塑料袋把实物放好,并洗干净手) [收集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学生:细菌和真菌分布得特别广泛,无论是空气中、土壤中、水里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它们。 学生: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在深海的火山口中还发现了古细菌。 教师:你们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是的,细菌和真菌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了。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大型真菌除外)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其实,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下面你们认真观察菌落图片和老师培养的菌落实物,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思考,选出每组回答较全面的同学作小组发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出示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教师培养的菌落实物) 教师:刚才我们评出了最佳小组,请这个小组派代表总结两种菌落的特点。 学生:细菌菌落比较小,呈白色,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学生:真菌菌落较大,颜色呈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形态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全面,那么,你们能不能结合日常所见,举一些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例子呢?(学生活动) 热烈讨论,思考,积极踊跃回答。 学生:我家在夏天做的肉汤放久了,在肉汤表面就会出现一片一片的白色,绿色斑点。 学生:我家平房放的皮鞋,在夏天的时候容易长绿毛。 学生:吃不了的馒头、面包放久了,就会长些白色、黑色或绿色斑点。 学生:水果放久了就会腐烂。 教师:你们举得例子太好了,说明你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确实这些都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在你们查找的资料中,有没有关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呢? 如果有,大家不妨互相交流,共同增长见识。 学生:19世纪的欧洲,肺结核病十分猖獗,每7个人里就有1人被它夺去生命。科赫为了找到肺结核的病因,日夜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致病的结核杆菌。通过动物实验,他证明结核杆菌能通过空气传播,使人患肺结核。 学生:将结核杆菌放入土壤,它会被杀灭。土壤里有约10万种微生物,是谁杀死了结核杆菌?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不厌其烦地将土壤里的微生物一一进行培养试验,终于在实验到10000多种微生物时,找到了杀灭结核杆菌的菌,提炼出链霉素,为医学工程作出了杰出贡献。 学生:1928年,英国圣玛丽学院的讲师弗莱明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基里长出了霉花。奇怪的是,霉花周围的葡萄球菌不见了,难道是霉菌杀灭了葡萄球菌?他试着将霉菌用水稀释后,滴进其他细菌培养基里,结果,霉菌又杀死了其他病菌。弗莱明喜出望外,将这种霉菌分泌出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在战争中救治了许多伤员,于是,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一起,被誉为第二次大战时期的三大发现。 学生:1855年,法国里尔的酒厂常为美味啤酒变酸而苦恼,就去请教里尔大学教授巴斯德。巴斯德在显微镜下发现,啤酒变酸是酒里的乳酸杆菌捣乱。于是,他用加热的方法杀死乳酸杆菌,保证啤酒不变酸。他成为发明消毒法的第一人。后来。巴斯德又发现了使蚕生病的致病细菌,成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 教师:太棒了,我没想到你们知道这么多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内参基因

何为内参基因 1、我记得常用的就是[color=magenta]GAPDH[/color](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actin,至于什么是内参,可以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要比较两个不一样大的西瓜的含糖量,不好直接比较,那就找他们都有的东西来比较,就拿西瓜子嘛,假设西瓜子是均匀分布的,而且随着西瓜的变大,糖分的增多,西瓜子也变多,那么这个西瓜子就可以作为内参了! 不知比方准确否,请高手指教,共同进步! 2、内参基因一般会选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基本代谢活动所必须的基因,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如:GAPDH、Actin、18S rRNA等 3、内参基因,表达稳定,通常用的有GAPDH,beta-actin,18s rRNA等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其作用是校正上样量、上样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借助检测每个样品内参的量就可以用于校正上样误差,这样半定量的结果才更为可信。 一般要选择一个在处理因素作用的条件下不会发生表达改变的基因作内参。 4、半定量RT-PCR和qPCR都需要内参,简单的说内参就是在你的那个培养条件下恒定表达的某个基因。做内参就是以内参引物PCR扩增该内参基因,看在你选定的几个时间点是不是都恒定表达,如果恒定才能说明你做PCR选的RNA(一部发RT-PCR)或cDNA(两步法RT-PCR)的量是等量的,这样比较你的目的基因的丰度才有意义。 内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内参基因有时会受到影响。 量PCR问题--绝对定量与相对定量有什么区别? 绝对定量的目的是测定目的基因在样本中的分子数目,即通常所说的拷贝数。相对定量的目的是测定目的基因在两个或多个样本中的含量的相对比例,而不需要知道它们在每个样本中的拷贝数。举例来说,如果研究项目中包括处理过的和未经处理的对照样本,通常可以将未经处理的样本指定为基准,规定其目的基因浓度为100%,将经处理的样本的定量结果除以对照样品的定量结果,就可以计算各个处理样本的基因含量相对于未处理样品的百分比。 绝对定量实验必须使用已知拷贝数的绝对标准品,必须做标准曲线。相对定量可以做标准曲线,也可以不做标准曲线。 相对定量实验有两种方法:标准曲线法和CT值比较法。如果使用标准曲线法,可以使用绝对标准品,也可以使用相对标准品,而且相对标准品在实验操作上更为简便易行。相对标准品是只知道样品中DNA或RNA的稀释比例而不需要知道其分子数目的标准品,典型的做法是将一个已知pg数的样品做一系列梯度稀释。 CT值比较法是利用CT值与起始DNA浓度的对数成反比的数学关系,来计算不同样本之间的相对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 绝对定量的数据易于理解,但是绝对标准品的制备和测定其DNA含量比较困难。有许多商业性的标准品试剂盒供选购,可以解决这种困难。相对定量的标准品容易在实验室里自己制备,但是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对实验数据的解释有一定难度。

镰刀菌

镰刀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作者 摘要:镰刀菌属于霉菌中的一种菌种,镰刀菌不仅在食品、医学、生物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镰刀菌在生物脱除氮氧化物,生物降解酚类化合物、氰化物,吸收、蓄积、降解多环芳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镰刀菌;生物处理;环境保护 Abstract: Fusarium belonging to the mold of a species of Fusarium, not only in the food, medicine, biological prot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particular the Fusarium in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biodegrad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cyanides, absorption, accumu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pointed out its '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氮氧化物、氰化物、苯酚、多环芳烃等,因此,对这些污染物的降解、去除,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由于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生物去除法能够有效的降解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氰化物等污染物,具有成本低、选择性好、高效、无二次污染物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镰刀菌对废水中无机氰化物的去除能力达90%以上。 1.镰刀菌 镰刀菌属隶属半知菌纲,由于它产生的分生孢子呈长柱状或稍弯曲像镰刀而得名。镰刀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圆形、平坦、绒毛状。颜色有白色、粉红、红、紫和黄等。有些种类的颜色为水溶性的,可溶于培养基中。镰刀菌是真菌中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种属,在环境中分布极为广泛,甚至存在于严寒的南北极和干燥炎热的沙漠中,易培养,对营养物质要求不高,且抗毒性强。 镰刀菌属中有许多对经济作物有害的种,例如,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能引起油桐枯萎病;串珠、尖孢、木贼、黄色等镰刀菌能引起小麦赤霉病,而且,镰刀菌还能产生镰刀霉毒素,对人畜及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测试卷+答案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写入上面表格对应题号中,50分) 1.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2.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 抑制细菌繁殖 B. 不让营养流失 C. 防止水分蒸发 D. 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 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木耳 B.酵母菌 C.青霉菌 D.曲霉 4.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都具有()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成形的细胞核 D. 叶绿体 5. 把洋葱表皮细胞与细菌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 A. 细菌的细胞小 B. 细菌细胞形状有多种 C. 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细菌的细胞中缺少DNA 6. 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A. 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 B. 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 细菌不需要呼吸 7.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水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球菌 B。杆菌 C。螺旋菌 D。芽孢 8. 在发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 A. 芽孢 B. 孢子 C. 孢子印 D. 菌落 9. 人们食用的蘑菇、医用的灵芝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0. 细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

11.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 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2. 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A. 霉菌 B. 大肠杆菌 C. 乳酸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13.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方法是() A. 看菌落的颜色 B. 看菌落的形态 C. 看菌落的体积 D. 看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 1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正确的是() A.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 B.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 C.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 30℃恒温箱 D. 配制培养基→接种→ 30℃恒温箱→观察 15.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 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 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16.下面哪个环境中不容易有细菌或真菌生长() A. 冰箱内 B. 餐桌上 C. 沸腾的水中 D. 水果皮上17.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 A. 水和营养物质 B. 适宜的温度 C. 一定的生存空间 D. 以上都是 18. 下面关于真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些真菌会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 真菌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C. 青霉和曲霉是由许多菌丝构成的 D. 真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19.一般在什么环境下容易采集到蘑菇() A. 干燥的沙漠中 B. 江河湖海的水中 C. 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 D. 农田或菜地里 20.橘子皮上通常生长的霉菌是() A. 酵母菌 B. 黄曲霉 C. 黑曲霉 D. 青霉21.下面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B. 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菌都能使人致病 D. 细菌靠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内参基因的概念和作用.doc

内参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 ,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 ,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其作用是校正上样量、上样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误差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借助检测每个样品内参的量就可以用于校正上样误差 ,这样半定量的结果才更为可信。一般要选择一个在处理因素作用的条件下不会发生表达改变的基因作内参。 在进行基因研究的过程中,实时反转录 PCR也和传统的mRNA定量方法如 Northern b lot技术等一样, 要求使用参照基因以校正转录效率和 cDNA用量, 弥补制备过程中样本纯度和浓度的差别, 使不同样本之间目的基因的比较成为可能,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大多数分析方法中这些差别可通过与内参照比较处理消除。最普通的内参照是内源性参照基因,也叫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生物体各类细胞中都表达 ,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是为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而时刻都在表达的基因。

管家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 ,或变化很小。它的表达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而不受其他机制调节。管家基因高度保守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持续表达 ,因此管家基因常被用于分子技术--多位点基因分析。 内参基因通常是各种看家基因 ,在细胞内组成稳定性表达 ,有助于保持细胞的功能。理想的内参基因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 不存在假基因(Pseudogene) ,以避免基因 DNA的扩增; 2,高度或中度表达 ,排除低表达; 3,稳定表达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如正常细胞和癌细胞) ,而且其表达量是近似的 ,无显着性差别; 4,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是否活化无关;5, 其稳定的表达水平与目标基因相似;6, 不受任何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如不受任何实验处理措施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常用内参基因均存在缺陷 ,在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细胞增殖和器官发育的不同阶段体外培养各种实验条件等情况下它们的表达量通常变异较大。正确的选择内参基因, 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研究的细胞或组织, 不同的试验需要寻找

(八年级生物教案)《真菌》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4、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cai:介绍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引出位于中央大街上的饭店吴氏涮蘑坊”进 而引导学生回想生活,引入蘑菇,导入真菌课题。 欣赏中央大街美景 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哈尔滨的美景,并巧妙的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 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将学生对真菌感兴趣的问题录入电脑展示在大屏幕上。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内参基因的概念

内参即是内部参照,它们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 来做参照物。其作用是校正上样量、上样过程中存在的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借助检测每 个样品内参的量就可以用于校正上样误差,这样半定量的结果才更为可信。一般要选择一个在处理因素 作用的条件下不会发生表达改变的基因作内参。 在进行基因研究的过程中,实时反转录 PCR也和传统的mRNA定量方法如 Northern b lot技术等一样, 要求使用参照基因以校正转录效率和 cDNA用量, 弥补制备过程中样本纯度和浓度的差别, 使不同样本之间目的基因的比较成为可能,以期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大多数分析方法中这些差别可通过与内 参照比较处理消除。最普通的内参照是内源性参照基因,也叫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生物体各类细胞中都表达,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 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是 为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而时刻都在表达的基因。 管家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 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它的表达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不受其他机制 调节。管家基因高度保守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持续表达,因此管家基因常被用于分子技术--多位点基因分析。 内参基因通常是各种看家基因,在细胞内组成稳定性表达,有助于保持细胞的功能。理想的内参基 因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 不存在假基因(Pseudogene),以避免基因 DNA的扩增; 2,高度或中度表达, 排除低表达; 3,稳定表达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如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而且其表达量是近似的,无 显着性差别; 4,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是否活化无关;5, 其稳定的表达水平与目标基因相似;6, 不受任何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如不受任何实验处理措施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常用内参基因均存在缺陷,在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细胞增殖和器官发 育的不同阶段体外培养各种实验条件等情况下它们的表达量通常变异较大。正确的选择内参基因, 很大程度上依赖所研究的细胞或组织, 不同的试验需要寻找适合各自试验体系的特异性稳定表达的内参基 因。然而,合适内参基因的选择,需要在各种类型的细胞或组织和各种试验条件下进行比较选择。理想的内参基因应在各种试验条件下,各种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中均恒定表达,而且其表达量是近似的,无显着性差别。另外要求不存在假基因以避免基因组的扩增。 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GAPDH 、β- actin(BETA-actin) 、18sRNA、28sRNA 、B2M、ACTB、SDHA、HPRT1、ARBP内参基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