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_伍先禄

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_伍先禄

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_伍先禄
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_伍先禄

2011年6期(总第72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JOURNALOFHUN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No.6.2011GeneralNo.72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伍先禄,男,湖南永州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副主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中西伦理思想对比,

跨文化交际学。·文史研究·

论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及对策

伍先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会产生诸如群己、义利和情理等伦理关系的冲突。交际主体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对交际双方的伦理价值观均有所了解,然后从自己的交际目的出发选择合适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才能在对外交流中处于主动地位并达到对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伦理价值;跨文化交际;地球伦理;黄金准则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1)06-0102-05“文化”有着不同的含义。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e )曾对“文化”下过一个普遍被学术界认为是经典的定义。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由于不同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始终存在屏障。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交际失误现象屡见不鲜。而在这些碰撞中,因为价值观的对立造成的往往很严重,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作为价值观重要组成的伦理价值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人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伦理这样一个新概念,认为跨文化交际伦理是当今一体多元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实现成功交际的基础与保障。[1]

我们必须在承认民族伦理差异性的同时,探索能够体现整体人性的普适伦理,用以指导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一、伦理价值和跨文化交际

交际离不开伦理。“交际”或“交流”(communi-caton ),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交际”不仅是行为,它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是人为了获取信息而采取的手段,而且也

是人之为“人”的目的本身。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人便

是用二人关系来界定“交流”

的。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

是人的道德理想,而人际交往中的“礼”正是践行“仁”的途径。伦理价值是判别

一个人言行对与错、善与恶的标准。“伦”的本意是辈、类的意思,实际上是指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是指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当我们对交际行为进行对与错的评价时,当我们对交际对方的交际目的进行善与恶的解读时,

这时的交际问题实际上已是一个伦理的问题。一个具有伦理道德的人才是受人欢迎的交际对象。交际主体如果

感到对方在伦理价值上与自己相差很大,是很难与之有深入的交流的。中国文化里的“道不同,不相与

谋”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可见,伦理道德对于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伦理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2]P201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严格地遵守各自社会的风俗习惯,都是某一社会

价值观(包括伦理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不同社会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很可能造成

2

01

跨文化交际的不同伦理价值的冲突。

二、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伦理价值冲突案例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形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处在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反差。就伦理价值而言,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道德本位、价值取向、文化精神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了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文化冲突。为了清楚地说明这方面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几个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价值冲突案例并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伦理价值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群己关系的冲突

冲突案例:谁为岳母承担医疗费?

《美国价值观》一书的作者朱永涛记述了他在美国耳闻目睹的一件事。一个美国人与中国女孩结婚有了小孩后,丈母娘应邀去美国给他们照看孩子。有一次,老太太突然患重病送进医院急救。美国住院费用非常昂贵,更何况老太太没有买医疗保险。当老太太生命垂危之际,医生说必须马上给她动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丈夫小声对妻子说:“我们可承担不起她的医疗费。”妻子听了又惊又气,当即火冒三丈。[3]P6

这则案例实际上体现了中美文化在群己伦理关系上的冲突。中国传统的交往伦理是“家庭本位”的。伦理的“伦”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为“人群相待相倚之生活关系”。[4]P21“伦”的文化特性在于其群体性和血缘性。在中国,人际交往具有相互性和差等性。儒家伦理思想主张“爱有差等”。这就是为君须仁、为父须慈、为臣须忠、为子须孝的道理。在上述案例中,这位中国妻子认为父母病危,儿女有责任千方百计买药求医,即使作出重大牺牲也在所不惜,这是儿女应有的孝心。她对丈夫的行为在气愤之余又大为不解。因此,她对丈夫说,即使把自己卖掉也要救母亲一命。

西方文化中的交往伦理则是“个人本位”的。西方人强调个人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价值,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伦理观源于古希腊。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将个体及其主观价值作为一切事物的价值标准。亚里斯多德指出,一个人的最高善在于自我实现。伊壁鸠鲁则认为“获得相对于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安全的任何手段都是自然的善”。[5]P38美国的思想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谈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逐渐意识到人的个体拥有强大的自主权,它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由、文明的国度。”[6]P177从这样的理念出发,自然形成了交往关系中的“个人本位”伦理价值观。上述案例中的美国丈夫对妻子的气愤也是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儿女与父母的关系是各自独立的,因此,岳母娘生病住院,负担医疗费的应是岳父而不是它的女儿,更不应该是女婿。

2.义利关系的冲突

冲突案例:这个美国人够不够义气?

张先生的美国生意伙伴史密斯先生来中国与他谈生意。张先生为史密斯的中国之行做了精心的安排,史密斯先生在中国的几天时间里玩得很开心,双方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在离开中国时,史密斯热情地邀请张先生去美国考察。张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过了一段时间后,张先生去了美国。他的美国朋友史密斯接待了他,并请他在家中吃了一餐饭。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史密斯并没有为他的中国朋友做任何安排。张先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觉得史密斯有点不够义气。

这个案例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义利观。所谓“义”,按照孔子的观点,是“事之宜”,即是“事物的恰当性”,或者说,它指每个人面对他人及社会应遵循的起码的道德规范。“义”是符合道德的,而“不义”,就是不道德的。道德是人所独有的,所以“义”应归为社会属性。“利”即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利”是为人的本能服务的,因此应划为生物属性。“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一般来说,中国人重义轻利。儒家思想把“义”与“利”当作善与恶对立起来,认为人应该重义轻利,重“义”则为善,重“利”则为恶。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思想不仅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应该保持谦和与礼让,同时还强调个体应以他人或集体利益为重,发生矛盾时不要因“蝇头小利”而抛弃人生大“义”,尤其是在民族国家遭受屈辱时,应以民族气节为重,要敢于舍生取义,以“忠”、“孝”为重。儒家主张的“君子当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已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之中。“以德服人”、“王道”、“以德化民”等思想成为中国历代君王治理江山社稷的千古名训。

与中国不同,在义利观上,西方哲学偏重于个人的利益,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伊壁鸠鲁强调人的自由,同时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这就为西方功利主义奠定了基础。到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把个体的物质利益追求视作价

301

值观的中心和唯一的终极目标。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如果说自然世界服从运动规律,那么精神世界就不折不扣地服从利益规律。”[7]P46019世纪英国思想家边沁、穆勒首创了极具影响的功利主义理论。他们认为,衡量个体行为善与恶的唯一尺度,是看这种行为是否给行为者带来了幸福,具有功利效用的行为即为善,反之则为恶。19世纪中叶后,以重行动、重效用、重改造的开放态度而倡导的实用精神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兴起。实用主义者提出真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真理被赋予了个人功利的性质。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们信仰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3.情理关系的冲突

冲突案例:导师为什么不给他面子?

留学生焦林在图书馆值班。有一天图书馆关门后,他的一个中国朋友匆忙跑过来要他帮忙开门拿一本拉在里面的笔记本,他照做了,虽然这样做有违图书馆的规定。他的美国导师见此情景,却狠狠地批评了他。他很不解,觉得导师不给他面子。

中国人的交往伦理重一个“情”字。人们常把某些不善交际的人贬称为“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关于人情的提法始于《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属于“情感型关系”。在交往中,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交往双方表现出“尊尊”、“亲亲”的其乐融融的气氛。

西方人的交往注重理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很热情地向朋友提供帮助。但是他们很少向朋友寻求帮助,而更多地依靠自己。遇到正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依赖理性而不是交情来办事。他们既不会要求朋友违反原则去帮助他们,自己对朋友也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如果朋友做错了什么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指出。

中西不同的交往态度源于各自文化对于人性的不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认为人性本善;而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即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在规范人的行为和解决纠纷方面,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选择:中国文化考虑的顺序首先是情感、仁义、道德、友善,然后是伦理、习惯、传统,最后才是规则、法律。西方的顺序则相反,首先是规则、伦理、习惯、传统,最后才是情感、仁义、道德、友善。中国人一旦发生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人性和情感,是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于是,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感到小题大做,而是习惯于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西方人则与此不同,他们面对纠纷惯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三、应对伦理价值冲突的对策

1.摒弃民族中心主义思维,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造成跨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思维在世界各民族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伊朗人认为其境内的伊朗高原是上帝造人的地方;欧洲小国奥地利的国家广播里总会有一句这样的话:“没有奥地利就没有欧洲;没有欧洲,就没有世界。”在历史上,由于中国文化领先于世界其他文化,中国文化中心论曾一度盛行: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就因为自己位于中央,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个民族,其他国家只不过是野蛮民族而已(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可是,这种观念造成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和落后。

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普遍存在鄙视与否认的态度,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鄙视中国文化的价值。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维柯(1668—1744年)以其所创立的“新科学”、“新原理”“体面”地否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维科在其“新科学”哲学体系中提出“人是天意的手段”。二是制造中国文化停滞的现象。三是贬低儒家伦理的作用。[8]德国汉学家卜松山在其著作《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中写道:中国的模式似乎对我们缺乏吸引力,因为它与西方现代的政治信念完全背道而驰。如此对立还能进行对话吗?流行的看法对此是否定的。常常听到说要对中国毫不客气的表明态度。[9]这是西方中心主义自以为是的傲慢态度的真实写照。

可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民族中心主义都是以一种自大的心态来对待他国文化,对他国文化采取的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立场,是跨文化交际之大碍。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特殊的伦理价值,但也有共同的价值和道德标准。这需要交际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国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去发掘不同文化的共性,这样才能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2.坚持辩证的观点,妥善处理冲突关系

2.1群己一体,尊重个体

个人与集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集体利益不容忽视。这不仅在中国文化里,而且在西方文化里都有论述。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

401

“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上,以使国家能治理好。”[10]斯多亚派的整体主义思想很明显,他们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理想,认为每个人都是大同世界的一员,因此,人人都应该服从整体的利益,自觉地把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当今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林肯和肯尼迪都说过的一个话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强调集体不应该忽视个体的存在。然而,在有些中国人的内心中却存在忽视个人利益的伦理价值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中,人是目的、个性自由和道德的自愿原则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11]P523

尊重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伦理观既是尊重他国文化的需要,也是学习他国文化的需要。个人主义伦理价值观固然有其天然的缺陷和不足,如对他人和集体利益的忽视,但也有可取的地方,如:尊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平等,尊重个人选择和权利,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珍惜时间,有个人主见,等等。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尤为重要的。

2.2义利兼顾,正视利益

人们常说“中国人是义字当先,西方人则是利字当先”,这种说法并非否认中国人讲利,西方人也讲义。利义关系说到底就是对己和对人的关系。在当今中国,人们对利益的追逐丝毫不亚于西方人,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很多“见利忘义”的例子。相反,在西方,有像世界首富皮尔·盖茨这样把大量的钱捐献给慈善机构的富人。但从总的价值观来说,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义利观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牺牲我一个,幸福万家人”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人。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则是不辞艰辛,自我奋斗而终于在个人的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

在处理“义”和“利”的矛盾关系上,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是利义兼顾。中国人对“唯利是图”的批评不应妨碍我们学习西方人讲究利益的一些优点。如: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惜时如金,讲究效率。

2.3重情讲理,法德并重

中国传统伦理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人的自觉性能在社会活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倚重情感,主张德治而排斥法治。而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对他人有一种合理的不信任,因而主张法治而排斥德治。但在如今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看到两者的片面性。在处理中西跨文化的矛盾关系时,我们应该重情讲理,既体现我们礼仪之邦的修养,又注重原则和理性。在对外交流中学习西方的优点,重视伦理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3.坚持黄金准则,谋求和谐共处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也具有普遍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多样性是基础,寻求普遍性则是关键。普遍性往往包含不同的文化的共同点,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不同文化具有相同或相似点,黄金准则就是如此。

所谓黄金准则就是围绕准则,它要求我们按照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这一道德指南的基础在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尽管在某些特定场合中,人们可能不喜欢自己以及自身的行为,但在内心深处却希望获得好的结果。在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关于黄金准则的说法。[12]P285-286

表1不同文化关于黄金准则的观念

文化类别关于黄金准则的观念来源佛教

“如果自身会受到伤害,就不要

以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

《法集要颂经》

5:8

基督教

“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你就应

该怎样对待别人。”

《马太福音》,

7:12

儒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5:23

印度教

这是一种责任:如果同样的做

法会让你感到痛苦,就不要去

施加给别人。”

《摩诃婆罗多》,

5:1517

伊斯兰教

“只有把对兄弟的关怀等同于

对自身的关怀时,你才是一个

真正的信仰者。”

《可兰经附经》犹太教

“不要把你所厌恶的东西施加

给你的同胞。这是法规,而其

他的都是注释而已。”

《犹太法典》4.倡导全球伦理

“全球伦理”(global ethic)是国际著名天主教学者、德国杜宾根大学神学教授孔·汉思(Hans Kung)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没有一个全球伦理,一个虽然存在着教义差异的地球伦理,就不会有一个新的世界秩序。”[13]

1997年世界宗教会议通过《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在回顾了世界上各种人为的冲突灾难之后指出,如果没有一种全球伦理,便不可能有更好的全球秩序。《宣言》从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全人类都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以耶稣的名言“你

501

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理论支持。《宣言》又针对当代世界的状况,表述了四项“不可取消的规则”:1、珍重生命———致力于非暴力与敬重生命的文化;2、正直公平———致力于团结与公平的经济秩序;

3、言行诚实———致力于宽容的文化与诚实的生活;

4、相敬互爱———致力于男女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来自世界各种不同宗教的“宣言”签署者们承诺:要献身于共同的全球伦理,更好的相互理解,以及有益于社会的、有助于和平的、对地球友好的生活方式。最后,《宣言》呼吁所有的人,不论是男是女,信教还是不信教的人们一起努力,以实践这种生活方式,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全球伦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国内的学者如万俊人、高扬先等对全球伦理都持赞成态度。万俊人认为全球伦理问题的提出,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判断: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深刻的道德危机,其危机之深已使得现有的各种伦理观念————无论是西方现代性的还是东方传统的,也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无法单独满足现时代的道德文化需要,所以全球伦理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一个时代性课题,在一种真正的“世界性视景”或多元文明或文化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寻求现代人类的道德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某种现代的普世伦理是可能的。不仅从中西伦理思想的相异之处看全球伦理的建构是可能的,而且从中西伦理思想的相同方面来看,全球伦理的建构也是可能的。[14]P84-89综上所述,伦理价值是影响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交际主体,尤其是来自中国文化背景的交际主体,应该熟悉中西文化里的伦理价值的差异性,并能对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群己、义利和情理等伦理关系的冲突有所预见。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掌握交际的主动权,并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威.伦理维度: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未来前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障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朱永涛.美国价值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周辅成.中西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林语堂.美国的智慧[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张瑞涛.论西方中心主义者认识中国文化的误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卜松山.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M].北京:中国书局出版社,2000.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布拉德福德·霍尔.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3]孔·汉思.世界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J].基督教学刊2000,(4).

[14]曾黎.中西伦理思想之异同与全球伦理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王习贤

601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完整版)中西文化的冲突

中西文化的冲突 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从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到思维方式,都有区别。 一、失败的交际 某留学生初到美国,不久被朋友请去参加一个party,他准时到达,但却发现许多人都姗姗来迟,穿得也很随便。在聚会上,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朋友马克,于是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去恋恋,就走开了,这位留学生非常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一两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以后,他借故离开,回到家,他还是很饿,不得不煮些方便面嘱。他决心以后再也不去参加这类聚会了。(可附外教在中国之二三事) 二、习俗的差异 有一年,荷兰有位贵宾到中国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得笔直,在门口迎接她,她看到这些感觉很不舒服。接着参观幼儿园的教室,进去后。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都背着手,面部表情十分严肃。她很快结束了参观。回国后,她请我到她家里看她拍的参观幼儿园的幻灯片,说这是这次访问感到最不舒服的事,下着雨,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是这样端正地坐着,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那才像幼儿园。我想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做到秩序井然,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这才是有礼貌的文明表现。而就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美国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站立和坐着的姿势显然与我国师生不同。我们参观他们的小学,常常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太随便、缺乏纪律,东倒西歪,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老师管教不严。英美人参观我们的学校,又会认为中国教师对学生管得太死,学生没有什么自由。这里既牵涉到教育思想,又与文化背景有关。我们强调集体、纪律、合作,他们强调个人、自由、发展自我。在大学的课堂上,美国教师有时候坐在讲桌边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这在我们看来有些合体统,但美国教师的想法是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的气氛。 英美人一般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间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则更是大忌,而且被认为是极不礼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_解读_喜福会_中的母女关系

3 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 ,还不得不忍痛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 文 ( 母 寓 , 性 [ 1相 [ 2长 , ,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李雪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 :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 ,集中展现了华裔 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以及最终相 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 ,揭示了血浓 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文化 ;冲突 ;融合 中图分类号 : I10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辱 ,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 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 ,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 ,连年灾害迫 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 ,跃居美国畅销书的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 ,名为少奶 榜首长达 9个月之久 ,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 25种奶 ,实则童养媳 ,受尽各种侮辱 ,最终凭借自己的智 文字 ,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 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 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 (母女关系)主题。极大伤害 ,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 ,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 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 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出绝境 ,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 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活。这 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 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 ,乡之后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 ,不得不隐藏在原有 从个人的记忆出发 ,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 ,将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 我经历放大 ,将家庭矛盾、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 ;同样也是受 的层面 ,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 言化 ,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树立了近自己的女儿们 ,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 ,成 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 ,对于母亲的管束 ,女 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 ,在这个种族、阶 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 ,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 向另一个家庭”。]5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互认同的悲喜剧。 流坐庄 ,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于美国 ,真如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战当初“逃离”旧中国 ,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 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 [ 1 ]1 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 ,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 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 ,寄人篱下受尽羞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 ,吃美国食品 ,穿美国衣服 , 作者简介 :李雪峰 (1984 - ) ,女 ,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55?

从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三.碰撞与融合 3.1碰撞 3.1.1 语言碰撞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和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中美之间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从而产生了语言碰撞。 在《孙子从美国来》中,老杨头说的是中国方言,即使在美国学汉语学的很好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沟通中仍有许多障碍。如:老杨头跟布鲁克斯说:“你长的跟小鬼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甚是不解,反问老杨:“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跨文化交流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果缺乏对目标语言的真正了解,仍不能成功的交流。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经常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思。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在教训孙子时,学了一句中国式的英语,dogsun(狗日的),这也反映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对学习中国戏曲和美国童谣,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从一方面反映了

文化的碰撞。 语言的本身除外,语言的沟通方式也有巨大碰撞。中国人在沟通是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委婉而不失礼节。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而美国人往往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开门见山。当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头翻自己的书包时,马上就说:“不许动!那是我的!”。吃饭时,也明确要求,“我要吃汉堡,我要喝牛奶”。这说明,美国人从小就学会直接提出自己要求和想法,个体注意的观念也从孩童时代就也深入他们的脑海。而中国人处于同样的状况,往往采用间接的方式。文化站长请求老杨头重出山门,振兴华县的皮影事业。老杨头总是避之不谈,要不转移话题要么溜之大吉。这体现了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更多的是从集体注意出发考虑。中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碰撞。沟通方式差异的碰撞。 3.1.2 饮食文化的碰撞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很大的碰撞。无论是从饮食方式还是饮食观念以及饮食菜肴上来讲,这些碰撞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饮食更注重艺术性,比较看重感官的感受,注重口味、形态、享受饮食的美性。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老杨在吃油泼面时,手里纂着一颗蒜,蒜是一种口味中的食品。而布鲁克斯却要喝牛奶,吃鸡蛋,吃方便面和汉堡。影片中多次提到喝牛奶身体壮,长的白净。这间接说明美国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性。相比美国而言,中国饮食对美味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 融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编者按:本期专访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荣誉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前文化参赞、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专家张祖望先生,请他谈谈多年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酒店业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感悟。下面是他谈话的笔录。)关于中、西方文化在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充分阐述的话是可以足足写一本书的,今天我只能信手拈来,随意地就我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为一名顾客或者说是一名VIP客人在一些高星级酒店里遇到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从中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异同作一点分析,以期与业内同仁们共同探讨。 维系与顾客的关系(1、2) 一:职业平等观(5组织内部个性化管理) 在西方,平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文思想,可是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官本位”的观念还常常在某些地方处于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也给服务行业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 多年前,有一次我“打的”去上海某个外资五星级酒店,给我开门的却是那家酒店的外籍总经理。我感到很惊讶,但是那位总经理告诉我说,在他们酒店集团里有一个制度,每年各酒店总经理都要有半天的时间到酒店最低层的岗位上体验工作。各部门高层经理也要每月有一天在他所管辖的部门的最基层的岗位上工作,这主要是为加强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交流和融合。体验普通员工的辛劳心态与工作中的问题。 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说,这是西方职业人格平等的表现。同时我也想过,如果我们的国资酒店的高管人员对部属员工更多一点平等,更多一点人格上的尊重,不仅在观念上也在制度上有所体现,这无异会给酒店的形象与效益带来良性后果。 二:理解非主流客人的需求(2个性服务) 在酒店,总会有主流客人和非主流客人之分,如何在满足主流客人的同时也能同样关注非主流客人的需求这是酒店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久前,我在日内瓦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在我出差欧美国家的时候,总习惯于一到房间就打电话到客房部要热水器,因为西方人不喝热水,而中国人却要沏茶等用。可是这次我放下电话后等了十五分钟还没送来,于是再打电话催问,对方却说“对不起,我忘了”。当然,之后他们很快就送来了,尽管送得迟了些,我照样还是给了小费,但这件事使我不快,我想:怎么能对客人的嘱咐说“忘了”,如果在中国的五星级酒店,即使是真的忘了,也不会“实话实说”,而是会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们马上送来”。这里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正确对待非主流客人的各种需求,我

中西文化的冲突

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从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到思维方式,都有区别。 一、失败的交际 某留学生初到美国,不久被朋友请去参加一个party,他准时到达,但却发现许多人都姗姗来迟,穿得也很随便。在聚会上,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朋友马克,于是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去恋恋,就走开了,这位留学生非常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一两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以后,他借故离开,回到家,他还是很饿,不得不煮些方便面嘱。他决心以后再也不去参加这类聚会了。(可附外教在中国之二三事) 二、习俗的差异 有一年,荷兰有位贵宾到中国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得笔直,在门口迎接她,她看到这些感觉很不舒服。接着参观幼儿园的教室,进去后。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都背着手,面部表情十分严肃。她很快结束了参观。回国后,她请我到她家里看她拍的参观幼儿园的幻灯片,说这是这次访问感到最不舒服的事,下着雨,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是这样端正地坐着,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那才像幼儿园。我想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做到秩序井然,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这才是有礼貌的文明表现。而就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美国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站立和坐着的姿势显然与我国师生不同。我们参观他们的小学,常常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太随便、缺乏纪律,东倒西歪,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老师管教不严。英美人参观我们的学校,又会认为中国教师对学生管得太死,学生没有什么自由。这里既牵涉到教育思想,又与文化背景有关。我们强调集体、纪律、合作,他们强调个人、自由、发展自我。在大学的课堂上,美国教师有时候坐在讲桌边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这在我们看来有些合体统,但美国教师的想法是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的气氛。 英美人一般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间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则更是大忌,而且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所以有些西方游客在我国一些售票处前看到拥挤的情形,常常显得不知所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西文化碰撞对青少年的影响

“文化”一词从西方翻译而来,但中国古代就有“人文化成”[1] 之语。文化人类学派的鼻祖泰勒(R.B.Tylot)曾对文化下过至今仍被认为权威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凡欲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2]。但“不同民族、社区及社会集团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与取向”[3]。中西文化即属于两种典型的不同特质的文化,正因其“不同”,在传播、接触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碰撞和冲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中国之文化必将随着民族之崛起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文化也将随着交往的频繁无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一种文化决不仅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时期的那一大堆东西,其中必然还蕴含着一种意义或精神,这种无形的存在便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一个民族成为统一而不破灭的群体所必需的内在纽带。”[4] 可见文化对民族、人群的影响至巨。上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国社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于是中西文化间无穷复杂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5] 当下的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崛起,就不能不从其历史的、民族的、情感的等多种“无穷复杂”的因素中理出头绪来,科学而冷静地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及其影响。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如何引导青少年以“我”为主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本文从人生价值观、国家民族观、义利观、情爱观、物质生活观、网络文化观等几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碰撞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一,对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中西文化冲突和影响的深层根源,它决定并影响着青少年的其他观念。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强调集体利益,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倡导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体的利益以维护集体的利益,属于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群体至上,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倡导志存高远,无私奉献,追求的是至善至美。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政体中则浸透着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6] 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从总体上看,“人生理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的统一。”[7] 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中国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三大基本变化: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8] 这种由集体本位价值观向个体本位价值观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青少年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内在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忽视个体价值的修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集体始终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置得当,将会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如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极易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如若不择手段地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则不仅会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行为在一些青少年中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第二,对国家民族观的影响。钱穆认为,文化本身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一种文化在其整个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历史赋予它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他把此称为中国文化之“民族精神”或“历史传统”[9]。为此,我们在研究中西文化碰撞时不能不关注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从我国传统的国家民族观来看,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整体观念——主张国家的团结与统一,反对分裂,整体至上;二是和谐观念——谋求国家、民族内部的和谐以及与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爱好和平,鄙视侵略,反对战争,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少年是爱国的,“有着

2020届二轮复习 主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学案(浙江专用)

主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主干链接]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地位、特点及特征。 (3)近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当代儒学的现代价值。 (4)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5)近代中国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新思潮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等)。 (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拓展延伸] 1.儒学思想古今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1)儒家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儒家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及广泛的认同。 (3)儒家逐渐现代化的原因 ①儒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儒家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2.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整体认识 (1)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四大特点 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与启蒙相结合。 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经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程。 ④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且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西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文化: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汉字文化系统里“文化”概念,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日用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分类有以下四种,成果论,能力论,精神论,行为模型论。中国学者的文化概念大致上都超不出我们所归纳的四大类观点。“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传习的结果。但是作为“文化”的本质,它有着两个显著的品格,即整体性和历史性。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謇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箕子朝鲜:史料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濊人结合而成。中外史学家对箕子王朝鲜之说,颇有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朝鲜的多数学者否认“箕子东来说”,少数人则认为是历史事实。韩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箕子是存在的,并要求在“国史”中加以记述。有人则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我国史学界,有些认为箕子朝鲜说“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也有人认为此说是能够成立的。 和平文化:10000年至6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河内西75公里,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文化时期。除了越南外,范围还涉及老挝、泰国一部分。其打制石器与欧洲的旧石器相同,多用整块砾石或砾石片制成,器形不甚稳定,以杏仁形、盘形工具和短斧为主,另有少量刃部磨光了的长方形石斧。由于中国南部也发现了同类遗物,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从中国传播而来的。另外,同类遗物还远涉马来半岛,由此可窥见对当地的影响。 北山文化:9000~7000年(或5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时期。它已有磨制石器有的砾石上刻有粗略的人面及其他图案。陶器较为进步,葬仪也很讲究,发现有随葬品。五千年前蜀越已经有了共同的文化,在和平、北山两地发现的石器和巴蜀所发现的相比较,新石器时代前期,蜀、越几乎完全相同。新石器时代后期,虽然稍有差别,亦只带地方色彩而已,中国古代中越交通。 东山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越南迎来了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年代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受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影响。今清化省东山村出土的汉文化遗物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铜器相仿佛。 赵佗(南越王):南海尉任嚣在临死前召见部下龙川令赵佗,向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割据自立,于是赵佗代行南海尉。秦灭,赵佗即进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断绝与内地的联系,并且通过法律手段诛杀秦所设置的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徐福: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也有说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说。 遣隋使: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喜福会》——母女纠葛中的文化碰撞 在这一书中,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一直着重描写的一对矛盾。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到最终还是融合到了一起。母亲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和代表。但是女儿们是出生在美国的新女性,总有新思想,所以母女之间即使是有亲情的纽带进行维系,但是她们之间仍然存在代沟,仍然充满着矛盾。母女双方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式的价值观念,所以她们陷入了僵局——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她们施加了许多的影响,以“这都是为了女儿好”的心态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教育。但是女儿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冲破束缚,想要取得自我独立的权利,母女双方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这里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式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冲突。但是,当女儿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磨难的时候,母亲们都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进行开导,帮助女儿们明白自身的处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并走向了融合和和谐的道路。这四个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浓缩了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并融合的过程。女儿从母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来源和价值,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正确地找到了如何对待文化冲突的方法,即肯定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并在新环境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谭恩美女士通过艺术地描写两代人的文化冲突、融合、碰撞展现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融合的过程。 二、《吃一碗茶》——第三空间的挣扎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国贸1521班罗经纬 21号 关键词:舞蹈文化中国舞蹈西方舞蹈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人体动作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确实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它以肢体作为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保存、传递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意蕴丰厚的舞蹈文化,并伴随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产生碰撞,不断融合,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当我们论及中西方的舞蹈艺术时,首先需要了解熟悉的便是舞蹈本身。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劳动综合论”加以解释,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最基本的文化形态。而到了周代,中华乐舞文化进入第一个高峰,其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与发展,形成了身心一元论的明确的乐舞美思想。两汉之际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渐被新兴的戏曲中的舞蹈所替代。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论文

最伟大的桥梁:丝绸之路 ――浅谈丝路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作者:周爽历史2007级01班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这条道路的开辟,促使了我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相继传入中国。是我国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文化 丝绸之路的起源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0多年,由于大汉王朝西北边境长年遭受匈奴的侵扰,武帝刘彻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地处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共同夹击匈奴。张骞领命,于公元前138年,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虽路途辗转,但其不忘使命,终达成汉武帝召命联络到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就促使了张骞二次出塞。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丝绸之路便由此形成了。 它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全长约7000公里。 因为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形成于此时,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①“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②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关于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 冲突和融合的调查报告 彭应晓(会计121)张玲芳(会计121)范羽(会计121) 杜艳梅(会计122)余慧霞(会计122)陈家友(农水121) 李世超(农水121)张千(农水121)赵亮(农水121) 文章摘要: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是我国文化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价值观层面上的冲突甚至可以说更根本,更激烈。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走起中国文化困境,以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西方文化,促进文化的再生和创新是良好的解决路线。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面对社会变革的趋势,面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侵入,其影响极其深远,当前解决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问题,成为了燃眉之急。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冲突融合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了解调查 (一)解读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生活中就处处可见,比如中国建筑讲求的是对称、和谐、秩序、天人合一;西方建筑讲求的是非对称、对上帝无限超越精神的礼拜;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人伦关系、群体关系,与之相对,西方人的生活观念体现的是个人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 (二)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态——面临双重危机,余英时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双重危机:从客观方面说,危机表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遭到极大破坏;从主观方面说,中国当下的文化氛围显示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受到很大的破坏:朝代更替、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西方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从韩国要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作为自己的节日时,中国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想起了保护。所以很有必要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以及看了解的程度有多深。 (三)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 融汇百家发展自我、去除糟粕提升自我 挑战: 思想观念倍受冲击、文化认同产生困境、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四)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为主,其次还涉及社会上各职业的人。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上网查询 3.调查时间:2014年5月 4.分析办法:统计分析为主、数据结合图表呈现 5.资料收集:此次以大学生以及社会各职业者问卷调查为主,共发放问卷150

从电影中文化差异看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_872

从电影中文化差异看中西文化碰撞与融 合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物的综合表现,中西方文化无论从饮食、语言、礼仪、信仰、家庭观、价值观、道德标准、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商业行为,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电影是反映各国文化的一道窗口。由于各国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的不同,电影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还是现代文化内涵的呈现上,都展现出丰富的文化面貌。 随着世界电影的交流与发展,电影已从展现本民族文化逐渐过渡到反映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异域文化理解和认同。电影的这种文化交融是经济时代商业驱动的结果,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必然趋势。 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主张仁爱、尚贤的儒家思想为中国统治思想。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的是伦理道德,铸成了中国人平和、忍耐、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

西方文明也叫“爱琴海文明”,海洋民族的文化性格比较外向,表现为开拓进取、征服自然,铸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崇尚个性的文化特点。 电影记录着历史,反映着文化。西方电影总是把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揉进电影里,用其背后的文化来吸引观众。美国人对回归家庭的认知,在《廊桥遗梦》里有所体现;《泰坦尼克号》呈现给我们的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的真爱。中国的武打片曾占领着一定份额的国际市场。特定时期的中国电影则以外在、表层形态上的中国文化来展现自己,比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摄于1995年,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勇敢的心》,展现的是公元13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片中主角华莱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心向着独立和自由,在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败犹荣。在片中,统治者始终以小丑的身份出现,他们用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政权并夸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电影中权力阶级猥琐的形象是深得人心的。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学号 1210110087 姓名项朝辉 院系术科系 专业表演 指导教师侯骁 2015年8月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体育舞蹈为例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经过了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Modern Dancing) 、拉丁舞(Latin American Dancing ) 和集体舞(Formation Dancing ) 三大类。由于其不断地更新、发展 ,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受到世界各国热衷者的欢迎、喜爱和追求。本文以体育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双人舞蹈以及体育舞蹈音乐两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体育舞蹈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or dance sport for example Abstract:Sports dance which has been having a long process of deduction an d development is an emerging sports project. It was changed "social" into a " competitive".what’s more, as a single dance was developmented into three cate gories which are Modern Dancing, Latin American Dancing and Formation D ancing. Because of its constantly update, development, It shows a strong breath of ages so that it is popular with enthusiast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pursu it of love. Analyzing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 e based on the art form of sports dance.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e can analyze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sport dance which are double dance and the music of sport dance two aspect s. Key words:Th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collision; fusion;sport dan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