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star大鼠30天喂养试验体重及食物利用率参考值的研究

Wistar大鼠30天喂养试验体重及食物利用率参考值的研究

Wistar大鼠30天喂养试验体重及食物利用率参考值的研究
Wistar大鼠30天喂养试验体重及食物利用率参考值的研究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及答案 ,,,xx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生物食物链试题的练习有利于生物食物链知识点的巩固。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生物食物链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4.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5.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6.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 A B C D E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 8 0.397.《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8.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 B.草食鱼 C.肉食鱼 D.鲨鱼二、非选择题9. 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研究者对其体内的

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下表: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A 鱼甲鱼乙B 小球藻—C 鱼乙水蚤D 水蚤小球藻请你回答。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用字母表示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10.某水域被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该农药的含量为5ⅹ10-12农药含量是指质量分数,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体内也均有不同含量的农药,经检测其数量分别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监测种类A B C D E农药含量×10-6 0.0005 2.0 0.5 25.5 0.04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2 该农药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严重的是。3如果因为农药的毒害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B全部死亡,则首先受到损害的是。4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经逐级流动,到第营养级的能量最少。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A 5.B 6.C 7.C 8.D二、非选择题9. 1B→D→C→A 2小球藻;水蚤、鱼 3分解者 4鱼甲10. 1A→E→C→B→D 2D 3D 4 太阳能五x,,,xx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生物食物链试题的练习有利于生物食物链知识点的巩固。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生物食物链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

WISTAR大鼠的最适饲养环境

wistar大鼠,属于封闭群大鼠,白化大鼠,1907年由美国wistar研究所育成。是SPF级啮齿类实验动物(SPF:Specified Pathogen Free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是指动物体内外均无寄生虫和特殊病源菌,但又不是绝对无菌的动物,故又称为无特定病原菌动物),现已遍及世界各地,使用数量极大。我国从***和前苏联引进。其主要特征是繁殖力强,产子数多、性周期稳定、早熟、性格温顺,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自发性肿瘤发病率低。头部较宽阔,特别是雄鼠,耳朵比其他品系的稍长,尾的长度短于身长。 对各种营养物质敏感,适用于各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适用于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还用于药物、肿瘤、关节炎、肝外科等医学研究领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历史最长的大鼠品系。易于饲养繁殖。 1)饲养及营养: 大鼠对营养缺乏敏感,饲料要保证营养需要。常在颗粒饲料中混合一定含量的动物肉,饮水应符合标准。一般饮用消毒无菌的水。 2)环境 饲养大鼠的笼具为实底装铺垫物的垫料窝。垫料常用白松、杨木、榆树木等无毒无异味无树油的材料制成小刨花为益。软木刨花可引起幼鼠肠阻塞。 饮水瓶多采用无毒耐高压塑料材料制成。一周消毒两次,饮水瓶每周换3~4次水。 大鼠对湿度要求很高,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易患环尾症。(尾巴出现圆形环尾纹,初期呈现水肿,出血,皮肤坏死及脱皮,严重者尾根及尾巴成干性坏疽病变,留下永久性环行。) 3)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理学研究: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卵巢等内分泌腺研究。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经胆总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等。

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 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冀俊虎,董联玲,曹娟,杨发明,王健 【摘要】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为10 mg/mL)和灌胃AlCl3(用蒸馏水配成浓度为20 mg/mL),并一次性注射东莨菪碱建立AD动物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抗超氧阴离子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抗氧化水平,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测Aβ1-40的表达,观察大鼠海马及皮质的形态学改变。用红景天以灌胃方式对实验大鼠进行干预,并以喜得镇做对照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模型组大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神经细胞破坏明显,海马和皮质出现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老年斑。中药组、西药组及空白组大鼠在水迷宫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原平台象限比、跨平台次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抗超氧阴离子和总抗氧化能力活性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可以有效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同时在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方面有显著功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红景天;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学;抗氧化能力;大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integripetal rhodiola herb (IRH) o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rats. Methods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was made by injecting D-galactose (10 mg/mL) in abdominal cavity and taking AlCl3 (20 mg/mL)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and injecting scopolamine. Morris water maze testing system was undertaken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in rats, biochemical indicator tested was to contrast the state of oxidative stress, common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chemistry staining were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change of the hippcampus and cortex cell. The model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IRH by means of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contrasting with hydergine to compare the effect. Results The memory ability of model group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cellula nervosa were damaged badly. A β and senile plaques appeared on hippcampus and cortex. All of the test indexes in Morris water maze showed that the abilities of space search, learning and memory in different groups remarkab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del group (P <0.05). The anti-02·- and T-AC activity of the model group was lower than other groups obviously (P<0.05). Conclusion IRH has significant relieving effect on the lesion of the abilities of

在体大鼠神经

在体大鼠神经 骨骼肌标本制作及收缩能力的测定 【摘要】探讨在体大鼠神经 骨骼肌标本制作方法.[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大鼠氯醛糖进行麻醉,切开后肢背侧皮肤,分离坐骨神经干,只留下支配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神经,剥离带有血管和神经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标本;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骨骼肌收缩曲线.[结果]所采用的方法制作标本简便,收缩力学实验数据可靠. 【关键词】肌骨骼收缩大鼠 The method of detect rat’s nerve skeletal muscle contractility in vivo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prepareing method of nerve skeletal muscle sample in rat in vivo.METHODSAfter anesthetizing with chloralose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he hindlimb dorsi skin of rat was slit, sciatic nerve trunk was separated, sural nerve and soleus muscular nerve branch stem were only stayed, and soleus and gastrocnemius with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were dissected. After appropriate physiological stimulation, the skeletal muscle contraction curve was record by using multichannel recorder.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easy to make the sample and the contractive experimental data is trustworthy. Key words:muscle, skeletal;constriction;rats 骨骼肌收缩的效能是产生张力或发生缩短,取决于骨骼肌的收缩能力[1].目前,关于骨骼肌收缩能力的研究,常用的方法为在离体条件下刺激所支配的神经或肌肉,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此方法虽然在研究骨骼肌的兴奋 收缩耦联及单纯机械性收缩原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因离体条件下肌肉无血液供应,无法进行反复的刺激实验,骨骼肌的神经 肌接头易出现疲劳现象[2].本文探讨了大鼠在体骨骼肌模型的制作和利用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量骨骼肌收缩能力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中学”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 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 (2)谈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来说一说。 (3)问题:大家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非常了解,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例子反映了生物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答:吃与被吃)。 2.提出“做中学”的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2)谈话:(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 这些生物大家认识吗?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模型展示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模型,从这些卡片接龙模型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道理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形状?);并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记录书写下来,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看看食物链通常有几个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活动二:“学中用” 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

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能画出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等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知识和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对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生物防治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网络课件,并调试好电脑。 2、学生准备写有庄稼、田鼠、猫头鹰、牛、草、人的卡片以及连接卡片用的带箭头的纸条,双面胶。 五、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第3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那么食物又来从何而来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打开投影和学生一起观看) (学生打开食物链的网页,点击首页的猎豹捕食的链接,观看。) 师:想一想猎豹和羚羊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猎豹吃羚羊、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看过猫抓老鼠、蜜蜂采蜜等场景,那猫和老鼠、蜜蜂和花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也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师:好。这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叫做食物链。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食物链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下面我们点击网页上的学习目标,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 (学生点击,阅读。) 师:在了解学习的目标后,我们来看看食物链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 (学生点击,阅读。) (二)新课学习 师:下面点击在线学习。我们知道在语文课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哪个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通过回忆,阅读网页上的流动字幕回答) 师:那我们想一想,螳螂、蝉、黄雀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和同学讨论一下,并填写在本页下方的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变化及电针的调控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 变化及电针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百会”和“涌泉”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尼氏染色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的变化并计数尼氏体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A1区尼氏体阳性的细胞数目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电针组锥体细胞和尼氏体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5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5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对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改善AD海马组织形态变化。 标签:电针;阿尔茨海默病;凋亡;自噬;Beclin-1蛋白;p53蛋白;大鼠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20091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及其突触的缺失是其典型特征。目前AD的临床药物只能对症治疗,无法逆转其病理进程。自噬是细胞长寿命蛋白、变性或衰老细胞器的主要降解途径[1]。研究表明,自噬功能障碍与多种错折叠蛋白聚集体导致的神经变性疾病有关[2-3]。自噬障碍可能影响Aβ的清除和增加神经细胞死亡[4],表明自噬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Aβ诱导的凋亡[5],与AD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针灸治疗AD具有诸多的优势,且疗效明确[6-7]。本研究在构建A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变化,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50)g,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沪)2008-0016,实验室符合国家动物实验设施屏障系统标准。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Aβ1-40,美国Sigma公司;Beclin-1兔抗大鼠多克隆抗体和HRP标记山羊抗兔二抗,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p53山羊抗大鼠多克隆抗体,美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最全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 (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调查方案; ④填写调查记录;⑤整理调查结果;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大鼠年龄划分

) 大鼠年龄划分 1.大鼠鼠龄与对应的生长阶段 新生大鼠体质量约,3-4天开耳,长出体毛。8-10天长出门齿,14-17天开眼,16天被毛长齐,19天出第一臼齿,21天生第二臼齿,35天生第三臼齿。雄鼠生后30-35天睾丸下降进入阴囊,45-60天产生精子,60日龄即可自行交配。平均寿命为年。一般可认为:0-2个月为幼年期,2-20个月为成年期,20个月以后为老年期。 2.大鼠鼠龄相对于人的年龄阶段的关系 大鼠月龄人年龄 1月 3-5岁 … 3月 10-12岁 6月 18-20岁 12月 35-40岁 18月 50-55岁 24月 65-70岁 参考书目为 施新猷. 医用实验动物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88。 注:人:新生儿1-2周;婴儿期1-12月;幼儿期1-3岁;学龄前4-6岁。 3 大鼠体质量与鼠龄的关系 > 表1 Wistar和SD大鼠的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体重:g)

━━━━━━━━━━━━━━━━━━━━━━━━━━━━━━━ 日 龄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 Wistar 雄 56 97 134 187 233 297 325 370 雌 54 91 134 166 209 214 232 246 ─────────────────────────────── SD 雄 52 101 150 206 262 318 365 399 雌 50 86 130 172 210 240 258 272 ━━━━━━━━━━━━━━━━━━━━━━━━━━━━━━━ 大鼠的寿命一般为年。杂交群、远交群比近交系寿命长。 成年大鼠雄性体质量为300-600g,雌性为250-500g。 4.大鼠鼠龄的计算公式 大鼠鼠龄还可以通过后面这个网址直接计算出来 计算结果如下: 鼠龄30d, 人年龄8年 鼠龄60d, 人年龄13年 鼠龄90d, 人年龄14年

幼龄大鼠的性别鉴别方法新探

幼龄大鼠的性别鉴别方法新探 【摘要】目的探讨幼龄大鼠性别的最佳鉴别方法。方法将同期交配的孕鼠分为4组,针对乳鼠在不同日龄的身体发育特点,在3~4日龄采用观察其肛门与外阴距离和相对距离的方法、对5~8日龄再附加对乳头(乳状突)观察的方法进行性别鉴别对比实验。结果B组鉴别法相对于A组准确度高,D组以距离再结合乳头观察的方法来鉴别乳鼠的性别无误差产生。结论上述两种方法对于幼龄大鼠的性别区分效果优于传统鉴别方法。 Li Zhiman,Wang Deli,Xue Ping,et al. Laboratory Animal Center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optimum method of discriminating the nepionic rats sex.Methods The pregnant rats ma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As for the Nepionic Rats at the body growth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days ages,the method of observing the distance and the relative distance of the anus and the vulvas when they were three to four days old was used to discriminate the sex.When they are five to eight days old,the method of observing the papillas was added to discriminate the sex.Results The accuracy of discrimiˉnating method in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A;the method of observing the distances and papillas was not error to discriminate the sex of nepionic rat.Coneclusion It ha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that the two methods distinˉguish the sex of the nepionic rats. Key words nepionic rat sexual discrimination distance 医学实验动物中,幼龄大鼠的性别区分的准确程度对于某些如生殖生理、细胞生物学、制药工程等有关生命科学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小鼠与猴及狗不同,生后外生殖器未熟,雄性要3~4周龄睾丸下降,雌性4~5周龄阴道才开口,因此,随着生后龄期的变化观察的侧重点亦异。传统的鉴别方法是:看肛门与外阴间的距离,距离长的为雄性,距离短的为雌性[1]。经笔者长期实践发现,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此方法区分乳鼠性别常有失误产生。如结合仔鼠的几个不同日龄段特点来鉴别则更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230~270g雌性Wistar大鼠40只,290~330g雄性Wistar大鼠20只。来源于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方法 1.2.1 将雌、雄Wistar大鼠按2:1比例交配,以托盘阴栓法[2]检查雌鼠受孕情况,将阳性者提出。4天内提出32只孕鼠,记住交配日期,单笼饲养。 1.2.2 把孕鼠分为A、B、C、D四组,每组8只。19~21天乳鼠出生,其中A组计66只、B组65只、C组70只、D组68只。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食物网》教案1(新版)苏科版

第2节食物网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3.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4.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讨论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数量变化,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难点: (1)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教材中“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示意图,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资料分析等手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资料、解读数据的能力,并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设计思路: 通过动动手、小品表演、小组组讨论等方法,悟出食物网的概念,依据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问题的引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等资料的解读,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归纳的能力。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资料”和学生收集的当地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理解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保持稳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生态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最后提议每们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拒绝“野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村。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提醒学生准备好上一节课所做的“食物链”

(完整word版)小鼠和大鼠的区别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 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 生活习性 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 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 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 常用品系 近交系(inbred strain): 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乳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乳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几乎全部20月龄的雄性小鼠均有淀粉样变。对鼠伤寒沙门氏菌C`5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易患慢性肺炎,对放射线极度敏感。富于网状内皮细胞的器官(如肝、脾)与体重相比,所占比值很大。常用于单克隆抗体和免疫学研究。BALB/c小鼠生产性能好,繁殖期长,一般无相互侵袭习性,比较容易群养。平均寿命:有的记载雄鼠为509天,雌鼠为561天;有的记载雄鼠为648天,雌鼠为816天。平均体重252日龄雄鼠为30 g,雌鼠为28g。 C57BL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黑色。C57BL小鼠对Graffi 白血病因子较敏感。对麻疹病毒敏感。乳腺肿瘤发生率低。网状组织肿瘤自发率,雌鼠少于10%,雄鼠为4%。较老的动物中有垂体腺瘤发生。老年性肾硬化症常见。有些亚系有遗传性的脑积水。C57BL 小鼠对化学致癌物诱导作用敏感性低,但全身经放射线照射后,淋巴瘤发生率达90%~100%。腰椎六个,有许多骨骼方面的变异。亚系C57BL/He和C57BL/An,与其他的C57BL和C58不同,它们有元素Ce的高效肝分解酶。C57BL小鼠适于穴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的反应性不敏感。于无特殊病原体(SPF)环境中,在用代乳鼠喂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雌鼠为580天,雄鼠为645天。 C3H/He小鼠:C3H小鼠是Strong于1920年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杂交后经连续全同胞近交而育成。C、CBA、CH1和C121等品系亦出于本杂交组合。1930年自Strong处转到Andervont(An)处。经近交繁殖至35代时,于1941年到Heston(He)处,成为C3H/He。到1975年时,繁殖达135+代。目前C3H/He小鼠已在各地大量使用,形成了许多亚系,如C3H/HeN,C3H/HeJ等。C3H/He 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14月龄小鼠自发肝癌发病率达85%。自发乳腺肿瘤发病率:繁殖雌鼠平均达90%(318日龄雌鼠为100%,234日龄繁殖雌鼠为67%),272日龄繁殖雄鼠为84%。补体活性高。168日龄平均体重:雌鼠为32 g,雄鼠为34g。 封闭群(closed colony),又称远交群(outbred stock):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让学生学习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能画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联系。 教学难点:分析食物网。 教学准备: 准备几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提问:动物、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那些方面? 讲述: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动物、植物的生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植物生活的环境除了阳光、温度、水以外,还包括它周围的其他的动、植物等因素。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各种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 (1) 讲述: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而动物和人却不能。那么,动物吃些什么 ? 人吃些什么 ? 它们吃的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 (2) 出示挂图--鹰、草、蛇、蝗虫、鸟 (3) 提问:图中是些什么动物 ? 它们分别吃些什么食物 ? 你能按谁被谁吃的顺序说出来吗 ?(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事先准备好的图 ) (草→蝗虫→鸟→蛇→鹰) 讨论:从图上看,你认为这五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 ? 它们之间的关系取个什么名字最形象? (4) 讲解:图中的五种动、植物由于食物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形象地叫做"食物链"。 板书课题:" 食物链 " (5) 提问:在这条食物链中。哪些能自己制造"食物" ? 哪些吃植物 ? 哪些吃动物 ? (6) 讲解:在这条食物链中,草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草( 绿色植物 ) 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食物链的特点: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网 (1) 出示挂图:田野上生活着鹰、蛇、兔子、狐、鼠、草;说一说:图中是些什么动植物? (2) 练习:用刚才学习的食物链的知识,将 6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注意:每条食物链必须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箭头指向) (3) 学生汇报:( 教师将写有 6 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答案,写到黑板上 ) 。 (4) 讨论: ①数一数:你一共画了多少条食物链 ? ②看一看:每条食物链是否符合要求 ? ③这些食物链交错在一起的形状像个什么 ? 你能给它取个形象的名字吗 ? (5) 小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之间就会有很多的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开放分类:动物哺乳动物啮齿目真核生物自然 Wistar大鼠为大鼠(rat;rattus norregicus)的一个品系,1907年由美国维斯塔尔(wistar)研究所育成,现已遍及世界各国的实验室。其毛色白化,主要特性:①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②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平均每胎产仔在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10周龄时雄性大鼠体重可达280~300g,雌性大鼠达170~260g。③性情温顺。 ④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⑤自发性肿瘤发生率低。⑥目前各地饲养的Wistar大鼠的遗传状况差异较大。Wistar大鼠是动物实验大鼠类最为常用及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历史最长 的品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实验。编辑摘要目录1 来源2 概述3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4 SD大鼠-SD大鼠与Wistar大鼠对比Wistar大鼠- 来源为大鼠(rat;rattus norregicus)的一个品系,1907年由美国维斯塔尔(wistar)研究所育成,现已遍及世界各国的实验室。Wistar大鼠Wistar 大鼠- 概述(1)毛色白化。 (2)主要特性:①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②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平均每胎产仔在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10周龄时雄性大鼠体重可达280~

300g,雌性大鼠达170~260g。③性情温顺。④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⑤自发性肿瘤发生率低。⑥目前各地饲养的Wistar大鼠的遗传状况差异较大。Wistar大鼠-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生理学研究: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卵巢等内分泌腺研究。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经胆总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等。 (2)营养学研究:大鼠是首先用于营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维生素就是用大鼠研究发现的。由于大鼠杂食,解剖和生理性质与人相似,生长及代谢快,用大鼠做营养学研究的资料极多,常用于维生素或蛋白缺乏及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的研究。 (3)代谢性疾病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等。 (4)药物学研究:急毒,长毒,生殖毒性试验和药物依赖试验等。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的变化对药物作用敏感,适合研究心血管药物的筛选。大鼠踝关节易于发生炎症,可用于关节炎药物的研究等。 (5)肿瘤学研究:很多大鼠肿瘤有可移植性。 (6)心血管疾病研究:大鼠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首选动物。目前已培育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的大鼠品系。还有自发动脉硬化大鼠品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