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生理盐水凝集法

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

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红细胞亚型抗原性弱,如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低时,易造成漏检或误定。如加用O型(抗A、B)血清和反向定型,可避免此类错误。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红细胞呈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镜下红细胞分散。

在低倍镜下凝集程度强弱判断标准:

①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

②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

③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为(++)。

④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个以上红细胞凝集为(+)。

⑤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

⑥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为混合凝集外观。

⑦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为(-)。

凝胶微柱法

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标准

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⑤无菌。⑥灭活补体。[3]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所用器材必须干燥清洁、防止溶血,凝集和溶血的意义一样。为避免交叉污染,建议使用一次性器材。标准血清从冰箱取出后,应待其平衡至室温后再用,用毕后应尽快放回冰箱保存。

2、加试剂顺序:一般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3、虽然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最强,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一般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而37℃条件,可使反应减弱。

4、幼儿红细胞抗原未发育完全、老年体弱者抗原性较弱,最好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

5、玻片法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0min,否则较弱凝集不能出现,造成假阴性。

6、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可发报告。

7、反定型法: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血型抗体可减弱或消失;血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冷凝集素效价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异常均可造成反定型困难;新生儿体内可存在母亲输送的血型抗体,且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因而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做反定型。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或被检者血清中缺乏抗A 及(或)抗B抗体,可引起假阴性或血型鉴定错误。[4]

ABO血型系统

英文:ABO blood group system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正常情况下只有ABO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输血。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因O型红细胞无凝集原,不会被凝集,可输给任何其他血型的人。AB型的人,血清中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型的红细胞。但是异型输血输入量大时,输入血中的凝集素未能被高度稀释,有可能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所以大量输血时仍应采用同型血。临床上在输血前除鉴定ABO血型

外,还根据凝集反应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实验,在体外确证两者血液相混不发生凝集,方可进行输血以确保安全。近年来发现存在于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也存在于其他血细胞和一般组织细胞。所有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可作为机体免疫系统鉴别自身和异物的标志。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血型鉴定也是组织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人类血型有遗传特性,决定血型的血型抗原即凝集原ABOA和B及其前身物H,分别受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A、B基因为显性基因,O(H)基因为隐性基因。它们的遗传规律所显示的父、母血型与子代血型间的关系,在法医学上可作为否定亲子关系的依据,若再配合其他血型系统的测定,则可判断亲子关系。

血型不仅在输血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种学、遗传学、法医学、移植免疫、疾病抵抗力(或易感性)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在输血前,一定要检查病人(受血者)和输血人(供血者)的血型,并且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医学中,除输血、移植免疫外,对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异性抗体的检查,也都需要血型知识和有关技术。ABO血型抗原具有种族差异。例如,中欧地区的人群中,约40%以上的人为A型,近40%的人为O型,10%的人为B型,6%的人为AB型;而90%的美洲土著人为O型。[5]

编辑本段举例分析

通常只用两种抗血清即抗A及抗B血清,就可将群体分为四种血型。

根据血型的遗传规律,和临床工作方例起见,配偶间所生子女的血型如下:

各种ABO配偶所生子女的血型:

婚配式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A×A A、O B、AB

A×B A、B、O、AB 无

A×AB A、B、AB O

A×O A、O B、AB

B×B B、O A、AB

B×AB A、B、AB O

B×O B、O A、AB

AB×AB A、B、AB O

AB×O A、B AB、O

O×O O A、B、AB

婚配式A型血的可能B型血的可能O型血的可能AB型血的可能A*A 75% 0% 25% 0%

A*B 25% 25% 25% 25%

A*O 50% 0% 50% 0%

A*AB 50% 25% 0% 25%

B*B 0% 75% 25% 0%

B*O 0% 75% 25% 0%

B*AB 25% 50% 0% 25%

O*O 0% 0% 100% 0%

O*AB 50% 50% 0% 0%

AB*AB 25% 25% 0% 50%

ABO血型鉴定总结

AB0血型鉴定原理

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ABO血型定型原则见表1-5-2。

鉴定方法

(1)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查。

红细胞亚型抗原性弱,如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低时,易造成漏检或误定。如加用O型(抗A、B)血清和反向定型,可避免此类错误。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红细胞呈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镜下红细胞分散。在低倍镜下凝集程度强弱判断标准:①呈一片或几片凝块,仅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②呈数个大颗粒状凝块,有少数单个游离红细胞为(+++)。③数个小凝集颗粒和一部分微细凝集颗粒,游离红细胞约占1/2为(++)。④肉眼可见无数细沙状小凝集颗粒。于镜下观察,每凝集团中有5~8个以上红细胞凝集为(+)。⑤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的游离红细胞(±)。⑥可见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为混合凝集外观。⑦镜下未见细胞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为(-)。

(2)凝胶微柱法: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的免疫学方法。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加入试剂、标本,用专用离心机离心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或用血型仪分析。此法操作标准化,定量加样,确保结果准确性。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标准

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⑤无菌。⑥灭活补体。

血型鉴定操作时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①所用器材必须干燥清洁、防止溶血,凝集和溶血的意义一样。为避免交叉污染,建议使用一次性器材。标准血清从冰箱取出后,应待其平衡至室温后再用,用毕后应尽快放回冰箱保存。②加试剂顺序:一般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核实是否漏加血清。③虽然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最强,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一般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而37℃条件,可使反应减弱。④幼儿红细胞抗原未发育完全、老年体弱者抗原性较弱,最好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⑤玻片法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0min,否则较弱凝集不能出现,造成假阴性。⑥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可发报告。⑦反定型法: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血型抗体可减弱或消失;血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冷凝集素效价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异常均可造成反定型困难;新生儿体内可存在母亲输送的血型抗体,且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因而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做反定型。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或被检者血清中缺乏抗A及(或)抗B抗体,可引起假阴性或血型鉴定错误。[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