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

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

C.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4.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

B.第5s初指的是时间间隔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s的时间间隔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

B.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选项B错误;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故C错误;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5.A、B、C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t o时间内()

A.A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

D.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V B=V C

【答案】BD

【解析】

由图象看出,在0~t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x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都相同,故A错误、B正确;由图象看出,在0~t0时间内,A的路程最大,BC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v B=v C,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分析图象的意义;注意理解BC的运动特点.

6.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

m/s,则在这1 s 内该物体(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 2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v 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1=4m/s ,若v 2 =5m/s ,速度的变化为v 2-v 1=1m/s ,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 ,加速度为1m/s 2,加速度大小为1 m/s 2,若v 2 =-5m/s ,速度的变化为v 2-v 1 =-9m/s ,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 了,加速度为-9m/s 2,加速度大小为9m/s 2.所以选BD . 7.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 )

A .在0~1 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 .在1 s ~2 s 内,物体向右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 .在1 s ~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 m/s 2

D .在3 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左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在0s ~1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 错误.

B .在1s ~2s 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大小在减小.故B 正确.

C .在1s ~3s 内,物体的加速度

2244m/s 4m/s 2

v a t --==-= 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m/s 2.故C 错误.

D .由图象的“面积”看出,前2s 内物体向右运动的位移大于第3s 内向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3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故D 错误.

8.物体甲的V-t 图象和乙的S-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B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C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D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 、甲图是v t -图象,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2s 沿负方向运动,后2s 沿正方向运动,则甲在整个4t s =内来回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

CD 、乙图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在

整个4t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为21336x x x m m m ()?=-=-

-=,故C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 ?表示位移.

9.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 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B .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C .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D .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而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说明乙车向南运动,因为如果乙车相对地面静止,则乙车和树木相对甲车向北运动的速度相同,故乙车不可能静止;如果乙车相对于地面向北运动,则相对于甲车的速度大于树木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也与题意矛盾,故也不可能.所以乙车只能相对于地面向南运动,但如果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也与题意矛盾,故乙车只能向南运动且比甲车慢,故D 正确。

故选D 。

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

t 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B .在10

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C .在20

t 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 .在20

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在10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

C .在10t 时间内甲的速度为正值,乙的速度为负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二者的运动方向

相反,在1

2t t 时间内,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C 错误; D .在20

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加速度均沿正方向,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一条直线,斜率一定,物体的加速度也一定。

1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

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 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更短,更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动作可言了,A 错误;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C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D错误。

【点睛】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

t 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 13.质点在Ox轴运动,0

内为直线,1~5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

A .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2m

B .0~3s 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C .1~5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 ,路程为3.27m 。2~3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7m ,路程为1.27m ,故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

3.27m 1.27m=

4.54m +

A 错误;

B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3s 内,质点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 错误;

C .1~5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为0,C 错误;

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等于1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2m/s x v t

?=

=? D 正确。

故选D 。

14.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D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轮船的大小相对于海洋的大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时,可以忽略轮船的大小,能看成质点,所以A 正确.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时车轮是不能忽略的,否则就没有车轮的边缘可言了,所以B 错误.

C 、运动员在跳高时,要看人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 错误.

D、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转动的情况,不能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A、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D正确.

B、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错误;故选D

【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