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内容]:

一、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金融机构的构成

三、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四、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现行体系的情况[学习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从银行机构而拓宽到整个金融机构,全面掌握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各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并了解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融机构分类、职能;金融体系的构成及改革;

难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外练习、提问教学

第一节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是现代金融业的典型代表。银行是从货币的经营业发展而来的,经历了从货币经营业、早期银行、现代银行的发展过程。一、早期银行的产生

货币经营业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在商品交换中业务得到了广泛扩展,在货币经营者手中也逐渐聚集起大量的货币,其中有一部分并不需要立即支付,出现了暂时的闲置,于是货币经营者就把这部分货币贷放出去赚取利息收入。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货币存放在货币经营者手中,并通过其办理收付、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这样就产生了早期的银行业。

早期的银行主要是经营存款、贷款业务的,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正是这一点,使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它们的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或交换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所以人们常称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早期银行是高利贷银行。

关于银行的产生,从历史看源于意大利。也有个传说中货币经营业是从金匠发展而来的:人们把金银拿到金匠那去锻造或打造一些器皿,除了要交部分制造费用外,还要交部分保管费用,这样金匠就用这些钱围了围墙,请了保镖,再往后发展,其他不需要打造器皿的人们觉得金银放在家里太不安全,就把金银等这些贵金属放到金匠家里保管,久而久之,金匠觉得这样天天打造器皿太累,而且光保管这些金银就可以赚不少钱,就干脆不干打造这一行业,而把金银器皿打造店改为保管金银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的银行。

二、现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利贷银行已经不能适应资本扩张的需要,因为资本的本质是要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利息率只能是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化的过程需要资金雄厚的现代银行作为其后盾,这种背景下,现代的银行业应运而生。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1694年英国成立的ENGLAND BANK 。它一诞生就把向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为 4.5%-6%,而当时的高利贷利率高达20%-30%,所以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的产生。

第二节金融机构的分类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职能一、金融的概念及金融机构的分类

金融是各种融通资金活动的总称,其中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

金融机构是从事各种货币信用活动及其他金融活动的机构。一般分为银行机构合非银行机构。

银行机构是对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的总称。按其职能划分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按银行业务的地域划分可分为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按资本来源可分为股份制银行,合资银行,独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公司等。

此外,还可以按资金来源把金融机构分为存款性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当今社会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而逐渐呈现出专业经营向多元化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

二、银行机构

(一)中央银行

为适应统一银行券发行、给政府提供资金、为普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统一清算、制定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等,而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银行。

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

1.央行性质

央行是一个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它对其他商业银行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督的作用。

(1)发行银行。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因独占了货币的发行权,进而影响经济,实现央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和调节。

(2)银行的银行。央行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业务往来,只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有业务关系。央行集中吸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当商业银行资金缺少时,它会从吸收来的准备金来拯救这个银行。同时办理银行间的清算。

(3)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通过金融业务为政府服务,如代理国库、向政府提供信用、为政府发行债券、为政府管理宏观金融及调节宏观经济等等。

2.央行的职能

央行的职能是其性质的具体表现。

(1)调控职能:央行作为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关,其主要的职能就是金融调控职能,这一职能就是说央行通过金融工具对国家的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服务职能:央行以其特殊银行的身份向政府、银行及其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此外,有些国家央行还具有金融监管职能。

3.央行的类型:

(1)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

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央行的职能。其中又分为两种:一元式央行制,指全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央行机构。通常采取总分行制度,总行一般设在首都,按照行政或经济区划设立分支结构。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形式。如英国、法国、日本等。我国所采取的也是这种形式的制度。二是二元式中央银行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中央级的央行是最高权力管理机构和金融决策机构,地方级的央行虽然也有其独立的权力,但其权力低于中央级的央行,并接受中央级的央行的监督和指导。一般联邦政治体制的国家,如美国,德国采用这种形式。

(2)复合的中央制:

一般是由该国的一个较大的银行既经营商业银行的业务,又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这是与初设中央银行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向适应,如前苏联和1984年以前的中国。

(3)跨国中央银行制:

一般是由一些货币组织或联盟的所有成员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如西非货币联盟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中非货币联盟的中非国家中央银行,欧盟经济货币联盟的欧盟中央银行。

(4)准中央银行制:

有些国家或地区不设中央银行机构,只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

机构或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来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如新加坡、利比里亚、我国的香港等。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

1.性质

(1)商业银行是企业:

其经营原则与企业相同,追求利润最大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等。

(2)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一般企业经营的是普通商品,而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

2.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点的职能。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货币资金投向社会各部门。

(2)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通过代理客户支付货款、费用、兑付现金等,逐步成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3)信用创造功能:

商业银行利用其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取现金的前提下,存款的反复贷放会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形成数倍于最初存款(原生存款)的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职能:

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进一步扩大和拓宽,从最初的仅仅存贷款到代收代付、咨询、投资顾问等等,。说明金融服务职能已经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3.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制,指银行业务只有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分支结构的银行业务。美国是典型代表。

(2)分支行制:又叫总分行制,在总行之下,可以在本地或外地设立若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目前各国普遍采用。

(3)控股公司制:由某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银行的组织形式,被收购的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4)跨国银行制:又叫国际财团制,由不同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合资组建银行财团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三、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内的某项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各国种类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投资银行:

专门经营长期投资业务的银行,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一般不吸收存款,有的投资银行经准许吸收存款,也只能吸收定期存款。

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

1.购买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对其进行直接投资;

2.对工业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3.代办发行或包销工商业企业股票和债券;

4.参与企业并购、证券经济研究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咨询活动。

有些投资银行还兼营黄金、外汇买卖及租赁业务。

(二)储蓄银行

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以此为资金来源为居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主要业务:为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和其他贷款、购买国债等。

(三)抵押银行:

专门经营以土地、房屋以其他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的专业银行。

(四)开发银行:

专门为满足经济建设长期投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银行。其投资多为数量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项目。一般为政府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

(五)政策性银行:

是政府创办的以扶持特定的经济部门或促进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在特定的行业领域从事金融活动的专业银行。

1、农业银行:再政府指导和资助下专门设立的经营农业信贷业务的银行。

2、进出口银行:政府为了支持本国对外贸易而专门设立的经营对外贸易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非常迅速。

(一)保险公司: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依靠投保人交纳保费和发行人寿保险单等方式筹集资金,对发生以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补偿,是一种以经济补偿为特征的特殊信用融资方式。

可以将保险公司按保险标的不同分为人保和财保;按是否独自承担全部责任将其分为保险和再保险;按经营性质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按保险实施方式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等等。

(二)投资信托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并将获得的资金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实际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投资组合、专业理财和规模优势。往往设立不同的基金。

(三)养老或退休基金会:向参加养老计划者以年金形式提供养老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雇主或雇员交纳的退休基金及其投资收益。

(四)租赁公司:通过购买大型设备再将该设备以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的形式出租给需要使用设备的企业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

(五)信用合作社:一种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可以非为农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手工业者合作信用合作社。

除了上述以外,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消费信贷机构、邮政储蓄机构等等。

第三节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一、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1949-1978)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后来称之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大一统银行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一家银行,它既是金融行政

管理机关,又是经营银行业务的经济实体。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我国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1979-1993)

恢复和设立各银行机构,如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等。并且增设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且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为国家的金融管理机关。(二)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199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深化改革,一是强化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强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二是建立政策性银行,使得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的金融相分离,保证了国家专业银行实现完全的商业化经营。三是进一步发展了以保险业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

三、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其具体职责主要是: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的流通,依法指定货币政策,管理国库等等。

目前全国有九个大区分行:上海、广州、济南、南京、武汉、沈阳、西安、天津、成都。这种分支机构设置的改革有利于按经济发展需要实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中又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种,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在全国设立分支结构并开展经营业务,如交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等。

(三)政策性银行:

1994年,本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我国设立了三家政

策性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

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引导境内外资金,向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发放贷款。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3、中国进出口银行:

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格局。

2、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证券买卖的金融机构,它受托办理股票、债券的发行业务,受托代理单位及个人的证券买卖,也可自己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

3、信托投资公司:

主要经营资金、动产、不动产信托,基金管理及兼并重组,企业财务顾问等业务。

4、财务公司:

我国的财务公司一般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为企业集团内部提供融资服务,其主要业务由存款、贷款、结算、票据贴现等。

5、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已经逐步进入我国,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及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我国还存在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对于银行机构的由来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有所了解,并掌握了各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熟悉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现行体系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