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教与学的反思

浅论教与学的反思

浅论教与学的反思
浅论教与学的反思

浅论教与学的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本人以为,在教学中的反思,除了教师的反思亦应该有学生的学习总结反思。面对课堂中的21世纪技能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反思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也要有所创新,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日常的反思性活动

在每节课的前3分钟和后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今天你打算做哪些学习活动?”“今天你有什么学习收获?”

二、有效使用教师博客进行反思活动,帮助教学

可以使用任何联网的电脑连接博客,在博客的文件后添加评论,这样可以使评价和反馈信息更具有动态感和交互性。教师可以借助博客来讨论项目互动,反思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在项目结束时的调查或

投票,可以为学习项目的进行提供反馈。

三、使用评价数据指导反馈,进而反思指导学生学习

反思是21世纪课堂评价的核心。通过评价数据,学生学习如何识别那些使他们达到学习目标的证据。学生还能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优缺点并为自己设定未来的学习目标。

四、指导学生写反思日记

如学习目标是什么、我达到了那些学习目标、我达到目标的证据、我做得最好的活动是什么等等。

五、教师坚持写课后反思

教师由此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收获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反思缺点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

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3.反思后的升华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反思教学的重要作用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不是一种面向学生时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它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定义中提出的“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就体现了这一点,只有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才是合理的,才能引导和促进儿童主动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合理性,就意味着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反思教学中,“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