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L 碳酸钠溶液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1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Η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B.

10

4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沿Zn →a →b →Cu 路径流动

C .片刻后甲池中c (24SO -

)增大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 点变红色

解析:K 闭合时,Zn 当负极,铜片当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 为阴极,b 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A 项:正确。B 项:在电解池中电子不能流入电解质溶液中,错误;C 项:甲池中硫酸根离子没有放电,所以浓度不变。错误;D 项:b 为阳极,OH -放电,使得b 附近溶液显酸性,不能使试纸变红,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ol 3O 与11.2L 2O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 .25℃与60℃时,水的pH 相等

C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 .22SO (g )+2O (g )=23SO (g )和42SO (g )+22O (g )=43SO (g )的H 相等 解析:A 项:题目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11.2L 的O 2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mol ,错误;B 项:水的电离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的PH 大于60℃。错误;C 项: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虽然醋酸是弱电解质,但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氢离子不断电离出来,最终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相同,正确;D 项:⊿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错误。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反应生成

3

NH

的是

A .二氧化氮

B .钠

C .硫酸镁

D .二氧化硅 解析:NH 4++H 2O

NH 3●H 2O+H + ,只要能使平衡往正方向进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温

度升高或者氨水的浓度足够大就可能生成NH 3,A 项:产生NO 气体,错误; B 项:钠消

耗了H +而且该反应放热可以产生氨气,正确;C 项:不能产生氨气,错误;D 项: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跟其他酸很难反应,所以也没有氨气产生,错误。 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2

TiO 光催化燃料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

判断判断正确的是

A .在0-50min 之间,pH=2和pH=7时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 .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小

C .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 .在20-25min 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1

min mol L ??

解析:A 项:在0-50min 内,PH=2时,20min 时,R 已经降解完了,因此R 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0-20min ,而PH=7时,40min 时,R 已经降解完了,因此R 平均降解速率计算按0-40min ,通过计算,正确;B 项:,PH=2时大约在20min 降解完,PH=7大约在40min 降解完,但是起始浓度不相同,所以溶液的酸性与R 降解速率没有直接联系,错误。C 项:与B 相同,错误;D 项:PH=10时,在20-25min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6*10-4-0.4*10-4)/5=0,04*10-4mo l ●L -1min -1

23.(1)元素M 的离子与4NH +

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能证明23Na SO 溶液中存在23SO -

+2H O 3HSO OH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序号)。

A .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24H SO 溶液红色退去

B .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 .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在加入2BaCI 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 、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2Cu X 和2Cu 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水解的最终产物):

aOH 22u N D Cu X C Y ????→?????→????→过量浓硝酸一定量的溶液澄清溶液悬浊液

①非金属X Y(填:“<”或“<”)

②2u C 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 (g )

2C (g )+D (s )反应,

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的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解析:(1)10电子,11质子的单核离子为钠离子,则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氢氧化铝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则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此题关键是亚硫酸离子水解生成的OH-使得酚酞试液变红,还有可能是亚硫酸离子本身能使得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要排除亚硫酸离子干扰,C 正确。 (4)悬浊液与D 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则Y 为O 元素,X ,Y 同主族,则X 为S 元素。

(5)测得反应后,体系压强增大,达到平衡前,反应逆向进行。如果正反应是放热的情况下,则升高温度,逆向进行,因此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4.(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 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 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 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 )中223u C OH CO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ii )所加试剂起调节pH 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在步骤(iii )发生的反应中,1mol 2n M O 转移2个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步骤(iv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244244263e 26e()()6F NH SO H O NH F SO OH H +-++++=↓+

过滤都母液的pH=2.0,c (3+

e F )=a -1

mol L ?,c (4NH +

)=b -1mol L ?,c (24SO -)=d -1

mol 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 、b 、d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电镀池中,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待镀金属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①要把铜从铜盐中置换铜出来,则加入还原剂,②根据图示信息,PH=8-9之间,反应速率为0。(3) 化工流程题解题指导,通过图示分析:加入什么物质---发生

什么反应---留在里面什么物质。(最好通过微粒判断到底过程中发生哪些离子反应)①碱式碳酸铜中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硫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CO2和H2O ,②调高PH 则只能是弱酸根离子水解;③依题意锰元素从+4变成+2价,MnO2当氧化剂。则与亚铁离子反应。

④氢离子浓度为10-2

,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

数次幂的乘积得到K=

25.实验室常用2n M O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2CI (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 .往烧瓶中加入2n M O 粉末 B .加热

C .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3g A NO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gCI A 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3a C CO (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3a C CO 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n Z 反应,测量生成的2H 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 .量取试样20.00mL ,用0.1000-1

mol 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 ,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1

mol L ?; b .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3ap a K C CO ()=2.8×9

10-、ap 3(n )K M CO =2.3×1110-+

]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义略去)。

(i )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 )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解析:(1)组装仪器时从下到上,然后再加热。则依次顺序是ACB

(2)①生成物氯化锰也可以与硝酸银形成沉淀。②C HCl V HCl =C NaOH V NaOH 得:盐酸的浓度为:0.1100mol/L ;③依据题意:碳酸锰的Ksp 比碳酸钙小,其中有部分碳酸钙与锰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使得剩余的碳酸钙质量变小。④使Zn 粒进入残留清液中让其发生反应。为反应结束时,相同时间内则气体体积减少,说明反应速率减小,可能是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引起。但是反应完毕时,相同时间内则气体体积减少,说明可能是气体会热胀冷缩导致的。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I Si (填“>”或:“<”) (2)基态2+n M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硅烷(n 2n+2i S H )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

(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碳酸,其阴离子m X -(含B 、O 、H 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右下图所示:

①在m X

-

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配位键存在于 原子之间(填

原子的数字标号);m= (填数字)。 ②鹏砂晶体由+

a N 、m X

-

和2H O 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序号)。

A .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解析:(1)同周期,从左到右,总体上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第二和第五主族例外)。则:铝的第一电离能小硅。

(3)硅烷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4)①1,3,5,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 原子,利用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n=σ键数+孤电子对数,如果n=2 SP 杂化,n=3 SP 2杂化。2号B 形成3个σ键,则B 原子为SP 2杂化, 4号B 形成4个σ键,则B 原子为SP 3杂化;配位键存在4号上的B 原子,m=5,②钠

离子与X m-形成离子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

31.[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对二甲苯(英文名称p-xylene ),缩写为PX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1)写出PX 的结构简式 。

(2)PX 可发生的反应有 、 (填反应类型)。

(3)增塑剂(DEHP )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 是P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①B 的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B 的结构简式是 。 ②D 分子所含官能团是 (填名称)。

③C 分子有一个碳原子连接乙基和正丁基,DEHP 的结构简式是 。 (4)F 是B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如下特征: a .是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b .遇3eCI F 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c .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写出F 与3a N HCO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2)苯环上可以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甲基上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有机物一般都可以燃烧,因此易被氧化。(3)①A 通过反应生成B ,则A 中含有苯环上有两个甲基,而且苯环上存在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A 为邻二甲基苯。②D 分子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③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则DEHP 的结构简

(4)依题意得,则F 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含有羧基,则F 的结构简示为:

,其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答案】D 【解析】生石灰用于做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氯化钠可以用于调味品,B错误;铝与食醋反应,C错误;小苏打是面包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D正确。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 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解析】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氯化铵溶液蒸干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B错误;酒精和水互溶,C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D正确。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

应,④正确。 10.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答案】B 【解析】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A错误;温度不变,Kw不变,但物质的量增加,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C错误;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D错误。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答案】D. 【解析】正极反应为氯气得电子与银离子变成氯化银沉淀,A错误;放电时交换膜右侧不会出现大量沉淀,B错误;氯化钠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变,C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左侧溶液中减少0.02mol离子,D正确。 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2020福建省漳州市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1gDT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B .30g 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N A C .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 A D .1mol 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和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为2N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多糖、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C .可用酸性 KMnO 4 溶液鉴别苯和环己烷 D .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加入 NaOH 溶液分液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4.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措施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害怕酒精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B .聚丙烯是制造口罩的原料,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双氧水不能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冠肺炎 D .抗病毒疫苗可以在高温下贮运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 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SO42-或SO32- B 卤代烃Y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 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Y中含有氯原子 C 碳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 酚钠溶液中 出现白色浑浊 酸性:硫酸>碳酸>苯 酚 D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 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 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A.A B.B C.C D.D 6.氮化铬具有极高的硬度和力学强度、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因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实验室制备CrN 反应原理为CrCl3 +NH3 800℃ CrN+3HCl,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还可以用于制取O2、Cl2、CO2等气体 B.装置②、④中分别盛装NaOH溶液、KOH固体 C.装置③中也可盛装维生素c,其作用是除去氧气 D.装置⑤中产生的尾气冷却后用水吸收得到纯盐酸 7.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先加入少量H2O2,再滴加KSCN溶液 B.配制100mL lmol/L 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l固体 C.将FeC13饱和溶液煮沸制备Fe(OH)3胶体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8.下列仪器的用法正确的是() A.①可以长期盛放溶液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014年高考福建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福建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之一 赏析:考察生活化学知识。生石灰没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有些盐类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品;铝可以与乙酸反应,铝罐不能久盛食醋;小苏打是NaHCO3,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选择D。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赏析:考察乙醇知识。乙醇与乙醛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择C。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赏析:考察实验基本操作。氨水与AlCl3、MgCl2都生成白色沉淀,NaCl、Na2SO4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NH4Cl溶液蒸干过程会分解;酒精与水互溶。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胶体有,可鉴别。选择D。 9(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赏析:考察物质反应情况。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即可以与NaOH反应,又可以与硫酸反应;二氧化硅可以与KOH反应,不能与HCl反应;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氢气反应,常温下不反应;Cu与氯化铁反应,也与浓硝酸反应。选择B。 10.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 + c(H+) = c(OH–) + c(HCO3–) + 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赏析:考察碳酸氢钠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加水稀释,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虽然K w不变,n(H+)与n(OH–)的乘积变大。电荷守恒关系为c(Na+) + c(H+) = c(OH–) + c(HCO3–) +2 c(CO32–);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CO3–)减小。选择B。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 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 (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B.一氯代物只有4种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 S 224还原为Na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3 --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 【解析】CO(g)+H2O(g)催化剂 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 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C 【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福建省2018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理综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瑁璃。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绛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确的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一氯代物只有4种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

碱 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还原为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 - 2e-=I3- D.M是阴离子交换膜 13.常温下,用0. 1mol/LNaOH溶液滴定新配制的25.0 mL 0.02 mol/LFeSO4溶液,应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pH与时间(t)的关系,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H++ OH-=H20 B.bc段,溶液中c(Fe2+)>c(Fe3+)>c(H+)>c(0H-) C.d点,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 D.滴定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6.(14分) 检测明矾样品(含砷酸盐)中的砷含量是否超标,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1】配制砷标准溶液

2018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2013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福建卷 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 2CO 3溶液加以区别 B .戊烷( C 5H 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8.室温下,对于0.10 mol·L -1 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与AlCl 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 3++3OH - =Al(OH - )3↓ 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 (NH +4)·c (OH - )变大 C .用HNO 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 .其溶液的pH=13 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

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

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化学 试题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199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会考化学试题 发布时间:2001年3月1日00:00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第1卷(选择题共54分) 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4分。 1.医疗上常用6027Co对癌症患者进行放射性治疗,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7 B.33 C.60 D.87 2.CH=CH和CH三C—CH3互为 A.同素异形体B.同分异构体C.同位素D.同系物3.在反应2F2十2H20====4HF十O2 中,水是 A.还原剂B.氧化剂 C.催化剂D.脱氧剂4.常温下,不能与O 2大量共存的气体是 A.N2 B.C02 C.NO D.Ne 5.下列物质中,分子数最多的是 A.11.2升氢气(标准状况) B.16克液态氧 C.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D.2摩蔗糖 6.含有氯离子的物质是 A.氯化钾溶液B.液氯C.氯酸钾溶液D.四氯化碳7.常温下,铁制容器可用于贮存 A.硫酸铜溶液B.浓硫酸C.盐酸D.稀硝酸8.可盛放在无色玻璃瓶中的是 A.硝酸B.氢氟酸 C.溴化银 D.氯化钠溶液9.下列表示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氯化钠的电子式:D.氮分子的电子式:N:::N 10.含极性键的原子晶体是 A.碘化钾B.干冰C.二氧化硅 D.金刚石 11.下列物质中,能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硝酸银溶液B.苯酚溶液C.碘化钾溶液D.乙烯 12.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生产中,无需用到的原料是 A.NH3 D.O2 C.H2O D.CaCO3 13.下列物质与用途不相关的一组是 A.硬脂酸——制福尔马林 B.氯气——制漂白粉 C.甲醛——制酚醛树脂 D.铅粉——制铝热剂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能溶解后者的是 A.水——冰醋酸B.二硫化碳——硫 C.盐酸——碳酸钙D.酒精——石英砂 15.由前者通过一步反应无法直接制得后者的是: A.SO2——SO3 B.Fe——Fe(OH)3 C.Mg—Mg3N2 D.Cu——Cu2S 16.2,2,4—三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是 1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HCl04 B.H2S04 C.H3P04 D.H4Si04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CO32-=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2OH-=ClO-+Cl-+ 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2Fe3++ 3H2↑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CO2(g) + H2(g)△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9.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

2015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

福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

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 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一—电镀工业 D.铅笔漆一—涂料工.业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 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去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金属铜B.Y不可能是氢气

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B 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菌消毒,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答案】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 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 正确;有4种同分异构体,C 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A 错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所以用排水法收集,B 错误;C.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 正确;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只能除去氯气,但不能除去水蒸气,不能得到纯净的Cl 2,D 错误,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 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 2生成 【答案】B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12.298K 时,在 1L -?氨水中滴入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C 【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 4H 10 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 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 4H 10 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答案】D

福建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2010年福建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Ba 137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9. 选项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H2SiO3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 2O HA+OH-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 PbO2+4H++SO42-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 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 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 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 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D.5.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欣赏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欣赏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而且与2011年保持一定的连贯性,比较好地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在选择题的设置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稳在于选择题题型常规,变在于题干或者选项设置小变,给予考生一个突出某个重点深刻的印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分析与欣赏:考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项正确,B项,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除Cl2外,还可能是FeCl3等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而不是I-;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含有Ag+外,还可能是SO42-、SO32-;选择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与欣赏:考察物质类别与性质。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B项,单质硅用于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板,正确;C项,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合成纤维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择B。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分析与欣赏:本题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常规选择题。但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了混合物系统中的判断。A项,NO2和CO2的每一个分子含2个氧原子,说法正确;B项,因为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相同,C、H原子个数可以确定,但分子数因为摩尔质量不同,不能确定,说法正确;C项,也因为NO2和N2O4最简式相同,N、O原子个数可以确定,但分子数因为摩尔质量不同,不能确定,说法正确;B项,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没有1摩,说法错误。选择D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分析与欣赏: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分析。理解的时候,可以化为C5H12的一羟基取代物有多少种。使用降级分析法,戊烷有3种,2—甲基丁烷有4种,2,2—二甲基有1种,共有8种,选择D。千万不要去通过书写出这8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来完成本题,那费时费力。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 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