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城北小学陆红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

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材简析及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是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教材通过小猴分香蕉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联系,由于我校有多媒体,很直观的再现小猴分香蕉的等分过程,因此,我吧“分香蕉”的情境改为学生分组参加分彩笔让学生自行设计分组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并体验数学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法】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交流。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诀卡。

[媒体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10÷2=5(根))

10,2,5分别表示什么?

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10÷2”读作“10除以2”。

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

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

被除除商

数号数

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生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

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

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三巩固练习,

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小猴子的考验吗?

1.连一连。

(1)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10÷5

(2)有10个梨,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10÷2

(3)27除以9,商是多少?27÷9

(4)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包子,一共需要多少个包子?32÷8

(5)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5×2

2.看图写算式。

出示六个桃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个)

出示12个智慧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画几颗星?

()○()=()(颗)

3.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1)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根)

(2)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根)

(3)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根)

(4) 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根)

请你说出(3),(4)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四拓展思维

用20÷4=5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大家.

五课末小结,归纳新知

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获,你们呢?

学习了用除法表示分一分的过程,学会了写、读除法算式,记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分香蕉》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多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2我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我只是适当地指导、点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空间,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表现在:

1.教学过程中注意多使用儿童化语言,减慢语速,符合低段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2.猜一猜,分一分这个环节的过早出示,不利于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含义。可作为拓展训练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

3.教学设计的内容有些过于饱满,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的不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