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涪清路综合改造工程第一标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2015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工程地点及规模 (1)

第二节工程参建各方 (1)

第三节气象水文 (1)

第四节地下水及地质条件 (2)

第二章编制说明 (3)

第一节编制依据 (3)

第二节适用范围 (4)

第三章施工计划 (4)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5)

第一节工艺流程 (5)

第二节施工方法 (6)

第三节防护搭设 (12)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5)

第一节组织机构 (15)

第二节技术措施 (15)

第三节应急预案 (23)

第四节监控监测方案 (38)

第五节基坑施工过程中风险源分析及防控措施 (39)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41)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43)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地点及规模

人行地通道位于涪清路南段K0+800处,地道全长27.2m,穿越涪清路,地道工程由地道和两端出口通道建筑物组成,主通道为“□”形闭合框结构,出口为“U”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道设计断面净宽为430cm,净高为380cm,楼梯道净宽为260cm;地道工程为浅埋式地下建筑物,地道两侧均采用双向楼梯,地道侧墙、顶底板厚均为0.45m。楼梯侧墙厚0.35m,底板厚0.40m,地道覆土设计为≥1.8m,采用明挖法施工。

本人行地通道基坑开挖深度约7.5米,土石方开挖工程数量约3600m3。

第二节工程参建各方

1、建设单位:重庆市涪陵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勘察单位: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4、监理单位: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气象水文

1、气象

涪陵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不足,灾害性天气频繁,光、热、水资源同步等特点。沿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mm,降雨量以5、6月份最多,沿江地区最小降雨量出现

于1、2月份,月均不足20mm。年平均气温18.1℃,年际变化幅度1~1.6℃,极端最低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2.2,常年有伏夏,属我国夏季最热地区之一。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递降,降水递增,据区境气温观测资料,海拔1000米,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约0.4摄氏度。历年平均无霜期满315天,年均雾日30.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88小时。

2、水文

拟建区境内的溪河,均属长江水系。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略呈“W”形;乌江由南向北于涪陵城东汇入长江,略呈“S”形。径流量在时间分配上不均衡,丰水期4至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5%。不少溪河会在冬春枯水期和8月左右的旱期断流。

本工程位于乌江及长江东岸,勘察期间江水位正处于上升期间,且上游近期受多次暴雨影响,水位在160~170.00m上下变化,三峡大坝蓄水后工程区20年一遇洪水位为175.6m(吴淞高程系统,相应于黄海高程173.9m),均远低于设计路面高程195.20~228.00m,江水位对本工程的影响作用可暂不考虑。

第四节地下水及地质条件

线路区地形总体表现为沟谷斜坡地形。由于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后汇集于沟谷向低洼处排泄。场地内第四系人工填土结构松散~稍密,孔隙大,透水性强为透(含)水层,砂岩、泥质砂岩属相对含水层,粉质粘土及泥岩、页岩属相对隔水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由高至低向低洼处排泄。钻探施工完毕后对全部钻孔作水位观测,在斜坡上钻孔大多为干孔,地下水不发育,选

取7个土层较厚及桥位钻孔做简易抽水试验,5分钟内均抽干钻探残滞水,抽干后水位回升很慢或没有回升,由此推断大部分钻孔内为钻探循环水,道路沿线地下水贫乏;在平缓及沟谷地带,部分钻孔在抽水过程中水位下降较慢,抽干后水位回升较快,存在暂时性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具补排途径短、水量小特征点。综上,该场地斜坡地带地下水较贫乏,平缓或沟谷地带地下水较发育。

人行地通道土方地质情况主要由素填土组成,其具体地层情况如下:

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碎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填龄不少于5年,结构稍密,碎块石主要成分为砂岩,呈棱角状,为强风化,粒径10~100mm,含量约35%,粉质粘土呈黄褐色,稍湿,结构稍密;人行地通道详见附图:《人行地通道工程地质剖面图》。

第二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涪清路综合改造工程第一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涪清路综合改造工程第一标段施工设计图纸《K0+800人行地通道工程部分》。

3、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5、结合本公司现有机械设备状况和施工技术力量。

6、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7、本公司关于质量保证及质量要素程序的有关文件。

8、现行中国建筑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规程。

①《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②《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④《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2007

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⑥《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⑦《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第二节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涪清路综合改造工程一标段K0+800人行地通道基坑开挖。

第三章施工计划

本基坑开挖处于正在通行的市政道路上进行,过往车辆、行人较多。因此,采用先施工人行地通道主通道的方法;人行地通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先开挖主通道基坑,待主通道施工完成后,立马进行交通转换,将主通道路幅开放通行,再进入第二阶段施工,开挖梯道基坑。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人行地通道基坑开挖计划工期为25天,第一阶段开挖15天,第二阶段开挖10天。

基坑开挖工作务必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展开,不得延误工期。流水作业作如下图:

基坑开挖总体部署和规划见附图:《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材料与设备计划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第一节工艺流程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样

1、按设计施工图要求,采用全站仪放出基坑开挖的四角点,各控制点均按半永久要求设置,安全牢固,易于保护。

2、计算出各点开挖的深度,将放样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复核无误后,方可动工开挖。

二、施工排水

1、基坑开挖施工期间时值秋季,雨水较多,地表水较为丰富,为了防止边坡坍塌,保证基槽内施工人员施工安全,在地面标高处距基坑2m处用页岩砖布置一道100×300的临时挡水坝,对地表散水进行围挡引入至市政排水管网系统。

2、根据地通道的实际情况,本人行地通道外侧布置有一排水管线,将水引至师院排水管网。当基坑开挖基坑内出现渗水时,由于采用基坑开挖与排水管线管沟同时开挖,使基坑内渗水自然从管线管沟排除。

三、基坑开挖

1、人行地通道基坑开挖方法为放坡开挖,开挖时,均采用通道纵向开挖法,分段、分层、分区开挖,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修挖为辅。

2、依据地勘资料,本人行地通道基坑上部为土层,下部为岩层,土层从左侧向右侧由厚逐渐变薄,预计土层最厚约为5.5m,最薄处约为2m。开挖边坡为土质坡率按1:1.5进行放坡,开挖边坡为石质坡率按1:1进行放坡,开挖深度在0~3.0m处留设一道2米宽的平台,基底两侧各预留1m的工作宽度。

具体见下示意图:(预计)

四、开挖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由于受地下工程不可知的因素影响较多,因此,基坑开挖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特编制本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在施工中要采取信息法施工。由于本工程土质较差,且基坑开挖施工要与基坑排水、基坑防护密切配合,所以基坑开挖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措施,严密组织,科学施工。尤其是要坚持“慎开挖、快防护、勤监测、早处理”的原则,方能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和基坑工程的安全。

基坑开挖充分考虑土方开挖的前提条件是挖方区域处于无水状态,考虑到基坑防护做到万无一失是基坑开挖顺利进行的保障。

基坑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挖相配合,开挖顺序按先四周排水沟、后中间挖方区域;先外侧后内侧(沿道路方向左侧向右侧)逐层开挖的原则。

本人行地通道基坑外侧(左侧)为原涪清路块石挡土墙,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原块石挡土墙设置变形观测点,对其进行观测,并作好记录,若发现有不正常变形观测员应立即报告。

基坑开挖应遵循分层、分段、按先后顺序开挖的原则。

1、现场首先要确保场地外道路进出口的畅通,本基坑的出土采用挖掘机装车运至磨盘沟弃渣场弃置。

2、据现状,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原市政道路的保护,并且在醒目处做好安全标语。

3、土石方开挖分段进行(基坑分为2个阶段)见平面示意图。

五、土石方开挖准备

土石方开挖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沙袋、木桩、竹芊板等排险材料,以备基坑开挖时出现紧急情况之需。

基坑开挖时将地面附加荷载减到最小,严禁在坑边堆载或通行重载车。开挖下层土时,保护上层的边坡。土方开挖以后及时施工支护结构,尽量减少土体变形,保证基坑安全。

六、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和方法

基坑的土石方施工包括定位放线、土石方挖运、验槽与地基处理等。放线是根据定位确定的轴线位置划出基坑开挖边线。基坑上口尺寸的确定应满足支护方案设计的要求。在第一层土石方开挖以后,挖第二层土石方以前,仍要进行第二次放线,以此类推,需要放线2—3次。先进行场内标高测设,用挖机进行场地平整,并预留运土车辆的通道。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七、土方回填施工工艺

本地通道采用砂卵石分层夯实回填,砂卵石回填高度与地通道顶板高度

一致,其余部分按路基填筑要求施工,每层回填厚度≤500mm,详见下图:

1、回填前应将基坑底和基坑边坡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必须清理到基础底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料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500mm内;采用压路机压实,与结构物相接部分用一般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回填料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的“水夯”法。

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三节防护搭设

一、搭设方法

4、横杆端部伸出立杆不应大于150mm,横杆接头处不允许搭接,要接卡。在护栏内侧沿栏杆方向每隔600mm做一道斜杆支撑。

5、防护栏杆走向随基槽边缘,当拐角为90°时要在拐角内侧做45°斜拉杆,拉杆数量随水平横杆的数量。

6、防护栏杆刷红白相间的油漆,以提高视觉警惕性。

7、在防护栏杆内侧挂密目网,用铁丝将密目网在防护栏杆上固定牢固。

8、在密目网或防护架上张贴、悬挂各种安全、文明施工标语。

二、注意事项

1、架体搭设前需现将距顶部开挖线1米范围内的杂土清除至立杆预埋深度。

2、防护栏杆搭设时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员必须在现场指导监督,作业人员禁止站在压梁上施工,对有积水或障碍物的地方要先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在基槽内部施工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止上部下落重物受伤。

4、严禁搭设防护栏杆人员向基槽内乱扔杂物。

5、防护栏杆搭设完毕后,禁止任何人在防护栏杆上的一切攀爬行为。

6、在防护栏杆搭设完毕之前,派专人在东侧门口处看护,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7、搭设投入使用后,经常进行不定期检查、维修。待施工结束后,按规定拆除防护围栏。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二节技术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现场各技术人员负责,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本合同段实际及各工序、各工种特点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员检查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保卫制度、工程安全制度、工地出入管理制度、防火制度等。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安全工作。

4、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针对工程特点,定期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电工、架子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调换工种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培训。

6、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成立由第一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落实,

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施工规范施工。

8、加强用电管理,做好机电设备的防护工作。

二、安全管理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

2、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制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4、制定并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5、积极采取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保障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条件,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

6、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及职业危害,做好女工的特殊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7、定期对企业各级领导、特种作业人员和所有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8、及时完成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上报。

9、推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深化企业安全管理。

三、安全保证体系

四、危险源识别

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性,结合本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分别从人、机、料、法、等因素综合分析,本工程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