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八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试题#精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试题 一填空题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抗炎。 2.糖皮质激素的等效当量:5mg泼尼松相当于泼尼松龙4.0mg、甲泼尼龙4.0mg、地塞米松0.75mg、氢化可的松20mg。 3.糖皮质激素常见的用药途径有: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 4.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 5.那些特殊人群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 二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 d ) A.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B.风湿免疫性疾病 C.感染中毒性休克 D.发热 E.过敏性疾病 2. 下列那些药物是长效糖皮质激素( e ) A.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泼尼松龙 C.甲泼尼龙、 D.曲安西龙 E.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3.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A.维持量(泼尼松)2.5~15.0mg/ kg*d B.小剂量(泼尼松)<0.5mg/kg*d C.中等剂量(泼尼松)0.5~1.0mg/kg*d D.大剂量(泼尼松)1.0mg/kg*d E.冲击剂量(甲泼尼龙) 7.5~30mg/kg*d 4. 下列情况应慎用糖皮质激素,除外( e ) A.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及近期手术后患者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B.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重症肌无力、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病患者 C.感染性疾患 D.儿童 E.风湿免疫性疾病 5.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要求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e ) A.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B.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C.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 D.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

糖皮质激素复习课程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1949年Hench等首先发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以缓解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50多年来,GGS历经了滥用、怯用和逐步合理应用的三个阶段。GCS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达到镇痛消炎的效应,是目前 制止炎性反应效应最强的药物。合理选择适应证、药物剂型、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法是使用GCS安全有效的关键。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 肾上腺皮质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并有不同的内分泌功能(图14-1)。 一、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基因表达而发挥药理效应。糖皮质激素为脂溶性激素,穿过细胞膜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是由90kDa的热休克蛋白(hsp90)和p59蛋白组成的大分子复合体。随后hsp90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而活化的GCS-GR复合体迅速进入细胞核内,以二聚体形式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或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 GRE)结合,促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基因产物最终产生药理学效应或毒副反应。此外,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GCS-GR复合物)和其他转录因子如 NF-κB,活化蛋白1(AP-1)等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抑制炎性基因的表达,起 到间接的基因调控作用。 另一方面,GCS和GR结合后还可通过非基因机制启动一系列胞内抗炎信号传导过程发生抗炎反应。研究表明,除了胞质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外,细胞膜上还可能存在GCS的特异性受体的mGR,作用与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有关。大剂量GCS溶解在细胞膜中,可影响膜的理化性质及膜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降低胞 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阻断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的维持。 二、GCS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临床效应是抗炎镇痛解热。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包括稳定白细胞溶酶体膜;防止白细胞释放有害的酸性水解酶;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聚集

药理学练习题皮质激素

药理学练习题: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选择题 A型题 1、主要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是: A.垂体前叶 B.下丘脑 C.束状带 D.球状带 E.网状带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甾核中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结构是: A.C3的酮基、C20的羟基和C4~5的双键 B.C17上有-OH,C1上有=O或-OH C.C17上无-OH,C11上无=O D.C1~2为双键 E.C9上有-F 3、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 A.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 B.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 C.稳定溶酶体膜 D.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 E.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 4、一旦糖皮质激素与G-R结合,从G-R复合物中解离的是:

A.启动子 B.大分子蛋白复合物 C.热休克蛋白 D.抑制性蛋白 E.兴奋性蛋白 5、活化的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核内,与靶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的何种成分相结合 A.介质蛋白 B.转录因子 C.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 D.热休克蛋白 E.一氧化氮合成酶 6、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增加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合成白三烯? A.磷脂酶A2 B.脂皮素 C.前列腺素 D.血小板活化因子 E.白细胞介素 7、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中的NOS,故可发挥: A.免疫抑制作用 B.抗休克作用 C.抗炎作用 D.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E.血小板增多

8、抗炎效能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 A.氢化可的松 B.可的松 C.曲安西龙 D.地塞米松 E.泼尼松龙 9、抗炎效能最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 A.氢化可的松 B.可的松 C.曲安西龙 D.甲泼尼龙 E.氟轻松 10、对水盐代谢影响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 A.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 C.甲泼尼龙 D.曲安西龙 E.倍他米松 11、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 A.氢化可的松 B.可的松 C.泼尼松 D.曲安西龙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但肌无力恢复慢且不完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措施可减轻这些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由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创伤病人的伤口愈合。在儿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负氮平衡,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抗菌作用,故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散或静止感染灶复燃,特别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等。由于用糖皮质激素时病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掩盖感染发展的症状,故在决定采用长程治疗之前应先检查身体,排除潜在的感染,应用过程中也宜提高警惕,必要时需与有效抗菌药合用,特别注意对潜在结核病灶的防治。 消化系统并发症 Gucocorticoid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也能掩盖溃疡的初期症状,以致出现突发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加以注意。长期使用时可使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在合用其他有胃刺激作用的药物(如aspirin、indometacin、butazolidin)时更易发生此副作用。对少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是各种年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严 重的合并症。肋骨与及脊椎骨具有高度的梁柱结构,通常受影响最严重。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内钙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如发生骨质疏松症则必须停药。为防治骨质疏松宜补充维生素D(vitamin D),钙盐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神经精神异常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行为异常。如欣快现象常可掩盖某些疾病的症状而贻误诊断。又如神经过敏、激动、失眠、情感改变或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某些病人还有自杀倾向。此外,糖皮质激素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白内障和青光眼糖皮质激素能诱发白内障,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白内障的产生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晶状体上皮Na+-K+泵功能,导致晶体纤维积水和蛋白质凝集有关。糖皮质激素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眼内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糖皮质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所致。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调节其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糖皮质激素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内糖元异生,增加糖元贮备,还能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下降,饥饿时更加严重,甚至有发生死亡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随组织而不伺,主要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组织蛋白分解,并抑制氨基酸进人肝外组织,使血中氨基酸升高。对肝脏,则促进蛋白质合成。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和骨质疏松等。 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使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二是影响体内脂肪重新分布。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四肢脂肪减少,而面部、躯干、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脂肪明显增加,称为向心性肥胖。 2)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作用于血细胞: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胸腺和淋巴组织萎缩,使血中的淋巴细胞破坏,因此常用于治疗淋巴肉瘤和淋巴性白血病。它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分解嗜酸性粒细胞,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在血中含量减少。因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可作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之一。 作用于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血管平滑肌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血管紧张性降低,因而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实验目的 观察蛋清的致炎作用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实验材料 大鼠、大鼠后足容积测量器、注射器、新鲜蛋清、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溶液、生理盐水等。 实验原理 异体蛋白进入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炎症部位明显肿胀,体积增大。本实验用蛋清为异种蛋白质,注入大鼠足跖内,可致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使局部组织肿胀。通过测定炎症部位的体积,观察炎症的发生及氢化可的松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以氢化可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为代表,主要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并能对抗炎症反应。 实验方法 1、取大鼠2只,标记,称重,分别 ip 下列药物,1号鼠:生理盐水1ml/kg , 2号鼠: 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溶液15mg/kg (0.5%溶液3ml/kg)。 2、取带有侧管的大鼠后足容积测量器(如图),将注射器与侧管相连,盛入水,使液面与20ml 处平齐。 3、将1号、2号两鼠右踝关节以下的突起点处用圆珠笔划一圈作标志,依次将各鼠右后足放入容积测量器内,使右后肢暴露在筒外,浸入的深度以划圈处与20ml 刻度重合为度。该足进入液体以后,液面升高,液体自侧管溢出,流入注射器中,记录溢出液体的ml 数。 4、在各鼠 ip 药物15分钟后,从右后足掌心向掌跖关节方向皮下注射新鲜蛋清0.1ml 。 5.在注射蛋清后20 min 、40 min 、60 min 、80 min ,分别测量右后足的体积,记录溢出液体的毫升数。 各鼠致炎以后的体积减去正常的体积,即为各个时间右后足肿胀度。 根据公式计算: 右后足肿胀率(%)=(致炎后最大容积-致炎前的容积)/致炎前的容积×100%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思考题:结合本次实验结果,讨论氢化可的松的抗炎作用。 组别 剂量 (mg/kg ) 至炎前容积 (mL ) 至炎后肿胀度 右后足肿胀率(%) 20min 40min 60min 80min 生理盐水组 氢化可的松组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试题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考试题 科室:姓名: 1、第一个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的松上市() A.1927年 B.1855年 C.1936年 D.1935年 E.1948年 2、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A.血中ACTH浓度升高 B.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C.肢端肥大症 D.肾上腺皮质增生 E.肾上腺皮质萎缩 3、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 A.协同作用 B.致敏作用 C.增强作用 D.允许作用 E.辅助作用 4、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M-胆碱能受体 B.抑制炎症反应 C.减少组胺形成 D.促进β受体数量 E.降低气道反应性 5、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试用糖皮质激素() A.ST-T改变 B.病理性Q波 C.血沉加快 D.房室传导阻滞 E.发热 6、女性,20岁,因低热,腹痛就诊。查:移动性浊音阳性,查: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什么情况下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A.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 B.严重结核毒性症状 C.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 D.并肠梗阻者 E.诊断未确定者,可试用看疗效 7、糖皮质激素最适用于()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糖尿病肾病 D.微小病变病 E.膜性肾病 8、女性,22岁,月经增多8个月,2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与淤斑,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5.0×109/L,临床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哪项说法正确() A.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ITP B.能使血小板迅速上升 C.抑制抗原抗体的生成 D.降低毛细胞血管脆性减轻出血 E.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即可停药 9、糖皮质激素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A.阻碍分泌过多的激素合成 B.对抗激素对组织器官的作用 C.利用激素之间生理效应的拮抗作用 D.利用靶腺激素对促激素的负反馈作用 E.利用激素之间的允许作用 10、糖皮质激素配合儿茶酚胺用于升压治疗() A.阻碍分泌过多的激素合成 B.对抗激素对组织器官的作用

一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一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2016-10-13 20:17 来源:丁香园作者:天边一棵草、菜菜 字体大小 -|+ 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它们在体内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短效约为8~12 h,中效约为18~36 h,长效为36~54 h。而各类的代表药物,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一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可的、泼尼、长米松,中效冲击甲强龙。 短效糖皮质激素: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多带「泼尼」二字,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等。而中效常用药物甲强龙是唯一可应用于冲击疗法的药物,对此后文还会介绍。 长效糖皮质激素:所谓「长米松」,其实就是长效药物多含「米松」的名称,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但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只限于作用时间,主要还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1. 生物效能不同 升糖作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并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但需要注意作为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应用过多时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对于升糖和抗炎作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相对效能最强,中效次之,而短效最弱。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感染治疗、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因此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2. 对水电解质代谢作用 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潴钠排钾,并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素而利尿。从长效到短效,三者的盐皮质激素活性越来越强:短效最强,中效次之,长效最弱。 3. 对HPA 轴的负反馈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