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复习题姓名

一、填空

(1)这里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2)18 里有()个十和()个一。

(3)5个一和1个十是(),这个数在()和()的中间。(4)15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10个一是()。

(6)20里面有()个十,()个一。

(7)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它是()位数。

(8)有()个十和()个一。写作(),读作()。

(9)19的“1”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10)一个数比12大,比15小,这个数可能是()。(11)一个数比20小,比16大,这个数可能是()。(12)2个十是()。

(13)按规律填数0、5、()、15 、()。

(14)给下列数排排队:13、6、4、8、11、18、20

从大到小排队

从小到大排列

(15)按规律填数2、4、()、8、()。这些数都是(双数)。(16)8和12的中间有()。

(17)与1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8)按规律填数1、4、()、10、()

二、比一比,谁大谁小

16 10 19 20 18 13 12 12

1 5 11 20 16 6 17 15 12

三、看珠写数。

四、分别找出下列数中的单数、双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单数:

双数:

五、找规律填数。

①()、19、()、17、16、()、()

②10、12、()、()、18、()

六、写相邻数。

()5()()8()()6()

()12()()11()()19()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城关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李珍珍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

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姓名:班级:得分:用时: 9+11=6+9=6+11=5+11=13+2=18-7=18-4=11+5=3+13=11+4=12+5=20-11=17-7=15-5=13-2=14-4=3+15=14-2=19-11=5+14=5+5=11+2=18-9=13+4= 13+7=6+9=18+1=15+4=7+11=5+13=16-4=16-2=10+5=7+10=19-11=5+3=18-2=14+5=4+6=6+9=10+1=7+8=13+3=8-1=3+11=19-7=15-6=17-2=13+7=15+4=6+13=4+4=6+6=11+3=8+2=15-2=10+2=3+8=20-4=15-1=20-13=14-6=11-2=2+11=9+7=2+9=4+8=9+2=13-4=20-7=1+6=9+3=12+8=11+9=4+6=8+2=5+13=17-9=13-2=9+5=8+5=16-7=9+1=12+7=19+1=4+6=5+9=9+5=17-6=2+6=3+9=1+19=2+7=11+7=11+2=5+6=5+15=7+13=20-9=19-7=12+3=18+1=15-1=11+4=5+11=

姓名:班级:得分:用时: 16-4=5+14=9+7=4+10=2+9=19-9=16-2=20-7=3+11=5+13=17-2=10+5=19+1=14+5=14-4=2+8=2+6=17-4=10+7=9+3=18-9=4+6=7+11=6+13=3+9=11+3=3+13=11+2=19-7=12+3=5+11=12+5=20-11=17-7=15-5=14-4=3+15=14-2=19-11=5+14=20-13=14-6=11-2=4+4=2+11=2+9=4+8=9+2=13-4=20-7=11+5=1+6=9+3=12+8=11+9=8+2=5+13=17-9=13-2=9+5=14-6=2+11=11+9=9+5=17-2=8+5=16-7=9+1=12+7=19+1=5+9=17-6=3+9=1+19=2+7=11+7=5+6=5+15=7+13=12+7=20-9=12+3=18+1=15-1=11+4=16-4=15-5=5+14=9+7=12+5=4+10=19-9=16-2=20-7=11+5=3+11=17-2=10+5=19+1=14+5=18-0=19-7=17-0=19-3=16-2=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形) 1. 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40、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或课题2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练习题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咼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1、写出下面各钟面上的时间。 2、用两种方法写时间 9 O 3 、 12 9 G 12 : 00 12 9 G 6 : 30

6、小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请你用线连一连。 7、找朋友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 ? 00 *? 6 O - 3 ■ ■ 00 2 12, 00 1: 50 lit 00-

2、半个小时后是几时? 快4时了 .. 8时半 5、按照规律画出最后一幅图的时间。 3、下面的时间对不对?正确的画“" )里改正过 来。 4、连 ,错误的在( )1:30 ( ) 2 6 1时刚过 7时

6、哪个钟的指针转不了?画“x ( ) < ) ( ) ( > 7、下面哪个钟面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 一年级超级钟表练习(认识时间)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再过几分是几时几分。 一、填空。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 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3、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4、2 : 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5、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6现在的时间是1 : 57,再过3分是( 7、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时( )分从家里出发。 8、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 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能不能准时赶 上?( ) 9、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 下午上课的时间是()时( )分 。 10、1时=( )分70 分=( )时)分180 分=( )时 80分+ 40分=( )分=( )时时一8分=()分 50 分+ 40 分=( )分时+ 15分=( )分 12 、连 线。 6时42分10 : 55 7 : 30 4时35分 明明家的钟对面有一面镜子,镜子里的钟表现在显示的 时刻如下图,请问实际钟表上正确的时间是几时呢?钟面上正确的时间是: 、看钟面,写时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

课题:认识图形彭杨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认识”。(出示课题:图形的认识) 看!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机器猫) 今天,机器猫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方便,我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分?分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出示按形状分的组)来研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1.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2.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3.师:虽然他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 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4.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5.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6.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二)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为什么不是?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还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4.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 5.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 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填空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填空题 1、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2、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1,这个数是()。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1,这个数是() 4、9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5、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1,这个数是() 7、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8,这个数是()。 8、13里面有()个十和()一。 18里面有()个十和()一。 9、16里面有()个十和()一。 14里面有()个十和()一。 10、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1,十位上1,这个数是() 1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1,这个数是() 1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1,这个数是() 1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1,这个数是() 1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1,这个数是() 15、14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 16、19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 17、13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 19里面有()个一和()个十;17里面有()个一和()个十。1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11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19、()个一是10;()个十是20;5个一是(); 20、20里面有()个十;10个一是();8 个一是(); 2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 22、()和()组成16 ;()和()组成13 . 23、()和()组成17 ;()和()组成12 24、()和()组成15 ;()和()组成19 25、1个十和7个一是();1个十和7个一是(); 26、1个十和1个一是();1个十和6个一是();

【强烈推荐】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题

20以内计算题(适用小学一年级) 做题日期:年月日姓名: 用时: 18-5+2= 10+6-1= 11+6+1= 20-19+12= 9+6-4= 2+12+2= 2+14+2= 8-7+8= 13-10+10= 10-3+9= 12+7-8= 4+12-13= 18-12-5= 12-5-5= 4+3+1= 2+7+11= 9+5-12= 17-17+11= 7+10-2= 12+3-5= 12+5= 3+8= 6+6= 20-7= 3+11= 17-4= 4+6= 15-7= 7+10= 13+5= 14-2= 20-9= 5+8= 15+5= 8+9= 3+6= 3+11= 13+5= 8+9= 6+13= 10+1= 7+8= 4+4= 5+2= 13+7= 18-9= 13+3= 3+9= 12+2= 18-7= 17-2= 17-7= 5+7= 12+3= 20-11= 17-5= 10+5= 18-5= 5+6= 10+1= 17-6= 20-4= 14+5= 5+13= 7+8= 5+11= 15+3= 17-9= 2+6= 4+4= 11+2= 10-3= 5+9= 5+4= 5+2= 13+7= 10+3= 9+11= 19-4= 5+9= 14+2= 12+1= 18-11= 20-6= 18-9= 15-2= 16-2= 9+1= 16-4= 17-2= 1+17= 8+11= 18-7= 19-2= 13+3= 15-5= 4+3= 9-1= 20-11= 3+8=

计算训练 做题日期:年月日姓名: 用时: 3+8-7= 5-4+4= 8-8+19= 6+9-6= 16-10+6= 1+1+6= 2+6+8= 10-3+12= 3+6-7= 15-5-4= 13-9+7= 4+1+1= 14-5+4= 7+8-3= 17-11+2= 15+3+1= 12+8-11= 13+3-5= 11+2+6= 2+1-2= 7+10= 5+6= 1+17= 8+11= 19-2= 15-5= 4+3= 18-7= 9-1= 17-7= 20-11= 3+11= 13+5= 8+9= 6+13= 6+9= 14+4= 12+7= 3+6= 12+5= 6+11= 9+3= 1+19= 17+1= 9-1= 17-2= 17-7= 5+7= 12+3= 20-11= 12+5= 3+8= 6+6= 20-7= 3+11= 17-4= 4+6= 15-7= 7+10= 13+5= 14-2= 20-9= 5+8= 15+5= 8+9= 6+13= 17-5= 10+5= 18-5= 5+6= 17-6= 20-4= 14+5= 5+13= 7+8= 5+11= 15+3= 17-9= 2+6= 4+4= 11+2= 10-3= 5+9= 5+4= 5+2= 13+7= 10+3= 9+11= 19-4= 5+9= 14+2= 12+1= 18-11= 20-6= 18-9= 15-2= 16-2= 9+1= 16-4= 17-2= ——思博教育20以内计算题(适用小学一年级)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长宁中心小学游凤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的形状。 2、认识这些形体的简单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 2、从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在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种形状的物体模型、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国外,到了 12 月,就有一个大家都特别 1 / 5

喜欢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瞧,圣诞老人带来了许多礼物,猜一猜,都有些什么礼物呢?(学生发言)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描述物品的样子。 请同学上来摸一件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或手势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好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各种形状是怎样的) 3、归类。 圣诞老人还有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你们会分吗?请同学们开始分类。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分成几种情况。 一堆是长长方方的,一堆是四四方方的,一堆是直直的像柱子,一堆是圆圆的的球。 (如果有的小组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为一组,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让其他小组谈谈分开的理由)如果有的学生直接说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等名称,可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3)揭示概念。 生给每一类物品起名,再介绍每一类物品在数学中的名称。 能不能根据它们的样子给它们起个名字?学生如果起对了,教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物体

认识物体 一年级数学教案 浅谈如何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认识物体”教学与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本人就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物体》为例,谈谈怎样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程序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揭示概念,初步感知 1、 摆一摆: 每 4 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一小组放置很多的由学生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如:魔方、易拉罐、牙膏盒、小皮球等大的、小的不同颜色的都有)。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让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请你选择桌子上自己喜欢的实物拼摆出一个图形,拼好之后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摆的是什么?

学生兴致浓厚地拼摆,摆后互相交流。 生 1 :我摆了一张凳子。 生 2 :我拼了一辆轿车。 生 3 :我拼了一个机器人。 生 4 :我搭了架滑滑梯。 ………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我们一般常采用先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一分,从分一分着手展开教学。我认为学生直观感知薄弱,在得出“长方体”等名称之前,学生的活动仅仅是分一分实物,总感觉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儿童认识某一事物,须从大量感性的具体材料中,经过感知,逐步抽象,进行认识事物的本质。因而在给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

名称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摆、去拼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这些形状的实物的过程,即与之“耍熟”再进行下一环节教学。) 2 、议一议: 师随意指着一名学生“作品”中的长方体问:“象这个物体的形状,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能给取个名字吗?” 生 1 :方形 生 2 :长形 生 3 :长方体 生 4 :长长方方体 生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试题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试题汇总 一填空。 1.1个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1,这个数是()。 3.11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4.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 5.和11相邻的数是()和()。 6.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8.14的“4”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9.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10.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16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12.和15相邻的数是()和()。 13.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4.2个十是(),20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15.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16.17的“7”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17.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18.14里面有()十和()个一。 19.15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0.和13相邻的数是()和()。 21.15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 22.13和18这两个数,()接近10,()接近20。 23.18的“8”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 24.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位。 25.读书和写数时,先从()位开始。 26.有6个一,在个位上写()。有9个一,在()位上写()。 27.写数时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有2个十,在()位上写2。 28.17和19中间的数是()。 29.18里面去掉()还剩10。 30.10加()得20。 31.比20少1的数是()。 32.比15多2的数是()。 二、在8、12、19、6、14、20这些数中 (1)从左边数起,19在第()个。 (2)从右边数起,14在第()个。 (3)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这些数排队。

一年级数学钟表的认识

第八单元钟表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一)人教版新教材与省编教材的比较 省编教材第一册没有安排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五册中,而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两课时认识钟表,它是先认识钟面,再认识整时,再认识半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这其实也体现出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因为小朋友一进校门,就要了解几时上课、放学等等,所以新教材把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放在第一册,虽然难度增加了,可要求并不高,只要认识整时和半时就可以了,让学生体验数学是非常有用的。 (二)新教材教学目标分析 学段目标:(1)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单元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2)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二、实施建议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91页的情景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学生观察: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小学生在做什么呢?你认识钟表吗?钟表上都有什 么?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用钟表演示,同时让学生进行操作,进一步明确: 钟表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2、体现数学教学的活动性能 如教学91页下边这个内容时,可以先引导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交流,除了看图 认钟表外,还要让学生用钟表进行操作,让学生用钟表拨出几时,再用数字写出来, 加强对整时的认识。 3、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例如,教学第92页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 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同时引导学生遵守并爱惜时间。 4、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在教学93页上边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时针指向什么位置?与表 示整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一说。 三、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教材91页92页和94页练习十六1---3 第二课时93页和95练习十六4、5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 课标解读

《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二、课标解读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基础。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这一要求就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1.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氛围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事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理由”。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依据。 2.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的平台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说理、思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为学生能够正确辨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 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9+11=6+9=6+11=5+11=13+2=18-7=18-4=11+5=3+13=11+4=12+5=20-11=17-7=15-5=13-2=14-4=3+15=14-2=19-11=5+14=5+5=11+2=18-9=13+4= 13+7=6+9=18+1=15+4=7+11=5+13=16-4=16-2=10+5=7+10=19-11=5+3=18-2=14+5=4+6=6+9=10+1=7+8=13+3=8-1=3+11=19-7=15-6=17-2=13+7=15+4=6+13=4+4=6+6=11+3=8+2=15-2=10+2=3+8=20-4=15-1=20-13=14-6=11-2=2+11=9+7= 2+9=4+8=9+2=13-4=20-7=1+6=9+3=12+8=11+9=4+6= 8+2=5+13=17-9=13-2=9+5= 8+5=16-7=9+1=12+7=19+1=4+6=5+9=9+5=17-6=2+6= 3+9=1+19=2+7=11+7=11+2=5+6=5+15=7+13=20-9=19-7=12+3=18+1=15-1=11+4=5+11=

16-4=5+14=9+7=4+10=2+9=19-9=16-2=20-7=3+11=5+13=17-2=10+5=19+1=14+5=14-4=2+8=2+6=17-4=10+7=9+3=18-9=4+6=7+11=6+13=3+9=11+3=3+13=11+2=19-7=12+3=5+11=12+5=20-11=17-7=15-5=14-4=3+15=14-2=19-11=5+14=20-13=14-6=11-2=4+4=2+11=2+9=4+8=9+2=13-4=20-7=11+5=1+6=9+3=12+8=11+9=8+2=5+13=17-9=13-2=9+5=14-6=2+11=11+9=9+5=17-2=8+5=16-7=9+1=12+7=19+1=5+9=17-6=3+9=1+19=2+7=11+7=5+6=5+15=7+13=12+7=20-9=12+3=18+1=15-1=11+4=16-4=15-5=5+14=9+7=12+5=4+10=19-9=16-2=20-7=11+5=3+11=17-2=10+5=19+1=14+5=18-0=19-7=17-0=19-3=16-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试题汇总

一填空。 1.1个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 2.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1,这个数是()。 3.11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4.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 5.和11相邻的数是()和()。 6.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8.14的“4”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9.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10.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1.16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12.和15相邻的数是()和()。 13.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4.2个十是(),20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15.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16.17的“7”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17.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18.14里面有()十和()个一。 19.15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0.和13相邻的数是()和()。 21.15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 22.13和18这两个数,()接近10,()接近20。 23.18的“8”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24.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位。 25.读书和写数时,先从()位开始。 26.有6个一,在个位上写()。有9个一,在()位上写()。 27.写数时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有2个十,在()位上写2。 28.17和19中间的数是()。 29.18里面去掉()还剩10。 30.10加()得20。 31.比20少1的数是()。 32.比15多2的数是()。 二、在8、12、19、6、14、20这些数中 (1)从左边数起,19在第()个。 (2)从右边数起,14在第()个。 (3)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这些数排队。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填空题

13前面的一个数是(),比13大比18小的数有()。 比17大1的数是(),比17小1的数是()。18和16中间的数是(),20与16之间有()。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个十组成(),20里面有()个一组成。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与14相邻的数有()和()。 我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我是最小的两位数()。我是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都是“1”。() 我是一个两位数,但比20小3。() 1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16、15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1”在()位上,表示()个()。 20中的“2”在()位上,表示()个()。11中左边的“1”在()位上,表示()个()。10个一就是()个十,()个十就是( )一。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个一和()个十组成15

11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16的十位是1 表示1个()个位上是6 表示6个() 20里面有()个十20个一组成() 比17大比20小的数是() 个位上是7 十位上是1 这个数是() 14里面的4在()上表示4个() 1在()上表示()个() 11左边的1表示()个() 右边的1表示()个() 比19大1的数是()比10小1的数是() 15前面的一个的数是()19后面的一个数是()10和12之间的数是() 比15大比19小的数有() 与15相邻的数是()和() 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个位上是3 十位上是1的数是()、 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数()17是一个()位数它的个位是()表示()个()它的十位是()表示()个()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