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组成探究题分类解析

物质组成探究题分类解析

物质组成探究题分类解析
物质组成探究题分类解析

物质组成探究题分类解析

一、纯净物组成元素的探究

例(2011.成都市)(11分)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填“是”或“否”),原因是。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至少1条)。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1条)(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解析:探究纯净物的确组成元素一般要通过物质的反应后的生成物来判定。初中往往用燃烧的方法来探究简单的碳、氢、氧等元素的存在。碳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元素燃烧生成水,因此变成检验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存在,如果要判定氧元素的存在,则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与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对比得到。观察题中的装置,装置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据此可以写出。浓硫酸的作用是除掉A装置生成的氧气中的水蒸气。装置C中的氧化铜作用耐人寻味,但仔细分析也可以找到思路:葡萄糖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氧化铜有氧化性,可以将葡萄糖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以保证后面检验的二氧化碳中的碳等于葡萄糖中的碳。如果用空气代替纯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要影响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使碳的确质量偏高,结果不准确,因此不利于反应的进行。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可以归纳的地方很多,答案开放,只要有理皆可。数据的分析有两种算法:一种是先算生成物中的碳、氢元素质量,碳元素质量由二氧化碳来算,氢元素质量由水来算,然后把碳、氢元素质量之和与葡萄糖的质量比较,相等,只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小于,则有氧元素。同学们可以试试。另一种就是答案中的算法,先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然后算出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质量,发现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质量大于氧气的质量,则葡萄糖中有氧元素,据此可以得到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后面的两个问题是开往性问题,主要目的的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能力,可以根据装置灵活作答。

答案:

【实验设计】(1)

(2)(2) 吸收从A中溢出的水蒸气

(3)将葡萄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证葡萄糖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方案评价】

(1)否空气中的CO2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

(2)在密闭体系里燃烧(或反应物均为纯净物或用酒精灯隔着玻璃管加热,达到着火点等)

(3)【数据处理】若葡萄糖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需O2:2.64g+1.08g-1.8g=1.92g,而2.64g CO2中氧的质量为2.64g×32÷44 = 1.92g,1.08g H2O中氧的质量为1.08g ×16÷18 = 0.96g,因为产物中共有氧1.92g + 0.96g = 2.88g>1.92g,所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4)【讨论交流】

(1)先通氧气再加热(或通过B中气泡的多少来O2控制产生的速度,防止气流过快,冲走葡萄糖和氧化铜,堵塞导气管或控制反应物的量,防止反应过快热量来不及散发而引起试管炸裂或氧气足量防止燃烧不充分或反应结束,待冷却后再称量D、E的质量等)(2)将F换成装有NaOH的干燥管,同时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减少实验误差(或

A、B间加一个空集气瓶,用导气管连接等)

二、固体混合物成份探究

例(2011.德州市)(9分)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

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

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

到作用。若A瓶

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

将(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化学式),理由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

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

置)。

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

中含有Mg(OH)2。

解析:化学探究题不是要求通过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来拔高考查层次,使同学们无从下手,而主要是通过新的装置、表格、仪器、操作方法、完成方式来考查同学们的提炼知识,迁移知识,变通知识的能力。本题通过表格可知:Mg(OH)2CaCO3难溶,Ca(OH)2MgCO3微溶,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如果有Ca(OH)2,滴入Na2CO3溶液,一定要产生白色沉淀,现没有产生,则说明水垢中没有Ca(OH)2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的目的是用空气把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到D中,使测量结果准确,而空气中也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除掉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如果A瓶中无NaOH溶液,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被D 瓶中的氢氧化钠吸收,质量将增大。

通过看图像,知道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4克,再根据碳酸钙是22克,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可知一定含有碳酸镁。

图中标孔的位置问题新颖,角度新,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同学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答案:

【提出猜想】CaCO3 MgCO3

【设计方案】⑴ Ca(OH)2

【评价】⑴吸收CO2 增大(2)MgCO3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3)(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得分,等边三角形最好)不能

三、气体混合物成份探究

例(2011.乐山市)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

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的药品为。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

有性。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

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

中碱石灰的作用

为,烧杯上能

观察到的现象

是。最后一

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析:对于还原性气体组成的探究,可以利用其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物不同来判定: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物是水,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如果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后只有水,则气体是氢气;只有二氧化碳,则气体是一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两者都有,则气体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此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把资料中的信息用上,再分别把八个装置的作用弄明白,结果水到渠成。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根据资料可以判断有水,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定有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就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2)A、B已经判定了水和二氧化碳的存在,现在的C、D应该要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先除去二氧化碳,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注意一般不用澄清石灰水,因为它的溶解度过小,效果不理想。所以装置C中的药品为NaOH 溶液。D中放什么呢?应该放除掉水蒸气的物质,是什么呢?浓硫酸。经过C、D两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已经没有了。

(3)E中氧化铜变红,说明有还原性气体存在,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物中有水,混合气体中有氢气;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结论】把整个八个装置综合起来,应该是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四种气体都有。猜想2正确。

【实验反思】

资料中已经说明碱石灰中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钠有吸水和除掉二氧化碳的作用,氧化钙有吸水的作用,所以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就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A检验了水,B检验了二氧化碳,碱石灰除掉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剩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应用燃烧的方法来检验。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燃烧后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壁凝结成的小水珠。最后一步还要检验一氧化碳的生成物二氧化碳,所以它的实验操作是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Ca(OH)2+CO2 ==Ca CO3↓+H2O

(2)NaOH 溶液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氢气和一氧化碳,氧化 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有水珠(或水雾) 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四、溶液溶质成分的探究

例 (2011.大连市)(6分) 化学活动小

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

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⑴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

是 ;

⑵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

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

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成份的几种可能情况,填写下表。

解析: ⑴锥形瓶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或者二氧化碳溶于水,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大气压就把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压入锥形瓶内,然后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倒流使溶液变浑.

⑵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因为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压强变小.

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份应该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钙.二氧化碳是气体,碳酸钙是沉淀,都不可能是溶质.因碳酸钠要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二者不能同时存在.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有三种可能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是碳酸盐,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氢氧化钙可以用碳酸盐如碳酸钠来鉴别。

答案:

⑴澄清石灰水倒流使溶液变浑 ⑵不能;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五、固液成分探究

例(2011.哈尔滨市)((6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

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 和溶液B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 3 乙同学:CaCO 3、Ca(OH)2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2) ;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 、K 2CO 3 丁同学:KOH 、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

(3) 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4) 。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 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解析:此题貌似复杂,实际上分成两步,就是固体成分的探究和溶液溶质成分的探

究.要证明甲乙两同学的猜想,因为都有碳酸钙,所以只需证明氢氧化钙的有无即可.甲同学只是证明了碳酸钙的存在,不能证明氢氧化钙的不存在,所以结论不可靠.乙要证明有氢氧化钙的存在,溶液要变成红色,根据氢氧化钙是碱,所以应该用酚酞.丙丁两同学中哪个猜想正确呢?因为在固体的探究中已经知道固体中有氢氧化钙,它微溶于水,既然有它的沉淀,则溶液肯定是它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丁同学猜想正确.怎样除去氢氧化钾中的氢氧化钙呢?氢氧化钾易溶于水,所以应该使它生成沉淀,又要不引入新的杂质,确定所加试剂是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由此可以写出。

答案:

(1)酚酞溶液 (2)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有无Ca(OH)2 (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只有CaCO 3;或加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CaCO 3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3)丁

(4)KOH为(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所以一定有Ca(OH)2

(5) K2CO3+ Ca(OH)2=CaCO3↓+2KOH

浮力计算题(分类)

浮力计算 1、某物体在空气中称重是10N,浸没在水中称重是6.8N,求这个物体的密度? 2、排水量为2×103t的轮船,装满货物后,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在长江里航行时 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3、一木块体积为100cm3,密度为ρ木=0.6×103kg/m3,求:(1)用手把木块全部按入水中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放手后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有多大? 4、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铜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5、一个质量为7.9g的实心铁球,先后放入盛有水银和水的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小球所 受的浮力分别是多大?(ρ铁=7.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6、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1.2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时读数是0.7N,求:(1)石 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石块的体积有多大?(3)石块的密度多大? 7、一质量为2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测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 ×10-3m3,求(1)木块 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体积?(3)木块的密度(g=10N/kg)? 8、用细线吊着质量为0.79千克的铁块慢慢浸没于盛满水的烧杯中,求:(1)铁块受到的 浮力?(2)从烧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3)细线对铁块的拉力?(ρ铁=7.9×103kg/m3)9、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体积为100cm3的物体,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7N,则这个物体受的重力为多少牛?(g=10N/kg) 10、把一个为89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若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79N,求金属块的密度?(g=10N/kg) 11、小明将一块冰放到一杯冷水中,他测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是1.0×10-6m3,占整个冰块体 积的十分之一,同时测出了杯中水的深度为0.15m。 求:(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2)此时冰块所受的浮力?(3)冰块的密度?(g=10 N/kg,不考虑大气压) 12、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1.4牛,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13、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g=10 N/kg )。

密度考题题型归类

密度考题题型归类 分析近几年考试试题,有关密度知识的考查层出不穷。下面将最新考题归纳分类,供同学们参考。 题型1 知识应用题 例1 (2013 梅州)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硬度高 B .熔点低 C .密度小 D .导热性好 解析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V m =ρ变形得m=ρV 可知,要航空飞行器质量减轻,在所用材 料体积V 一定的条件下,应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 答案 C 题型2 密度概念题 例2 (2013 南宁)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的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受状态、温度、气压(对于气体而言)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变小 不变 题型3 密度估算题 例3 (2013 天津)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30dm 3 B .60dm 3 C .100dm 3 D .120dm 3 解析 首先应明确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ρ人=1.0×103kg/m 3,其次是估测普通中学生的质量m=60kg ,最后根据由密度计算公式变形而来的体积计算公式V=ρ m 求出中学生 的体积。V=ρm = 333 3 6006.0/1060dm m m kg kg ==。 答案 B 题型4 密度比例题 例4 (2013 德阳)如图1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实心 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3:4 B .4:3 图1

整理--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含答案-附文档后)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2)甲乙两块矿石质量相等,甲矿石体积为乙矿石体积的3倍,则甲乙矿石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4)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0.2千克,玻璃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0.7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0.6千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5)某工厂要浇铸一个铁铸件,木模用密度为0.7×103kg/m3的樟木制成,模型质量为4.9kg,要浇铸1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铸铁多少千克?(ρ铸铁=7.9×103kg/m3) (6)一台拖拉机耕地一亩耗油0.85kg,它的油箱的容积是100升,柴油的密度是850kg/m3,该拖拉机装满油后最多耕地的亩数是多少? (7)飞机设计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其质量减轻了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8)(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 3.密度相等问题: (1)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 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请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中考概括题分类解析

中考“概括题”分类解析 所谓“概括”就是用准确、简洁、不失原意的语言精要地表达出阅读材料内容的大意。 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概括题最先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中单独出现,如“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意思”,后来发展为“提取下段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下面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等,另有创新题,如“给下段文字补写一个中心句”、“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意思”等。那么,近几年中考概括题有哪几种形式,又该如何解答呢? 一、材料归纳题 这是多则材料概括题中难度最小的一种。所谓“归纳”,其实就是“找共同点”,它是概括中最基本的形式。如河南省“积累与运用”中的“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可提炼出来的信息是:很多人汉字书写不正确、不规范。 二、材料综述题 这种概括题要求对多则材料进行综合性表述,实质上是对多则材料进行“文意浓缩”或“含义提炼”。此类题特别讲究“答题要点”,某一点回答不准确或残缺,就有扣分的可能,一定要在“浓缩”的基础上“综合性地表述”。如[相关链接] 材料1:我国工业废水、第三产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在1997-2004年期间增长18%;到2000年。我国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80%以上,但是工业和生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m V 可知:ρ甲<ρ乙, 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A.33.2g B.43.2g C.31.8g D.35.8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即1个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还有一个5g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 8.2g5g 3.2g -= 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 35g 3.2g31.8g m=-=

故选C。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m,b=6m,h=3.5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m×6m×3. 5m=210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kg/m3 ×210m3 =270.9kg,故选C. 4.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m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5.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空心铁球和空心的铜球质量、体积都相等,分别给它们装满水后,再比较它们的质量 A.铁球的质量大B.铜球的质量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根据ρ=m V 得V= m 可知,则铜的体积小 于铁的体积。但两球的总体积相等,则说明铜球内部空心体积大于铁球内部的空心体积,

【精品】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20210224170323)

密度典型计算题 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2、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3、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 4、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 5、89g的铜体积多大? 关于冰、水的问题。 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2、体积为 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3、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关于空心、实心的问题。 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2.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 关于同体积的问题。 1、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 2、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1千克;用它装另一种液体能装 1.2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一零件的木模质量为200克,利用翻砂铸模技术,制作钢制此零件30个,需要多少千克钢材?(ρ木=0.6×103kg/m3) 4、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 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 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 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5、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 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 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6、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利用增加量求密度 在研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的结果: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5 35.0 40.0 总质量(g)10.7 12.8 21.4 39.9 m (1)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表中m=_________g 盐水的问题 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的一种选饱满种子的方法:选芒粳稻种需要配制密度 为1.1×103Kg/m3的盐水,某农户配制了50L盐水,取出50ml进行检测,测得这些盐水的质 量为600g,(盐水还倒回)。 (1)请帮助他分析一下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 取什么措施? (2)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多少升? 图象问题。 已知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图象如图所示,可判断出ρ甲_________ρ 乙。

质量与密度计算题分类练习

一、同体积问题 1、一个容积为2.5升的塑料壶,用它装酒精,最多能装多少克?(ρ酒精=0.9×103kg/m3) 2、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4.假设钢瓶内储满9千克液化气,钢瓶容积为0.3m 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液化气密度为多少? 5、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6、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11.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20 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 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 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二、同质量问题 1、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2、郑小胖家的一只瓶子,买0.5kg酒刚好装满.小胖用这只瓶子去买0.5kg酱油,结果没有装满,小胖以为营业员弄错了.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弄错了?(通过计算说明) 3、学校安装电路需用铜线,现手头有一卷铜线,其质量是178千克,横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ρ铜=8.9×103千克/米3)

最全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归类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势能与重力做功 1. 关于重力势能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会对别的物体做功 B.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C.在不同高度将某一物体抛出,落地时重力势能相等 D.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但并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 势能的问题 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 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重力势能为() A.mgh B.mgH C.mg(h+H) D.-mgh 3.一个实心铁球和一个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 C.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一物体从高处同一点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滑到同一水平面,则( ) A.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 B.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C.在物体滑到水平面的瞬间,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D.在物体滑到水平面的瞬间,物体的动能相同 5.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 ) A.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变小 B.小球的动能逐渐变小 C.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大 6.盘在地面上的一根不均匀的金属链重30 N,长1 m,从甲端缓慢提起至乙端恰好离地面时需做功10 J,

如果改从乙端提起至甲端恰好离地面需做功J.(g取10 m/s2) 7.桌面距地面0.8m,一物体质量为2kg,放在距桌面0.4m的支架上. (1)以地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2)以桌面为零势能位置,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桌面过程中,势能减少多少? 8.质量为50kg的人沿着长为150m,倾角为30度的坡路走上了一个土丘,重力对他做的功为多少?他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他的重力势变化了多少? 9.地面上竖直放置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质弹簧,在其正上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h高处自由落到下端固定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弹簧被压缩,求小球速度最大时重力势能是多少?(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10.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长度为2m的长方体木料,木料的横截面为0.2mx0.2m,木料的密度为 0.8x103kg/m3;将木料树立在地面上,至少需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11、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厚度为h,如将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至少需要做多少功?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 1.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A.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思路及步骤

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看这里,看这里。 题目类型和作答步骤一、材料分析题类型 1、考察考生运用教师职业理念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实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者从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进行评析。 2、考查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评析教学行为。 二、作答步骤 1、先审题,通过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题目类型。 2、回忆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掌握不熟练的考生,建议将相关理论知识罗列于草稿纸上,避免遗漏要点。 3、阅读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确定作答要点。在阅读材料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帮助我们筛选信息、理解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将材料与理论知识一一匹配。 4、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的逻辑思路是总-分-总的结构,即总体评析材料、结合理论分析材料、总结意义和做法。 总结历年考题,材料的性质包括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及好坏结合的行为,其中出现好的行为的材料比例最大,以下分别论述。 材料中出现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 (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 (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 (3)总结材料,分析意义。 材料中出现不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 (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 (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 (3)总结理论列举具体做法。 材料中出现好坏结合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 (1)总体评价材料,如:“……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计算题分类练习试卷

质量和密度专项练习 一、同体积问题 1、一个容积为2.5升的塑料壶,用它装酒精,最多能装多少克? 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4. 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g/cm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5.铸造车间浇铸合金工件,已知所用木模质量为500 g,木料密度为0.7×103 kg/m3.今称得每个合金工件的质量为4.9 kg,则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少?6.假设钢瓶内储满9千克液化气,钢瓶容积为0.3m 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液化气密度为多少? 7、某铜制机件的质量为0.445千克,如改用铝制品质量可减轻多少? 8、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 ×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 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 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 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 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 150g

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 (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 (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10、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11.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20 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 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 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二、同质量问题 1、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2、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3、郑小胖家的一只瓶子,买0.5kg酒刚好装满.小胖用这只瓶子去买0.5kg酱油,结果没有装满,小胖以为营业员弄错了.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弄错了?(通过计算说明) 4.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1)求冰块的体积.(2)若冰块吸热后,有3分米3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5、学校安装电路需用铜线,现手头有一卷铜 线,其质量是178千克,横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ρ铜=8.9×103千克/米3)

商品归类习题

归类练习128题 1、野鸡 2、全脂奶粉,脂肪含量23%,未加糖,450克/袋 3、干的猪蹄筋 4、燕莴 5、切成块的大马哈鱼经烹煮后做成罐头包装 6、干木耳 7、干枣100克、龙眼150克、核桃200克的混合食品 8、八角茴香50克, 小茴香子80克混合物 9、食用调和油,豆油占70%,菜子油占20%,橄榄油占10% 10、用溶济提取的橄榄油 11、精制棕榈仁油 12、大豆色拉油 13、韩国泡菜,将大白菜、萝卜用盐腌制,然后配上由葱、洋葱、蒜、虾酱、糖、辣椒等做成的调料,再经发酵制成,2千克/坛 14、一盒零售食品,内有少量薯条和番茄酱,以及一个牛肉汉堡,上下两层面包片,中间牛肉,牛肉重量占60% 15、罐头食品,按重量计,含10%鸡肉,10%猪肉,15%鱼肉,55%蔬菜,其余为配料。 16、王老吉凉茶,易拉罐装,含有水、白砂糖、仙草、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成分,有清热去火功效 17、生产电解铜所得的电解槽泥渣(主要含铜) 18、粗甲苯 19、凡士林护手霜,20克/盒 20、液化气 21、硫化汞 22、重醋酸 23、氢化可的松,未配定剂量,未零售包装 24、非典疫苗,针剂,人用 25、红杉牌男用止汗液,可以除臭止汗 26、含氨基酸维生素口服液 27、头孢西丁胶囊,一种抗菌素药物,0.5克/粒,12粒/盒 28、立邦梦幻系列硝基木器漆,以硝酸纤维素为基本成分,加上有机溶剂、颜料和其他添加剂调制而成 29、每袋重101千克的过磷酸钙 30、20千克装、化学纯级、粉末状硝酸钠 31、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按重量计氯乙烯单体单元为45%,乙酸乙烯酯单体单元为55%(水分散体,初级形状) 32、用机器将回收的废“可乐”饮料瓶粉碎成细小碎片(该饮料瓶是由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的) 33、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粒子。 34、奥运会水立方材料,聚乙烯与聚四氟乙烯的薄膜(四氟乙烯70%,乙烯其他材料30%)。 35、纳米隔热膜,宽1.524米,成卷,一种新型的汽车用隔热膜,它将氮化钛材料用真空溅射技术在优质的聚对苯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形成纳米级的涂层,起隔热、防紫外线、防爆等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A型选择题29页word

第十章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A型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E、比 2、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用 A 构成比 B 观察单位 C 相对比 D 率 E 百分比 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在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4、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相对数指标( ) A.出生率

B .某病发病率 C .某病潜伏期的百分位数 D .死因构成比 E .女婴与男婴的性别比 5、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年均人口数 6、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 ).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率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以上均不对 7、某地区某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0α,以后历年为1α,2α,…,n α,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1 ...10+++n n ααα B. 110+??n n ααα C.n n 0 α α

D.n n 0 α α -1 E. 10 -a a n 8、按目前实际应用的计算公式,婴儿死亡率属于( )。 A. 相对比(比,ratio ) B. 构成比(比例,proportion ) C. 标准化率(standardized rate ) D. 率(rate ) E 、以上都不对 9、某年某地乙肝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9.8%,这种指标是 A .集中趋势 B .时点患病率 C .发病率 D .构成比 E .相对比 10、构成比: 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 、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C 、既反映A 也反映B D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 、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 11、构成比之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 A.必大于1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含答案) 1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2 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 3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5 正方体铜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块铜块改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不能确定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 B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 C 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 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煤油,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 A 煤油 B 水 C 盐水 D 一样高 8 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ρ/3,M B ρ/3,M/3 C ρ,M D ρ,M/3 9.通常说的“木头比铁轻”是指木头的比铁小。 10. 一块金属,质量是,体积是2×10-3m3,它的密度是 kg/m3,若将金属切去2/3,则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11. 冰的密度是×10-3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g,体积是 cm3;135克水结成冰,质量是 g,体积是 cm3 12. 一个容积为升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千克;用它装酒精,最多能装千克。 13.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这种液体密度是。 14.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已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的体积较

密度计算题分类(无答案)

密度计算题分类 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2、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3、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 4、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 5、89g的铜体积多大? 关于冰、水的问题。 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2、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3、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关于空心、实心的问题。 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2.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关于同体积的问题。 1、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 2、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1千克;用它装另一种液体能装1.2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一零件的木模质量为200克,利用翻砂铸模技术,制作钢制此零件30个,需要多少千克钢材?(ρ木=0.6×103kg/m3) 4、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 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 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 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5、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 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 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6、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利用增加量求密度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5 35.0 40.0 总质量(g)10.7 12.8 21.4 39.9 m (1)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2)表中m=_________g 盐水的问题 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的一种选饱满种子的方法:选芒粳稻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某农户配制了50L盐水,取出50ml进行检测,测得这些盐水的质量为600g,(盐水还倒回)。 (1)请帮助他分析一下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应采 取什么措施? (2)将这些盐水配制到符合要求时共为多少升? 图象问题。 已知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图象如图所示,可判断出ρ甲_________ρ乙。

初中物理杠杆习题分类汇总

只供学习与交流 杠杆习题分类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填空题: 1.图1是一件名为“龙虾网与鱼尾巴”的活动雕塑作品,O是它的支点。作者把他艺术天赋与物理学中的____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感。你在生活中也会见到利用这一原理的例子,请举一例。 2.某人分别用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赶路,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你仔细观察如图3所示的 漫画,小猴和小兔分得萝卜重的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5.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杠杆质量不计,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大于乙),此时杠杆平衡,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重新平衡的是( ) A.将甲乙两物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B.将甲乙两物体远离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C.D.在甲乙两端分别挂上与甲乙等质量相等的物体. 图2 图1

只供学习与交流 6.图6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 B.前臂是费力杠杆 C.前臂不是杠杆 D.无法确定 7.图7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 是省力杠杆,OBD 、OED 是费力杠杆; D.ABC 是费力杠杆,OBD 、OED 是省力杠杆。 三.作图题: 8.图8是用扳手转动螺母的示意图(螺母的中心为支点O),请在图中画出动力的力臂。 9.图9所示,杠杆AO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力F 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 2。 四.实验题: 10.图10 所示是探究杆杠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⑴.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 若杠杆在使用前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需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 这两组数据中,第 次实验的数据肯定有错误。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数错了;测量值是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 图6 图8 图9 图10 11. 根据图11所示的信息,请计算要撬动石头应在撬棒上施加的是多大?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材料阅读类(含解析)

专题分类:科普阅读类题 1.(2018山西)科普阅读题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南海丰富的资源中,油气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________(写一种)。 (2)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变化______________-。 (3)材料2中所述锰、镁、铜等是指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4)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 (5)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我们要捍卫祖国的领士、领海和资源的完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的一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2)沸点(3)汽油(或柴油石蜡或沥青等)(4)(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5)元素(6)蛋白质(7)合理开发(或谨慎开采或有计划开采) 【解析】(1)南海丰富的资源中,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属于混合物;石油分馏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汽油(或柴油或石蜡或沥青等);(2)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3)材料中锰、镁、铜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锰、镁、铜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指元素;(4)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5)在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应注意合理开发(或谨慎开采或有计划开采)。 2.(2018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型分类和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题型分类和解题技巧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所占分值较高,而且能够通过系统的复习在资料分析部分尽可能多拿分。很多考生对资料分析还不是很熟悉,今天就介绍一下资料分析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资料分析的题型分类 根据资料分析的命题特点,往往给的信息量很多,其中不乏有些信息是对于解题没有用或者起到干扰作用的,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形式的资料分析采用不同的做题方式。现将其归纳为三类: 1、文字类。对于文字类的资料分析通常采用画圈法进行提炼信息,而我们需要掌握好圈画在哪?画圈需要标注出时间和名词。 2、表格类。表格类的呈现一般需要考察大家的查找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查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概念把题目做出来,表格类首先需要看清表头,也就是说这篇材料说的是什么,知其然才知如何应对,其次需要看清楚表格的横纵行列分别表示什么。这样一来会使我们的查找更具有针对性。 3、图形类,一般情况下以柱状图和饼状图呈现,以柱状图为主,此类材料需要看清楚图形表示的意义以及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二、解题技巧 (一)阅读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文字型、图形类和表格型。文字型资料分析中,数据往往较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这就需要考生在读材料时有针对性地读重点——圈名词。常考的概念如过去的量、增长率、比重等都是用来列式的,同一概念的列式形式没有区别,但是“谁”的增长率、“谁”的比重就不一样了,找“谁”就是“圈名词”确定重点的过程,40秒内速读完“名词”. 表格型资料分析相对简单,考生需要看标题(总括性名词)、第一行(看名词)第一列(看有无异常单元格)、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表格。 图形类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考生需要看标题、横轴、图例、注释和单位,15秒内速读完材料。 资料分析的材料往往是三种类型的两两混合,如文字加表格、文字加图形等。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每一种类型该怎么读非常熟练。 (二)列式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对资料分析的常考概念熟记于心,比如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等概念的含义、联系与区别分别是什么,概念的考点又有哪些。当快速读完材料后,考生们应在8秒左右准确列出问题的式子。 (三)计算 这一部分是资料分析的重头戏,它考查考生对数据的估算能力。考生在日常练习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重要的估算方法——尾数法、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和同位比较法。哪种列式形式应该用哪种估算方法才能快准狠地估算出正确答案,考生应辅以大量的练习掌握上述方法。

密度计算题分类解析

密度计算题 一、鉴别物质:依据题设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把求出的密度跟物质的密度相比较,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1、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 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2: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是哪一种金属?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多少? (作业)练习:某运动员获得了一枚金牌,拿回家后,为了鉴别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他测出了金牌的质量为12.5g,体积为0.75cm3,问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二、等量体积法: 例: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g,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g,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 三、空心类问题: 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①:比较密度方法:用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将计算出的平均密度和材料的密度相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②:比较质量方法:假设物体是实心的,用材料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③:比较体积方法:假设物体是实心的,用物体的质量÷材料的密度,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例1.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9g/cm3)。 (作业)例2.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ρ钢=7.9×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分析:结合题目第二问需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这一解题要求,选用比较体积鉴别空心的方法较好。 练习.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要在一个体积是30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内灌满水银,需要多少克水银? 1 / 1

统计学练习题3

第1-277题 问题:企业的员工人数、工资是 选项一:离散变量 选项二: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选项三:连续变量 选项四: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选项五: 正确答案:2 第2-175题 问题: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大的变异指标是() 选项一:极差 选项二:平均差 选项三:标准差 选项四:方差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3-1071题 问题: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同,则 选项一:均值小的差异程度大 选项二:均值大的差异程度大 选项三:无法判断 选项四: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相同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4-621题 问题: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025,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为( ). 选项一:0.90 选项二:0.95 选项三:0.99 选项四:0.41 选项五: 正确答案:2 第5-1199题 问题:变异是指() 选项一: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不同 选项二: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选项三: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选项四:总体单位的指标各不相同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6-599题 问题: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残差平方和所占的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选项一:相关程度高 选项二:相关程度低 选项三:完全相关 选项四:完全不相关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7-997题

问题:如果相关系数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则()。 选项一: : 1 = ρ H拒绝0 H 选项二: : 1 = ρ H,不能拒绝0 H 选项三: : = ρ H 拒绝0 H 选项四: : = ρ H 不能拒绝0 H 选项五: 正确答案:3 第8-1074题 问题:某地2012年1-3月又新引进52个利用外资项目,这是()。 选项一:时点指标 选项二:时期指标 选项三:相对指标 选项四:平均指标 选项五: 正确答案:2 第9-611题 问题: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其中n为观测值的个数. 选项一:n-1 选项二:n-2 选项三:n 选项四:1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10-680题 问题:如果所有商品的数量均按同一比率变化,计算出的派氏指数为105.45%,那么拉氏指数为()。选项一:105.45% 选项二:104.55% 选项三:100.00% 选项四:95.55% 选项五: 正确答案:1 第11-187题 问题:某公司今年利润总额为去年的125%,这是一个() 选项一:动态平均数 选项二:动态相对数 选项三:算术平均数 选项四:几何平均数 选项五: 正确答案:2 第12-684题 问题:在正常的经济行为下,若派氏指数为110%,则用相同数据计算出的拉氏指数一定()110%。 选项一:小于 选项二:等于 选项三:大于 选项四:无法判断是否大于或小于 选项五: 正确答案: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