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编制说明-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规定

02编制说明-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规定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编制必要性
高放固体废物(包括乏燃料、α废物等)含有放射性强、发热量及毒性大、半衰期长的核素,如何对其进行安全处置,已成为当前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难点和制约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早在1957年美国科学院就在向原子能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推荐将放射性废物埋入地质介质中。尽管早期也曾探讨过深海床处置、太空处置、极地冰层处置、深钻孔处置和岩石熔融处置,但就费用、风险、法规要求而言,这些方案是不可行的。自1999年丹佛国际地质处置会议和2003年斯德哥尔摩国际地质处置会议后,国际社会更加一致地认为深地质处置是高放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始于1985年,在初步研究发展计划(SDC计划)的安排下,开展了工程、地质、化学和安全方面的初步研究工作。由于条件所限,这些研究工作均属于部门性质,总体上仍处于技术准备阶段。2003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对高放废物和α废物采用集中的深地质处置,尤其是2006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使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工作走上了全面、系统、科学、协调发展轨道。
2005年5月由潘自强和钱七虎两位院士负责,启动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战略研究”。2007年8月由潘自强院士在北京中核集团召开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相关规定与导则建议稿编写启动会会议”。为了配合“指南”的贯彻和实施,加强高放固体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管理,加快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作的推进与实施,提出编制《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导则》、《地质处置设施选址标准》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评价导则》,并就此项工作与国家环保部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司进行了沟通,得到了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司的支持,同意将该项工作列入2008年计划内。

二、编制过程
2007年12月国家环保部正式下达了编制《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规定》的任务,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按要求于2008年4月成立了规定的编制组。经请示国家环保部,确定将IAEA安全标准丛书 NO.WS-R-4“Geological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作为本规定等效采用的资料,并于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进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