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滕本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现代输血1、替补性输血2、治疗性输血

治疗性输血:血液成分置换术

血液成分单采术

血液稀释疗法

血液净化

IVIgG疗法

磁化血疗法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UBIO)

低能量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当前血站系统的主要功能:1、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采供血等法规。

2、宣传招募无偿献血者,特别是成分献血。

3、保障所在区域内的献血医疗机构用血。

4、安全输血。

5、安全输血相关的科研。

当前输血科部门的主要功能

1、保障供血

2、科学、合理、有效输血

3、安全输血

4、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的相关科研

5、教学工作

6、检测及治疗工作

7、指导临床输血、参与临床会诊

8、治疗性输血的开展

前言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therapeutic hemapheresis)

定义: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回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的溶液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成分不同分为1、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herapeutic plasmapheres is)

2、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therapentic cytapheres is)

前者又称为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Aphere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一个动词,意思“拿走”或“去除”。目前为止,国际上公开发表资料,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PE的疾病达110种,80年代美国已成立了单采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后来创办了临床单采杂志(J on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国内1999年资料报告,全国用手工方法和血细胞分离机,采浆机施行治疗

血液成分单采和PE术约1360例,治疗的病种达50多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PE术,但病种并没有扩大。国内浙医大一院,广东暨南大学医学院郁知非教授对PE术做的最多,置换液量也最大,移出量达1800—2600ml/次,我院开展PE术治疗相关性疾病,移出量在1200—2400ml/次,特别对一些免疫性疾病效果最好;如T TP、多发性硬化症,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等。但是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PE 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治“标”不治“本”统称辅助治疗,缓解患者急性期的症状体征比保守治疗药物来得快。展望未来,特别是非采血单位的输血科,血库对这项治疗性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国外新一代血液成分分离机陆续进入国内,国内成都南格尔公司的采浆机投入临床使用多年,相比之下,进口的分离机价格昂贵,少则3 0多万元,多则达70—80万元,一次性套材价格很贵,限制了PE在我国的推广使用。而国产南格尔公司的采浆机价格低廉,采集血浆效果理想,所配套一次性套材仅几十元。完全可以代替进口分离机进行PE术治疗。

总之,血浆置换术的发展趋势是选择性去除血浆中特定的病理性成分,避免去除全血浆,不用或少用置换液。因为置换液中的血浆危险性太大。现在的分离机原理多为亲和层析离心法。未来的开发利用特殊吸附作用的吸附剂所制成的吸附柱,特异性吸附并去除血浆中某中病理性成分,再将处理过的血浆随细胞成分一同回输给患者。PE术的适应症多半患者病情较危重,操作过程是在患者全身情况较差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如果没有确切的适应症,不可滥用PE术治疗方法,如需要PE术,应该征得病人及家属完全同意后,方可进行PE术。

方法

由于血液成分分离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一次性套材,所以这种方法变得简单易行,也比较安全。

置换方法:

手工法:目前使用的手工法较少,仅限于二级医院以下的单位,或者没有血液成分分离机的单位。手工法:采血于抗凝剂血袋中—离心—去除血浆—回输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每一轮次为400ml全血,反复进行2—6轮次。同时输入置换液。这种方法,无需特殊设备,费用低,缺点易污染,一次去除的病理成分量太少,达不到治疗要求。

机械法:在无菌密闭的塑料管道系统内完成采血,离心,成分去除和回输整个操作程序。

从工作原理,将血液成分分离机分为五类:

1、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血细胞分离机,这

种分离即能采集血细胞,也能进行PE术。根据成分不同,比重不一,离心机将血浆与血细胞分层,去除病理成分,将其余成分回输给患者。

2、膜滤式血液成分分离机:这种分离机只能用于PE术,不能进行细胞单

采术。

故又称为血浆分离机。

优点:分离速度快操作简便、去除血浆纯度高,血小板混入少、售价低

缺点:可能会引起溶血、进入体内抗凝剂较多、无法选择血浆中致病物质成分去除

3、旋转膜式血浆分离机:离心式和膜滤式相结合的血浆分离机,美国Bax

ter公司生产的Auto-c血浆分离机。优点:分离速度快血浆纯度高体外循环血量少,抗凝剂用量少,不发生溶血。

4、双重膜式血浆机:改进后双重膜式血浆分离机,通过一个孔径较小的膜

式过滤器(化学结构),除去血浆中病理性大分子物质后,再把剩余的血浆,血细胞混合后回输给患者。日本生产的KM—8500型血浆分离机属此类。

优点:有选择性去除血浆中致病物质、置换血液用量少

缺点:操作复杂、膜压的变化易导致溶血、过滤器和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价格昂贵、膜孔径大小分离,易丢失血浆中有用的物质,

5、吸附柱式血液成分分离机:这种分离机只能用于血浆置换术,机理:先

是通过膜式分离血浆,再通过一个吸附柱,血浆流经时,病理性成分被吸附在柱内,正常血浆成分回输给患者。优点:不丢失血浆、不使用置换液。缺点: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

该机原理是未来PE术的发展方向。

临床上常用的机械方法又分为双针式、单针式。

置换液

晶体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缺点:扩容差

血浆代替品: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优点:扩容好,价格便宜,无传播疾病危险。缺点:不含凝血因子和球蛋白。

人血白蛋白:扩容好,无污染,无传播疾病危险。价格贵,无因子和球蛋白。

普通血浆:价格相对便宜。缺点:引起低血压反应

新鲜血浆:含有凝血因子,正常人水平免疫球蛋白,扩容好。缺点:有传播疾病危险、量大引起低钙,过敏反应。

置换量和速度

在PE术中,依据各种疾病的性质不同,病情轻重有别,血浆中与发病机制有关的病理成分多少不一,PE术后这些病理性成分出现的速度各病例也不尽一致,所以对每次换出多少血浆,间隔时间置换一次,共计置换多少次为合适,很难作出明确界定,主要根据病种及病人情况而定。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病理性成分合成速度及其他在血管内的分布:合成速度快,血管内外均

有分布的病理成分,需要反复置换。合成速度慢,以血管内分布为主的病理成分,置换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如IgG抗体,速度快,有55%在血管外分布,分子量小(只有IgM的1/5),体内半存期长(21天±),故对IgG型抗体宜实施频繁的,小量的PE术才有效。

相反,IgM合成慢,有75%在血管内,体内半存活期短(5天±),一次较大的剂量的PE术且能获得显着疗效,如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异常Ig

M,是PE术首选指征。

2、患者原有血浆下降的程度:

因为置换液与病人体内血浆不断地混合,血管内原有血浆逐渐减少,而进入的置换液越来越多。理论上,患者血容量不改变,机械方法置换一个血浆容量时,可去除原有血浆63%(保留37%),2个血浆容量时,可去除原有血浆86%(保留14%),置换3个容量时,可去除原有血浆95%(保留5%),因此,反复小量置换比一次大剂量置换疗效好,效率高。

血浆容量=40ml/kg

血浆容量=75ml/kg×(1-HCT)

中国人的血浆容量一般为2000ml左右(50公斤体重)。

3、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对PE术成正比例,中国人1500-2000ml/次。

欧美国家一次置换出血浆量大多为2000-4000ml,每周2-3次,共计3-5次为一疗程,个别达10余次。

临床应用

PE术是现代输血医学中一种特殊的治疗形式,目前应用范围广泛。

适应症:美国医学会(AMA、American Medical Assocication)的PE术专门小组拟定:分为三组(1985年)

一、疗效肯定:

1、高粘滞综合症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重症肌无力

4、肺出血肾炎综合症(无肾功能不全)

5、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6、输血后紫癜

7、甲状腺危象

8、中毒(结合蛋白的毒素)

9、多神经炎型遗传性运动失调症

10,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二、有一定疗效

1、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氏综合症)

2、进行性血管炎(免疫复合物型)

3、SLE

4、伴有抑制物的血友病

5、同种肾移植的排斥反应

6、无肾功能不全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三、疗效尚未肯定的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多发性硬化症

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4、皮肌炎

5、幼年型牛皮癣关节炎

6、肾功能不全的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7、ITP

8、母婴血型不合

9、弥漫性体血管胶质瘤

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1、纯红再障

12、转移性癌症

1993年,ASFA(单采协会)调整第一类疾病有;

PE适应症:

高粘滞综合症

TTP

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重症肌无力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

凝血因子抑制物

ABO血型不合的BMT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血管炎,SLE

中毒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

1、拘缘酸中毒

2、心血管反应

3、反跳现象

4、过敏反应

5、病毒传播

一、概述

(一)定义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therapentic hemapheresis)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还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溶液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去除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治疗性血浆单采术(therapeutic plasmapheresis)和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therapeutic cytapheresis)。前者因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用一定量的溶液和正常人的血浆补充交换已被去除的病理性血浆,故又称为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

(二)静脉通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必须有良好的静脉通路。一般首先选用外周静脉穿刺,最为理想的经脉是前臂肘静脉,其次是

中心静脉插管。

(三)抗凝剂

1. 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溶液(acid citrate dextrose solution ,ACD)最常用的抗凝剂,分为ACD-A方和ACD-B方。A方是B方的浓缩液。ACD-A方中的枸橼酸盐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形成不离解的枸橼酸钙复合物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起抗凝作用。通常输ACD-A与全血的比例是1:8~1:12之间(红细胞压积高者用12,低者用8)。

2. 肝素其作用主要是增强抗凝血酶Ⅲ的生物活性,阻止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达到抗凝目的,但很少单独用于治疗

性单采术,对于有高凝状态,枸橼酸盐过敏,以及施行大量白细胞单采术的患者可使用肝素抗凝。

3. ACD-A方和肝素混合使用联合应用ACD-A方和肝素在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术中取得了成功。ACD-A方

与全血的比例应维持在1:20~1:30之间。

(四)置换液

1. 晶体溶液生理盐水、林格液、平衡盐液、勃脉力A等。

2. 血浆代用品包括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等。

3. 蛋白质溶液白蛋白、血浆蛋白溶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静脉注射用的免疫球蛋白。

二、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

(一)适应证(见表1)

表1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适应证

单采方法应用指征

红细胞单采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高粘滞血症,血红蛋白>180g/L,镰状细胞性贫血伴急性危象

白细胞单采术各种白血病伴脑或肺部白细胞浸润,白细胞计数>100×109/L

血小板单采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血栓形成或出血,血小板计数>1000×109/L

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术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备课讲稿

精品文档 血液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非细胞成分称为血浆。将供者血液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称之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 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成分输血特点】 1.红细胞特点 改变红细胞的大小、血红蛋白含量或表面积。红细胞是活动的实体,在体内可生存120d左右。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从肺把氧带到组织并把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带到肺排出。 2.血小板的特点正常状态下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mm,平均体积为8mm3。血小板无核,主要功能是参与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外伤后的血液丢失。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以及凝血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血小板还参与免疫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血浆的特点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即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并含有抗凝血成分。血浆不仅能保证血流的畅通,还能防止血液流失。由于血浆中有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因此参与机体抗凝血。 4.粒细胞特点粒细胞的成熟在骨髓中,在骨髓中储存的成熟粒细胞其数量为血液中的8~10倍,随时可释放至外周血。粒细胞在外周血的生存期很短,约为7h,然后进入组织或炎症部位。现临床基本不输注粒细胞。 【健康教育要点】 (一)输血前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病人因对输血、输血液制品不了解,输入过程陌生,所以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害怕静脉穿刺引起疼痛,尤其看到输血针头较粗时,恐惧感陡然加重。应向病人讲解输入血液制品的必要性和血液生理知识。告知所有血液都经过检验,不会传染疾病。通过交谈分散病人注意力,解除紧张情绪,以顺利完成输入过程。 2.签订协议书指导告知输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告知输血前需要签订协议书,征得病人本人或具有法力效应直系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没有本人及直系家属签字不能输血。 3.输血治疗指导说明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即有细菌繁殖、丧失功能的危险,所以对输血时间应进行限制,在领出血液后30min内进行。告知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输血前15min要慢,严密观察并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调快滴数,并要在3~4h内输完200~300ml。强调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治疗原则,病人及其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血速度和滴数。 4.不良反应指导告知输注粒细胞有可能产生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免疫缺陷或造精品文档

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属于血液净化技术的一部分就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体外后,将血浆中的致病成分选择性地分离后弃去,然后将血浆的其他成分以及所补充的平衡液或白蛋白输回体内,以清除血浆内的致病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浆置换又称血浆分离(plasmaphresis)。“Plasmaphresis”是希腊语,意思是血浆清除(plasma removal)。1914年Abel等最先提出血浆清除法,就是应用沉淀的方法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弃去血浆后,再将血细胞和重新配置的白蛋白液输回体内。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封闭式的离心分离装置,70年代又发明了膜式血浆分离装置。此后,膜式血浆置换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作用。近年,又提出的血浆成分分离,其通过双重膜式滤过(double filtration)或冷滤过(cryofiltration)等方法将血浆的成分进行分离。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200多种疾病,包括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免疫复合物肾炎、坏死性血管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血液粘滞性过高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血浆置换治疗原理 血浆置换主要是先分离出血浆,再从其中清除某些疾病的相关致病因子,这些因子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

(IgG、IgM等)、沉积于组织的免疫复合物、异型抗原和异常增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一些副蛋白,如冷凝球蛋白及游离的轻链和重链,有时还包括一些同蛋白结合的毒素。由于血浆置换能直接和快速地清除一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子,所以通过它的治疗常常收到意外的疗效,后者是用一些口服或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所不能达到的。 一般而言,抗体就是IgG,其分子量为150×103左右;而免疫复合物分子量多为100×103左右。换言之,由于它们全部被包含在丢弃血浆之中,因此丢弃血浆(血浆置换)也就等于清除了致病因子。 血浆置换的作用机制还有非特异性的一面,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血浆置换的治疗作用不可能与减少了非特异性的炎性介质有关,如补体和纤维蛋白原,甚至它的一些疗效可能与尚不清楚因子的减少有关。有一项实验报道证明,在血浆置换后脾对自体热变性细胞的清除能力有增加,说明这种疗法能改善一些疾病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血浆置换的适应征 据文献报道,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许多种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常见的疾病包括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免疫复合物肾炎、坏死性血管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血液粘滞性过高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急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 并发证,尤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 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 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 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 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 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 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血试验单的各项内容;还要核对血袋上的编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有效期等是否正确和一致。 ●其他血制品,如血浆、白细胞、血小板、某些凝血因子(冷 沉淀)等均需要核对血型,必要时也需做交叉配血。 配血和输血的准备 ●抽取配血标本时,由责任护士到床边与患者核对,要确定输 血申请单内容、试管标示内容、病员资料,三者完全一致后方可抽取血标本,并贴上标签。 ●抽取后在输血申请单上签上责任护士全名,连同血标本送输 血科(血库),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核对无误后签收,做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执行输血医嘱 ●先将领血单与患者病历夹中患者资料(内存有血型鉴定报告 单)各项内容核对无误后,再去输血科(血库)取血。 ●取血时,与输血科(血库)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 试验单、血袋进行“查对”,无误后方可领取。

成分输血题库

成分输血题库 一、是非题: 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3、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6) 7、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 8) 9、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手工分离法,它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先用离心机将 全血进行离心分层,然后再用压浆夹或虹吸方法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10、制备血液成分用原料全血的质量要求: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血袋应封闭 良好,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20%。(×) 11、各种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10小时内完成。(×) 12、将采集到联袋内的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待红细胞下沉后,将上层 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 13用装有添加剂及含有抗凝剂的三联袋或四联袋,采全血200ml—400ml于含有抗凝剂的血袋中,重离心,尽量移除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即制成添加剂红细胞。(√) 14、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 抗凝剂悬浮即制得洗涤红细胞。(×)

15、机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采集一次可获得血小板为2.0—6.0×109个。 (×) 16、机采血小板质量具有血小板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少,但是无效输注出现早。(×) 17、抗凝采血,取新鲜全血于12小时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50℃以下冰冻 成块即制成新鲜冰冻血浆。(×) 1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 持渗透压。(√) 19、新鲜血主要适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需要输血者。(×) 20、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12小时。(×) 二、单选题 1、成分输血就是:(D) A、输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根据患者需要输注从全血内分离出来的 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即血液制品) 2、 A、针对性强 B、可一血多用 C、疗效好 D、减轻工作量 3 A、大量输液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 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4、正确描述成分输血概念的是( C ) A、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低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B、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针对性差等特点。 C、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D、成分输血比例的高低不是衡量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血液通过血液成份分离机进行离心分离成血浆及血细胞,然后将病体血浆弃掉,回输血细胞及等量置换液的一种临床免疫性疾病治疗技术。 使用材料:四川南格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GLXCF3000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耗材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保存液I(ACD—A); 置换液体:晶体液()、胶体液()、或蛋白质液() 操作流程: 一、会诊及确认:首先根据患情况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会诊,对首选血浆置换治疗(教授的PPT中有讲)以及虽非首选但其他方式治疗无效的,经会诊确定实行血浆置换治疗,并制订血浆置换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进行血浆置换的必要性,使用设备及材料的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并签订血浆置换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前准备:1、四川南格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GLXCF3000 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耗材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保存液I(ACD—A);2、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代血浆等。地塞米松针,非那根针。置换液用的新鲜血浆,普通血浆,人血白蛋白等。备用部分抢救药品(抢救车上的药品)。三、血浆置换:再次检查和核对患者信息,按照血液成份分离机使用要求及血浆置换操作指南,检查和运行设备、安装耗材;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并按标准操作进行静脉穿刺(一般患者肘中静脉穿刺即可,个别患者需进行股静脉或腔静脉穿刺),然后启动血浆置换程序开始血浆分离和置换,回输其他血液成份和置换液。 具体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 选择病人病种,让病人先去洗手间,准备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代血浆等。 地塞米松针,非那根针。 置换液用的新鲜血浆,普通血浆,人血白蛋白等。 备用部分抢救药品(抢救车上的药品)。 2、操作步骤: 1)检查采浆机;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3)主屏上显示—血液成份分离; 4)按确认键,机器进行自检 (血泵,抗凝剂泵,空气检查泵,离心机后); 5)依据提示,打开离心机盖,关闭离心机盖再打开离心机盖,顺利完成自检。 6)回到主菜单设置参数: 选择血浆采集 每个循环采集量 总采集量 盐水补充量 采血浆速度 回输速度 抗凝剂与全血之比 袖带压力 盐水循环量 按确认键。 7)回到主菜单: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证,尤 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血液通过血液成份分离机进行离心分离成血浆及血细胞,然后将病体血浆弃掉,回输血细胞及等量置换液的一种临床免疫性疾病治疗技术。 使用材料:四川南格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GLXCF3000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耗材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保存液I(ACD—A); 置换液体:晶体液()、胶体液()、或蛋白质液() 操作流程: 一、会诊及确认:首先根据患情况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会诊,对首选血浆置换治疗(教授的PPT中有讲)以及虽非首选但其他方式治疗无效的,经会诊确定实行血浆置换治疗,并制订血浆置换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进行血浆置换的必要性,使用设备及材料的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并签订血浆置换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前准备:1、四川南格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GLXCF3000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耗材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保存液I(ACD—A);2、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代血浆等。地塞米松针,非那根针。置换液用的新鲜血浆,普通血浆,人血白蛋白等。备用部分抢救药品(抢救车上的药品)。 三、血浆置换:再次检查和核对患者信息,按照血液成份分离机使用要求及血浆置换操作指南,检查和运行设备、安装耗材;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并按标准操作进行静脉穿刺(一般患者肘中静脉穿刺即可,个别患者需进行股静脉或腔静脉穿刺),然后启动血浆置换程序开始血浆分离和置换,回输其他血液成份和置换液。 具体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 选择病人病种,让病人先去洗手间,准备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代血浆等。 地塞米松针,非那根针。 置换液用的新鲜血浆,普通血浆,人血白蛋白等。 备用部分抢救药品(抢救车上的药品)。 2、操作步骤: 1)检查采浆机;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3)主屏上显示—血液成份分离; 4)按确认键,机器进行自检(血泵,抗凝剂泵,空气检查泵,离心机后); 5)依据提示,打开离心机盖,关闭离心机盖再打开离心机盖,顺利完成自检。 6)回到主菜单设置参数: 选择血浆采集 每个循环采集量 总采集量 盐水补充量 采血浆速度 回输速度

各血液成分输血指南

附件一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三、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 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胞回收率>74±3.3%;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4±2℃24小时作用:(同CRC)适用: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规格:由400ml或20ml全血制备(同CRC)(同CRC)交叉配合试验 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主侧配血试验 冰冻红细胞(FTRC)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 规格:200ml/袋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同WRC;②稀有血型患者输血;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④自身输血加原血浆悬浮红细胞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加生理盐水悬浮只做主侧配血试验。 (二)血小板

成分输血

常用血液成分一览表(品名,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与用法 ) 品名 1红细胞悬液 2浓缩红细胞 3洗涤红细胞 4冷沉淀 5新鲜冰冻血浆6普通冰冻血浆7少白细胞红细胞8机采血小板规格 1 1u/袋 2 1u/袋 3 1u/袋 4 1u/袋(20-30mL)或依临床需要的规格制备 5 每袋200mL 100mL 50mL 25mL 四种规格6每袋 200mL 100mL 50mL 25mL 四种规格 7 1u/袋 8 机采法:一个治疗量/袋 (200mL) 性质 1红细胞悬液 200mL全血去除90%以上血浆后加适量添加液(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制成。 2浓缩红细胞:一个单位含200mL全血中全部红细胞,30mL左右血浆,Hct0.75±0.05,携氧能力同全血,容量仅为全血的1/2--2/3。 3洗涤红细胞:1个单位含200mL全血中70%的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也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 4冷沉淀: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1个单位。其中含凝白因子Ⅷ和因子Ⅷ约100u,纤维蛋白原250mg,还有丰富的纤维结合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5新鲜冰冻血浆:每袋除血小板外含全部凝血因子,其浓度与新鲜全血相似,200mL本制品含血浆蛋白60-80g/L 纤维蛋白原2-4g/L 6 普通冰冻血浆:除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Ⅷ外,其余成份同新鲜冰冻血浆。 7少白细胞红细胞: 1个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红细胞60-80mL,适量添加液,离心去除约70%的白细胞。 8机采血小板:机采法:一个治疗量约处理全血量3500mL,平均含血小板3.0*10的11次方个,混入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少,产品纯度高。 适应症 1各种慢性贫血;急性出血或手术失血。因血浆基本移出,故输血反应较少。 2心、肾功能不全者输血;小儿、老人、及孕娠期输血 3 ①输全血或血浆发生过敏反应或发仍贿 ②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 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①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1 输全血的弊端 输血以安全有效为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论患者需要何种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但输全血存在以下弊端和安全隐患。 1.1 使循环负荷加重在1u全血中血浆所占的容量大,按有效成分治疗量折合成全血后输入全血量多,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输入大量全血会引起循环超负荷使病情加重[1],如引起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1.2 易引起输血反应由于全血中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使全血含免疫原增多,会有各种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增加了输血同种免疫机会,如引起发热反应、急性溶血反应等[2]。 1.3 不能做到一血多用,浪费血液资源全血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的,而全血中其他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颗粒白细胞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如Ⅷ因子在4℃保存24h活性即损失一半,血小板在24h后活性全部丧失。 1.4 增大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病毒在全血各成分中含量不同,如有的病毒在血浆中含量较多,如患者只需红细胞时如输注全血则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如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1.5 增加经济负担如50ml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至少需要400ml左右的全血制备。 1.6 稳定性差保存1周后的全血具有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等功能则全部丧失。 2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2.1 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 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病人。 2.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当病毒污染血液时[2],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病人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病人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病人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病人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教案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主备: 集体备课组: 上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图片,区分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利用正常值和检测值的对比判断病情;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体血液等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关血液的常识。 教学重、难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病到医院看病时,医生经常要求我们通过化验血液来诊断病情。那么, 血液有哪些成份组成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出示血液化验单激发 学生的兴趣来导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活动一: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什么功能? 2.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血细胞包括哪几种?各成分有什么功能? 3.血浆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有问题的各小组讨论。 1.血液是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 料输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血液的组成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 物质组成?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血液的组成 : 血浆(淡黄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成分:通过观察血浆的组成图片总结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4.血细胞的组成及功能 活动二:观察血细胞彩图。 看一看,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有什么不同? 想 一想,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学生讨论填“血细胞特征比较”表。

血液成分

搜索答案 ]血液成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一)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由于这些溶 (二)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红细胞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见彩图)。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部分CO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猩红色,而且多个红细胞常叠连一起呈串钱状,称红细胞缗线。 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ATP供给能量,由于红细胞缺乏线粒体,ATP只由无氧糖酵解产生;一旦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102mmHg),CO2分压低(40mmHg),血红蛋白(氧分压40mmHg,二氧化碳分压46mmHg)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46mmHg)而O2分压低(40mmHg),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120~150g/L,女性约105~135g/L。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缺铁性贫血。此时常伴有红细胞的直径及形态的改变,如大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9μm,小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6μm。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hemolysis);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红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用煌焦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贫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是贫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指标之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虽无形态上的特殊樗,但其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红蛋白变性,细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电荷改变等,因而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2、白细胞

血液保存与成分输血

血液保存与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体现临床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的主要体现是一血多用,血源节约,疗效好、更安全。血液在贮存过程中存在自然损伤,各种血液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故对血液保存的了解,认真领会和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科学合理输用成分血液,确保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用的血液保存液 (一)ACD全血保存液 1、主要成分:枸橼酸、枸橼酸盐、葡萄糖。 2、保存原理:以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必须营养物,枸橼酸作为酸化剂,稳定PH环境,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的相互配合下形成的保存液。 3、保存期:21天。 (二)CPDA全血保存液 1、主要成分:枸橼酸、枸橼酸盐、葡萄糖、磷酸二氢钠。 2、保存原理:基本原理与ACD同,但增加了磷酸二氢钠和腺嘌呤后,降低了细胞的膨胀,延长了细胞的寿命。 3、保存期:35天。 贮存在CPD和CPDA保存液中血液的生化变化(供参考)

血液保存期的变化 (1)红细胞的变化:红细胞的氧和性增加,活力降低,双面凹形变成球形,其脆性也增加,易发生溶血,是保存过程中细胞内Ca+↑、K+↓、Na↑,造成细胞膜磷脂结构的完整性破坏和细胞内水增多所致。 (2)白细胞的变化:白细胞的保存寿命为5天,有治疗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保存8h后已失去活性,其中以多核白细胞死亡最快,其次为淋巴细胞,最后为单核细胞。 (3)血小板的变化:24小时后,血小板减少和丧失全部活性的50%,48小时后则更显著,3~4天后血小板活性已基本全部丧失,5天后形态全部破坏。 (4)凝血因子的变化:不稳定的第Ⅷ因子在24小时后其活性下降50%,而第Ⅴ因子保存3~5天后损失50%以上。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改)

第八章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 单采术(apheresis)一次来源于希腊语“aphairesis”,意指“去除”。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therapeutic apheresis,TA)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还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溶液或正常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单采术包含了血液成分如血浆、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的分离和采集。单采机器的产生,使得这种采集和分离能力大大提升,拓宽了血液成分采集以及患者临床治疗的医学范畴。相比传统的全血采集而言,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能更有效的分离、收集献血者的血浆、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血液成分,比如血小板单采技术收集单一献血者的血小板1个治疗剂量相当于传统的手工法收集2000ml全血所含的总量。 回顾TA的历史,迄今已有百余年。早在1902年Hedonism就做了血浆置换术的动物实验,1909年Fleig首次为尿毒症患者实施了血浆置换术。1914年Abel在为双肾切除的狗进行血浆置换术的实验报告中,首先使用plasmapheresis(血浆单采术)一词。1952年Adams 等试用血浆置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高粘滞血症,同年第一台初级血浆成分分离机问世。1959年报告用血浆置换术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获得成功。1965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台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并成功地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此后,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不断更新,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适应证日益扩大,病例数成倍增长。1982年,美国单采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成立,致力于制定发布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应用指南(最新第5版于2010年发布,见本章第一节)。此外,还创办了《临床单采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8年和1991年分别召开过两届全国性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的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这项治疗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已有资料显示,国内采用TA治疗的疾病已有50多种。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从国外引进最新型号的血液成分分离机,相信这项治疗技术在我国必将有较大的发展。 目前,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在一些难治性疾病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疗效,有效适应症正在不断更新,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很多疾病TA治疗被列为Ⅰ类适应症。比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白细胞单采术用来治疗白细胞增多症;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血浆置换术治疗中重度重症肌无力;肾脏疾病中,血浆置换治疗抗中性粒细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概念 1818年开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在1901年发现ABO血型和1914年发现枸橼酸钠抗凝剂作用后,输血疗法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输血,因此输全血的习惯根深蒂固,国际上60年代开始提倡成分输血,我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推广。 血液成分的概念狭义地说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全血分为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等制品,广义地说除上述制品外还包括通过理化方法从血浆中提取的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多种血浆蛋白。在多数情况下,病人需要的是一种成分,就应该是病人需要什么成分就提供什么成分,把不需要地其他成分供给另外的病人使用,这样一人献血多人受益,可谓“一血多用”,这样的综合利用才是合理的。如果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只要输血就统统输全血,反而可能有害,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一个单位全血的某种成分的浓度和数量是有限的,对于病人需要的某种成分来说,输入一定量的全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输全血的量太大,病人承受不了。如果把多个单位全血中的这种成分分离出来,然后集中,就可得到浓度、纯度和数量都够得上治疗要求的制品。 成分输血工作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全血 1单位全血=200ml供者血液+50mlACD保养液 我们通常所说的全血,只有刚离体的血液成分的功能才是完全的,才够得上称为全血,离体以后就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保存损害,各种血液成分的变化速度不一样,血液的保存期是以输注后24小时红细胞存活率70%以上为标准的,用ACD和OPDA两种保存液的血液,4±2℃保存期是21天,在4℃条件以下,有的血液成分迅速丧失功能,粒细胞在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FV3-5天后也损失50#,因此保存期稍长的血液,上述几种成分已没有治疗作用,但补充红细胞,即补充运氧能力及扩张血管容量,保存21天的血液是完全可用的。 临床上希望使用24小时以内采集的血或当天的血往往是不可能的。一是血库不可能每天都采到所需血型的血,二是常常来不及。如果是为不宠你粒细胞或血小板,或不稳定的凝血因子要输全血,可根据需要输粒细胞浓缩液,或血小板浓缩液,或冷沉淀等血液成分。因为这些成分在全血中的浓度低,不容易达到治疗剂量,输全血量太多,会加重病人的循环负荷,或引起其他副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适应症,只是主观上认为全血含有血液的各种成分,多多益善,输一点总比不输好,这是不恰当的。 输新鲜全血还有传染梅毒的危险,梅毒螺旋体在4℃条件下,一般72小时后才死亡,新鲜血中的淋巴细胞还有可能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输全血的适应症是那些既需要补充运氧能力又要扩充血容量的病人,失血量在25%以上,如大手术、重创伤、大出血和换血等,即使是失血量在25%以上也并非完全要输全血不可,也可配以悬浮红细胞。 二、红细胞制品 200ml全血制成的红细胞制品为1个单位 1. 红细胞悬液1个单位全血除去90%以上的血浆加红细胞保存液100ml 适应症:失血量度15-25%,慢性贫血,失血量在25%以上的配合全血使用。 剂量:同全血 2. 浓缩红细胞全血除去部分血浆为浓缩红细胞,其红细胞比积为75%左右 适应症:同全血 据研究,一个供血者献出400ml,要恢复原来的红细胞水平需要6-8周,如果献出400ml 血浆,只要24小时就能恢复原来的血浆水平。同样的道理,对病人来说,失血以后要补充的也主要是红细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是全血分去大部分血浆后的产品,在4℃条件下保存,原则上也可与全血一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与血浆置换术 滕本秀023—68755794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现代输血1、替补性输血2、治疗性输血治疗性输血:血液成分置换术 血液成分单采术 血液稀释疗法血液净化IVIgG 疗法 磁化血疗法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 UBIO ) 低能量氦一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当前血站系统的主要功能: 1 、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采供血等法规。 2、宣传招募无偿献血者,特别是成分献 血。 3、保障所在区域内的献血医疗机构用 血。 4、安全输血。 当前输血科部门的主要功能 1、保障供血 2、科学、合理、有效输血 3、安全输血 4、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的相关科研 5、教学工作 6、检测及治疗工作 7、指导临床输血、参与临床会诊 8、治疗性输血的开展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 therapeutic hemapheresis) 定义: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回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的溶液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成分不同分为1、治疗性血浆单采术( therapeutic plasmapheresis) 2、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 therapentic cytapheresis) 前者又称为血浆置换术( Plasma exchange,PE) Apheresis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一个动词,意思“拿走”或“去除” 。目前为止,国际上公开发表资料,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PE 的疾病达110 种,80 年代美国已成立了单采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 )。后来创办了临床单采杂志( Jon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 国内1999 年资料报告,全国用手工方法和血细胞分离机,采浆机施行治疗血液成分单采和P E 术约1360 例,治疗的病种达50多种。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内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PE 术,但病种并没有扩大。国内浙医大一院,广东暨南大学医学院郁知非教授对PE术做的最多,置换液量也最大,移出量达1800 —2600ml/次,我院开展PE术治疗 相关性疾病,移出量在1200—2400ml/次,特别对一些免疫性疾病效果最好;如TTP、多发性硬化症,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等。但是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PE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治“标” 不治“本”统称辅助治疗,缓解患者急性期的症状体征比保守治疗药物来得快。展望未来,特别是非采血单位的输血科,血库对这项治疗性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国外新一代血液成分分离机陆续进入国内,国内成都南格尔公司的采浆机投入临床使用多年,相比之下,进口的分离机价格昂贵,少则30多万元,多则达70—80万元,一次性套材价格很贵,限制了PE 在我国的推广使用。而国产南格尔公司的采浆机价格低廉,采集血浆效果理想,所配套一次性套材仅几十元。完全可以代替进口分离机进行PE 术治疗。 总之,血浆置换术的发展趋势是选择性去除血浆中特定的病理性成分,避免去除全血浆,不用或少用置换液。因为置换液中的血浆危险性太大。现在的分离机原理多为亲和层析离心法。未来的开发利用特殊吸附作用的吸附剂所制成的吸附柱,特异性吸附并去除血浆中某中病理性成分,再将处理过的血浆随细胞成分一同回输给患者。PE 术的适应症多半患者病情较危重,操作过程是在患者全身情况较差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如果没有确切的适应症,不可滥用PE术治疗方法,如需要PE术,应该征得病人及家属完全同意后,方可进行PE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