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1.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

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

生取义”“不耻下问”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颂是祭祀乐歌

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

三名的人为探花

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

豆蔻年华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

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B.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著有《岳阳楼记》,文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恰,宠

辱偕忘”分别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如“拜读”为敬辞,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拙笔”是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D.在我国古代作品中,人们常用“桑梓”“婵娟”“庙堂”“垂髫”来分别指代家乡、月亮、朝廷和小孩。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

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5.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

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B.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

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说家吴敬梓

B.《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

母院》《悲惨世界》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

例的精彩描述

D.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

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与消息都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其差异是新间特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而消息常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B.《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通过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等事件,突出藤野先生认真求实、正直热忱、没有狭隘

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C.说明文《苏州园林》作者是叶圣陶,他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

林的共同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了说明。

D.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

是写早春的作品。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C.《三峡》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

9. 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巾帼不让须眉。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四位女性,按排座次先后分别是:矮脚虎王英的妻子、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侠义敢为、开酒店的母大虫顾大嫂,同样曾开酒店的母夜叉孙二娘和一枝花蔡庆。

B.老子、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春秋时哲学家。

C.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叙事散文《济南的冬天》都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D.在西天取经路上,唐三藏先来到西梁女国,被貌赛西施的女国王相中招亲,后到天竺国,被假冒天竺国公主的玉兔妖精将绣球抛在头上欲招为配偶。唐僧不为烟花所动,不向妖邪屈服,不忘初心,排除干扰,矢志西行取经。

10.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11.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1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中的“日中”是正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亭午”是傍晚,“夜分”是半夜。

B.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

C.《藤野先生》一文包含了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既有对异国老师的怀念,也有对麻木无聊的国人的批判。

D.《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伟大

的悲剧》,就是他的作品。

1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

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

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

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1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

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D.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1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加(弱)冠”指十二三岁的儿童。

B.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思想为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是田园生活,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D.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16.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D.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

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

词。

C.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尾联必须是对偶句。

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18.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都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C.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蒲松龄的《狼》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D.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的“左迁”,也指降职远调。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B.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协等特征。

C.“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2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D.花甲、古稀、半百、不惑、而立、加冠、垂髫,这些词是按照所表示年输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2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A.敬辞:洒家、世先生、客官、令兄

B.清代:张岱、吴敬梓、曹雪芹、施耐庵

C.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

D.绝句:《赤壁》《登飞来峰》《商山早行》《江南逢李龟年》

2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B.《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

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D.《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2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

形式。

B.《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

“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D.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等。

24. 下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宏伟气魄的作品,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论历史人物。

B.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C.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王右

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我爱这土地》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5.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三秦”“岁寒三友”“三教九流”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B.《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爪哇国等地

的经历。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作品305篇。在内容上分风、雅、颂三类。“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其中,“比”就是比喻。

D.戏剧是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它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26.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B.《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记者、作家.

C.叶圣陶是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桥梁远景图》.

D.《钦差大臣(节选)中众官员读了假钦差的信件后,极力为自己开脱.

27.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

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B.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C.古诗词中,“雁”可以代指书信,也可以表达思乡之情;“咏絮才”源出东晋谢道韫的诗句“未若

柳絮因风起”,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D.古代称贬官为“左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做官(县尉)。

28.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B.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作者是西汉

历史学家司马迁。

D.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

实主义精神。

2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B.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醉翁亭则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名亭之一。

C.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我们学过的《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0.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莲花又名芙蕖、芙蓉、菡萏,谐音“清廉”,象征清廉;佛教中有“莲花池”,象征纯洁。

B.“巾帼”“桃李”“烽烟””“丝竹”“布衣”分别指妇女、学生、战争、音乐、百姓。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自由颂》《致大海》《飞鸟集》都是他著名的诗集。

3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闻述某些观点。

B.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如“云长”是关羽的字,“孔明”是诸葛亮的字。

C.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丑奴儿》《天净沙》

和《行香子》都是词牌名。

D.借代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古人常用“婵娟”借代月亮,“烽火”借代战争,“庙堂”借代朝廷。

3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是()()

A.从体裁而言,《永远执著的美丽》属于通讯。通讯比消息的时效性强

B.从古至今,贤德之人才有号,杜甫号香山居士,张岱号陶庵居士

C.古人一出生就有“名”和“字”,“字”是对“名”的解释的补充

D.古人称人以“字”,不能直呼其“名”。如李白,需称李太白

33.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海雪原》﹣﹣长篇革命题材﹣﹣曲波﹣﹣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

B.《草房子》﹣﹣成长小说﹣﹣曹文轩﹣﹣杜小康、桑桑、纸月、秃鹤、秦大奶奶。

C.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

承重结构叫“斗”,斗与斗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拱”,合称“斗拱”。

D.成语“千钧一发”中的“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三十斤。

3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C.《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序,文体名,这是一篇

赠序。

D.《关雎》《兼葭》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二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5.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尊”“令堂”是对对方父母的尊称,“小弟”“鄙人”是对自己的

谦称。

B.“铭”“说”“记”“表”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其中“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

往往恭敬、谦和。

C.《名人传》是奥地利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到音乐家贝多芬、雕

塑家米开朗琪罗、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人生中的不朽成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3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3月21日是春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即写这个时段的生活场景。春分

跟清明、谷雨、端午、夏至一样,是24节气之一。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我们学过的《唐

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7. 下列是对我国相关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纪年】我国古代用干支或皇帝的年号纪年。元丰六年(《记承天寺夜游》)、文帝之后六年(《周亚夫军细柳》)、晋太元中(《桃花源记》)所用纪年方法相同。

B.【称谓】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C.【年龄】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岁。

D.【文体】词在隋唐兴起,宋代进入全盛时期,又称“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

3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B.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学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和“家君”,前者是谦称,后者是尊称。

D.《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

39.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都是对父亲的敬称,这样表示敬称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慧存、垂问、奉陪等。

C.《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D.古人说话会有一些特别的习惯,如:用“左迁”指降职,用“子规”指“布谷鸟”“杜鹃”;还喜欢用职位官位来代指人,如:“龙标”代指王昌龄,用“谢太傅代指谢安。

40.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甚至绘画领域都有建树。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飞鸟集》。

B.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是男性的统称。

C.《咏雪》中“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的“儿女”指的不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中考语文《文化及文学常识》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C

2.A

3.A

4.C

5.B

6.C

7.B

8.C

9.D10.C

11.D 12.A 13.C 14.D 15.A 16.A 17.C 18.C 19.C 20.D

21.C 22.C 23.D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D

31.C 32.D 33.C 34.B 35.C 36.B, B 37.B 38.C 39.B 40.A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警 弋舟 上了车,我才知道这是要把老奎送到养老院去。地方是老郭找的,离得也不算远,还在我们派出所的辖区里。这家养老院是私营的,规模不小,据说条件不错,住进去不容易,有的老人已经排了两年的队。天知道老郭是怎么搞定的。我想这事儿,怕是不会像让两根烟那么轻而易举。这就是我师父。他除了跟老奎长得像点儿,俩人之间既不沾亲又不带故。再说了,他已经退休了,自己还在跟喉癌死磕。 两个老头都不说话。我偶尔回头,看到坐在后排的他们,居然手拉着手。两只满是老年斑的手彼此扣着,像盘根错节的枯树根咬合在一起。车里有股老年人身上特有的怪味儿。这气味还带着颜色,青灰,又泛着点儿苔藓长着毛的墨绿。没错,你也可以说那就是死亡的味道。 到了地方,老奎却不想进去了。老郭也不劝他,让我跟他在院门口等着,自己蹒跚着进去找人办手续。老奎的包袱扔在地上,他一屁股坐了上去,从口袋里拿出只铝烟盒。这只铝烟盒我太熟悉了,老郭的,现在竟然到了他的手里。铝烟盒里装着烟丝,估计不够他抽几回的。也就是说,用这只铝烟盒来装烟丝,实用性不大。它更像是个装饰品或者是纪念物。不知为什么,我还觉得拿在老奎手里,它也像是个女人用的粉饼盒。尽管它也算不上太讲究,但对于老奎来说,还是精致了点儿。 他开始卷烟。我跟他说这家养老院有多好。我的话他压根没往耳朵里进。他抽着烟,眼睛空洞地望出去,像是曾经望着滔滔的江水。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又问了那个问题。它挺困扰我的,我当时想的是,我要是再不问一下,可能就永远不会得到答案了。我装作漫不经心地问老奎——为啥要在一把年纪了的时候想到来自首?老奎不搭理我,抽他的烟,望他的水。问完我才明白,其实我也没那么想得到个答案。这世界上说不清的东西太多了,而有答案的东西却太少。 “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冷不丁,老奎来了这么一句。 我听见了。但当时像没听见一样。随后我才意识到,“孤单”这个说法,我压根就没跟他挂上过钩。这个词不该在他老奎的词库里。我认为有些情感是他无从觉醒到的。哪怕它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攫紧了他的心,疯狂地荼毒他。就好比如果他真的被“孤单”所煎熬,恐怕他也只会本能地有所不适而已。那情形完全是生理上的,在他,可能就像是嗅到了一股令人反胃的恶臭。他没法将之上升为一种情感。所以,我以为听见了另外一个人说话。 他还是不看我。但我没看错的话,他的眼角有混浊的老泪。你见过人的眼泪像洗过抹布的脏水吗?当时我就见识了。他还能流出脏水一样的眼泪,这算是上帝对他的一个优待。你知道,动物们只能干瞪着眼睛默默承受。不过这可不像一辈子都让上帝头疼的那个老恶棍。他敢杀人,敢卖闺女,敢当钉子户,可是不敢承受老了的“孤单”。 他坐在那儿,整个人蜷缩着,像是被人扔出去时还揉成了团的废纸,你要是想重新弄平整,得用熨斗使劲熨才行。报纸卷出的烟卷都快烧到他指头上了。有一阵,我甚至动念,是不是想办法帮他把闺女给找回来。但这念头立刻打消了。还是算了吧。有什么好说的

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旦角(注) 江岸 年轻的时候,他是闻名遐迩的人士。每到农闲时节,四乡八里的人约在一起,组个草台班子,挨村唱梆子戏,都免不了跑到黄泥湾,邀他加盟。他那媚媚的扮相,妖妖的身段,在台上一走,就是一串碰头彩;一个水汪汪的飞眼,能淹死一堆小媳妇;一挑葱白似的兰花指,能醉倒一群小姑娘;再唱上那么几嗓子,连半老徐娘们都从里往外酥透了。 不管演哪一出戏,都数他的戏份足。《大祭桩》中的黄桂英,《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都非他莫属。 他还真从戏迷中拐了个姑娘,做了他的媳妇儿。一切有关他的杂务都被那姑娘包下来了。他和媳妇儿相亲相爱地过了大半辈子,媳妇儿没舍得吵他一句骂他一声,横草不让他拈,竖草不让他拿,就是时不时让他在家简单地扮上,摆弄一下身段,哼那么几句。嫁给他多少年了,媳妇儿看了听了他的戏,仍然眼睛放光。后来,大队演样板戏,他演李铁梅、阿庆嫂,演了几次,不让他演了。他演的李铁梅、阿庆嫂怎么看怎么不像英雄人物。他不演戏,急得吃不好睡不香。媳妇儿便让他在家里偷偷演,演给她一个人看。当然,他演的是红娘,是秦香莲。有时候,媳妇儿还能接几句张生、黑老包呢。 这么好的媳妇儿,打着灯笼也难找,谁知说走就走了,事前半点儿征兆都没有。他哭天抢地,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好长时间,整天都像是没了魂儿的人。媳妇儿都埋了半年多了,他还时不时到坟头去哭,细听了,不是哭,却是唱——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听儿把内情事细说根由。 想当初李黄两家结亲后, 也算是门当户对第一流…… 媳妇儿走了,儿子在外面念书,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抓没挠的。他一辈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料理日子的本领,一烦,连出去进来都离不了的戏也免了。过了两年,儿子高中毕业回了家,不久又娶了亲,家里总算又有了一个女人,他才可以伸开肠子过一过日月,好好唱一唱他的戏了。 亲家母年轻时也是他的戏迷。亲家母来家了,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说得兴起,偶尔他也比划比划,但是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让亲家母直感叹,到底是老了,老了。听了亲家母的话,他不知是忧伤还是高兴。但他每回都拼命挽留亲家母多住几天。只要过一段时间亲家母没来,他还会催儿媳回娘家去接呢。 儿媳不愿意了,和儿子吵,你爹咋回事儿,我爹还没死呢。 儿子笑了笑。 儿媳又说,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别整天没事了哼哼唧唧的好不好,一个大老头子,男不男女不女的,算什么呀! 儿子不笑了,叹了一口气。 儿子还是和他谈了。从此以后,他进进出出都黑着脸,既不哼唱了,也不言语了,终于

浙江专用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传统文化作业新人教版

专题复习五传统文化 真题精选 1.[2017·滨州]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2.[2017·长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3.[2017·绥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B.《孔乙己》选自《呐喊》,《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C.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D.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分别是:葛朗台、阿巴贡、夏洛克和严监生。 4.[2017·咸宁]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 5.[2017·岳阳]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B.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作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6.[2017·湘西州]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姓娃!”她把灯点着了。里面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淋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砰!”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中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

小说类阅读题专题教案 教学内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点,复习并总结小说类阅读题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熟练掌握考点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并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的揣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策划: 一、引入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聆听了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呀,“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此,我诚挚地祝愿大家都能决胜高考,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在语文高考试题中,主要有基础题、阅读题和作文题,你们哪一种题型的得分率最低呢?是呀,阅读题的分值就占了全卷总分的40%,。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复习现代文阅读内容之一的小说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二、我们先来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纲考点: 三、小说有三要素,是哪些呢?(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四、人物形象的揣摩。 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因而命题者自然会从人物这一角度设置试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解题技巧。 1、常见题型 首先是常见题型,从人物的角度命题,一般有以下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解题方略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陈奂生是一个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漏斗户主,所以难免会在住一宿招待所花了他两顶帽子的钱时表现出狭隘自私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孔乙已面对一群小孩子给他要茴香豆时说的话也是:“不多不多,多乎?,不多也”,这就表现了他迂腐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药》里的华老栓为什么会拿革命者的鲜血来做人血馒头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呢,原因就是他生活着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周围的人都在是迷信的,愚昧的,麻木的。所以他的迷信、愚昧、麻木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项链》的作者就曾这样介绍玛蒂尔德: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爱慕虚荣,不安于现状。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如范进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将自己54岁以前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表现了他沉迷于仕途,热衷于功名的性格特点。 五、牛刀小试: 阅读小说《木笛》,回答文后题目: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2、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意图是什么?(5分)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3分) 4、你认为文中的音乐大师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阅读指导: 第一步:请大家浏览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和主旨,整体阅读,把握要点这是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 活动1、抽生复述故事情节(何人何时何地做了哪些事),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好了,我们在着眼于全篇,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做文后的习题了,大家还要注意阅读的步骤: 第二步:审读试题,揣摩题路(审题包括审分值和问题,如……揣摩题路就是说要试着从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去揣摩。并从原文中找到题目相应的位置。) 第三步:对位推敲,摘取答案(在文中锁定了答题区域后,就要细心准确研读有关语段,找到信息源,筛选出关键词句。) 第四步:紧扣原文,整合答案(就是将筛选、提取出来的信息加以整合,组织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上海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D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D卷 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 1. (2分)(2019·温州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B .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 . 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 (2分) (2019八下·平潭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手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B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和《虽有佳肴》都是他的作品。 C .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 . 游记往往要通过交代行踪来记述游览经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受。《壶口瀑布》就是一篇游记。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到台湾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B . 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可以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表示谦虚。 C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D . 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也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初中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 1. (2分)(2019·鄞州模拟) “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9七上·常山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四世同堂》《茶馆》等。 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世人称之为“诗仙”。 D .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摘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3. (2分)(2019·长沙)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 . 吴承想根据玄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简勒·凡尔纳把潜水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 . 《简爱》中的简·爱和种《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 .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明代作家曹雪芹。 5. (2分)(2015·咸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 《藤野先生》《孔乙己》和《故乡》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 .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娅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D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 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4《小说阅 读》 【甘肃省白银市】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20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

(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九传统文化真题过招

专题九传统文化 1.(2017·山东枣庄)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B.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指代家乡、学生、月亮、音乐和老师。 C.《水浒》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个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 D.“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2.(2017·山东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3.(2017·山东滨州)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4.(2017·山东淄博)班级要举行“古老汉字,美丽书法”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探汉字之源。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示例,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雨田井川牧采竹森集 示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悟笔画之蕴。 结合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教他书法时,用了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________________;横,如千里阵云,有辽阔、扩张之感;竖,如万岁枯藤,充满韧劲和弹性。 (3)品书法之美。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选出依次对下面三幅作品的点评恰当的一项。( )

部编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1)

部编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1)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 沈从文 两人在竹子编成的筏上,沿了河流向下游滑去,混过了四个水面哨卡,在离目的地只差将近五里时,竹筏傍在一些水苇泥泽的河边上,滞住了。 罗易,××的部队通信联络人,在黑暗里轻轻的声音带一点儿嘶哑,辱骂着他的年轻伙伴:“怎么回事,平平,你见鬼了!把事情当游戏,想在这儿搁下,让人家从堤上用枪子来打靶,打穿我们的胸膛吗?” 那一个并不作声,先是蹲着,这时站起来了。 “搁浅了,什么东西掯住了。”从声音上听来这人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照理这一片竹筏是不应当掯在这里的。罗易带点焦躁埋怨他的年轻同伴:“还有五里,真是见鬼!应当明白,这是危险的地方,人家随时把电筒一照,就坏事的!” 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 河水并不深,却有很深的污泥,拔脚时十分费力。 “呀,见鬼,这里就真有个鬼!” “怎么的?” “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 竹筏能转动,却不能流动。时间不许两人从容打算。 “从旱路走,翻过坳,我们才可以在天明以前赶到。” “从旱路走,不小心,我们就又得被魔鬼在我们脖子上悬一副石磨。” 两人从一个泥滩上走了许久,才走进了一片泽地,小径四围都是苇子,放心了一点。进苇林后他们只觉得脚下十分滑泽,十分潮湿,且有一股令人欲呕的气味,越走气味越难闻。 “一定在这路上又躺了一个,小心一点,不要为这家伙绊倒。” “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 “不是我们的,你以为是谁的?” “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还有那个……” “小心一点,我们还在人家笼子里,不然也会烂在这里的。留心你的脚下。” “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 这伙伴不管那头目如何不高兴,仍然躬着腰迎着气味所在的方向,奋勇地向深密的苇林钻去,还不过三分钟,就又转身回来了。 “我说是他就是他。那腐臭也有他的性格在内。这小子活时很勇敢,倒下烂了还是很勇敢的!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 “怎么知道是他?” “我把那小子缝了文件的领子拉下来了。我一摸到领子,就知道是他。” “你们都是好小子。”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 1. (2分)(2019·长沙) 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2. (2分) (2018七上·平潭期中) 下面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和《茶馆》等。 B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3. (2分) (2019八下·余杭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 吴伯箫的《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展现了西北高原的力量之美,两文都蕴涵着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C . 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帝王年号纪年法与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启壬戌”中的“天启”是以天干地支纪年,“壬戌”是以帝王年号纪年。 D .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恐龙无处不在》选自《新疆域》,作者是科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九传统

专题九传统文化实战演练 1.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2.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B.平民间的友谊称“布衣之交”;书法“二王”即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三元”指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状元。 C.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有的以地域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还有的以字号命名,如《东坡乐府》。 D.《屈原》《芦花荡》《老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曹文轩、杨绛、奥斯特洛夫斯基。 3.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 C.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集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D.我国古代文学中,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