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版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过关测试

2017版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过关测试

2017版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过关测试
2017版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过关测试

过关测试

(满分100分限时90mi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航天飞船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的质量是1g

B.H2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2的质量是32g·mol-1

D.1molNa+的质量是11g

4.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都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NH+4和H2O B.N2和NO

C.H3O+和NH3D.BF3和NH3

5.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元素、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是()

A.Si3N4B.Si4N3

C.N4Si3D.Si3N7

6.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7.如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反应制备氧气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锌和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约为22.4L

B.在常温常压下,11.2LH2的分子数为0.5N A

C.在常温常压下,1molO2的质量为32g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单质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数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证明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B.装置②可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B.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C.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1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NaCl固体(KNO3)溶解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B.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C.CaO固体(CaCO3)高温煅烧

D.KCl固体(MnO2)溶解、过滤、蒸发

12.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的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时,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4分)

13.(9分)现有核电荷数均不超过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能形成氧化物AO,B元素的二价阴离子与C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都是M 层为最外层且有8个电子,D元素可形成D+且D+只有一个质子。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某种元素能自相形成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A元素形成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B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其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4.(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Ba(OH)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Ⅱ):向(Ⅰ)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Ⅲ):向(Ⅰ)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

白色粉末中①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②一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_,③可能存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9分)根据图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都属于__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操作为①加热溶解,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洗涤、干燥。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④中洗涤晶体应选用________洗涤(填“冷水”或“热水”)。

16.(4分)下表列出了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60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欲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__________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g。

17.(10分)(1)在标准状况下4.48LCH4的质量是______g,所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与______gO2所含电子数相同。

(2)常温常压下,1.8gNH+4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与________gH2O所含氢原子数相同。18.(7分)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

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19.(9分)已知①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无色溶液)

②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一些含硫物质的溶解性(20℃):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测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CO2、SO2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第①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部分最后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

(4)若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①、③、②,则只可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

20.(10分)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2)操作3为洗涤、检验和烘干,其中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精析

1.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错,B正确;H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C错;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原子外,还有离子、分子,故D错。]

2.D[NH4ClO4由NH+4和ClO-4构成,ClO-4中氧元素为-2价,所以Cl为+7价。]

3.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质量的单位是g,故B、C都错;Na的原子序数为11,摩尔质量为23 g·mol-1,故1 mol Na+的质量是23 g,D错。]

4.C[A项价电子数相同,原子数不同;B项价电子数不同;C项电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D项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不同。]

5.A[氮和硅形成化合物时,硅显+4价,氮显-3价,故化学式为Si3N4。]

6.D[A中纯碱不是碱;B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中水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7.D[A制取的O2和B中制取的C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CO2不能用水洗气,故A、B错,C是固体加热,应用硬质试管,故C错。]

8.C[A项标况下,水不是气体;B项常温常压下无法计算11.2 L H2的物质的量;D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单质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而组成气体单质的分子可能是一个原子(如He),可能是两个原子(如O2、H2),也可能是三个原子(如O3),所以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9.C[A中导管内水倒吸,不一定是SO2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也可能是SO2易溶于氢氧化钠所致;B中上下移动左边玻璃管,两边液面始终相平,说明装置漏气;C中NH3和HCl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而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水充分吸收,所以C正确;D蒸发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10.B[A中BaSO4不溶于水,其水溶液不导电,但其熔融状态能导电,故BaSO4是电解质;C中Cu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中SO3溶于水导电,是因为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SO3本身不是电解质。]

11.A[随着温度的变化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不能用降温结晶;B可用浓硫酸干燥CO;C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CaO;D中MnO2不溶于水。]

12.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用等量的水分别制成A、B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小,故A、B错误;A的溶解度比B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 一定大于B,故D错。]

13.(1)Mg S Ar H

(2)H2

(3)

Mg 2+

(4)

[··S

··]2- 14.①Na 2CO 3、BaCl 2 ②Na 2SO 4 ③Ba(OH)2

15.(1)易溶 (2)降温结晶 (3)冷却结晶 过滤 (4)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漏斗(附滤纸) (5)冷水

16.(1)37.3 (2)145.8 (3)蒸发结晶 (4)36.0

17.(1)3.2 2N A (或1.204×1024) 4 (2)N A (或6.02×1023) 3.6 18.(1)①铁架台 ②集气瓶 (2)B C(或E)

(3)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A

19.(1)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2)证明生成了水蒸气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证明二氧化硫已被完全除尽(合理即可) (3)H 2O (4)H 2O

解析 (1)根据信息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产生SO 2、CO 2,根据元素守恒,应该还有产物H 2O 。 (2)三种产物应该先检验H 2O ,否则气体通过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干扰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H 2O 。

因为SO 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先检验SO 2,除去SO 2并检验已除尽后再检验CO 2。 (3)改为②、①、③,即气体先通过溶液带出水蒸气,而无法确定是否有H 2O 生成。 (4)顺序改为①、③、②,SO 2、CO 2先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两种气体都无法检验。 20.(1)HCl 过滤

(2)除去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 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 (3)CO 2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活泼金属→盐+ 氢气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碱→盐+ 水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盐→新盐+ 新酸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 (2)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碱+ 酸→盐+ 水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4)碱(可溶)+ 盐(可溶)→新盐+ 新碱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 (另: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Cu(OH)2CuO + H2O) (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Fe(OH) 2叫氢氧化亚铁.。 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a.正盐:电离时不生成H+和OH-的盐,可看成酸、碱完全中和时的产物,如,Na2CO3、Na2SO4等。 b.酸式盐:电离时生成H+的盐. 可看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碱不足,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还剩余部分氢。如:NaHCO3、Ca(HCO3)3、Ca(H2PO4)2、CaHPO4等等。 盐的通性 (1)盐+ 活泼金属→新盐+ 新金属CuSO4 + Fe = FeSO4 + Cu (2)盐+ 酸→新盐+ 新酸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3)盐(可溶)+ 碱(可溶)→新盐+ 新碱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2017)全套精品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2017)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材分析 初中教材要求 高中教材要求 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 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 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 意义。 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和Cl - 构成的。

数学组初高中衔接校本教材学生(最终稿)

校本课程---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 高中数学 张玲霞 亲爱的高一新同学们: 祝贺你们步入高中时代,下面有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急需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即“初高中衔接问题”。由于课程改革,目前我市初中新课标,而高中也是新课程的学习,初高中衔接问题现在显得比较突出。面对教学中将存在的问题,我们高一数学组的老师们假期里加班加点,赶制了一份校本衔接教材,意在培养大家自学能力,同时降低同学们初高中衔接中的不适应度,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为后期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一、数与式的运算 一)必会的乘法公式 【公式1】ca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 证明: 【例1】计算:22)3 1 2(+-x x 解: 说明:多项式乘法的结果一般是按某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 【公式2】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和公式) 证明: 说明:请同学用文字语言表述公式2. 【例2】计算: (2a+b )(4a 2-2ab+b 2)= 【公式3】3322))((b a b ab a b a -=++-(立方差公式) 【例3】计算: (1))416)(4(2m m m +-+ (2))4 1 101251)(2151(22n mn m n m ++- (3))164)(2)(2(24++-+a a a a (4)22222))(2(y xy x y xy x +-++ 解:

说明:(1)在进行代数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时,要观察代数式的结构是否满足乘法公式 的结构. (2)为了更好地使用乘法公式,记住1、2、3、4、…、20的平方数和1、2、3、 4、…、10的立方数,是非常有好处的. 【例4】已知2310x x -+=,求331 x x + 的值. 解: 说明:本题若先从方程2310x x -+=中解出x 的值后,再代入代数式求值,则计算较烦琐.本题是根据条件式与求值式的联系,用整体代换的方法计算,简化了计算.请注意整体代换法.本题的解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根据题求利用题知,是明智之举. 【例5】已知0=++c b a ,求1 11111()()()a b c b c c a a b +++++的值. 解: 说明:注意字母的整体代换技巧的应用. 二)、根式 (0)a a ≥叫做二次根式,其性质如下: (1) 2()(0)a a a =≥ (2) 2||a a = (3) (0,0)ab a b a b =≥≥ (4) 0,0)b b a b a a =>≥ 【例6】化简下列各式: (1) 22(32)(31)-- (2) 22(1)(2)1)x x x --≥ 解: 说明2||a a =的使用:当化去绝对值符号但字母的范围未知时,要对字母的取值分类讨论. 【例7】计算(没有特殊说明,本节中出现的字母均为正数):(1) 8 3 (2) 23 + (3) 11 a b + (4) 32 82 x x x -+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主要知识点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六个重要知识点 本卷列出了初高中衔接比较紧密的的六个考点,并非难点,但都是重点。这些知识点掌握如何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影响很大,建议初升高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对照自我检查复习一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一:学习化学要使用的化学符号(1-5) ①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基本要求:熟练掌握1-20号以及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溴、碘、锰、钡等元素的符号。 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基本要求:熟练书写,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含量等。 1.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2.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钾K>钙Ca>钠Na>镁Mg B.铝Al>锌Zn>铁Fe>锡Xi C.铅Pb>铜Cu>贡Hg D.金Au>银Ag>铂Pt 3.由种类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干冰 B.银和水银 C.烧碱和纯碱 D.水和双氧水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3 C.氧化铁Fe2O3 D.氢氧化 钾K(OH)2 5.某含铁盐化学式为Na2FeO4,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是一种绿色、 无污染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4 D. +6 考点二:物质分类(6-9) 基本要求: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能由此总结初中阶段重点学习过哪些单质、酸、碱和盐以及有机化合物 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7.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及初高中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 (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 1.元素概念 。 【课堂练习】 (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H、H2、H+、H-的共同点是什么? 2.原子 。 它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带正电荷,不带电,核内所有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 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越不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 【课堂练习】 (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电子。③当最外层电子达到个时,达到稳定结构。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氢原子②氧原子③硅原子 ④氯原子⑤钾原子⑥镁原子

初高中数学衔接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课程名称 初高中数学衔接 年级:九年级 学科:初中物理 姓名:

目录 总论...........................................................................2 第一讲:垂径定理.........................................................8. 第二讲:直径所对的圆周角.............................................10 第三讲:因式分解(部分)与解方程(组)........................12 第四讲:函数图像的平移................................................14 第五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8 第六讲:二次函数c bx ax y ++=2(c b a ,,是常数,0≠a (20)

总论 经过紧张的中考,暑期之后初三的同学们就要迎接紧张充实的高中生活。为了迎接高中的数学学习应该做些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今天主要谈一下从初中到高中的数学学科的衔接问题。很多同学还没有接触高中知识,我们既不谈那一个个知识点,也不谈那一个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学习方法,主要讲讲为什么要做好衔接以及从精神上、认识上如何去准备。 一、为何要做好初高中衔接? 从初中升入高中,大家普遍觉得上升了一个门槛。教学实践证明,踏好这个门槛,实现这个转折确实需要衔接。其原因是: 1.环境的改变对学生有影响。初中学校与高中学校的教学理念不完全相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或大或小,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差异性较大。大家熟悉以前的校园、以前的人际关系、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纪律要求。但进入新校园后,校园环境不同了,同学不同了,新学校有新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具体纪律要求。对于这些变化,要使学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新的学校,这就必须做好衔接工作。对高一新生来讲,各方面可以说是全新的,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管理措施与教育理念……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如初三辛苦了,在高一休息一下,待高二认真一些、高三冲刺,使得高中入学后无紧迫感。

初高中化学衔接知识点+配套练习

高一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解析与练习 【主要内容】 主要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分类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的总结,对初中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又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同学们能在直观的层面上较明显的认识物质分类及同类物质间的相似性及其应用。认识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起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的作用。 【知识点精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知识,对元素、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高中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能从以前学过的微观、宏观来认识物质,更应该从物质的结构入手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 当然除了了解物质的组成我们还会在今后进一步去学习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作用会导致物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而理解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道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丰富,原来那些只靠经验得到的化学成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化学家的面前要求得到圆满的回答。为什么煤能燃烧而其他的岩石却不能?金属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的焙烧就变成了晶莹坚固的花瓶?要得到这些问题的谜底,人类就必须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进行研究。可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例如:根据组成对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我们可将它们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

各类物质的概念及代表物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相似,例如酸性氧化物,它还有一个俗名叫酸酐。我们中学所学的酸酐中大多数都能溶于水,不溶于水的很少像SiO2。于是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记少的那半儿。而碱性氧化物中能溶于水的比较少见的有K、Na、Ba、Ca的氧化物。如何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呢?我们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例如:C的氧化物我们学过两种即CO、CO2,那么谁是H2CO3的酸酐呢?我们的回答应该是CO2,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CO2、H2CO3中的C元素都是+4价,因此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判断酸性氧化物和它对应的酸。我们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你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总结积累,你会发现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而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当然物质分类的方式不仅一种,根据我们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我们研究的物质按不同

整理初高中衔接课程教学提纲

整理初高中衔接课程

初高中英语衔接校本课程 一、认识初、高中英语的区别 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特别是英语的学习是与初中阶段有着很大不同的: 1. 课本编排上的区别:初中的每一个单元是分为4课的,每篇中有的是对话,有的是阅读文,也配有一些练习,而高中的每个单元并不分课,而是基本上按模块(module)划分。教材把话题、结构、功能和任务型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符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又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系统性强,各单元采用板块的设计形式,有利于教师灵活整合教材内容。高中的阅读文分为阅读前和阅读后的讨论、思考问题并加入了有关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及练习,在阅读教学的安排上。读后活动的练习层次清楚,体现对课文理解考察的三个维度:弄清事实(Factual) —分析信息(Analytical) —判断和推理(Inferential)。可以说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会有稍短的阅读与听力及写作等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提供铺垫性活动以加强对过程性写作的监督。通过听、读活动从语言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相关输入,为学生的最终成长奠定基础。 2. 在词汇上的区别:我们初中的教材已是新版本了,每个单元的单词可能大家觉得已经不少了,但高中教材中的词汇更是成倍地增加了,增加了大约2000词。这也是新编教材的一个特点,加入了许多当前常用的,新出现的流行的词汇,也是与我们学的新编初中课本相承接的,所以,为了能尽快适应高中词汇的学习,我们应该及早着手把初中阶段的词汇再熟悉一遍。另外,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学习,大家还要知道其要求是远远高于初中的,在学习单词时,我们既要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还要掌握它在练习中,阅读、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意思,用法及搭配等。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依纲不据本。 3. 在所学语法上的区别:在初中阶段我们把基础的语法内容已经学习过了,但是语法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同学对语法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而在高中我们要学习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法。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倒装结构、虚拟语气等等,其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初中我们所接触的还只是皮毛,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比之前的所学内容复杂得多,要求上也要高得多,除了看懂更要求会应用。语法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日常及高考的考试范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暑假把之前的漏洞弥补好,在后面的学习中,你们也会重温这些知识并将之与高中内容进一步融合,为大家步入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初高中化学衔接必备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初中化学衔接知识点及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一.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常见化合价 1、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想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 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3、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 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 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4、常见元素化合价归纳: 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练习 班级:座号:姓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分类。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 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_、硝酸钠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 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钠___________、 硫酸钡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 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 二氧化硅、二氧化氮、氧化铁、氧化铝; 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化学知识储备匮乏是高中新生的最大特点,有效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有助于高一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点,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关键词】化学适应衔接 初中科学是兼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学生对化学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储备量很匮乏的初中生刚进入高中的化学课堂时,显得很无力。其大多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好像听得懂,但自己做作业的时候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出现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就会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有些内容初中已经学过,但高中须进一步加深、完善。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和氧基础上的,是狭义的概念,而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问题。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的时间,并往往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思考和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问题。初中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心理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这需要老师耐心教导,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顺利完成过渡。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1.专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知识,并做到查漏补缺。如初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为:要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而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条件改为:要有气体、沉淀和弱电解质生成。但反应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无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为什么能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终可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反应朝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最新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以及函数语言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有数学1、2、3、4、5,还有选修课,加之时间紧、难度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 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 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 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 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从六个方面阐述的,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五个方面阐述,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从八个方面阐述的。具体见下表: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例1】从上述反应:Fe 2O 3+3CO 2Fe+3CO 2。 (1)从Fe 2O 3→Fe 变化来看,Fe 元素化合价从 价降低到 价,发生 反应,从CO →CO 2变化来看,C 元素化合价从 价升高到 价,发生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 反应。 (2)从电子得失来看,0 323Fe O Fe ?→?+,化合价降低, (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222O C O C ++?→?,化合价升高, (得到、失去)电 子,在反应中 电子的反应,叫 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属于 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有机地贯通,对氧化还原反应加深理解,还必须归纳如下: (三)化学反应规律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四)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五)化学实验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六)化学计算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

重点知识梳理 一、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 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在下列化合物中根(原子团)下方划一短线,并标出根的化合价 ①KOH ②Na2CO3③BaSO4④NH4Cl ⑤AgNO3 ⑥KMnO4⑦NH4NO3⑧Cu2(OH)2CO3⑨KClO3⑩K2MnO4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______、碳酸钠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__、碳酸氢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氯气________、氯化钾___________、二氯化锰___________、氯酸___________、氯酸钾___________、二氧化氯___________、氧化二氯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硝酸钾___________、硝酸钡___________、硝酸铵___________、硝酸铜___________、硝酸汞___________、硝酸银___________;硫酸___________、硫酸铵___________、硫酸氢铵___________、硫酸钡___________、硫酸铝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磷酸___________、磷酸钠___________、磷酸氢钠___________、磷酸氢二钠___________、磷酸氢铵___________、磷酸钙___________、磷酸二氢铵___________;氮气、硫磺、白磷、金刚石、氦气、二氧化硅、氖气、二氧化氮、氩气、氧化铁、氧化铝;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 __ 2.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化铁和CO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有O2生成的三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高中物理校本教材

第1课时 谈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来到充满活力竞争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习.这一课时我们与大家共同谈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其次告诉同学们一句话: 物理-------万物之理物理-------“悟”理 高一新生开始学高中物理时,感觉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样,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间有一道鸿沟。那么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我们先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入手,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例:第一学期所学的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等本身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 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首先要分清是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还要用动力学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 高中物理还强调: (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搞好高中化学教学——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课讲座 株洲县五中刘福初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初高中教学的分离,教学衔接问题,是影响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因素。本人针对如何理解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如何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差异进行剖析;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和做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一定有着很大差别。准确把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将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2020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终稿)

2020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终稿) 亲爱的新高一的同学们: 祝贺你们步入高中时代,下面有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急需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即“初高中衔接问题”。由于课程改革,初高中不衔接问题现在显得比较突出。面对教学中将存在的问题,我们高一数学组的老师们假期里加班加点,赶制了一份校本衔接教材,意在培养大家自学能力,同时降低同学们初高中衔接中的不适应度,从而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第一部分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 1 绝对值: 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0)0(0)(0)a a a a a a >?? ==??-?-<<;||(0)x a a x a >>?<-或x a > 2 乘法公式: 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⑵立方差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 ⑶立方和公式:3322()()a b a b a ab b +=+-+ ⑷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⑸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 3 分解因式: 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 一元一次方程: 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ax b =解的讨论 ①当0 a≠时,方程有唯一解 b x a =; ②当0 a=,0 b≠时,方程无解 ③当0 a=,0 b=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6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①用符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2)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一元一次不等式: 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 (全集) 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 写在前面 浙江省初中的理科教学实行的是综合《科学》课程。这无疑对于综合地认识事物,提高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中的理科教学仍是采用分科课程教学,学生进入高中后,按学科分科进行学习,《化学》就是其中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是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特别是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和教材的多元化,相对而言,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够强。使初高中课标、教材、能力方法上的衔接矛盾凸现出来,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并且很多学生还未走出初中教学的模式,仍在用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面对高中新课程。因此,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有序存储、合理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这种有意义的知识整合、整理,学生可以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初中各部化学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各个化学概念,从而达到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这已是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就化学学科而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为此,也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的介绍。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并吸收了我在以往“初高中学习衔接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走进高中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指导讲义》(十讲),供大家共享,以便起到指导和沟通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仅自己微薄的力量。讲义中编入的“典型例题”和“基础练习”内容较多,有的题目难度较大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全部去讲和做,而是供不同类型学校在教学中有较大的余地选择使用。限于编者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意见。 编者:夏宾(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 引导语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学生! 《化学》是你们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此前,你们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学好这些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分散,忆性的多,基础性强,缺乏系统性。而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分科课程,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学科内综合性强。尤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上难度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问题的视角、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使进入高中后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并在原有的知识层次上稳定地迈上一个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

河北保定市(15份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 文档可编辑共129 第1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教材分析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