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与重难点解析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与重难点解析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时间:地点:

(1)通过了(曾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主席。

第一届中国人

主要(3)大会决定以为国旗,以为代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国歌,以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纪年。

(4)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以表达对

革命先烈的。

(1)时间:

(2)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

开国大典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盛况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时,

乐队奏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3)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

国。接着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和群众游行开始。

开国

开辟了。

民大典

国内意义从此,,;

站新中国成立,。

历史意义

壮大了、,起

国际意义鼓舞了

来和

历史背景:

西藏和时间:

平解放

人物: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方式:

意义:

(二)重、难点解析

1.什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与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来看,它完成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实际上是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当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条件,因为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如西藏;第二,从参加的各个阶层来看,这次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的盛会,体现了人民民意,反映了新生的政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即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真正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所以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中央政府为什么要一方面向西藏进军,另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这是由于西藏的特殊性造成的。在人民解放军向西北和西南推进时,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拒绝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来,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当时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的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为此,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打击,达扎最终下台,第十四达赖喇嘛亲政。这时,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便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朝鲜内战爆发的时间

(1)

中国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

出兵威胁中国安全的表现(2)

原因

(3)

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可目的:

爱中国出兵开始:年月,以为司令员的开赴朝鲜前线。的第一阶段: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取得

人经过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附近。

重大战役:

(1)在战役中,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英雄

事迹(2),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被誉为

结果:年月,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二)解析重、难点

美国为什么要派兵侵略朝鲜?中国政府为什么派志愿军出兵朝鲜?

二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下,朝鲜半岛分别形成北部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南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于打击社会主义力量、遏制新中国发展的目的,控制联合国,组织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兵力,以美军为主,出兵侵略朝鲜。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力不强。而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为什么、凭什么参战?

首先,根本的一点是,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中国国家安全遭受了威胁,没有一个开展国家建设的安定环境。其次,朝鲜政府的邀请。再次,党和政府的决策英明,朝鲜多山,中朝军队扬长避短,发扬近战、夜战等特长,运用迂回包围、穿插分割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术,抑制美军先进武器的发挥。第四,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顽强作战。

第3课土地改革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土地改革的时间:年—年

2.原因:(1)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强烈要求。

3.法律文献: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4.内容:废除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5.实施:1950年冬起,。

6.结果:到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 年,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

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完成了以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8.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被

消灭农民翻了身,。巩固了,大大解放了,

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准备了条件。

(二)解析重、难点

最容易混淆的两点:

(1)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当1953~1956年农业改造时,土地才公有制化。

(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该制度也被摧毁。因此,从反封建角度上说,土地改革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工业化的起步第

(1)

(2)

开始执行时间完成时间

工业

(1)1953年底,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生产出

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2)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

工的项目有一万多个,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了,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和也建立了

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交通

运输

1957年,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

成铁路,、、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

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即建成“一桥二铁

三路”。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名称

时间

制定机构内容

性质

二、解析重、难点

1.为什么“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解放前,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挤压,内受封建及官僚势力压迫,我国的现代工业很少,大多进口外国机器,经营些加工行业或机械修理行业,国家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威胁,要提高国家地位,就要发展工业,而重工业是工业的中心环节,只有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我们才可能生产制造现代化的机器和交通工具,如火车机车、汽车、飞机等;才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保卫祖国的战士,使国防更加坚固。同时,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能够不断地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为什么“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建设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1)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如本溪、鞍山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煤炭保有储量约723亿吨。丰富的矿产储藏为东北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2)再就是东北地区原来就有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进程从清末开始,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竞相进入东北,设厂开矿,近代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手段也迅速传入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为战争需要,把重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扩大生产,使重工业急剧膨胀。因此,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

第5课三大改造

一、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的改造。时间:年到年

原因:

时间:

方式:把起来,引导他们参加,2对农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走的道路

形式:

成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3.对手工业的

改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个体手工业者参加。

形式:

时间:年起,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共同经营企业,

居于领导地位。

4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方式:实行政策,即

这种政策的意义:

5.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

我国初步建立起,从此进入

6.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等缺点。

(二)解析重、难点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即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2.什么是“公私合营”?为什么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3年底前,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政策,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第二阶段是在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第三阶段是在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即按行业,不分企业大小同时实行公私合营。

这种最终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是新中国的一大创造。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资本家企业实行没收政策或打击镇压政策。为什么中国政府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呢?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第一、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第二、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

中的

良好

开端

与失

良好

开端

中共

八大

召开

背景

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

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②国际背景,20世纪

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

时间

地点

任务

意义

失误

表现

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内容是“,、多快好

省的建设社会主义”。②“”和运动。

主要

特点

失误

原因

②③

影响

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

建国以来。

调整

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

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成

就和模

范人物

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的建成结束了中

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②新兴的工

业、工业、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英雄

模范

人物

“两弹元勋”;“铁人”;“党的好干部”

等。

(二)解析重、难点

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

中国共产党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表明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打开新局面,表现了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渴望求强求富的心理。但它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凭热情和蛮干、瞎指挥,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大跃进运动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人民公社的最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⑤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原因

时间

年~年

过程

开始

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动乱表现

①学校、工厂“闹革命”。②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1967年1月,有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上海造反派头头等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领导权的

。很快形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抵制抗争

①1967年2月“”。②年月日“九一三”事

件,粉碎集团。③和主持工作,形势有了好转。

④年四五运动。

年月,、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结果

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性质

①被肆意践踏。②遭受到破坏,造成巨大损失。

影响

③遭到严重摧残。

教训

(二)解析重、难点

什么叫“文化大革命”?为什么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灾难?

“文化大革命”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的,但它不可能是一场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文化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在落后的国家还有一个扫文盲的任务。显然,“文化大革命”在这里名不符实,所以打引号。它实际上是一场内乱,一场由领导者(即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党内“左”的错误思想有关,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左”的错误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有走资本主义复辟道路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掀起一派打倒另一派,冲击党政机关,导致全国动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教育事业遭严重摧残,带来诸多灾难。

第三单元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进行平反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__________ 方针。

③年,关于___ 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们认识到,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_____ 年底,地点:

3.主要内容:①思想上: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的转折。

(2)开端。(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①1979年颁布了《》。1982年,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我国逐渐向迈进。

(二)解析重、难点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

第9课改革开放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改革开放背景

党的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对内

改革

目的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解放发展生产力。

一:

农村

改革

开始时间

及地区

年,安徽农民首先实行,。

重大措施实行。

影响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

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

城市

改革

开始时间

及重点

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国有企业

改革的主

要方面

(1)把原来单一的发展为以。

(2)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

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加快改革

步伐

背景

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措施

(1)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制

度迈进。

(2)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

业的改革步伐。

对外开放经济特

区建设

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过程

建立

年,我国在、、和

建立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

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发展

(1)继续开放、等14个沿海城市。

(2)增设经济特区。

(3)设立: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

中心和金融中心。

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设,扩大了对外贸易、对吸引外资、学

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推进经济体制改

革起到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二、重难点解析:

1.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上: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内容上:①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同时留给地主一块应得的份地,自食其力。这是第一次分田地。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剥削,但仍然属于私有制,因为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农民所有。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就把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家,农民保留使用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集体的帮助。而在所有制上,就把土地农民私有变为集体公有。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组建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吃公共食堂,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数目都收归公社所有。这样农民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保留的使用权也被收归公社,农民只是按照安排劳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改之后的第二次分田。“大包干”就是分田分产到户,自负盈亏。土地使用权再次交给农民,但是土地所有权还是归集体公有。所以说土地公有制和生产关系并没有改变,只是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向国家集体交税之后,农业收获归自己所有。

由此可以看出,从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几次变化

①所有制上:土地改革(农民私有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制)

②所有权上:土地改革(农民所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公有)→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体公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公有)

③使用权上: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拥有)→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

正是因为土地的使用权的变化,农民对土地支配权的得失导致这几次改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意义见课本),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使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支配权,并且给农民生产以帮助,这样就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却将土地的支配权收归集体,搞平均主义,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导致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2.对外开放的含义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1)含义:①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②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本质区别。即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的。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条件,是强国之路。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过程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前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

现,必须坚持”。

十二大

召开时间年

强调从国情出发,把结合起来,

建设有。

十三大

召开时间年

阐明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即以

为中心,坚持,坚持;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

南方谈话

时间年

20世纪末初

(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不

姓“”。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

邓小平理论形成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

召开时间年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提出建立。这次大会形成了以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

召开时间年主

(1)江泽民作了《》的报告。

(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

有重要意义。

二、重、难点解析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实施原因:(1)前提:我国是一个由个民族组成的的国家。

(2)民族关系: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

(3)民族格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提出:(1)时间:在的时候。

(2)范围:党提出各民族一律,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实施:(1)设三个层次:分自治区、、。

(2)我国已建立个省级自治区:、、、

、。

4.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和有重大意

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和。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原因:党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

2.发展表现:

(1)西藏——藏族: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完成,废除,进入阶段。今天,已成为我国的。

(2)内蒙古——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的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3)云南——傣族:西双版纳橡胶事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第大橡胶基地。

(4)中央提出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的新气象。(5)为了到达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其中杰出的代表是。

(二)重、难点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使自治权利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遵循党的方针政策。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而不是脱离一定地域的所谓“民族自治”,不单纯以人口比例为依据。人口较多的民族可以自治,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可以自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个民族全部居住在一个地区的情况极少。在此情况下,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利。

(1)有利于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权利。

(2)有利于捍卫国家统一和边防安全。

(3)有利于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预习导学、自主探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_______ 下来的。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_______同胞、______侨胞和________________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进入________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就是指

4.“_________”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中________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______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 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恢复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

2.______ 年___月___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______ 年___月___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设立________________。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标志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预习导学、自主探究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4.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对台基本方针。

5.________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_____

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6.______年台湾成立了______________会,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会。两岸授权

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7.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8.汪辜会谈:________年,海协会会长_______________和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9.江泽民的八项主张:______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

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________ 、________ 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

预习导学、自主探究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1974年研制出我国。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海军已由、、海军航空兵、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5)人民空军是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就面临着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其中击落美国著名的王牌飞行员麦克康奈尔驾驶的飞机。

(6)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

(7)改革开放后,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飞跃。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的任务。

(2)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3)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重难点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