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祁黄羊第一课时教案

祁黄羊第一课时教案

祁黄羊第一课时教案
祁黄羊第一课时教案

9、祁黄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的越王勾践,()的林则徐。上一课中,我们又认识了()的刘备和()的诸葛亮。今天,老师再给你们引荐一位我国春秋时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晋国的中军尉,名字叫“祁黄羊”的人。

2.师板书课题,提醒“祁”的写法。相机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小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国家、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指导读通长句子。

(4)交流生词理解情况。

3.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三、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交流。

3.根据上述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祈黄羊想辞去的是中军尉的职务。中军尉是什么职务?这个职务重要吗?哪儿看出它的重要?

2.中军尉是“负责训练军队”的,古代的中军尉相当于现在的军训部部长。当时几个大国君为了争夺地位血战沙场,不顾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强烈的欲望使他们失去了理性,失去了人性。在这么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里,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说明什么?(祁黄羊英勇善战,指挥能力很大。)

3.春秋战国是多事之秋,弱肉强食,军事力量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军尉这个职位相当重要。中军尉的职责如此重要,祁黄羊为什么要请求辞职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4.齐读这一部分,读出赞扬之情。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3.学生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词语。2.朗读课文。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精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祁黄羊一心为国、处事公正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3、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5、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举荐慎重人选推荐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2、出示填空: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和()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4: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 2、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悼公对祁黄羊是非常信任的) 祁黄羊推荐中军尉是随随便便说的吗?(不是)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了想、郑重地说) “想了想”、“郑重的地说”可以猜出祁黄羊在推荐前似乎把朝廷的官员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遍,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解狐能够担此重任。

祁黄羊(第二课时)

祁黄羊(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 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 意思.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 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让学生反复颂读,体会祁黄羊一心爱国、处事公正的精神. 教学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祁黄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由快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是如何说的? 教师板书: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二,精读课文3-7自然段.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其他人呢?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讲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呢?(3—7) 2.自由轻声读读3-7自然段,想想"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举荐外人不避开仇人,这里的仇人指的是解狐) 3.学生自读悼公和祁黄羊的对话.

①课件出示3-4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 (从祁黄羊的“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他要这么郑重呢?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 【出示】用“重”字组词填空: ①中军尉职责(重大)。 ②决定人选的事非常(重要)。 ③对这件事,悼公很(重视)。 ④悼公问的是,谁能担此(重任)。 ⑤悼公对祁黄羊很(尊重)。 读出悼公对祁的信赖,祁黄羊认真严肃的语气. 过渡:听了祁黄羊的回答,悼公有何反应?他是怎么说的? ②课件出示5-7自然段,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悼公深感意外,什么意思?为什么? "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这个句子有何特点?指导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导朗读6,7,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悼公对他的信赖. 有感情地朗读3-7 4.同学们,如果解狐听到了祁黄羊的举荐,你们想象一下,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5.组织学生交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提题导入 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再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什么为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黄羊祁午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学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并在文中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导学 1、检查自学: (1)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根据事情发展顺序,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每部分的意思,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自然段)写春秋时代,中军尉祁黄羊主动请求辞职第二部分:(第自然段)写祁黄羊 (2)课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才?推荐了哪两个人? (3)将第二部分再分层次,并说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第3——7自然段:写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任中军尉 第8——12自然段:写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任中军尉 第13自然段:写人们称赞祁黄羊凡事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 3、细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提问促读,结合“春秋”、“几个大国”、“征伐”等,初步领悟祁黄羊做完中军尉的职责重大)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年老辞职) (4)练习朗读 四、练习 1、生字描红 2、抄写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义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祁黄羊做了什么?写了几次他举荐人才?分别举荐了谁? 二、自学 1、自由读第3——13自然段,思考:祁黄羊是什么样的人? 出示: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齐读句子

祁黄羊公开课教案

《祁黄羊》第二课时 四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抓住文中的中心句,结合两个具体事例,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3、从人物语言入手,关注提示语,感悟祁黄羊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中心句,结合两个具体事例,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读题。这是一篇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悟人物(板书) 1、课文中写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填空) 3、说话:祁黄羊原本是晋国的中军尉,他为什么要辞职呢?选用3个关联词。 4、填空:我们知道,当时中军尉职责重大。(出示) 5、师:除了这几个词语,课文中还有哪些含有“重”的词语?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问题。(祁黄羊的两次“郑重地说”以及“不能不慎重” ) 二、学习最后一段。 1、师:文中出现两次郑重,祁黄羊第一次郑重举荐了……,第二次郑重举荐了……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评价祁黄羊的呢?出示句子: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 2、齐读句子。 3、贴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三、学习课文第一处对话 过渡:师:祁黄羊到底做了什么,人们如此赞美他,看看他的第一荐(出示对话一) 1、祁黄羊举荐解狐时态度如何? 2、师:哪些词表明祁黄羊的态度很郑重? 师: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评价预设: 3、引读:师:祁黄羊想了想。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交流。 师: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

《祁黄羊》教学设计三_教案教学设计

《祁黄羊》教学设计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重点读准“祁黄羊中军尉晋悼公解狐压根儿落下了毛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以课文中心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支点,通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4、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这一单元里,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认识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我们认识了大智若愚、拒收礼物的公仪休。他们犹如夜空的星辰、始终照耀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今天,我们学习又一篇感动人心的课文——(板书并要求学生书空)祁黄羊。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读过。能读准这些词吗? 出示:祁黄羊中军尉征伐落下毛病 晋悼公准许辞职合适接替推荐举荐郑重慎重 教师引导逐组朗读——1、纠正不准的读音;2、点拔:“推荐”与“举荐”是一对近义词,“郑重”与“慎重”不一样。(慎重,小心谨慎地思量,深思熟虑,侧重于内。而郑重是严肃认真,多指表情凝重,侧重于外)。

二、初读(课堂上的初读,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初读”) 师:这些“拦路虎”都读准了,再来读课文也就容易了。下面请同学认真地读一篇课文,读了完课文,把书放下,要养成一个“掩卷沉思”习惯,思考这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并把它画出来。然后再思考,根据这句话,课文可以分成哪几段。在书上作个记号(双斜线),明白吗?开始读—— 教师巡视,点拔,提示学生分段没有统一的答案…… 三、读书、交流 师: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们是怎么分段的? a1-2;3-11;12 b1-2;3-7;8-12。 c1;2;3-7;8-12(学生说出段意即可) 师:这则故事不像《三顾茅庐》那样具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它就是由简单的人物对话构成的,但听同学们的分段,我忽然发现它也有一个清晰的过程。有起因,有发展,有波折而且还一波二折呢? 师:谁来读‘事情的起因’ 师:谁接着读‘波折中的第一波’。(鼓励学生多读一句——读到不久就去世了) 师: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谁着读。 (注意随机指导学生读好书——注意人物的语气等!) 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练习并指名复述

文言句式公开课教案

文言句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2、过程与方法:梳理、点拨----知识迁移----反馈落实(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归纳、总结主要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难点。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须掌握、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请大家回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特殊的文言句式有哪些?(学生回答) 明确: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本节课,我们学习前三种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二.学习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词是“是”,文言文表判段的常见句式有: (一)用“者”“也”表判断,“者”“也”可以配合共同表判断,也可只用其中一个表判断。 1、用“……者,……也。”表示。(“者”表主语后的提示和停顿,“也”表判断语气) 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用“……者,……”“……也。”“……者也”也表示。 如:(1)莲,花之君子者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粟者,民之所种。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用“此……”“是……”表示,译为“这(是)……” 如:(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是寡人之过也。 (二)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汉魏以后,用“是”作判断此的逐渐增多。 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不知木兰是女郎。 (三)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素、亦、必、诚”等词来表示

祁黄羊 公开课教案

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可贵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群雄纷争、弱肉强食的春秋时代,去认识一位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光芒四射的传奇人物——祁黄羊(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3.这里有一个关键词:中军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中军尉的词句,完成填空。 4.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板书:闻其声,感其心 二、外举解狐

1.辞掉中军尉的职位后,祁黄羊首先向悼公推荐的是——解狐。他又是怎样推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7自然段,画出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 课件出示两人第一次对话内容: “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两人的第一次对话,然后同座间相互读读。指名让一个读祁黄羊的语言,另一个读悼公的话。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得像不像。 (2)悼公是晋国的国君,祁黄羊是他的臣子,他们说话是应用什么语气?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同。 (3)你从悼公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你知道中军尉担负着什么职责吗?简介(当时晋国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训练有方密不可分。一旦中军尉用错,将削弱晋国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谁来再读读悼公的话。 (4)从祁黄羊的话你又听明白什么了?虽然这是平常的句子,仔细体会却能读出其中的味道。从哪个字看得出来他非常真诚。(“很”点红)指名再读祁黄羊的话。 指名让学生再读对话。 3.要想读好人物对话,我们除了读懂他的语言,还要关注什么?(提示语) (1)听了悼公的话,祁黄羊不是立刻就作出回答的。课件出示:祁

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廉洁文化进校园,反腐败倡勤俭节约》主题班会 四十八中附小:何晓敏 活动主题:廉洁文化近校园 活动目的:中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无论他们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应该从根本上懂得“清正廉洁”的价值,在头脑中根植“清正廉洁”的理念,使“清正廉洁”成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时间:2013年5月 活动安排:以故事和讨论的形式来加强同学们对廉洁的理解,从而接受教育。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但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及早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腐墙”,让廉洁“植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立下勤廉报国之志。 2、同学们讲述由自己搜集的廉洁小故事,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进崇高。 二、介绍榜样人物: 1、(出示图片)铁面无私的包拯。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2、祁黄羊拒贿。 祁黄羊,我们都认识了吧?《祁黄羊拒收礼物》是去年学习过的一篇课文,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3、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可以穿。” 3、在老师和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并让同学们踊跃发言,点评自身与他人,并提出如何改正自身,完善他人。如:大家就暑假的各种消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自己过年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和原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准备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节俭。

《祁黄羊》教学设计

《祁黄羊》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祁”是姓。 2、结合预习,说说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今天我们要学习祁黄羊的一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词卡片。 2、出示三组词,引导学生读词解意 (1)争夺霸主出兵征伐多年征战

读着这组词,你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 (2)辞职举荐推荐替代 这组词都跟什么有关系?(了解举荐推荐意思,并选其中一个造句) (3)晋悼公中军尉祁午解狐 这组词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课文内容用上它们说几句话。(引导学生理清人物身份和关系,相机介绍人物) 3、课文围绕祁黄羊写了他的什么事?自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5、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哪儿写到哪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6、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再次正音。 7、同桌分角色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祁黄羊名师教学实录

《祁黄羊》薛法根教学实录 师: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成语―― 生:卧薪尝胆。 师:想到林则徐呢? 生:虎门销烟。 师:祁黄羊呢? 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师: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 师板书:闻其声,感其心。 师:打开书本,读读对话,感受人物内心。出声的读,可以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的内心。 师:再请大家默读3到7自然段。 师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生分角色读。 生:我觉得读得不错,把悼公的意外读出来了。 师:是的,悼公是深感意外。 生:读第三段时应该是很郑重的。 师:你把郑重读出来。 生读。 师:读出那种王者之气。 生读: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里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师:你觉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王者之气,请你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觉得祁黄羊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还要读得响一点。 师:你来试试看。 生:嗯,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师:虽然这是平常的句子,你能不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 生:我知道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能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很不容易。 师:这里有一个字看得出来他非常真诚的。

生:很。 师:是的,悼公也很奇怪,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读出悼公的深感意外。 生自读。 指读: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举荐他呢? 师:读出了悼公的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入就病死了,请大家读9.10两节,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祁黄羊是郑重地说,而不是随便地说。 师:表情怎样? 生:很严肃。 生:我从这里看出,他是想了又想才推荐的,否则就不可能说“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师:他在慎重地思考,他要经过深思熟虑。 生:我从“只有”看出,我觉得解狐是第一位的,而祁午是第二位的。 生:我感到只有祁午了,没有其他人了。 生:他还有无奈的感觉。 师:这就是读到人物的心里去了。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里,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觉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请选择“茶楼”“祁府”“王宫”其中的一个场景,来试试,会说些什么。 学生练说。 师:下面让我们听听春秋时期,人们对祁黄羊的不同声音。 生:我们选择祁府,我是他的亲人,你真是的,不想为父亲报仇了吗?你这个不孝子,真是的! 生:我选择的也是祁府,我也是他的亲人,我会说,祁黄羊你这个人真是的,你选解狐,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以前杀你父亲的是他,万一他当了中军尉,来欺负你,你不是更惨了吗?你要为你的前途担忧啊。 师: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生:我是百姓,他居然会选自己的儿子,我还以为他是个很好的官呢。 生:难道我们晋国就没有比祁午更厉害的人吗? 师:他对儿子是―― 生:偏心。 师: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芸,褒贬不一,难怪悼公这样说: 生齐读: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师:面对这样的选择,让我感觉别有用心,悼公怎么能不意外。举荐祁午后,难怪悼公说: 生齐读: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

《祁奚请免叔向》原文及译文

《祁奚请免叔向》原文及译文 《祁奚请免叔向》原文及翻译 原文 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谟(肙力),明徵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译文: 栾盈逃到楚国。范宣子杀羊舌虎,囚禁羊舌虎的哥哥叔向。有人对叔向说:“你遭了罪,恐怕是不明智吧?”叔向说:“我虽然遭了罪,但与那死去和逃亡的相比怎么样?《诗经》说:‘悠闲又自在,姑且度时光’,这就是明智。”乐王鲋会见叔向,说:“我替您去求国君。”叔向不答话。乐王鲋出门,叔向也不拜送。左右的人都责怪叔向。叔向说:“一定要祁大夫才行。”他的家臣总管听到了,说:“乐王鲋在国君跟前说话,无不执行,他去求国君赦免您,您不同意。祁大夫做不到的事,却说一定要通过他,为什么呢?”叔向说:”乐王鲋,是只知顺从国君的人,怎么办得到?祁大夫推荐外人不抛弃仇人,推荐自己人不遗漏亲属,难道单单漏掉我吗?《诗经·大雅·抑》说:‘德行多正直,四方都顺从。’

小学四年级语文《祁黄羊》教案

《祁黄羊》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3、祁黄羊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3、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5、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举荐慎重人选推荐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2、出示填空: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和()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4: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9 祁黄羊 (第二课时)

《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坝镇中心小学朱沂中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诱疑导读,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请齐读课题。 2、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祁黄羊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3、课文是如何来写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一起通过他们的声音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研读对话,感悟精神 (一)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节是讲“外举不避仇”呢?(3—7小节)。 指名读晋悼公的话。 思考:从悼公的话语中,你听出了什么?(悼公对祁黄羊非常信任、重用、这次举荐很重要)2、祁黄羊是怎么说的?祁黄羊推荐中军尉是随随便便说的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想了想,郑重地说)能通过你的声音告诉我们吗? 为什么要郑重地说?(中军尉职责重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元帅、司令员)的确,祁黄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才说出这样的话的。你能用这种语气读读这句话吗? 3、祁黄羊推荐解狐担任中军尉,悼公有怎样的反映呢?(“深感意外”)祁黄羊推荐的是个杀父仇人,悼公怎能不意外呢? 指导朗读。 学生评价:你认为她读得怎样?你来试试。 4、对于主公的意外,祁黄羊如何回答的呢? 自己反复读读这段话,从祁黄羊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祁黄羊在举荐人的问题上并没有把解狐当作仇人来看待。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是的,看似平淡的语言里面却看出祁黄羊宽大的胸怀呀!) 谁再替祁黄羊读一读这一段。 5、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如果解狐得知祁黄羊推荐他,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6、分解色朗读3—7小节(同组内组长分工,一会进行比赛) 7、总结学法。(先读一读课文,再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内举不避亲” 过渡:请同学们用学习“外举不避仇”这部分的方法,自学“外举不避亲”。 1、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指导) (1)他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呢?(祁黄羊只看中可以担当此重任的人,在他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 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天王中心小学袁有鹏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和模拟现场采访,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早上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和()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2、请两个同学演一演这部分内容。 要点一:引导学生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等词句中,领悟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点二:从悼公的话中感悟确定人选关系重大和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3、分角色读。男生读悼公的话,女生读祁黄羊的话,一生旁白。 4、a\ 现在你就是祁黄羊,《实话实说》的记者来采访你。请问祁大人,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不报杀父之仇,却举荐仇人担任要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评价:好一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祁黄羊!)

2015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优质课奖

2015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优质课奖 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奖项名称奖项等级成果编号贺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幼儿园《小小艺术家》二等奖YK150283 邢召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幼儿园《鞋宝宝找朋友》二等奖YK150488 刘培景河北省献县韩村镇大屯中心小学《狼牙山五壮士》一等奖YK150510 赵化生河北省献县韩村镇大屯中心小学《晏子使楚》一等奖YK150557 左国青河北省沧县中学《unit18 New Zealand》一等奖YK150648 许赭薇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等奖YK151020 许国艳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龙门学校《蟋蟀的住宅》二等奖YK151046 王丹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工业路第二小学《画风》二等奖YK151061 车立玲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We’ll pick fruit 二等奖YK153055 万春红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劝学》二等奖YK151101 付兰贵州省德江县复兴中学《乡愁》一等奖YK151242 刁晓丹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蜀道难》一等奖YK151245 张焕金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中学《背影》一等奖YK151267 秦宗福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小学校《外国作家笔下的冒险家》一等奖YK151283 苏艳玲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中心小学送元二使安西二等奖YK151309 李孔艳贵州省晴隆县中营民族职业中学《社戏》一等奖YK151315 王东云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鸿波小学《大数的认识》一等奖YK152373 刁晓丹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周总理,你在哪里》二等奖YK151316 王飞鹏贵州省普定县猫洞民族中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等奖YK151322 丁宇贵州省普定县城关镇第一中学《斑羚飞渡》一等奖YK151323 李黎哈尔滨市第一二四中学《邂逅温暖的陌生人》二等奖YK151335 程彩飞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二中学《三峡》二等奖YK151349 孙红梅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孔家 学校 我的叔叔于勒二等奖YK151349 战培华吉林省敦化市第五中学《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等奖YK151358 王艳梅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昆北小学《凡卡》一等奖YK151376 谢敏横山县实验中学《检阅》二等奖YK151421 卢成贵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河里小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等奖YK151437 王艳萍新疆省博州精河县第二小学《桥》二等奖YK151444 郭春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幼儿园《动物真有趣》二等奖YK151486 李金香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细处见情,微处见妙——记叙 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二等奖YK151499 李叶钊习水县程寨乡中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等奖YK151551 谯永焰新疆兵团建工师二中《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一等奖YK151581 杨淑品河北省深州市唐奉学区《路旁的橡树》一等奖YK151609 徐春红吉林省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校《秋天的怀念》一等奖YK151613 罗玲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孔雀东南飞》一等奖YK151619 杨照桂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联合 小学 《祁黄羊》一等奖YK151633 李晓羽陕西省子长县红彦中学《海燕》二等奖YK151684 杨晓荣陕西省子长县红彦中学《海燕》二等奖YK151686 孙峥嵘陕西省子长县红彦中学《醉翁亭记》二等奖YK151692

祁黄羊教案

9.祁黄羊 教材分析: 《祁黄羊》这篇短文是根据《吕氏春秋》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的。描述的是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春秋大夫——祁黄羊。祁黄羊腿脚有病,不便指挥,他不恋高位,自动请辞,令人钦佩;当主公让祁黄羊推荐贤才,他考虑再三,两度荐贤,既不避仇,也不避亲,任人唯贤,深得晋悼公的赞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祁黄羊》课文解读

《祁黄羊》课文解读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直接以人物名字为题目的课文,你还学过哪些?有没有想过,以人物名字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祁黄羊,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课文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去私”的内容改编的。编者直接以人物名字“祁黄羊”作为题目,表明文章所叙写的是关于祁黄羊的故事,给人以显豁醒目的感受。 《祁黄羊》这篇课文叙写了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安排内容: 起因:祁黄羊因病辞职。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战事不断,祁黄羊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不适宜继续担任统帅军队的中军尉,这才请求辞职。 经过:祁黄羊两度荐贤。中军尉职责重大,晋悼公希望祁黄羊推荐合适的替代人选。祁黄羊先荐杀父仇人解狐,后荐自己儿子祁午。 结果:祁黄羊举荐受称赞。悼公称赞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真正“出以公心”。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祁黄羊是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荐才不避亲仇的人。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欣赏: 读了这几段对话,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否也被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行为所感动呢?一个国家,有这样处处出以公心,为国着想的人,怎能不强大呢?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对话描写:写出人物性格 读了《祁黄羊》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课文写祁黄羊两次推荐贤才,都采用了对话描写的形式。

祁黄羊教案设计(四)

祁黄羊教案设计(四) 导读:新吴学校何琼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卧薪尝胆”;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说到祁黄羊,我们会想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句子: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

二、理解“外举不避仇”和“内举不避亲” (一)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2、请两个同学演一演这部分内容。 要点一:引导学生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等词句中,领悟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点二:从悼公的话中感悟确定人选关系重大和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3、分角色读。男生读悼公的话,女生读祁黄羊的话,一生旁白。 4、a现在你就是祁黄羊,《实话实说》的记者来采访你。请问祁大人,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你不报杀父之仇,却举荐仇人担任要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b现在你就是解狐,是你亲手杀害了祁黄羊父亲。当听到祁黄羊举荐你担任中军尉的消息,你有何感想? c你是祁黄羊的叔叔,听说他居然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当中军尉,你想对他说什么? 难道祁黄羊就没有想到这些吗?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想不到呢?然而他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是体现了他做事——(出以公心)知道什么叫“出以公心“吗?事实上祁黄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解狐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才能的人。

《祁黄羊》精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祁黄羊与悼公的对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祁黄羊一心为国、处事公正的精神。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3、祁黄羊 2、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3、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4、理清文章层次。 ⑴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 ⑵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⑶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 ⑷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5、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再抄写。 兴亡举荐慎重人选推荐合适 3、课后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大家来看填空。 2、出示填空:课文记叙了祁黄羊因为( )而向悼公辞职,并且向悼公举荐( )和( )的故事。 3、弄清楚了祁黄羊为什么推荐这两个人后,晋悼公很受感动,他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呢?同学们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4: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教师板书: 外举不避仇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外举不避仇的事? 2、同桌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指名读,指导。 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悼公对祁黄羊是非常信任的) 祁黄羊推荐中军尉是随随便便说的吗?(不是)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了想、郑重地说) 想了想、郑重的地说可以猜出祁黄羊在推荐前似乎把朝廷的官员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飞快的过了一遍,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解狐能够担此重任。 祁黄羊推荐解狐担任中军尉,悼公是怎样的反映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映?(比较句子,着重体会悼公的深感意外) 祁黄羊是怎么回答悼公的?谁来把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读一读呢?(指读)自己反复的读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祁黄羊哪些高尚的品德?(出以公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