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指标及测试方法

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指标及测试方法

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指标及测试方法
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指标及测试方法

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指标及测试方法

作者:侯聪通信标准所传输与接入研究部测试工程师

摘要:

本文综合介绍了今年报批的五个接入网节能标准和技术报告中提出的接入网设备功耗指标和测试方法。重点阐释了ADSL、VDSL2、EPON和GPON四种类型的接入网设备功耗指标的制定原则和具体含义,以及测试方法的要点。文章中还简要介绍了功耗限定值、能效指数和能效等级的含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ndices and test method of power consumption for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The indices and method were first presented in the fiv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ports of access network which are being submitted for approval. It is mainly about the principle and meaning of the indices and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st method. The concepts of power consumption limitation,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and energy efficiency class are also briefly mentioned.

关键词:

节能接入网功耗测试方法

Keywords:

energy efficiency access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test method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政府明确提出了对全社会各行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在电信行业中,国资委、发改委及工信部出台的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对各大运营商提出了要求。因此运营商一方面出于执行政策的原因,另一方面为了通过降低能耗来节约运营成本,也开始大力推进电信行业的节能减排。

在运营商的选型测试中,功耗测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测试项目。在此推动下,各个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均把节能作为产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从而在产品中加入各种节能技术。

采用了节能技术的设备,功耗会随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动态调整。而对于接入网设备,局端设备几乎都是可以灵活插卡的机架式设备,用户端设备则非常多样,接口类型和数量都不统一。以上两点为功耗测试带来了难处,即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功耗指标以便于不同配置的设备进行相互比较,且该指标需要能够反映出设备采用的节能技术带来的好处。

到目前为止,有五个正在报批中的接入网设备节能标准和技术报告,分别为技术报告《接入网设备节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EPON系统》、《接入网设备节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PON系统》、《接入网设备节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和国标《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1部分:ADSL用户端》、《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2部分:ADSL局端》。这五个标准对EPON、GPON、ADSL(包括ADSL2/ADSL2+)和VDSL2四种主要技术的接入网设备功耗指标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X。

2.功耗指标

功耗是指设备在指定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输入功率。但是仅在一种条件下所测得的设备功耗(如设备的满负荷最大功耗)并不能公平、客观的反映出该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实际耗能情况,特别是对于采用了节能技术的设备。因此一个合理的功耗指标应该综合考虑设备在多种运行条件下的功耗而得出,从而能够较好的反映一台设备的实际耗能情况。具体来说,一种设备的功耗指标在制定时,要考虑设备的硬件组成、业务特点、部署方式和用户使用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由于ADSL和VDSL2设备,EPON和GPON设备分别在上述的各个方面都是十分相似的,因此下文中将这四种设备作为DSL设备和PON设备来分别讨论一下其功耗指标是如何制定的。

2.1DSL设备功耗指标

2.1.1局端设备

DSL局端设备包括ADSL DSLAM和VDSL2 DSLAM设备。局端设备部署在运营商的机房中,通常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的。由于不同地区的用户开通率不同,因此设备上会有一定数量未开通的线路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另外,一个已开通的接口,在用户端设备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也处于没有工作的空闲状态。由此标准中定义三种DSL局端设备的功耗状态:

a.全功耗状态:简称S1状态,处于该状态下的设备的DSL接口处于L0状态,即可达到

最大线路速率的正常工作状态。

b.DSL接口开启但未连接CPE状态:简称S5状态,该状态下DSLAM设备的DSL接口处

于开启状态,但未连接用户端设备或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

DSLAM设备能够对用户端设备的建链请求立即做出响应。

c.DSL接口关闭状态:简称S6状态,该状态下设备的DSL接口处于关闭状态,不能

与用户端设备进行通信。

DSLAM设备的整机功耗为设备业务板满配时整机处于上述三种状态下的功耗的加权平均值。进行加权计算所需的系数分别是接口开通率R和已开通接口的使用率βS1及空闲率βS5,由实际可知βS1和βS5的和应该等于1。标准中根据DSLAM设备的运营经验,规定的R、βS1和βS5值分别是0.6、0.4和0.6。加权后的整机功耗如下:

P DSLAM=(βS1P DSLAM?S1+βS5P DSLAM?S5)R+(1?R)P DSLAM?S6不同型号的DSLAM设备整机支持的线路接口数各不相同,用整机功耗除以设备支持的最大线路接口数,可得到接口平均功耗。接口平均功耗不但可以直观的表现出设备的耗能大小,也便于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2.1.2用户端设备

DSL用户端设备包括一般的ADSL和VDSL2 modem,以及集成了modem功能的家庭网关设备。DSL用户端设备基本都是放置在用户家中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确定功耗指标。部分用户在不上网时,会将用户端设备关闭,此时如果不断掉电源,则电源适配器仍会消耗少量电能。这部分功耗虽然很小,但仍作为一个因素加以考虑。对于另外一部分用户,即使在不上网时,用户端设备也是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的(由于使用习惯或设备安装在弱电箱中不便关闭等原因),而此时用户的电脑等终端设备则是关闭的。因此,同样为用户端设备定义三种功耗状态,分别对应上述的三种情况:

a.全功耗状态:简称S1状态,处于该状态的CPE设备提供它的正常功能。

b.低功耗状态:简称S2状态,当设备的用户侧模块功能不活跃时,CPE进入低功耗

状态。CPE低功耗状态需要运行最小基本功能(例如,路由,网桥,防火墙等)。

c.关闭状态:简称S4状态,处于该状态的CPE设备没有运行任何功能。CPE通过机

械或电子开关的关闭达到该状态。仅可能的功耗来自于外部供电电源。设备只能通过人工开启。

用户端设备具有多种接口,为了规X测试,需要明确在用户端处于各个状态时,接口和模块的运行状态,见表1和表2。

DSL用户端设备的功耗指标即为全功耗状态、低功耗状态和关闭状态下测得的功耗的加权平均值:

P CPE=βCPE?S1P CPE?S1+βCPE?S2P CPE?S2+βCPE?S4P CPE?S4其中βCPE-S1、βCPE-S2和βCPE-S4表示根据用户整体习惯估计出的用户端设备分别处于S1、S2和S4状态的平均权重,可知βCPE-S1+βCPE-S2+βCPE-S4=1。标准中规定的βCPE-S1、βCPE-S2和βCPE-S4值分别为0.2、0.2和0.6。

2.2PON设备功耗指标

2.2.1局端设备

PON局端设备包括EPON和GPON的OLT设备。由于PON OLT设备采用广播的方式连续向下发光,用户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对OLT没有影响,OLT在正常工作时一直处于全功耗状态。该状态下OLT设备可支持线路状态和设备配置允许下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因此PON局端设备的整机功耗就是全功耗状态下业务板满配的整机功耗,除以设备支持的最大PON口数后,可得到接口平均功耗。

2.2.2用户端设备

PON用户端设备包括EPON、GPON的SFU/HGU和MDU设备。SFU/HGU和MDU设备的设备形态和业务能力有很大不同,因此它们的功耗指标需要分别确定。

SFU/HGU也是放置在用户家中使用的设备,提供的业务功能与DSL用户端设备基本相同,因此二者功耗指标的制定方法也基本相同。SFU/HGU也定义了三个功耗状态:全功耗状态(S1)、低功耗状态(S2)和关闭状态(S4),三个状态的含义与DSL用户端设备相同。SFU/HGU在S1和S2状态下时接口和模块的状态也与DSL用户端设备基本相同,仅需将DSL接口替换为PON接口即可。

SFU/HGU的功耗即为全功耗状态、低功耗状态和关闭状态下测得功耗的加权平均值:P SFU/HGU=βSFU/HGU?S1P SFU/HGU?S1+βSFU/HGU?S2P SFU/HGU?S2+βSFU/HGU?S4P SFU/HGU?S4其中βSFU/HGU-S1、βSFU/HGU-S2和βSFU/HGU-S4与DSL用户端设备三个状态的加权系数的含义和数值均相同。

MDU虽然是用户端设备,但一般放置在小区机房或楼道中,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并且一些PON MDU还集成了DLS DSLAM的功能(ADSL和VDSL2)。因此MDU的核心处理模块和PON上联接口始终是处于全功耗状态的,而由于用户家中的modem或路由器等终端的工作状态会变化,因此MDU其他的接口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耗状态。以太网接口和话音接口有全功耗状态(S1)和低功耗(S2)状态,DSL接口则具有正常工作状态(S1)、DSL 接口开启但未连接CPE状态(S5)和DSL接口关闭状态(S6)。各个接口和模块状态在标准中的具体定义见表3。

表3 PON用户端设备MDU各接口状态

MDU设备分为较小型的固定盒式设备,和板卡可灵活选择的插卡式设备。通常盒式设备用户侧只包含以太网接口和话音接口,因此盒式MDU设备的整机功耗为以太网接口和话音接口均处于全功耗状态和低功耗状态时测得的整机功耗的加权平均值:

P MDU=βMDU?S1×P MDU?S1+βMDU?S2×P MDU?S2

其中βMDU-S1和βMDU-S2为MDU处于两种状态的权重值,βMDU?S1+βMDU?S2=1。标准中根据运营经验规定βMDU-S1和βMDU-S2的值分别为0.2和0.8。

插卡式MDU则可进行以太网接口板、话音接口板、ADSL2+接口板和VDSL2接口板的混插,因此在对设备整机功耗水平进行评定时,考虑MDU设备按一定比例混插各种板卡时的整机功耗更加合适。但由于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混插比例不完全相同,目前也没有公认的模型,因此目前报批的标准中没有将混插板卡的整机功耗作为插卡式MDU的功耗指标。插卡式MDU的功耗指标是MDU分别满配各种板卡时的整机功耗和端口平均功耗,其中整机功耗为MDU在各种状态下的整机功耗的加权平均值。

3.测试方法

3.1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

功耗测试对测试环境的要求较为宽松,一般的实验室环境即可满足要求。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度,测试对设备的供电要求较严格,详见表4。

表4测试供电要求

由于

动回退的功能,因此在测试ADSL和VDSL2局端和用户端设备,以及PON插卡式MDU 的ADSL和VDSL2单板全功耗状态功耗时,对线路模板配置、用户线的长度和噪声有特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参考各个标准。由于测试时涉及的用户线路较多,无法使用线路仿真仪来模拟线路,因此应使用实际长度的线缆进行测试。

根据标准的要求,应使用具有积分功能的功率测试仪表,测量设备一分钟内消耗的电量,再计算平均功率,并且测量每一个功耗值时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结果。

3.2DSL局端设备功耗指标测试方法

ADSL、VDSL2局端设备都以接口平均功耗作为功耗指标,测试时则首先要测得各种功耗状态下的整机功耗。一般一台DSL DSLAM设备满配时可配置十余块业务板卡,并且一块板卡通常可提供32路甚至64路用户线。根据功耗指标的含义,在全功耗状态下,如果进行真正的满配测试需要大量的用户端设备、线缆和流量测试仪表,是很不现实的。因此测试DSLAM整机功耗时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简要步骤如下:

a.机框上仅保留电源、风扇、主控板和一块上联板,此时测试得出一个空框的功耗P0;

b.在机框上插入一块业务板,业务板上每一个端口都连接一个用户端设备,配置线路模板,使用仪表模拟用户线路和噪声,并用IP测试仪发送流量,使DSLAM工作在全功耗状态,此时测试得出一个功耗P1;

c.用P1减去P0即可得出一块业务板运行在全功耗状态下的功耗值,因此通过下面的公式即可计算出全功耗状态的整机功耗:

CARD S DSLAM N P P P P ?-+=-)(0101

其中N CARD 为满配时业务板的数量。

d. 测试S5和S6两种功耗状态下的整机功耗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并通

过计算得出整机功耗。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将DSLAM 配满业务板,并使整机分别处S5和S6状态,测试这两种状态下真正的整机功耗P DSLAM-S5和P DSLAM-S6,此时即可计算出DSLAM 三种状态的加权整机功耗及端口平均功耗。

3.3 PON 局端设备功耗指标测试方法

PON 局端设备只存在全功耗一种功耗状态,测试方法与DSLAM 局端设备的前两步相同。测出P 0和P 1后使用公式P GPON-OLT =P 0+(P 1- P 0)×N CARD 计算即可得出整机功耗,进一步计算可得到端口平均功耗。

3.4 用户端设备功耗指标测试方法

对于ADSL 、VDSL2用户端设备和PON SFU/HGU 设备,测试方法比较简单,只需按照功耗指标中的要求,使整个设备的所有接口分别处于全功耗状态,低功耗状态和关闭状态,再分别测试这三种状态下的功耗,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到最终的功耗值。

对于盒式MDU 设备,只需要测试全功耗状态和低功耗状态两种情况下的功耗。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盒式MDU 设备处于全功耗状态时,只有1/4的POTS 接口是处于摘机状态,其他的POTS 接口均挂机。这主要是考虑MDU 上语音接口数量较多,但实际使用中,语音业务的话务量不会很大,因此适当减小语音接口功耗占整个加权平均功耗的比重。

对于插卡式MDU 设备,每一种板卡的功耗都需要测试。测试方法与局端设备的测试方法相同,即首先测得空框的功耗P 0,再测出某一种板卡类型在只插一块板卡时,各个功耗状态下的功耗,与P 0计算后得出各个功耗状态下的整机功耗,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整机功耗。依次测得每一种板卡的加权整机功耗。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POTS 板功耗时,全功耗状态下只有1/4的POTS 接口是摘机的,这同样是出于对实际话务量的考虑。

4. 功耗限定值、能效指数和能效等级

在之前提到的五个接入网设备节能标准中,还提出了功耗限定值、能效指数和能效等级的概念。功耗限定值是一个功率值,反映当前阶段各种设备功耗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局端设备和插卡式的MDU 设备的功耗限定值是端口平均功耗,其他用户端设备则是以模块来分别确定功耗限定值再同过计算得出整机功耗的限定值。功耗限定值是一个最低标准,并且是随着设备节能技术的发展调整变化的。

能效指数是设备实际测试得到的功耗指标值,与相应功耗限定值之间的比值,根据能效指数值可以确定设备的能效等级。能效指数越小,能效等级越高,目前标准中共划分了五个能效等级。关于功耗限定值和能效的具体细节不在这里赘述。

5. 结束语

接入网设备技术类型和配置形态多样,以前并没有统一的功耗测试方法。而上述的功耗指标和测试方法,则为现在主流的ADSL 、VDSL2、EPON 和GPON 四种接入网设备的功耗测试提供了较为公平、准确和客观的依据。目前已有多次实际的运营商集采测试采用了上述方法,并且效果良好,其获取的测试结果与以前相比具有更大的可比性和参考价值。将来随着五个接入网节能标准的正式发布,本文所介绍功耗指标和测试方法会向更大X 围推广,从而更好的促进电信行业的节能减排。

接入网设备操作方法

接入网设备操作方法 网络管理中心史优婵 1、烽火EPON网管(省公司研发楼): 电脑:用户名:informix 密码:Informix 网管:点击桌面Anms图标进入用户名:1 密码:1 2、中兴无源光网络EPON: 用户名:Admin 密码:空 192.168.1.2 3、华为GPON 屏保:winn2000 用户名:admin 密码:N2000N2000 服务器N2000

4、贝尔AG: 桌面:双击lgw Element manager---- 服务器:localhost 用户名:lgw (小写)密码:law@123(小写) 112测示LE------http://localhost :800 用户名admin 密码1111 操作方法:双击局站名,显示机架图。每个机架从上往下数分2345678分架,5分架是空。用户架分两种机型,若是EA00-B1机架,号段呈U型结构,号码从第6分架左半架开始数,然后第7分架左半架数,再第7分架右半架,再第6分架右半架数,上半架相同。每个用户板16个用户号码。控制板在第8和第4分架。 用户架是JA00-A1型号的,用户号码从第8分架开始数,分左半架和右半架,然后再7分架、6分架,再上半架。每框都有控制板。每个用户板8个用户号码。 对每个用户板或单个用户可进行打死和激活操作。 112测试:分外线和内线测试。选DN项,给电话号码后开始测试;选MGI项,在EID后输入本局站的IP地址,在TID处输入用户的TID 号码开始测试。 DC25板CONV28板:电源板 RNGF铃流板 CMEA板:分架号板 RLMC告警板 TAUC板:测试板

设备接入标准方案整理

临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层接口协议标准解决方案

1 国内煤矿设备层传输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控制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控制系统的结构从最初的CCS(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到第二代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流行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工业以太环网。 通常考虑将控制系统网络化,主要将网络化与现场总线联系在一起。在控制领域较有影响的现场总线系统有:Profibus、CAN、HART,以及RS485的总线网络等传输方式,而在煤矿主要采用的也大都是这种方式。 对于专有系统如安全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等,国内煤矿都采用都还是各个厂家各自为政、各自组网、专用且不开放传输协议。 统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在40年代,过程控制是基于3~15PSI的气动标准信号。其后,由于4~20mA模拟信号的使用,使得模拟控制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感仪表和驱动装置都使用统一的4~20mA信号。70年代,由于在检测、模拟控制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了计算机,从而产生了集中控制。进入8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促使工业仪表进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4~20mA模拟信号传输逐步被数字化通信代替,加之分布式控制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控制、调度、优化、决策等功能一体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检测、变送、执行等机构大都采用模拟信号连接,其传送方式是一对一结构,这使得接线复杂,工程费用高,维护困难,而信号传输精度底,易受干扰,仪表互换性差,这都阻碍了上层系统的功能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智能仪表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现场模拟仪表,如对量程和零点进行远方设定,仪表工作状态实现自诊断,能进行多参数测量和对环境影响的补偿等。由此可见,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都要求上层系统和现场仪表实现数字通信。但是由于商业利润、技术垄断等原因,现场总线产品仍然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对降低系统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考虑将Internet及其相关技术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中,利用Internet上开放的、并且己经成熟的技术对现有的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工业企业的信息-控制一体化进程,制定统一的传输标准,即为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 N U设备简介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FiBOOM系列FTTx产品 AN5516-01FTTx局端设备 AN5516-01是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一代智能型电信级EPON/GPON一体化接入产品。AN5516-01是一款电信级FTTx 局端设备,可搭建EPON/GPON/10G EPON/WDM PON/P2P通用平台,支持三层汇聚功能,具备小体积、大容量、高密度、高性能的特点,为固网宽带接入、移动基站传输、商务楼宇电子商务等提供可发展性的优质解决方案。 AN5516-01 通常摆放在小区或局端机房内。在网络侧,AN5516-01 可以提供千兆或者万兆上联接口与IP 网络连接,也可以提供STM-1 光接口或者E1 电口

与SDH 或传统的PDH 设备连接。在用户侧,AN5516-01 设备通过ODN 网络为用户在单根光纤上提供数据、VoIP、IPTV、CATV、TDM 等多种业务。 功能特点: 丰富的接口类型 ·AN5516-01 设备支持多种物理接口种类,上联接口包括:10GE 光接口、GE 光接口、GE 电接口、E1 电接口STM-1 光接口;用户接口包括:EPON 光接口、GPON 光接口;另外还提供各类管理接口、干接点接口及时钟告警接口等。强大的 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能力 ·AN5516-01 是一款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设备,可实现EPON 和GPON 业务的混合接入。支持IEEE 标准规定的EPON 功能,严格符合ITU-T 系列标准;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支持扩展的OAM 功能,具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多种类型ONU,例如:SFU、盒式MDU(包括LAN 型和xDSL 型)、插卡式MDU 以及HGU 型ONU 等,提供大容量PON 传输带宽。 完善的组播功能 ·具备PON 网络点到多点的结构特点,并且支持组播协议。利用组播特性,可以非常方便地向用户提供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包括在线直播、网络电台、网络电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 完善的 NGN 语音功能 ·支持使用ITU-T 、MGCP 协议以及SIP 协议来实现NGN 语音功能。通过ONU 接入语音业务,采用标准语音编码技术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以IP

光纤接入设备使用图解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由于不同种类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不断增长的ip数据、话音、多媒体图像等多种新业务需求,促使了各大网络运营商的传送网络环境发生了翻天俯地的变化,以前那些以承载模拟话音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城域网和接入网在容量以及接口种类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多种多样的新业务传输与处理的要求。于是迫于社会信息量的突飞猛进,那些专门为城域网和接入网上提供新业务传送的技术及设备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和pon(无源光网络)发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们都是基于光纤传送技术、在城域网或接入网上提供多种新业务承载的最佳解决方案。 基于光缆的光纤接入技术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和支持,就像鱼与水一样。谈起光纤接入设备不得不提起它的三代发展经历: 第一代大量采用地pdh(光纤光端机)设备,包括点到点型和星型局端设备,不具备汇聚功能。全部采用pdh传输协议,也没有光接口规范。用户业务如e1和数据业务通过远端设备,利用私有pdh协议进行复接,经光纤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按照私有协议对pdh光信号进行分接,又转换成为e1等pdh接口,再通过电缆经ddf配线架与城域骨干/汇聚设备连接。由于pdh协议的局限性致使各类光纤接入设备很快落伍。 第二代鉴于第一代设备的缺陷,一些pdh设备厂商研发出第二代设备,即在局端设备中增加一个sdh(密集型光波复用)终端卡。在局端与远端设备之间仍然采用私有的pdh协议,而在局端提供汇聚功能,将原来的e1信号经sdh终端卡复用,并给出标准sdh接口。主要解决了局端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的互连问题和统一接口标准。 第三代是sdh直通设备,包括汇聚型和非汇聚型。由于新业务覆盖面广,新一代sdh直通设备已经能够按照sdh规范,自动适配到sdh进行传送;非汇聚型的远端设备可以通过sdh光接口直接连接到城域网汇聚层节点上,适合从汇聚层网络上分支出较少的业务接口。汇聚型则在局端插入sdh汇聚设备,将来自多个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光纤跳线 跳线就是不带连接器的电缆线对或电缆单元,用在配线架上交接各种链路。光纤跳线用于长途及本地光传输网络,数据传输及专用网络,各种测试及自控系统。 光纤接头(盒) 光纤接头(盒)主要用于光纤与光纤、光纤与设备之间的连接。

光纤盒 光纤盒应用于利用光纤技术传输数字和类似语音,视频和数据信号。光纤盒可进行直接安装或桌面安装。特别适合进行高速的光纤传输。 上图的产品是100Base-TX双绞线对100Base-FX多/单模光纤转发器,主要为要求长距离、高速、宽带宽的快速以太网工作组用户设计。 上图的产品是10/100M自适应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它可以实现双绞线和光纤两种不同传输介质的转换,中继10/100Base-Tx和100Base-FX两个不同网段,能满足远距离、高速、高带宽的快速以太网工作组用户的需要。 光纤模块卡

千兆系列光纤模块卡,是与交换机配合使用,使用光纤或五类双绞线传输,可扩展局域网范围,扩大带宽,适合于大、中型局域网在扩大带宽、扩展其网络覆盖范围时使用。该光纤模块完全符合IEEE802.3z协议,工作于850nm、1300nm模式;也完全符合IEEE802.3ab协议,兼容其他相同千兆协议的设备,由于体积小,直接安装于交换机内部,不需额外占用空间,由交换机内部供电,安装使用简便,可配合多款交换机使用。 光纤耦合器 光纤耦合器(Coupler)又称分歧器(Splitter),是将光讯号从一条光纤中分至多条光纤中的元件,属於光被动元件领域,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与光纤连接器分列被动元件中使用最大项的。光纤耦合器可分标准耦合器(双分支,单位1×2,亦即将光讯号分成两个功率)、星状/树状耦合器、以及波长多工器(WDM,若波长属高密度分出,即波长间距窄,则属於DWDM),制作方式则有烧结(Fuse)、微光学式(Micro Optics)、光波导式(Wave Guide)三种,而以烧结式方法生产占多数(约有90%)。 ST耦合器

交换及接入网设备操作规程[精编版]

交换及接入网设备操作规程[精编版] 交换及接入网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1、保持机房清洁干净,防尘防潮,防止鼠虫进入。 2、严禁在设备的计算机终端上玩游戏,不得装入其他不必要的软件或将计算机挪为他用。

3、每天须参照日常维护操作指导书相关内容,进行常规检查和测试,并做好记录。 4、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向设备厂家驻当地办事处联系解决。 5、维修时按相应规范说明书来进行,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事故。 6、出现瘫机等重大事故时,按照重大问题处理指导书相关内容进行排除,并立即通知设备厂家驻当地办事处。 7、已环的单板不能放在机柜内,应装入防静电袋妥善保管,发避免引起其它故障。 8、对设备硬件进行操作前应带防静电手腕。 9、不得对设备轻易复位、加载或轻易改动局数据,改动局数据前要做数据备份,改动后一周内确认机器运行无误,要 删除备份数据。 10、严禁使用终端软件以外的其它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修改主,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11、遇到强雷雨时,远端模块局机房要有值班人员,以防万一。 12、计算机终端口令要按级划分权限,定期更改,并只向维护责任人发放,管理级口令只有维护负责人掌握,做 到严格管理、责权分明。 13、清查库存的备板备件情况,检查是否需要进行损坏更换和补充。 第二章单板更换通用过程操作指导 1、取出准备 (1) 安全注意事项 单板上装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操作时一定要防止静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防止静电对单板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 保证单板处于(备用)不用状态,或业务的预处理,方可拔出。 对于有主备用的单板,如AV5、PV8板等,先要确认该板是否处于主用状态,若处于主用状态,需要将它成功倒换至备用位置后再进行更换操作。 (3) 本设备的所有单板允许带电插拔,在进行完必要的操作准备之后,可以直接对单板实行更换操作。 (4) 佩戴好防静电腕套和手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接入网机柜机壳)。 (5) 插入或拔出时要注意沿着槽位插拔,不要倾斜,更不要偏离槽位。 2、取出单板 取出单板前要保证佩戴好防静电腕套和手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接入网机柜机壳),取板过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1) 双手分上下同时打开拉手条上单板锁定键; (2) 双手同时迅速将拉手条向外拉旋转约90°,单板即脱离母板;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分析 陈小川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北京分院摘 要: 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电信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保障,其技术的发展也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对于当前接入网技术而言,主流的技术类型主要有三种。针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接入网类型,从宏观层面分析各个接入网技术的基本功能应用、技术特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接入网技术都存在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这些优点正是在实际的接入网工程中所被看重,所以不同的接入网技术所用的环境也是不同的,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对于接入网环境分析的前提下选择。 关键词: 接入网技术;xDSL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Cable Modem 中图分类号:TP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022-01 明显的优势。但是,其技术缺点与优点一样明显,不能传输模0 引言 拟电视信号,并且其线路的依赖性较高。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逐渐向着全面化、数字的出现,其功能得到一定的增强。 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通信技术服务的支持 2 光纤接入网技术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 2.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网络用户的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来满足日趋增长的用户及其需求,已经成为网路电信运营商以及技术开发商所共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网路信息传输及共享的普遍应用技同关注的问题。而接入网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分流原理,将骨术,它改变了传统金属网路传播媒介的缺点,最大限度的实现干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达到了网络资源的了网络信息的原始传播。光纤接入网包括远端设备——光网络有效分配,很好的解决了电信业务中“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单元和局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它们通过传输设备相连。系题。由于所用环境不同,接入网在其基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开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OLT和远端ONU。它们在整个接入网中完成展了多种复合型的功能技术,满足了多种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从业务节点接口(SNI)到用户网络接口(UNI)间有关信令协及信息分配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常用的三种接入网技术进行议的转换。接入设备本身还具有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分析,针对其基本功能应用及优缺点展开分析。 的网络拓扑结构。 2.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1 数字用户线路(xDSL)系列接入网技术 在技术层面,光纤接入网技术彻底改变了网络信息传输对1.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于线路的依赖性,减少了光磁等信号对于网路信号的影响和干XDSL是各类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网技术的总称,它包括扰,基本还原了原始信号的特性。另外,光接入网技术传输速IDSL(ISDN数字用户环路)、HDSL(利用两对线双向对称传输度快并且非常稳定,同时在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层面具有非常2Mb/s的高速数字用户环路)、SDSL(单线对双向对称传输强的优势。同时在线路本身的成本方面,光纤接入网技术也比2Mb/s的数字用户环路,传输距离比HDSL稍短)、VDSL(甚高传统的接入网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但是,光纤接入网技术在某速数字用户环路)等,xDSL技术利用较为普通的铜线传输媒介些层面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例如,光纤接入网技术对于设进行高速信号的处理。在所有的xDSL接入网技术中,ADSL技术备间的距离以来较强,交换机和用户网卡之间距离不能超过是家庭接入网常用的技术类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100米,否则信号衰减很厉害,只得加中继放大设备。 xDSL功能实现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进行 3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 简单的连接就能实现其功能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3.1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随着网路技术与有线电视技术的连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传统的xDSL接入网技术还是当前发展较快的光纤网络信息传递技术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要求。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电信网络运营商将研发了线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的一系列问题。Cable 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3.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图1 xDSL接入网技术功能实现原理 1.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xDSL接入网技术作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接入网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作为网络信息传递及分配的重要技术载体,特别是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信息部署等更加方便。xDSL技术其优点非常明显,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能够实现多个终端的同时工作,并且在保密性、安全系数方面都具有 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短板,真正实现了网络信号与电视信号的相互衔接,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信息的真实性。这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建立在高速宽带的基础上,因此,只要在具有宽带网络的环境中就能够实现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的应用,所以,无需 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减少了接入网技术的推广成本。但是, 随 (下转第24页)

了解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及接入设备

了解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及接入设备,分别设计适用于家庭、网吧、单位的网络接入方案。 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 1.ADSL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因为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即使边打电话边上网,也不会发生上网速率和通话质量下降的情况。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3.5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相关设备 ADSL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 ADSL结构图 在电信服务提供商端,需要将每条开通ADSL业务的电话线路连接在数字用户线路访问多路复用器(DSLAM)上。而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ADSL终端(因为和传统的调制解调器(Modem)类似,所以也被称为“猫”)来连接电话线路。由于ADSL使用高频信号,所以在两端还都要使用ADSL信号分离器将ADSL数据信号和普通音频电话信号分离出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出现噪音干扰。 通常的ADSL终端有一个电话Line-In,一个以太网口,有些终端集成了ADSL信号分离器,还提供一个连接的Phone接口。 某些ADSL调制解调器使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指定的软件以添加虚拟网卡来进行通信。 2.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一种信息通信网络。它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支持一系列的语音和非语音业务,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互联和用户网络接入。 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ISDN业务有了发展的空间。用户只需要在现有的一对电话线上加上ISDN终端设备就可获取ISDN基本速率BRI(2B+D),从而使日常的使用业务从单一的语音通信拓展到文学、语音、数据和图象等多种综合业务。速度可达64~384Kbps。家庭用户可以利用ISDN开通可视电话,而且一条ISDN线路最多可以连接8台设备,其中3台设备可以同时工作。可以同时和连接Internet网络! 相关设备 ISDN设备指ISDN网为用户提供ISDN业务所需要的各类设备,包括ISDN交换机、ISDN用户交换机、网络终端、接入单元和各类ISDN终端及终端适配器。 基本接口是把现有电话网的普通用户线作为ISDN用户线而规定的接口,它是ISDN最常用、最基本的用户-网络接口。它由两个B通路和一个D通路(2B+D)构成。B通路的速率为64kbit/s,D通路的速率为16kbit/s。所以用户可以利用的最高信息传递速率是64×2+16=144kbit/s。 这种接口是为最广大的用户使用ISDN而设计的。它与用户线二线双向传输系统相配合,可以满足千家万户对ISDN业务的需求。使用这种接口,用户可以获得各种ISDN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接入网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如何理解“last mile”和“first mile” 答:Last mile: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 First mile: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而长期被人们视为"最后一英里"(Last Mile)或"第一英里"(First Mile) “最后一英里(Last-mile)”是指从光节点到每个用户家庭之间不大于2公里的距离"第一英里"指的是用户端到电信运营商局端设备的这一段连接这段连接从使用者的角度是最先一英里。 6、从提出接入网概念到标准发布,接入网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P3) 答:①1975年,英国电信营运商BT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会)第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接入网组网概念。 ②1976到1977年在Manchester,Scotland and London地区进行组网的可行性试验和推广应用。 ③、1978年,CCITT第二次研讨会正式肯定这种组网方式,命名为“接入网组网”技术,并编入“电信网技术”。 ④1979年,CCITT以RSC(远端用户集线器)命名者类设备并进行框架性描述,接入网正式诞生。 ⑤80年代后期,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制定了V1~V5系列窄带接口标准。 ⑥90年代初,ITU-T制定VB5系列建议宽带接口标准和接入网总体标准。 ⑦90年代中后期,在Internet冲击下,产生NII和GII概念。 ⑧2000年IP接入网总体标准诞生。 ⑨当前,ADSL,cable,modem和以太网接入技术生等新兴技术盛行。 第二章 制定接入网标准的机构是哪个,迄今为止发布了哪些接入网标准? 答:国际电联ITU的电信标准部ITU-T,电信接入网总体标准和IP接入网总体标准。 2.对于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是基于何种网络的接入网标准? 答:电信网络 结构怎么样?接口名称及接口的功能有哪些? 答: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 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 电信管理接口Q3:连接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他部分的标准接口 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特点? 用户口功能UPF :将特定的UNI的要求适配到CF和AN-SMF 业务口功能SPF :将特定的SNI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便CF处理 核心功能CF :将用户或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传送承载适配 传送功能TF :在AN的不同位置之间为传送提供通道和传输介质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 :协调各功能的指配、操作和维护 (4)UNI与SN之间是何种关系? UNI与SN的关联是静态的; 核心网与业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接入网-接入网网络结构及维护规范

接入网-接入网网络结构及维 护规范 目录

第1章接入网网络结构 按网络层次,分为汇聚层、接入层;按用户属性,分为公众接入平面和政企接入平面。 第2章接入网网络拓扑图 2.1网络拓扑图 2.2铜缆接入线路拓扑图 第3章ADSL接入网 3.1 ADSL典型组网应用 3.2 ADSL组网-集中BRAS直连方式 3.3 ADSL组网-集中BRAS二层汇聚 3.4 ADSL组网-集中BRAS MSTP汇聚 3.5 ADSL组网-分布BRAS 3.6 ADSL组网-分布BAS+内置BAS 第4章光接入网 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了语音、上网、IPTV、CATV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同时能够满足不同等级客户的带宽需求。分为光纤到交换箱(FTTCab)、光纤到办

公室(FTTO)、光纤到大楼(FTTB)及光纤到户(FTTH)等4种服务场景,统称为FTTx,如图1所示。 图1 光接入网络示意图 4.1 FTTH(O)场景组网应用 4.2 FTTB场景组网应用 4.3FTTN/C组网应用 第5章PON接入业务承载方式 5.1语音业务 对于PON接入下的话音业务接入承载,主要有MSTP承载、城域网承载两种组网方式。 基于SDH发展而来的MSTP网络,具有物理隔离、业务电路的严格带宽和QOS 保障、有保护的传输通道,具备电信级网络的可靠性,可以满足话音业务的承载需求。 MSTP承载语音方式一: ◆OLT双链路上联MSTP设备,双链路为一主一备方式,各绑定一个 VCG ◆主备VCG分别从不同的MSTP设备上联软交换核心网 ◆靠近软交换侧的两台MSTP设备直接互联,作为VRRP心跳信令的链 路及 故障备份链路 图2 MSTP承载语音方式一 MSTP承载语音方式二: ◆OLT双链路上联MSTP设备,双链路为一主一备方式,绑定至同一个 VCG

有线接入网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有线接入网通信工程勘察安全注意事项 宽带网络设计院 编制人:侯钢 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06日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设备勘察安全注意事项 第四章通信线路专业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章危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章总则 为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加强在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人身安全的管理,落实工程勘察设计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注意事项。 第一条综合通信设计一院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 第二条综合通信设计一院人员在勘察设计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本注意事项,必须严格遵守各种相关的现行工程设计规范,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制度,采取措施保障通信网络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设计人员人身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通信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通信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三条线路专业勘察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勘察设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关安全规定人手一册,全体设计人员平时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以及各种通信工程设计规范(通信行业标准)中的相关安全规定,并在日常勘察设计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 第四条各分院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指导本分院员工自觉遵守本注意事项。做好设备、工具等的安全检查、保养工作,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等台帐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条现场勘察人员数量要求:为确保通信工程勘察中的人员及财产安全,勘察中宜确保二人或以上为一勘察小组进行现场勘察。 第二条工程设计人员在电力线附近勘察时应注意:如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他线条,在没有辩清其性质时,勘察中一律按电力线处理。电力线与电信线碰触或电力线落在地上时,应立即停止勘察,通知维护人员到现场排除事故。 第三条工程设计人员在室外勘察时应注意个人防雷、防电: (一)遇雷雨、大雾天气,不应对室外高压设备进行查勘,如果必须进行查勘,应穿好绝缘靴。 (二)室外勘察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停止勘察,等雷雨过后再继续勘察;若无法避免时,要注意个人防雷。查勘时遇潮湿的地面、墙面、电气设备等处,应有防止触电的措施,如穿绝缘靴、避免人体触及墙面、设备等。 (三)遇雷雨天气,不得靠近避雷器装置;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减少使用手提电话。 (四)雷雨天气查勘应注意的其它事项为:尽量不在户外或室外逗留;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内;如依靠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应离开墙壁和树干8 米以外;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或隆起的道路,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独树、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

接入网解决方案

接入网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2020年4月19日 接入网解决方案 摘 要 本文在对接入网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结构、接入方式及相关业务进行 分析;对采用宽带、窄带综合接入方式和传统叠加接入网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 上,提出今后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接入网 宽带 窄带 综合接入 1 接入网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提出接入网的概念 接入网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以前称之为”用户网”),在这个概念提出之前,接入网就已经存在,其表现形式就是电信网中的本地交换端局与用户电话之间的双绞铜线,主要是传输音频信号和低速数字信号。传统 的”接入网”与交换网和传输网一起构成了通信网的整体(参见图1)。 图1 接入网第一阶段 自国际电联标准部(ITU ―T)根据电信网的

文档仅供参考 21 2020年4月19日 演变趋势,提出了接入网(AN)的概念之后,接入网即从本地网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重要的通信网络组成部分。随着电信网络的演变,接入网络在整个电信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整个通信网络从传统的干线网/本地网组成的体系演变为核心网/接入网组成的网络体系。 中国光纤接入网历经五年大规模 发展,当前容量已达4000万线,在网络优 化、综合业务开展、用户普遍 接入等方面为电信网络的发展 注入了蓬勃生机,为运营商带来 了可观的效益。97年以来光纤 接入网的建设给电信运营商带 来的好处: 大部分的C3本地网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目标得到网络优化; 推动了光纤化建设,为接入网络 宽带化奠定了基础; 经过V5.2接口的引进,引入了竞争,打破了国外设备的垄断,大大降低了设备建网成本; 光纤接入网的快速建设,提高了交换设备的实装率和接通率。 第二阶段:初步的综合接入 接入网从单纯解决语音业务转 向初步的综合接入,有效地扩展 了DDN 的覆盖范围,解决了DDN 业务的接入,节省投资,另外 ISDN 、CATV 等综合业务在有些 地方也得到应用(参见图2)。

接入网专业题库设备

接入网专业题库 一.单选题: 1.以下对EPON系统传输机制描述正确的是(B) A、下行广播,上行CSMA/CD B、下行广播,上行TDMA C、上行广播,下行CSMA/CD D、上行广播,下行TDMA 2.下列对EPON速率描述正确的是: ( D ) A.上行155M / 下行 622M B.上行1.244G / 下行 1.244G C.上行1.244G / 下行 2.488G D.上行1.25G / 下行 1.25G 3. ONU的光功率范围为( C ) A、接收光功率:-1~-24 (1310nm)发送光功率:+2~-3 (1490nm) B、接收光功率:-6~-27 (1310nm)发送光功率:+7~+2 (1490nm) C、发送光功率:+4~-1 (1310nm)接收光功率:-8~-24 (1490nm) D、发送光功率:+4~-1 (1310nm)接收光功率:-8~-26 (1490nm) 4. epon 在网络中的位置属于( B ) A.核心网 B.接入网 C.用户驻地网 D.传输网 5. 要使同一PON口下ONU相通,需要做(C) A QOS管理 B 取消广播抑制 C P2P管理 D 不需要任何操作 6. 使用WEB方式登陆恢复出厂设置的ONU的方式( B ) A B C D 7. ZXA10 C220使用直流( B )V电源 A、48 B、-48 C、5 D、-5 9. EPON系统的ODN网络中,使用的光纤类型是( A ) A,单模 B,双模 C,多模 D,以上都是 12. 在EPON OLT中如果启用了灵活QINQ,对于reserve vlan的说法错误的是(C)。 A、reserve vlan必须以untagged的方式加入到上联口 B、reserve vlan必须事先规划好 C、reserve vlan就是svlan D、业务vlan不能与reserve vlan一样 13. 起用灵活QINQ的时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A、必须将ONU上来的vlan全部打上svlan B、必须全局vlan-smart-qinq使能 C、基于PON口的vlan-smart-qinq使能和基于该PON下ONU的使能开关必须互斥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光纤接入设备及使用图解 由于不同种类信息得需求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得不断增长得IP数据、话音、多媒体图像等多种新业务需求,促使了各大网络运营商得传送网络环境发生了翻天俯地得变化, 以前那些以承载模拟话音为主要目得得传统城域网与接入网在容量以及接口种类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多种多样得新业务传输与处理得要求。 于就是迫于社会信息量得突飞猛进,那些专门为城域网与接入网上提供新业务传送得技术及设备迅速发展起来。其中以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与PON(无源光网络)发展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得,它们都就是基于光纤传送技术、在城域网或接入网上提供多种新业务承载得最佳解决方案。 基于光缆得光纤接入技术就是未来宽带网络得发展方向,它得发展也离不开光纤接入设备发展与支持,就像鱼与水一样。谈起光纤接入设备不得不提起它得三代发展经历: 第一代大量采用地PDH(光纤光端机)设备,包括点到点型与星型局端设备,不具备汇聚功能。全部采用PDH传输协议,也没有光接口规范、用户业务如E1与数据业务通过远端设备,利用私有PDH 协议进行复接,经光纤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按照私有协议对PDH光信号进行分接,又转换成为E1等PDH接口,再通过电缆经DDF配线架与城域骨干/汇聚设备连接。由于PDH协议得局限性致使各类光纤接入设备很快落伍。 第二代鉴于第一代设备得缺陷,一些PDH设备厂商研发出第二代设备,即在局端设备中增加一个SDH(密集型光波复用)终端卡、在局端与远端设备之间仍然采用私有得PDH协议,而在局端提供汇聚功能,将原来得E1信号经SDH终端卡复用,并给出标准SDH接口、主要解决了局端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得互连问题与统一接口标准、 第三代就是SDH直通设备,包括汇聚型与非汇聚型。由于新业务覆盖面广,新一代SDH直通设备已经能够按照SDH规范,自动适配到SDH进行传送;非汇聚型得远端设备可以通过SDH光接口直接连接到城域网汇聚层节点上,适合从汇聚层网络上分支出较少得业务接口。汇聚型则在局端插入SDH汇聚设备,将来自多个方向得VC12业务汇聚到上行SDH接口中,从而节省大容量骨干节点设备上得STM—1接口卡数量。主要解决了各设备兼容问题,便于以后升级、维护。 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到今天,由于光纤接入技术得不断更新与越来越多得生产商加盟,光纤接入设备得类别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分三大类为: (1)光纤通信接续文元件(适用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终端连接),如:光纤跳线、光纤接头(盒)等。 (2)光纤收发器(适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如:包括光纤盒、光纤耦合器与配线箱(架)等。

烽火接入网全系列ONU设备简介

FiBOOM系列FTTx产品 AN5516-01 FTTx局端设备 AN5516-01是烽火通信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一代智能型电信级EPON/GPON一体化接入产品。AN5516-01是一款电信级FTTx 局端设备,可搭建EPON/GPON/10G EPON/WDM? PON/P2P通用平台,支持三层汇聚功能,具备小体积、大容量、高密度、高性能的特点,为固网宽带接入、移动基站传输、商务楼宇电子商务等提供可发展性的优质解决方案。 AN5516-01 通常摆放在小区或局端机房内。在网络侧,AN5516-01 可以提供千兆或者万兆上联接口与IP 网络连接,也可以提供STM-1 光接口或者E1 电口与SDH 或传统的PDH 设备连接。在用户侧,AN5516-01 设备通过ODN 网络为用户在单根光纤上提供数据、VoIP、IPTV、CATV、TDM 等多种业务。?????????????????????????????????????????????????????????????????功能特点: 丰富的接口类型 ·AN5516-01 设备支持多种物理接口种类,上联接口包括:10GE 光接口、GE 光接口、GE 电接口、E1 电接口STM-1 光接口;用户接口包括:EPON 光接口、GPON 光接口;另外还提供各类管理接口、干接点接口及时钟告警接口等。 强大的 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能力 ·AN5516-01 是一款EPON/GPON 一体化接入设备,可实现EPON 和GPON 业务的混合接入。支持IEEE 802.3ah-2005 标准规定的EPON 功能,严格符合ITU-T G.984 系列标准;具备良好的互操作性支持扩展的OAM 功能,具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多种类型ONU,例如:SFU、盒式MDU(包括LAN 型和xDSL 型)、插卡式MDU 以及HGU 型ONU 等,提供大容量PON 传输带宽。 完善的组播功能 ·具备PON 网络点到多点的结构特点,并且支持组播协议。利用组播特性,可以非常方便地向用户提供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包括在线直播、网络电台、网络电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 完善的 NGN 语音功能 ·支持使用ITU-T H.248、MGCP 协议以及SIP 协议来实现NGN 语音功能。通过ONU 接入语音业务,采用标准语音编码技术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以IP 包的形式经过OLT 传送至IP 网。呼叫控制由SoftSwitch 或IMS 完成。实现模拟用户线的VoIP 接入,满足电信级的通话质量、管理和运营要求。

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概述 1.1定义 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泛指用户网络接口(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之间实现传送承载功能的实体网络,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能够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和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整合时代的来到,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1.2技术 近几年推出的各类接入网技术和产品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在原有铜缆上采用新的数寂解调技术,以提高速率,如以HDSL、ADSL、V ADSL 等为代表的xDSL技术,其优势是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缺点是带宽较小,传输速率和距离相互制约。第二类是以光纤为基础的接入网,如SDH、有源光网络接入(AON)、无源光网络接入(PON)、HFC和可交换的数字图像接入(SDV)等,其中主要以HFC应用最为广泛,其优势是带宽较大,但成本较高。第三类是无线接入技术,如微波接入、卫星通信和固定无线接入(FWA)等技术,这类技术目前应用还不广泛。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接入技术往往被结合起来使用,并且与网管系统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接入网系统。 V接口是接入网的局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一个标准接口。V接口有V1、V2、V3、V4、V5和VB等。V1和V3分别与ISDN的基本速率(2B+D)和基群速率(30B+D)相对应。V2和V4的差别在于V2可用复用设备。根据速率的不同,V5接口又可分为V5.1和V5.2。V5.1由一个2048kb/s链路组成,而V5.2最多可支持16个2048kb/s链路。V5.1对应的接入网无集线功能,V5.2对应的接入网则具备集线功能。V5.1可支持普通电话用户(PSTN)、ISDN基本速率接入(2B+D)和租用线业务。V5.2除了支持V5.1的所有业务外,还可支持ISDN 基群速率(30B+D)的业务。VB接口是宽带接入网与宽带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宽带业务节点是以ATM为基础,宽带接入网多半是以光纤和微波为主。目前VB 接口标准还在制定中。 ITU已经先后提出了接入网的接口建议G.964(V5.1接口)和G.965(V5.2接口)等一系列接入网技术标准,这些标准为接入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宽带接入网的发展要求,ITU正在制定和完善VB5.1、VB5.2宽带接口建议(G.967)、B-ISDN的UNI接口(I.432)和宽带接入(G.966)等建议,这些标准和建议将在未来接入网技术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2 接入网网管系统 2.1 结构 接入网的网络管理应纳入电信管理网(TMN)范畴。电信管理网自上而下

光纤接入设备及其使用

光纤接入设备、使用 基于光缆的光纤接入技术是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和支持,就像鱼与水一样。谈起光纤接入设备不得不提起它的三代发展经历: 第一代大量采用地PDH(光纤光端机)设备,包括点到点型和星型局端设备,不具备汇聚功能。全部采用PDH传输协议,也没有光接口规范。用户业务如E1和数据业务通过远端设备,利用私有PDH协议进行复接,经光纤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按照私有协议对PDH光信号进行分接,又转换成为E1等PDH接口,再通过电缆经DDF配线架与城域骨干/汇聚设备连接。由于PDH协议的局限性致使各类光纤接入设备很快落伍。 第二代鉴于第一代设备的缺陷,一些PDH设备厂商研发出第二代设备,即在局端设备中增加一个SDH(密集型光波复用)终端卡。在局端与远端设备之间仍然采用私有的PDH协议,而在局端提供汇聚功能,将原来的E1信号经SDH终端卡复用,并给出标准SDH接口。主要解决了局端设备与城域骨干设备的互连问题和统一接口标准。 第三代是SDH直通设备,包括汇聚型和非汇聚型。由于新业务覆盖面广,新一代SDH直通设备已经能够按照SDH规范,自动适配到SDH进行传送;非汇聚型的远端设备可以通过SDH光接口直接连接到城域网汇聚层节点上,适合从汇聚层网络上分支出较少的业务接口。汇聚型则在局端插入SDH汇聚设备,将来自多个方向的VC12业务汇聚到上行SDH接口中,从而节省大容量骨干节点设备上的STM-1接口卡数量。主要解决了各设备兼容问题,便于以后升级、维护。 光纤接入设备发展到今天,由于光纤接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加盟,光纤接入设备的类别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分三大类为: (1)光纤通信接续文元件(适用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终端连接),如:光纤跳线、光纤接头(盒)等。 (2)光纤收发器(适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如:包括光纤盒、光纤耦合器和配线箱(架)等。

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及接入设备

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及接入设备

计算机网络 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及接入设备 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二班 姓名:田杰雄

学号:20112740 常用的网络接入方案 1.ADSL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它因为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即使边打电话边上网,也不会发生上网速率和通话质量下降的情况。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 3.5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相关设备

ADSL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 在电信服务提供商端,需要将每条开通ADSL业务的电话线路连接在数字用户线路访问多路复用器(DSLAM)上。而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ADSL终端(因为和传统的调制解调器(Modem)类似,所以也被称为“猫”)来连接电话线路。由于ADSL使用高频信号,所以在两端还都要使用ADSL信号分离器将ADSL数据信号和普通音频电话信号分离出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出现噪音干扰。 通常的ADSL终端有一个电话Line-In,一个以太网口,有些终端集成了ADSL信号分离器,还提供一个连接的Phone接口。 某些ADSL调制解调器使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指定的软件以添加虚拟网卡来进行通信。 2.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一种信息通信网络。它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支持一系列的语音和非语音业务,可以用于计算机网络互联和用户网络接入。 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使得ISDN业务有了发展的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