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ok 3 Unit 2 晨读晚练 1 (教案)附答案

Book 3 Unit 2 晨读晚练 1 (教案)附答案

Book 3 Unit 2 晨读晚练 1 (教案)附答案
Book 3 Unit 2 晨读晚练 1 (教案)附答案

Book 3 Unit 2 晨读晚练1 (教案)

Step 1 Key words

1.diet n.日常饮食v i.节食2.roast adj.烤制的v t.&v i.烤;烘;烘烤

3.fry v t.& v i.油煎;油炸4.slim v i.变细;减肥adj.苗条的;纤细的5.raw adj.生的;未加工的6.customer n.顾客;消费者7.discount n.折扣8.debt n.债;债务

9.glare v i.怒目而视;闪耀n.怒视;眩目的光10.sigh v i. 叹息;叹气n.叹息;叹息声

Step 2 词性转换

1.limit v t.限制;限定n.界限;限度→limited adj.有限的→limitation n.范围;限制2.combine v t.&v i.(使)联合;(使)结合→combination n.联合;结合

3.curious adj.好奇的→curiously ad v.好奇地→curiosity n.好奇心

4.strong adj.强壮的;坚强的→strength n.强项;长处;力量→strengthen v t.加强;巩固5.benefit n.利益;好处v t.& v i.有益于;有助于;受益→beneficial adj.有益的;有利的6.balance v t.平衡;权衡n.天平;平衡→balanced adj.平衡的

7.weak adj.虚弱的→ weaken v.削弱→weakness n.缺点;弱点

8.consult v t.咨询;请教→consultant n.顾问

9.digest v i.&v t.消化n.摘要;概要→digestion n.消化;领悟力

10.lie v i.说谎n.谎话→liar n.撒谎者

Step 3 Key phrases

1.lose weight体重减轻;减肥2.get away with 受到从轻发落;(做坏事)不受惩罚3.tell a lie 说谎4.win...back 赢回;重新获得

5.earn one's living 谋生6.in debt 欠债

7.spy on 暗中监视;侦查8.cut down 削减;删节

9.put on weight 增加体重10.glare at 怒目而视

Step 4 Self-testing

Task 1 Key words

1.diet n.日常饮食v i.节食2.roast adj.烤制的v t.&v i.烤;烘;烘烤

3.fry v t.& v i.油煎;油炸4.slim v i.变细;减肥adj.苗条的;纤细的5.raw adj.生的;未加工的6.customer n.顾客;消费者7.discount n.折扣8.debt n.债;债务

9.glare v i.怒目而视;闪耀n.怒视;眩目的光10.sigh v i. 叹息;叹气n.叹息;叹息声

Task 2 词性转换

1.limit v t.限制;限定n.界限;限度→limited adj.有限的→limitation n.范围;限制2.combine v t.&v i.(使)联合;(使)结合→combination n.联合;结合

3.curious adj.好奇的→curiously ad v.好奇地→curiosity n.好奇心

4.strong adj.强壮的;坚强的→strength n.强项;长处;力量→strengthen v t.加强;巩固5.benefit n.利益;好处v t.& v i.有益于;有助于;受益→beneficial adj.有益的;有利的6.balance v t.平衡;权衡n.天平;平衡→balanced adj.平衡的

7.weak adj.虚弱的→weaken v.削弱→weakness n.缺点;弱点

8.consult v t.咨询;请教→consultant n.顾问

9.digest v i.&v t.消化n.摘要;概要→digestion n.消化;领悟力

10.lie v i.说谎n.谎话→liar n.撒谎者

Task 3 Key phrases

1.lose weight体重减轻;减肥2.get away with 受到从轻发落;(做坏事)不受惩罚3.tell a lie 说谎4.win...back赢回;重新获得

5.earn one's living谋生6.in debt 欠债

7.spy on暗中监视;侦查8.cut down 削减;删节

9.put on weight 增加体重10.glare at 怒目而视

Task 4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意思提示完成句子。

1.This shop tries its best to meet the needs of its customers.

2.She is as tall as you,but she's weaker and slimmer than you.

3.“I wish I didn't have so much to do.” she sighed (叹气).

4.We caught a rabbit and roasted (烤)on the open fire.

5.Would you like some boiled eggs or some fried (炒;煎) eggs?

6.The government will have to work hard to win back (赢回)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7.The man ought to be fired. You shouldn't let him get away with (受到从轻发落;(做坏事)不受惩罚) stealing from the shop.

8.The newcomer feels his neighbours are always looking out of their windows,spying on (暗中监视;侦查)him.

9.Since the dancers have to pay the high cost of clothing out of their own pockets,they are often heavily in debt (欠债).

10.The shop will hold an end-of-season sale; that is to say,they will cut down (削减;删节)the prices to sell the goods off quickly.

11.Though Jenny is the best student in study,she shouldn't get away with telling a lie(说谎). 12.His parents died when he was 17,so he had to earn his living (谋生)on his own.

13.You eat the foods containing too much sugar and fat,which makes you put on weight (增加体重) easily.

Task 5用句后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We had to limit our spending,and the limited cost helped us go through the hard times. (limit) 2.We can't always combine work with pleasure,and the combination sometimes is hard to get.

(combine)

3.Children are always curious about everything they see and hear. They will ask all kinds of questions curiously. To meet their curiosity,we'd better answer them. (curiosity)

4.David has a strong body. He has the strength to do this hard work. We had better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strength)

5.This new railway benefits this area in many ways.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 living in this area. For the benefit of more people,we should build more railways. (benefit)

Task 6 语法填空。

Wang Peng 1.____________(feel) very frustrated when he saw none of his patrons(常客)would eat in his restaurant. In his opinion,nothing could be 2. _____________(good) than his fried rice,mutton kebabs,fatty pork 3. _____________ his sugary cola. Who won his customers?He followed one of his best friends into Yong Hui's newly-opened 4.________(slim) restaurant and was 5. _____________(amaze) at the menu there:raw vegetables,fruit and water. It was obvious that Yong Hui was telling 6. _____________ (lie) when promising to make the customers thinner. In order to win his customers 7. _____________,he went to the library to do some research,8. _____________showed Yong Hui's menu didn't give the customers energy-giving food.9. _____________(find) out the weakness of Yong Hui's menu,Wang Peng wrote his own sign,saying energy-giving food served. In fact,food at his restaurant contains too much fat. So the only solution is 10. _____________ (combine) the two menus together to be a balanced menu.

【答案】

1.felt

2.better

3.or

4.slimming

5.amazed

6.lies

7.back

8.which

9.Having found 10.to combine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提供最新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文章,欢迎收藏!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金色的房子》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微笑》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恐龙妈妈藏蛋》 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甜甜的棒棒糖》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老鼠吃西瓜》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详案《小兔分萝卜》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特别的我》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反思《迪迪医生》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小狐狸的枪炮》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快乐的阿嘟》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会跳舞的小树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春雨的吉他》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雷公公和啄木鸟》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灰狼的新娘》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新年》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鹅妈妈买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鸡和小鸭》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动物伞》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啪啦啪啦嘭》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胖胖减肥》 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好朋友》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树和小鸟》3篇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蜗牛搬家》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怪脾气的小乌龟》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哭和笑》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变废为宝》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冬天和夏天》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珍惜粮食不浪费》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亮晶晶的泡泡》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人人从我做起来》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月亮》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救生圈扔给谁》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伞》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哈哈镜》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晒太阳》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红灯笼》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案例《云朵面包》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青蛙飞行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章复习学案 一、物质的分类 1、常用的分类方法: 和 2、①胶体的本质特征:; ②胶体的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叫做,用于区别。 ③Fe(OH)3胶体的制备: 。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2、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HCl、CO2、铜、液氯 B.蔗糖、NaNO3、氮气、玻璃 C.NaCl、乙醇、铁、漂白粉 D.盐酸、SO3、石墨、水玻璃 3、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蔗糖溶液B、碘化银胶体 C.浓盐酸 D.豆浆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lOO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里或能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A.烧碱溶液 B.铁丝 C.熔融的K2SO4 D.酒精 E.石墨 F.SO2G.硫酸铜晶体H.液态氯化氢I.熔融的硫酸钡 (二)、离子共存 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K+、MnO4-、Cl–、SO42-BNa+、AlO2-、NO3-、HCO3- CNa+、、H+、NO3-、SO42- D Na+、SO42-、NO3-、Cl- 2、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CO32-、Al3+、Cl-BNa+、AlO2–、K+、SO42- C Cl-、K+、SO42-、Na+ D K+、SO42-、HCO3-、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ClO- B Al3+、Mg2+、SO42-、Cl- CK+、Na+、SiO32-、NO3- D K+、Na+、SO42-、F- 4、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 Na+Ba2+Cl-SO42- B K+AlO2-NO3- OH-? C H+NH4+A l3+SO42- DH+Cl-CH3COO-NO3- 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C.H+、Ba2+、Al3+ D.只有Mg2+、Al3+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重庆市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六单元《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全套教案

重庆市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六单元《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全套教案 本单元以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为主题,分为三节内容,介绍因特网、因特网的兴起、万维网和万维网的发明,通过本单元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电脑网络、电信等词汇,而且要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和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及因特网在现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要求学生能正确的、客观的、辩证地看待因特网和现代通讯设备,积极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使因特网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一、学前准备: 准备录音机、电脑和PPT课件。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掌握科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文章的大意,并能简要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3.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习重点: 1. 学习与网络相关的词汇。 2. 围绕“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展开讨论。 3. 教会学生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准确筛选信息。 四、教学难点: Help the Ss to talk about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五、单元课时分配: 1、第一课Reading 1个课时

2、第二课Grammar 1个课时 3、第三课Language points 1个课时

1) The Internet is the biggest source of information in accessible 拥有 只有高 资源,物力,财力, … The beauty of Venice consists in the style of its ancient 其主语是部 的主语是整体,指一个整体 成 Do the exx on English Weekly.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水循环

洋流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港口、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的稀释与扩散等相关知识。为此设计了本讲知识,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洋流的形成原理及其规律作为着眼点,其中考点整合作为基础知识回顾或课后梳理考点均可。本讲的设计探究点的讲解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或通过具体针对性练习加以落实。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季节变 季节变化 愈往 水位高的补 注意: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探究点二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 例1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 ⑵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探究点三水循环的过程、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注意:⑴在水循环的三种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

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_,B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 ⑵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此题为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题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类型;⑵题让学生了解距离海洋远近直接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多少;⑶题让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水循环的成因。 解析:⑴A处水蒸发、降水,水没有最终注入海洋,为陆地内循环,B处于外流区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大循环;⑵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⑶考查知识识记。 答案:(1)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2)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3)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变式训练] (2011届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必修一第一章学案

必修一第一章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能够举例说明集合,能够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 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学习重点: 1.判断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2.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常用数集 3.理解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自主学习 1.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2.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 作:;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①,② , ③ .

4.全体整数的集合简称,记作;所有 正整数的集合简称,记作;全体非负整数组配套K12教育资料

成的集合简称,记作;全体有理数的集合简 称,记作; 全体实数的集合简称,记作;不含任何 元素的集合称,记作; 合作探究: 例1 :以下能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 .①n的近似值的 全体; ②20XX年北京四中暑假新入学的学生;③平方等于一1 的实数的全体; 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一些点;⑤1,2,3,1. 变式训练1 :下列所给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个平面内的所有点 B.所有小于零的整数 C.某校高一(4)班的高个子学生 D .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 例2:需添加什么条件,才能使{x2-x , 2x}表示一个集合? 变式训练2:设集合A={x2 , x+2, 0},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例3: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①12R; ②2Q;③ ON;④ 3N A. 1 B. 2 C. 3 D. 4 变式训 练3:若所有形如3a+ 2b(a € Z, b€ Z)的数组成集合A,试 判断6-22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知识总结:1 .判断一组对象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秀篇】(1)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水平。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 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 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 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 们的功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二:风 活动内容:风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活动,容幼儿尝试产生风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重点、难点:产生风的各种方法,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相关 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风在哪里?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 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张贴个别幼儿 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能 够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2、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历史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㈠“理”考点及内在联系 ㈡“理”三级考点的要素、要点 ⒈了解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⑴自然环境 A、特点: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山岭纵横交错,没有肥沃和广阔的平原。 B、影响:①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②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⑵城邦制度 A、特点: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点。 B、影响: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⒉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⑴梭伦改革 A、时间: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进行改革 B、内容: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C、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 A、时间:前6世纪末 B、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C、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⒊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表现在: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议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④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⑤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⒋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⑴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从此,审判、量刑皆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中班数学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 风趣的梯形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机敏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 认识例外摆放位置的、例外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 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例外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三、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xx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一起检测梯形xx。 4、放音乐,踩着梯形xx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可以。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经典课文,但我们常常按教授文言文一般的做法在教,由字词到人物再主题。这样上文言文很规矩,却了无新意与深意,无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故我有意改变策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到课本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探讨教学。没想到学生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以乱易整,不武”中“武”的意义。因此在第二课时,抓住“武”问题展开教学,挖掘“武”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讨烛之武的谋略艺术及其形象。此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了问题的主人,通过“一点突破,遍及其余”的方式教学,使他们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并深刻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这是我设计的初衷。 【教学目标】 1、挖掘“武”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烛之武高超的谋略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让战争呈现出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就随着鲁国史官左丘明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究一下大家关注的“武”的真正内涵。 二、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有很多种方式,质疑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预习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细读相关段落,共同探讨“武”的真正内涵。 探讨话题一:以乱易整,不武。 课外查找了对这句话的各种翻译,苏教版解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人教版中将“以乱易整,不武”解为“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说明“武”是“勇武”,“武”即“武的精神或原则”。 1、学生质疑: 士兵打仗不论用混乱或整齐方式都应该有武的行为,有武斗的性质,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很勇武; 去攻打背叛自己的盟友,完全符合武德,“以乱易整”何以不武?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不管是不勇武、不威武,还是不符合武德,都带有“用力量去打击敌人”这层面的理解。如果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是回答不了“何以不武”的问题,肯定还存有其他层面的理解。 2、提问:“武”还能有其他层面的理解吗? 在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找出“武”字的详细解释。 明确:“武”为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左传?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由此表明用武的目的是止息干戈,防止战争,止戈为武,武以止战。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学案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整合课)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阅读,梳理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了解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 通过分析比较,理解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3. 通过自主学习,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的措施,理解发展趋势。 4. 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比较,知道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程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学习内容】 1.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演变的特点及意义 2.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3.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4. 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特征 5.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 【学习过程】 ※.单元时空构建(一)主干知识梳理 ※任务1: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优抚政策在各朝代的发展,完成以下表格。

※任务2:阅读课本P104-107,简述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二)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1】: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拓展提升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特征※【拓展提升3】: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三)单元总结 ※单元体系构建

(四)历史概念 1.基层治理:指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2.乡里制度: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它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原基层的行政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治民之基"。 3.乡官: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任用地方人士为县以下各级基层组织的职事人员,以管理基层人户和有关各项事务的制度。 4.职役:是对唐及以后官府无偿差派民夫充任衙门胥吏和基层行政人员的统称。官府不付给应役者薪酬,实属一种徭役。这种徭役既非力役又非兵役,且各有分工,负一定职责,故名职役。 5.社会救济: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 6.社会保障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7.行会:指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的一种组织。后来,行会的代表还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8.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一般是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大多需要城市以金钱赎买,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国王或领主则相应得到城市承担军事义务、财政帮助以及宣誓效忠的保证,它是一种封建的权利转让书。

中班优质课教案

中班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3、老鼠头饰、老鼠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播放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候是怎样走的呢?这次我们边听边看. (二)、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幼儿表演) 师: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小老鼠走了几遍?我刚刚发现有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样走的?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老师唱旋律幼儿做动作)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爱》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爱》 中班公开课教案《爱》适用于中班的公开课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感受动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情,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公开课《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动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发展幼儿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中妈妈爱宝宝的趣闻轶事,培养幼儿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使幼儿感受动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难点:引导幼儿将日常生活经验与爱的主题结合,并能口齿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老虎妈妈和小老虎;青蛙妈妈和小蝌蚪。) 2.动物宝宝和妈妈的趣闻轶事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4分钟) 谈话:妈妈爱宝宝引出课题。 提问:妈妈爱你吗?妈妈是怎样爱你的?(自由表达) 小结:动物妈妈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宝宝,那他们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展开:(18分钟) 1.观看课件感知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并讲述。(5分钟)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他们在和自己的小宝宝们做什么? 小结:原来啊,动物妈妈跟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样,愿意陪着自己的宝宝做游戏,很爱自己的宝宝。 2.配上儿歌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7分钟)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老虎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妈妈为什么要使劲摔宝宝?青蛙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蝌蚪的?小蝌蚪为什么不要妈妈照顾?(引导幼儿跟随课件学习儿歌) 小结:袋鼠妈妈爱宝宝,将小宝宝放到袋子里;老虎妈妈爱宝宝,为了让自己的宝宝更快的成长,使劲将宝宝往地上摔;青蛙妈妈爱小蝌蚪,给小蝌蚪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些动物妈妈都有不同的爱宝宝的方式。 3.拓展经验仿编儿歌。(6分钟) 提问:你还知道其他的动物妈妈抚养宝宝的故事吗?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可结合录像上其他有关内容进行讲述。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 例:燕子妈妈爱乖乖怎么爱?飞来飞去找呀找衔来食物喂乖乖。 企鹅妈妈爱乖乖怎么爱?小脚放到大脚上来天气寒冷冻不坏。 松鼠妈妈爱乖乖怎么爱?辛苦把它喂养大离家再也不回来。 小结:其实,很多动物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宝宝的。有的严厉、有的呵护,不同的动物妈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小宝宝的关心和爱护。就像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世界上最关心你们的人。 (三)结束:(3分钟) 活动小结:动物妈妈们为了保护好小动物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动,在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有关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故事,你们可以从书本上、互联网上、书店里找到,你可以把你找到的最有趣的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故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小百科:“爱”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的字。它包含了爱情、母爱、父爱、友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reading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reading教学设计 张弦 第一.教材 本节课教材选取的是必修一第二单元阅读部分。 第二.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通过对单词的预习及听录音,能够熟读文章中出现的新单词。 ●能够在讨论活动中用简单的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 ●掌握阅读基本技巧并予以运用。 2.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对英语发展过程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scanning 和 skimming。由于学生刚从初中进 入高中,对高中英语的阅读难度很难适应,因此迫切需要提高阅读技能。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能读懂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大意及各段落大意。学会快速找到每段的 中心句。 ●学会划出阅读理解题的关键词,并能在寻读过程中找到相关信息。 第四,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6 minutes) 课前放首英文歌(when you believe),为接下来的讨论提供信息。问候完后问一个与学生实际相关的问题:How long have you learned English? 然后引出讨论话题:Why do so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用短语尽可能多的说出原因。可在黑板上举个例子:To listen to the English songs,同时写出课前歌曲名字。两分钟讨论后,让学生给出答案,幻灯片如下展示:

然后再问学生: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English language? 再进入本课主题: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Step 2: Pre-reading (3 minutes) 用三张幻灯片预习本文中的生单词及短语,为阅读扫清障碍。(对于许多没有做预习的学生来说,这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预习词汇如下:Voyage apartment actually base gradually Danish Vocabulary spelling identity fluent Singapore Malaysia because of come up at present make use of such as Step 3: Reading Task 1: listening—获得文章大意 (6 minutes) 听前给出一道文章主旨题。(此题设计为选择题以降低难度)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__ B __ A. Why Englis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today. B. A very brief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D.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language Task 2: scanning(寻读)—寻找细节 (10 minutes) 让学生带着四个问题进行限时阅读5分钟,读前学会寻读的技巧。(四题皆为选择题,由易道难。学生可将寻读技巧运用于实践,此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主体。)Tip: What are the key words ?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必修一:1~6单元学科培优》教、学案

《必修一:1~6单元学科培优》教、学案 编制:军长 2014.09.16 【例】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测得的,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测得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___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化合物含量减少,影响了CO2的固定。 (4)乙图曲线中E点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 ℃和75 ℃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C表示了________催化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2.科研人员以某种小球藻(单细胞绿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甲和实验乙,请据图回答: 实验甲:以相同培养液和同样密封的环境,用图甲中的装置Ⅰ和Ⅱ分别培养小球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Ⅰ和Ⅱ发生的变化。 (1)A中的浓糖水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酵母菌的代谢又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内产生该物质的场所是________。(2)C试管中小球藻的繁殖速度比B试管的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乙:敞开试管E和F培养小球藻,E试管加入完全培养液,F试管加入缺镁的“完全”培养液,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E试管中小球藻O2的产生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3)P点的坐标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E、F试管净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将8株各有20个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CO2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原创学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科教版 人教版 适用)第6节 超重与失重

学校班级姓名日期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6节超重与失重 ●●●目标导航●●● (1)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和完全失重现象; (2)理解产生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1超重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重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全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发现〗 ★★★课堂突破★★★ 〖探究1〗超重 1、人在电梯中,站在体重计上,当电梯静止时,体重计显示的示数代表什么?请 用平衡力及牛顿第三定律加以解释。 2、在第1问中若电梯加速上升时,体重计显示的示数代表什么?物体的重力变化 了吗?与第1问中的示数比较有何不同?请用第二定律及牛顿第三定律加以解释。

适合中班的公开课教案

适合中班的公开课教案 【篇一:幼儿园公开课小班精选教案】 花手帕(小班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1、学习用渲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 宣纸若干张,报纸垫在桌上 2、广告颜料,娃娃 活动过程: 1、出示贴着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小朋友们看,今天娃娃来和我们一起玩,咦?娃娃怎么不开心?老 师来问问,噢,原来娃娃妈妈给娃娃一块没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欢。出示裁好的宣纸一张,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吧。小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怎么帮娃娃呢?)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装饰手帕 (提醒幼儿染色要掌握好时间,宣纸浸染时间太久会浸烂,时间太 短会染不上去。提醒幼儿宣纸浸染打开时一定要轻轻的,小心些) 3、幼儿操作,动手染画 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颜色去尝试,体验颜色渗透带来的美感和特 殊效果。 4、延伸活动: 小朋友变的手帕真漂亮,看娃娃现在可开心了,他有了这么多的手 帕决定开一家手帕店,请小朋友一会儿去娃娃手帕店买你最喜欢的 手帕。 小班游戏:可爱的小动物(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搅拌站渣油泵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 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 3.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 4.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背景图,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作客,看看谁 来了?” 2.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 ①小鸽子: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飞来的)怎样飞呢?请个别幼 儿表演,小鸽子的本领可大了,能飞重油煤焦油泵到很远很远的地 方去送信还能飞回来,不会迷失方向,小鸽子怎样叫?(咕咕咕) ②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领?(游泳);它喜欢吃水里的什么?(小鱼和 小虾),小鸭怎样叫?(呷呷呷) ③小鸡:鸡的嘴巴和小鸭的嘴巴长的不一样,小鸭的嘴巴长的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它会怎样叫?(叽叽叽) ④小花猫:它有什么本高温导热油泵领?(捉老鼠);它是怎样叫的?(喵喵喵)⑤小黄狗:它喜欢吃什么?(肉骨头);它会怎样叫?(汪汪汪) ⑥小白兔: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它们怎样走路?(蹦蹦跳跳) 那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我们小朋友非常高兴、特别开心。 3.教幼儿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名字、叫声和 动作。 ①教师师范儿歌,并配合动作,让幼儿仔zyb增压燃油泵细听和看。 ②幼儿学习儿歌,并认读“咕、汪、喵、呷、叽”等字。 ③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游戏儿歌《可爱的小动物》 ④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待 幼儿熟悉玩法后,适当加速,要求幼儿一定要老师说完后才能说和做。

必修一Unit4课文学案

必修一Unit4-链接高考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语法填空(一) 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east Hebei. For three days 1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 rose and fell. Farmers noticed that the well walls had deep cracks in 2 . A smelly gas came out of the cracks. In the farmyards, the chickens and even the pigs were too 3 (nerve) to eat. Mice ran out of the fields looking for places 4 (hide). Fish jumped out of their bowls and ponds. At about 3:00 am 5 July 28,1976, some people 6 (see) bright lights in the sky. The sound of planes could 7 (hear) outside the city of Tangshan even when no planes were in the sky. In the city, the water pipes in some 8 (build)cracked and burst. 9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10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 语法填空(二) At 3:42 am everything began 1 (shake). 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2 end! Eleven kilometres directly below the city 3 (great) earthquake of the 20th century had begun. It was felt in Beijing, 4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res away. One-third of the nation felt 5 . 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res long 6 thirty metre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 Steam burst from holes in the ground. Hard hills of rock became rivers of dirt.7 fifteen terrible seconds a large city8 (lie)in ruins. The9 (suffer)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 Two-thirds of them died or10 (leave) without parent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语法填空(三) But how could the survivors believe it was 1 (nature)? Everywhere they looked nearly everything 2 (destroy). All of the city's hospitals,75% of its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and 90% of its homes were gone. 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red autumn leaves. No wind, 3 , could blow them away. Two dams fell and most of the bridges also fell or were not safe for 4 (travel). The railway tracks were now 5 (use) pieces of steel. Tens of thousands of cows would never give milk again. Half a million pigs and millions of 6 (chick) were dead. Sand now filled the wells instead 7 water. People were shocked. 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ano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8 (shake) Tangshan. Some of the rescue workers and doctors were trapped under the ruins. More buildings fell down. Water, food, and electricity were hard9 (get). People began to wonder how long10 disaster would last. 语法填空(四) All hope 1 (be) not lost. Soon after the quakes, the army sent 150,000 soldiers to Tangshan to help the rescue 2 (work).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3 (help). 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4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5 dead.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most of the 10,000 miners were rescued 6 the coal mines there. Workers7 (build) shelters for survivors8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Fresh water was taken to the city by train, truck and plane.9 (slow), the city began10 (breath) again. 语法填空(五) Dear Mary, 1 (congratulate)! We are pleased 2 (tell)you that you have won the high school 3 (speak) competition about new Tangshan. Your speech 4 (hear) by a group of five judges, all of 5 agreed that it was 6 (good) one this year. Your parents and your school should be very proud 7 you! Next month the city8 (open) a new park to honour those who died in the terrible disaster. The park will also honour those who helped the survivors. Our office would like to have you speak to the park visitors on July 28 at 11:00 am.9 you know, this is the day the quake10 (happen) thirty-eight years ago. We invite you to bring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on that special day. Sincerely, Zhang Sha 短文改错(一) Dear Mary, Congratulations! We are pleased tell you that you have won the high school speaking competition about new Tangshan. Your speech was heard by a group of five judges, and all of whom agreed that it was the best one this year. Your parents and your school should very proud of you! Next month the city will open a new park to honour those who died in the terribly disaster. The park will also honour those that helped the survivors. Our office would like to have you to speak to the park visitors in July 28 at 11:00 am. What you know, this is the day the quake happen thirty-eight years ago. We invite you to bring our family and friends on that special day. Sincerely, Zhang Sh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