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和测评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测试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测试器材多种多样,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电子仪器。手工操作与电子仪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如使用带有IC 卡的测试仪器就可以减少测试人员的记录和计算工作。但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对测试人员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对《标准》中各个项目基本的测试方法及其操作要求进行介绍。对于不同的测试器材,可参考相应测试器材的说明书。

一、身高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身高测量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

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

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

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

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

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

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

厘米。

4.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

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二、体重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

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

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

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

毫米或游标向远移动0.1千克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3.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

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图3-2)。测试人

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4.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

(3)每次使用杠杆秤时均需校正。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标重以避免差

错。

三、台阶试验

图3-1 身高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3-2 体重测试方法示意图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在定量负荷后心率变化情况,评价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2.场地器材:台阶或凳子、节拍器(或录音机及磁带)、秒表、台阶试验仪。

3.测试方法: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级男生用高40厘米台阶(或凳子),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级女生及小学五、六年级男女生用高35厘米的台阶(或凳子)做踏台上、下运动。测试前测定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受试者做轻度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下肢关节。上、下台阶(或凳子)的频率是30次/分,因而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动)。受试者按节拍器的节律完成试验。

被测试者从预备姿势开始,(1)被测试者一只脚踏在台阶上;(2)踏台腿伸直成台上站立;(3)先踏台的脚先下地;(4)还原成预备姿势。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来做)连续做3分钟(图3-3)。做完后,保持静止休息状态,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2分半钟、3分钟至3分半钟的3次脉搏数。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计算结果包含有小数的,对小数点

后的1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进行评分。

评定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

(秒)×100/ 2×(3次测定脉搏的和)

4.注意事项

(1)心脏有病的学生不能参加测试。

(2)按2秒上、下一次的节律进行。

当受试者跟不上节奏时应及时提醒,如果

三次跟不上节奏应停止测试,以免发生伤

害事故。

(3)上、下台阶时,膝、髋关节都应

伸直。

图3-3 台阶试验测试示意图

(4)被测试者不可自己测量脉搏。

(5)如果受试者不能完成3分钟的负荷运动,以实际上下台阶的持续时间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同上。

四、肺活量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场地器材:电子肺活量计。

3.测试方法: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每测一人时将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

首先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至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得吸一口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4.注意事项

(1)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2)每测试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

(3)导气管存放时不能弯折。

(4)定期校对仪器。

五、5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六、25米×2往返跑

1.测试目的:本项目是50米跑的替代项目,适合场地小的学校选测。

2.场地器材:30米左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2.5米,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并在折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3.测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每条跑道由一人记录。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折返时,受试者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在发出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1)折返时,受试者应当统一按逆时针绕杆往返跑,以避免两名或多名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冲撞受伤。

(2)其它注意事项参见50米跑的注意事项。

七、40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耐力的发展水平,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2.场地器材:400米、200米、300米田径场地跑道或其他不正规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要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3.测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如果在非400米标准场地上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继续缓慢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3)受试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4)对分、秒进行换算时要细心,防止差错。

八、50米×8往返跑

1.测试目的:该项目是400米跑的替代项目。主要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50米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地面平坦,地质不限。在起(终)点线前0.5米和49.5米处各立一

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立于跑道正中(图3-4)。

秒表若干块,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图3-4 50米 8往返跑场地示意图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

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其他注意事项和成绩记录方法同400米跑。

九、800米或1000米跑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2.场地器材:400米、300米、200米田径场跑道,地质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3.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和成绩记录方法同50米×8往返跑。

十、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十一、投沙包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2.场地器材: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0.25千克重的立方形或圆形沙包若干个。

3.测试方法:受试者站往起掷线后原地投掷,要求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丈量起掷线后缘至沙包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准确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沙包着地点。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

(2)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

(3)如受试者前后开立投掷,当沙包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4)发现踩线等犯规时,则此次成绩无效。三次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投,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十二、掷实心球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适用于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2.场地器材: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地质不限,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实心球若干,小学三~六年级测试球重为1千克,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测试球重为2千克。

3.测试方法: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准确丈量成绩,应有专人负责观察实心球的着地点。成绩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投沙包。

十三、握力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或弹簧式握力计。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受试者的衣服和身体),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公斤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4.注意事项

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十四、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测试方法: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3)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测试。

十五、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3.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图3-5)。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图3-5 坐位体前屈测试示意图

4.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十六、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

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

膝为完成一次(图3-6)。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

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

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

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

次数,精确到个位。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十七、跳绳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场地器材: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一块,地质不限。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3.测试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1)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跳绳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

(2)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十八、踢毽子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场地器材: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地质不限。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毽子若干个。

3.测试方法受试者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踢毽子,动作规格为单脚或双脚交换踢毽子。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30秒钟内的踢毽子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1)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踢毽子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

(2)测试时,仅记脚部踢毽子的次数,以膝、肩、头等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毽子,只作为调整动作,不计次数。

(3)测试过程中如毽子落地,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十九、篮球运球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能水平。测试年级为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

2.场地器材: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设置两列标志杆,标志杆距左右边线3米。各标志杆距杆3米,共5排杆,全长20米,并列的两杆间隔1米(图3-7)。测试器材包括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杆高1.2米以上),篮球若干个。小学五、六年级采用小篮球,球重为450~500克,球圆周为68~70厘米;初中、高中和大学为篮球。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

图3-7 篮球运球场地设置及测试示意图

3.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

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所示箭

头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高中学生和大

学生每次过杆时需换手运球。发令员发令

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

时停表。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

绩最好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

4.注意事项

(1)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2)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

(3)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二十、足球颠球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足球基本技能水平。测试年级为小学五、六年级。

2.场地器材:坚实、平整场地一块。测试器材包括小足球若干个,球重为280~310克,球圆周为54~56厘米。

3.测试方法:受试者在原地将球抛起,用脚背正面连续颠球,球落地则测试结束,按次计数。其他部位触球可作为调整,不计次数。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受试者可用双脚交替或单脚连续颠球。

二十一、足球运球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足球基本技能水平,测试年级为中学和大学各年级。

2.场地器材:在坚实、平整场地或足球场上进行,测试区域长30米,宽10米,起点线至第一杆距离为5米,各杆间距5米,共设5根标志杆,标杆距两侧边线各5米。测试器材包括足球若干个(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30米卷尺,5根标志杆(杆高1.2米以上)。

图3-8 足球运球场地示意图

3.测试方法:受试者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不得碰杆。受试者和球均越过终点

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受

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表。每人跑两

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成绩。以秒

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

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

位。

4.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

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

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

(2)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二十二、排球垫球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排球基本技能水平。

2.场地器材:在坚实、平坦的场地或排球场上进行,小学五、六年级的测试区域为2.5米×2.5米,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测试区域为3米×3米。小学五、六年级测试器材为软式排球,初中、高中、大学的测试器材为排球。测试用球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3.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规定的测试区域内原地将球抛起,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要求手型正确、击球部位准确、达到规定的高度,球落地即为测试结束,按次计数。受试者每次垫球应达到的高度,小学五、六年级为2米,初中男生为2.24米,初中女生为2米,高中和大学男生为2.43米,高中和大学女生为2.24米。每名受试者测试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以下现象均只作为调整,不计次数:采用传球等其他方式触球、测试区域之外触球、垫球高度不足等。

(2)为方便判定垫球高度,可将排球场的球网调整到相应的高度,或者在测试区域外相距0.5米处插两根标杆,标杆顶端用橡皮筋或标志线相连,将标杆调整到相应的高度进行判定,测试时通过比较垫球的高度和球网或标志线的高度进行判定。

华为资源池迁移VRM虚拟机操作指导步骤

迁移VRM虚拟机磁盘操作指导 【故障类型】:迁移虚拟机虚拟机磁盘 【关键词】:VRM虚拟机磁盘迁移 【适用版本】: 【案例作者】: 【问题现象】: 局点在扩减容、虚拟机压力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VRM虚拟机的磁盘迁移操作【告警信息】:无 【问题分析】:无 【解决方法】: 建议先进行备VRM的磁盘迁移,再主备倒换后进行主VRM的磁盘迁移操作 1.首先打开需要迁移的VRM虚拟机的权限 a.用putty工具登录VRM浮动IP,先用gandalf账号登录,再切换到root账号。 b.如果是R003版本执行命令 sh /opt/galax/vrm/tomcat/script/OpenRights.sh 按照提示输入虚拟机ID和数据库密码 虚拟机ID示例为i-00000001,数据库默认为SingleLOUD!1 c.如果是R005版本执行命令 sh /opt/galax/vrm/tomcat/script/OpenRights.sh i-00000001 根据提示输入数据库默认为SingleLOUD!1 d.重启VRM进程 service vrmd restart

2.将要迁移的VRM虚拟机关机 a.以root用户通过Putty登录要迁移的VRM虚拟机,执行halt命令命令关机 b.登录FusionCompute Portal,进行VRM的磁盘迁移,保证目的存储和VRM目的主 机互通 注意:VRM虚拟机的磁盘不能使用虚拟化存储,只能使用非虚拟化存储 c.磁盘迁移成功后,需要将VRM与目的主机进行绑定 d.重新生成vrm虚拟机的xml文件,下面步骤的作用是要让主机启动时能够根据xml 文件把vrm虚拟机拉起。 /opt/galax/vrm/tomcat/script/vrmWindowsInstall/bin/importVrmDb.pl -g -i i-00000001 执行成功后在VRM的/home目录生成xml i-00000001.xml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液相色谱中常使用甲醇、乙腈和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这三种溶剂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大小顺序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 2、库仑分析法的基本依据是法拉第电解定律。 3、气相色谱实验中,当柱温增大时,溶质的保留时间将减小;当载气的流速增大时,溶质的保留时间将减小。 二、选择题、 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D___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2、气相色谱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C__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3、在气相色谱法中,若使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乙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C ) A. 环己烷、乙烷、甲苯; B. 甲苯、环己烷、乙烷; C. 乙烷、环己烷、甲苯; D. 乙烷、甲苯、环己烷 4、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和联苯的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A ) A. 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联苯; B. 葛根素、联苯、对羟基苯甲醛; C. 对羟基苯甲醛、葛根素、联苯; D. 联苯、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 5、库仑滴定法滴定终点的判断方式为(B ) A. 指示剂变色法; B. 电位法; C. 电流法 D. 都可以 三、判断题 1、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著改变组分的分离效果。(√) 2、电位滴定测定食醋含量实验中电位突越点与使用酸碱滴定法指示剂的变色点不一致(×) 四、简答题 1、气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答:气相色谱一般有如下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2、归一化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应用?

最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测试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测试题 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没有预热试管 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3.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试管夹 B.铁夹 C.坩埚钳 D.以上三种均可 4.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B 常温下铜为固态而水银是液态粒子热胀冷缩 C 将糖加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每一口水都有甜味水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D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5.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6.关于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H2还原CuO完毕,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到试管冷却 D.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7.关于玻璃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过滤时:引流液体 B.捣碎固体时:研磨固体 C.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溶液 D.测溶液pH时:蘸取试液 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平视液面,读数为19.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8.0ml B.大于8.0ml C.小于8.0ml D.无法判断 9.用托盘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则需要 A.添加砝码 B.取下砝码 C.增加称量物 D.减少称量物 10.在学习化学的一年中,同学们做了教材上的八个基础实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华为SDH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移动通信维护手册 华为传输S D H设备维护分册 -故障处理 版本号:1.0.0 2013-8-12发布2013-8-12实施

目录 1、APS_FAIL----------保护倒换失败指示 (5) 2、APS_INDI----------保护倒换指示 (5) 3、APS_PARA_ERR----------复用段节点参数校验失败告警 (6) 4、A_LOC----------上路总线时钟丢失 (6) 5、A_LO_J1----------上路信号J1信号丢失 (7) 6、AU_AIS---------- AU告警指示 (7) 7、AU_AIS_C----------级联单元业务全1 (8) 8、AU_LOP---------- AU指针丢失 (8) 9、AU_LOP_C----------级联指针丢失 (8) 10、B1B_EXC----------每秒有B1误码帧数过限 (9) 11、B1_EXC----------再生段(B1)误码过量 (9) 12、B2_EXC----------复用段(B2)误码过量 (10) 13、B3_EXC----------高阶通道(B3)误码过量 (11) 14、B1_SD----------再生段(B1)信号劣化 (11) 15、B2_SD----------复用段(B2)信号劣化 (12) 16、B3_SD----------复用段(B3)信号劣化 (12) 17、BD_STATUS----------单板不在位告警 (12) 18、BIP_EXC---------- BIP误码过量 (13) 19、BIP_SD---------- BIP信号劣化 (14) 20、BUF_ERR----------单板缓冲区错误 (14) 21、BUS_LOC----------总线下时钟丢失 (14) 22、C4_R_LAISD----------下路140M信号AIS (15) 23、C4_T_LAISD----------上路140M信号AIS (15) 24、CC_LOC----------连续性检测时信号丢失 (16) 25、CFG_OVFLOW----------配置溢出 (16) 26、COMMUN_FAIL----------单板串口通信失效 (17) 27、CONF_DATA_LOS----------配置数据丢失 (17) 28、COOL_CUR_OVER----------冷却电流过限 (18) 29、DATA_DIFFER----------保存数据与当前配置数据不一致 (18) 30、DBMS_ERROR----------数据库错误 (19) 31、DBMS_PROTECT_MODE----------数据库处于保护模式 (19) 32、D_LO_J1----------下路总线JI失锁 (19) 33、DOWN_E1_AIS----------2M下路信号告警指示 (20) 34、E1_LOS----------2M线路信号丢失指示 (20) 35、ETH_LOS----------以太网端口连接丢失 (21) 36、EXER_FAIL----------练习倒换失败 (21) 37、EXT_LOS----------接口外部信号丢失 (22) 38、EXT_SYNC_LOS----------外部时钟源丢失 (22) 39、FAN_FAIL----------风扇故障 (22) 40、FI_FAIL---------- F口通信失败 (23) 41、FPGA_ABN---------- FPGA状态异常 (23)

实验技能操作试题库

实验技能操作试题库 ——环保专业、环境监测专业职业技能考工操作练习题 一、实验基本技能 (一)填空题 1. 用水刷洗玻璃仪器时,加入仪器容积约(几分之几)的自来水,一般洗次。若器壁有尘物,用刷洗,最后用淋洗,一般为次。洗净的仪器(能不能)用布或纸擦干。 2. 能在明火或电炉上直接烤干的仪器。 ①量筒②试管③烧杯④移液管⑤容量瓶⑥表面皿⑦蒸发皿 3. 将固体试剂加入试管时的具体方法是。 4. 量取8ml液体,用 ml的量筒最合适,如果大了,结果。 5. 嗅闻任何气体时,切不可将鼻子直接对着或凑近发生气体的容器,只能到鼻孔前闻辩。 6. 用PH试纸测的下列水溶液的PH值,试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其正确与否: 7.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时不准用手直接拿取和。 8. 常见的双盘天平是依据原理设计的,而各种电子天平的制造则是依据 原理。 9. 移液管是移取溶液的量器。 10. 使用玻璃量器时不能将量器也不宜在中干燥。 11. 常用于量取准确溶液体积的玻璃量器有、和。 12. 洗净玻璃仪器倒置时,器壁应,然后再用蒸馏水润洗仪器至少次才能使用。 13. 一般实验室中稀酸溶液可储存,浓碱溶液要用储存,而AgNO3和I2溶液应用储存。 14. 我国化学试剂分为纯、纯、纯和实验试剂。 15. 实验室常见物质的颜色和形态:

16.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颜色。 17. 齐列法测定苯甲酸的熔点,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18. 齐列法测定固体熔点时,要求粗测一次,控制温度为__________(℃/min);精测一次,温度控制为___________(℃/min)。 (二)选择题 1. 分析天平的分度值是()。 A. 0.01g B. 0.001g C. 0.0001g D. 0.00001g 2. 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试样时应把天平托起是为了()。 A. 称量迅速 B.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 防止天平的摆动 D. 防止天平架的弯曲 3. 准确量取溶液20.00ml溶液,可以使用的仪器有()。 A. 量筒 B. 滴定管 C. 量杯 D. 移液管 4. 下列仪器中可以放在电炉上直接加热的是()。 A. 量杯 B. 蒸发皿 C. 瓷坩埚 D. 容量瓶 5. 下列气体中,有毒又具有可燃性的是()。 A. O2 B. N2 C. CO D. CO2 6. NH4Cl溶液的PH值()。 A. 大于7.0 B. 小于7.0 C. 等于7.0 7. 醋酸钠溶液的PH值()。 A. 大于7.0 B. 小于7.0 C. 等于7.0 8. 若不慎将水银温度计打碎,可用下列()进行处理。

华为IT软件测试笔试题

华为IT软件测试笔试题 判断题(10*1分):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而它具有抽象性。(√) 2、白盒测试侧重于程序结构,黑盒测试侧重于功能,其中白盒测试需要程序员参与,黑盒测试不需要(×) 3、单元测试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动态测试。(√) 4、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通常在编码完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 5、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 6、详细设计的目的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使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并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 7、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处问题,如果问题影响不大,而自己又可以修改,应立即将此问题正确修改,以加快、提高开发的进程。(×) 8、程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9、第三方测试是在开发方与用户方的测试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测试(×) 10、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选择题(20*2分): 1、软件测试的目的正确的是(D) ①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②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③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④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出错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发生趋势,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进;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B)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 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 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3、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B)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ensp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二、交换机端口配置 2.1.1端口常用配置 1、实验内容: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物理端口常见配置; 2、实验目的:掌握华为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物理端口常见命令及配置方法; 3、实验拓扑: 配置文件: LSW1:dis cu # sysname Huawei # cluster enable ntdp enable ndp enable # drop illegal-mac alarm # diffserv domain default # drop-profile default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simple admin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http

interface Vlanif1 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 interface MEth0/0/1 # interface Eth-Trunk1 # interface Ethernet0/0/1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2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3 undo negotiation auto speed 100 flow-control description to_lsw2 eth-trunk 1 # interface Ethernet0/0/4 # interface Ethernet0/0/5 # interface Ethernet0/0/6 # interface Ethernet0/0/7 # interface Ethernet0/0/8 # interface Ethernet0/0/9 # interface Ethernet0/0/10 # interface Ethernet0/0/11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目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题目 1、怎么来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识别测试要点,识别测试环境要求,安排测试轮次,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做整体的测试安排。 被测试的特性:通过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列出本次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各部分特性(如要测试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等); 不被测试的特性:由于资源、进度等方面原因,本次测试不列入测试范围的特性; 测试组网图:进行本次系统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已及相互间的逻辑、物理连接。今后测试执行时需要依据这个组网图来进行环境的搭建。 2、如果给你一个B/S系统你怎么来进行测试 此题答案还可用于回答测试流程,测试流程题亦可参考15题。 阅读系统需求,充分理解需求,记录问题,并与项目需求人员充分沟通。 编写测试需求,包括系统功能和非功能测试要点、测试类型、测试进度质量要求等。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熟悉测试业务、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小结、编写测试报告,任务颗粒度一般应小于5人天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方案设计用例,即便没有明确的性能和安全测试要求,也应识别进行此两项测试。 执行软件测试, 进行测试小结,如果测试持续时间较长,每个版本间隙总结本轮测试。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汇总度量数据。 3、怎么进行工作流的测试 把握需求,找准结点,理清流程,画出流转图,弄清节点间的数据流转,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流程。 工作流: 如果问到有没有做过,根据对工作流的了解情况回答,如果比较了解,可以把参与的某个项目中说上一些有工作流的,如果不是很了解就说没有做过,但是学习过相关知识。

测试项目的操作方法

车载产品测试项目操作方法 1、外观检查 面板外观: 检查有无面壳花、镜内有尘、镜边露胶、部件装不到位、丝印不良、电镀件不良等现象。 成品外观: 检查主机有无壳花、镜内有尘、镜边露胶、部件装不到位、丝印不良、电镀件不良等现象。检查机体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检查机体塑胶部份有无破损、划伤、变形等不良现象。 检查物料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检查机身塑胶部份有无破 损、烫伤、变形、刮花等不良现象。 检查前咀各功能键手感是否良好、有无缩水、花伤等不良现象。检查功能键上丝印是否掉色、不清晰、错印。 检查镜片内是否有灰尘、斑点、划伤等不良现象。检查机身贴纸是否贴对位置,贴纸是否贴平、贴正。检查流水号不能有错乱。 锡点元件检查: 检查锡面不可有污脏、灰尘、线路破损、SMT元件不正、移位、脱落等不良现象。检查锡面焊点锡锥大小、高度是否符合标准。 检查锡面焊点有无不出脚,焊脚长度是否在1.2---1.5mm范围内。检查作业焊点有无连锡、假焊、起铜皮、错位等不良现象,检查焊点周围是否有因作业而造成的不良问题,如有要自行修正。检查各线头必需要融入锡点中,且焊点要光滑饱满。 检查元件带金属部份有无生锈、变形。检查元件带塑胶部份有无破损、烫伤、变形等不良。 2、自动天线测试 通电时或点照明线时自动天线灯应不亮,开机后自动天线灯应亮,且拍机时检查自动天线灯不能有INT现象。 3、功放控制线测试: 将功放控制线夹到测试架功放控制线测试点上,测试架上功放控制指示灯应亮。 4、照明线测试: 将照明线短接电源正极,主机受照明线控制的灯应全亮。检查灯仔发光是否正常。有没有漏光、灯死、灯暗等不良现象。 5、风扇测试 开机后前咀灯亮时风扇应开始转动,30℃角拍机时检查风扇有无刮响、反转、转慢或不转等不良现象。 6、音频模式测试 成品高低音:按“SEL”键选择BAS、TRE功能、按“+、-”键,音调应有相应提升或衰减,选择BAL、FAD功能,同时按“+、-”键,左右声道、前后喇叭应分别被关闭,此时拔插音频连接线测试音频RCA 输出。

华为软件测试笔试

前面几道大题是基础形的判断、选择、阅读理解题,涉及到网络、通信、软件工程等等,都是大英文。不过不难,CET4的水平就差不多了,但是重要的还是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后面的几道大题如下: 1、有A、B两个水杯,都没有刻度,也不允许做刻度。A杯装满水是5升,B杯装满水是3升。不借助别的任何工具,只用这两个杯子如何精确的得到4升水? 第一步: A杯装满水,将A杯中水装入空杯B中,装满 第二步:将B杯中水倒掉,将A杯中剩余的2升水倒入B杯 第三步:将A杯中装满水,继续倒入B杯,倒满 此时A杯中剩余4升水。 2、软件工程中,根据软件开发的 V 模型,有哪些基本的阶段划分? 3、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网络安全方面,简述Syn_FLOOD攻击的原理。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网络攻击? 一、根据一张“策略—收获”图,张三可以选择横向的方案A和方案B,李四可以选择纵向的方案1、方案2、方案3。两人选择方案的交叉点就是两人各自的收获。比如张三选择方案B,李四选择方案1,交叉点是(50,80),则张三收获50元,李四收获80元。两人都想让自己的收获尽可能的高,选择方案时两人均不知对方的选择。问两人最终的收获各是多少? 二、桌上排列着一行乒乓球,一共100个。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拿到第100个球的人是胜利者。每次拿球最少拿1个,最多拿5个。如果你先开始拿球,你要拿几个?以后你要怎样拿球,才能保证你能拿到第100个? 三、冒泡排序。用C 或Java 语言。(从小到大排序) class Px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31,2,5,7,17,1,33,40}; for(int i=0;ia[j]){ int x=a[j-1]; a[j-1]=a[j]; a[j]=x; } } for(int i=0;i

分析化学实验理论考试

分析化学实验考试要点 滴定分析仪器与基本操作 1.滴定管酸式:装酸、中性、氧化性物质HCI,AgNO3,KMnO4,K2Cr2O7 碱式:装碱、非氧化性物质NaOH,Na2S2O3 (1)检查酸式:活塞转动是否灵活?漏水?涂凡士林碱式:胶管老化?漏水?更换胶管、玻璃珠 (2)洗涤自来水-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 (3)装滴定剂摇匀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4)排气泡,调零并记录初始读数 (5)滴定酸式:勿顶活塞,防漏液用手腕摇动锥形瓶碱式:挤压玻璃珠偏上部位,防气泡。近终点 时,要“半滴”操作-冲洗 (6)观察颜色变化和读数滴定管垂直,视线与刻度平行,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2、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渍凡士林和试漏;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和试漏。滴定管中灌水至最高标线,10 分钟后观察是否漏水。若有滴漏,酸式滴定管须重新涂油;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3移液管洗涤:自来水-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润洗润洗润洗润洗2~3次移液-放液(容器倾斜30o-沿器壁垂直放液-停15秒)

5.分析用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石英亚沸蒸馏水、去离子后又蒸馏的水 (一)玻璃仪器的干燥 a、空气晾干,叫又风干。 b、烤干:将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烘烤(不停转动仪器,使其受热均匀)。适用于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的干燥。 c、烘干:将仪器放在金属托盘上置于烘箱中,控制温度在105℃左右烘干。但不能用于精密度高的容量仪器的烘干 d、吹干:用电吹风吹干。 常用洗涤剂 a、铬酸洗液K2Cr2O7-H2SO4:10g K2Cr2O7 +20mL水-加热搅拌溶解-冷却-慢慢加入200mL浓硫酸-贮存于玻璃瓶中。具有强酸性、强氧化性,对有机物、油污等的去污能力特别强。有效:暗红色;失效:绿色。 b、合成洗涤剂、稀HCI、NaOH-KMnO4 ,乙醇-稀HCI ,NaOH/乙醇溶液(去有机物,效果较好) (二、)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实验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安全如发生意外事故可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烫伤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溶液揩洗灼烧处,再擦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受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汇总(华为篇)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汇总(华为篇) 1、怎么来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识别测试要点,识别测试环境要求,安排测试轮次,根据项目计划和开发计划做整体的测试安排。 被测试的特性:通过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列出本次测试需要进行测试的各部分特性(如要测试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等等)。 不被测试的特性:由于资源、进度等方面原因,本次测试不列入测试范围的特性。 测试组网图:进行本次系统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及相互间的逻辑、物理连接。今后测试执行时需要依据这个组网图来进行环境的搭建。 2、如果给你一个B/S系统你怎么来进行测试 此题答案还可用于回答测试流程,测试流程题亦可参考15题。 阅读系统需求,充分理解需求,记录问题,并与项目需求人员充分沟通。 编写测试需求,包括系统功能和非功能测试要点、罗列测试类型、测试进度、质量要求等。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熟悉测试业务、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小结、编写测试报告,任务颗粒度一般应小于5人天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方案设计用例,即便没有明确的性能和安全测试要求,也应识别进行此两项测试。 执行软件测试。 进行测试小结,如果测试持续时间较长,每个版本间隙总结本轮测试。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汇总度量数据。 3、怎么进行工作流的测试 把握需求,找准结点,理清流程,画出流转图,弄清节点间的数据流转,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流程。 工作流: 如果问到有没有做过,根据对工作流的了解情况回答,如果比较了解,可以把参与的某个项目中说上一些有工作流的,如果不是很了解就说没有做过,但是学习过相关知识。 4、做性能测试的时候都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并发访问量,服务器响应时间(最小、平均、最大) 并发性能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是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组成部分的相应输出项,例如通过量、响应时间、CPU负载、内存使用等来决定系统的性能。 负载测试是一个分析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撑架构、模拟真实环境的使用,从而来确定能够接收的性能过程。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疲劳测试是采用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性能的过程。疲劳强度测试可以采用工具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测试,也可以手工编写程序测试,其中后者占的比例较大。 一般情况下以服务器能够正常稳定响应请求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获取交易执行指标数据和系统资源监控数据。如出现错误导致测试不能成功执行,则及时调整测试指标,例如降低用户数、缩短测试周期等。还有一种情况的疲劳测试是对当前系统性能的评估,用系统正常业务情况下并发用户数为基础,进行一定时间的疲劳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的独立数据量测试;与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数据量测试方案。大数据量测试的关键是测试数据的准备,可以依靠工具准备测试数据。 5、客户没给性能指数,怎么开展性能测试 如果客户没有提出明确的性能指标,可以按照惯例和经验设置,需要和项目经理协商,一般由项目经理确认,质量保证负责给出建议。 举例说一个Server端程序,要求峰值时CPU和MEM消耗在75%以下,而一个页面的访问响应时间一般认为

软件测试常用方法

5.在分别测试winform的C/S结构与测试WEB结构的软件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分别测试?他们存在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 6.在测试winform的C/S结构软件时,发现这个软件的运行速度很慢,您会认为是什么原因?您会采取哪些方法去检查这个原因? 7.描述使用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对软件缺陷(BUG)跟踪的管理的流程8.如果您是测试组长,您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管理团队?在测试人员同开发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改善沟通的效果?维持测试人员同开发团队中其他成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1.软件测试分哪两种方法?分别适合什么情况? 软件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本身的测试,它着重于程序的内部结构及算法,通常不关心功能与性能指标;黑盒测试又被称为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它实际上是站在最终用户的立场,检验输入输出信息及系统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中有关功能需求及性能需求的规定。 2.一套完整的测试应该由哪些阶段组成?分别阐述一下各个阶段。 计划阶段、设计阶段、白盒单元、白盒集成、黑盒单元、黑盒集成、系统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一套完整的测试应该由五个阶段组成:1)。测试计划首先,根据用户需求报告中关于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的规格说明书,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制订黑盒测试的最高标准。以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及测试资源等。2)测试设计将测试计划阶段制订的测试需求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测试过程,并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3)测试开发建立可重复使用的自动测试过程。4)测试执行执行测试开发阶段建立的自动测试过程,并对所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管理,测试执行一般由单元测试、组合测试、集成测试、系统联调及回归测试等步骤组成,测试人员应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测试。5)测试评估结合量化的测试覆盖域及缺陷跟踪报告,对于应用软件的质量和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度及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3.软件测试的类型有那些?分别比较这些不同的测试类型的区别与联系。BVT (Build Verification Test),主要目的是验证最新生成的软件版本在功能上是否完整,主要的软件特性是否正确Scenario Tests(基于用户实际应用场景的测试),Scenario Tests优点是关注了用户的需求,缺点是有时候难以真正模仿用户真实的使用情况Smoke Test,修复Bug后,针对此次修复是否会对其他模块造成影响而进行的专门测试。Smoke Test优点是节省测试时间,防止build失败。缺点是覆盖率还是比较低此外,还有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Test(兼容性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兼容第三方软件,确保第三方软件能正常运行,用户不受影响。Accessibility Test(软件适用性测试),是确保软件对于某些有残疾的人士也能正常的使用,但优先级比较低。其它的测试还有Functional Test(功能测试)、Security Test(安全性测试)、Stress Test(压力测试)、Performance Test(性能测试)、Regression Test(回归测试)、Setup/Upgrade Test(安装升级测试)等 4. 测试用例通常包括那些内容?着重阐述编制测试用例的具体做法不同结构的用例包括的不一样。(版本、编号、项目、设计人员、设计日期、输入、预期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仪器分析实验》考试试题 一、电化学分析(共5题,合计25分) 1.简述CV法判断体系可逆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简述库仑滴定法测定V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 3.库仑滴定法测定V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中为什么要进行终点校正?如何校正? 4.为什么可以利用库仑滴定法测定V 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C 5.简述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的基本原理。 二、光学分析法(共10题,合计50分) 6.原子吸收仪器操作步骤? 7.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异同点是什么? 8.使用标准加入法应注意的问题?

9.原子吸收法测定Cu,波长324.7nm,仪器波长已显示324.7nm,还应做怎样的调整? 10.试简述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原理。 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大小一般选择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12.实验室中欲用红外光谱法对苯甲酸定性检测(KBr压片法)请结合实验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有哪些注意事项?压片过程中待测样品与KBr的质量比大约是多少?所得的压片样品应呈何种状态? 13.红外吸收光谱实验中,对固体试样的制作有何要求? 14.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中常用的光源是?可见光区最常见的光源? 15.荧光光度计与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操作有何异同? 三、色谱分析法(共5题,合计25分) 16.气相色谱仪的实验中,所用的载气是氢气还是氮气?为什么选用这种载气较好?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是什么? 实验原理是什么? 18.反相HPLC法使用的流动相添加剂所起的两个主要作用是什么?用何物质作为流动相添加剂?

华为产品测试流程的演变

华为公司产品测试流程的演变 在研发项目管理中,成本、进度、质量是项目控制的铁三角,其中研发项目质量的控制包括产品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如果涉及到硬件,还得包括FMEA和新物料认证,产品测试是目前国内很多公司研发部门头疼的环节,如何通过测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通过测试降低产品发布的风险,如何通过测试降低因设计而造成的维护成本…..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大部分的中国研发管理者, 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手段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所有了产品缺陷,是许多企业负责人或研发总监面临的困惑。 那么,面临这种情况,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如是说: 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还能有序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1998年跟IBM开始的产品开发变革的贡献,我们叫IPD(集成产品开发)。我们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不断在优化研发流程,不断在优化组织,不断在提升研发能力,从来没有停过。……从一个创意到走向产品,整个的管理体系、流程、工具、能力提升,这个过程华为没有停止过。现在不管有多少人,别说7万人,再加7万人,我们管理也没有问题,能够有序地运作,确保把产品做出来,而丐做出来的产品是稳定的、达到质量要求,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优化的结果。 测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少的环节,在华为的研发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测试人员,华为的测试体系在国内算是起步较早,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 青铜器时代: 手工作坊式测试 1996年研发测试团队成立手工作坊方式的研发过程和测试 2) 铁器时代:IPD 和CMM阶段 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开始引进IPD流程 1999年左右引入CMM理念产生IPD-CMMI 流程 3) 火器时代:PTM阶段 2004年在IPD基础上开发PTM流程,自动化测试规模开展 2006~2007年左右PTM趋于完善

计算机实验一 Windows的基本操作

实验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关闭 2. 掌握Windows桌面的组成和属性设置 3. 掌握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和设置 4.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5. 掌握回收站的使用和设置 6.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属性设置 7. 掌握快捷方式的建立和使用 8. 掌握一种压缩软件的使用 9. 掌握磁盘格式化的方法 10. 利用打字软件练习盲打 二、实验内容 在可写硬盘D盘或E盘的根目录中新建一个以本人学号和姓名为文件名的作业文件夹(例如,081234567张三),另外在作业文件夹中新建一个以自己的学号为文件名的文本文件用来写入问题的答案(除了第9题和第15题外均写入此学号文件中,答案尽量精简),完成以下内容: 1. 如何设置可以让“任务栏”在一般操作时不可见,只有当鼠标指向任务栏在屏幕上所 处的位置区域时它才可见?【参考1.2.1-3】 2. 最近访问过的一些文件在“开始”菜单中如何查找?如何将其一并删除?【参考1.2.1 -4】 3. 如果想使“画图”软件在系统能正常进行操作前先运行,在“开始”菜单中该如何设 置? 4. 将Word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加入快速启动工具栏【参考1.3.1-1】;将通知区域中的 时间隐藏起来不显示。【参考1.2.1-3】 5. 窗口管理:如何层叠、平铺多个窗口?【参考1.2.2-2】 6. 如何改变显示器的显示分辨率?【参考1.4.1-2】 7. 如何修改桌面上“我的电脑”和“回收站”的图标? 8. 如何设置可以使计算机在10分钟没有任何操作时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参考1.4.1-2】 9. 如何将网页上的一个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参考1.4.1-2】 10. 使用“资源管理器”浏览一些对象时如何设置可以同时看到对象的名称、大小、类型 和修改日期这些完整信息? 11. 如何设置可以使“回收站”的最大空间由默认的相应驱动器空间的10%修改为12%? 如何利用“回收站”恢复被删除的某个对象?软盘和优盘上被删除的文件是否能够被恢复?为什么?【参考1.3.2-2】 12. 在作业文件夹下建立如下文件结构【参考1.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